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7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A.扣纽扣
B.使用剪刀 C.双手接球
D.系鞋带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3.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4.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A.回避型状态
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粘液质气质 5.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块 D.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7块 6.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 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8.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 D.用手背擦鼻涕
9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A.跳远
B.跑步 C.投掷
D.踩高跷 10.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A.教育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B.儿童的生长以教育目标为依据 C.教育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础 D.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论述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莉莉和小娟玩游戏,她们想让5娃娃睡觉,但是没有小床,于是他们找到木板做小床,莉莉说:“床不够。”小娟挑出2个留着长头发的娃娃说:“他们长大了,天黑了,要睡午觉了。”莉莉说:“好的。”[亿师学整理]然后将3个需要睡觉的娃娃中最大的一个[亿师学提供]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试图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进去,于是莉莉说:“换一换。”然后将最小的娃娃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说:“娃娃们,好好睡觉吧。”
(1)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为。(10分)(2)这次游戏后,教师应当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学习与发展。(10分)
15.教师为了帮助大班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在其中渗透数学教育,专门只做了一套“春天”的拼图(如图1),拼图底板是若干道10以内计算题,每一小块图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计算题的得数(如图2),教师希望幼儿根据计算题与得数的匹配找到拼图的相应位置。然而,材料投放后,教师却发现许多幼儿不用做计算题就能轻松完成拼图,也未对图片中的季节特征产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问题:
(1)请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角度,分析这一拼图材料的投放对达成教学目标是否适宜?为什么?
(2)该材料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请提出改进建议。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的能涉及多个领域的系列活动。要求写出3个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
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纸板箱,鞋盒,牙膏盒,药品盒等数量众多的盒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了幼儿,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利用盒子自发产生了很多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于是,决定围绕纸箱、纸盒涉及出系列活动、推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双手接球更多培养的是幼儿大肌肉动作,完成《指南》中“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的目标。
2.【答案】C.遗传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题干中的双胞胎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说明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3.【答案】B.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拟人性和经验性。其中,拟人性又称泛灵论,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感情强加到小动物和小玩具身上,题干体现的是泛灵论。
4.【答案】C.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一下子就会不安起来,会用喊叫、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亲人的出现,与题干表述相同。
5.【答案】D.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感知动作开始,幼儿计数,不但要用眼睛看,而且还要动手去数,ABC选项中都体现了幼儿动手数数的过程。只有D选项进入到了数的概念,拜托感知直接进行口头计算了,故D选项正确。
6.【答案】A.《指南》中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因此A选项正确。7.【答案】D.抓题干中的关键词“规则”即可得到答案。
8.【答案】B.擤鼻涕时应让幼儿上身稍微前倾,先用手指压住幼儿的一侧鼻翼,让幼儿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翼的鼻涕;在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故B正确。9.【答案】B.踩高跷能够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10.【答案】A.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和生长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的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共被动的、[亿师学提供]压抑的状态中解放除开。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二、简答题
11.【答案】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当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亿师学整理]。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答案】(1)营造温暖、放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保护幼儿自尊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颁布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教师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亿师学提供]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3)尊重幼儿、让幼儿主动发展
尊重幼儿的人格、需要、兴趣。教师遇事要和幼儿商量,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允许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4)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充分利用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5)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示范
三、论述题
13.【答案】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职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如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自关系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1)材料中,幼儿反复尝试,在不断的尝试错误后终于将娃娃们安置好,说明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为中进行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行动性,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并多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
(2)教师要理解现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并多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15.【答案】(1)不适宜
首先,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因此,让幼儿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时,需要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的游戏材料,借助直观探索来感受数学的运算,而不能只是抽象的加减运算,这一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其次,《纲要》对于科学领域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题干中的游戏材料不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因此,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来说不可取。
(2)
1、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①不具有操作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材料、能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的材料才能激起幼儿的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②不具有整体性。“春天”这一主题,是幼儿生活中能直观感知到的词汇,幼儿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事物来体现春天,而题干中教师所呈现的材料只是关于“春天的景致”,这表明围绕着课程主题给幼儿呈现的材料是局限的、不完整的。
③材料之间的衔接不足。教师围绕“春天”的主题组织活动,希望通过一个活动,幼儿既能了解到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还能渗透数学教育。符合《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彼此之间需要融合、相互促进要求”的要求。但春天的拼图中一部分是春天景色,一部分是计算题,两者之间并没有直观联系,造成两个活动彼此衔接不足。
2、改进建议:
①鉴于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探索、操作的材料。
②围绕生活内容命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完整的材料。
③主题活动在提供材料时,需要兼顾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考虑活动之间的衔接语配合。
五、活动设计题
活动一: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2、能够指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3、喜欢几何形体图形,对数学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纸箱若干。
2、幼儿对于正方向、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向幼儿展示长方形、正方向宝宝,引导幼儿回忆它们各自由哪些特点,在呈现与他们相似,但又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宝宝,请幼儿思考它们是谁?
