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范文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是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而产生的,是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信息经济时代学生就业率的强大动力。从创新创业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信息经济时代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主体内在因素,即价值观、成就动机和创造力,以及本科与高职管理模式的差异。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环境上的差异,从内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探索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经济新常态;管理模式;信息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18-0173-02
信息经济是中国经济强大的推动力,它必然给传统产业带来深刻改革,而创新应时代而生,主要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信息经济化时代,在我国经济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同样需要创新。近年来,创新创业管理成为高校重要教学改革事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发展和规模快速上涨的态势,但“创新创业管理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1]。创新是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而产生,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学生主体的发展有规律可循,环境和管理制度的不同会使大学生心理状态有差别。因此,信息经济时代下,学生的主体因素和发展规律在创新创业管理中不容忽视。
一、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意义
1.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创新与创业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正如“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所述:“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2]有价值的创新可以带来新的事业,创业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创新。王占仁教授提出,“创新创业”在形式表现上是在“创新”的后面加上了“创业”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3]。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面向有创业意向的部分学生,也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在国务院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和通知中可以明确显示,我国创新创业的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作为高校的重要教学改革,纳入教学建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管理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相呼应,旨在激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2.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意义。(1)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不再追求总量的增长,而是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4]。总书记强调,中国要走创新驱动道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科技创新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增长方式转变等等,都需要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以应用型创新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信息经济时代全世界90%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摆脱在科技和知识产权上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全世界的大学都在积极融合创新创业管理思想,为高等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对课程、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等进行全新的教学改革。因此,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3)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表现在国民的素质高低,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5]。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理念强有力地推进高校开始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更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创业改革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高素质人才,显然这需要分层次、差异化的个性化培养,这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
1.影响创新创业的内在因素。(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决定一个人决定方向和采取行动和的标准。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社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首先需要对创新创业的意义和迫切性有准确的认识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努力奋斗的原动力,否则即使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果学生只当作应试教育行为模式应对,也很难实现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创业的行为。(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每个人的成就动机都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阿特金森等人则发现,人在竞争环境中会产生两种成就动机心理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目?说奈?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大,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因此,创新创新创业作为高校管理改革应运而生,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目标,允许失败,鼓励尝试。(3)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和创新创业直接联系的心理因素,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和培养过程。创新创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驱力,是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方向,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教学体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高校,而需要全学龄教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求异思维,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提供一片沃土。
2.影响创新创业的环境因素。湖南高职教育质量2016年度报告,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三年与本科生基本持平,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较毕业当年增幅达94.87%[6]。在学生创业认知调查研究中,“创业行动意向”高职学生有更强的意向从事创业活动,家庭也更能接受孩子创业的就业形式,但是学生普遍在“创业行动意向”都远弱于“创业准备意向”[7]。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高校环境对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的重要性。
三、高职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1.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入校就能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种下“铁饭碗”是价值取向的种子,所以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也就不难理解。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形成新的职业价值倾向,激发创业的需要和激情。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高职院的创新创业改革绝不是几名教师的任务,需要全员参与,转换人才培养理念。高分的学生不代表好学生,有想法、不墨守成规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鼓励和肯定,尊重个性化,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使所有的学生养成基本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
2.创新创业教学设计。我国创新创业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简单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显然不能满足错综复杂的个体差异。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创造力等心理量需都需要从小的引导,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所以中小学的创新创业管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在设计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要加强中小学的创业教育的配套开展。针对学生特点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和社团,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引导创业项目设计,通过逐级的竞赛给予学生奖励和正反馈,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教学空间。
3.社会系统的支持。美国创新创业教呈现出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产学合作广泛、重视企业家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注重国际性和开放性等特点[8]。可见,创新创业管理不是高校的“独角戏”,而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形成一种促进创业创新的生态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管理也应该重视和鼓励各方力量参与。2015年,国办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已经对创新创业管理改革做了整体部署,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强合作,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形成创新创业管理的生态体系。
4.完善创新实践基地,加强产教学研结合。产教学研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还能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人才订单式培养,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在就业竞争中表现出实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三者有机结合,鼓励创新研究,增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利用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有足够的耐心做到分层分类,逐步引导,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培养和造就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有创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等研究,2016,(2).[2] 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10.[3] 王占仁.“?V谱式”创新创业管理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4] 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EB/OL].求是理论网,2015-03-19.[5] 张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初探[J].职教通讯,2016,(11).[6] 湖南高职教育质量2016年度报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1%[EB/OL].华声新闻,2017-02-14.[7] 王心焕.基于大样本调查的本科学生与高职学生创业认知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6,(3).[8] 郝杰.美国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第二篇: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改革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改革
作者: 邓聿文 | 发表时间:2015.03.16 刊发于总2101期《中国经营报》[评论]版
2015年是一个具有标签意义的年份。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结构调整的紧要之年。这诸多“之年”碰到一块,说明了2015年的不同寻常,其实正是新常态的表现。那么,在新常态下,当几千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聚集北京,召开两会,共商国是,部署一年发展,人们能够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读出什么新变化?
