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1-02-10 13: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

第一篇: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经验,我国金融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金融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

金融创新最早起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它是指通过改变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以获取新的潜在利润。金融创新有利于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因此亟待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发挥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宏观上,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坚实的微观主体,是典型的市场型创新,而我国的金融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金融市场的主体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政府总是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现实需要对金融进行创新的,从整体上看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运行,但是对于微观经济主体来说,由于金融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要,同时这也抑制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政府主导的创新失去了金融主体的基础支持,从而导致了经济资源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运作效率低下。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制度已经很完善,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远远大于对创新的需求,而在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落后不足。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改革的制度问题,由于其难度大,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的体制框架和金融秩序形成较为严重的冲击,则瞻前顾后,尽可能回避和拖延,而把创新的重点放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市场这些外延之上,在制度方面不愿采取迅速的创新行动,以至于其他创新所依赖的制度环境难以发挥激励功能,难以取得较高的收益,金融制度已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瓶颈。

我国金融监管错位挫伤了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分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制度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产生了监管漏洞,导致了违规行为的频频发生、屡禁不止。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而我国是双向加强。监管机构把重点放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又总是事事干预,难以做到适时、适当干预,使得微观金融主体难以施展拳脚。

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品种少、市场发育落后,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投资障碍和金融市场失灵,投机盛行,效率低下,风险增大,并且由于稳定性高的货币市场和一级市场落后,大大降低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追求盈利的创新多,防范风险的创新较少。当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创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虽然这些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疏于防范风险,加大了风险程度。同时,我国金融创新以吸纳性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盲目的移植、引进不但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的需求,反而加大了成本和风险。

在微观上,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创新动力。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但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相当严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根据金融创新理论,具有垄断优势的金融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应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国有程度高,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政策性的任务,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加上国家信用的保障,造成了商业银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强,导致了创新意识不强。

众所周知,创新的难度之大、成本高,而模仿创新的成本低,创新模仿速度快,加上我国没有保护创新的相应法律,虽然我国还有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虽然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由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高昂的创新成本使其不得不放弃创新,而依赖政府提供的创新。总之,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动力不强,仍需外力推动。

2、制约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因素

(1)在现有的经济制度下,我国依然保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的谨慎性投资偏好导致金融创新的发展十分缓慢。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外部因素导致金融市场缺乏有序的竞争,金融创新存在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方面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缓慢,商业银行缺乏对金融资产的定价权,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不容易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金融创新缺乏开放发达的市场支撑。另一方面,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不强,导致金融创新的源动力不足。资本市场筹资快、增值大的特点容易滋生投机行为,企业在资本运作中往往重金融轻产业,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使金融创新无法与实体经济有效对接。

(2)我国缺乏高端的金融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随着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涉及产业、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一批不仅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还有较强的产业基础知识,又要懂得经营和管理,具有资本运作实践经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来看,这类金融“通才”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处于追赶型阶段,金融创新以模仿发达国家为主,缺乏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创新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提高我国金融自主创新的能力,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度。

(3)政府干预的“越位”与“缺位”,影响了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由于市场失灵客观存在,政府完全放任管制会使市场系统风险积累,导致危机的发生,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特别是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金融结构都发生着变化,金融创新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元,适当的约束条件有利于金融创新的适度发展和经济稳定,但是目前政府干预中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一方面行政效率有待提高。要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的效率来适应经济的发展,比如行业管理机制的问题,部分行业出现行政分割,融资租赁业被银监会和商务部分割为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导致行业内企业很难开展有效地资源整合,限制了自身成长。另一方面信息壁垒有待减少。我国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模式,金融结构之间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容易造成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不利于金融的创新发展。而政府掌握着大量金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产品方面的数据和资料,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从而促进金融的发展。

