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04:4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西和县实验小学

杨非

2011年9月8日

摘要---------3 关键词------3 引言---------3

一、情感概述-------------------------3

二、情感在教学中的意义----------3

三、情感与教学实例对比-----------4 结论----------6 注释----------6 参考文献----6

摘要:简要介绍情感教学的大致内容,通过对教学中的实例分析,提出小学教育中情感对学习的作用。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作用。引言

当今社会的小学教育不断发展变革,不管是“满堂灌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还是“三三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情感”越来越被家长和教育者重视。影响个体发展和学习兴趣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固然很多,但是不管是学生的主体学习发展还是个体发展,都与情感密不可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者与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学结果,这也是此次研究的课题。

一、情感概述

情感分很多种,有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等,狭义的情感也可认为是个体的喜、怒、哀、乐、愁等。是人的精神体验,诸多情感中唯教者与学者的情感最为特殊,在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是友情又别于友情,非亲情胜似亲情。这种情感能促使学生心理成熟,能督促其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情感依托,需要关心与交流,这样能使孩子建立信任,责任感,以及健全道德人格。在教学中如果缺少情感,孩子将会发展为“问题学生”,甚至厌学惰学。现代教育不仅需要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需要道德和精神的发展,所以重视情感在小学教育的作用,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情感在教学中的意义

现代实际教学中教者面临着很多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结果不理想,“问题学生”指导困难,而情感对小学的教育作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情感在学习中可以起到一个无形的监督作用,在管理中可以成为约束力,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可使学习兴趣有增无减,个体发展更加健康全面。能保护环境,热爱生命。

在小学教学中情感的监督胜过严肃的脸庞,在孩子的心中会因为情感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做任何事都会分析对与错,因为后果与情感息息相关。有了情感孩子会注重行为,会思考自己所做的事在教者方面会怎样理解。教者与学生建立了情感,孩子们会对这门学科有着特殊的兴趣,这种兴趣会因为情感的程度而变化,没有情感的建立与交流,孩子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与情感成正比了。并且在情感的感召与教育之下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会健全的发展。

对教者而言,情感的建立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建立了情感可以方便的管理班级,能更好的与孩子交流教育,提高孩子的技能水平,使孩子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能彻底的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便于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一、实例对比

1、教学阶段小学

教学对象固定班四年级1班 教者固定 时长2学期

教法“合作学习”

教者与学生没有情感

教者与学者建立情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问题学生11%

问题学生10% 学困生25%

学困生25% 不稳定学生59%

优秀生5%

一学期教学成果

没有学习兴趣者20%

及格率30%

优秀率6%

主动学习者20%

2、教学阶段小学

教学对象固定班三年级4班 教者固定 时长2学期

教法“三三六模式”

教者与学生没有情感

第一学期

问题学生13%

学困生30%

不稳定学生42%

优秀生15%

不稳定学生%59 优秀生6% 一学期教学成果

没有学习兴趣者0% 及格率96.6% 优秀率20% 主动学习者80% 教者与学者建立情感

第二学期

问题学生5% 学困生25% 不稳定学生%40

优秀生30%

一学期教学成果

一学期教学成果

没有学习兴趣者25%

没有学习兴趣者2% 及格率42%

及格率80% 优秀率10%

优秀率20% 主动学习者30%

主动学习者70% 通过两组数据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情感对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的作用,情感不仅提升了科学知识的掌握,更提升了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学生的可塑性。结论

在有效的教学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决定了教者,更是小学阶段学者精神体验与技能掌握和道德观念的前提条件。所以教者要通过情感营造更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总之,情感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只有了解和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与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释

三三六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推出的教学模式,三个特点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参考文献

第二篇: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

1、上好第一节课,为今后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每位学生对每位老师的第一堂课都会特别认真,因为老师是“新”的,知识也是“新”的,学生对新的事物总是好奇的,敏感的,因此,教师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将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爱。如果第一堂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亲近、尊敬、佩服、友好的,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一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创造融洽、温馨的情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为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3、重视教师个人的修养。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

