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相关教育部门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被更多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此外,初中是学生德育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本文将通过对德育生活化学模式的实践探讨,提出加强初中生德育素质教育生活的建议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学生道德养成环境受到的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波动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念。因此,本文对德育课堂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旨在为加强初中生德育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1.生活化教学概念
生活化教学模式具体是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事物开展的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为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将德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紧密融合,加强学生对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人生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的多彩与乐趣。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改变枯燥的传统教学,将实践内容转化为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理论,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更多的发展技巧以及丰富的知识源泉。
三、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1.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情趣性
初中教育素材以道德思想教育为主,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但是教材内容中包含很多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在单纯的理论说教下学生起来非常困难,通常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践才能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准确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情趣性,将课堂中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与趣味性实践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德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国家文化差异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标志性文化和建筑,从而加强学生对国家文化差异的理解。如讲解法国文化时,只要提到罗浮宫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化气息,进而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价值的宝贵性。
2.重视生活化教学素材的乡土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更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各地区各民族的迁移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在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特殊的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c地理环境,来加强对学生德育素质文明教育。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积极鼓励不同地区的学生来展现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并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3.强化生活化教学事件的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社会现象扰乱学生价值观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学习。所以,教师严防负面因素进入校园,同时积极引入社会正能量强化德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社会现象存在时效性影响,教师只有及时引入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理解,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德育知识与社会因素的紧密联系。比如,在教学“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正面人物,让学生感受个体公民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反面教材的社会案例,告知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意识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4.树立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政治性
初中德育教学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并与政治内容具有紧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以正面的价值理念面对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因此,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实践必须要融入国计民生,培养学生的政治正确性。比如,在“政府职能管理和服务”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级政府在各项灾后重建工作表现,或政府在重大事故抢险中的感人事迹,促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国家政府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能表现,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正能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确保祖国未来的希望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并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标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学与生活的教学原则,针对初中生差异性的发展特点,实施有效的生活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以生活经验为依据,通过真实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使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德育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
责任编辑黄博彦
第二篇: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钢都小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生活化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探讨小学生活化德育教育是课改的需要。2.学校德育实效低的现状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德育工作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这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抽象、空洞、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的德育实践研究。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现状,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目前,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学校道德教育较少地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功利的制约,于是,导致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对规范与守则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太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比较强调灌输,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学校德育开始走样了。同时,德育过分强调即时效果。在德育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确实需要灌输;但是,单靠灌输肯定是不行的。那些“你们应该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样”,只是让学生追赶德育的终点,不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1.对本校德育改革的意义。
我校的“德育生活化”研究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第一德育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活,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即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联,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第三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即德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因此,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如果导引学生参与生活环境的设计和美化过程,其道德体验效果更佳。
我们在实验课题过程中较多的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德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活动、参与管理等实践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实现自我教育。2.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德育生活化,必然要求德育模式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让和坚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使德育生活化正是实现生活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校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新时期德育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小学德育生活化: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央的指示精神第一次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他指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他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又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3.活动教育的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4.关注儿童生活也是课程改革体现的重要理念。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学习者——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在生活中并且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一种人类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供预期性的启发和引导,正是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而逐渐积累的准备:包括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为儿童成人后的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
2.通过研究,探索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方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德育生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小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的理论框架。
2.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突出德育的“生活”、“活动”特性,体现德育方法的实践性,德育途径的开放性。
3.研究和增补大量有关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与棘手的内容,从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命出发,构建出能体现社会要求的观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并能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德育内容系列。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观察法:采用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理性升华。
