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4:3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学习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1.【答案】A.专家解析: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应了小班幼儿()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2.【答案】B.专家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 D.实验法 3.【答案】B.专家解析:“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

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舰反映的特点是()A.过度规范化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句式

4.【答案】B.专家解析:“语言泛化现象〃是指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一些语言单位的理解或使用超出了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题干中幼儿把〃飞机”说成是〃大鸟“,这里的”大鸟“已经超出了”大鸟“的正常指称范围。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 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 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5.【答案】A.。专家解析: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社会行为获得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A.体重和头围B.头围和胸围C.身高和胸围D.身高和体重

6.【答案】D.专家解析: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身高、体重、坐高、肩宽、头围等,其中身高和体重是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7.【答案】B.专家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 “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8.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

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C.按摩扭伤处t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8.【答案】A.专家解析:扭伤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患处疼痛,运动时疼痛加剧,可出现肿胀或青紫色淤血。处理时,可用冷水敷于患处,一天后再改用热敷。

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 B.解放儿童的体力 C.解放儿童的智力 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9.【答案】D.专家解析: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

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规则游戏

10.【答案】B.专家解析: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与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15 分)【答案要点】

因为《指南》中强调,在实施指南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2)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3)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4)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12.举例说明如何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15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活动步调的节奏,避免单调和疲劳。

如:有的幼儿园日程的安排多而零碎,幼儿常跟着教师匆匆忙忙的去做每一件事,而没有机会仔细去品味各种经验,这种长期匆忙所带来的压力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大的环节转换后,应该容许有一些机会来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如较安静、不爱社交的幼在集体活动后,需要有个能独处、静息的空间;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当集体活动静坐的时间已超过其耐心的扱限时,就需要让他有机会动一动。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扱的师幼关系。【答案要点】

(1)积极的师幼关系指的是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积极师幼关系对幼儿及教师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就是关爱幼儿,幼儿可以体验到来自幼儿教师的关爱,从中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是良好师幼关系的体现。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获得真正关爱的基础和保障。②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幼儿的安全感主要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一般而言,幼儿的安全感多来自于幼儿可信赖的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即为幼儿最可信赖的人,可以使幼儿更安全、自信、从容地进行活动。③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不良的师幼关系可能破坏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④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师幼关系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和关注,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而后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的完善和发展。

(2)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①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幼儿教师要树立适合新时期幼儿成长且与幼儿心理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观。因为,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一定会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幼儿教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体验并理解幼儿的所作所为,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幼儿。

②教师对幼要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的需要,尊重幼儿人格的独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主观恧望和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获取成功感。同时注意这种尊重和需要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自流。③教师对待幼儿应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

幼儿教师在曰常的教学、游戏和交往互动中,注意体现幼儿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④教师对幼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领悟能力,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都必须提高,教师还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与动作,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采取适宜幼儿年龄特征及个性特征的身体语言以促进师幼互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材料

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问题:(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10分)(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10分)【答案要点】

(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

①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最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据事物最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他们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

(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根据幼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①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多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让幼儿动手感知事物的属性、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分类的相关经验,以间接指导为主加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③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分类能力,通过游戏教幼儿分类,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15.材料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了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一起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去上厕所,她又只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晔”的一声冲水,小雅“哇哇”大哭,扑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好吗?”老师将水箱龙头关小,把小雅报到离冲水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知道她观察、了解水箱装满水会自动冲水情节厕所。小雅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厕所,笑容回到了脸上。

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0分)【答案要点】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材料中教师的行为贯彻了《纲要》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及时关注到幼儿的特殊需要。材料中,以观察为依据,当发现小雅的异常行为时?老师亲切的与她沟通,帮助她舒缓情绪,从而发现了小雅“要大便”的需求。在小雅“大便〃后,教师仍持续关注其行为和情感的反应,体现了教师对幼的关爱。