2、展示模型,动手探索。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和纸箱,请幼儿动手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3、总结梳理,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长方体宝宝和正方体宝宝的特征: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4、游戏巩固,问题拓展
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向他们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版纸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药品盒等,请幼儿相互配合,把他们放回到对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框里。看哪组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准。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延伸】请幼儿去美工区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
活动二:中班健康活动:运纸盒 【活动目标】
1、知道废旧纸盒可以拿来做游戏,更好的利用。
2、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练习爬、钻、跳等动作。
3、感受纸盒游戏的乐趣,体验互助合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纸盒若干、平整的场地、拱形门、绳子、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律动热身,趣味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伴随音乐做律动:请出你的小头点一点,请出你的小手拍一拍,请出你的小腰弯一弯,请出你的小腿蹲一蹲,请出你的小脚跳一跳,请出你的小手放放好。
二、创设故事情境,讨论猜想盒子游戏的玩法。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遗失了很多鞋子,需要小朋友们为动物宝宝送回去。但小动物的家在树林里,要想帮小动物的忙有很多的困难,我们要钻过山洞(拱形门),跳过小河(绳子),爬过草地(泡沫垫)才能到小蜈蚣的家。请幼儿思考讨论如何顺利克服这些困难。
三、初步尝试游戏,不断探索。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索游戏玩法,了解游戏规则。遇到山洞时,怎么过去?(示范提要求不能把山洞碰倒。)遇到小河时,怎么过去?怎么跳呢?(要求要跳过去, 不能掉到小河里。)(幼儿跳的方式,可以是分开腿跳,也可以是双腿一起跳)遇到草地时,怎么过去?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就不能帮小动物把鞋子运回家。并请幼儿来做携带大小不同的盒子进行尝试。
四、游戏比赛,谁是动物的好朋友。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并请幼儿思考在每个环节放一个幼儿进行游戏尝试,看哪一组小朋友按照游戏规则,又快有好的完成送鞋子的任务。他们就是动物的好朋友。【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运纸盒的游戏。
活动三: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盒、纸箱造型 【活动目标】
1、知道即便是废旧物品,通过适当的改造也是可以变出漂亮的造型。
2、愿意根据纸盒、纸箱的外形进行想象,大胆使用切割、连接、刷色等方法进行制作活动。
3、体验动手改变纸盒的乐趣,愿意与同伴一同进行美术的探索活动。【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盒、纸箱,切割、刷色的工具(小刀、刷子等),辅助材料(铅丝、绳子、挂历纸等),各种颜料,积木,剪刀,一级糨糊,锥子,胶带等。
2、各种图片(建筑物,桥梁,大型玩具,家俱,交通工具等)【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活动。
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的图片,请幼儿思考这些废旧的纸盒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请幼儿自由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图片中选一个喜欢的内容,并一起商量要制作的东西。
2、教师与幼儿讨论制作的方法。
教师:这些物品怎么做呢?要用哪些材料?如果需要两个纸箱,怎么连接?怎么样让你们制作的物品更加美观一点?