七、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06.5~2006.11)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申报立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6.11~2008.11)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集;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开展德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系列活动,有效进行德育生活化尝试、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常规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阶段(2008.11~2009.11)
全面总结整个实施计划,汇集整理研究资料与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材料,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提高和发挥生活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晰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明晰了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1.学校德育要面向学生经历过的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德育宝贵时机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生活态度、生活遭遇、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
3.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4.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生活、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内化道德规范价值,提高生存质量,攀登理想生活的机会和“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5.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教育,把学科教学生活化和德育活动生活化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
(二)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系列途径与方法
几年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1)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道德与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又为了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然而,道德教育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呢?只能是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流露出、折射着学生自在而真实的德性。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立足于此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如此,学校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尽可能以儿童的真实道德生活为主要资源和参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其从中自主地发现真善美,自然地流露出对道德的亲近与理解。
案例一:围绕《武汉的特色小吃》,以“小吃”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有序开展小吃的种类、各种小吃由来、制作材料、主要特点、制作方法、小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研究,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主探索和研究,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不仅探究武汉小吃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爱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也许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案例二: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他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活动中养成。道德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依托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事件构成的,道德事件是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主要载体。只有将生活资源转换为儿童可亲可感、真确无妄的道德事件并有序地呈现于课程,道德生活才能进入课堂,才能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进入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内容,不应仅表现为一些空泛无味的观念、知识,而应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确的社会事件、道德事件串联而成。“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诱发其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思考。真实的道德生活通过真确的道德事件呈现在课程资源中,展现于德育课堂中。德育课程资源若要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就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真确的道德事件是构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素材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一个三年级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5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从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得出了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道德观点,这正是基于真实的道德情境下对具体道德事件的体悟与理解。真实是这一事件能引发其道德观念进步的前提。因而,唯有真确的道德事件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变得真实可靠。
案例二: 如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
(3)利用真正的道德冲突
应当承认,新课改后的德育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生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大量与社会现实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的场景、资料出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诸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得以初步体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现行的德育课程中生活资源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因撷取的生活片段未必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为其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要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也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利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欲以改革创新、提高实效的基本突破口。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运用,应当在立足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与道德事件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冲突事件,使其在与自身利害关系紧密相关的真确无妄的冲突中获得对道德的真情体验与深刻理解。这样,对某一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学生的道德需要得以唤起和纯化;对整个道德教育而言,道德冲突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体悟,为其自主而能动地参与其他道德活动提供了经验。正是在这种反复的道德冲突锻炼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4)真情的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无论是道德事件的呈现还是学生道德冲突的诱发,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唤起学生真情的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既是道德教学的手段,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没有真情实意的道德体验,就没有完整的道德素质,也形成不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通过体验,能够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励其参与道德生活,开拓新的道德生活,学会过美好的道德生活。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重视德育的渗透。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是落实德育规划的关键。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点工作。通过课堂联系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技能和艺术教育的学习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1)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学科知识教学”。
案例: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时,老师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字品即人品。在讲解“国”字的时候,这样讲到第二笔横折,提醒学生“转折处要慢行”后,又接着问学生写字的时候转折处要慢行,那么在校园中、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孩子们联系实际想到了楼梯拐弯处、十字路口等。整节课老师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或自编民谣,将德育内容不露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采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课堂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案例: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将练习作业融入生活。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在选取练习的题目,所给的材料、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就是在练习的设计上将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放到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3)组织教学延伸------融入生活实际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规范教学管理------贯穿生活实际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并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影响教育学生,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风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3.依托主题活动,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学校在坚持依托班(队)会、晨会、夕会、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同时,构建“生活教育”的德育模式,形成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德育生活化系列,积极创设学生生活化的活动,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校的德育视野,促进师生的情操陶冶,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学校生活系列
