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 1_3 基因工程的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基因工程的应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
(4)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制作模型的活动来模拟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步骤的同时,切身体会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
(3)通过模拟听证会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辩论、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对团结、互助和协调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广阔性及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创设
演示多媒体课件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如下:
(1)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3)人的胰岛素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
教师: 以上几种生物各自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但是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例如,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让微生物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药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简化了生产,同时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回答是可以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终于创立了一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基因工程产品,如种子、水果、疫苗或药物等。同时引出本节课题:基因工程的原理。【活动】师生互动
教师:利用“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1)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2)推测这种“嫁接”怎样才能实现?(3)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设想用类似的方法来“改造”某种生物,使其符合人们某种特定需要,说出具体设想。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教师:杂交育种有哪些局限性?人类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变生物。
学生:杂交育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是,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缦,过程繁琐。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办法解决。即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引发思考。“你的想法很好,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你的设想呢?”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
教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针线、运载体等。并用问题启发学生:“你能想像这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难度会有多大吗?”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并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找到目的基因、剪切、拼接、缝合、表达、检测,所用到的工具:基因剪刀、基因针线、基因的运载体。
教师:下面以EcoRI为例,构建重组DNA分子模型,体会基因的剪切、拼接、缝合的道理。
EcoRI是已发现的50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从细菌中发现的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子的酶。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在DNA分子内部“下剪刀”,专门识别DNA分子中含有的“GAATTC”这样的序列,一旦找到就从G和A之间剪断(参考教科书插图6-3)。同学们来试一试,动手做一个重组DNA模型吧。在动手做之前,先要明白“分子剪刀”和“分子针线”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断其末端可以用连接酶来缝合(参考教科书插图6-4)。这样“剪切拼接”就可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
学生:4个人一组,再次阅读课前教师下发的“构建DNA分子模型的文字指导”。教师:提出问题:(1)制作模型时用到的(剪刀和针线)各代表什么?比较剪切后的DNA片断的末端切片,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呢 ?(2)回顾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和所用到的工具以及形成的“产品”,你对重组DNA的操作有什么新的理解? 学生:讨论模型构建的具体方法,按“指导”的方法步骤、依次完成模拟制作过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并交流对重组DNA技术的理解。
学生: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它的作用具有特异性特点,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例如大肠杆菌的EcoRI限制酶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剪切的结果是: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教师: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未端?
学生: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2个切口。可产生2个黏性未端。
学生:针线——DNA连接酶。连接的部位: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梯子的扶手),不是氢键(梯子的踏板)。结果是:把两个来源不同却有相同的黏性未端的DNA连接。
教师;
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要连接几个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磷酸二酯键)?用限制酶切一个特定基因要切断几个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磷酸二酯键)? 学生:2个、2个。
教师:现在同学们分组各做一个重组DNA模型,看一看哪个组的最科学。学生:分组做重组DNA模型,并分别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重组后的DNA分子还需要特殊的搬运工具运载到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动植物细胞)中。哪么谁能承担这个任务呢? 教师:用图片或课件动画展示质粒的结构及特点。学生:观看图片或课件,了解质粒的特点及其运载体功能。质粒的特点: 细胞拟核之外的小的环状DNA分子。
借宿于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细胞里,对细胞的正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质粒能够自主复制,而且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可以容易地从细胞中取出或放入。
这些特点使它能够胜任运载体的工作,携带目的基因进入细胞。
教师:有了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后,哪么基因工程具体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或与教科书插图6-6示意图类似的基因操作步骤的有关录像资料。思考问题如下:(可以利用幻灯或多媒体课件演示)
(1)举例说明什么是目的基因。
(2)从供体细胞DNA中直接分离基因的方法叫什么?简要说出该方法的过程是什么。
(3)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有几种?其操作过程分别是什么?
(4)将目的基因与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的运载体混合,用DNA连接酶处理会出现几种结果?(只考虑两两结合)
(5)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细菌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常用到哪种化学试剂?其作用是什么?
(6)在目的基因的检测过程中,检测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观看录像资料,想像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这一操作的精确性。然后思考、讨论、回答。(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学生对基因工程的步骤能够大体了解,对以上的问题能基本回答,但是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还不能从生物学角度上很透彻地理解。)4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从理论上理解有关知识,同学们可从生物学的专业知识角度出发,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准确地解答有关问题。简要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大致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目的基因、第二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讲授】教师精讲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地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 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梯子的扶手),不是氢键(梯子的踏板)。
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具备的条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
质粒的存在对宿主细胞无影响。
质粒的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
细胞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提取途径:两条,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另一种是人工合成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结合,质粒与质粒结合,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导入方法: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
导入过程:运载体为质粒,受体细胞为细菌。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检测: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有无,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表达:通过特定性状的产生与否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课后习题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按规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胞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3、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性内切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解析:
1、考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运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骤,即可正确的作出判断。
2、考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运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骤,即可正确的作出判断。
3、将基因工程的工具与酶的特性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运用的能力。
4、考察对基因工程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5、从遗传原理的角度,考察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理解。
【答案】1.C
2.C
3.B
4.B
5.C 8
第二篇:2017届高中生物基因工程1.3基因工程的应用导学案选修3教案
基因工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2.了解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3.基因治疗 【重点难点】
重点:基因工程的成果。难点:基因治疗。【自主学习】
一、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
(1)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 能力(如抗除草剂、、、抗干旱和抗盐碱等),以及改良农作物的 和利用植物 等。
(2)实例
①抗虫转基因植物:如,用于杀虫的基因主要是、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等。抗虫植物的个体生物学检测应如何进行操作?