3、教师幼儿讨论合作的方法。
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分工?(先讨论并确定做哪些物品,每个人负责做什么。)如果在合作的时候遇到矛盾怎么办?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协商。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并请幼儿注意作品的整体美观。
5、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教师请幼儿已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的创造意图,并进行适当的自评。在互相欣赏、交流中不断提升美术活动的动手乐趣。
【活动延伸】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美工区做展览。
第二篇:2018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3分)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3分)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不是婴幼儿期...情绪体验(3分)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主要考察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3分)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3分)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3分)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3分)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3分)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3分)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15分)
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 ④提供宣泄场合 ⑤再现情景(2)家庭方面 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②做好情绪的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15分)
正确答案:(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20分)
正确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
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正确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园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1)郭老师是否应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怎么做?(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五、活动设计题
16、…… 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分)(2)采用诗歌“春风”...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每个活动4分,共8分)
正确答案:
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春天》
【活动总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认知目标:知道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了解春天这一季节的典型特征。
子活动一 大班语言领域诗歌活动《春风》
一、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诗歌的活动,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出的春天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感受过温暖的春风,观察过春天的景象物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季节——春天教师总结: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五彩斑斓、鸟语花香;诗人把春天编进了一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幼儿尝试说一说诗歌里听到的内容。(柳树、燕子、青蛙等)2.带领幼儿借助图片学习诗歌,整体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将图片按照诗歌的内容排列,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带领幼儿从头到尾阅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采用一边念诗歌一边表演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吹绿”、“吹来”、“吹醒”等词。(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习按节奏朗读。3.欣赏诗歌,调动经验,尝试仿编诗歌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其他景物,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春风一吹,桃花儿开;吹蓝了天空,吹绿了草儿;吹化了冰块,吹来了鸟儿;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里其他的景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动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春天的花》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观察和感受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植物的兴趣。技能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发现春天的美,认识春天的花,提升观察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春天不同花的种类和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子活动三
大班绘画活动《春姑娘》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春天,体验绘画春天的乐趣。技能目标:在观察春天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中美丽的春姑娘的景象画下来。
认知目标: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
第三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A、要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A、羞愧 B、伤心 C、害怕 D、生气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特点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3个子活动。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采用诗歌“春风”(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附:诗歌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现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D 中班幼儿能用自然、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3.A 羞愧感属于高级情感,在幼儿期形成。
4.B 协商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同伴交往属于社会交往的一种。
5.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6.B 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不追求知识的灌输。在《指南》中也规定小班幼儿,主要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情和现象感兴趣,因此,答案为B、。
7.A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应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
8.B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D 艺友制源于陶行知。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就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10.C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
(1)反思法。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使用反思法,请孩子们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2)自我说服法。当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当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
(3)想象法。通过想象自己是某个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可以想象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
12.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也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也是活动性原则的体现。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让幼儿探索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起来,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3)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组织语言活动“秋天来了”,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秋天的景色和变化,加深幼儿的体会。
四、材料分析题
14.(1)中班幼儿高级情感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道德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喜欢告状,具体原因如下:
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接触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的由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发展成为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
②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比较突出。