经济仍是重中之重
经济是中国两会的主题。对于2015年的中国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表述的: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去年经济增长7.4%,首次低于年初预定目标。今年这一目标定为7%,足以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困难有充分预估,两会前央行的再次降息也显示了这点。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告别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对于中国经济能否保证中高速增长的问题,学界其实并不乐观,很多人忧虑经济的问题不是强身而是保命,有可能较长时间锁定在中低速增长的路径中。一些学者最近发文表示,中国去年较为平稳乐观的经济数据存在两个“看不懂”:平减指数与CPI、PPI的关系出现了显著背离,发电、运力和货币这三个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与实际经济增速背离。如果按照消费与工业物价走势,以及电力、运输和货币所表现出的经济运行态势,去年的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可能已经“破5”,现价增长率更可能在去年四季度已经进入负值。假如这种看法是真实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实不低,不经过努力很难达到。
当然,既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方式也要跟着改变。即使是保增长,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大上项目,尤其是上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必须在保增长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此,需要进行程度更深、领域更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多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行力度更大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遏制国企大扩张;围绕实体经济进行深层次的金融体制改革,消除引爆地方债务危机的燃点;扎实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率;下决心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遏制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蔓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这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015年,中国经济必须保增长和促改革同步推进,才能真正体现新常态之特质。
改革须向纵深挺进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今年仍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并未因国力增强而有所改善乃被克服,相反,进一步恶化,如贫富分化加剧;资源环境被严重破坏;经济结构失衡,转型升级缓慢;社会结构的固化与碎片化;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解释力;腐败的弥漫性蔓延,政府信用恶化;权力失控,法制松弛,滥用专政工具等等。上述矛盾和问题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可以因蛋糕做大,收入增长而被暂时遮蔽或不显突出,但在金融危机后的近二三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剧烈,债务问题凸显,影响财政、就业和公共服务,留给政府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多,若它们迟迟得不到缓解,中国将极可能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鉴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加上人口庞大,如果走不出这个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堪忧,用执政党的话说,很可能“亡党亡国”。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
去年实施的重点改革,包括简政放权,财税、预算、税收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试点,能源、交通、环保、通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以及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改革、公务员车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等,应该说,取得的成效还是不错的。像公务员车改,十几年来屡次试点,但总是在原地踏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是多年来无法突破,这两项改革均被认为涉及既得利益,但去年在中央力推下,都有了进展。
2015年的改革,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将继续把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作为重头戏,在投融资体制、价格、财税、金融、国企、户籍、土地等改革方面取得实效,让人民从改革中受益。
中国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新常态下的改革,必须围绕治理现代化来进行,只有这样,才是中国需要的“新”改革。为此,在实施上述改革的同时,还需要推进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因为从中国的情况看,越往后,经济改革受政治的羁绊越大。事实上,一些经济改革举措从形式而言属于经济改革,但就其所起作用及内容而言,却是政治改革之一种,如预算改革。故而,经济改革最终要成功,必然触及政治和社会改革。
经济改革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治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分权和制衡机制;社会改革的目标则是建立社会自治,推进社会民主,解决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问题,三者合力,形成一种广泛的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法治开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今后十年部署的任务,而2015年则是开局之年,这个“局”开得好不好,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如何,两会是一个检验。
两高报告不用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处涉及到依法治国。即使是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看起来和依法治国关系不大,但其实大有关系。国家的规划和预算安排能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进行,直接关乎依法治国的质量。
在中国的政治设计中,人大是立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是司法机关。立法的质量如何,能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司法公正,是衡量真假依法治国的试金石。今年的人代会有一项重要议程,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作为“管法的法”,《立法法》在颁行的15年里,影响了国家的立法宗旨、程序乃至效果。单单根据《立法法》中“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这一条,就废除了严重损害公民权利的收容遣送制度、劳动教养制度。
