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二章 第6节 看不见的空气
授课内容:第二章 第6节 看不见的空气
学习目标:
(1)根据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保证学生观察,实验,制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一些活动的安排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课外活动相结合.(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搞好本单元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课前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课前实验与制作等.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被教科书所束缚,可以借鉴其他科技活动中的实验活动,使本单元的实验活动更生动有趣.(3)对学生的能力要有正确的估计,低估学生的能力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高估学生的能力,又会使学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影响教学的效果.(4)活动中要强调过程.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本单元共两课,建议用6学时完成,每一课3学时.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从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入手,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空气,实验观察空气,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压缩空气的应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学会运用实验和对比的方法观察研究物体.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实验,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拓展.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教学准备: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 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4)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 11/20 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1)把玻璃杯横放在水槽中,待玻璃杯中进满水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倒着竖起来,并提起来一部分,使杯口不要露出水面.(2)将一个装满空气的空饮料瓶倒立着放入水里,斜插到玻璃杯口的下面,并慢慢倾斜饮料瓶.交流:我们在水中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 它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 通过活动, 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空气转移,从而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活动4:压缩空气
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通过
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友情提示】
用充气筒给篮球打气,观察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给篮球打气但篮球的大小却没有多大变化,引出“是否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的话题;学生还会发现,篮球里的气越足,篮球弹得就越高,引出“压缩空气是否具有弹性”的问题.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刻度的变化: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实验时手的感觉等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达到共识,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得出结论以后,可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打足了气的篮球为什么可以弹得那么高 ”的问题.【引申的问题】
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组成空气的基本微粒之间有一定距离.导入:拍打没气的篮球.提问:篮球为什么不能弹起来呢 怎样才能使它弹起来(给篮球打气)观察:在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思考:为什么给篮球打了这么多气,篮球还是这么大呢
交流: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压缩了)提问:篮球里的气越足,为什么篮球弹得越高
活动: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用注射器进行实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目的: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第二篇:看不见的空气教案
第三单元
看不见的空气 一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来加速学生的认知。教学难点:了解空气的性质。
解决方案:实验和多媒体视频认识到空气的性质。
易 错 点: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解决策略:通过细心观察,得出实验结论,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准备:纸扇子、小砖块、塑料瓶、保鲜袋、水槽、烧杯等。教学过程:
一、活动1:空气在哪里?
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纸扇子、小砖块、饮料瓶,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怎样证明?
实验:扇动扇子、把小砖块放入水里、把空的饮料瓶放入水里,注意小组合作,观察现象。
谈话: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交流:说说各组所见的现象。
二、活动2:“捕捉”空气
谈话: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同学们想不想捉一些空气来玩一玩?用什么方法能把空气装起来呢?
交流:先小组,后班级。
提问:老师想用保鲜袋“捕捉”空气,怎么做?用保鲜袋“捕捉”空气后,怎么玩呢?(阅读教材46页)
操作:用手摸一摸、压一压、拍一拍、抱一抱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操作:用手捏一捏,放松,有什么现象?
操作:用手敲一敲,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操作:用铅笔把袋子刺穿(注意安全),用手挤压塑料袋,脸,鼻,口放在洞口,有什么感觉? 汇报交流:同学们的感觉。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
谈话:看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做一个“纸团不湿”的实验给同学们看)
提问:为什么纸团不会湿呢?水槽里的水为什么跑不到玻璃杯里去呢?
三、活动3:转移空气。
提问:这个瓶子里面是空的吗?为什么?
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瓶子里面的空气移到杯子里? 活动:学生实验。
交流: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是谁赶走了玻璃杯里的水?为什么瓶子会进水了?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让学生想办法转移空气,并让学生思考瓶里的空气是怎样跑到玻璃杯里的?空气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实验和思考,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四、活动4:压缩空气
导入:出示注射器,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塞上活塞。
提问:注射器里有什么?如果用手指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活动:学生实验并记录推活塞前注射器的数据、推活塞后注射器的数据,手推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
交流:对比推活塞前后的数据,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手推活塞时有什么感觉?松手后活塞是怎样运动的?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让学生猜想推活塞会出现的情况,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实验和数据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的主体性。
五、拓展:压缩空气的应用 导入:播放“压缩空气”视频。
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作业: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压缩空气更多的应用。
目的:通过压缩空气应用的几个事例和上网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六、讨论: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问题:从形态、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讨论:分小组讨论。
交流:各小组讨论结果。归纳:描述空气和水的特征。
七、小结。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空气的许多知识,知道了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空气能被压缩。其实,今天我们对空气的研究只是开了一个头,空气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呢,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继续研究。
作业设计:收集人类压缩空气的相关资料,明确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课后反思:
第三篇:宋建安三年级{科学看不见的空气}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上:《看不见的空气》教案
上丰中心学校
宋建安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从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入手,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空气、实验观察空气、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压缩空气的应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学会运用实验和对比的方法观察研究物体。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实验、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拓展。
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
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
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
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
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
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后记:学生能说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
(1)把玻璃杯横放在水槽中,待玻璃杯中进满水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倒着竖起来,并提起来一部分,使杯口不要露出水面。
(2)将一个装满空气的空饮料瓶倒立着放入水里,斜插到玻璃杯口的下面,并慢慢倾斜饮料瓶。
交流:我们在水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它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空气转移,从而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活动4:压缩空气
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友情提示】
用充气筒给篮球打气,观察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给篮球打气但篮球的大小却没有多大变化,引出“是否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的话题;学生还会发现,篮球里的气越足,篮球弹得就越高,引出“压缩空气是否具有弹性”的问题。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刻度的变化: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实验时手的感觉等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达到共识,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得出结论以后,可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打足了气的篮球为什么可以弹得那么高?”的问题。
【引申的问题】
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组成空气的基本微粒之间有一定距离。
导入:拍打没气的篮球。
提问:篮球为什么不能弹起来呢?怎样才能使它弹起来?(给篮球打气)
观察:在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给篮球打了这么多气,篮球还是这么大呢?