(2)到了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情绪,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体现在他们更加的关注到爱小朋友,也有了基本的集体荣誉感等,对各项事物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15.(1)郭老师投放“绘画步骤图”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首先,《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艺术环境,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提高绘画创作水平,而不应该直接提供“绘画步骤图”。
②其次,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在创作中进行相应的指导,而不能直接的提供“绘画步骤图”。
③最后,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题干中教师的直接给出面包车的绘画步骤,让幼儿以此为标准去绘画,实际上束缚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创造性想象的萌发。
(2)如果我是郭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我会有以下做法: ①首先,我会引导孩子在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多种途径了解“汽车”,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绪,整体提高幼儿对“汽车”的认知水平。
②其次,我会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③最后,我会不断的提供各类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在大胆表现的同时,提高绘画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五、活动设计题 16.(1)总目标
1.知道春天里周围景物的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2.能用朗诵、绘画等各种方式感受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3.知道春天里的常见的疾病有哪些,能够照顾好自己。4.喜欢春天,愿意围绕“春天”的主题进行各种活动的探索。(2)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春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知道春风给大地带来的变化。2.能够正确地朗诵诗歌,并进行仿编活动。3.喜欢参加语言领域活动,热爱春天。【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视频、记录表格
2、幼儿对春天、春风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学过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并进行提问: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现在跟年前相比天气如何?温度如何?风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进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春风。
2、教师范读诗歌,初步感受
教师范读《春风》这首诗歌,请幼儿认真聆听,并回答这样的问题: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的芽儿、柳树、山茶、燕子、青蛙、小雨,在春风的吹拂下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之后,教师带领幼儿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及语言美。
3、理解诗歌内容,加深认识
借助动画片的形式,再次为幼儿展示诗歌内容。之后,请幼儿思考:为什么春风来了,芽儿就萌发了?柳树被出绿了?山茶被吹红了·····春风究竟有什么样的魔法呢?在思考、讨论中引导幼儿总结出---春风其实是春天的使者,因为春天来!之后再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春风还带来了哪些有趣的变化呢?
4、小组合作,仿编诗歌。
结合上一环节的讨论,教师请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诗歌的句式“春风一吹,···萌发了,吹绿了·····,吹红了·····”进行仿编。幼儿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请幼儿分组展示自己的仿编成果,教师逐一记录,并引导幼儿赏析。【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春风。(3)活动一:我是健康宝宝(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常见的疾病有哪些。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保护自己,预防春天里的疾病。3.对健康知识感兴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二--春天的花朵(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花朵,她们的特征是什么样子。2.掌握指纹画的步骤和方法,会用指纹画表达春天的小花。3.热爱大自然,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阅读 22 赞投诉
写留言
第四篇: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真题】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 复台句
【解析】1.5-2岁儿童语言发展为双词句阶段,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也被称为“电报句”。【答案】B 【2014年真题】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答案】D 【2014年真题】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解析】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答案】C 【2014年真题】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A. 2-3个月 B.4-5个月
C.7-8月 D. 9-10个月 【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答案】B 【2014年真题】按顺序呈现护士、免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 B.精细加工 C.组织 D.习惯性
【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答案】C 【2014年真题】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A.教材 B.家长 C.教师 D.儿童
【解析】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理论 【答案】D 【2014年真题】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解析】象征性游戏的标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答案】C 【2014年真题】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A.平时观察 B.期末测查 C.问卷调查 D.家长访谈 【解析】幼儿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获得发展,因此日常的观察是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答案】A 【2014年真题】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鼻根部涂抹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 B.让幼儿头略低,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D.让幼儿仰卧休息 【解析】止鼻血的有效方法为头略低,冷敷前额和鼻部。【答案】B 【2014年真题】简答题: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 【参考答案】
(1)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在户外活动开展前,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3)在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4)注意强化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
【2014年真题】简答题: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参考答案】
主要观点:在加德纳看来,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两种核心能力构成,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1)每—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智能种类: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儿童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幼儿,重新定位教学观,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注意鉴别并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领域。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幼儿最适合的发展道路。【2014年真题】论述题
在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结合实例说明。【参考答案】
(1)从教育目标来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2)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从幼儿园教育内容来看,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目前幼儿园教育内容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活动目标的整合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实施途径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来落实。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活动是整合性的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其教学目标也不是孤立的,中班健康课《我们的鼻子》,其目标可以是了解鼻子的主要功能,知道—些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通过图画等方式观察,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目标中有情感,有知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同时有健康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的融合。
【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小虎精力旺盛,爰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难以克制。问题:
