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

时间:2019-05-15 04:3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

第一篇: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

中西古典园林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图片集锦------看了这么多不同园林的艺术形式,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什么是园林。

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刚才我们看到了是这两种园林形式,欧洲古典园林(什么视觉感受)中国古典园林

是自然生长的吗?人工修剪

西方的哲学思想,改造驯服,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才能达到完美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

体现几何图案式---人工美 自然山水式----意境美

代表园林---凡尔赛宫 代表园林----苏州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小型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留园、西园、扬州的何园、上海的豫园。(图片欣赏)

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园林的分类,那这么美丽的园林他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呢?我们来看一下。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古典园林有三个艺术特点:他们是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

2、可游、可望、可行、可居的空间美

3、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

下面我们就由这三条线索,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由浅入深,层层欣赏。A、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

欣赏图片

通过上面的欣赏,我们发现造园者把花木山水建筑等与自然的和谐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B、可行、可望、可居、可住的空间美(以欣赏图片为主)

园林不仅与昆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绘画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最初建园者就是以山水画为原本来造园的。所以画家所追求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空间美,也是造园者所追求的。

C、接下来我们来领悟一下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

我们首先来到拙政园的大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拙政园是怎么样来命名的?

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下面我们到几个景点去看一看,看看同学们知不知道景点题名的来历。

1、留停阁: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最终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残花败叶的凄凉晚景让人不忍卒睹,唯独秋塘枯荷却别有一种残缺美的意境,李商隐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名句,留听阁就是取此诗意而名。《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贾宝玉与林黛玉乘着姑苏驾娘撑动的木舫在水中游赏,黛玉看到满池荷花时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2、与谁同坐轩:苏州拙政园西部一扇形亭景题额为“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里园主人借来用以表明自己的清高,同事也包含着对文豪的崇敬之情。景名以异体隶书题写,含意又深奥,故一般游人到此往往不知如何来欣赏它。其实,这题名含义深隽,它原出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名句:“

3、远香堂: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句。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

以上我们欣赏的是江南小型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欣赏一下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我们都欣赏完了,下面我们来做一道测试,看看我们是不是掌握了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艺术特色。

知识巩固:下列几项中属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的是()属于皇家园林艺术特色的是()A.小巧玲珑、曲折有致 B.叠石理水、林泉深邃 C.移步换景、可居可游

D.不仅具有江南园林的清雅气韵,而且独具富丽的皇家气魄 E.清雅脱俗、诗情画意

看来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掌握的很好。接下来我们来欣赏 其他国家的园林。

1、日本传统园林:枯山水

“枯山水”概念

“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沙象征流水,无水似有水,以追求一种抽象的美。“枯山水”庭园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沙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表达出深沉的哲理,而这其中的许多理念多来自禅宗道义。

艺术特点:多由僧侣设计,体现宗教哲理,具有恬淡出世的气氛

日式枯山水被称为园林史上的明珠,它的三个特点是静、雅、奇

2、意大利古典园林: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文化因素)

(1)台地造园。在山坡丘陵上依山就势,开辟多层台地。在高出不仅可以俯瞰底层台地,而且可以远眺郊野风光,用到借景和俯视的手法,将自然风光和园林融为一体。

(2)常绿树木。意大利园林常用常绿树作为基调树,又穿插白

色的建筑物雕塑以及水池等来展示明暗的对比。在视觉上也起到凉爽宜人的作用。植物还被修建成各种造型,来满足功能的需要。

(3)内容丰富。意大利园林有着许多的丰富的要素,如园门,凉亭,花架,水池,喷泉,雕塑,台阶,挡土墙,壁龛,洞府,花瓶等。对后世的造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有些要素直到今天还在使用。(4)水景丰富。意大利园林中的水景是重要题材。水景在这里不仅可以扩大空间,产生倒映,明暗变化,还可作为泉眼,增加山林气息。既可以是静水的水池也可以是水阶梯,跌水,以及壁泉,大瀑布等,更绝的是还利用水的流声效果,营造出水风琴水剧场的音响场所。在这里,水景的变化多种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3、英国古典园林:自然的“风景画”园林

4、法国古典园林:驯服了的自然

欣赏法国古典园林图片

总结:连线

中国山水园林: 驯服自然

日本传统园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意大利古典园林: 形形色色 法国古典园林: 风景如画 英国古典园林: “枯山水” 现代景观园林: 人文主义