二、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还没有纯粹的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大都以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金融创新开始由政策性向市场化转变,市场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发展需要更加灵活、多元的金融创新与之相匹配。由此,未来我国金融创新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多层次、适度化的特点。一方面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源动力,要通过金融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实体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特别是当前我国仍然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金来源比较狭窄,金融创新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提高我国融资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与科技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纵观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金融创新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几年“云技术”的出现,将对金融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运用“云技术”与金融业结合,在“金融云”领域开始探索,如2010年神州数码子公司神州数码融信先后与多个村镇银行签约合作,开展“金融云”业务,目前客户数已超过80家;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于2011年由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联合打造了“金融云”,并吸引了台湾第一银行在国内设立第一家分行。目前对“金融云”的探索还局限在单个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传统业务往来,主要为金融机构整合自身内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服务,还远远没有实现产业链、金融业与金融监管的全面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打造集成化、系统化的“金融云”体系。

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1、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金融工具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传统的金融工具难以使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的金融机构相抗衡,因此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利率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扩大利率类金融工具创新的范围。现在,金融改革与深化最困难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作为金融深化的核心部分,利率市场化将会对金融创新产生巨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阶段,由于金融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受改革渐进式特征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股指期货出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必然趋势。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既可为股票承销商在一级市场包销股票提供风险回避的工具,又可为二级市场广大投资者对冲风险、确保投资收益,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股市规范发展。

最后,推出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工具创新也是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

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引发对汇率、货币衍生工具以及互换交易的需求。

2、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已具规模,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债券二级市场由于近年来飞速发展,市场风险日益突显。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汇市场风险也不断扩大。如果没有适当的金融期货工具避险,使虚拟经济给实际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离,发展金融期货工具,必须先发展金融期货市场。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将面临两个冲击: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和使外来的两种冲击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三、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总是与特定的经济金融时代背景相挂钩,与我国特定的国民经济运行相联系,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产品创新的正确方向。顺应国际金融领域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情况,银行产品创新的主要趋势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以及银证保产品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二)为金融创新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1.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保护金融创新的成果。

金融管制是针对业内所有金融机构的全部行为进行管制;

而金融监管是主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很显然,金融管制会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加以限制,金融监管则给予金融机构更多创新发展的自由。目前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是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这是我国需要借鉴的地方,逐渐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加强金融监管,其一,从监管理念由“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向“法无禁止皆可为”转变,这点实际上为商业银行留下了很多自主创新的空间。其二,监管模式上转向目标导向型,即只规定相应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在标准内根据情况自主创新。其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构造银行业的良好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成果。

2.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法律支持,为金融监管提供依据。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其一,取消一些已不再适用当今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二,制定能够推动产品创新的法律条款,界定清楚金融创新与违规的界限。其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创新银行的收益得到保障,避免银行间恶性竞争。这些措施为金融监管提供法律政策依据,鼓励银行产品在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创新发展。

3.提升全社会的信用基础。

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而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商业欺诈造成的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金融的发展。推进经济立法进程,改善社会恶劣的信用环境,加快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欺骗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混乱、违约失信的问题,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三)完善商业银行创新的内部管理体系。

1.银行内部创新的措施。

银行内部主要从四个方面完善产品创新体系。其一,银行业创新主体重塑。银行创新主体缺位,使得许多银行产品创新缺乏内在动力,主要依靠同业竞争,政府影响等外部推动力,只有使我国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作为创新主体发挥作用,进行产品创新。其二,明确创新战略,加强产品创新的统一规划。商业银行可在银行内部成立金融产品创新部门,制定产品创新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应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定位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充分利用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优势,调动一切力量,提高创新效率,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三,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原则。将具有相似需求特征的客户划分为统一类别,以此研发相应产品,也就是根据客户的业务量、资金量、信誉等方面的情况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可以使银行产品的开发更有针对性,更能实现银行效益。产品创新应坚持个性化、差异化的原则,有选择地为不同市场中的客户设计符合其需要的产品。其四,整合现有银行产品,将模块化理论引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模块化理论可以引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作为其创新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应对银行现有的全部产品编制金融产品库,作为商业银行产品管理的平台,便于管理者对每一项产品的盈利状况、市场反馈、营销服务、未来发展态势有深入了解、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块化产品创新体系,要将金融产品按不同类别划分为多级标准化模块,在需要时从中抽取适用的模块进行组装设计,这样可以实现创新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互动,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发挥产品的整体功效,优化银行内部的资源配置,降低创新的费用,节约人力财力。