二、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等创造一个美的、自然的教学气氛,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三、改进教法,体验成功。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取得好成绩,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认可,这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健康人生的基础,有了源源不断的自我肯定,才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教学时,每位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可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设置教师的“故意错误”,让学生指出其他同学回答中的错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多方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阳光、是鲜花。浅谈情感教学

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 符海霞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自我情感等等。情感的发展,是个性的情感机能和情感品质在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众所周知,情感和认识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情感教学既是学生更好的认知手段,又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都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敏感期。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教学中师生两种情感的融合,无疑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其创新思维和提高自身觉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什么都是“多情”的,不管是课内课外,国内国外大事,甚至宇宙的奥秘、世界的未来等等,他们都有兴趣,付之以热情。同样他们在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上,也是富有情感的,特别是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则更为丰富。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情感?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的情感教学模式是不尽相同的,情感教学的形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本人认为在课堂情感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激发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传递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培养智慧,情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提高过程。这种教育模式的关键是把教学的对象──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教师教学被动灌输的“工作”对象。例如,我讲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时,引用资料──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设疑: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肺炎这么恐惧呢?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设疑适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调动。经过交流讨论,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是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使他们在认识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认知、道德等得到同步发展,以情促教,发挥情感对认知的驱动、巩固作用。

2.发展情感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权威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话语,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结合学科特点,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课堂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发生变化,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合作精神,让大家共同提高。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讲到《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引用以下事例:2003年,安徽某农村发生的一件怪事,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有些婴儿因这种怪病而夭折。合作讨论:根据大家所了解,谈谈这些婴儿到底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大头娃娃”的信息或结合材料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析,教师参与,但引而不露,指而不明,启发学生思维,最终让同学们都知道劣质奶粉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全面低下是造成婴儿患病的重要原因,懂得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它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唤醒同学爱护自己,热爱生命。在本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相关情感,对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3.激励情感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而核心就是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能真正调动他们认知的动力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特长。例如,我在上《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时,通过议论(或小组讨论),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他们会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亦可能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那么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我采用小组代表解答,亦可点名解答,亦可自由竟答。教学实践表明,自由竟答最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或许竟答时不那么井然有序,但这种竟答最能满足学生,学生的学习情绪进入高潮,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达到最佳状态。在学生的竟答中会有正确的结论,教师最好以肯定某个答案的形式来答疑,这样,正确答题的学生(或小组代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同学就会尝试到成功的体验,这时他们的情感就会受到充分的激励,情感的发展进入了高潮(即学生的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状态),这时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将正确的答案用精练的语言给予重复肯定并用语言(或表情、眼神)给予奖励。课堂教育过程的情感化,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不断的主观认可、教师认可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智慧。

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优越,加之独生子女多,家长千依百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不良个性品行,通过情感化课堂教学,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情感影响的强大动力。情感因素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和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等方面有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巨大作用。通过情感教育,以促使他们的动机态度,最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成为身心素质和谐主动发展的、情感丰富的主体。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情感。

要让学生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要有一个启动情感的过程。好的导语或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画都能让学生的情感像小河的水一样荡漾起来。于是,对性课程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心理。在上28课的《丑小鸭》一课时,我采用低缓的语气来说:“大雪天,丑小鸭为生存,偷偷地在芦苇地里生活。一次看见一群大雁往天上飞,它多么渴望自己能像大雁一样欢快的生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了什么问题?这一导语,既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又激起了学生对丑小鸭的遭遇同情关注。这样,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活动也随之进入积极状态。