②抗病转基因植物:如
。用于抗病的基因最多的是、。抗真菌转基因植物可使用的基因有几丁质酶基因和 基因。抗病植物的个体生物学检测应如何进行操作? ③抗逆转基因植物
抗逆主要是指 等不利环境。目前正在利用一些可以调节,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盐碱和 的能力。如何检测?
④改良植物品质
二、动物基因工程前景广阔(1)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选择 基因作为外源基因,使转基因动物生长更快。(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如: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使转基因牛的乳汁中 含量大大降低,避免有些人食用牛奶后出现过敏、腹泻、恶心等问题。(3)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①过程: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 重组在一起,通过 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 中,然后将受精卵送入母体内,生长发育为转基因动物。
②乳腺生物反应器或乳房生物反应器:通过分泌的乳汁来。③药物种类:,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4)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采用的方法:将器官供体导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再结合 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的转基因克隆器官。
三、基因工程药物
(1)第一种基因工程药物:。(2)工程菌:
四、基因治疗
(1)概念:把 基因导入 体内,使该基因的 发挥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种类:体内基因治疗和。【问题生成】
【师生互动,问题探讨】
1.培养转基因植物与转基因动物有何区别?
2.培养转基因动物时为什么选择受精卵为受体细胞?
如果选择动物的体细胞,应如何操作?
3.乳腺生物反应器有什么不足之处?
4.基因治疗与基因诊断的区别?基因治疗后,缺陷基因是否还存在?
【课后小结与反思】
【自我检测】 1.判断:
(1)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转入的抗虫基因是Bt毒蛋白基因()(2)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能够获得一些重要的医药产品,如人的血清白蛋白,这是因为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了动物的乳腺细胞中
()
(3)由大肠杆菌工程菌获得人的干扰素后可直接应用
()(4)为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5)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生产某些天然药物、改良农作物的品质、作器官移植的供体()(6)基因工程药物主要来源于转基因动物生产
()(7)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简答
1.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酶,过程③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酶。(3)与人体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相比,通过②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有_______和______ _。
(4)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个。(5)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才可形成C。
(6)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_____________(药剂)处理 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产生抗性,其原因是。(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的方法是,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3)上述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与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具有 和 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 的优点。3.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
(2)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中,原因是。(3)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细胞中特异表现。(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 转入 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4.盐害是导致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法将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耐盐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个基因控制。
(2)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处。(填“a”或“b”)。耐盐基因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导入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_____ ___技术。
(4)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成功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第三篇: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3基因工程的应用检测选修3教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不正确的是()A.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体型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解析: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生产药物,基因治疗现在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答案:A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A.乳腺细胞
C.受精卵
B.体细胞 D.精巢
解析:转基因羊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都与受精卵完全相同,且受精卵体积较大,容易操作,也能保证发育成的个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生长激素基因,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A.干扰素 C.青霉素
B.白细胞介素 D.乙肝疫苗
解析: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高产青霉素菌株的获得是通过人工诱变育种实现的。
答案:C 4.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速,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
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 D.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征
解析:基因工程是基因水平上的现代生物技术,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无法从基因水平上治疗。
答案:D 5.(2014·全国Ⅱ卷)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_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______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解析:(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包含生物基因组的全部基因,cDNA文库是以mRNA反转录后构建的,只含有已经表达的基因(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会表达),即部分基因。
(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进行筛选。