(2)重视家庭的作用,与家庭密切配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材料中,王老师在离园时,主动与小雅的妈妈约谈,将小雅在园的表现明确告知,从而得知了小雅存在的困难。体现出王老师主动沟通,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加以疏导。材料中小雅对“自动冲厕水箱的冲水声”产生了恐惧了情绪,老师在觉察到这种情绪后,用轻柔的语气与小雅交流的同时,将其抱到远离冲水箱的位置蹲下,缓解了小雅的恐惧情绪t之后的一段时间,轮流陪伴小雅上厕所,并帮助其了解水箱的冲水原理,最终帮助小雅适应了幼儿园的厕所。这体现出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幼儿细致入微的照顾。

总体而言,材料中的老师能及时关注幼儿的需要,并为其创设安全、愉快、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到了温暖与包容,进一步促进了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沬板(30CMx30CM)当滑板玩(如下图),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图一:(儿童双脚踩一块拼板划行)图二:(儿童坐在一块拼板上划行)【参考设计】

大班体育活动《有趣的泡沫板》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泡沫板的用处、泡沫板的多种玩法。2.技能目标:掌握双脚踩在泡沬版上进行滑行的技能,发展平衡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集体泡沫板滑行游戏的乐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泡沫板可以做塾子、充当“方向盘〃以及玩滑行游戏等多种用途。

活动难点:掌握滑行方法与技巧,并进行团体合作,体会利用泡沫板进行滑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音乐:《去郊游》、《健康歌》,泡沬板若干,做好的“泡沫滑行板”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歌曲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去郊游》,请幼儿每人拿一块泡沬板做方向盘,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跟随歌曲旋律,教师引导幼儿排成长队,走到户外活动区域。

(二)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1.热身活动《健康歌》

(1)放下手中的泡沬板,组织幼儿在室外按照顺序排成长队站好;(2)播放《健康歌》的音乐,教师示范,幼>11模仿,共同做活动热身。

2.讨论猜想,泡沬板的滑行玩法并尝试

(1)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泡沫板的滑行玩法,自由尝试;(2)请1-2名幼儿示范并说一说泡沫板的滑行玩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到许多泡沬板的滑行玩法,下面咱们一起用泡沫板滑一滑!3.游戏一:“脚踩风火轮”

(1)教师分发做好的“泡沫滑板”,确保人手一份,并帮助幼儿穿戴;

(2)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

①教师示范滑行动作,并点名动作要领,身体前倾,双脚不得离开地面,靠滑行的力量前进; ②每位幼模仿,教师指导; ③速度逐渐提升,幼儿练习;

(3)游戏开始与进行中,请幼儿注意安全; 4.比一比,赛一赛,谁的“风火轮”最快(1)将幼儿分成四组,排队站好;

(2)游戏开始,在距离幼儿排头10米处设置其他泡沬板,幼儿滑行拿去一块并返回,下一名幼儿依次类推,教师计算时间;(3)时间结束后,哪组幼儿的泡沬板最多,哪组获胜; 5.火车排排队,争做团结滑行员

(1)根据时间与人数,请幼儿穿戴好滑行版,排成长队,将手放到前面幼儿的腰间,共同向前滑行(考虑大班幼儿协调能力的灵活性,建议每组长队先有三名幼儿进行,依次上升难度);(2)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6.有趣的泡沫板〃变变变“

(1)教师将竖摆的拼板站起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箧竖起来变成什么?(车轮)

(2)尝试滑行拼版新玩法,请一名幼儿站在车轮中间滚,双手各拿一个拼版向前滚动;

(3)幼儿可以自由寻找小伙伴将车轮变成一节节大车轮,自由游戏。

(三)结束部分——放松操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

2.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放松喝水,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美工区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模拟滑行器。附: 《去郊游》

汽车汽车嘟嘟叫,我们大家准备好,背上我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汽车汽车快快跑,路边小狗汪汪汪,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 嘟嘟嘟嘟嘀嘀嘀,嘀嘀嘀嘀嘟嘟嘟,哪嘟嘟嘟嘟嘟嚇,嘀嘀嘀嘀嘀嘀嘀

