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5 04:1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篇:“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苏教版“物质的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7)

摘 要:分析“物质的量”教与学难的原因,在总结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在新课标下组织“物质的量”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苏教版 物质的量 教学实践与反思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习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习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习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著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习“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平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习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习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习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习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习负担,增加学习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形成过程中,理解它们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解释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基本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已有相似概念的迁移形成物质的量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初步表现出演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种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教学程序:

问题情境:你能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你认为曹冲在解决称象这一难题时所用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方法?

方法启示:宏观物质可以化整为零、变大为小进行研究。

问题解决:在没有精密天平的条件下,如何得出一吨米中大致有多少粒米?每粒米大致有多重?

方法启示:称出一定质量米,数出其中米的个数,再进行换算;或数出一定数目的米,称量它们的质量再进行换算。获得大与小、多与少相互转化从而解决宏观与微观间相互换算的难题。

师生探究: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方法启示: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从宏观到微观,一定数目的集合是有必要的和合理的。问题提出:用什么样的微粒集体作为标准来联系宏观与微观世界最为适当,它的具体数目是多少?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近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概念形成:在科学上,用物质的量来表示一定微粒集合,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为了统一,正如粉笔盒内装多少支粉笔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便于生产、包装和采购一样,科学家也统一了物质的量的微粒集合数,即阿佛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可以从“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规定下来的组织学生讨论,形成需要统一规定一个集合数和单位的共识,再介绍科学家统一规定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

教学巩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并提出适量的训练加以强化。概念拓展:从物质的量与微粒质量形成新的概念:摩尔质量。通过简单计算找出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有利于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将重点放在物质的量作为工具性的使用价值上。

第2课时:物质的量概念的运用:一滴水有几个分子研究性学习案例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水滴与微观水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基本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水滴中分子数的探究,运用物质的量概念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师生探究: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习疑问。

探究过程:

第一步:从宏观的事例中类比:一堆米中有几粒?一包螺丝钉有几个?你有什么简便方法完成按一定数量包装螺丝钉任务?可见,从总体质量与每个最小组成的质量的关系入手,我们可以对由微小个体组成的物体进行个数测定或定量取用,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微小物体的手工计件。由此可见,研究一滴水中有几个水分子,要分成两步走:一是测定一滴水的质量,二是求测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第二步:一滴水的质量通常不能直接称,水的质量可通过测水的体积进行换算。这样就需要测一滴水的体积。

第三步:一滴水的体积怎样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减少实验误差?

第四步:一种方法是先数较大数目的水滴再测体积进行换算,如测100滴水的体积,用量筒进行测定;另一种方法是测一定体积的水可以分成几滴进行换算,如测1毫升水的滴数。但是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需要测较大数目的体积或滴数。

第五步:精确量取100毫升的水,如何测定滴数?日常生活中的打点滴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把水滴数的计量转化成对时间的计量,减少单调计量工作及减少人为误差。实验设计方案可以借鉴打点滴的工具,调整好水滴下滴速度,精确数准每1分钟的下滴数,再测定完成下滴的用时进行换算。

第六步:对研究过程要及时进行反思,比如,水滴一样大吗?水滴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相差多大呢?一般情况下1毫升水可以分成几滴?

第七步:每个水分子有多重?根据什么公式来计算? 根据以上研究,进行课外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师生探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概念,因为这一概念远离了学生生活,似乎是空中楼阁,难以捉摸。概念用语属于外来词,无法望文生义,缺乏天然的语言亲近感。这了让学生找到概念构建的基点,找到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事例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

本设计试图以曹冲称象、水滴中的水分子数,化整为零引入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质颗粒与总体质量关系过渡到微粒个数的科学表述上,从而便于学生感悟领会,以具体事例 作为探究的对象,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产生持久的探究欲望。这些措施通过两节课收到了良好效果,两节课分别达到了概念构建、概念运用的学习目标。

作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起着联系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作用。对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初中阶段对分子、原子等微粒的定性认识上升为借助物质的量这一工具,从量的层次上理解、分析宏观与微观概念并加以运用,既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学生思维方式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转向的具体表现,更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化学计算以及相关实验的基础,故历次高中化学教材均将物质的量列为重要内容并要求在刚刚接触高中化学课程时就进行学习。物质的量具有高中化学基础性、工具性的价值,教学不宜采用从内涵到外延的概念学习方式,而应淡化这一概念的抽象表征意义,突出其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和方法论上的意义。