(3)要提高植物乙的耐旱性,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要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是否表达应该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的表达产物(即耐旱的相关蛋白质);个体水平检测可以通过田间试验,观察检测其耐旱情况。
(4)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可以用A_表示(A表示耐旱基因,_表示另一条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A_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A_∶__=1∶2∶1,所以耐旱:不耐旱=3∶1,与题意相符;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子代将全部表现耐旱,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1)全部 部分(2)筛选
(3)乙 表达产物 耐旱性(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A级 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培养的新品种的是()A.耐寒的小黑麦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试管牛
解析:耐寒的小黑麦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抗虫棉是基因工程育种,目的基因是苏云杆菌的抗虫基因,B项正确;太空椒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项错误;试管牛是胚胎工程育种,涉及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移植,D项错误。
答案:B 2.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依据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基因工程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NA连接酶连接的不是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而是磷酸二酯键;由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推知相应的mRNA中核苷酸序列,进而可推测相应基因中核苷酸排序,从而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受精卵的全能性高,容易发育为一个完整生物个体。
答案:B 3.“黄金大米”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的基因导入到水稻细胞中而制备成功的。一般地说,制备“黄金大米”植株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下列中的()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DNA连接酶
B.纤维素酶 D.DNA聚合酶
解析: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都需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黄金大米”植株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DNA连接酶;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
答案:B 4.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所有病毒
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 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
D.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 解析: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只抵抗某些病毒,不是抵抗所有病毒,也不可以抗虫。基因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
答案:B 5.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 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改造 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解析: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其操作对象是基因,一般用的受体细胞是淋巴细胞或者脐带血细胞。
答案:B
B级 能力训练
6.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
解析:(1)A过程为目的基因与载体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B过程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需检测标记基因,在 4 培养过程中,质粒能进行复制并能稳定保存。(3)过程中加入卡那霉素对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进行选择。(4)D过程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虫基因作探针检验植株中是否含有抗虫基因。(5)①转基因植株相当于杂合子,与非转基因植株杂交,后代两种性状个体比例为1∶1;②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两种性状个体比例为3∶1。
答案:(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3)卡那霉素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虫基因(5)①非转基因植株 ②3∶1
7.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基因分离出来,转移到烟草的细胞中,成功得到了能够发出荧光的烟草植株。这一实验的成功说明()A.萤火虫和烟草的细胞结构相同 B.萤火虫和烟草的基因相同 C.萤火虫和烟草的遗传信息相同 D.萤火虫和烟草共用一套密码子
解析:萤火虫是动物,而烟草是植物,两者的细胞结构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A项错误;萤火虫和烟草的基因结构相同,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同,B项错误;萤火虫和烟草的遗传信息不同,C项错误;萤火虫和烟草共用一套密码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D项正确。
答案:D 8.在实验室里用四环素培育转基因的雄性蚊子,这些蚊子与雌性蚊子交配的后代也需要四环素才能生存,但实质上不可能找到,于是会慢慢死去。该技术有望减少登革热等疾病的发生。下列关于该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转基因技术能定向改变蚊子的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B.该转基因蚊子属于新的物种
C.需要四环素才能生存这一特性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该技术的其中一个环节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解析:转基因技术能定向改变蚊子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A项错误。该转基因蚊子具有新的基因,但仍能与雌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不属于新的物种,B项错误。由于产生的后代需要四环素才能生存,说明这一特性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该技术的其中一个环节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项错误。
答案:C 9.下列转基因植物与所选用的目的基因对应错误的是()A.抗虫棉——Bt毒蛋白基因
B.抗病毒转基因烟草——几丁质酶基因 C.抗盐碱和抗旱植物——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 D.耐寒的番茄——抗冻基因
解析: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常使用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几丁质酶基因及抗毒素合成基因一般用作抗真菌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故选项B错。
答案:B 10.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反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解析: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反转录得到DNA,然后扩增,可获得大量的基因B,A正确。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只要根据目的基因的相关信息和基因文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即可,不需要用限制酶进行切割,B错误。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需要用DNA连接酶,而不是DNA聚合酶,C错误。目的基因需要和载体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再导入,而且应该用农杆菌进行感染,而不是大肠杆菌,D错误。