在连线题中只有现代景观园林我们没有欣赏,现在我们来欣赏现代景观园林。

思考与讨论:谈谈你喜欢什么样的园林?并简单说说理由

作为优胜队的奖赏: 欣赏魏中风景:最后,在张学友的一首《祝福》中,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在艺术欣赏的道路上能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

第二篇:中西古典园林教案

中西古典园林

庆云一中

孟繁华

2011年3月

中西古典园林

一、学情分析:

因为本课的内容与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联系较为密切,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可能有少数的学生曾经去某个园林旅游过,即便没有去的同学也到过本地的小型公园,所以本课和现实结合讲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鉴赏中西古典园林,用比较的方法了解中西园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提高对古典园林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中西自然观的不同,在园林艺术的鉴赏过程中窥见他们背后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重点学习中国私家园林的造园思想和造园手法,深切体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主要知识点:

1、中国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

3、了解中国园林的一二件作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中西园林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含义,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理解。

2、难点:领会中西古典园林艺术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文化的差异。

(四)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课件等各种媒体,通过讲解,引领学生欣赏、思考、感悟、享受。

(五)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欣赏几幅学生所熟悉的本地园林图片。

这些图片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你平时的时候可能没有仔细的品味过。

所以吗,美的东西我们可一定要仔细品味呀!下面我们一起步入中西古典园林园林,去感受它们如画的美景。(板书:中国古典园林)

(二)讲授新课 :(总35分钟)

根据开始展示的图片,请同学思考、回答:园林由哪些元素组成?用几个词、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园林。

生答。师总结:(1分钟)什么是园林?(2分钟)(板书)生根据课本回答,师补充。

1、中国古典园林(总23分钟)(板书)

中国的园林很多,而且园林艺术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

提问:同学们能列举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吗?

生答,师补充。有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香山公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这些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伴随课件展示。)(1分钟)

⑴ 皇家园林:(总9分钟)(板书)

课件展示并讲解颐和园,伴有师生互动。(侧重)(6分钟)

要求学生总结,皇家园林的特点:宏大而华丽的皇家气魄,所谓“移天缩地在君怀”。(1分钟)

⑵ 私家园林:(总17分钟,重点。)(板书)

课件展示并讲解留园(简略)(5分钟)

课件展示并讲解拙政园(侧重)同时要求学生感受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7分钟)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中国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2分钟)魏晋以来,文人追求隐居、田园的生活,从繁华中挣脱出来,寄情山水,也正是因为向往“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的生活,江南宅院多由士大夫阶层参与甚至独立设计,崇尚自然,再现山水。到了明代,有很多园艺师本身就是画家出身,受他们影响下的园林艺术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谓“优雅画境家山林,丰富玲珑别洞天。”

中国的艺术都讲究“境”,诗有诗“境”、画有画“境”、曲有曲“境”····这个“境”便是“意境”。园林艺术作为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意境”尤为重要,它可以看作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这个最高境界又是精神的寄托和理想的家园。

启发学生总结私家园林的特点。师适当的补充。(3分钟)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精华。由于面积较小,私家园林建筑具有独到的布局特点。a、b、c、d、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以小见大、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造园手法。

师法自然山水的形象,尽量不露人工的痕迹,又能体现出自然山水神韵的造园思想。设计精巧的建筑有着 “画龙点睛”之笔,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

内涵丰富——营造有文化品味的审美意境:如拙政园(中国私家园林之最)与谁同坐轩、留听阁。

以上是本课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下面继续欣赏西方古典园林,希望通过对比,大家能够对中国古典园林有更深刻的认识。

⑴文艺复兴的意大利(2分钟)课件展示。师作简单介绍。

⑵古典主义的法国(4分钟)

a、造园思想:自然美不是最美的,必须经过人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b、造园手法和艺术特点:

课件展示。师作简单介绍。

请同学们思考:与中国造园手法相比较,西方园林主要有哪些特点? 生答,老师补充。(1分钟)

(三)小结:(2分钟)

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亭阁临水、曲廊古木,人工与天工浑然一体;法国和意大利的古典园林,林木丰茂、径直坛正,是秩序井然的人造园林图画。

(四)作业:(1分钟)

结合本课内容,给我们新校园或我们周围的环境提一点建设性意见。讨论与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你是园林设计者,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造型要素实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想?

