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

时间:2019-05-15 04: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

第一篇: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

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复习目标:

[识记]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理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复习时数:一课时

一、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1960年11月,成功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2)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3)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真正跨入核大国行列。(4)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6)1984年第一颗通讯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7)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8)2003年10月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9)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将两名宇航员同时送上太空。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两弹元勋邓稼先、火箭专家钱学森。

嫦娥一号(2009年3月1日)、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

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1958年,我国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

用心

爱心

专心

(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过渡。

(3)1983年“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能力达每秒1亿次。(4)90年代相继研制出“银河Ⅱ型”和运算能力达每秒百亿次的“银河Ⅲ型”。(5)2002年联想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超型计算机,接近世界先进水平。(6)“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4、“863”计划的制定:

(1)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提出。(2)邓小平批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被命名为“863”计划。

(3)内容7+1。《纲要》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7个领域作为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科技列入其中。

二、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教育事业的发展:

(1)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

(4)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9年希望工程出现。(5)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级九年义务教育。

三、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文学艺术的繁荣:

(1)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建国后)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成就:

①优秀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平凡的世界》

②戏剧艺术: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话剧《茶馆》。

③绘画音乐舞蹈:绘画作品《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④电影电视:电影《南征北战》、《红高梁》;电视《四世同堂》、《西游记》。

2、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1)解放前被讥为“东亚病夫”。

用心

爱心

专心

(2)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3)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迅速,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4)2008年,29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我国取得51枚金牌,世界第一。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1、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①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式样。

②50年代中后期,人们生活改善,年轻姑娘穿起色彩艳丽的衣裙(买衣凭布票,色调、样式单调)。

③改革开放以来,服装面料、花色、款式多样,年轻人穿着追求个性,时装表演争奇斗艳(物质丰富,思想开放,衣着丰富多彩)。

(2)食:①解放后,大部分饮食结构仍然单一(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严重不足)。

②改革开放以后,食品日益丰足,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主食消费比例下降,肉食、副食和果品比例逐渐增加(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3)住:①解放初,居住条件差(城市面积狭小,农村有的还住草棚)。

②如今人均居住面积扩大,楼房增多,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行:①解放初出行条件差,主要靠步行,少量的自行车。

②现在自行车、摩托车常用,小汽车大量出现,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较快,旅游人数增多,私家车越来越多。

(5)用(日常消费):

①老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手表、照相机)。②新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脑)。20世纪以来,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2、就业制度的变化:

(1)打破铁饭碗,不吃大锅饭,废除终身制。实行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2)取消大学毕业生统分制度。建立人才市场,采用上岗资格制度。

3、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2)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始改革。(3)1998年,全国城镇建立统财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用心

爱心

专心)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兴办社会福利院。用心

爱心

专心(4

第二篇:历史: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复习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下)

历史: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复习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下)

检索课标基础知识

、现代科技之花(1)“两弹一星”:1960年11月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经济管理、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等方面。(4)“863”计划的制定: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2、教育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教育制度。(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科教兴国”国策。(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文学艺术的繁荣:(1)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文学: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平凡的世界>。(3)艺术: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话剧<茶馆>、绘画<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有<南征北战>、<红高梁>,电视剧<四世同堂>、<西游记>。

4、体育:(1)1955年,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XX年悉尼奥运会获28枚金牌,为金牌总数第三名。(3)XX年,北京申奥成功,XX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

5、社会生活日新月异:(1)日常生活变化大。(2)就业制度:企业打破“铁饭碗”。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3)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①20世纪80年代末,职工医保制度开始改革。②1998年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③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社会福利院。

检索课标重点、难点

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②建国后经济恢复、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③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重大决策。④二战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⑤我国经济力量增强,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⑥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较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⑦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探索创新精神分不开。

探究实践案例

案例1 举出3个高科技影响我们生活的例子。

提示:比如网上购物、纳米技术、生物制药、农作物的转基因防治病虫害等。

案例2 XX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你认为应如何迎接?