答案:A 11.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是:取出患者的白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白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ADA基因替换了患者的缺陷基因
B.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影响免疫功能 C.正常ADA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D.ADA基因缺陷症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解析:基因治疗是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正常的ADA基因可以控制合成正常的ADA来影响免疫功能;ADA基因缺陷症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答案:B 12.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世纪,目前基因芯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病变细胞,并分析出是因哪个基因变异而引起的疾病。以下与基因芯片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基因芯片可以进行基因鉴定 B.利用基因芯片可以改造变异基因 C.利用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变异基因 D.基因芯片技术能识别碱基序列
解析:基因芯片只是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进行遗传信息的鉴定,不能用于改造变异基因。
答案:B 13.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药用蛋白的研究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下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植物反应器生成丙肝病毒(HCV)抗原蛋白的流程。请据图回答:
(1)该转基因技术所“转”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来源于________。
(2)a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过程。在质粒中至少含________个限制酶识别位点。
(3)d过程采用的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叫________。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染色体上,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否已经表达,常用________技术。
解析:(1)通过阅读题干和图解,可以判断出该技术涉及的目的基因是丙肝病毒(HCV)抗原蛋白基因,或称为HCV抗原蛋白基因,或称为抗原基因;该基因来自丙肝病毒或HCV。(2)据图可知,目的基因是从病毒内获取的,要用到限制酶;b过程表示的是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必须含有1个或多个(至少1个)限制酶切点,才能保证目的基因的接入。(3)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4)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通常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即合成抗原蛋白,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答案:(1)丙肝病毒(HCV)抗原蛋白基因(HCV抗原蛋白基因或抗原基因)丙肝病毒(HCV)(2)限制酶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3)农杆菌转化法
(4)DNA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
14.基因敲除是根据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常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运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动 物模型是研究基因功能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需要构建一个基因表达载体。一个理想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________等组成。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选择的受体细胞通常为________。(3)上述途径所获得的动物,其后代并非每一个个体都含目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通过基因敲除构建了一个非球形红细胞型贫血(Ⅱ型)模型动物,该动物因丙酮酸激酶缺陷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使红细胞膜变化引起红细胞自溶现象,但向该动物注射ATP后,自溶现象可明显降低。由此可表明,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向正常小鼠胚胎细胞内导入某“X基因”后,发现靶基因能正常转录形成mRNA,但细胞内却不再合成相应蛋白质,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个理想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组成。
(2)动物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因此常被用作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3)转基因动物为杂合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因此有的配子中含目的基因,有的配子中不含目的基因。
(4)从题干信息中可看出: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5)靶基因能正常转录形成mRNA,但细胞内却不能合成相应蛋白质,说明转录出来的mRNA不能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该情况发生在“X基因”导入小鼠胚胎细胞内之后,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X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与靶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形成了杂交分子,从而抑制其控制合成相应的酶。
答案:(1)标记基因(2)受精卵
(3)转基因动物为杂合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5)“X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靶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杂交,抑制其控制合成相应的酶(蛋白质)(或抑制了目的基因的翻译过程)
第四篇:高中生物基因工程1.3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选修3教案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抵抗所有病毒
B.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 C.可以抗害虫
D.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
解析: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只能抵抗某些病毒,不能抵抗所有病毒,也不可以抗虫;抗病毒基因存在变异的可能性。答案:B 2.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a只有导入马铃薯受精卵中才能表达