(1)完善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校坚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传统节庆活动,从节庆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队)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感悟生活体验;学校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童谣的征集,组织学生多写好的文章,抒发感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学会表达情感,他们用笔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科技节——以“实践 创新”为主题,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兴趣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行建筑模型、航海模型、头脑奥林匹克等科技小创造、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英语贺卡设计评比、校园标语征集、书法绘画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美,也受到了美的感染。组织参加市、区级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体育节——以“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为主题,创建学校特色: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通过组织三跳比赛、冬季锻炼、田径运动等活动,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作为市体育传统学校,学校坚持以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本着“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美德”的宗旨,坚持以“篮球特色学校”为抓手,制定了严格的篮球课程标准,编写了篮球校本教材,创编了两套篮球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现在,学校篮球活动月形成传统:篮球联赛有声有色,篮球俱乐部形成规模,篮球竞赛尽显风采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活动,营造出“篮球乐园”。活动中,我们通过举办篮球精神沙龙,体悟篮球魅力,感受篮球精神,汲取精神力量。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的强大优势,弘扬无私、不屈、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真正做到了创建篮球特色,倡导篮球精神,弘扬篮球文化,达到了“以球健体以球启智”的目标。传统节日---让学生在体验中自悟。生活化的德育,就是以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为前提,通过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节日颇多:春节、学雷锋月、清明节、端午节、父亲节、母亲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等独特的节日文化,这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资源。我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向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活学生的民族意识。
(2)创设“健康、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载体。
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两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安全意识”等主题经常更换;宣传橱窗内容丰富:或展示学校特色活动,或宣传安全、健康常识,或彰显学校教育教学佳绩;走廊文化充分合理:利用走廊空间,整体布置体现美观和谐,楼梯口上“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走廊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时提醒学生的学会做人; “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时刻激起小学生的爱校之情;名人警句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形成整个校园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提倡全员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都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每个班级都尽显个性。形成积极向上,文化色彩浓厚,科技意识强的环境氛围,突出表现人文性。主题教育,提升校园品德文化。主题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学生能力,进而将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素质。
以“用爱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学校从学习研讨、日常工作评估、开展主题活动三方面入手,通过“嘴巴甜一点、微笑美一点、衣着雅一点、沟通勤一点、鼓励多一点、关爱细一点”等具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将老师的爱传递给学生。通过读书研讨会、演讲比赛、典型引路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归宿。
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校史展、唱响校歌、校园广播“谈古论今”和“名作赏析”栏目、读书节、师生朗诵比赛、“中华情—国旗下的讲话” 演讲比赛、建国60周年征文等,为师生搭设了了解、学习、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平台。
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张贴温馨话语、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确立每月德育主题词,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与知识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学校开展了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天说一句感恩的话,每天为亲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每学期读一本感恩的书。同时通过与扬子江集团联合开展“扬子江杯”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感恩征文评比,组织感恩主题班队会,评选校园感恩之星等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就像一支支细流,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逐渐汇集起来。同学们亲手办的感恩手抄报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和谐、师生的读后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家长与教师互动,在感恩氛围中体现着孩子纯真的爱,很多家长激动的表示:“看到孩子懂事了,我们家长很感动。感谢学校、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这样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会学生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校的活动,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也愿意同学校一起用各种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用心去学会怎样感恩。以“创两型学校,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和谐教育。学校紧紧围绕“两型学校”建设要求,结合“文明单位”的创建,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学生课外环保调查、环境教育讲座、“两型” 学校知识答卷、主题班会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构建“两型”学校理念,倡导和宣传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风尚,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营造创建“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渗透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之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生的德育成绩合格率达100%。学生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操行评定优良率达100%。校纪校风严明,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学生初步养成了诚实、正直、谦让的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家庭生活系列
通过家庭教育来共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一直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的建设研究,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教育共识的同时,实践和探索一种畅通父母和孩子心灵通道的家庭教育模式。倡导家庭教育的民主平等,在使学生成为学习、学校主人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感。我们开展了创建和评选学习型家庭活动、我与父母(孩子)有话要说等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和思想交流,从中也使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自律能力、责任心得到培养和提高。(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制度,促成家校联动。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启蒙也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力量,凝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必要保障。借“访万家”活动东风,学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家访工作,结合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e-mail、德育网站等形式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2)亲子活动重温亲情,激发内动力。
父母的信任、关怀和期待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父母孩子间的交流默契却时常大打折扣,学校通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要说”、“快乐家庭”、“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亲子活动,以对话、写信、活动等方式,让家长观摩参与,体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走近对方的心灵,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切,对父母更加爱戴。学校开展了让学生为家庭设计生活开支计划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间的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端正了学生的消费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真实一面。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多一点时间陪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倡议;向孩子提出“我为父母分忧愁”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生活的自理。
(3)完善家长学校,凝聚教育合力。
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设系列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密切家校的联系。让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一种融洽的家庭关系。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以及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开设家长接待日,欢迎学生家长来电、来人以及来访参加班会课。定期开放学校,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便于和孩子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社会生活系列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接受社会生活生动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努力开展社会生活活动。通过学生在校园、在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自主管理,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开展实践活动,磨练意志,提升审美能力。
每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生去各类教育活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公众意识。(2)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能力,培养公德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青山区文明创建,开展,走上街头宣传,走进社区清扫,参与文明护马路活动,让文明小手牵着大手前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展“我当售货员”,“我是小记者”,“擦皮鞋”,“卖报”,“当一天少年交警”,“当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让队员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3)组织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是社会的小主人”,倡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组织 “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互助精神。社会生活教育学生:懂得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回报。
(三)健全了德育生活化管理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研究,本课题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系列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构建学校德育全员管理模式
