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探究
中职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探究
【摘 要】以《职业道德与法律》(广西版)第三课“播种道德,收获幸福”为例,对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设计。
【关键词】中职 德育 生活化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61-02
当前,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已进入实施阶段。新教材德育改革要求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社会生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由社会生活案例导入课题,运用生活事例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目标,将课堂作为联结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平台,让学生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能够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同时通过生活情景、生活实践、生活榜样、生活作业的教学设计,达到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德育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健全道德人格、感悟人生的目的。本文以《职业道德与法律》(广西版)第一单元第三课“播种道德,收获幸福”为例,对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进行尝试。以下从五个方面来解说设计思路。
一、教学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来进行设计的,具体如下:
1.教材分析。“播种道德,收获幸福”是《职业道德与法律》(广西版)第三课第二框题“有德福常伴”中的第二个课题,该课题是紧接“道德造就人生”阐述道德对人生的巨大作用后,进一步阐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因此学好本课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幸福观。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大纲,结合学情,确立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认识幸福,理解幸福的真谛;掌握道德与幸福的关系。能力目标: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分辨遵守道德和不守道德的行为,自觉遵从道德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提升收获幸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引导学生领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得到至上快乐与幸福。(2)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依据为《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和遵纪守法的人。本课题是在前面学习完道德相关知识后,进一步认识幸福,领悟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促使学生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得到至上快乐与幸福。教学难点为认识幸福,理解幸福的真谛。依据为中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少缺乏生活阅历,对幸福的理解会较多地停留在物质享受和自己的个人幸福上,通过遵循感性―理性再回归感性到升华,引导学生获得理性认识,即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情分析。学习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悟生活和识别的能力,但对文化课不重视,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什么是幸福及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上,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认识幸福,理解幸福的真谛和掌握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领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得到至上快乐与幸福。
2.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合作讨论法、分析法等方法。在学法指导上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索、质疑和实践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又通过与同学竞争、合作、辩论和角色扮演进行协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前期准备。利用预备铃响至正式上课前3分钟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五个小分队,以8名同学为一队,全班分为5队。桌子拼在一起摆成5小分队。选好队长和起好队名,选好表演演员和计分员,向学生讲清小分队讨论的规则和奖励。此处设计意图是:采用小分队互动式探究法,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央电台街头采访节目“你幸福吗”,提出一个问题:你幸福吗?设计意图是:提出生活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3.新课教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两个,即认识幸福,道德与幸福的关系。第一个知识点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经历的真实生活例子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看、思考、讨论来认识幸福。此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步骤,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
步骤一:
(1)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什么是幸福。
(2)通过雷锋、康德等名人对幸福的看法,让学生对什么是幸福及幸福和道德的关系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3)通过解读生活中一个商人的真实善举,让学生对什么是幸福及幸福和道德的关系有初步具体的认识。
(4)通过三幅学生自开学以来所经历的照片:新生军训获奖合影;按学校6S管理来搞内务获得文明宿舍的合影;经典朗诵获得一等奖的合影,让学生通过共同回忆从入学到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幸福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感悟幸福是善的主观体验,善的实现即幸福的实现;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从而理解幸福的真谛和掌握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步骤二:
(1)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对学生进行道德测试:暴风雨之夜,你开着车经过一个路边候车室,你看到那里有三个人:一个医生(你的恩人)、一个老人(病得快要死了)、一个女人(你的情人),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而领悟应该如何践行道德规范,才能收获幸福。
(2)五个学生表演三个场景。场景一:学生甲捡到学生乙的饭卡归还并得到乙的感谢和物质奖励――一颗糖。场景二:学生丙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得到老人的感谢和物质奖励――一个2元红包。场景三:学生丁和戊为了获得班规里规定的“做好事可以加操行分”,在马路强行扶老奶奶过马路。然后分组讨论:哪种行为才是真正的播种道德,收获幸福的行为。通过以生活场景模拟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识别真道德和假道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4.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再一次强化,从而加深印象,形成知识体系。
5.课后拓展。给学生布置课后拓展实训的任务:你打算如何践行道德收获幸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如何践行道德,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生活作业,强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现德育课生活化且服务于生活的功能目标。
四、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的评价方式有:课堂提问,填写评价表,学生自主测试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从课前到课后,评价系统贯穿教学始终;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分别完成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此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及时检验,高效评价,随堂反馈,为教师调控教学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保障生活化教学。
五、教学反思
1.本课打破传统,采用分小分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主线,将视频、生活案例、小品表演等时代元素引入课堂,是一次新的教学活动探究尝试。
2.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PPT、视频、MP3等,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体现了德育课生活化、与时俱进的特点,让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
3.充分结合授课班级的经历和学校6S管理的实际,体现德育课生活化且服务于学校的功能。
4.师生共同表演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情感,体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5.本课使用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新版,该版本与旧版不一样,在编写该教学设计时,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生活体会、学校实际及授课班级的情况来设计,因此可能不够科学和完善。此外,道德和幸福都是很宏观的话题,40分钟很难穷尽。
总之,本课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领悟: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遵守道德不仅是自己的义务,而且是自己的素质展示,更是自己的价值实现。同时,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回归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实施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实现德育课生活化且服务于生活的功能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段志义.职业道德与法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刘宝民.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