B.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C.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并表达 解析:培育转基因植株可以以体细胞或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必须借助载体才能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不抑制细胞原有的代谢途径。答案:D 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自然界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人工的基因重组就是基因工程。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①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级水稻,其原理是自然界的基因重组。②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的抗虫棉,属于通过基因工程进行的基因重组,该方法将目的基因移植到某种生物,整合到该生物的DNA分子中,并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最大优点就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③是利用宇宙射线,诱发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太空椒。④克隆牛属于动物体细胞的无性生殖,不产生基因间的重新组合。答案:B 4.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研究采用的技术及遵循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 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 RNA→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 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 DNA→RNA→蛋白质
解析:把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达,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研究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遵循的原理为基因的表达。答案:D 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A.乳腺细胞 B.体细胞 C.受精卵 D.精巢
解析: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提高,原因是产生的生长激素多,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受精卵。答案:C 6.转基因动物表达重组蛋白多以乳腺、唾液腺和膀胱为靶位。在这些表达器官中,通过构建合适的载体,选择适当的启动子和调控序列可产生比正常水平高得多的重组蛋白。选择不同表达器官生产重组蛋白时,关于它们的“相同点”判断正确的是()A.转基因动物的性别相同
B.目的基因的表达机制大体相同 C.启动子的碱基序列相同
D.转基因动物表达目的基因的发育阶段相同
解析:以乳腺为重组蛋白的表达靶位时,应选择雌性动物且进入泌乳期才能实现重组蛋白的表达;而以唾液腺和膀胱为靶位时,对动物的性别没有要求且任何发育阶段均可表达重组蛋白。目的基因的表达均包括转录和翻译,表达机制大体相同。以不同的组织器官作为表达重组蛋白的靶位时,应选择与该器官对应的特异性启动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答案:B 7.(2014重庆高考理综)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A项错误;携带外源DNA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B项错误;抗虫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表达才能使其表现出抗虫性状,C项错误;植株抗虫性状的出现是由于获得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重组导致的可遗传变异,D项正确。答案:D 8.下列选项中,一定属于工程菌的生物是()A.大肠杆菌 B.肺炎双球菌
C.突变型高产青霉菌
D.表达出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解析:含有并表达外源基因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和突变型高产青霉菌都不含或不一定含外源基因,因此不一定是工程菌。酵母菌表达出人干扰素,反映了一定含有人的干扰素基因,因此表达出人干扰素的酵母菌是工程菌。答案:D 9.我国已能自行生产乙肝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乙肝疫苗的生产方法是()A.在受体细胞内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B.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C.将乙肝病毒的全部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 D.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
解析:疫苗具有抗原性,乙肝病毒的抗原性由蛋白质外壳决定,所以乙肝疫苗利用的是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生产乙肝疫苗的方法是:获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达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答案:D 10.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300 L人血中只能提取1 mg,所以价格昂贵。某生物制品公司用如下图所示方法生产干扰素。
从上述方式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生产干扰素运用的方法是()A.个体间的杂交 B.基因工程 C.细胞融合 D.器官移植
解析:图中有基因的提取、拼接和导入,为基因工程。答案:B 11.下列不属于基因治疗的是()A.用正常的基因去弥补有缺陷的基因
B.转移基因以刺激免疫力,用于肿瘤和艾滋病的治疗
C.将可抑制癌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导入癌细胞,抑制其增殖 D.食入“健康基因”
解析: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基因有缺陷的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健康基因”被食入后会被消化酶分解,无法起到基因作用,所以食入“健康基因”不属于基因治疗。答案:D 12.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解析: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本题中完成转基因的细胞只有造血干细胞,而正常的体细胞和性原细胞没有进行转基因,女性患者虽凝血功能恢复正常,但所产生的卵细胞仍然含有血友病基因,所以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男孩都患病,所生女孩均为携带者。答案:C 13.普通的稻米不含维生素A,因此在以其为主食的地区,人们往往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出现健康问题。有人将相关的基因导入水稻体内,使其生产的稻米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因其颜色金黄而被称为“金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金米”所采用的技术是
。(2)上述技术的核心是
,此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
(3)若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的体细胞,可通过
技术培养成幼苗,这一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4)从理论上讲,能否将控制合成β胡萝卜素的相关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并使其表达?为什么? 解析:由题意知,培养“金米”所采用的技术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技术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对离体植物细胞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个体,因为是由细胞培养形成个体,所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因不同生物的基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同,且合成蛋白质均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翻译时共用一套密码子,所以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也可表达。
答案:(1)基因工程(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4)能。因为动植物细胞中的DNA分子都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且均为双螺旋结构;动植物的基因表达共用一套密码子。
14.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
(2)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3)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细胞中特异表达。