改革德育机构。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工作评价小组、学科教师学生日常规教育管理工作评价小组、学科德育研究及评价小组等。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代表等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各评价小组的成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真正把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各方职责,为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加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选拔、培养、使用、考察、奖励、评优等制度以及规范运作机制。要求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经常通过家访、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制定年级和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系列年级、班级活动;确立“德育无小事”的观念,作实、作细德育工作。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每年评选“爱生模范”进行“优秀班会课”、“班级主题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或展示活动。同时实行全员督导员制度,全体教师参与24督导员工作,在生活、学习、心理和行规等方面关心、指导学生。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体现自主管理的校园值周班制度。每周对值周班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值周班学生统一着装校服,佩带值周班的岗位标志。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按时上岗值勤,不迟到、早退,在教室内检查评比时,尊重别人,尽量做到轻声,不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每位值勤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通过值周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严格、认真的执行评分标准,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确立“日检查、周评比、月反馈”制度。各值周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每天的检查成绩,周末统计上报学校政教处,由大队委把各班一周的常规成绩进行计算、统计,最后张榜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各班的常规成绩也纳入学校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广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能够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自我完善,自主体验,形成思想品德人格的主体性发展。4.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建立家校联动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建立了家长教育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座谈会(一年两次),设立家庭教育论坛,协调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教育座谈会,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我们与家长共商教育大事,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长效机制。这一项工作,有效地利用了家庭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填补了校外德育的空白,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构建社会教育网络和基地,形成社会化教育合力。如:建立警民共建单位,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教育。
九、研究成效
1.学生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学生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智能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学生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初步养成了忠诚、诚实、正直、守信、务实、求真、进取、创新的道德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三年来,先后有3个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15个班被评为区先进集体,9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就取得如下丰硕成果:全国、省、市、区一等奖186人次,二等奖253人次。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其一生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类似的做法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具有的那些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教师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许多的理论著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吸收了许多的先进理念,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理念大大地更新,教育教学的艺术极大地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迅速。同时,课题研究也带来了教师的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研则是提高质量、走“高效轻负”的捷径,是兴校的根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严格的研讨制度,研讨氛围十分浓厚,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我校在前几年教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十分薄弱、科研能力也十分有限,科研气氛不浓,但而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已是大大增加,这与课题研究在校内的辐射是分不开的。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用“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精神,引导教师认清了新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义务,教学风气“严谨、踏实、探索、创新”,为学校与自身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投身其中,形成了一支立场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科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1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3人次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青山区师德先进教师。3.学校层面的收获: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 “诚信、友善、文明,进取”的良好风貌。学校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给予褒奖,先后取得多项荣辱: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实验基地;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阳光教育试验基地;武汉市体育优秀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山区文明单位;青山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青山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学校;青山区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青山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十、不足及反思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时间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不经意之中接受德育的薰陶,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我们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在操作中教师们都刻意追求直观的教育效应,让我们觉得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说教的成份,德育无痕的目标离我们还很远?
2.我们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达成了共识,觉得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比较符合现在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教育实际,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周边生活德育资源的缺乏,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我们非常渴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引?
3.在课题的实施地过程中,我们觉得对学校班队活动的教育内容的开发,同时对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的开发却止步不前,让我们缺少了课题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正在努力改变。
第三篇: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研究
【摘 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面对全新一轮课改以来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生活化不失为一种实现新课程有效途径。笔者就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吹响。教师应当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由此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填鸭式的教学,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理论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使教学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现实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政治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那么,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政治课教学的现状,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其次要树立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教育应扎根于学生的实践,了解学生的生活,使政治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简单地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 实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取向。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最显著的特征是较强的时代性。新课标下的政治课更强调引导高中生要关注国家社会大事,并通过这些重大时政的分析,让学生既学习时政,又能够理解理论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比如,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赵本山主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进行教学,使学生既能了解旧时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又能轻松理解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的这一知识点。
三、教学手段生活化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使用黑板加粉笔。虽然教学内容很丰富,而且素材也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长此以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有时用简单的语言难以再现出来,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生活上的体验。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没有很好的教学实效。可是当教师借助电脑课件,把玉树地震后胡锦涛接受凤凰专访的视频以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吕国庆事迹的图片和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早已感动不已,他们更能从时政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中体验感悟。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储蓄存款”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三个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感悟。
情景一:老王月收入4000元,他决定每月积累1000元下来,于是他„„ ①他可以把钱存到哪些储蓄机构?②你猜测他存钱的目的是什么呢?
情景二:老王已存入20000元的活 期,现将之转成定期两年,按照年利率 2 4.5%的利率 计算:两年到期后的利息总额是多少?
