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教学策略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教学策略
幼儿的语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与他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看图讲述活动的关键就在于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语表达情景,使幼儿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一图片、实物或情景的认识和看法等,学习表达的方式和技能,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从小班幼儿泛灵性和好模仿的特点出发,我们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常采用情境观察、游戏表演、排图讲述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语言情境,运用问题设疑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在模仿讲述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完整讲述图片内容看图讲述一般都以图片为凭借物,决定了幼儿讲述的内容范围和指向。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要求幼儿使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表达个人对图片的观察和理解。而小班的孩子,语言经验相对贫乏,讲述往往比较简单,更多的是模仿他人的讲述。为了调动小班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式,从观察图片画面入手,引导幼儿想想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故事发生的情节以及角色间的对话。如讲述《乐于助人的小象》前,我们先让幼儿观察公园的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公园里玩的经验,说说在山坡上走路的感觉,在公园里看到的一些成人活动。让孩子们讲述这些亲身经历,一方面创设了身临其境似的故事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讲述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们整理了原有的语言经验,为下面的讲述活动做好铺垫。然后,我们出示“山羊公公背着米吃力地爬坡”和“小狗不小心把水桶掉进河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讲述公园里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点引导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处在情景中的山羊与小狗的状态和动作。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讲述其中的一个画面,也可以同时讲述两个画面,能力弱的孩子可以模仿能力强的孩子讲述。为了满足每一个孩子的讲述需要,我们还采用好朋友结伴讲述、小组交流等方式,鼓励幼儿猜想谁会来帮助它们,怎样帮助它们。最后,我们出示小象分别帮助它们的两幅图片,引导小朋友完整讲述故事.看图讲述的指导要点,一是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清楚画面所展示的故事情境.二是要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三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人物的状态和动作即细节的描述。在小班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指导孩子完整表达语句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和引导。
二、巧用游戏策略,运用情境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的讲述空间,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扩展讲述,提升讲述经验.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游戏正是孩子语言表达最好的活动载体。在孩子初步了解熟悉了看图讲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提供相关道具,引导幼儿开展情境表演,在情境表演中模仿角色对话,体验角色情感,提升讲述经验。
还以《乐于助人的小象》为例,在请幼儿说出“小象看到山羊公公背着米袋子很吃力地走着,小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时,老师扮演山羊公公背着米袋子一边擦汗一边吃力地走着,请幼儿扮演小象,表达对山羊公公的关心和帮助,如有的说“山羊公公,你累得满头大汗了,我帮你把米袋子送回家吧”,有的说“山羊公公,我力气大,我用长鼻子帮你把米袋子驮回家吧”……这种赋予孩子一定角色身份的对话,使孩子用自然的语言真切地表达出角色的情感,语言讲述也比较到位,每个孩子都能用不同的语言和恰当的语气表达出对山羊公公的关心和帮助。在教师和个别幼儿示范表演之后,我们请小朋友自由结伴扮演山羊公公和小象,使每个孩子都有表演讲述的机会,个性化地表现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小班孩子的情境表演相对简单,主要就是表现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动作。适当的头饰和道具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进入角色,使孩子大胆投入地表演,提升了孩子的讲述经验。三·灵活使用图片,运用排图、拼图等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在积累讲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讲述,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中,尤其是小班的讲述活动,教师完整示范讲述图片内容,始终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不可忽视的环节。这种示范讲述确实帮助幼儿整理、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内容,使幼儿能围绕故事情节这根主线有序地讲述,但是,这种示范讲述也存在弊端,即造成幼儿讲述内容雷同现象。我们在组织看图讲述的过程中,灵活使用图片,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排图顺序讲述不同情节的故事。仍以看图讲述《乐于助人的小象》为例。