[3]王继平.进一步增强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4]郑实.生活.回归教学的本质――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J].文教资料,2006(15)
【作者简介】陈有红(1977-),女,广西陆川人,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责编 苏 洋)
第二篇:地理课堂生活化探究
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 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谈谈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生活经验,巧妙导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学生当地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熟悉的生活经验等一些地理现象,设计出地理问题,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新疆》之前,我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吃过葡萄干吧?说说葡萄干的味道。当学生回答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哪里能生产葡萄干呢?为什么本地不能生产?学生当然知道葡萄干产自新疆,但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只有新疆能盛产葡萄干,而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地理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就是要选择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感触特别深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的趣味性,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学习“南北方的地理差异”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三张图片:本地民居建筑风格、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浙江民居建筑风格。通过联系本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说明:为什么本地传统民居屋顶不那么陡斜,而是介于陡斜与平顶之间?再如:为什么北方人冬天要取暖,要睡火炕,而南方人一年四季都睡床?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因素探究其成因。这样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定会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地理学习的需要,也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技能。
三、引入时事新闻,融入课堂教学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但学生却有可能“熟视无睹”,因过于熟悉了,反而没有更好地思考它们与地理的联系。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点“空白”,从平时日常生活入手,在相关的地理教学中适当插入,并进而用地理知识阐述,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对地理知识也会变得乐学、爱学,并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例如6月11日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非常引人关注,但在刚开赛几天后,就有一股寒流席卷了南非,不仅影响了赛事,还对当地人和前去南非观赛旅游的游客造成很大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南非海岸的500只小企鹅因此被冻死。说起这条新闻,学生只注意到南非有世界杯赛,没人对当地的气候感兴趣,但是当我说到寒流造成小企鹅冻死的新闻时,学生才显现出好奇。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
类似的教学还有很多,如汶川、玉树地震,南方的干旱等,每发生新事件我都会在教学中引用,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地理问题,理解地理知识,这样学生不再视学习为负担,他们在愉快的分析、深切的感受中既内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增添了学习地理的自觉性。
四、关注身边地理、促进课堂教学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与地理有关。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多留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探究,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而通过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处处留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究其中奥秘。
记得在学习西双版纳一节时,提到了西南地区的干旱,于是我引导学生回想去年辽宁省的干旱情况,接着又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里宽甸地区发生过大洪水吗?平常年份怎样?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宽甸地区降水状况,这样做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自觉接受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教育,才是比较稳固和持久的。这样的乡土地理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模得着,能具体感知和认识的事物,具有天然的情感纽带作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体现出情感的相融性。与课本材料相比,乡土事物与学生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并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法制观念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当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地理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德育课堂生活化
德育课堂生活化
内容摘要:“教育即生活”,德育课应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德育 生活化
教育家杜威、陶行知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 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们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德育课堂肩负着传授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任务。德育课程从功能上来说,应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创造奠定基础,而不应该成为隔离学生与他生活世界的屏障。学校德育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摆脱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
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主要是指课堂客观硬件环境而并不涵盖主观上的人际关系环境。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具体表现在课堂环境的创设,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开展活动,从中学习,感受生活的乐趣,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环境。社会即课堂,把学生直接带入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甚至直接去参与各种活动,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生活技能,体会生活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如: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明确双向选择与竞争就业的真实涵义,增强竞争就业的意识,我把课堂引入到“人才市场交流中心”,进行模拟就业实践,对同学们
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精心准备模拟简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兴趣做了就业选择,甚至还认真准备设计面试的问题。当我带着学生进人“人才市场交流中心”时,学生们首先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招聘广告,接着是眼花缭乱的聘用条件等,给学生的震动不小;团队的“协作意识”、“学历问题”、“专业问题”、“个人素质问题”等都面临着考验,这次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尝试,使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参与其中,不仅摆脱了传统的课堂说教形式,而且也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就业压力”,认清“就业形势”,清楚社会对各类专业的需求情况,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职业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等许多本章内容所引伸出的相关知识,实现传统课堂教学理论阐述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感兴趣。课程内容回归生活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他想要知道的或想要解决的问题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努力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多样化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走进生活,认识社会,健康成长。例如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知识时,我引用了一则材料:陕西省的一个乡镇比较偏远的小山村,一记者到那边去采访,下面是此记者与一小男孩的对话: 记者问:小孩你今年十几岁了? 小孩答:16岁了。记者又问:怎么不上学? 小孩答:我放羊
记者问:你放羊是为什么? 小孩答:为了挣钱。记者问:挣了钱干什么? 小孩答:娶媳妇。记者问:娶媳妇干什么? 小孩答:生娃娃。
记者最后问:生下娃娃干啥?