汽车汽车快快跑,路边小狗汪汪汪,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 汽车汽车快快跑,树上小鸟喳喳叫,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放松操》:抖抖手、敲敲腿、弯弯腰、挥挥手、耸茸肩。

第二篇:2018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3分)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3分)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不是婴幼儿期...情绪体验(3分)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主要考察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3分)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3分)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3分)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3分)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3分)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3分)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15分)

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 ④提供宣泄场合 ⑤再现情景(2)家庭方面 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②做好情绪的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15分)

正确答案:(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20分)

正确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

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正确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园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1)郭老师是否应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怎么做?(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五、活动设计题

16、…… 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分)(2)采用诗歌“春风”...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每个活动4分,共8分)

正确答案:

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春天》

【活动总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认知目标:知道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了解春天这一季节的典型特征。

子活动一 大班语言领域诗歌活动《春风》

一、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诗歌的活动,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出的春天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感受过温暖的春风,观察过春天的景象物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季节——春天教师总结: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五彩斑斓、鸟语花香;诗人把春天编进了一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幼儿尝试说一说诗歌里听到的内容。(柳树、燕子、青蛙等)2.带领幼儿借助图片学习诗歌,整体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将图片按照诗歌的内容排列,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带领幼儿从头到尾阅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采用一边念诗歌一边表演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吹绿”、“吹来”、“吹醒”等词。(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习按节奏朗读。3.欣赏诗歌,调动经验,尝试仿编诗歌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其他景物,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春风一吹,桃花儿开;吹蓝了天空,吹绿了草儿;吹化了冰块,吹来了鸟儿;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里其他的景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动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春天的花》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观察和感受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植物的兴趣。技能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发现春天的美,认识春天的花,提升观察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春天不同花的种类和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子活动三

大班绘画活动《春姑娘》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春天,体验绘画春天的乐趣。技能目标:在观察春天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中美丽的春姑娘的景象画下来。

认知目标: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

第三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A、要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A、羞愧 B、伤心 C、害怕 D、生气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特点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3个子活动。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采用诗歌“春风”(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附:诗歌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现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D 中班幼儿能用自然、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3.A 羞愧感属于高级情感,在幼儿期形成。

4.B 协商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同伴交往属于社会交往的一种。

5.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6.B 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不追求知识的灌输。在《指南》中也规定小班幼儿,主要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情和现象感兴趣,因此,答案为B、。

7.A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应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

8.B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D 艺友制源于陶行知。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就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10.C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

(1)反思法。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使用反思法,请孩子们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2)自我说服法。当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当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

(3)想象法。通过想象自己是某个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可以想象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

12.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也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也是活动性原则的体现。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让幼儿探索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起来,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3)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组织语言活动“秋天来了”,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秋天的景色和变化,加深幼儿的体会。

四、材料分析题

14.(1)中班幼儿高级情感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道德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喜欢告状,具体原因如下:

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接触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的由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发展成为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

②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比较突出。

(2)到了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情绪,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体现在他们更加的关注到爱小朋友,也有了基本的集体荣誉感等,对各项事物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15.(1)郭老师投放“绘画步骤图”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首先,《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艺术环境,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提高绘画创作水平,而不应该直接提供“绘画步骤图”。

②其次,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在创作中进行相应的指导,而不能直接的提供“绘画步骤图”。

③最后,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题干中教师的直接给出面包车的绘画步骤,让幼儿以此为标准去绘画,实际上束缚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创造性想象的萌发。

(2)如果我是郭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我会有以下做法: ①首先,我会引导孩子在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多种途径了解“汽车”,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绪,整体提高幼儿对“汽车”的认知水平。

②其次,我会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③最后,我会不断的提供各类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在大胆表现的同时,提高绘画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五、活动设计题 16.(1)总目标