我们设计了“小狗和小象在公园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帮助山羊公公”“小狗浇花”“小象帮助小狗取水桶”五幅图。孩子们可以按照“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帮助山羊公公”——“小狗浇花”——“小象帮助小狗取水桶”——“小狗和小象在公园玩”的顺序讲述,也可以按照“小狗和小象在公园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帮助山羊公公”——“小狗浇花”——“小象帮助小狗取水桶”的顺序讲述,还可以按照“小狗浇花”——“小象帮助小狗取水桶”——“小狗和小象在公园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帮助山羊公公”的顺序讲述……同样的故事图片,不同的讲述顺序,不同的情节内容,孩子们在排图讲述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创新讲述故事的乐趣。而老师的加入和指导,更帮助了孩子不断地扩展讲述内容,丰富了语言经验。如讲述“小狗和小象在公园玩”时,不同的图片顺序就有不同的讲述方式。在故事开头,可以这样讲述:公园里到处开满了鲜花,小狗摘了一束鲜花送给小象。小象说:“不行,花儿摘下来,别人就看不见了。我们来给花浇浇水吧。”在故事中间和结尾,可以这样讲述:小狗为了感谢小象的帮助,摘了一束鲜花送给小象。看图讲述的组织形式有独特的结构,一般都从观察理解讲述内容出发,在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基础上,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并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我们采用情境观察、游戏表演、排图讲述等策略,帮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互动中不断交流讲述,有效地促进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指导策略
两厂幼儿园
魏念萍
看图讲述是教师借助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幼儿能理解的图片,启发幼儿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图意从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语言教育形式,是幼儿讲述活动中的一种主要类型。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幼儿学习的重点不是几个词或某一句、某一段话,而是学习讲述的思路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
在语言教育实践中,一谈到看图讲述,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看懂画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和什么事件等,由此形成了一个教学模式:逐幅有顺序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及具体细节——请幼儿用简短语句讲述观察到的某一情境——请幼儿用连贯语言讲述多幅图片内容——了解图片的教育意义,其中教师会力图让幼儿相互学习优美的词汇及语句,并把教案中的讲述方式传递给幼儿。长期以来,由于过于注重看“图”“讲”述,造成此类活动所追求的评价结果是:幼儿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了吗?故事里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吗?故事有名字吗?看图讲述活动逐渐走人“模式化”误区。即:注重教师的显性指导,忽略幼儿的主动观察;注重按教案流程教学,忽略幼儿的自发关注点;注重按四要素的顺序讲述,忽略趣味性、幽默感;注重结果的评价,忽略过程的评价。
我在实践中尝试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指导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独立讲述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看图讲述活动一般都以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但是集体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积极性不高,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幼儿的自由讲述、表演,都是相同的任务、共同的步骤,对幼儿的要求相同,幼儿接收的教学内容也一样,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整齐划一的结果造成有的幼儿吃不饱、有的幼儿吃不下等情况。针对这些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在组织看图讲述活动时,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如将常用的集体教学改为小组教学,每次活动我只需和一半的幼儿发生交互关系,增加师幼互动的效率。幼儿人数减少了,师幼互动的频率自然就加大了。幼儿人数的减少,不仅让教师在高频率的互动中清楚地发现了幼儿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也让幼儿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了把内心语言变为外部语言的条件。
二、分层制订教学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教师在日常的语言教育中,总会发现有几个或优秀或较差的幼儿,以往制订目标时总是去头尾保中间,致使在教学中两头的幼儿很难得到发展。面对幼儿讲述水平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分层设置目标,即针对不同讲述水平的幼儿设计不同的目标。有了不同层次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不用再为两头的幼儿发愁,而能根据分层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提问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把层次的发展目标作为整个讲述活动的重点贯穿始终,看图讲述活动也就摒弃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例如,看图讲述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目标设置就可以分为下列三个层次:层次一,根据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辨别相似场景;层次二,借助他人的语言提示,辨别相似场景;层次三,在成人的具体指导下,找出相应的场景。
三、教学内容序列化
