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教学反思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就成为从事学前教育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也应跟上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科技的进步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科技的进步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运用,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的一大问题。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学生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已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将现在丰富先进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及实践应用展现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招生规模扩大,班级规模增加。随着目前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招的学生人数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原先一些不愿学习,不会学习的学生随大流进入。班级规模的扩大导致教师不认识学生,极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中 的师生互动难,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难以达到“因材施教”。这种形势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
3.主体性教育和有效教学思想的应用。主体性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高,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级参与,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师生双边互动。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要达到有效教学,就应保证学生有学习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要“如何教”,而且要关注“如何学”,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心,关注学生需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繁杂。目前所选用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体系陈旧,内容僵化,并且理论性太强,教材中的内容是从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讲授时难以选择有效教学方法,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虽然经过几轮的教学对教学内容已做了相应的调整,但仍有一部分内容稍显陈旧,新的研究成果吸纳的少,内容编排得不好,有些庞杂,应用性知识相对较少,缺少体系。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建设,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应用性。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教学方法非常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虽有课内见习活动,但次数较少。虽有多媒体的使用,但多是文字搬家,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单一的讲授法往往导致教学信息传递单向化,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一学期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只是按时听课,或是记录重点,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较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表达自己的机会,沟通和交流少,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不了解,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求知欲不强。
3.教学中理论讲授多,实践少。大部分教学内容仍是围绕教材,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实践活动较少。学生虽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但对实际理论缺乏应用,对实践活动缺乏理解和分析。理论讲授中也存在不足,对概念理论的解释抽象的阐述多,操作性阐述少; 对心理现象描述的多,分析、解释的少; 要求学生概念原理掌握多,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少。学生在学习中只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在现实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改革的措施
1.合理增减教学内容,构建有效教学内容体系。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一部分相对较陈旧、繁杂,应用性知识较少。为使教学内容适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为就业做准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注意剔除旧的教学内容,引
进新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 了巨大的进展。教学中,对于已经过时的知识应进行适当删减,尽量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教学,使学生及时掌握本领域的新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其次,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对以往教学内容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重新构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横向,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心理发展各过程的总特点; 纵向,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横向与纵向交错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能较好反映该学科内容,而且也便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和掌握。
2.建立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教师和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改变原来“ 一言堂”、“满堂灌” 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建立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宽松、融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表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面前不摆权威,而要以友善的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出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发言,共同讨论的气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完法,贵在得法”。教师教学中可根据内容不同采取“讲授+讨论”、“讲授+案例”、“讲授+演示”、“讲授+见习” 四种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中概念、原理等理论性较强和一些有争议的看法,可采用“讲授+讨论”,提出一定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规律可采用“讲授+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案例来阐明理论或分析教育实际中如何利用一些心理发展规律。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验和发展模式可采用“讲授+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的操作流程以及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学具有一
定的实践性,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清楚儿童心理学的具体发展特点,采用“讲授+见习”,让学生深入儿童群体,观察儿童、了解儿童,获得直接感性的认识。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需要学生深入实际。实践是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看录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和操作中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应用操作性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使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改革科学有效,就必需打破原有的一元化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考核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重视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基于这种思想,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为6 ∶ 3 ∶ 1,具体是指学生的学习总评成绩包括: 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占60%,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报告和论文占30%,平时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占10%。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前心理学》教学反思