二.理解形象,丰富感情。

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所有描写对象。”在学生从初步进入精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感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用音乐演奏等手段,在学生眼前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学《日月潭》,当学生大致了解内容后,利用音乐《阿里山的姑娘》强化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一会儿清晨时的点点灯光闪烁在山间的周围,一会儿中午是蒙蒙细雨,像仙境。有的学生会轻轻的说:“太美了!”也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从细雨中飘起的仙境!”这充分说明,教学活动一旦伴随学生的情感,必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品味语言,深化情感。

当学生在理解课文形象而为之动情时,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教学成功的契机,并顺势把教学活动推向深处,于是教学活动转入品味,那些侵透着作者情感的词句,从而得到情感的收入。如《一夜的工作》中,是我们新中国的周恩来总理,从课文的语句中,我了解他一夜工作是多么的辛劳,多么简朴!一句话看似平淡,却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为中国有这样一位好总理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作者能亲眼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到无比幸福。这句话的描写,也使学生对总理一夜的工作,不辞辛劳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中国的前程感到自豪。

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又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受到净化和熏陶。

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情感态度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也包括一些如焦虑、胆怯等的消极情感,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因素。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融入便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课题。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认知系统的活动,而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操的陶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内容,而缺乏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较少去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堵无形的墙,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

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还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

一、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

什么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英语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由于学生个体本身性格、身心状况方面等的差异与区别,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概念的实现,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渗透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

情感态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活剥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很多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

因此,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维持对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取得好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情感教学法来组织英语教学便成了探讨性的课题。

1.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的情感化首先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师生关系要以基本的人性理念为前提。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尤为重要!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蔓溢出爱的芳香!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对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者本人,所以我们将抛弃过去传统单调的单向教学模式,而逐渐转向T→S、T→Ss、Ss→Ss、S→Ss的多向互动模式上。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与促进者,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3.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与评估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由过去的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逐步转向多元化。教育界人士开始更多地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是单一的采取优胜劣汰。

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密切相关。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中,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推动了英语后续学习。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恰到好处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模糊认识趋于明朗化,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更可以深层启发学生的思维,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多采用些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增强到达彼岸的自信心。

三、情感教学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振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情感教学效应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如在教师肢体语言形象而诙谐的表演中,学生能又快又准掌握单词;在教师情感投入的点拨中,学生能有板有眼地背诵或者复述课文,由此所产生的效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进取。

2.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情感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综合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知识。

3.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以前在课堂中,总出现部分同学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别的同学表演时,他们既不听也不模仿,有时甚至还故意捣乱,导致整个教学流程的脱节。自从贯彻了情感教学,学生渐渐提高了自控能力,开始学习在交流中与他人合作。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教导学生要充分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节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也要擅于挖掘并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这是现今英语老师应关注的重大课题。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情感因素做动机”。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对课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正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最大的特征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校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高尚的情感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

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罗杰斯。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昏昏欲睡,情绪少融洽,而轻松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这是由于人的感知、认识、思维、想象等因素,均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当精神愉快,情绪饱满时,学习兴趣、信心就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反之意识就狭窄,认识范围缩小,学习效率低。因此,在教学时创设一种和谐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若教师在上课时能应用教学幽默,调动快乐气氛,学生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倍增。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信心自然有。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对待“学困生”还应给予更多的关怀,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教师没有抛弃他们,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学习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要善于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以其不容否定的事实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可见,教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知识的传授要以情感为动力。

第三篇:略情感在写作教学中作用

[作者]邹玉萍

[内容]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随机而发,宛若日月经天,光华玮烨;又如江河奔泻,流转不息。它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去征服、发明和创造。因此,情感的研究是人类根本而永恒的课题。