1.知道春天里周围景物的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2.能用朗诵、绘画等各种方式感受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3.知道春天里的常见的疾病有哪些,能够照顾好自己。4.喜欢春天,愿意围绕“春天”的主题进行各种活动的探索。(2)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春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知道春风给大地带来的变化。2.能够正确地朗诵诗歌,并进行仿编活动。3.喜欢参加语言领域活动,热爱春天。【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视频、记录表格

2、幼儿对春天、春风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学过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并进行提问: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现在跟年前相比天气如何?温度如何?风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进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春风。

2、教师范读诗歌,初步感受

教师范读《春风》这首诗歌,请幼儿认真聆听,并回答这样的问题: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的芽儿、柳树、山茶、燕子、青蛙、小雨,在春风的吹拂下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之后,教师带领幼儿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及语言美。

3、理解诗歌内容,加深认识

借助动画片的形式,再次为幼儿展示诗歌内容。之后,请幼儿思考:为什么春风来了,芽儿就萌发了?柳树被出绿了?山茶被吹红了·····春风究竟有什么样的魔法呢?在思考、讨论中引导幼儿总结出---春风其实是春天的使者,因为春天来!之后再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春风还带来了哪些有趣的变化呢?

4、小组合作,仿编诗歌。

结合上一环节的讨论,教师请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诗歌的句式“春风一吹,···萌发了,吹绿了·····,吹红了·····”进行仿编。幼儿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请幼儿分组展示自己的仿编成果,教师逐一记录,并引导幼儿赏析。【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春风。(3)活动一:我是健康宝宝(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常见的疾病有哪些。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保护自己,预防春天里的疾病。3.对健康知识感兴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二--春天的花朵(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花朵,她们的特征是什么样子。2.掌握指纹画的步骤和方法,会用指纹画表达春天的小花。3.热爱大自然,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阅读 22 赞投诉

写留言

第四篇: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真题】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 复台句

【解析】1.5-2岁儿童语言发展为双词句阶段,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也被称为“电报句”。【答案】B 【2014年真题】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答案】D 【2014年真题】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解析】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答案】C 【2014年真题】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A. 2-3个月 B.4-5个月

C.7-8月 D. 9-10个月 【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答案】B 【2014年真题】按顺序呈现护士、免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 B.精细加工 C.组织 D.习惯性

【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答案】C 【2014年真题】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A.教材 B.家长 C.教师 D.儿童

【解析】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理论 【答案】D 【2014年真题】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解析】象征性游戏的标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答案】C 【2014年真题】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A.平时观察 B.期末测查 C.问卷调查 D.家长访谈 【解析】幼儿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获得发展,因此日常的观察是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鼻根部涂抹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 B.让幼儿头略低,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D.让幼儿仰卧休息 【解析】止鼻血的有效方法为头略低,冷敷前额和鼻部。【答案】B 【2014年真题】简答题: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 【参考答案】

(1)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在户外活动开展前,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3)在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4)注意强化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

【2014年真题】简答题: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参考答案】

主要观点:在加德纳看来,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两种核心能力构成,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1)每—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智能种类: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儿童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幼儿,重新定位教学观,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注意鉴别并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领域。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幼儿最适合的发展道路。【2014年真题】论述题

在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结合实例说明。【参考答案】

(1)从教育目标来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2)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从幼儿园教育内容来看,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目前幼儿园教育内容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活动目标的整合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实施途径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来落实。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活动是整合性的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其教学目标也不是孤立的,中班健康课《我们的鼻子》,其目标可以是了解鼻子的主要功能,知道—些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通过图画等方式观察,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目标中有情感,有知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同时有健康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的融合。

【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小虎精力旺盛,爰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难以克制。问题:

根据小虎的上述形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气质类型?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他气质类型的特征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

(1)小虎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因为胆汁质的人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小虎精力旺盛,做事急躁马虎,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随意动手打人,都是胆汁质类型表现的主要特征。