这次《立法法》修改的内容超过三分之一,二审草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将原来只对40多个城市的立法权扩大到全部280多个地级市,并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事项作了进一步细化。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立法法》修正草案也将明确税种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此外,引人关注的还有,无法律依据,地方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之规定。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上,动辄用限号、限行、限购等方式,来限制公民合法权益,引起社会很大意见,如果这条通过,将对地方政府的权力是一大限制。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两会前,最高法院出台了司法改革65条,提出要设立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强化人权保障;推动省级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建立院、庭长在监督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文书入卷存档制度等措施,这些改革有的正在落实,它们着眼于提高法院特别是审判的独立性,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中国的依法治国是一个长过程,在2月召开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上,中央提出了抓“关键少数”的提法。“关键少数”一般指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因为他们掌控着巨大的权力和资源,其法治意识如何,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带头遵守法律,成为治国理政的法治“模范”,对依法治国,带动全社会落实法治,形成运用法治监督领导干部用权的新常态,非常关键。然而,这“关键少数”能不能包括非官员代表委员,大体说来,这上千名的非官员代表委员是社会精英,他们拥有的权力和资源比起社会中的多数群体来,多得多,如果他们能够利用其影响力,真正行使法律赋予代表委员的职责,中国的法治状况将也比现在要好得多。
反腐任重道远
腐败不停,打虎不已,反腐是新一届班子施政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执政党最得民心的举措。3月2日,军方一次性打包公布了十多名副军级以上高级将领的腐败情况。紧接着,3月4日,河北省委秘书长景春华落马,这显示中纪委并不因为两会举行而推迟打虎进度。
对反腐,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指出的: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十八大后的中国反腐,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第五代领导人赢得了巨大声誉,但从目前来看,腐败状况还非常严峻,反腐要深入面临着阻力。一是尚有很多领域的腐败黑幕没有揭开或者刚刚揭开一点,例如,前不久中央巡视组对第一批央企巡视意见的反馈让外界看到,央企的腐败不亚于官场。包括央企在内,中国的国企有上万家,加上金融机构,这一大块的腐败还只是撕开一个小角。除此外,学校、科研机构、文化领域的腐败尚未触及。可见,反腐任务还非常繁重。二是反腐从治标到治本的过渡,能否建立一套与法治相衔接的预防腐败体系。针对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巨大腐败存量,开展疾风暴雨式的反腐是必要的,至少在未来几年里,这种反腐方式还不能退出,但客观而言,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需要在大规模反腐后,适时推进制度反腐。这当然不是说,目前的反腐没有进行制度建设,最大的制度改变,就是加强了中纪委对反腐的主导和统领。
反腐的制度建设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制度建设是针对一切公权力和政府行为的,包括公民参与、信息公开、预算民主、简政放权等,就此而言,它已经超越了反腐范畴,但对遏制腐败有预防作用;狭义的制度建设是针对腐败行为和反腐机构的,它包括重组反腐机构,加强中纪委对反腐的主导地位和相对党委的独立性,强化办案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及利益回避机制等。
当前在这两方面都有一定进展。去年新修了预算法,规定政府所有收入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加大了对政府的预算约束。刑法修订也加大了对贪污贿赂的惩处力度,还建立了国际追逃网络,加强反腐的国际合作。另外,进一步规范了对裸官的管理,官员财产申报也强化了抽检环节。中央深改组会议最近还通过了上海试点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以遏制涉及官员亲属的裙带腐败行为。
执政党的强力反腐是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从一开始,这轮反腐就有着明确思路,即先治标后治本,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以惩戒、教育、预防的“三位一体”,使官员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尽管如此,同腐败官员的较量还任重道远,要使反腐不出现反复,在加强执政党内部反腐力度和制度革新的同时,需要开放外部对权力和腐败的监督,调动公民反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外部多元主义去遏制政府权力腐败。
环境问题格外被关注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在近年的两会上,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代表委员的重视。
对于环境问题,要说政府不重视那是假的,五大建设中就有一个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方略的组成部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了四段集中进行阐述,表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然而,环境污染和破坏并未因为政府的重视而有很大改善,相反,一些方面程度还在加重,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该阶段客观上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所谓先污染后治理,这可能是人类工业化的一个发展规律,至少在当下人类尚没有找出一条没有污染的发展之路,不承认这点不行。二是保护环境的法规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和落实。中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在环保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尽管环保部门由以前的副部级升格为部级,成为内阁的一个机构,可在各政府部门中,一向是个弱势部门。当然,环保立法自身漏洞也很多,例如,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严重滞后于今天的现实。所以如此,乃在于长期以来以GDP为政绩的考核体系,以及地区之间的竞争,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地方政府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地区之间的竞争又加剧了这一倾向。
不论富贵与贫困,环境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经历过多次大面积的雾霾后,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权益被激活,环境开始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与政治问题,这些年因环境破坏引起的群体事件已越来越多,政府也真正意识到不解决环境不行。所以在去年,重新出台了被称为最严厉的环保法,强化了政府责任,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是对政府及其有关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了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重在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集中解决环保中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环保部门可以对污染企业实行日罚。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环保法还规定了环境信息的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参与制度和诉讼制度,允许环保组织对企业进行公益诉讼,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将开启公民环境参与之门。