提示:比如提高全民素质从我做起,动员家人、亲戚、朋友为奥运出谋划策,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学习等。

案例3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哪年爆炸成功?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我国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提示:(1)1964年。(2)1991年,我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1993年,我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案例4 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吗?

提示: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同日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同日公布,自同年9月1日起施行。

案例5 讨论一下,谈谈你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辟论断的理解。

提示:(1)从生产力的三要素,分析得出科学技术是物化的生产力。(2)从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课题研究和成果的转化,说明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3)可从自己熟悉的事例加以说明。

案例6 从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身上,你有什么感想和启迪?

提示:这是开放式题,可以畅所欲言,但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这些科学家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报效祖国紧密结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振兴相联系;第二,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刻苦钻研、执著探索、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当然也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三篇:201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攻略

201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攻略

http://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石家庄23中更新时间:2010/3/11 13:42:00历史

掌握史实把书读薄

一、认识中考开卷特点,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开卷考试基础知识的复习备考。

中考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比,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点,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强调在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卷对同学们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

由于受开卷考试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同学们普遍认为到考试时带着课本资料进考场就可以把试考好,但是中考题目考查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答案可能是涵盖一本书中好几个单元甚至好几本书的知识,临场翻书的作用很小甚至有时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其结果就是临场时翻书就占了很多时间,不能在考试规定时间完成答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不是凭空、不是靠开卷抄书获得的,而是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通过一定训练获得的。所以同学们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备考复习。

二、掌握好的复习方法,科学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历史主干知识进行系统的记忆。

在授课内容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开始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一轮系统复习的目的就是夯实基础知识,首要的就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建议同学们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历史主干知识进行系统的记忆,做到能够准确快速的再现具体的知识点。这样可以顺利完成知识内在联系的构建,提高应对综合题、开放题的能力;而且在开卷考试中可以大大节省翻书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作答。

2、用脑动手,把书由厚读薄,提炼知识提纲,构建知识体系结构。

作为复习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更要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知识体系中为每一个知识点找到自己的位置。

现在的课本是主题单元式的编排,在复习中同学们首先要对单元的主干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列出本单元的提纲。从哪里入手?同学们要认真研读单元导言,单元导言对本单元的主干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单元知识线索显示清晰。然后对单元中的每一课书进行归纳,列出每一课的知识提纲。一般从背景、概况(这其中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内容、措施、特点、性质等具体方面知识点)、影响(或意义、作用、评价)三方面去归纳。在归纳中同学们要对每一方面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归纳,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以此作为具体知识点的提示语,这样在记忆时同学们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同时不容易丢知识点。

3、用脑动手,把书由薄变厚,落实具体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在前面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同学们要再现回忆把每一个具体知识点落实到知识体系中,这样知识点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知识。

通过把书由厚变薄、由薄变厚的过程,同学们既可以查找知识漏洞,同时又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紧张的新学期一开始,同学们就要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新学期里建议同学们紧跟老师的复习步伐,踏踏实实落实老师的要求意图,开动脑筋做好专题热点复习。

文章来源http://zhongkao.tl100.com/201003/75103.shtml

第四篇: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教案

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目标

[识记]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理解]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复习时数:一课时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

(1)形成: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县。

(2)过程: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84年,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含义: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区,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繁荣

(1)成就:各民族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完整了工业体系(经济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2)战略: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

二、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提出者:邓小平

(3)作用: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前景)

用心

爱心

专心

2、港澳回归。(1)经过

①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④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2)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看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①与时俱进的对台政策。a.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a.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b.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c.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e.1993年,“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f.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经济和文化

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

(一)、古代经济:1 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唐朝: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特别提示: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或者是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太宗还下令合并州县,减轻人民的负担。);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2)北宋: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3)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历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

