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常态下,创业者要有创新“功夫”——代表委员把脉大学生创业
两会关注
新常态下,创业者要有创新“功夫”
——代表委员把脉大学生创业
■本报记者 翁小平高毅哲 3月6日发自北京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此前关于“大学生创业项目95%没有创新”的言论被媒体广为报道,在3月5日的政协小组会上,俞敏洪更正了这一数据:“其实这个比例应该是99%,我所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只有1%带点科技创新的感觉。”
对于俞敏洪的失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了回应,“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面对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创业的困难有哪些?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大学生创业难在哪?
把握好创新方向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虽有改革和政策助推,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人创业也面临不少困难,更不用说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了。项目、资金、经验、创意等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让大学生创业者铩羽而归。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所处行业明显以服务业为主,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平均日常用工数为23人,日常用工数在5人以下的企业占50%,绝大多数属于小微企业。
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孙维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生存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并不乐观:接近七成的创业人员目前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还有17.3%的人的创业项目处于亏损状态;而通过创业能够月收入过万的人,仅占1.6%。孙维表示,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收益低的现实状况。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必须具备创新基础,“我们学校也有学生说要去创业,我就跟他们说,如果是搞个小卖部、搞个小饭馆,那就要慎重考虑了,还是先打好学习基础”。
高校创业教育怎么教?
引入第三方力量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课堂必须要引入创业教育,这是很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有所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宜宾丽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家祥自称也是创业者,他表示,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深度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王志刚认为,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先天不足,“老师们不是企业家,在创业方面都不是什么高手。让一批没有搞过企业的、自己没有创业的人去搞创业教育,怎么能搞好?”
对此,2014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请在企业一线、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来授课。
如何帮扶学生创业?
系统扶持,一样都不能少
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和帮扶措施,但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代表、委员们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年政协会议,九三学社的一份中央提案显示,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瓶颈,为此该提案建议,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同时,设立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除了资金等帮扶措施,周洪宇认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还要给平台、给机制、给激励,进行系统扶持,要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既可以获得创业知识,还可以获得创业资金、场地、税收等综合服务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引领大学生成功创业,“是一个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首先需转变观念,要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创业,创业不仅仅是办公司,只要有事业心、敢于打拼、有创新意识,不管在什么岗位都是在创业。有了这种意识之后,辅以学校、企业家和行业协会等提供的创业指导,找到合适的项目,再加上风险基金、创业基金等资金方面的必要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自然就可以有所提升。(本报记者刘盾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二篇:“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
“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
倪洋军
2014年11月24日14: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准确把控,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形成了诸多新常态。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通过,党风政风亦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新常态。在政通人和、发展有序的“新常态”下,我们丝毫不能沾沾自喜,相反,必须要有新的更大作为。
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发展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更是永远在路上。我们的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力量、中国声音、中国责任、中国梦想,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既要看到我们所创造和遇到的各种历史机遇,更要积极应对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要乘胜追击、乘势而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始终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并且要持之以恒、驰而不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毅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落地生根。既要有打“攻坚战”的本领,更要有打“持久战”的毅力,绝不能有松劲情绪和“过关”思想,更不能“曲终人散”,要一着不让、一抓到底,积小胜为大胜,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前进的道路上、历史的进程中,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作风建设、法治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新常态”,要想能够成为永久的“常态”,必须敢于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矛盾、困难、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方面,必须拿出足够的勇气,坚决向一切固有的利益藩篱宣战,坚决向一切的艰难险阻挑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进“常态”不收兵。要有统筹施策的能力。经济发展、作风建设、社会管理、历史进步,向来不是孤立而行、独立而为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和系统,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入改作风转作风,必须一环接着一环,一步紧着一步,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对症施治,绝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者说一手硬一手软,不能统筹、不会综合,那样不仅不能使“新常态”真正变成永久的常态,甚至还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各级各地各部门,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一亩三分地”,不搞本位主义、保护主义,必须坚持上下互动、左右联动,齐心合力、齐抓共管。
要有扩大成果的魄力。改革发展稳定,是渐进式的过程。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新常态”,必须不断被扩大、不断被放大,才能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将“新常态”作为新的起点,将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扩大化,绝不能固步自封,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不求扩大。对于已经形成的相关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要坚决地执行、全面地落实,并在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持续持久发展。在提倡和鼓励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对于个别领域、少数地区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做好面上推广工作,扩大区域发展、领域工作成果的覆盖面、辐射面,从而收获更大的改革和发展红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必须靠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将责任扛起来,将工作做起来,用实际行动和务实作为迎接新的更加严格的“考试”,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更为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新常态下企业要有新作为
新常态下企业要有新作为(热点辨析)
刘迎秋
《 人民日报 》(2015年04月16日 07 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想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过程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新发展。但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不少企业存在一些困惑和迷茫,以致踟蹰不前。这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辨析。
怎样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企业来说,应看到,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开始让位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相对饱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投资的关键作用仍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同步发生,外贸对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走向相对集中,生产和产业组织呈现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新趋势;要素的规模驱动力有所减弱,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与技术创新的引擎作用正在形成;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开始转向以质量为主的差异化竞争;适应环境承载能力要求,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方式。