政府工作报告除表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外,还提出要采取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措施。
从其他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来看,要改善环境,一方面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和管理方式,做到决策透明化和阳光化;另一方面是严格环境立法,启动公民环境参与,形成环境参与的强大公民行动。如此才能还公众一个美丽家园。
让权力不再任性
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关键在执政党和政府。事实上,对一个垄断社会关键权力和资源的政府来说,无论是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反腐败以及社会治理,都和它有关。而某些政府部门的问题,则是有权太任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一定篇幅,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即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把中国政府建设成一个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句话,成为一个现代政府。这就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政府要“大道至简,有权勿任性”;换言之,政府不应将简单的事情弄得太复杂,太复杂了,权力就会任性,但这需要为权力划定清晰边界,精简政府职能。
尽管技术的发展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提供了高效手段,但是,中国政府本质上还不是一个现代政府。因为现代政府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权由法定,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没有对权力的高度自觉,权大于法,权力在使用过程中就会任性,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有利怎么来,从而,公民的各项权利势必会遭到权力及其使用者的侵犯。
要使政府成为一个廉洁高效具有公信力的良善政府,就须按照治理现代化要求对政府予以改造,首先对政府应限权,把政府打造成一个有限政府。政府并非管得越多越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政府的效率是建立在只管该管的事情基础上,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大事小事全揽在手,事情管得多,就需要相应的权力去支撑,否则,有责无权,事情不可能做好。而赋予政府过多过大权力,又必然会带来腐败后果。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腐败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
目前,对政府限权,除了用法律明确规制政府的权力外,另一方面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去年中国政府共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7项,其中,关系投资创业创新和就业的有160多项,涉及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有70多项,有力地激发了市场和企业的活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今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针对公民和法人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并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所谓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指要减少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尚未改变的、对市场或社会过多介入的事项,让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少受政府不必要的管制,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和命运。当权力在制度约束下不再任性了,政府自身才能建设好,中国也就不会犯大的颠覆性错误。一切重在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要狠抓落实。任何雄心勃勃的计划、规划和设计,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去执行,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空中楼阁而已。从这个角度说,强调制度的执行力,是如何都不为过的。
中国的很多事情,不在于没有设想,而在于执行不力,宏图早已画好,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都虎头蛇尾。不只计划是这样,立法、制度、政策、规章甚至领导人的命令也难逃这个宿命。所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后,中央一再强调,一分规划,九分落实,担心的就是这么好的东西落实不了。特别是在当前反腐态势下,一些官员抱着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积极去落实中央已有部署,对此,两会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再次提出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能让事情阻断在这“最后一公里”上,这说的仍是执行和落实问题。
两会一定程度上是贯彻落实的会议。大的规划都已制定好,方向已经明确,真正要两会出台的政策措施不会很多,两会只要把发展蓝图或者施政纲领,在代表委员讨论和审议其可行性后,再分解部署,一件件把它们落实下去。尤其是今年的两会,两个主要的决定在去年都已出台,今年的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总之,要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这是基于过去历次的教训。
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规划作出后,如何落实就成为攸关成败的大问题。改革和法治是鸟之两翼和车之两轮,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前者是动力,后者是保障,如果不能将两个决定的规划和部署一条条贯彻落实,就不可能完成改革任务,建设法治国家,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中国梦了。事实上,党和政府的战斗力就体现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制度、保证国家的战略部署能够得到落实上。
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已有部署和决策,就不能大而化之,而应制定一个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内中有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有对应的部门,有监督者,越细致越好,从这点来说,两会前出台的公安改革100条和司法改革65条,值得赞赏,因为它把要改革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都一项项列出来,并承诺完成时间,建立问责机制,这样才能倒逼政府主动作为,不得偷懒。
第三篇:新常态下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创新与探索
新常态下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创新与探索
【摘 要】随着新常态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型逐步转化为集约型发展。中国旅游业产值亦突飞猛进。旅游业由传统单一观光产品模式向产品多样化、旅游诉求多元化和开发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新宠,但是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和乡村性尚未完全体现出来。因势利导引导新型体验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多态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新常态;乡村旅游;体验式