看图讲述活动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其目标服务的。不同目标下,看图讲述教学过程的重点会发生变化,如果不看目标只看内容,就会出现以单一的程序代替所有的看图讲述活动的模式化现象。因为幼儿根据新图片进行讲述时,需要综合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如果幼儿的观察力不强,讲述中就会以小画面为背景,角色涵盖不全,缺乏整体感;如果幼儿分析力不强,就会停留在形象、动作中进行表述;如果幼儿的想象力不强,则讲述的故事通常平淡无味,缺乏有趣的情节;如果幼儿的表述力不强,则图片讲述断断续续,短句多,简单复句多,冗长无味。
因此,在讲述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独立讲述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应该让教学内容序列化。如从形象性描述开始,第一层次主要是以人物或物体形象为主的描述,重在培养幼儿的视觉辨别力;第二层次是动作性描述,即以角色动作变化为主的描述,重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第三层次是过程性描述,即以四要素为顺序进行的描述,主要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第四层次是情境性描述,即场景和角色相关联的描述,重在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第五层次是想象性描述,即以角色和场景为大部分依托的讲述,这需要幼儿发挥想象力;第六层次是独创性描述,是既包括图片角色、场景,又不受约束的趣味性讲述,可以让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充分的发挥。有了以上的划分,教师在准备活动时选择教学内容就有了依据,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图片,而不受原有教材的束缚,使幼儿的看图讲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采用多种应变策略
经过形象性、动作性和过程性三个层次有目的地讲述指导后,从第四层次开始,幼儿的想象力异常活跃,面对相同的图片,会想象出不同的情节、内容。对此,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仔细揣摩各角色的特点与场景的关联,拟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故事情节,以便在教学中灵活指导。在幼儿园中,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让性格不一的教师同时分析一组图片,各拟一个具有情趣性、幽默感的情节,然后相互交流,并探讨如何恰当地回应幼儿的想象性讲述和独创性讲述,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发展。
五、学会“顺藤摸瓜”
看图讲述活动不同于艺术、数学等活动,没有成品供教师事后思考、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幼儿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计划与策略。如有的幼儿讲述时不是事先想好全过程,而是想好开头就讲,结果开头两句精彩,后面就卡壳,如果这时让他结束,他就会养成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习惯,缺乏整体观察、综合分析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学会“顺藤摸瓜”,善于沿着幼儿的思路指导下去,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完整讲述。
总之,看图讲述的内容丰富、教育手段灵活、语言环境宽松,能够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说话练习机会,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思想,逐步发展语言的连贯性,并促进思维、观察、口语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看图讲述活动时要时刻关注每个幼儿,为每个幼儿制订恰当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内容,在活动中适当地回应幼儿,促进幼儿独立讲述能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篇:试析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的图片选择
试析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的图片选择
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谢
英
【摘要】在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存在图片陈旧过时简陋,图片内容没有教育意义,图片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为提高看图讲述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选择颜色鲜艳、画面清晰、幼儿能理解的图片,图片内容要有教育意义,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图片,选择多媒体创新的“组合图片”。
【关键词】看图讲述
图片
幼儿园语言教育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是指教师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为讲述凭借物的图片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和事件的再现,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它既是教具,又是具体化形象化的教材,更是幼儿讲述的依据,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图片直接关系到幼儿感知的兴趣,因此,在看图讲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图片尤为重要。但是笔者发现,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有些教师选择图片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存在的问题
(一)图片陈旧过时简陋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目前看图讲述图片越来越少,教师大多数选择1983年出版的幼儿看图讲述挂图,这些图片陈旧过时简陋不符合时代要求。尽管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看图讲述活动,但是,幼儿在活动中对图片并不感兴趣。例如:教师为小班幼儿选择图1《搭积木》,图片上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搭积木游戏,画面陈旧色彩暗哑,无法激起幼儿的兴趣。又如:为大班幼儿选择图2《是谁替我把雪扫》,在南方生活的小朋友根本看不到下雪,图片内容与现在幼儿的生活相去甚远,小朋友在讲述活动中觉得枯燥无味,难以形容表达,影响看图讲述活动的开展,幼儿的讲述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图1《搭积木》 图2《是谁替我把雪扫》