情景三:老王思来想去,决定将活期存款储蓄转为定期存款储蓄。那么,老王为何要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创设情景教学使政治回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政治教学要比起说教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且教学效果好得多。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政治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政治学科的思维素质。当然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课前的时政演讲、合作探究、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等。但教无定法,无论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中学习知识、用知识理解分析生活,真正实现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可通过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教学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熟悉就会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寻,深入思考,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高一政治生活第四课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师可以选取高级政府官员的图片以及其语录引入。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而分析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学生体会到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在身边。
第二,运用生活中的素材理解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所在。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知识。如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权中的变通执行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取以下的例子。如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的变通 3 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这使学生感觉到政治常识并不枯燥,就蕴藏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
第三,用生活化的作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作业不仅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还应具备深化和提高功能以及体验和发展的功能。作为教师,只有充分明确作业的功能,才能在作业的设计、评价方面有所革新,才能让作业真正成为沟通政治教学与生活的桥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作业的设计上,既可以采取时政点评以培养学生的时政敏感度;也可以采取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其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等。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生活化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高中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学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也就是实现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所在。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背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蒋国民 郑友民.构建生活化课堂 彰显新课程理念【J】.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参考,2009.10 4
第四篇: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学生就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作文教学目标上,把写作确定为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思想感情,满足生活的需要。作文意识上,让学生在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作文表现生活的本能,积累丰富的情感、思想。作文内容上,把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生活化 观察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农村孩子的语文基础差,但农村是一片广阔的世界,有城市没有的无穷无尽新鲜事。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老师应该负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写独特新鲜的事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作文内容生活化一方面指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围绕生活广开作文之‚源‛。我引导学生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然后选择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阳春三月,叫学生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秋收季节,让学生到麦田拾麦穗,地里挖萝卜;双休日,养家禽,种蔬菜;......为此,我经常在周五布置学生同家长到田间劳作,如种蔬菜,养鱼、养花等,并要求学生写劳动后的体会,种蔬菜、养鱼还要求对蔬菜、鱼的成长作记录,在班级里交流经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生动形象。
二、作文活动生活化,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农村学生写作觉得无话可写,是因为缺乏鲜活生动的、刻骨铭心真实生活。他们往往提笔总是不知所云,经常‚啃笔头‛。唯有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切身感受生活五彩斑斓的一面,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爱心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因此,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只要孩子们有了爱,他们的情感一定更丰富,头脑中储存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写起作文必定是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在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当我要求学生写妈妈的爱时,告诉孩子们,回家时,一定用心观察妈妈平时生活中是如何忙忙碌碌地度过每一天的?妈妈煮饭、炒菜时,是如何做的;洗衣服时如何挥动手臂;教你做作业时,是如何耐心教导。果然,一个星期后,由于孩子的认真观察,加上对妈妈充满深沉的爱,所以平时看起来普通得再普通的这些生活细节就给孩子们写活了。而在指导学生描写大课间时,由于他们对细节仔细观察,加上他们对大课间活动深深的喜爱,所以他们写起来就觉得是轻车熟路了。
这样在农村这乐趣无穷的‚天堂‛里,让学生感知生动鲜明的形象,指导学生练笔,让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三、作文意识生活化,对生活充满想象和激情
文学形象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概述性反映。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意境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为了使学生认识想象对深化观察、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时刻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仅靠自己的眼睛的观察还是不够的,学生收集作文素材,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外,更不可轻视想象的训练。为了指导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一般鼓励学生先说后写,然后采用从‚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在展示过程中,我总会不断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虚拟世界。
在一次作文活动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O‛,要学生仔细观察后,然后问他们想到了什么。结果,有的学生说它好像好吃的烧饼,有的学生说它像神奇的飞碟,有的学生说它像自行车的车轮……有的学生还从‚O‛中得到启发——‚我们做事都要从‘O’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甚至还有学生想到——‚‘O’就像一个放大镜,让我看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向前进。‛你真的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想不到这么一个‚O‛,居然让学生想到了这么多!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四、作文评改生活化,多种形式相结合
过去的作文评改,老师经常找出一大堆优点,指出一连串毛病,在学生作文本上写满红红的一大版,这样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老师累得半死。然而,作文本一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打开作文本,看一眼分数,扫一眼评语,对于老师其它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这样评改作文,老师累得要死,学生得不到半点收获。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批改方式。采取面对面的一一批改,批改以后,要求学生再写一遍,然后再批改,直到他写好为止。当然,老师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每次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批改所有的文章,但是我们可以依照学生作文的写作层次分组,每次面对面地批改一个组的同学的作文,其他同学的作文可以采取自评、互评、老师简单评改等方式。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面对面的批改,不要求学生一个学期硬要完成多少篇作文,只要他们能真正地提高作文水平就行。
五、作文评价生活化,采用主体多样化