一、背景分析
(一)概念界定
1.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2.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景观为背景、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为核心吸引物,将都市居民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旅游类型。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二)背景分析
体验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趋势,而且体验旅游与大众消费和体验经济的发展相联系,体验旅游以旅游企业为舞台和道具,以游客参与互动为主要特征,以使游客得到各种感官刺激和精神震撼为主要目标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消费旅游。以提供的服务质量个性化作为满足体验需求的基本前提,建立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乡村地区提供的体验服务包括为社区和游客提供关于乡村生态的“场景”和“剧情”,把乡村旅游的六大要素包括在乡村的生态场景和生态剧情之中。
总之,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乡村旅游与体验经济的本质是相融合的,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能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何在新常态经济下,实现具有特色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且做到该旅游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课题的重中之重。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并已具规模,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提供观赏和食购等一般旅游功能,更多的是让游客参与,体现它的可操作性,对经营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并由传统的乡村村户转为生态农业专业户,专门负责教给旅游者一定知识,以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提供给旅游者真实的旅游体验。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我国旅游产业所占GDP指数不断增大。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其产品类型和规模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力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善,乡村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主力城市“之一,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理论服务于实践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3.乡村旅游的基本状况。我国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占全国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数较大,但是与我国丰富的乡村资源不匹配,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产品单一化、同质化、服务水平较低、顾客体验度较低等问题。
三、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风俗文化开发层次较低,旅游项目文化内涵缺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者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自然化。所以,清楚旅游者的真正需要,创造有价值的产品,从而提高旅游者满意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更加注重参与性,提高游客的感官体验和放松,更加注重一种文化熏陶和心灵的净化。
(二)乡村旅游品牌创新水平低,全程参与式的旅游活动体验效果较差
目前乡村旅游品牌的越来越注重体验式发展,但是整体来看其旅游品牌依旧缺乏较高的创新力,使得全国乡村旅游有趋同的趋势,竞争力加剧,旅游活动的体验效果也并无独特的核心魅力。更具创新的乡村体验将使旅游者能够真正参与到整个农作的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忘却一切烦恼,尽享参与的愉悦,找回真正的自我。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市场的开发应根据各个年龄段的旅游者需求特点,来确定其最终的目标市场群体。中青年旅游者为了体验生活,释放压力会选择乡村旅游,而老年市场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更倾向于安宁、自然、舒适和谐慢节奏的生活。对于外国游客,体验多姿多彩的异国文化,感受不同的乡村风貌与乡村生活。
(四)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当地民俗文化及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越来越多开发商急功近利,在开发过程当中忽略了对当地风俗文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策略
(一)提高地域风俗文化开发水平,建立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
底蕴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财富,更好的开发其文化价值,建立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体验式旅游项目是促进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应对当地文化深度挖掘,找到文化发展优势,实现旅游者身体和心灵的升华。
(二)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增强旅游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通过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村民的近距离互动,促进双方情感交流,实现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改变传统观光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旅游者的亲身参与度,进而提高旅游的质量水平和旅游者的满意度。
(三)对旅游者需求进一步分析,明确目标市场定位
正确而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旅游者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可以了解各个人群的消费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目标市场定位,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适当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注重对本土文化及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当地的特色风俗文化更好的保护。开展乡村旅游,村民会对村庄的整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打造出美好的整体形象,会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优化乡村增加吸引力,同时也会更好的保护当地固有的风俗文化,从而打造更有魅力的乡村旅游。
五、结论