小孩最后答:放羊
通过记者与小男孩的对话,学生们的兴趣被提起,也能从中意识到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非常正确的。控制人口增长利国利民,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
同时德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就要根据现实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新的德育内容,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新时代的道德观。将书本、口头上的一些理论化教育转化为活生生的情景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事情做起,感受德育的重要性、现实性,从而掌握基本的德育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道德基础。如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内容时,我让学生们课前收集了雷锋、范玉茹、李四光、蒋筑英、李素丽、航天英雄和奥运冠军以及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在课上交流,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理解和接受,也使他们找准了职业道德学习榜样,纷纷表示要向劳模、标兵学习。不经意间提高了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也为将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
新课程理念最根本的一条是“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第一性的,我们所要学习的道德知识、社会规则、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而最终又要为人的生活服务。所以作为新课程的课堂学习方法,就必然十分关注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生自身观察、调查、了解活动和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扩大他们的视野,深化他们自身的经验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生活的能力。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学《哲学与人生》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面向三个专业四个班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我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①财会专业:我采用主题讨论法,财会专业有97%是女生,要想引起她们的共鸣就要谈她们感兴趣的人生生活话题。②数控专业:有些男生自律性较差,平时讲究吃喝乱花钱,我想通过教学教育他们,因此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职生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走上犯罪的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危害性
认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创造与享受的关系;③电子商务专业:男生较多,他们关注社会、喜欢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逻辑思维较强,我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反面案例论证,列举学生生活中的错误认识,分析其危害,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让他们明确义、利标准,“决不能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私利做出不仁不义违法乱纪的事情,腐化堕落走上邪路。从反面案例中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从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
传统德育课评价机制大部分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用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来决定学生德育的成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改进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多元评价机制成为必然要求。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具体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素养等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变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化为多元化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生、班主任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多种评价方法。
总之,德育课堂生活化,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德育课程“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是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是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主体化开放性教学。德育课堂生活化,提高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①《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01期 作者:姜学文
②增强德育实效性——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李丞轩2008年11月 ③《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1年 作者:方新政
④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当代创新教育》期刊 作者:李春增
第四篇:探究数学教学生活化
探究数学教学生活化
营子区北马圈子镇中心校贾立珍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 对数学与生 活的精彩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干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巧用教材生活化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的局限,主动依据《课标》,结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科学地选择、调整和构建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富有时代气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一年级下册第2页“前后”的主题图(乘车)、第42页“认识人民币”的主题图(购物、存钱)、第81页“认识钟表”的主题图(上课)等,这些都是学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的真实表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安排的“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因此这些非常好的可利用资料,要注意充分地利用。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
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具备的知识背景与数学活动经验也各异,所以,教科书的定位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教学学习活动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活用教材,把书上静止的场景变为真实的活动。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时,教材中呈现的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不利于学生和老师操作,因此,在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课堂上,当我出示了6种可爱的玩具,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联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补改。
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但有些取材范围太窄,有的与本班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对于这样的教材,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教材中只提供了学具和文具,我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玩具、文具、水果、饮料、零食、生活用品等等,6人小组合作开展分类活动。
再如: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课前,我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喜好,将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进行了调整,换成了学生乐于且经常参加的活动:跳绳、跳皮筋、跑步、口算、丢沙包、舞蹈。
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3)“争当小主人”,让学生参与充实教材内容。
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与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难免会因编著和编者的成人眼光而带有某种片面性,我们所以为的“生活实际”,也许并不为学生所认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不妨蹲下来,试着倾听孩子的声音,将课堂向课外开放,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寻找素材编数学的试题。在学生自己寻找素材编数学的试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要学好数学,而且,这些试题来自学生,来源于生活,学生解答的兴趣也非常高。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景,激趣引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情境:我校一年级有100名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要买一些红绸做红领巾,如果让你当采购员,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有的取下自己的红领巾测量、讨论,有的目测、估计,最后把问题归纳为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我接着引导: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数学家,利用手边的学具,自己拼一拼,小组同学可以讨论,看谁能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教学策略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这一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数学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学策略要尽量生活化,把数学学习融入生活中,教师要把原本枯燥的、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
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我安排让学生动手拉用木条做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然后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出示相应的实物画面,接着让学生动脑解决“怎样使这个四边形不变形”这个问题,这种“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由于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常见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知识内涵