根据小虎的上述形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气质类型?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他气质类型的特征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
(1)小虎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因为胆汁质的人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小虎精力旺盛,做事急躁马虎,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随意动手打人,都是胆汁质类型表现的主要特征。
(2)针对胆汁质的小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应该有耐心和爱心的对待小虎。要经常培养小虎气质特点中优秀的—面,如鼓励小虎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如果小虎出现暴力、没有耐心的情况,要及时予以引导,防止任性粗暴。材料中小虎发脾气后也非常后悔,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进行谆谆善诱,平时给予小虎更多关注,与家长及时沟通,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园教育时,注意培养小虎的创造力,韧性,决断力,行动力和表现力等多种优良的品质特征。【2014年真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 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如果这样说还没给你,你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方法„„” 问题:
请分析上述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本案例中主要反映了老师在处理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引导。两位教师的做法各有利弊。
(2)幼儿的身心特征(生理因素情感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要留意幼儿身心特征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采用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对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之处分析如下:
教师A的做法的可取之处: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及时介入过程中没有强制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而是用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幼儿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不可取之处:该教师介入的方式属于主导者地位,也就是说以教师的身份介入到游戏当中,干涉到了幼儿正常游戏的进行。而且让小莉离开秋千让诺诺玩的时候,并没有询问小莉的意愿,委婉中透露着一种命令式的口吻,没有给与孩子没有述说自己意愿的机会。对于诺诺来说,这一次通过老师的介入满足了内心的愿望,下次遇到此类问题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老师,欠缺自己动脑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会养成孩子胆、懦弱,依赖成人的问题。教师B的做法可取之处在于注意到了幼儿特点对同伴交往的影响,对交往当中弱势一方,即诺诺积极引导,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抓住契机培养了幼儿交往当中的主动性、勇气,更为可取。
教师B考虑不周全之处在于她对幼儿处理问题的过程关注不够,仅笼统教给方法,对后期交往过程应有更多关注、引导,鼓励。
第五篇: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A.要求幼儿用胸腔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唱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A.羞愧 B.伤心 C.害怕 D.生气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不同玩具发生特点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食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 ④提供宣泄场合 ⑤再现情景(2)家庭方面 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②做好情绪的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正确答案:(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 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 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总结评 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正确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 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 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 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 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 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 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 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 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正确答案:(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 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 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 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 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 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 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 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会话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正确答案:(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 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 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 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 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 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五、活动设计题
16.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3个子活动。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2)采用诗歌春风(所附诗歌暂缺)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正确答案: 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春天》
【活动总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认知目标:知道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了解春天这一季节的典型特征。子活动一 大班语言领域诗歌活动《春风》
一、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诗歌的活动,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出的春天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感受过温暖的春风,观察过春天的景象物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季节——春天教师总结: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五彩斑斓、鸟语花香;诗人把春天编进了一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幼儿尝试说一说诗歌里听 到的内容。(柳树、燕子、青蛙等)2.带领幼儿借助图片学习诗歌,整体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将图片按照诗歌的内容排列,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带领幼儿从头到尾阅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采用一边念诗歌一边表演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吹绿”、“吹来”、“吹醒” 等词。(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习按节奏朗读。3.欣赏诗歌,调动经验,尝试仿编诗歌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其他景物,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春风一吹,桃花儿开;吹蓝了天空,吹绿了草儿;吹化了冰块,吹来了鸟儿;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里其他的景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动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春天的花》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观察和感受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植物的兴趣。技能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发现春天的美,认识春天的花,提升观察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春天不同花的种类和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子活动三
大班绘画活动《春姑娘》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春天,体验绘画春天的乐趣。技能目标:在观察春天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中美丽的春姑娘的景象画下来。
认知目标: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