对于刚刚接触高中化学的学生而言,习惯上仍限于初中阶段微观概念与宏观概念相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加之缺乏相似的概念作为先行组织,本课的难点无疑是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并要注意与过去一些概念——如物质质量等的区别与联系;由于今后的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量将成为定量实验、计算、分析等的基本工具,本节课的重点无疑也就于此。

教学策略宜选择学生比较熟悉有趣味能并从宏观到微观处理的具有方法论启示的故事引出,比如,曹冲称象,重点在于故事中的科学方法,再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概念存在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已有的相似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的迁移,引领学生建构起物质的量这一新概念。

物质的量概念学习重在运用,本节内容教师的讲授和示演是不可少的,后续的运用指导与示范也是不可少的。两课时时间让学生对物质的量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是过高期望,达到熟练运用乃至深刻理解需要后续教学中持之以恒的渗透。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等.方光焘与中国语言学:方光焘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155—16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4

第二篇:2013年历史中考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崇左市2013年中考历史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概况

(一)试卷结构

崇左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仍采用政史合卷、闭卷考试的形式,历史学科总题量为18题,赋分60分。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份,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占卷面总分的50%;16~18题为非选择题,共30分,占卷面总分的50%。其中,中国古代史14分,中国近现代史22分,世界古代史2分,世界近现代史22分。以上数据,体现了出题者对各年级教材的尊重,各年级的赋分、内容分布均衡合理,符合广西2013中考历史学科说明的要求,是一份难得的,有分量的好试题。

(二)试题基本特点

整体分析2013年崇左市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过去二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这份试卷在命题思路、试题题型和结构布局等方面,稳中有变,推陈出新。

1、稳定

2013年崇左市中考历史试卷给考生的第一感觉是平稳的试题题型和命题视角。试题注重基础,坚持以“课标”、“说明”和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这样的命题思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越来越接近。

(1)题型稳定。综合考察过去二年及今年的崇左市中考历史试题,虽然整个卷面分为两个部分,但是,都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综合题三类题型组成。可以说,这几年崇左市中考历史卷的题型非常稳定,这也有利于学

生的复习备考。

(2)命题视角稳定。近三年的崇左市中考历史试题,都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命题视角。

第一、关注现实。试题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历史。今年的中考题,选择题第3题、第8题、第14题,都分别以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神舟十号”飞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南非德班会议,这些今年发生的,现实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察了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863计划、欧洲联盟三个知识点。材料题第17题,以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为关键词,考察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些重大的、基本的历史事件的把握。

第二、关注学生。试题既注重引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个人体悟、感悟,体现考试对培养学生素质的导向性作用,也充分发挥出历史鉴往知来的学科作用,学科魅力。试题16题、17题、18题的第4问,也是各题的最后一问,分别考察学生对对外交往、开放交流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如何做,俄国(苏联)大起大落对中国的借鉴。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说,会是相对个人化、个性化的主观认识。我们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历史科学习中,学会主动去思考历史,学会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悟历史、感受历史,注重从历史学习中汲取到有益的成长养料,把学习历史与个人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关注双基。

①试题的知识落点集中于教材的主干知识。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平之战、秦统一措施、民族关系、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一国两制”等。非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唐朝的对外开放、清朝的闭关锁国

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开国大典、俄国1961年改革、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等。试题所涉及的考点几乎覆盖了七、八、九年级教材的主要学习主题,重大的历史事件。

②试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历史(论断)的能力;读图的能力。

2、变化

2013年崇左市中考历史试卷,在保持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而言,表现如下:

(1)题量减少,赋分增多。今年中考的历史卷共有18题,其中,选择题15题,材料题2题,问答题1题。而2012年的试卷共有24题,选择题20题,材料题2题,问答题2题。2011年的试卷共有17题,其中,选择题12题,材料题3题,问答题2题。从总分上来看,今年卷面的总分是60分,比过去2年都是赋分50分多出了10分。

(2)加大了对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考查。见下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崇左市中考近三年来,对中国古代史考查,其分值为9分、10分、14分,世界近现代史在试卷中的分值为19分、16分、24分,赋分都增加了,而且不小,这值得注意。

(3)关注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把握。2013年崇左市中考历史试卷,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特别关注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把握。这体现在16题、17题的第一问上,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对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特点的概括、把握。简而言之,考题是问特点。问特点,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把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表述。

(4)取消了对历史周年纪念的考查。今年的试卷,没有对历史周年纪念进行考查,这是近些年来所没有的。2012年是鸦片战争的70周年纪念,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90周年纪念,当年的试题分别出现了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考查。