2.依托银行业电子化建设,以技术创新作为银行产品创新的突破口。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金融产品的研发必须以电子技术为依托。依靠电子化平台,可以使银行产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大大提高,加大了产品模仿的难度,有利于银行维持产品创新的效益,同时也能使其服务向自动化、简约化方向转变。顺应国际银行业趋势,针对我国银行产品薄弱环节,笔者认为要应用技术作为产品创新的主要手段,完善现有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及时更新各项功能,切实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客户信息数据库,进行集中、有效的数据信息管理,应用数据挖掘,进行业务产品的研发。

3.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培养,对员工进行银行新业务,新产品的培训,充分挖掘员工最大潜能和创新意识;

通过外部引进,聘用专业知识全面,通晓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理财知识,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并健全银行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品开发队伍。

重点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银行产品的推出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实行客户经理制,指定客户经理为特定客户服务,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到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负责设计开发,细分市场,制定推广计划,再配合客户经理进行产品营销,跟进后续服务。

4.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行业的合作,进行组合产品的创新。

组合产品创新是金融创新上较高的层次,主要是银行、证券、保险产品之间的交叉研发。在我国,由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约束,银行、保险、证券停留在较为简单的业务合作阶段。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组合产品创新方面的空间还很大,可通过与保险、证券行业合作,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产品品种、拓展市场,通过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由于我国金融创新力度不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一方面我国经济转型期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金融资源不能高效运转,因此亟待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鉴于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发达,我国金融的关键已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中间规模的金融机构占多数,大小规模占少数的中间大两头小的市场结构。规范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大力扶持有发展前途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诸如住房贷款之类的专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银行等形式合理规避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并逐步引导民营银行等非国有性质的金融机构加入金融业的竞争中来,使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向金融机构转移。鼓励中小型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兼并、重组、联合,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加快我国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增强市场的竞争,提高微观主体的创新意识,早日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全面发展金融市场,培育金融市场,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适应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趋势。完善金融法规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逐步建立独立于中央银行之外的统一领导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局,形成金融监管局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二篇:形式政策报告 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

用创新创业带动新就业

——浅谈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

13新闻0班 余萌萌 20130733 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中。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是在6个月后,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较快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与此相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结构、就业创业结构也步入了新常态。今天和未来时期的中国创业,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而应该是创新型的创业,以创新带动创业,进而用创业去带动就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创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青春之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哪怕是一个企业、一个人,离开了创新、创业就不可能有发展,也不可能有文明进步。任何民族、时代发展进步的最根本动力,都可以归结为创新和创业。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如同劳动是财富之源一样的道理。当然,创新和创业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唯一动力,却是一个最根本的动力。人类社会唯有不断创新、创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创新创业是超越自我的 “强者之歌”“创业”、“创新” 与一般的 “劳动”、“就业”有实质性的区别。创新、创业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 “强者之歌”,是“升级”了的“青春之歌”。真正的创新,是对现有的突破;真正的创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新超越,也就是对人生、自我的新超越。人们开创的事业有了新进步、企业的发展有了新成就,才谈得上在创业,否则就是“守业”了。人人都可以干事业,但不一定人人都是在创业。“从无到有” 的起步阶段,是在创一个基业,这就是狭义的 “创业”,后来就是“守业”了。创业当然不容易,但守业更艰难,因为守业是长期的,而且只有不断创新创业才能守住、守好业。创业和就业更不一样了。虽然创业也是就业,但创业和就业不是一回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工作岗位问题,但它不见得是在创业。我们要想成就事业,就要去创业。这里的 “事业”,当然是带有自己自主性很强的行为。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或只简单完成单位里的工作任务,严格地说,不属于自主 “创业” 和成就自主性的“事业”(当然,也可以把就业或自己所做的事都可以广义地当作 “事业”,但这种“事业”是从属于其他整体事业的一个环节,不属于自主创业的“事业”,我们所说的 “事业”,是因自主创业而带来的 “事业”,反之是 “失败”)。尤其要指出的是,创新是在创业基础上的一种行为,当然有一些的创新不等于创业,如果说能够在创业的同时又是创新活动,那么则是一种更高形态的创业行为。