交流: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压缩了)
提问:篮球里的气越足,为什么篮球弹得越高?
活动: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用注射器进行实验。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教后记:学生能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7.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能力培养:
(1)通过体验性探究活动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2)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习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和进行网上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珍爱生命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情感。
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驱动页安排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们潜水时,背上背有一个氧气(空气)瓶;另一幅图是人们在攀登高山时,也需要带上氧气。图中由主题人物琪琪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在登山或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从而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人与空气有什么关系?一切生物与空气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活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潜水员在水里的感受,憋气10秒。
交流: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
提问:为什么人在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
目的: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
【友情提示】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也是离不开空气的。运用对比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突出主要问题,即做空气充足和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变量。
观察豆芽生长的实验,豆芽生长初期没有光合作用,只是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和氧气。利用豆芽进行植物与空气关系的实验比较方便。实验时,需要用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盆子内垫有吸水性好的几张纸(两个盆子所垫的纸一样多),分别在两个盆子上装水,使所垫的纸吸透水为宜;在两个盆子里放同样多的绿豆,一个盆子用塑料袋包牢,另一个盆子不盖任何东西;两个盆子要放在同样通风、阴凉的地方,数天后,豆芽就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包塑料薄膜的豆芽长势很好,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豆芽长得很差,这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引申的问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夜晚也要进行呼吸。
课前准备:学生做豆芽生长对比实验用的小容器。
导入:出示豆芽生长对比实验图片。
交流:豆芽在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何?
目的: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教后记:学生能明白人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第四课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任务:了解当地的空气环境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出现蓝天天数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调查等),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
方式: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空气环境的情况。例如,可以记录当地一定时间周期内出现蓝天天气的天数,或者不同区域环境(公园、校园、住宅小区、工厂厂区等)中的空气环境情况。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或观察记录。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从了解自己周围空气环境、利用自己的经验,上网交流自己的想法。
【友情提示】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的方法,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空气状况,向学生渗透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类似的活动,进行专题学习,仍需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教给学生上网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网站、网址。暂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可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后记:通过讨论,学生能明白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第四篇:科学教案《找空气》
设计意图:
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为了增加孩子们对空气的认识,帮助他们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无处不在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可以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白色塑料袋、吸管用具与幼儿人数相等。
2、气球、蜡烛、火柴、小杯子、充气玩具。
3、大玻璃瓶、小塑料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透明玻璃杯,告诉幼儿玻璃杯里盛着非常宝贵了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做实验,请幼儿细心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玻璃杯子里面放如一张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玻璃瓶中,过一会将被子垂直拿出来,杯子中的纸没湿。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也会被浸湿了。
2、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和讨论,寻找答案。
三、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 为什么空气是宝贵的。帮助幼儿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四、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让幼儿用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请幼儿观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的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用塑料管吹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4、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皮球、游泳圈、轮胎、我们的身体了等等)。
活动延伸: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看不见的空气》教案(通用)
《看不见的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通过各种实验活动,认识空气的性质
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和科学素养。
4、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教学准备:
纸扇子、小砖块、塑料瓶、保鲜袋、水槽、烧杯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与大家一起来研究问题,(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的饮料瓶)捏一捏问,为什么捏不动?(出示一个空的饮料瓶,拧紧瓶盖)用力捏瓶子,观察现象。提问,里面空了,为什么捏下去又起来呢?
回答:因为瓶子里面有空气。提问:看得见吗?
出示课题:看不见的空气。(板书)
二、探究
活动一:空气在哪里?
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纸扇子、小砖块、饮料瓶,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怎样证明?
实验:扇动扇子、把小砖块放入水里、把空的饮料瓶放入水里,注意小组合作,观察现象。
谈话: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交流:说说各组所见的现象。活动二:“捕捉”空气
谈话: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同学们想不想捉一些空气来玩一玩?用什么方法能把空气装起来呢?
交流:先小组,后班级。
提问:老师想用保鲜袋“捕捉”空气,怎么做?用保鲜袋“捕捉”空气后,怎么玩呢?(阅读教材46页)
操作:用手摸一摸、压一压、拍一拍、抱一抱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操作:用手捏一捏,放松,有什么现象? 操作:用手敲一敲,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操作:用铅笔把袋子刺穿(注意安全),用手挤压塑料袋,脸,鼻,口放在洞口,有什么感觉?
汇报交流:同学们的感觉。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
谈话:看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做一个“纸团不湿”的实验给同学们看)
提问:为什么纸团不会湿呢?水槽里的水为什么跑不到玻璃杯里去呢? 活动三:转移空气。
谈话:我们知道空气是可以“捕捉”的,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我想把塑料瓶里的空气装到杯子里?你们有没有方法?
讨论:交流方法。
演示:把塑料瓶里的空气装到杯子里。操作:把塑料瓶里的空气装到杯子里 交流:发现了什么?
结论:证明空气会流动,从而说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三、小结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空气的许多知识,知道了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其实,今天我们对空气的研究只是开了一个头,空气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呢,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