五年高职学院:张苗 2013-12-24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四周,我们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也进行了几次了,虽然上课的次数不多,但是每节课我们和老师相处的都很愉快。第一次课程的时候,老师带领全班进行撕纸实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的几次课程有辩论赛、学生上台讲课等穿插其中,我觉得十分有意义。在第一次的课程中,老师通过撕纸实验引导我们发现一些规律,即“在不明确规定时,每个人的想法都各有不同。”那一次课使大家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辩论赛上,我们针对“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引经据典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在课堂中是很好的现象。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给我们大部分时间让我们参与到讲课中来,这对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但作为未来的老师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师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我们感激不已。在班级其他同学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惊喜,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在听课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对课程进行评价,这更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思考,以取长补短。
经过了几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进行了一定的反思。首先是王雨晴老师的讲课方式,老师的教态很值得我们学习,衣着整洁精神抖擞,面带微笑,态度积极向上。而同学们也给出了良好的反映,这要归功于老师调动气氛的能力。老师组织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也是我必须学习的。老师乐观积极的态度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的笑声不断。同时,再优秀的教师,再活泼的课堂,也必然有不足之处,我觉得老师直观带给我们的内容偏少,ppt等中包含的内容不多,大都是以老师口述为主,当然每个老师有自己的风格。另外,在课堂中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同学不是特别活跃,这是值得我们改进的地方之一。在同学参与讲课的过程中,大家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熟练,这要靠我们以后的不断锻炼,有的同学声音不够大,这些都是我们以后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当然,同学们讲课的可取之处也有很多,例如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同学播放了一段实验的视频,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同学们准备充分,充分显示了同学们珍惜机会的积极态度,同学们的勇气也值得嘉奖。
在后来的课程中,我会更加努力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珍贵讲课时间,努力使课程别出心裁。
第三篇:心理学教学设计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梁冉冉 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 *** 534596765@qq.com
一、适用年级:小学三、四年级
一、设计意图:
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受环境影响、家庭变故、他人看法等影响,都会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人要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不易正确认识自己这一心理现象设计,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能够做到正确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消除自卑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不断完善自我,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为成功奠定基础。
二、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三、辅导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他人欣赏的快乐,并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优点。
3、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既要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完善自我。
四、辅导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五、辅导难点: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既要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完善自我。
六、辅导方式:
1、听故事
2、讨论
3、游戏
4、填写测试卷
七、辅导前准备:
1、录音带《比比谁大》,2、轻松纯音乐
3、心理测试卷
4、课件
八、辅导过程:
(一)听故事,初步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1、播放故事《比比谁大》。
2、提出问题:青蛙为什么会鼓破肚皮呢?青蛙非要证明自己比大象和老牛大,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青蛙的下场怎么样?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3、师总结: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4、那如何认识自己呢?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一起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板书课题)
(二)找特点,发现自我的独特性
1、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请听游戏规则:如果你具有老师出示的特点就请你起立,不具备就请坐下。
2、出示特点:(1)、体型高高瘦瘦(2)、留着短发(3)、眼睛近视(4)、喜欢吃鱼(5)、喜欢运动(6)脾气急躁(7)记忆力好(8)学习用功(9)胆子小(10)爱看课外书(11)乐于助人
3、游戏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有谁和你从始至终都是一起站一起坐的。(生:没发现)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了什么?
5、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6、出示句子生齐读:我们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三)填句游戏:认识我自己
1、刚才同学们都认识到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自我评价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全不全面,恰不恰当。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我是谁?》的心理测试卷,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词语至少写5句。
3、提示: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写
生理自我的认识——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个短发女孩等; 心理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如我是个胆小的人,我爱好文学等;
社会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等。填充句子,我是谁?我是一个 的人。
3、请孩子来介绍自己(2-3人)
4、刚刚老师发现孩子们介绍自己时都说到了自己的优点,你们想说说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优点。
(四)、游戏:优点大轰炸
1、每小组每位同学轮流站起来接受轰炸,另外的同学制作优点炸弹。“炸弹”要求:该优点是他确实存在的。用上xxx我觉得你很不错,因为你________
2、当你被“轰炸”时,你心情怎么样?
3、那当你“轰炸”别人时,你有什么感受?
4、师总结:通过游戏我们发现我们寻找到自己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可以使我们越来越喜欢自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时,既可以增加别人的自信,又可以向他人学习。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板书:欣赏独特的我)
(五)、谈缺点
1、刚刚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优点,那谁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缺点呢?