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产业多态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拉近城乡差距,使农村经济规模化、多态化,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既符合可持续发展又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响应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与此同时,参与性极强的农事旅游,让人们切身感受与大自然的依赖关系,既能让游者忆苦思甜,还能让其缅怀过去保护自然,真正体验乡村式生活:亲自种菜、收割、饲养牲畜等一系列的原生态农村生活,以达到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了解当地文化风俗,让旅游者切身感悟旅游,从而抽离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模式,提高旅游者满意度,促进国内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2]唐建兵.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研究.[J].荆楚学刊.2015(8)
[3]郭磊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5(11)
[4]张翠丽.浅谈广东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J]商业经济.2015(04)
第四篇:试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公司管理制度创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地企业管理创新-经济
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地企业管理创新
梁小娟
摘要:总书记2014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地概念,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发展时期,并且提出了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地战略构想、思路和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企业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稳定地发展,与建立符合新时期地企业管理政策分不开.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下地企业管理做出分析,并提出创新措施.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企业管理
改革措施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地基本概念
经济发展“新常态”地最明显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10%地高增速放缓转为中高增速地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不代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危机,而是我国对旧地发展模式提出新地要求,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地转变和产业转型,从过去地传统地,以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资源投入地粗放型增长方式逐渐转变为以技术和资金投入为主地集约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所处地内外部环境都有所改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激烈,以科技、人才、创新、资金为发展要素地现代企业具有一定地竞争优势,而相对粗放以廉价劳动力、资源投入、管理传统地粗放型企业面临重大风险.总地来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1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地消费模式、投资需求、生产能力、生产方式、市场竞争、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管理结构等都发生重大改变,企业应当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抓住机会,改变传统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不被淘汰.二、经济“新常态”下有利于企业管理地三个要素
(一)是企业创新经营管理地新契机
在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前,一直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地资源消耗来维持我国地经济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企业从生产方式,到企业内部地管理方式一直处于粗放地状态,造成大量地资源浪费,使得我国地经济发展成本过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给我国企业地经营管理带来发展地契机,首先大环境转变,经济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为企业带来技术支持,这为企业地产品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企业地利润.其次,我国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从而释放了新地消费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动力.最后,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消费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拉大了内需,推动了企业地发展.(二)为我国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创造了新地发展环境
我国在经济发展放缓地情况下,必定会推行一些列经济改革措施,为企业地经营发展提供更加有利地发展环境.首先,政府会加强在经济领域地宏观调控,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同时我国地石油、电力、电信等关键领域会得到进一步开放,经济发展环境在大方向下会变得更加自由.原有地不公平格局会被逐渐打破,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更宽松地环境.其次,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地不断深入,我国地市场经济体制将会更加完善,政府在经济领域地职能逐渐转变,2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服务型政府地建设脚步会逐步加快,政府与市场地关系更加和谐,打造更加公平地竞争环境.最后,国家会逐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公平地企业经营管理竞争提供法律保障.(三)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企业经营管理地新支撑
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仅只代表我国地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地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一些列新地理论观点,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撑.首先,在党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地重要组成部分”地重要理论,为企业地定位,指明了方向,是政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地一次重大创新,提升了我国地经济发展获利,为我国企业带来发展动力.其次,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重视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成果地保护,并明确在法律中明确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从而激发了企业地生产动力.最后,国家实行“三个鼓励”和“三个平等”地政策,为企业地经营管理提供了基本途径和有效地发展方法.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地措施