二、成绩分析及试题评价

以下是基于崇左市考生总人数14555人为样本的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表

考生总人数

百分比(%)20分以下

14.12 20~29分

11.15 30~39分

15.90 40~49分

18.95 50~59分

19.19 60 分

最高分60

最低分0

平均分30.68

及格率58.83(%)

优秀率20.69(%)

三、考生答题质量分析

(一)考生试卷各小题平均分、难度、区分度基本情况(总人数: 14555)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体

满分

平均分

16.98

13.70

30.68

难度

0.71

0.53

0.61 区分度

0.29

0.47

0.39

(二)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

第一、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没有把握住。16题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政策、18题俄国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这些事件都是教材里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且,要求必须掌握好,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可是,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答对,答好,拿到满分。

第二、对教材里的人物没有注意,没有认真、仔细地识记,认不出人。具体表现在16题的第一问,题目给出了两幅图,分别是鉴真和玄奘,很多的学生没有分辨出来,白白丢了2分。

2、学生学习历史只满足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理解,造成了应变能力低,答卷中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考题17题第二问,出题者设置了相关联的俩个小问题,分别是:毛主席诗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历史意义?实际上,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只不过出题者没有原原本本的问,而是在材料背景下,加了“对于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定语,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也没有认真审题,联系到材料的小标题[独立之梦],结果,很简单的问题没有答好,得不了满分。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学生心目中,学好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这样一个观念,在平常的历史课堂学习中,要求他们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去记忆、去把握,这样才能学好历史,考好历史。

3、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表述能力不足,概括不准确,表述不完整,不连贯。

试卷第18题,第一问中的最后一个小问“这次改革对俄国的社会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很多同学在答题中,没有能够概括出俄国1861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要点。相反的,不少的学生答到了“使俄国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得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这样非要点答案上来。

4、考生答题随意,不太注重细节 答题语言不规范、口语化。

错别字较多。如“玄奘”写成“玄藏”、“鉴真”写成“签真”或者“真鉴”,“自力更生”写成“自力根生”,“吃苦耐劳”写成“吃苦奈劳”等。

5、非选择题出现一定数量的空白卷,除了极少数是缺考以外,剩下的应该都是留空,学生根本没有答题。

出现这种现象,一个方面是学生根本不懂;另一个方面是学生不想写。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厌学思想的存在。二是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

四、教学建议

(一)抓基础。基础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能力,不仅在复习备考中,更应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都要注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1、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要注重抓住重大的历史事件,做到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先化繁为简,再化简为繁。这样,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历史学习的可行之路。

在抓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主体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主题认识。由于史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很多问题,只有历史地、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

2、提高基本能力。教师要尽可能根据教材内容,并且在学生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从历年的中考题库中精心选择恰当的课外史料进行教学,进行课堂训练,有意识地补充课本没有的新材料,并用补充的材料命制试题,要求学生尝试着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有内容、有目的、有方法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二)重思维。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我们认为,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和辩证思维,建立大历史观。

1、时序思维。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在于它是建立在时序基础上、阐明人类历史过程中变革与传承的一门学科。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上,把“时间顺序的思维能力”

排在首位。它解释说:“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学生肯定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2、辩证思维。一个历史事件,不是凭空发生的,它充满了无数的必然和偶然,也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空间和时间里,因而,我们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它和分析它,并运用于课堂之上。

教会学生历史的辩证思维,需要老师针对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运用对比、比较、联想、归因等多种方法去多角度去观察历史,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立体认知。

3、建立大历史观。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必须学会从海量的事件、细节中解脱出来,建立大历史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

建立大的历史观,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把观察历史的视野拉长、放远,不必拘泥于历史的细枝末节,学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历史,而不仅仅是显微镜。

比如,复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把我国古代史分成远古时代、第一帝国时期、第二帝国时期、第三帝国时期,四部分去复习,这样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处理得简洁、明了,学生容易把握,也容易记忆。

(三)明方法。

1、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中考试题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本历史知识、历史现象与实际生活的关联点,使学生更好地通过所学的历史知识认识、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洞察,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对历史问题进行多元分析。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2、重视教学的细节。

俗话说:言传身教,细节决定成败。考生答题不规范、随意、口语化、错别字、不合理安排时间等诸多问题与历史教师忽视教学细节有一定关系。作为教师应治学严谨,专业功底扎实;课堂上,用专业术语讲授,板书整洁规范,严格要求,这样,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四)强训练。