2、刚才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就像有人说的一样: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点多一些或者甚至有缺陷、就是因为上帝喜欢他的芬芳,咬得大口些。
(六)、榜样的力量
1、在古今中外有很多的人都有不足,或者缺陷,但是他们都走向了成功。
2、出示有缺点或缺陷的名人事例。
3、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4、师总结:他们都勇敢接受了自己的不足,在不足面前没有灰心丧气。真正做到了悦纳自己,接受这个带有缺点、缺陷的本来的我。(板书:接受本来的我)
5、分享自己改正缺点的经历
6、书写自己的改正的缺点和改正方法。
(七)归纳总结
在人生中你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所以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认、客观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更有自信,正视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更加完善。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让自己扬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塑造更完美的自我。
第四篇:心理学教学设计
《被人误会之后》教学设计
宜都市陆城一小
陈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误解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积极寻求消除误解的良方。
2学会正确面对别人的误解,误解了别人后学会正确处理。3初步运用合适的办法消除误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际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坦露心声,正确对待误会,并运用办法处理误会。
教学准备:情景表演、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再现,揭示主题 1.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一幕幕,请看小品:
两个学生表演被人误会的一幕:放学了,小明发现王刚的衣服掉在了教室里,小明想:王刚的衣服掉在这儿了,也许明天他还要穿,我给他送回去吧。正在这时王刚进来了,看到小明手里的衣服,王刚生气地说:“原来是你拿了我的衣服!”
2.生活中你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吗?
小结:生活中这样被人误会的事事常有发生的。
3.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小明,你是什么心情?你又会怎么做? 4.顺势揭题:生活中遇到被人误会,我们究竟该怎么去做了?今天我们就围绕“被人误会之后”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板书课题
二、回顾往昔,情感体验
1.生活中你被人误会过吗?讲一讲这样的故事。2.在小组内先讲一讲 3.全班交流
4.回想,当时被人误会的心情,全班交流。5.小结:当被人误会时,一般会是什么心态了?
总结:伤心、难过、愤怒、疑惑......(课件展示)6.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处理误会,结果好吗?交流 三、七嘴八舌,总结办法
1.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去处理误会了? 2.小结,课件展示。
消除误会歌
面对误会要坦然,宽容大度莫怨恨 冷静分析多沟通,对症下药办法多
3.遇到误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我们究竟该怎么去做? 4.小组内交流。
5.班上分享自己成功化解误会的故事。
6.小结各种好办法:当面交流不拖延 暂时搁置缓处理 巧用他人来转移 书信一封表真情......四、情景展演,学以致用
1.试试用学到的高招来解决生活中的误会 2.小品展示。
a语文课上,小林不小心把同桌的书本弄脏了,被同学误以为是故意的。
b考试时,小畅把铅笔借给同学,被老师误以为作弊。
c表弟来家里玩儿,小东不小心把表弟的玩具弄坏了,表弟哭了,小东被爸妈误以为欺负了表弟。
3.分组讨论,全班交流。4小结经验:
沉住气,不着急,找原因,细分析。宽容豁达看问题,学会沟通选时机。
5、由于每个人考虑事情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所以误解他人和被他人误解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肯定也有误解别人的经历,回忆一下这样的经历,想想,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被我们误会的人呢?
6.交流 7.小结:
细心想,找问题,勇敢面对不回避。
真诚认错求谅解,主动道歉和谐多。
8.结合上面的交流总结,想想,我们怎样才能智慧化解误会? 9.交流 10.小结: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误会自消!
第五篇:《教学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主要涉及两个问题:选定什么教材,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4.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5.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6.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7.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可以分为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8.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9.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10.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二、零散知识点
1.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运用普雷马克原理,可以识别出学习者的最佳强化物。
3.强化程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分为连续强化程式与间隔强化程式。
4.每当儿童因为无理要求而大哭大闹时,父母都一致地不予理睬,父母的这一做法叫做消退。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6.埃里克森反对弗洛伊德将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本我,重视自我的发展及作用。
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阶段的年龄范围和具体名称。
8.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心理。
9.远程学习(或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学生和教师之间在时间、空间以及情境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处于准分离状态。
10.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
11.仅限于消极适应环境变化,以满足其生理需要;主要是靠直接方式获取个体经验的学习是动物学习。
12.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可以将学习分成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13.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三、简答题:
1.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有何应用?
2.简述桑代克提出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原则。
3.简述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
4.简述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5.简述学习的作用。
6.简述加涅对学习水平的分类。
7.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有何应用?
8.简述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强化物时的注意事项。
9.应该从哪几个方面避免教学中的性别偏向?
答案:(1)教学材料和语言方面;(2)学科和兴趣方面;(3)课堂管理和活动方面;(4)课堂教学和互动方面。
10.简述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四、论述题:
1.试论述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试论述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3.试论述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