(二)图片内容没有教育意义
在幼儿园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只注重图片的色彩及故事的情节内容,忽视了图片的教育功能,不能真正为教育目标服务,难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图3大班看图讲述活动《乌龟和蜗牛》,教师提供的图片色彩鲜艳,故事情节有趣,但图片内容缺乏教育内涵,没有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图3 《乌龟和蜗牛》
(三)图片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教师在选择图片的同时不注重分析图片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幼儿,讲述目的不明确。例如:教师为小班幼儿选择3幅图以上人物复杂的图片,这种图片幼儿难以理解讲述,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还有些教师给大班幼儿选择人物内容单一的单幅图片,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幼儿的兴趣难以持续。
二、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的策略
目前在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普遍存在的问题,析射出幼儿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不足。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教师掌握如何选择图片,发挥图片的教学功效,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发展幼儿语言。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一)应选择颜色鲜艳、画面清晰、幼儿能理解的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的学习活动常常受兴趣所支配,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幼儿兴趣的激发。
幼儿对图片所反映的事物感知是以观察图片得来的,色彩鲜艳的物体能激起幼儿的视觉,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考虑图片应为讲述内容服务,主题要突出,情节一目了然,背景不宜过于复杂,以便于幼儿在感知图意时不被次要因素干扰,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画面形象清晰、情节有趣的单幅图片或多幅情节简单的图片供幼儿阅读讲述。例如:图4小班看图讲述活动《小老鼠搬大鸡蛋》,图片上呈现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发现一只圆溜溜的大鸡蛋,图片主题突出,情节一目了然,小班的孩子们都被图片所吸引了,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从而引起思维时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主动说、积极说。又如:图5大班看图讲述活动《快乐的野餐》,大象和小动物们在绿色的大树林里快乐野餐,画面色彩鲜艳,小动物形象清晰,图像给幼儿以视觉的冲击,幼儿积极的投入到观察讲述活动中。
图4 《小老鼠搬大鸡蛋》 图5《快乐的野餐》
(二)选择图片内容要有教育意义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选择图片时一定要考虑其内容是否有助于对幼儿进行某方面(如情感、能力、知识、健康等)的教育,且主题健康,符合时代要求,是幼儿熟悉的符合幼儿生活与认识水平,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引起幼儿的兴趣和联想,激起幼儿讲述的愿望。例如:图6小班看图讲述活动《不爱洗澡的小猪》,图片内容是一只小猪不爱洗澡,全身脏兮兮的,小羊不愿意和它玩,小猪很难过,它马上就去洗澡,变干净后,小羊和小猪在一起快乐的做游戏。这幅图符合幼儿生活认知水平又是幼儿熟悉的,能较好的激起幼儿讲述的愿望,同时又教育小班幼儿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图7中班看图讲述活动《送小鸟回家》,图片内容是三只小鸟从树上的鸟窝掉下来,小羊、小猴子和长颈鹿等小动物想办法帮助小鸟把它送回家,图片内容健康,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各种帮助小鸟的办法,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幼儿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图6 《不爱洗澡的小猪》
① ② ③
图7《送小鸟回家》
(三)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图片
一幅好的看图讲述图片不单为我们的孩子带来讲述故事的机会,更能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幼儿思考、丰富幼儿经验和给孩子们带来美的感受。因此,作为看图讲述的图片不仅幼儿容易理解,更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内容丰富、主次分明的图片,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充分想象与讲述的空间,提高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讲述能力。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知识经验少,语言发展差。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应选择主题明确、线索单一,画面颜色鲜艳,图画中人物动作、动态明显,背景简单的图片,图片不宜过多,一般以单幅图为主,例如:图4小班看图讲述活动《小老鼠搬鸡蛋》,没有复杂的背景,图片以形象突出的两只小老鼠为主,画面可爱、简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符合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他们有话可说,敢说、想说。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应选择主题较明确,角色比较多,形象突出,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的图片,从图片中可以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图与图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图画不宜超过4幅。例如:图7中班看图讲述活动《送小鸟回家》,图片较小班幼儿复杂,一共有三幅图,图片内容以三只小鸟从鸟窝上掉下来为线索,小羊、小熊和长颈鹿等小动物想办法帮小鸟回家的故事,图片内容符合中班幼儿开始思考问题并能大胆进行讲述的特点。