然而,具体到现行的写作教学,对情感的重要作用却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教师仅着力于对学生进行各类文体基础知识的传授或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对其临境心理(即情感因素)则关注不够,甚至漠然置之。结果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传统写作程式,而不能积极主动地选材、运笔著文。可见,如何让现行写作教学摆脱其旧有格局的束缚,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深入研究情感因素,并将情感调控到最佳境地,使之笔走龙蛇,畅然成文,则是目前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写作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纳知、传情、张理和达意的双边精神活动。它更具有过程性特点,因而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量的擎引并运载全程。著名心理学家达菲指出:“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基于此,笔者认为,情感不仅起到连通师生双方心理的媒介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终贯注于学生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犹如甘露之于花草、血液之于躯体,泽被而发生机,灌注而获灵气。倘若抽掉这种心理能量,取消这种媒介作用,那么充满活力的写作教学就会呈现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隔离状态,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即先进行充沛的情感孕育,再寻找合理适时的勃发渠道,以自我浓烈的情感触须,开启学生的情感门扉,使他们借助主体意识的驱动,全身心地进行心理能量的摄取、释放,并燃爆出创造性的精神之花。

由上可知,情感在写作教学中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

一、动力性。学生是写作过程的主体,主体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整个写作活动的核心。一般说,整个写作过程由感知信息、萌发动机、冶化质料及物化成形等几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阶段组成。而感知则是整个活动过程的基础,是写作者的感官受到外界物(如形象、色彩、音响、气味、冷暧等)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唤起经验的记忆,从而诱发写作活动,即所谓的“文因情生,情因物感”。所以,对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精神路衢,驱动他们的思维机制,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取更为广博的知识信息。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导”,导之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使其产生心灵颤动的情感符号与认识结构。基于这种观点,我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饱满的激情去观察,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有一次,我带学生游相山,到山顶休息时,我让学生写篇抒情散文。但学生环顾四周后,认为相山光秃秃,实在无从写起。对此,我马上导之以情。

首先,我很动情地告诉学生,相山确实没有泰山雄奇壮丽,也没有黄山险峻奇美,它很平常。但从平常中悟出不平常,这是作文的关键,而这却取决于大家对这座山有情还是无情。如果大家“登山则情满于山”的话,就肯定能写出动人的文章,给“平常”的相山增光添彩。这时,学生有所激动,一度沉睡的心理基因经教师的情感触摸而被唤起。

接着,我又有表情地朗诵了几段名人写山的精彩片断。学生更为激动,滞淤的情感河床开始涌动、汩荡。

最后,我挥笔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相山的独特、不平常,并让学生传阅、体会,学生看后激动不已,跃跃欲试。

这样,由于我以情传情,学生的思维机器开始启动、运转,并通过感知、回忆、联想等心理活动,逐渐向一定方向收敛、集中,汇聚成一股欲将自己所见所闻表达出来的心理潜流,即萌发出强烈的写作冲动。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情感因素犹如启发器和动力源,并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只有准确地投射到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上,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师生的心理流向交汇融合,使学生与教师同歌同泣,才能筑起学生的心理建构,使其在浓厚的写作欲望的催动下,进行心灵的燃烧。

二、调控性。写作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双边精神活动,而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流程又不是同步的。学生由于受信息容量、经验层次、认识水平及写作技法的限制,其情感河床一旦流动,亦可能呈现一种杂乱无序的心理走向,即情感结构趋于一种破碎状态。这在写景、状物、叙事、说理学习作中皆不可避免,尤以抒情性习作为甚。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联想、想象天地,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引导他们在紧紧围绕足以表现中心意旨的自然场景、世态意境中进行奇思异想。为达此目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写作目的,先将自己的情感触须作一番梳理、调整,而后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等外化手段,把学生的心理流向调控到通情达理的正常轨道。例如:

有一次我带学生到郊外春游,看到:一方是姹紫嫣红的鲜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多姿;一方是破土而发的小草,虽沾满污秽,却倔强地生长着。

对此,我以“美与丑”为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观感。起先,学生凭直觉,众口一辞,盛赞似锦的鲜花,而对那被污损的小草则嗤之以鼻。我看出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失偏颇,于是隐露出“鲜花美、小草亦美”的心理倾向。这样,我的情感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好恶观,使其在较广的联想中进行新的价值审视,展开讨论,于是出现了下面的观点:

1.鲜花美,小草亦美。

2.鲜花与小草并存,美以丑的比衬为前提而存在,无丑亦不显其美。

3.鲜花被培植、护理,锦上添花;小草遭污损、贬弃,扼杀生机。

4.鲜花争奇斗妍,取宠邀荣;小草艰难生长,自强不息。

5.鲜花“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落难寻觅”。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摈弃鲜花媚俗欺众的品貌,效法小草坚韧自强的纯正风骨。

经过这样深入讨论,学生由自然景观写到生活现象,由生活现象写到社会本质,看似背逆我的情感指向,实则在更高的层次上顺着我铺展的心理轨道前进。可见,教师的情愈酣,学生的意愈浓;教师的感越深,学生的思越远。学生从老师那里摄取经过浓缩提纯后的炽灼的情感符号,自身的情感因子被激活,涌动于胸,欲吐为快,他们便会在教师指导下选材剪裁,炼意谋篇,为最后一个环节物化成形作充裕的物质准备。

三、创造性。经验表明:学生写作不是被动地感知外物;教师指导写作亦非先验地强加外物,而是启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深化认识和准确表达。所以学生的写作动机萌发之后,必须独自承担取材炼意和定体构思的任务。这一系列的步骤和环节都贯穿着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过学生囿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较少凭借逻辑手段而大多诉诸情感,凭借直观和形象来进行形象思维。思维虽然活跃,联想也较丰富,但思路往往不正确,想象也不尽合理。因此,教师应采取必要的制导措施,既要保障学生的思路宽广无垠,畅通无阻,又要使其始终循着情感天地的正常轨道进行而不致旁逸斜出。如:我曾以“雪”为题,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开始,我要求他们采用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方式,对“雪”进行主观审视与客观描写,并在此基础上生发新意,写一篇带有议论而以抒情为主的散文。开始,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认识经验,在惯常心理定势的驱使下,有如下初步构思:

1.瑞雪翩然飘飞,姿态轻盈,如在空中起舞。

2.冬雪初霁,银装素裹,为祖国河山增姿添彩。

3.瑞雪浸润万物,预兆丰年。

4.雪花悄然飘落,不事喧哗。

5.雪花玉洁冰清,品格纯正。

以上各角度尽管描摹精细、逼真,情感浓烈真挚,联想丰富,格调雅正,但却承前人老套,未翻出新意。于是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从雪的其它方面思索,并结合社会现象挖掘其生活本质。他们通过回忆、想象,打开了新的思路:

1.风雪弥漫,纷纷扬扬,纵恣卖弄。

2.严冬冷雪残酷无情,助暴施虐。

3.雪覆压万物,纳污藏垢,伪饰太平。

4.雪和青松攀缘,与红梅争艳,欺世盗名。

5.冬去春来,雪惧怕新阳,化为冰水,缺乏韧性。

这样,学生就突破了一般心理定势的框范,对一向被视为美好纯洁的自然景物注入了鲜明而强烈的个性批判色彩,生发出迥异众趣、卓然不群的新意。由于学生情感的挪移,导致将美丑易位,高格自见,既合情又合理,非但精辟,而且峭拔。如此,方属高智能的想象产儿,更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由此看来,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互相包孕、同时进行的。前者为后者贮材备料,后者为前者辟航导向,二者均以情感红线交织,而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神锦绣。

不仅如此,写作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纳知、传情、张理、达意的双边精神活动,学生的作品是知、情、理、意四要素融为一体的集合体,是主体化了的第二自然,这四者中,知识(包括现实生活)是基础;情感是主帅,是灵魂,是生命;而理、意则是目的、要旨。因此,教师必须在注重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健全他们认识结构的同时,尽可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情感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略情感在写作教学中作用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唐河一高 李静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向普及化,本文通过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实践考察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多媒体教学经验,对化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做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对于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做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借此来探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了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式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对于我们化学学科,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直观形象,克服抽象。