解析:在基因工程中,若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导入目的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通常采用的是DNA分子杂交技术。答案:(1)显微注射法(2)DNA分子杂交(3)膀胱上皮
15.美国科学家们对一名缺乏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而患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症的女孩进行基因治疗,其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淋巴细胞取出做体外培养,然后用反转录病毒将正常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淋巴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淋巴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 导入有
的细胞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在基因治疗过程中,反转录病毒的作用相当于基因工程中基因操作工具中的。此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
,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
(3)将转基因淋巴细胞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后,免疫能力趋于正常,是由于淋巴细胞中能合成。
(4)下图甲所示的方法是从
的DNA中直接分离出基因,图乙所示的方法是用
方法人工合成基因。
解析:图甲表示用限制酶将供体细胞的DNA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片段通过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从中找到目的基因。图乙表示用目的基因转录成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目的基因。
答案:(1)外源基因 基因缺陷(2)载体(或基因的运输工具)腺苷酸脱氨酶基因 淋巴细胞(3)腺苷酸脱氨酶(4)供体细胞 反转录
第五篇:高中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
屈原《湘夫人》
教案
一、导入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常识介绍
介绍屈原、楚辞和背景知识
三、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主题
(一)播放录音,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朗读诗歌。
(二)(1)师问: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2)师问: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生答:幽怨 哀婉
生答:诗言志,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附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3)师生研讨诗歌主题。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四、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意象在表达情感、营造意境上的作用 1.朗读第一段,通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分析情景关系。2.“秋风”、“木叶”这都是令人感伤的意象,作者为了表现他的幽怨、哀婉,自然要选择这些哀景,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写很多的香草? 生答:寄予理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屈原诗歌中的名句。《九歌•湘夫人》教案周建忠
一、《九歌》的来源及其演变
《九歌》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第二阶段是“中原《九歌》”,我们称之为“夏代经典《九歌》”;第三阶段是“楚地《九歌》”,也称“民间《九歌》”;第四阶段是“屈原《九歌》”。
我们解读《九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如果不能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把屈原的《九歌》和夏代《九歌》等同或跟原始《九歌》等同,那样就不能很好的解读《九歌》。《九歌》的名称起源很早,《离骚》中讲到的“启《九辩》与《九歌》兮”,是说夏代开国君王夏启,把天庭乐歌《九歌》偷回人间。其实在夏代《九歌》之前还有“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楚国人把《九歌》作为国家所用的祭歌的记载,但《九歌》和国家的祭祀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曾说,《九歌》可能是大型祭礼的余续,是大型祭礼结束以后再来唱的,既有大型祭祀典礼的肃穆与端庄,又有娱人的作用。这种说法我人为是比较有力的。《九歌》既和国家祀典有关,又和国家祀典有所区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九歌》与楚国的国家祭典有直接的关系。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屈原在长期流放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也能够接触到楚国的传统祭歌。
屈原创作《九歌》的摹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就是楚地民间《九歌》,这在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中都有明确论述。屈原在楚地民间《九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组诗《九歌》,而楚地的民间《九歌》显然保留了夏代中原《九歌》和巫术《九歌》以及原始《九歌》的某些内容和风格,因此我们从屈原《九歌》中能发现原始《九歌》和夏代《九歌》的一些痕迹。因此,对于屈原的《九歌》,可以这样表述:屈原《九歌》是在原始《九歌》、中原《九歌》、楚地《九歌》基础之上的独立的文学创作。
二、《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组诗,尽管我们一直认为它是可以唱的。王国维、闻一多都认为《九歌》是中国戏剧的萌芽,但我们应该看到,《九歌》的戏剧因素并不明显,而是实实在在的组诗。闻一多研究《九歌》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认为《九歌》中的末篇《礼魂》只有五句,是前十首每篇唱完后的共享唱词,相当于我们今天音乐的“过门”曲。在前十篇中,除《东皇太一》是祭祀至上神,《国殇》是祭祀卫国牺牲的将士外,其余八篇中的神灵可以配成四对: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东君和云中君。后来姜亮夫认为东君和云中君配成一对很勉强,于是就认为《九歌》中的神灵可以配成三对。其实,《九歌》中真正能够配成对的神灵只有湘君和湘夫人,其它都是牵强的,但闻一多和姜亮夫对《九歌》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们都发现了《九歌》中的八篇都涉及到男女之情。《九歌》是借男女情爱来表达人生体悟,人生追求和人生苦恼的观点显然是没有问题的。
闻一多《九歌》研究的另一件比较重要的成果就是写了《九歌歌舞剧悬解》,可能他自己也不太有把握,所以说“悬解”。他把《九歌》中的神灵都转换成戏剧角色,然后用戏剧分幕的方式把《九歌》改写了。这种方式启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从戏剧的角度研究《九歌》的兴趣。实际上还是王国维说得比较准确,《九歌》仅仅是戏剧的萌芽,是戏剧的化石,但它本身不是戏剧,所以我研究的结论是:“《九歌》是一组诗。”
《九歌》中留下了原始婚姻男女自由约会的痕迹。人类早期的爱情多以水边为背景。在甲骨文中就有“妻人于河”的记载,在河边祭祀就是把漂亮的女孩子扔到河里去。大家所熟知的《西门豹治邺》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湘君》、《湘夫人》从内容上看就是讲他们两个人约会不成的事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个时间差而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对于他们的爱情悲剧,我把它理解为:第一,这是人间正常生活的反映。像湘君、湘夫人这样约会而不能见面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第二,也是更主要的,屈原是受到了古代大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屈原正是在这个古代神话故事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我们现在学习《九歌》的任何一篇,要想把它解释的比较通达,能够自圆其说,就肯定要把它和原始《九歌》,夏代《九歌》和楚地民间祭歌联系起来。
三、《湘君》《湘夫人》的故事背景