2、西方古典园林(总7分钟)(板书)

第三篇:第9课《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教案

第9课《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教案

件www.xiexiebang.com第9课《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2.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法对汉字多种维度之美进行挖掘的方法。3.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批驳自我菲薄的文化虚无者,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法探究汉字的多维之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挖掘科学与艺术共同具有的美的过程中的独到见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准备:课前搜集和了解有关汉字的知识,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查找文中出现的古典诗词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XX年8月8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举国上下、全球同庆,亿万人的目光聚焦在鸟巢。当开幕式序幕徐徐拉开,展现第二篇章《文字》时,上千人的活字模块上下翻动,创造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开幕式上最为难忘的环节,至今仍历历在目。(大屏幕展示组成“和”字的奥运会视频。)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汉字书法作为一项国粹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哪些奇妙之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科学家沈致远的笔触共同去探寻汉字书法的美丽与奇妙。

二、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了解下列几个词语的读音及意思。篆隶楷行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遒劲挺拔力透纸背

泽被四邻2.画出作者对汉字进行直接赞美的语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找到第1、5、13、14自然段。明确:采用总分总的思维方式勾连全篇,第1自然段高度赞美汉字,并交代本文写作视角,总领全篇。第13—14自然段继续总写,赞美汉字,希望激发同胞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3.我们了解了首尾照应,勾连严谨的结构后,现在把目光锁定在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那么第5自然段中直接列举汉字的美在结构上有什么特殊作用呢?明确:第5自然段开启了不同于前面的内容,其中第5自然段段首的“言归正传”这四个字既是提示语,更是分水岭。在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中集中笔墨分写,分写部分从两个层次着墨:第一层(2—4自然段)“偏谈”维度问题;第二层(5—12自然段)“正传”汉字多维之美。

三、走进文本(第2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1.细读,抢答问题。(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切入发掘汉字之美的?几何学的多维角度。(2)开始正式描写汉字之美的段落的标志性语句是什么?第5自然段“言归正传”。(3)作者是否是从他想要切入的角度直接展现汉字书法的?如果不是,他先写的是什么?不是,他先写的是汉字的其他美或者说汉字普通意义上的普遍美。主要集中在第5、6自然段。2.紧扣第5、6自然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与老师提供的汉字体会一下汉字之美。师生互动。(1)教师提供“美”字的甲骨文、钟鼎大小篆、隶体、楷体、行书、草书。(打乱呈现。)简介: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这就是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美”字的来历。后代“美”字从羊从大,即是由此演变而来,表示头戴羊角(或羊毛)为美。甲骨文下从人,上像有羊形头饰之状,表示形貌好看。金文稍讹。篆文遂进一步讹为从羊从大,成了羊大则为美了。隶变后楷书写作“美”。(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以及文中的提示分别认出甲骨文、钟鼎大小篆、隶体、楷体、行书、草书。并分别说说自己判断的关键:如何认识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旷世奇美。教师总结:其实不同的书法家就算写同一个字,表现的意蕴也各不相同,同一个人的心情不同,他所书写的字也不同,书法还表达着人们融入诗画中的感情。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正如作者所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3.汉字已经如此美妙,作者为什么还要从多维角度表现汉字之美呢?作者挖掘汉字之美的几何多维角度与以上的美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明确:(1)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作者用一个“多维”把上面我们欣赏体会的所有的美都囊括进去,还进行了探根溯源。他是一位善于归纳的大师。(2)有同学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这位科学家从几何学角度研究汉字之美,他又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学者。正是这位学者以一名科学家的视野去洞悉人文领域,让读者在感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倾听情感的声音,发现灵魂的震颤。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位让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学者了。4.关于作者。沈致远,江苏溧阳人,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在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科学散文集有《科学是美丽的》和《科学是大众的》两本。《说数》《师法自然》《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等多篇被收入大中小学教材。