传统产业还有没有前途?不能盲目地否定传统产业,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离开传统产业。事实上,没有夕阳的传统产业,只有夕阳的产业传统。但是,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深度调整。不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不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企业就会丧失竞争力,就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传统产业不仅需要高水平引进来,还需要大规模走出去。应实行绿地投资,用当地资源创造新的效益。随着企业并购重组和生产方式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新常态下企业应生产什么、怎样经营?应在产品个性化、差异化上下功夫,不仅要追求好,还要追求不同。应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专一性,实施以精品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民营企业应重视企业治理现代化。这不是说家族企业要放弃家族制,而是要在家族制基础上实行现代公司治理。有的民营企业家把企业股份分配给家庭成员,有经营才能的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没有这方面才能的就不参与;技术总监、营销总监以及车间主任、班组长等均外聘能人,用制度管人,按经济效益论个人收入高低,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何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这里提几条建议:第一,技术创新应努力实现单体创新向联合创新转变。根据经验,小微企业没有能力也不需要搞技术研发,技术研发应由技术孵化联合体专门开展。生产加工企业需要的技术主要从技术孵化联合体购买,自己专门从事生产加工。众多生产加工企业可以在具备条件时,建立大型生产加工联合体,或者叫专业化生产加工企业联盟。第二,市场创新应重视互联网思维,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生产与营销。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用互联网虚拟市场代替实体市场的模糊认识和做法。应看到,这两者不是互相代替的关系,而是互补互动互促关系。树立互联网思维,说到底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要学会使用互联网。第三,发展模式创新可以从小处着手,变多元化为专业化,将分散化上升为集中化,形成加工业生产主体与市场营销组织的大规模合作联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第四篇: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范文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是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而产生的,是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信息经济时代学生就业率的强大动力。从创新创业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信息经济时代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主体内在因素,即价值观、成就动机和创造力,以及本科与高职管理模式的差异。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环境上的差异,从内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探索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经济新常态;管理模式;信息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18-0173-02
信息经济是中国经济强大的推动力,它必然给传统产业带来深刻改革,而创新应时代而生,主要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信息经济化时代,在我国经济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同样需要创新。近年来,创新创业管理成为高校重要教学改革事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发展和规模快速上涨的态势,但“创新创业管理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1]。创新是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而产生,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学生主体的发展有规律可循,环境和管理制度的不同会使大学生心理状态有差别。因此,信息经济时代下,学生的主体因素和发展规律在创新创业管理中不容忽视。
一、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意义
1.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创新与创业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正如“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所述:“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2]有价值的创新可以带来新的事业,创业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创新。王占仁教授提出,“创新创业”在形式表现上是在“创新”的后面加上了“创业”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3]。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面向有创业意向的部分学生,也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在国务院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和通知中可以明确显示,我国创新创业的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作为高校的重要教学改革,纳入教学建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管理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相呼应,旨在激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2.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意义。(1)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不再追求总量的增长,而是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4]。总书记强调,中国要走创新驱动道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科技创新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增长方式转变等等,都需要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以应用型创新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信息经济时代全世界90%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摆脱在科技和知识产权上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全世界的大学都在积极融合创新创业管理思想,为高等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对课程、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等进行全新的教学改革。因此,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3)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表现在国民的素质高低,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5]。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理念强有力地推进高校开始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更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创业改革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高素质人才,显然这需要分层次、差异化的个性化培养,这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
1.影响创新创业的内在因素。(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决定一个人决定方向和采取行动和的标准。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社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首先需要对创新创业的意义和迫切性有准确的认识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努力奋斗的原动力,否则即使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果学生只当作应试教育行为模式应对,也很难实现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创业的行为。(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每个人的成就动机都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阿特金森等人则发现,人在竞争环境中会产生两种成就动机心理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目?说奈?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大,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因此,创新创新创业作为高校管理改革应运而生,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目标,允许失败,鼓励尝试。(3)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和创新创业直接联系的心理因素,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和培养过程。创新创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驱力,是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方向,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教学体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高校,而需要全学龄教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求异思维,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提供一片沃土。
2.影响创新创业的环境因素。湖南高职教育质量2016报告,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三年与本科生基本持平,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较毕业当年增幅达94.87%[6]。在学生创业认知调查研究中,“创业行动意向”高职学生有更强的意向从事创业活动,家庭也更能接受孩子创业的就业形式,但是学生普遍在“创业行动意向”都远弱于“创业准备意向”[7]。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高校环境对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的重要性。
三、高职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1.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入校就能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种下“铁饭碗”是价值取向的种子,所以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也就不难理解。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形成新的职业价值倾向,激发创业的需要和激情。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高职院的创新创业改革绝不是几名教师的任务,需要全员参与,转换人才培养理念。高分的学生不代表好学生,有想法、不墨守成规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鼓励和肯定,尊重个性化,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使所有的学生养成基本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
2.创新创业教学设计。我国创新创业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简单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显然不能满足错综复杂的个体差异。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创造力等心理量需都需要从小的引导,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所以中小学的创新创业管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在设计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要加强中小学的创业教育的配套开展。针对学生特点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和社团,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引导创业项目设计,通过逐级的竞赛给予学生奖励和正反馈,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教学空间。
3.社会系统的支持。美国创新创业教呈现出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产学合作广泛、重视企业家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注重国际性和开放性等特点[8]。可见,创新创业管理不是高校的“独角戏”,而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形成一种促进创业创新的生态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管理也应该重视和鼓励各方力量参与。2015年,国办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已经对创新创业管理改革做了整体部署,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强合作,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形成创新创业管理的生态体系。