在中国文学史上,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点,由于一些特殊的故事和一些名人之作跟它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千百年的名胜古迹。《湘夫人》故事发生的自然景观背景就是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自古以来,洞庭湖的“洞庭”就是“神仙洞府”之意,洞庭湖的最大特点就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景色极其优美。它的北面是长江,因此洞庭湖的水是流入长江里面的。洞庭湖有四条有活水流入的支流,古代称为湘水、沚水、沅水、澧水,也就是现在的湘江、沚水、沅江、澧江。我们在中学里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可见洞庭湖景色之美丽。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君山得名的由来就是和尧的两个女儿,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有关。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国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神话传说中,娥皇女英追到君山,听说虞舜已经死在苍梧之野,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由于对屈原及楚辞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对这一带的美景是深有体会的。值得指出的是,汨罗江就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屈原最后流放的地点就是汨罗江一带。他渡过了长江,经过了洞庭湖,来到了沅江,又来到湘江,最后来到汨罗江北边的玉石山,这就是屈原最后的流放地点。对于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我下水过三次,由于水流湍急,虽然江面只有五十多米宽,我被水流向下游冲走了两百多米最终也没有游到对岸,虽然我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很会游泳,但我也没能够潜到汨罗江的江底,可见,江水是极深的。因此我相信,当年屈原自沉以后,人们打捞他的尸体是绝对捞不到的。后来我沿着汨罗江一直走到头,发现它的尽头不是湘江而是洞庭湖,我拿着地图左看右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地图明明白白标着汨罗江是流入湘江的。经过询问当地人,证明我看到的是对的,原来1958年兴修水利,已把汨罗江直接引入洞庭湖。
湘江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它是横贯整个河南省甚至还流经河北的一些地方的一条大河。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我们要讲的《湘夫人》就是跟洞庭湖有关。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 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如果我们撇开这个题材的共同性再来看屈原的创作,就可以发现它处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他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两篇当中《湘夫人》更好一些,所以我们选讲《湘夫人》。
在这一篇中,屈原以湘君这个男性的视角来写,所以写的很有层次,也很有变化。1922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也就是南京大学的前生)演讲时说:“最感到奇怪的是屈原在他的作品种有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而从不涉及他的家人。”在这里,梁启超点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屈原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他自己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线索,他把自己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转到对古典神话传说及民间文学的继承上,并把它塑造出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我们解读《湘君》、《湘夫人》的背景。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仅仅时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屈原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他自己就是一位诗人)曾经讲过,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诗化了。在《湘君》《湘夫人》中,只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悲剧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四、《湘夫人》解读
《湘夫人》一共有四十句,我将它分成三段。第一段为前十八句,即从开头到“将腾驾兮偕逝”第二段十四句,即从“筑室兮水中”至“建芳馨兮庑门”。第三段是余下的八句。每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段写“望”;第二段写“迎”,即作迎接的种种准备;第三段写“等”。我的段落划分跟现在所有注本或研究性文章的划分都不相同。
第一段是采用一种跳跃性的节奏,来写对湘夫人的盼望。叙述在这里呈跳跃性、倒装性的不规则状态。在这种跳跃性、不规则的叙述状态下,强烈地抒发了渴望和期待之情。有人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抵得上了唐人绝句千万首,它的特点就在于跳跃的、不规则的节奏。从叙事的角度,第一段的最后两句“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才是叙事的起点。湘君约会湘夫人不得,却先说降临北渚看到的是落叶飘零,洞庭湖水漂渺无边,失望的思绪和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然后说登高远望,布置陈设,最后说听到湘夫人约见的音讯自己毫不犹豫,马上前往。可见倒装的痕迹非常明显。如果讲“诗眼”的话,“偕逝”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正因为对方没有到来,整个的痛苦就只能有一个人承担,第一段中的第二个情节点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在古诗中,诗人比较喜欢用“早”“晚”来表示时间的快速流逝。例如《木兰诗》只中用了四句话,两个“旦”和两个“暮”就写出了木兰不远万里,离别家乡奔赴前线的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驰”是使动用法,使自己的马快速奔驰,是对上句“腾驾”的形象化描写。“江皋”,江边的高地,“济”,抵达。让我的马在江边的高地上飞驰,傍晚就到达了西边的渡口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这应该是第一段诗歌的第三个情节点。写出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那种久等不至,怅然若失的失落和焦急的心境。强烈的失望带来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情化的描写。自然界的景色在这里和诗中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完全吻合,所以湘君就只能是“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段的十八句当中有十句是用来勾连情节的。第一组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它点出了约会的对象和对约见成功后行为的想象。
第二组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第三组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对方相约而不见,所以我惆怅而失落。接着是“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婵媛”,带着迷茫惆怅的失落心情向远处眺望,只能看到江水在流淌。
最后是“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再一次登上长满白薠的更高的堤岸向远处眺望,情人还是没有来,虽然如此,我还要来为了她的到来而做好准备。