四、精酌细赏。沈致远在篆隶楷行草的汉字之间,在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之内,在人数众多的书法家之中,在精益求精的书法工具之下,通过几何学的维度重新解读了令人惊艳、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被人思考过千回万遍的“汉字之美”,作者又做了怎样别出心裁的重新思考。1.挑战大师:从科学的角度讲究竟何为维度?先让学生自己解释维度。再让学生细读第2、3自然段。比较自己解释的维度和作者解释的维度。作者解释“维度”,洞中潜蛇、原上奔马、空中飞鸟三个例子将“几何学的三个维度”解释得通俗浅近、明白晓畅。比喻使抽象的事物一下子生动明晰。2.细读第4—12自然段,看看作者究竟列举了汉字的几种维度。(板书呈现:“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多维”。)(1)有同学举手质疑,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想一想,哪一段写出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明确:第4自然段。作者根本没写汉字书法与一维的关系,倒是写了拼音文字等一维的文字和钢笔字等缺少空间韵律的文字,这应该与汉字书法形成对比。有一种水落石出的感觉。(教师总结、补充板书:绝非一维。)(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自愿选择一个维度,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又是如何挖掘汉字的多种维度之美的,然后讲给大家听一听。明确:“二维”组: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即一半象形,一半拟声或汉字的笔画构成等理所当然认定汉字是二维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拼七巧板、原上奔马都使汉字的二维之美呈现出来。同时指出:二维之美是汉字之美的坚实基础。我们觉得作者切中要害,抓住本质。(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本质二维。)“三维”组:作者根据书法的构架、悬腕、笔法等方面挖掘汉字书法的三维美。我觉得作者在这几段中用词极为准确。比如:“至少”“才”“方能”“岂止”这些词让人感觉严谨。同时作者还用了设问、反问等修辞:“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更给人一种必然之感。(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应该三维。)“四维”组:在认真分析体会草书的独特艺术魅力中挖掘汉字书法的四维之美。印证作者所说——假如爱因斯坦看到怀素的《自述帖》,他会说:“这不就是我的时空连续统之艺术再现吗?”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引用,将书法艺术穿越时空的动态之美呈现出来。比如:“公孙大娘舞剑器”出自于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记载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美丽邂逅:“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张旭因为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得其神韵,草书写得绝妙无比,由此可见书法与舞蹈之间,是有久远的缘分的,特别是狂草,显然闪烁着舞蹈艺术的辉光。抓住四句诗做详细分析:先分析“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中的美感;再分析舞蹈与诗词中形容的相通之美;最后赏析草书中的笔飞墨舞与舞蹈中“”“矫”“来”“罢”的灵动,远古的诗词韵律的融为一体,最终使瞬间成为永恒。分析时主要从“态”上详细分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则在居高临下一泻千里的宏伟气势中将书法的点与线的空间形式在时间流动中的轨迹描摹出来。同样将草书与瀑布的水流湍急、诗人的艺术夸张融合在一起。分析时主要从“势”上详细分析。汉字书法立在二维、动在三维、美在四维、灵在四维。汉字书法自然是四维的。(教师点评、总结、补充板书:实是四维。)(3)总结:作者通过各种方法,运用多种技巧和修辞,从几何学维度的角度(由一维到四维)充分挖掘了汉字的美不胜收。在这里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种技巧和修辞呢?在文中画出这种修辞或技法,完成下表。总结:作者从几何学的维度角度重新审视挖掘了汉字书法的各种美感。二维的千变万化,三维的自由灵动,四维的永恒再现。难怪作者说:汉字之美,妙在多维。可是老师要说:美哉!中华汉字!妙哉!沈先生多维之说!所有这些汉字的多维之美在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同时,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五、体会情感。汉字本来根植于民族的智慧中,其蕴涵的美,深沉而博大,让人回味无穷。只因有了汉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才得以延续传播,世界文化才显丰富灿烂。汉字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永恒的生命之舞!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的炽热情感的呢?1.齐读第1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字无比热爱的情感。2.画出第13、14自然段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明确:“诚然”“意犹未尽,不吐不快”“中华文明历久而弥新,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谓汝不信,汉字为证”等。作者一方面想对那些打着“科学”旗号试图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同胞进行规劝和呼唤,另一方面也想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六、学以致用。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然而也引出了不少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究其原因,皆为对人文的忽视。因此,沈致远作为科学家,呼唤让科学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正道上来,他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祖国文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又该怎样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呢?