1、把训练安排到每一节课当中,而不仅仅是在初三复习的最后的那一年,那一个学期。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从满堂讲,满堂灌,向少讲,精讲,多练转变。目前,我们崇左市有部分的学校实行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有益的尝试,变革,从当前实践的效果来看,是有成效,出成绩的。这值得推广到整个把崇左市的,把我市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注重训练题目的精、巧、实。精,要求教师编写的题目数量要少、典型,不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巧,要求教师编写题目的问题,问得巧妙,不照搬照抄,有变化,有角度,有梯度,既使学生觉得新鲜,又有一定的难

度,需要开动脑筋才能完成,答好;既让大部分的学生想到答案,又对一部分的尖子生有吸引力,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答得出,答得好。实,要求题目具有实战性,一切问题按照中考的要求来设置,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训练当中既巩固知识,又提高思维能力,得分能力。

第三篇:教学工作总结及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

本学期开始,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尽量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精讲多练,课后及时抽查辅导,并尽可能的做到每课一反思、每周一反思,也尝试、改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看到了课堂气氛有了显著变化。较之以前死板僵化的课堂,我看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并尝试展示。

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较大失误。如:课堂组织不好,致使经常拖堂授课,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业批阅不及时,没有做到全批全改;课后的辅导不够详细,没有将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和不足及时反馈于学生;教学没有针对性,太笼统。而这些失误正可能是导致这次考试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期末检测情况分析

(一)试卷整体概述:

本套试题共三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满分120分。整体来说,难度不大,题量适中,内容全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较为科学地检测。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个别题目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如7,9题。第7题全面考查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学生缺乏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失分较大;9题综合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定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差,导致大量失分。

填空题的14,15,16题,虽在课堂上多次强调过,也反复训练过,但仍然大量出错失分,可见学生对这些典型问题还是没有全面深入的掌握,没有很好地内化。

解答题共10道题,考查知识点涉及所学三章的内容,更侧重于对“一次函数”和“因式分解”这两章的考查。19~21题是对计算能力的测验,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但出错还是相当多;难度最大的当是27,28两题,都是分段函数的例子,由于我上课时讲的不够明确,也没有集中的对此类习题进行练习,所以基本没有人做对。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能全面考查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考试数据分析和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

我校八年级共有四个班,我所代(1)、(4)班参考人数119人,及格13人,及格率10%,较之上次,下降了22个百分点,低于同级其他两班15个百分点;均分46.5,与上次相比降低了14.3分;90分以上 7人;50~72分34人;20分以下18人;10分以下10人。

(三)存在的不足 我个人方面:

1.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深入地学习新课标,没有细致地研究和思考自己的新课程改革 2.课堂组织能力不够,不能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使得学生兴趣不浓,热情不高 3.对教材不熟练,没有掌握学科特征及教材重难点,造成授课千篇一律,波澜不惊。且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练习不够

4.对作业的重视不够,经常拖时批阅,数量之后,并没有全批全改 5.课后辅导不够

总的来说,还是投入的精力太少,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是失职。学生方面:

1.有些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计算能力不过关,练习不够,解题过程书写漏洞百出,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2.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消极、懒惰。学习的知识

点非常容易遗忘、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3.数学思维缺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因

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知识掌握不扎实,认识和分析图形的能力太差。4.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八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加剧的关键期,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差生,他们对学习数学缺少信心,厌学情绪较重,有的甚至放弃数学学习.鉴于此,我们有责任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其明白八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缩小差生面。2.重视双基训练.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对学生双基的训练.要把运算的准确性落在实处,把书写规范化的训练落在实处.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

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几何训练、强化格式、知识点和思维。

3.教师应充分备课、备学生.教师详细地备好每一节课,突出重点、难点,选取适合学生的练习题和作业,精讲多练提高每节的教学效率。

4.认真抓好提优补差.在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能主动参与,让那些没有上课就能完成作业或上了课却完全听不懂的学生有事可做,并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工作。

5.强化训练。主要的失误还是在于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太差。今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紧练习,思考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切实落实。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包保红

第四篇:高中数学新课标中算法内容的教学难点分析及建议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算法内容的教学难点分析及建议

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算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新课标中将算法列为必修内容,正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

根据课标中算法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可能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算法设计

算法与平时解题的区别,在于平时解题不一定有严格的程序,而要让计算机执行,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因此在算法设计中,应将平时解题中没有想清楚的每一步都想清楚,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另外,算法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优化也会使学生很不适应。

2、逻辑结构理解

对于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理解设计程序框图时逻辑结构的选择和应用是难点,因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就好比认识字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一样。