如果说这首诗有第二个诗眼的话那就是“张”。在黄昏即将降临的时候,我在这儿做好各种准备,等待心上人的到来。这个“张”就是做各种准备。这样就领起了第二段,去造一个完整的房子:“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这样,我们把五组情节链勾连起来就可以看到湘君对湘夫人的那种一往情深,缠绵悱恻的情绪在流动,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因没能见到湘夫人而显得非常失落和悲伤。这五组十句的情节勾连又是用不规则的、跳跃的、倒装的甚而至于无序的方式来形成这样一个抒情的结构。可以这样说,这首诗中写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开头的第一段,第一段中最好的是开头四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指湘夫人,古代女子也可以称子。《诗经》中写道齐国国君的女儿出嫁时“之子于归,百辆御之”可证。因为湘夫人是神灵所以说“降”,它一方面跟湘夫人的神灵身份相吻合,同时也符合湘君等待约会湘夫人的感情期待,表现了对湘夫人急切的期待的心情。“愁予”,使我极度的悲伤;眇眇,望眼欲穿而又模糊迷茫看不清楚的状态。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上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感,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渊。没有见到心上人,看到的却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所以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名句,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艺术家对这两句诗做出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并以之为题材创作出无数的诗文画等艺术珍品。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是比较单一的,在他们的心中乃至作品中,所有的花都在一个季节开放,那就是春天;所有的树都在一个季节落叶,那就是秋天。其实,这两种理解是完全违背自然界现象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因为每一天都有树叶在落,一年四季每一季节甚至每一天都有花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首先,它点明季节;其次它写出了无穷的境界,那种秋水初涨,浩渺无边,一望无际景象如在眼前;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后的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 观是完全吻合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其一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的快乐情绪;另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失落和愁苦情感。可以看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美好的景观和畅快的心情是极其抽象的,而表现得悲伤失落情绪则非常具体,非常生动,表达的非常到位,所以也就非常感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都是极其具体而鲜明的意象。《湘夫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是这样。进而推广到几乎所有作家,他们对于高兴喜悦的感情,描写和表达的都极其抽象,描写痛苦和失落之情都极其细腻和有层次,极其具体和生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正是这种感情表达的早期范式和绝佳典型。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写的是反常现象,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我们从《诗经》的《关雎》和《氓》等篇中就已经知道,当时涉及到男女爱情一般都在水边。而《湘君》、《湘夫人》更是以水为大背景,这里面的鸟和罾(捕鱼的网)都是爱情隐语,这在民歌里面很多的。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是写自己思念的情绪。这句诗是这首诗中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外的第二个名句,表现了两情未通的单相思的苦闷,它与越地民歌《越人歌》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处。这里的“不敢言”不是不敢说,而是因为你没有来,因此我没有机会对你讲。“茝”和“兰”是两种花草。这两句诗运用了谐音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之后继续写反常现象:“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鹿在庭院中吃草为什么是反常现象呢?因为鹿通常应该在野外吃草。《诗经•小雅》中有《鹿鸣》一篇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可证。蛟龙由于是雌性龙,所以一般都深潜水底而不会来到水边上。
第一段中,在五组情节链的基础之上,抒发了作者对湘夫人的思念和渴望。湘君的情绪由非常高兴,盼湘夫人的降临——“帝子降兮北渚”,一下子跌落到感情低落的低谷——“目眇眇兮愁予”,然后情绪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悲伤的,并多次用反问句式表达自己因对方爽约而带来的痛苦之情,用眼前萧瑟冷落的景象和一些反常的生活场景来衬托自己的失落心情。所以,第一段主要是用盼望对方来而对方却没有来,表达了一种情绪的极度低落。
第一段译文: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秋风阵阵,柔弱细长,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怀念湘夫人啊无法讲。心思恍惚,望穿秋水,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听说佳人召唤我,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通过翻译,我们不难发现第十七、十八句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的情节的开头。这也是我读《湘夫人》无数遍以后我自己揣摩出来的。它的情节是倒装的,不规则的,跳跃性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有何情绪的流动联系在一起。他的情节完全受制于情感。
第二段比较简单,就是造一所房子,只不过是把地面上的房子造到了水中,然后再装饰了更多的花草。这一段中的每一句都和建筑有关,它的难点是其中有许多比较冷僻的字。在这一段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有关建筑学的专门术语,如“室”、“盖”、“坛”、“堂”、“栋”、“橑”、“屋”、“庭”、“庑门”等等,它们完全符合地面一般建筑的名称和特点。我们通过《湘夫人》第二段中描写所涉及到的建筑学上的术语,可以说明他所建的房子也就是一般的房子,但又是建给最心爱的、盼望已久的人住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迎新用的房子,所以用料考究,装饰精美,用花草装饰了一层又一层。如果说第一段是通过情节来描写,第二段则是通过行动来描写。这里面的情绪是暗隐其间,仅仅是个背景。这一段中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如何地失望和难过,而是用建筑速度之,料之精美,装饰之考究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爱慕,用筑室这种行动来表达对湘夫人的迎接。
第二段译文: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三段八句四组,表达了湘君情绪的变化。第一组是筑室情绪的自然延伸和幻觉的表现; 第二组是幻觉情形而产生的一种失望的情绪;
第三组在恨之深爱之切的情绪的调动之下,刚刚扔了信物又后悔,赶快去采摘香草,以等待对方的到来;
第四组写最后湘夫人仍然没有来。
可以这么说,所有阅读《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的读者都想探究的是,他们最终为什么没有能够见面。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这两首诗的创作受到了虞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里我要解释的是又两点。首先,我不同意大部分人认为的这两首诗就是写的是大舜和二妃的悲剧神话传说。从本质上讲,屈原写的不是这个神话传说。舜和二妃的故事仅仅是《湘君》《湘夫人》这两首诗创作的一个远景,一个背景或原型。其次,屈原用这个题材来写的时候,他仍然被这个远古的悲剧传说所震撼和感染,所以就情不自禁地采用这样的双方不能见面的悲剧情节。有人从本诗第一句就判断这首诗写的是舜和二妃的故事。为什么称“帝子”呢?这首诗中写湘夫人共有三种称呼——帝子、公子和佳人。如果是写一般的爱情诗,用“公子”、“佳人”等称呼就很好,但本诗中在第一句就说“帝子降兮北渚”,所以说屈原在创作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运用了舜和二妃的悲剧故事,并以之作为诗歌的感情基调,所以最终湘君和湘夫人是不能够见面的。
第二,这两首诗的创作受到了民间流行歌曲基调的影响。
因为“九歌”的名称是从楚国民间祭歌而来,而流行歌曲的基调是欢快热烈的,含蓄的描写实在是极少极少。两情相思,两情未通,表达一种思念的痛苦是民间流行歌曲表达的主 要内容。这种略带忧愁,略带惆怅的歌唱之后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消解。有人研究过,唱那些雄赳赳,气昂昂的情绪高亢之歌,唱完后很累,得不到情绪的缓解,而唱完流行歌曲以后,忧愁的情绪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消解,所以说湘君、湘夫人最终的不能见面是受到了民歌的那种悲愁、惆怅、迷茫基调的影响,尤其是在悲秋的季节里表达那种单相思的情绪。以上两点从学理上解决了文章的悲愁伤感的基调的缘由。此外,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之下,男女约会的痛苦,不能相见的愁思实在是极其常见的。且不说是在先秦文学中,就是在伦理约束比较宽松的元代社会,在元代散曲中,两情相悦而未通的苦闷还是极其显着的,邻居的两个男女青年相互约会都是很难成功的。
第三段译文: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