七、课堂小结。有人曾赞美汉字是“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我们也说,汉字书法不仅仅是艺术,也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体现,是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民族之根。有了这样的根,我们的文化苍天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有了这样的文化才会滋润每一个人的灵魂,让仁爱之光温暖永恒。

八、布置作业。1.你能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发现汉字的独特魅力和特殊应用吗?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提示:如室内装饰与汉字,建筑与汉字,运动与汉字,音乐与汉字,舞蹈与汉字等等。)2.为继承传统文化写一份倡议书。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法指导

表格归纳、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极大的牺牲。本课我们讲学习第9课 辛亥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萍浏醴起义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2、安庆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秋瑾在浙江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牺牲。

3、广西起义:

1907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亲赴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但要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原因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的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前的形势

1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4、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过程

展示武昌起义示意图,出示起义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虽然有局限),当时鼓舞了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杀开了一条血路。革命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革命党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鼓吹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帝制退出历史的舞台。

(四)、课堂练习

1、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人们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因为它传播了()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3、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活动()

①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 ②创立中华民国 ③率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

④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⑤创办《新青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⑤

4、查阅古籍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你要查阅孙中山关于对同盟会纲领最准确的阐述,你应该到去借阅()

A.B.C.D.(五)、板书设计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原因

2、起义的主力

3、起义前的形势

4、起义时间:

5、起义过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 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学情分析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两极分化严重。3.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4.教学活动 活动

1、复习提问: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是什么会议?它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 活动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的精彩导入,所以我用《凤阳花鼓》作为开场,紧接着出示文革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凤阳传唱的两段不同的花鼓词,通过学生朗读,进而思考是什么让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活动

3、自主预习-交流合作: 教师分发导学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带着问题自主预习,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自主预习结束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并通过一帮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汇报预习成果(分组展示,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时提出问题,深化理解教材)活动

4、新课学习: 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预设:

(1)、改革先从哪里开始?主要实行了什么制度?

引导学生看课本总结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课件视频展示一段关于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教师启发学生: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小字内容,互相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所说的这种变化。

教师过渡: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问题预设: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由小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提出问题:

1、为什么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下面的小字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其根本原因就是职工的劳动与报酬紧密联系起来了,他们得到了实惠。

2、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分别是怎样改革的?试举例说明。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抓住了机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歌词及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吗?

(2)这位老人“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3)这位老人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教师总结:

①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吸收侨资、外资; ②为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4)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教师总结: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活动

5、问题探究:

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教师总结:

中国近代史中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扩大开放,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活动

6、巩固知识 :

为了进一步巩固本课重难点,完成课堂练习。

七、版书设计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

2、农村改革的探索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改革前国企的情况

2、国企改革的内容

三、对外开放

1、深圳特区等特区的建立

2、对外开放的格局

八、练习设计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掀起于 A.城镇 B.农村 C.沿海 D.西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人民公社稠 B.农业互助组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集体企业 B.国营企业 C.个体企业 D.合资企业

4、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A.珠海 B.广州 C.上海 D.深圳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资 B.引进技术

C.扩大出 D.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山东有个社员说“生产责任制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深圳发展之快。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对内、对外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⑵你还知道哪些经济特区? 珠海,汕头,厦门

⑶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阅读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⑴材料中“老人”是谁?。邓小平

⑵材料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事件?请说出“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⑶材料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课前展示:

1、_____年,中共中央在______召开_____________。

2、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伟大决策。

3、经过文革,人们认识到_____与____的重要性,1982年颁布了第____部________。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1 这首歌中的老人是指谁? 歌词”画了一个圈”反映了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 这个政策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下载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美版z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 教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9课 《欢庆》教案

    欢 庆 中海康城小学王皓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感悟......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美术课时教案第9课 水墨园林

    第9课 水墨园林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验水墨游戏的趣味,尝试对园林的水墨画法。 .练习把园林写生稿提炼成意象集中的水墨画。 .对水墨园林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在水墨游......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摘要:在自然风景中,山因水而幽,水依山乃活,二者往往相辅相成。同样道理,人工山水园的叠山与理水也是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水池一般都濒临着假山,或以......

    第9课《故乡》三维教案

    第9课《故乡》三维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时编号:课题9故乡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理解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概念第二册第9课教案

    Lesson 9 A cold welcome 冷遇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7) welcome n. 欢迎;v. 欢迎本 crowd n. 人群 gather v. 聚集 hand n. (表或机器的)指针 shout v. 喊......

    第9课《少年王勃》教案

    第9课、《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

    第9课 清末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史实:“预约变法”上谕 新政措施 五大臣出洋考察 清廷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 2、史能: (1)比较辨异: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措施之异同。 清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