(2)针对胆汁质的小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应该有耐心和爱心的对待小虎。要经常培养小虎气质特点中优秀的—面,如鼓励小虎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如果小虎出现暴力、没有耐心的情况,要及时予以引导,防止任性粗暴。材料中小虎发脾气后也非常后悔,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进行谆谆善诱,平时给予小虎更多关注,与家长及时沟通,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园教育时,注意培养小虎的创造力,韧性,决断力,行动力和表现力等多种优良的品质特征。【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 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如果这样说还没给你,你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方法„„” 问题:

请分析上述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本案例中主要反映了老师在处理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引导。两位教师的做法各有利弊。

(2)幼儿的身心特征(生理因素情感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要留意幼儿身心特征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采用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对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之处分析如下:

教师A的做法的可取之处: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及时介入过程中没有强制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而是用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幼儿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不可取之处:该教师介入的方式属于主导者地位,也就是说以教师的身份介入到游戏当中,干涉到了幼儿正常游戏的进行。而且让小莉离开秋千让诺诺玩的时候,并没有询问小莉的意愿,委婉中透露着一种命令式的口吻,没有给与孩子没有述说自己意愿的机会。对于诺诺来说,这一次通过老师的介入满足了内心的愿望,下次遇到此类问题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老师,欠缺自己动脑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会养成孩子胆、懦弱,依赖成人的问题。教师B的做法可取之处在于注意到了幼儿特点对同伴交往的影响,对交往当中弱势一方,即诺诺积极引导,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抓住契机培养了幼儿交往当中的主动性、勇气,更为可取。

教师B考虑不周全之处在于她对幼儿处理问题的过程关注不够,仅笼统教给方法,对后期交往过程应有更多关注、引导,鼓励。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要点90分

《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学前儿童发展

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理论,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决定论

◆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强调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社会认知--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自我强化:人能观擦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0~1岁,口唇期;1~3岁,肛门期;3~6岁,性器期;6~11岁,潜伏期;12岁以后,生殖期

◆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创造对停滞、完善对失望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三山实验--四个影响因素: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四个年龄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7岁,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没有守恒概念,相对具体性);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概念,可逆性);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三个观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的角色;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最小差异)--最近发展去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个月: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脚掌);巴布金反射(手掌)--1~6个月:手眼协调和开始认生都发生在5~6个月

◆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言语的形成(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思维的萌芽(2岁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2岁,掌握了代名词“我”)

◆3~4岁的年龄特征: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仍带有知觉行动性

◆4~5岁的年龄特征:爱玩、会玩、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5~6岁的年龄特征: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具雏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身体发育的特点: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5、6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

◆身体发育的规律: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第一个突增期在2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颅增长一倍,躯干增长两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一直是领先的)

◆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到局部,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一)注意

◆注意: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订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规律

注意的选择性: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注意的稳定性:(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可持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能保持注意20分钟左右)--影响因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例如:幼儿可以边唱歌边做动作,或边搭积木边聊天等。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至少对其中的一种活动掌握得比较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多少注意或精力。

注意的广度: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幼儿注意的分散的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疲劳;目的要求不明确;注意转移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

◆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作用;合理地组织教育活动

(二)感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视觉敏度:即视力,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颜色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感觉规律

感觉适应: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感觉的补偿作用:盲人的听力比一般人灵敏

(三)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视觉悬崖--深度知觉

形状知觉--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镜面示范--动作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

3岁--上下,4岁--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知觉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老师讲课的声调应抑扬顿挫)

◆知觉的理解性--使幼儿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注意通过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觉的整体性--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四)观察力的发展:目的性加强;持续性延长;细致性增加;概括性提高;观察方法的形成(五)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5~9个

◆记忆发展特点: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识记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识识记开始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记忆策略的形成: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

◆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策略

(六)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无意想象--没有预订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根据预订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