4.完善创新实践基地,加强产教学研结合。产教学研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还能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人才订单式培养,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在就业竞争中表现出实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三者有机结合,鼓励创新研究,增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利用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有足够的耐心做到分层分类,逐步引导,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培养和造就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有创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等研究,2016,(2).[2] 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10.[3] 王占仁.“?V谱式”创新创业管理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4] 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EB/OL].求是理论网,2015-03-19.[5] 张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初探[J].职教通讯,2016,(11).[6] 湖南高职教育质量2016报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1%[EB/OL].华声新闻,2017-02-14.[7] 王心焕.基于大样本调查的本科学生与高职学生创业认知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6,(3).[8] 郝杰.美国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第五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本站推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随着李克强总理“双创”发展理念的提出,这一人才培养观念便迅速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出现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之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上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得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文章首先对新媒体的内涵、特点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其次,指出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65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与过去传统媒体概念相较而言的,它是依托当前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发展而来。与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相较而言,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信息科技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的媒介形式,如数字电视、手机、PC客户端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等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形态。并且新媒体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有所改进的。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1.2.1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
交互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最大的改进,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发布者能够及时地收到一定的反馈。这种消息间的及时传递使得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1.2.2 新媒体所蕴含的信息具有海量性、共享性特点
由于新媒体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这些海量的信息可以借由网络渠道实现信息共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共享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1.2.3 新媒体个性化的传播媒介
纸媒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报纸等媒介获取信息资源,这种信息传播的介质多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新媒体背景下,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以及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等向外界传播信息,这种新型的媒体介质,使得信息发布的地点以及形式不再固定,这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便捷。
1.3 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新媒体环境也是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环境而言的一种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尽管新媒体环境是依托于新媒体形成发展而来,但新媒体环境指的是一种大众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新媒体环境更加强调新媒体信息传播介质下的整个大的媒体环境。
1.4 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
1.4.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由于新媒体依托大数据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那么自然新媒体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如微博、微信、PC客户端、数字电视等。
1.4.2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书籍、报纸、卷宗等的查阅,这种信息的检索费时且效率极低。相较而言,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查询、检索等都更加便利。
1.4.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具隐蔽性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信息的发布者通常都会采用网名或者虚拟账号、小号等进行信息的发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2.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
?M管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创业这一行为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形成需要思维以及行动的共同作用。但就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更是如此。
2.2 高校没有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还是依靠一定选修课程的方式开展,或者是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这种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辐射范围有限,同时教授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能够对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并未真正启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意识。
2.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总被片面地认为是商学以及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主修科目,因此,高校内有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还十分有限,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肆盛行的当下,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各班级的辅导员;此外,以选修课的方式聘请管理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这种师资构成使得学生很难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2.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要想在高校真正得到发展就不能只是限于理念指导发展阶段,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发展理念。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高校还很难或者说还缺乏为高校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资金的发展理念。
2.5 新媒体背景下多样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被误导
众所周知,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海量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学生在诸多海量的信息面前,很难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使他们的选择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的创业雏形“流产”。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首先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
3.1.1 立足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想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要首先立足于学生常用的新媒介,通过新媒介的传播手段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具体而言,高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可以开设一定的网络平台,定期在平台中发布相关的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案例的选取要能够紧靠大学生发展实际,同时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以及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予以援手。
3.1.2 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潜质
由于新媒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中匿名交流,不用担心自己的思路或是言语失当,为此,高校的有关教师、领导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法表达出来,从学生的交谈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以及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2 要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搭建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由于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环境、专业知识背景等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他们的兴趣点、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尽管当下社会范围内广泛倡导“双创”的教育发展理念,但要认清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适合这一发展路径。为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独特闪光点。具体而言,可以凭借新媒介的信息资源库、依据创新创业的相关行为特质以及管理学中的创新创业的性格特质设立一定的测评题目,供学生测试,由测试结果结合学生主观意愿初步判定学生的发展意向以及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潜力。对有创新创业潜力以及意向的学生,高校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的教育指导;此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建立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实训平台,具体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设立。
3.3 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
环境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意识,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氛围:首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创业园区,鼓励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学生落地实施,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最后,高校还要挖掘学生身边的创业典型,以真人真事来激励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维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2]刘一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