大班幼儿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幼儿看图讲述的能力明显提高,他们不但能描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的描述事物。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大班可以选择主题要鲜明、生动,图画中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图与图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幼儿仔细的观察,孩子们能够联想到图之外的线索,能够讲出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图画最多不超过6幅。另外,还可以选择多幅图,画面层次要清楚,每幅图反映一个意思,前一幅图能够为后一幅图在情节开展上提供联想的线索,启发幼儿的思路,使幼儿能对图片的潜在意义展开具体的想象。例如:图8《风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大班语言看图讲述活动,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熟悉的大象、长颈鹿、小猴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风筝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情节内容,《风筝》一共有5幅图片,画面颜色丰富多彩,层次清楚,每幅图反映一个意思,前一幅图能够为后一幅图在情节开展上提供联想的线索,引导幼儿完整连贯的讲述图片内容。
①
③ ②
③
④
⑤
图8《风筝》
(四)选择多媒体创新的“组合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电脑教学正在逐步走进课堂。多媒体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师要充分结合先进的电化手段,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选择多媒体创新“组合图片”,最大化的实现图片的动态效果,将需要的图片按需要一层一层叠加在背景之上,最终实现画面的整体效果。孩子们通过逐步的观察,从局部细节的重点观察到整体的感知,获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在进行图9《战胜大灰狼》这一看图讲述的时候,为了让静止、无声的画面为动态的场景,调动幼儿的情感和思路,教师利用计算机给幼儿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只可爱的小兔正在采蘑菇,一只凶猛的大灰狼在大树的后面瞪着小兔。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帮助小兔,战胜了大灰狼。动画片结束了,幼儿仿佛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又如:图10《小鸡在哪里》,教师把鸡妈妈、小鸡分别躲在不同的地方,让幼儿去帮鸡妈妈找小鸡,找到一只说一句“一只小鸡在„„”找到最后一只就说:“还有一只在„„”情境,在活动中幼儿有了说和玩的机会,在操作游戏的愉快气氛中巩固了新学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方位词和“还有„„”的短句。图片动态的效果更大的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通过逐步的观察,从局部细节的重点观察到整体的感知,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多角度、多方位地帮助幼儿参与看图讲述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这种形式,使看图讲述教学活动变得更有吸引力,真正地激活幼儿园的语言看图讲述活动。
图9《战胜大灰狼》 图10《小鸡在哪里》
综上所述,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只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精心设计挑选图片,为幼儿尽可能提供思考、想象的讲述机会,看图讲述活动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张明红.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李碧华.大班幼儿看图讲述之我见[J].学前教育研究,1999(6):44-45.[5] 王莉娅.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中班看图讲述活动(精选)
中班看图讲述活动:大象救兔子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看图片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想象。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课件大象救兔子、音频老虎叫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猜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讲,听听谁讲得完整、讲得生动、讲得有趣。
(出示第一张图)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动物?三只兔子在干什么?猜猜看可能发生什么事情?(播放老虎叫声音频)
(出示第二张图)师:原来啊,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
(出示第三张图)提问:小兔子有没有被吃掉?到底是谁救了小兔子?(出示第四张图)提问:大象伯伯是用什么办法救兔子的?
(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就像一座桥,小兔子就从这座桥上跑了过去。三只小兔得救了。)提问: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们都过了河,它会怎么做?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真是个坏东西,你想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结果可以有多个,待幼儿猜测后,出示第五张图)
二、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师:现在请你们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每幅图都要讲到,看谁讲的完整。(幼儿自由讲述,并请一名幼儿讲述)你们觉得他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吗?