(一)企业需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地趋势,重新寻找企业参与竞争地优势,抛弃传统发展地依赖因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前,绝大部分地中国企业发展依赖地是低成本,高资源投入和大量廉价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地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地竞争压力,成本优势和廉价地人力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反而技术、创新和资金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地新因素.所以企业应当做好转型,重视创新和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不被淘汰.3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二)对企业内部地管理来说,要摒弃传统地粗放型管理,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地大形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中国过去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来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势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稳定地环境,日后我国地经济发展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带动,企业类型更加现代化、科技化,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也应当顺应经济发展地大环境,进行优化升级,只有企业管理做好创新,才能使企业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三)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地决策体制.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地战略目标地制定十分重要,如果企业地决策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地大潮流,必将给企业地发展带来严重地风险.在当前相对自由地生产环境中,企业遇到地陷阱也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地决策体制,才能使企业利于不败地位.(四)企业地内部管理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地新要求,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在国家推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对人才地需求越来越大,传统地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地发展了.企业必须建立起现代公司制度,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员工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地新方向.结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不仅是我国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创新经营管理地契机.对此,企业应当抓住机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发展,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不被市场所淘汰.4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参考文献
[1]带颖.我国民营经济制度变迁、制度“锁定”及“解锁”研究[J]行政与法,2011(4).(作者单位:深圳市草原峰印刷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
518129)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6 /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7 / 7
第五篇: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摘 要: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而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常态下,要破除旧的实验室建设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把握人才培养需求导向,以实验中心为建设主体,以“一流导向、精准定位、集中管理、内涵发展”为原则,打造高校一流的实验室队伍。
引言
实验室作为现代大学的心脏,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工程型创新人才的实践课堂,是产出科技成果的重要保障,其建设和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在学科影响力、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并处于快速发展期,投入建设力度加大,建设层次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实验室队伍建设一直滞后于实验室整体水平,还有待于加强。因此,在新常态下正确认识实验室队伍建设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工程实践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是建设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迫切任务[2]。
1.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孵化地,主要承担着高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实验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挖掘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集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是发现新的事实、阐明新的规律、探究真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产学研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实验室开放等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
多年以来,实验室在高校的依附和配角地位一直制约着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发挥。实验室队伍普遍存在有效数量不足、结构难以优化、缺乏相对稳定性等问题,其存在既有认识上的偏差和传统观念的滞后,也有教育体制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拔高。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长期存在,实验室队伍在福利、待遇、师资培训等方面与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实验室缺乏队伍管理机制,人员编制不清、岗位职责不明、评价考核不健全,造成实验室工作和任务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实验室人员之间缺乏知识技能的交流与沟通;
三、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目前高校实验室队伍普遍存在结构性问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验室人员求知欲望低、新知识接受能力弱,对先进的仪器设备缺乏了解,严重滞后于实验教学活动。
2.新常态下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内涵
新常态下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升级队伍结构,迭代更新教学模式。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勇于打破对传统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缺乏,尤其是破除旧的实验室建设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突出以实验中心为建设主体,以“一流导向、精准定位、集中管理、内涵发展”为原则,打造高校一流的实验室队伍。
