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课优秀教案
小学体育课优秀教案
内容
1、前滚翻;
2、原地高抬腿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前滚翻和原地高抬腿跑的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和原地高抬腿跑的技术动作,促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程 序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准备 部分
5’~6’
一、模仿动物走:
1、小鸭子
2、小猴子
3、小兔子
4、小青蛙
二、青蛙回家 组织: ++++++++++
++++++++++ 教学步骤:
1、提出动物名称
2、学生自行设 计动作
3、集体进行评议
情感教育:提出主题,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教学步骤:
1、提出主题。
2、学生自行设计。
3、群体自练。
4、相互评议。
基 本 12’~13’
前滚翻 教学重点: 提臀、低头、蹬腿、团身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头顶着垫 组织: 教学步骤:
1、尝试性前滚动
2、示范后再尝试
3、要点提示后再尝试
4、强化练习:下颌夹手帕翻
5、小组互评练习
6、教师讲评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视频课程 学习资料 公开课 找老师 逛论坛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show();});
function(){$('.ad-hidden').hide();},【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朝阳【wlsh0908】整理 部 分
教学要求: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情感教育:互帮互助、相互礼让 基 本 部 分
12’~13’ 前滚翻 教学重点: 提臀、低头、蹬腿、团身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头顶着垫 组织: 教学步骤:
1、尝试性前滚动
2、示范后再尝试
3、要点提示后再尝试
4、强化练习:下颌夹手帕翻
5、小组互评练习
6、教师讲评
教学要求: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情感教育:互帮互助、相互礼让 14’~15’ 原地高抬腿跑 动作规格: 组织: 教学步骤: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朝阳【wlsh0908】整理
上体正直,大腿高抬。教学重点: 摆动腿高抬
教学难点:
蹬地腿充分伸直
1、听名称,用想象来设计动作。
2、看挂图尝试。
3、膝触掌心练习。
4、逐渐抬高膝的练习。
5、看示范再练习。
6、互评练习。
7、高抬腿跑接力游戏。
教学要求: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情感教育:团结协作、力争上游 结束 部分 4’~5’
1、舞蹈《小白船》
2、常规 小结 布置作业 整理器材与场地 组织: 教学步骤:
1、讲解方法、要求
2、跟我做
3、利用手帕,自行设计动作练习。围成圆形队伍
教学要求:轻松自然 场地与器材 预 计 生 理 负 荷 垫子16块 手帕32块 预计练习密度:40%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130~145次/分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第一课教案
十一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水平一)
学校:年级:一年级 人数: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明确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2、培养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熟练掌握队形列、路的区别。
学习内容:
1、课堂常规要求
2、队形列、路的概念
3、游戏
学习重点:记住要求,理解概念。学习难点:落实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在做其它事情,环视四周5—10秒用眼神加以提醒)。坐下,再一次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给同学第一印象,这个老师很严厉,一点小事也逃不过老师的眼睛)。
二、自我介绍:
三、宣布上课内容: 1,本学期的学校体育活动(广播操比赛、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健康检测)
2,本学期的上课内容(前滚翻、50米跑、接力跑、立定跳远、跳绳、游戏等)
3,体育课的常规要求:
运动服、运动鞋、身上不准带任何尖的硬的东西;
运动服包括(黄色校服、运动裤、T恤衫、)这点男同学比女同学表现好,教学这么多年没见过任何一个男同学穿裙子。
运动鞋包括(波鞋、球鞋、钉鞋、白鞋、布鞋;绝对不允许穿皮鞋、凉鞋,更不允许穿拖鞋)。
身上不准带任何尖的硬的东西包括(铅笔小刀橡皮擦;钢笔手表扎头花。)。
纪律包括不许“讲话乱动和打闹,有事举手再报告”。
四、列、路的区别。(横队与纵队)
①讲解横队的单位是列;纵队的单位是路。②提问学生回答列、路的队形。③讲解列路的手势。
④提问学生回答列、路队形的手势。
五、游戏:
灵敏反映(左右)。
①教法:通过老师口令控制,学生举左右手练习。②要求:游戏前,屈臂、前举;游戏时,屈臂、上举;反应速度快。
③重点:举手速度快。
错的,反应慢的,(A唱歌 B跳舞C一边唱歌一边跳舞D先唱歌再跳舞 E俯卧撑15次或者深蹲起20次)
六、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立定跳远》
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小朋友们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引入到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重点讲述了小青蛙们在找到妈妈之后如何跟着青蛙妈妈学本领的——跳跃和捕食。本课的开始阶段以小蝌蚪们在池塘中游来游去进入课堂,再利用学生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找到各自的“妈妈”(把全班分成六组)。小青蛙们找到妈妈后开始学习本领,跳跃——单脚跳、双脚跳、夹球跳,捕食——追逃、打泡泡。在最后通过《小青蛙找家》这首歌结束这堂课。本节课结合了语文、数学、音乐课程,体现了课程互相渗透这一思想,让学生学习的更多,更快乐。教学目标:
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各种跳跃活动,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及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协作,增强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小青蛙学跳跃