总结:每幅图都讲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就讲完整了。
三、引导幼儿添加角色心理活动与语言,再次讲述
刚才的小朋友已经把故事讲清楚了,现在我们要给故事里的小动物加上对话和心理活动。师:老虎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兔子会喊什么?(救命啊,救命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
大象听到求救声后会说什么?(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
老虎看到兔子时心里想什么?(啊!这三只兔子真肥啊,正好让我天天肚子!)老虎被大象伯伯教训了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真倒霉,兔子没吃到反而被大象喷得满脸是水。)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兔子和大象的对话以及老虎心里想的都要讲到故事里去,看谁讲的生动,你们试试看。(幼儿自由讲述,并请1名幼儿讲述)
总结:原来讲故事时把小动物的样子,对话和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故事就会讲的很精彩。
四、教师示范讲述一遍。
总结: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可不能学老虎,专门欺负别人,不然,总有一天会和老虎一样受到惩罚的。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初次的微格教学中,氛围轻松愉快,同学配合默契。总体上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与要求。但我也认识到很多的不足:
1、初次上课,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
2、互动不够,有出现空白点
3、自己的动作表现力不足。通过微格教学,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改正。平时应多加练习,增强自己的师范技能,争取下次准备充分,并学会灵活变通。
第五篇:大班语言活动看图讲述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
执教:
朱玲
活动目标:
1、理解多幅图片中小老鼠拿蛋、钻进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讲述的线索,尝试完整讲述图片内容,积累相应词汇。
2、认识、及运用小云朵(对话框),学习在对话框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培养幼儿语言想象能力。活动准备:
1、图片6幅、(空白)对话框8卡片。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形式导入。
师:今天,朱老师要和小朋友玩猜谜语的游戏,看谁最厉害,能把谜底猜出来。师: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二、在感知理解图片的讲述线索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对话框进行讲述图片内容
(一)、初步学习运用对话框进行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图片的内容。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小老鼠的故事。让我们来听听吧。(1):小朋友看,这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小老鼠发现了蛋,它这时候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样的话?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个小云朵,这个小云朵叫对话框,是代表这个时候这个人心理所想的和要说的话,这个角呢朝向谁,就是代表着谁要说的话。
我现在请位小朋友帮我把它放上去,我们一起来说说这时候小老鼠说得话。师:小结图片内容
2、教师出示图二,初步学会尝试运用对话框讲述图片。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幅图。(1):小老鼠抱着蛋来到了什么地方?想做什么?(2):这个时候小老鼠抱着蛋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出示对话框)
3、教师出示图三,引导幼儿根据前面的线索,进一步体验对话框的作用。(1):小老鼠在做什么?它想怎么样?(2):我现在请位小朋友帮我把这个小云朵放上去,再说说这时候小老鼠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样的话?
4、学习在对话框的帮助下,完整的讲述三幅图片的内容。师:小朋友们都把这三幅图对话框里小老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我们现在把他们连起来说一遍。
有一天,小老鼠发现在大草屋前有一颗蛋。心想:“咦!这里怎么会有一颗蛋呢?”
小老鼠抱着蛋走着走着,来到了河边,想过河,可是没有桥怎么办呀?它就东看看西望望,看到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说:“这是什么呀?”
走进一看,这黑乎乎的东西很像山洞,小老鼠往里面瞧了瞧,心想:“这里面是去哪里呀?”
(二)、以猜想的方式出示图
四、图
五、图六,学习在对话框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1、出示图四:
师:下面,请小朋友用老师刚才教你们的办法,来说说下面的图片内容(1):小老鼠发现了洞口,猜猜它会想干嘛?)(2):小老鼠在洞里做什么?它把蛋是怎么往里推的?(3):这个时候小老鼠在想什么呢?(出示小云朵)师:(小结)小老鼠一边把蛋往洞里推,一边说:“到底能到哪里去呢?”
2、出示图五:
小老鼠把蛋往洞里推,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小朋友说了好多好多,那我们来看看到底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大象打了一个喷嚏,把小老鼠和蛋都喷出来了。大象说:“怎么回事呀?”同时小老鼠说:“咦!我怎么飞起来了。”
3、出示图六:
大象把小老鼠和蛋喷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呢?
师:(小结)大象把小老鼠和蛋喷到了草地上,蛋碎了,小鸡破壳而出。师:谁知道小老鼠这时会说什么呢?
4、分组讲述(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师:接下来我要请位小朋友也来讲讲这个故事,要记住,小云朵里的话也要说到故事里的。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给故事起名字。
师:我请位小朋友来说说你想给这个故事起什么名字? 活动延伸:
师:下课后,把你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