一流导向。“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实验室,而一流的实验室更需要一流的实验室队伍。实验室队伍担负着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运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实验技术队伍对建设造一流实验室、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定位。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建设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冲锋号”时期。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要以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全面的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为切入点。
集中管理。高校实验室应以实验中心为建设主体,层层落实实验室校院二级管理,推动实验平台条件大类专业打通、本硕贯通,对设备、场地、队伍等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学科专业共享使用。在人员管理机制方面,要建立面向研究任务的人员聘用、考核及流动机制,有针对性地论证与投资。
内涵发展。新常态下,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行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全面构建目标管理、绩效评价、能力强化和激励考核四大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岗位意识、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
3.新常态下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3.1转变队伍职能,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新常态下实验室队伍人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仪器设备操作者和维护者,而是教学实验、科学研究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的效果和进程。高校实验室队伍应以实验教学团队为模式,由专职实验教师、兼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四部分组成。只有组建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团队,把业务和组织能力强、创新意识先行、认真负责高效、具有奉献精神的实验室人员选拔到团队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作用,有组织有纪律做好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保驾护航[3]。
3.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编定岗。
强化学科建设导向,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的原则,以本科和研究生实验实践教学工作量为参考,合理设置实验室队伍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实验技术队伍由专职实验教师、兼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实验教师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岗位职责,负责完成学生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等工作。实验技术人员负责部分实验教学、实验指导工作,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功能开发及自制仪器设备等工作。实验管理人员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管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及日常事务的协调等工作。同时,利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机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3.3规范考评制度,建立长效的奖惩机制。
实验室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效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考评制度是优化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前提和保障[4]。由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制定完全量化的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实验室考评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考评绩效的核心包括实验教学量、实验内容设计、实验组织形式、实验人时数、开展开放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等行为,同时将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服务质量、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及学生评价等作为实验室考核的重要依据。并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工作性质和形式,把考核结果与晋级、奖金分配等联系,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积极性,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
3.4构建知识强化体系,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实验室建设中,设备是基础,管理是手段,而人才是关键。实验室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创新型实验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产出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面对实验技术、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的不断更新,课程结构体系的不断调整,对实验室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夯实实验教学理论基础外,还要不断更新拓展知识架构,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因此,要科学构建知识强化体系,制订长期的知识拓展和技能提高计划,加强实验技术队伍人员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开展交流合作,提供其参加各个层次的对口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切实提高实验室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才,优化实验室队伍的配置,注入新鲜血液。
结语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生力军,实验室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因此,新常态下,要不断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从高校顶层设计规划入手,推动实验室建设观念的转变,优化实验室队伍发展平台,改善实验室队伍结构,按不同岗位要求进行清晰定位,健全与落实实验室队伍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创新型实验室队伍,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为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利.刍议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2]吕宏伟,张来红,唐建华.大力加强军队实验室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3]肖士斌,胡福林,陈远铭.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4]汪洁,齐建英,周娴,潘华锦.完善考评制度,促进实验室队伍建设[J].教改教法,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