2、小青蛙学捕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活跃情绪
1、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语文课中的《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小蝌蚪在池塘中游来游去(进行热身跑)
2、利用学生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找到各自的“妈妈”(把全班分成六组)
二、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小青蛙学跳跃 组织形式:六列纵队 教师主导:讲解并示范跳跃动作,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学生主体:积极努力的参加练习、比赛,认真听讲。比赛方法:六组小青蛙在青蛙妈妈的带领下,站在如图的位置,双腿夹球向前跃起,往返接力最先跳完组胜利
2、小青蛙学捕食 活动一:学习如何捕食(追逃)方法:在规定的场地,小青蛙扮演害虫,青蛙妈妈进行捕食,被捕到的小青蛙和青蛙妈妈互换角色,依次进行。在捕食时,要求青蛙要用单脚进行捕食,“害虫”可以用各种方法躲避。活动二:捕捉害虫 方法:在田地中,小青蛙在青蛙妈妈带领下进行捕捉害虫,教师产生泡泡(害虫),小青蛙跳起拍掉泡泡(害虫)就是捕食成功,比一比那位小青蛙学的本领最厉害,抓的害虫最多。
三、保持兴趣
身心放松
1、师生交流体会,让学生能增强保护青蛙的意识,并能告诉其他人也能一起保护青蛙,不要杀害青蛙。
2、在《小青蛙找家》这首歌中,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愉快的结束这堂课。
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首先利用语文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引入课堂。再在分组时采用2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分组,先规定六位同学做青蛙妈妈,用纸片写上数字2、4、6、8、10、12,其他同学用不同的算式算出结果找到各自的“妈妈”,这样分组有序清楚,打破了以前上课时男女分开,固定的四组形式。
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我在以后过程中要加以注意。在学生练习跳跃时,没有让六组学生分开练习,造成场面太挤,学生互相拥挤,这点在后面也有出现,可以让学生在规定场地自由练习跳跃。在夹球跳比赛中,我把夹球的方法规定的太死,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出不同的夹球跳方法,不一定要用腿,可以用腹部、手等不同的方式。这样学生活动气氛会更加活跃。在捕食阶段,教师讲的时间用去太多,学生练习太少,当学生还玩在兴头上是就要集合了。在最后的拍泡泡游戏中,教师站的太死,造成范围太小,学生又挤在一起,出现学生摔到现象,教师可以边跑边吹泡泡,让学生跑开活跃起来。在最后放松阶段学生放松不够,在利用音乐放松是要注意选择节奏缓慢的音乐。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课游戏,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一、授课内容:
游戏课
1、跳大绳;
2、小蜘蛛搬家
二、体育课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准确性。
3、通过体育课游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游戏准备: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开始做准备活动:队列、专项准备活动。(报数要求声音洪亮连贯,精神饱满)
四、跳大绳游戏: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重点:下上肢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同伴之间协调。
五、小蜘蛛搬家
重点和难点:四肢动作协调,团队配合意识。
六、游戏结束
1、放松;
2、小结本堂内容;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入门阶段,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教材内容用游戏活动来消化,可以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在大集体中的小自由,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场所。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某些方面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三年级教学。把三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上好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三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三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2.游戏:拉绳比跳
教学任务:
1.初步掌握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2.通过拉绳比跳游戏,发展灵敏、力量等素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徒手操6节
二、基本部分(28’)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一)(1)动作:略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成纵队,四人一组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
1、先让学生徒手挥臂练习几次,随后听教师口令统一投掷。
2、要求投掷时注意蹬腿、转体、挥臂的动作。
2、在场地上划两条15米长的并行线距离2米,一条线为投掷线,另一条为预备线。
3、听到老师喊“预备”才能进入投掷区,按老师统一口令掷和捡回投掷物。
4、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2·拉绳比跳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均成一列横队相对站在两条线后,两队排头分别站在两个圆圈内,各握绳的一端。游戏开始,两人同时做连续单脚跳,并用力拉绳,能把对方拉出圈外或迫使对方提起的脚着地,得一分,然后两队依次换人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
1、互拉绳时,绳脱手,脚踩线,换脚跳均为失败。
2、双方同时失败均不得份,两队各换下一人进行。
(3)注意事项:
1、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开玩笑或在用力拉时松手。
2、分组时注意体力强弱调配要适当,男女生可分组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