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牛耕得到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意义:消灭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2)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3)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大发展。(2)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宋代是中国制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3)商业: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

(4)衣食住行、娱乐活动和民俗:北宋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辛亥革命后

废除;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许多娱乐经营场所,叫做“瓦子”。其中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除夕夜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风俗。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影响因素: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主要原因)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过程:①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③南宋时期: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二)近代经济:主要体现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自强”和“求富”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状元实业家张謇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代表性企业:大生纱厂等。口号: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工业部门;从地区看,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古代文化

1、远古时期

(1)北京人文化遗存:北京人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农耕文化: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见复习资料汇编P1表格)

2、夏商周:(1)夏历(农历)据说来源于夏朝。(2)青铜文化:商朝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主要代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与商周同期,西南成都平原盛行独特的青铜文化,即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3)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春秋战国时期:

(1)孔子的思想主张:春秋晚期人,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

思想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了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是大教育家,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2)老子的思想主张: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面。思想主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个反面去考虑问题。

特别提示:儒家思想的发展

1、思想核心:“仁”。

2、发展过程:(1)春秋时期出现,创始人孔子(“仁”),战国时期孟子(“仁政”)加以进一步发展。(2)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进一步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得儒家思想遭摧残。(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同时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以儒学的五经为主要教材。(4)新文化运动前期李大钊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现实意义:儒家的大一统意识,对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和祖国统一大业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民为贵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有重要作用;民本思想对于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谐意识对于建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意义。

(4)战国时期已经测出一年24节气。

4、秦汉时朝:(1)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隶书。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以儒学的五经为主要教材。(3)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

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4)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禽活动姿态,编成一套医学体操,称为“五禽戏”;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5)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孔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6)《史记》叙述了从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5、魏晋南北朝时期:

(1)南朝人祖冲之在我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这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2)北朝人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的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因地种植,不误农时等,在世界上农学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3)东晋的王羲之是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人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4)辉煌的石窟艺术代表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既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又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6、隋唐时期: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其中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3)这一时期书法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后人把他们的书法并成为“颜筋柳骨”。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4)石窟艺术代表——敦煌莫高窟(今甘肃西部):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保存大量的佛经和文书。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7、宋元时期:(1)四大发明。(知识汇编P5)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宇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指南针:北宋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四大发明的意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3)宋词和元曲。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婉约派),代表作有(《一剪梅》《如梦令》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南宋词人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后来的词里,倾诉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

(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8、明清时期:

(1)明成祖时候,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干余公里,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奇迹。

(2)科学巨著:明朝李时珍,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和宋应星同时期的徐光启写了《农政全书》,记载了古代的农业生产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3)四大名著: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与清代著名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明清四大文学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4)京剧:徽剧和汉调基础上,19世纪中期形成的新剧种—京剧。

(二)近代思想和文化

1、思想解放:

(1)戊戌变法(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率先宣传,作品有《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传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文化生活的变化: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称呼。

3、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①洋务运动(1862年)时期,创办堂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揭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②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辛

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③废除科举制度:清朝末年,因为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使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举办学校。(废除的原因)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如穿着:改革开放前,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服饰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下载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

    《社会生活与文化》—— 公开课教案 陈桂芳2014.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了解......

    《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

    《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通过了解宋代的......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

    201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分析及复习资料...

    2012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1、中日关系问题 .............................................. 1 2、关于西藏问题 .............................................. 2 3、......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

    中考一轮复习复习什么建议

    中考一轮复习复习什么建议 摘要:学过的知识点要实时进行巩固复习,才能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生疏,查字典物理网一直在努力为更多人带来帮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一轮复习复习什么,......

    2012年中考数学一轮精品复习教案:四边形

    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BH8-9ECAD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www.xie......

    中考历史复习心得

    中考历史复习总结体会 ----- 三明市2017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研讨会 泰宁三中 李霞 自2017年以来,历史学科中考的命题为全省统一命题,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