许多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由于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头脑中还不能及时建立正确的表象,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概念的本质属性还不能及时理解,认知还较为肤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把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通过观察、比较、描述、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要点、难点。例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我根据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千米”的认识较为模糊,以致出现用“千米”来做旗杆、楼房等物体的高度单位的现象,再加上“千米”这一单位不同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在课内不能直观演示。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而正确的认识“千米”,我把数学课堂移到了操场上,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绕跑道“跑一跑”,让学生亲自来感受“千米”的长短。通过实际体验,同学们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千米”的知识点。真正达到了将学习变为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在玩中感悟,在学中玩乐之目的。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掌握更加牢固。在教学中我还经常把一些学生身边较为熟悉、易于辨认的实物引入课堂,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又如:在对“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我首先让学生分别制作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卡片,课堂中再与指甲盖、手掌等比较,加深学生的直观感知。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都有了深刻认识。
三、课外应用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在学习了米之后,让学生分组到操场上测量学校的长和宽。学习了统计图表以后,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到十字路口去收集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图。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等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上,用
在主题班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3、制作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可以借机鼓励那些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数学教学正逐步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组织教学,并将数学问题以生活情境和趣味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使复杂抽象的数学定理、概念、命题等变得简单、形象而直观。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个人简历:
贾立珍,生于1976年12月,系承德市营子区北马圈子镇中心校数学教师,现就任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自1996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煤校后,就在马圈学校小学任教。曾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曾参加过市里评优课竞赛和区里比赛,在区里做过观摩课的等,还获得过省级论文,有的刊登在市级书刊中。
第五篇: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相关教育部门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被更多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此外,初中是学生德育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本文将通过对德育生活化学模式的实践探讨,提出加强初中生德育素质教育生活的建议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学生道德养成环境受到的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波动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念。因此,本文对德育课堂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旨在为加强初中生德育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1.生活化教学概念
生活化教学模式具体是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事物开展的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为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将德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紧密融合,加强学生对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人生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的多彩与乐趣。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改变枯燥的传统教学,将实践内容转化为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理论,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更多的发展技巧以及丰富的知识源泉。
三、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1.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情趣性
初中教育素材以道德思想教育为主,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但是教材内容中包含很多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在单纯的理论说教下学生起来非常困难,通常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践才能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准确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情趣性,将课堂中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与趣味性实践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德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国家文化差异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标志性文化和建筑,从而加强学生对国家文化差异的理解。如讲解法国文化时,只要提到罗浮宫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化气息,进而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价值的宝贵性。
2.重视生活化教学素材的乡土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更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各地区各民族的迁移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在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特殊的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c地理环境,来加强对学生德育素质文明教育。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积极鼓励不同地区的学生来展现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并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3.强化生活化教学事件的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社会现象扰乱学生价值观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学习。所以,教师严防负面因素进入校园,同时积极引入社会正能量强化德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社会现象存在时效性影响,教师只有及时引入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理解,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德育知识与社会因素的紧密联系。比如,在教学“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正面人物,让学生感受个体公民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反面教材的社会案例,告知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意识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4.树立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政治性
初中德育教学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并与政治内容具有紧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以正面的价值理念面对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因此,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实践必须要融入国计民生,培养学生的政治正确性。比如,在“政府职能管理和服务”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级政府在各项灾后重建工作表现,或政府在重大事故抢险中的感人事迹,促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国家政府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能表现,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正能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确保祖国未来的希望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并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标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学与生活的教学原则,针对初中生差异性的发展特点,实施有效的生活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以生活经验为依据,通过真实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使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德育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
责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