◆幼儿想象的特点: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七)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幼儿早期--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发展的特点--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片面性、固定性

◆理解发展的特点--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从对事物做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进行培养;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

(八)言语

1~1.5岁--单词句阶段

1.5~2岁--双词句阶段

4岁--出声的自言自语--形式:游戏言语、问题言语

句子类型--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辅音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注重个别教育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情绪的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道德感--小班幼儿指向个别行为如打人是不好的;中班幼儿喜欢告状;大班幼儿看小人书时把坏人的眼睛挖掉

理智感--好奇好问,“破坏”行为

◆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保健功能

◆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的类型--陌生情境实验--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儿童的特点(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情况和内在的气质特点),文化因素

◆情绪的发展:社会化、丰富化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控制与掩饰成分增加

◆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

活动动机:从动机互不相干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气质

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暴躁,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喜欢与人交往,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注意与兴趣容易转移,情绪表现明显,但易变

黏液质:安静稳定,反应缓慢,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但不容易转移

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反应深刻、持久,不表现于外,具有内倾性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

◆影响幼儿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遗传、家庭、幼儿园教育、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

◆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

◆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感、自信心;

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人际关系),性别角色(社会性),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道德发展)

◆亲子关系: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影响因素: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

影响因素:早期亲子交往、幼儿自身的特征、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性别角色: 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3~4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影响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移情--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

◆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强化、挫折(直接挫折)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任性、依赖性、自私、不合群

胆小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原因--缺失、独特、家长和子女关系;教养方式特点--溺爱、过分保护

◆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集体教育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差异类型: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性格差异、性别差异、学习类型差异

◆差异形成原因:遗传和环境

◆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资源利用模式、补偿模式、治疗模式、个别化教育方案、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

幼儿园:平衡协调发展多种智能;进行个别化的学习;社区化的学习;自由探索,完整记录;有多元化思维和多元角色扮演的专业师资;家长和教师良好互动

教师:

教学方式--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让有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方式--从多种领域评价幼儿的发展;展示儿童的优势;评价凸显激励作用,珍视和鼓励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得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

◆谈话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作品分析法--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发育迟缓:

表现: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

影响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或饮食不均衡导致的营养不足;疾病;家族性爱小和体制性生长发育迟缓;精神因素;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甲亢、垂体性侏儒等

预防:合理营养,均衡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调养,发挥生长潜力;改善生活环境,精神安慰;对先天性遗传等疾病进行特殊治疗

◆肥胖症

影响因素:进食过多,营养过剩;运动过少;遗传;心理因素

预防:避免婴儿哺乳过多,避免幼儿陷入多食、少动的怪圈

◆自闭症

表现:言语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异常、兴趣奇特;伴有感知障碍、癫痫发作

影响因素:先天生物学因素(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后天环境因素(因父母工作忙,导致生活环境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

预防与矫正: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刺激和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心理活动

二、学前教育原理

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

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教育是社会政治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政治

◆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的改革;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哦哦那个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性质:基础性、公益性

◆幼儿园的目标: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打好基础

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福禄贝尔--1840年--幼儿园之父--恩物: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步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被尊崇为哥白尼和现代教育支父

◆卢梭--《爱弥儿》--自然后果的方法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性记录--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推崇遗传,提出敏感期,注重感官教育,自由和纪律想协调,爱护信任儿童,有准备的环境

◆陶行知--生活教育、大众教育--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活教育--做中教,做中学--整个教学法

◆张雪门--行为课程--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育的一般原则: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目标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整合性原则

◆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保教合一的原则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学前教育保教结合(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园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幼儿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发展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行为的有序性

发展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幼儿园正常生活学习的保障

◆意义、作用、功能

生活功能

教育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

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目标:素质教育

◆内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

◆实施

健康指导要点:

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也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语言领域指导要点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愿意积极应答的环境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丰富经验,提供条件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社会领域指导要点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

科学领域指导要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艺术领域指导要点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支持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9、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三、生活指导