3、算法表示的转化

课标要求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框图、并将程序框图转化成程序语句的过程。这里面要经历两个转化,一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程序框图,二是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尽管课标中好象只要求“模仿”、“理解”,但模仿不等于重复,不会简单的应用绝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对算法表示进行准确地转化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从课标制定的目标和要求看,算法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或叫“默会知识”。这类知识是从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通过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模仿、和自主活动而获得。因此只有在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均能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才能真正使课程的设置意图得到体现,难点得到突破。

针对上面对算法内容的难点分析,我认为突破难点的策略和途径主要有:

1、目标和要求适当

张奠宙先生指出:“算法应该从小学开始教”,“算法贯穿整个中学数学”。的确,算法的思想和知识、技能,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必需的。但是要求学生通过12课时就能一步到位,系统地掌握程序的设计和编写,显然是不现实的。

算法内容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理解算法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加强逻辑思维,在经历过程中理解逻辑结构和语句。可以要求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应过分注重技术操作,将算法内容单纯地变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

2、教材编写要贴近学生实际

在教材的编写中内容的呈现与设计,素材的选取都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其中实例的开发尤为重要。另外教材编写中要把算法内容作为主线渗透到其他数学内容中去,以及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相呼应。

3、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度帮助

由于算法内容属于“默会知识”,学之道在于“悟”。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双基,在经历过程中感悟算法的思想和方法。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也应适度地给予引导、帮助,如教学情境的设计、适时的点拨、情感激励等。

第五篇:高中数学学科教学难点及突破分析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天在培训中心的学习,观摩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与授课教师及各位同仁面对面的交流,让自己收获不少,进步不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从教以来对教育的肤浅认识和理解,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那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有语言的障碍、知识本身的抽象、知识复杂难以理解(如极限的概念)、事实材料概念多而杂,容易混淆且不便记忆(如三角公式)、学生基础及相应的能力较为薄弱(如学习立体几何时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等。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准确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难点即是教师的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困难呢?

1、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出所授课内容的难点在哪里。其次研究所授课的对象即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基础怎样,事先探究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哪里。

2、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项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才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恰当合理规范地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3、揭示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 既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要通过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效讲解,使学生不仅知道数学知识的形式化的表达,更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正难则反。对正面解释、理解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举反例、用反证法证明等逆向思维方法予以说明。

5、分散渗透,设置台阶。通过在多次课堂教学中涉及与教学难点相关的问题,将教学难点分散,逐步实现突破。

6、联系实际看问题。数学知识是实际生活诸多现象的抽象,将一定的数学问题放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放到他身边的具体事件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慢慢体会。

7、加强分析,启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题目的分析,设置有层次、有一定台阶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启发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拉萨中学的田金有老师的讲座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他讲的主题是西藏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和应试策略,这个对我们现阶段新建学校的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中间还提到了现阶段西藏数学高考现状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它,才能找到应对之策,因此这个培训对帮助很大。当然还有对教育大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进一步了,总之,我将把在这次培训上面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我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2014年5月27日

下载“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 中考情况分析 1.命题背景 以三维目标为背景 2.试卷结构 a积累与运用b理解与感悟 c表达与交流 d命题作文(无审题障碍) 3.试卷特点: a平易朴实,突出......

    高一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高一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命题介绍及试题分析 (一)命题的依据与方法 根据市教育局和市教育研究中心的统一安排,上学期末对全市高一年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并且全市统一网......

    八年级成绩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成绩分析及教学建议 初中学业考试成绩= 巩固率得分(15分):建籍/实考 +优秀率得分(25分):前1500名 +良好率得分(20分):前5000名 +合格率得分(1......

    拉丁舞的教学难点分析

    选题:体育舞蹈中拉丁舞的教学难点分析 选题目的与意义 体育舞蹈中拉丁舞有伦巴、恰恰、桑巴、Jive、PasoDoble五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因为重形似而轻神似、重动作......

    《羚羊木雕》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学段: 初中学科: 语文教材版本: 人教版年级/册: 七年级上目录: 3 羚羊木雕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目(知识点):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

    教学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的书写建议

    教学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的书写建议教学检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分析则是梳理检测结果、反思教学成败的有效手段。因此,书写质量分析报告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应熟练掌......

    妇女儿童维权难点及建议

    妇女儿童维权难点及建议一、 妇联维权案例。2012年5月12日,我们妇联接待了一个仅11岁的小女孩,她不停地哭诉,她家住界牌镇江村,她的父母离婚了,母亲走了,到很远的地方打工了,她跟着......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主题】: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