2、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

4、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

5、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

6、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本人是一位化学教师,近年来积极研究和钻研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我认为在化学多媒体教学上存在下列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霸权”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

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替代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几乎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投影屏幕完全替代了教师板书,学生学完一节课以后无法回忆起学了些什么,重难点是什么。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

在化学课堂中,往往有许多实验,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会在课堂中演示或者由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而在多媒体课堂中往往被实验视频所代替。这样学生对于实验的直观印象差,动手能力也减弱了,同时无法发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

实施多媒体教学存在着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现象。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的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不能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播放”操作者,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教学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二、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因此对于一些需要板书,需要对板书进行分析的知识点,不能仅由多媒体代替,比如烷烃的命名及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这两节课是纯理论性内容,而且需要学生和教师动手书写,最好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三、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摸拟实验来进行演示,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因为它可以模拟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例如摸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和真实的实验还是有差别的,它只能让学生在“看”中来学习,而真实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看”、“听”、“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学习。因此绝对不能将所有的实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若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许多,但对学生的实验学习就会打折扣。所以,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四、辅助教学之媒体、应该越简单越好

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运用得好,会有很大的优势。如讲解甲苯的硝化反应时,在反应方程式出来的同时伴随着一声爆炸声,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住该反应可以制炸药三硝基甲苯这一知识点。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 45 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就好。模型的展示,挂图及活动挂图的合理运用,均是一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如有机化学中,运用甲烷、乙烯、苯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来说明其分子结构及单、双键的特点,分析其化学性质,既直观,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想象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上它们的模型图片,学生还是无法想象出它们的结构,特别是无法想象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所以这还必须依赖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应该合理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讲甲烷的取代反应时,为了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取代反应,运用动画模拟,可以看到甲烷中的碳氢键断裂,氯气中的共价键断裂,氯原子代替了碳原子,形成了碳氯键。又如 :在做“ Cu-Zn 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应该合理应用投影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众所周知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因此,除前几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同学较难看到变化的现象。而如果用投影机能把一些现象放大,就可帮助学生观察。如讲“布朗运动”时,在大烧杯中盛 1-2cm 高的水,放入一点松树的花粉,利用投影观察,可以减少近距离观察时呼吸的干扰;而讲到“ H 2 的制取原理”时用培养皿盛稀硫酸和锌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放出气泡的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总之,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五篇: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张凤彪

来源:《学知报·教师版》2012年第43期

学生只有具备积极的情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习的动机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如下是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情感教育的作用

第一、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

如:在学习原子的构成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文字和图片,介绍科学家发现原子的过程。从道尔顿的实心球型原子,发展到枣糕型原子,再到卢瑟福发现电子、通过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得出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到核外电子绕核排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可分性,体会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又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课时可向学生介绍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在其表面形成图形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心社会的责任心。

如:在学习空气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与本地有关的大气污染事件,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向学生展示一些由温室效应引起的自然灾害的图片及相关的新闻报道: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极地冰川产生裂缝及冰川面积缩小。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三、情感教育可激起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

如: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可以通过教材上的资料,使其了解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贡献,还有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为打破国外制碱技术的封锁,毅然回国,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激起他们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

下载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古浪县海子滩初级中学 赵光瑞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

    论DISLab 系统在物理教学中作用

    论DISLab系统在物理教学中作用 作者:周世平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200234 上海 点击数:360 更新时间:2008-9-24 摘要:正在进行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试点中,高中物理教材......

    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学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纯正的朗诵,可以方便地调用......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呼兰区顺迈小学李龙 一、素质教育 社会不断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成为新的教育观下新课标的要求。每一个公......

    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人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感又是最容易交流和传递的。实践证明,情感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扶植学生的学习信念,发掘学生......

    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给中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

    “情感”和“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和“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改革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课程改革注重“情感”......

    重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双方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所以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