1、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主要环节: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有组织教育活动、间隙活动、自由游戏活动、盥洗、进餐(间隔时间3~4小时)、睡眠、离园、晚间活动等

◆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使学前儿童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生活常规的培养

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习惯,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晨间锻炼活动,坚持穿园服装入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环保意识;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

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

◆制定和使用常规时,应该注意的要求:--增加

常规应当是积极的,不能有使孩子感觉很坏的规则

制定常规时应该向幼儿解释理由,使幼儿知道为什么

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应当用积极的语言,避免说反话

教师要按一日活动的顺序制定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步让幼儿掌握这些要求

讲解示范是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

行为训练

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必要的个别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 渗透教育法 评价激励法 成果欣赏法 图示观察法 游戏练习法

家园共育法

3、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卫生保健常规 卫生消毒常规 健康检查常规 生活管理常规 疾病防治常规

安全工具常规

◆疾病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扁桃体炎症 腹泻

泌尿系统感染

4、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安全问题 小外伤 骨折(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能轻易移动伤者;止血;处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即固定;及时送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出血

烧、烫伤

煤气中毒

误服毒物

异物

溺水

触电

中暑

◆火灾

◆地震

四、环境创设

1、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安全原则,适应需要的原则,经济原则,卫生原则,美观原则,舒适原则

◆室内布置原则: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美观经济原则

◆室外布置原则:安全性原则、美化绿化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讨论法、探索法、操作法、评价法

2、了解创建活动区的功能,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区教育的功能

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

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

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

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环境创设的影响

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安全感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我价值形成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独立人格形成的影响

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口语交流法: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交谈

文字法:问卷调查、家园联系本、宣传栏、活动法:观摩、庆祝、服务、管理

◆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性

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适应我国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适应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游戏活动的指导

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感觉机能性游戏--以独自游戏或各自游戏的形式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类游戏逐渐下降

象征性游戏--把知觉到的食物用它的替代物来象征的一种游戏形式

结构性游戏--以造型为基本活动,往往以搭建某一建筑物或物品为动因;活动成果是具体的造型物品;它与角色游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运动竞赛、智力竞赛

◆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

独自游戏--独自玩耍,没有玩伴意识时期,2岁前

平行游戏--一种两个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独自游戏,2~3岁

联合游戏--多个儿童一起进行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没有分工,也没有按照任何具体目标或结果组织活动

合作游戏--一种有着共同需要、共同计划、共同协商完成的游戏活动,3岁后开始,5~6岁得到发展

◆依据儿童行为表现分类

语言游戏--是一定的语言元认知为前提的,既是一种游戏,优势一种元语言活动

动作技能游戏--通过手脚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而获得快乐的游戏活动

想象游戏--儿童将食物的某些方面作象征性的转换

交往游戏--两个以上的儿童以遵守某些共同规则为前提而开展的社会性游戏

表演游戏--以故事或童话情节为表演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依据教育的目的性分类

自发游戏--儿童自己发起的、自愿参加的、自主支配的游戏

教学游戏--以预先编好了主题情节、预先规定了规则的形式介绍给儿童的。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的主要功能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以自身为媒介:游戏者、旁观者;以材料为媒介;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确定指导的时机

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

介入的角色定位:非支持性角色(不参与者、导演者);支持者角色(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带头人)

介入的时机: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巧方面发生困难时

◆各类游戏

角色游戏注意事项:--增加

①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②尊重儿童的意愿③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④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建构游戏注意事项:--增加①逐步投放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建构游戏材料②指导儿童逐步掌握建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③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建构游戏中起到导航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观察、诱导、鼓、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④重视建构游戏的过程⑤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表演游戏

规则游戏

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2、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

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

4、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动方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七、教育评价

1、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育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 ◆目的: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和改进工作,促使每一个幼儿发展

◆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

◆类型

依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依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依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依据评价的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2、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下载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