曾经看过生本教育的作文教学课,‚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特别欣赏其中的点评手段,它主要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和社会评来进行。(1)自评。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让学生自评是教师肯定学生权利的一种表现,同时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过思考肯定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经过自评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别人参考,进而提出意见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是对学生勇气和接受能力的一种挑战值得发扬。(2)互评。互评主要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俗话说:‚旁观者清。‛自己的东西自己不一定最了解,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他人的眼光,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或许你会顿时豁然开朗,同时大家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渗透了对以往生活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成长。
(3)小组评。即选几篇较好的作文印给学生,做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评析作文标准的方法,还可以在评析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优美语句,激励自己以他人为榜样同时提高自己批改作文的水平。
(4)教师评。很多人认为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作文的点评者,一怕挫伤了学生自尊,二怕打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就我看来教师永远是学生的引领者,他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点评中来,学生毕竟是学生,经历浅学识薄,学生的点评不一定中肯,因为教师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在学生点评完后给予适当的补充能弥补这种认知差距。
从生活中来,到写作的课堂。只是被动的感受。从课堂到生活中实践才是主动的体验。让体验深入生活。使学生真正将心灵放飞,真正将心门打开,融入生活并改变生活,写作就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了。学生往往将某种感情挂在嘴上,缺乏真切的体验。未赋新辞强说愁,没有情感的体验何来情感的认知,只能闭门造车了。教师此时,让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带着任务去。观山则情满于山,览物则情动于物。写孝心不妨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或做一顿饭。从中感受父子亲情。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使生活中的情味自然行之笔端、汨汨而出了。
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写作的规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是作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语句流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微素.浅论作文教学生活化[EB/OL].
【4】衡南县咸塘中学.张煜恒——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EB/OL].【5】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8,119
第五篇:构建初中地理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构建初中地理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大方县达溪中学王春
从2011年5月份课题批准立项至今,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近半年时间。期间,我们专门举行了课题开题仪式,正式拉开课题研究的序幕。我们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研究计划,安排研究事宜。我们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不间断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为了使课题研究走向深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中积极开展活动,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目标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国策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二、教师中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1、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平均每三周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以或者网上典型案例为内容,印发学习材料,加强教师对生活化课堂创设研究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求每个研究成员,每次会议交流自己本阶段的观察、调查与思考所得。我们专门下发课题记录本,使教师把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或感悟,及时记录,以便对事件的交流和反思。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细致的教育小事,使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了针对性。
2、听课学习,提高研究的目的性
课题组成员听课学习,专心学习和做听课记录,以听课的示范课为例子,尤其是其中关于教学生活化素材部分在课题组中推广经验,从课的选材到授课的技巧等方面和课题组教师分享,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3、运用生活化教学
目前,仍在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弊端,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合理构建。因此,注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和人物故事进行教学,将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充分利用学生差异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逐步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促进其知识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三、总结阶段性成果,找出努力方向
(一)前一阶段的反思
要重视把在实践中积累总结的教学经验、科研成果运用到新课程教学实验中去,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生活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学生活化,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从而使教学在创新潜能开发的理想性和创造性活动的现实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使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永远敞开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广阔的空间。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
(二)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工作
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是在前一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之上加大教育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把我们已形成的好的理论成果、教学经验、特色资源运用到对新课程的教学实验中去。
1、进一步合理的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方面支持。
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实习等途径,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校外资源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
学生家长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学生家长的接触面广,社会知识丰富并各具特点,因而也就有其各自的教育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具有多向性的教育资源。
2、举行了一系列研究课和公开课
目前,该课题由负责人具体安排,带领课题组成员,按计划继续实验研究。结合现代班集体建设,我们把开展生活化教学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研究,按计划举行校级公开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积极开发本乡本土的教育资源,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地理学科中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4、加强校际之间教学活动课设计、资源研发与利用的协调与指导力度。课题研究是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封闭研究、各自为营,有许多是重复性劳动,主要原因是缺少联系、交流。加强校与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联系,有利于课题研究上水平,节省人、财力资源。为此后续的研究一定要有计划,有自己特色。
5、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形式
教师案例集
四、课题阶段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比较零散,文字记载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不太及时;
2、课题组教师的课务较为繁忙,理论学习及论文的撰写的时间不太充分,这部分有待协调时间分配,力争确保研究时间的保证。
总之,该课题的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性强,学校也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良好保证,使课题顺利进展。为了使课题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我们诚邀上级有关教育领导、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对课题研究的细节做精心指导。请多给我们提供提高与展示阶段成果的机会!
2011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