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创新型的创业。千万不要把一般就业看作是创业,更不要把一般的就业看作是创新。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就业时,第一选择是公务员,第二选择是事业单位,第三选择是到外企,第四选择是央企、国企,真正多数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到民企,而今天恰恰民企是最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尽管任何时代条件下绝大多数人是以就业为主的,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人或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去创新、创业,那将会极大地增强社会活力,加快社会进步。真正的创业是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的,是那些要成就有为人生、有自我奋斗理想、要干一番事业、勇于挑战自我、挑战命运、超越现状、超越自我的 “强者” 之举。只有那些不主要或者说不完全靠已有体制下、靠已有单位下、靠人家业下而 “吃饭” 的,以及告别了“养家糊口”、“干活赚工钱”的就业状态下,才谈得上真正的创业。

我们狭义上所理解的创业,应该是一种主体人自主的行为,并与其权益、成败有对应性关系的行为,也就是你做成了就成功 就有收益。它有一定创新性和风险性,对人生价值来讲,是一种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行为。今天和未来中国最需要的是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用创新去带动创业,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就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家和未来的企业经营者----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年人。

今天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已不是全民经商办厂那种低端低层次的创业,除了是指要用自己的智慧、双手去干事业、去就业的最广泛的意义外,主要是指要通过创新去创业、通过创业去就业,这是一种更高平台上的 “草根创业”。正如中央领导最近反复强调的,我们呼唤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但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的 “金钥匙”,就是“创新”。用好创新这把 “金钥匙”,才能创好业。“草根创业” 主要是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和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通过自己努力、发挥自己去实现创业型的就业。这就是说,“大众创业”、“草根创业” 主要是从创新和自主创业的角度提出来的,而不是去鼓励那些低层次、低端的就业。毫无疑问,适应发展新常态,就必须依靠企业家和技能型的年轻人的创业。

当然,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为他们的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努力构建面向社会特别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公开、低 “门槛” 的创业服务平台,激发亿万群众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带动社会扩大就业。最近,中央领导强调,要在 “创客空间”、“创新工场” 为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 “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应 “众创空间” 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 “众创空间” 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补贴,或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要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 励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和服务; 要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 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使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第三篇: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初探论文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较为严重,同时由于人口红利的存在导致了经济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力成本的增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阶段。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这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须要采用创新的手段,赢得发展的机遇。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管理;创新

新常态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将能源依赖型产业逐步淘汰,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必须要充分利用现阶段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采用决策系统作为经营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与有力的补充。此外,企业加快信息的传播与反馈渠道,使得经济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最后,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阶段发达的电子商务平台,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创新管理模式,从而使得企业适应新常态经济,并获取发展的机遇。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要以高科技人才为核心,采用人才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必须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互联网也较为普遍,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引入高科技人才,转变思维方式,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升级。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的现状

(一)缺乏创新的氛围

我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对创新的认识一直不足,虽然在近几年强调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系列问题,会对当前的企业经济利益有所损害,因此,部分企业家并不愿意进行创新。同时创新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并消耗企业一定的资金,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分企业在谈到创新时,大部分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但是往往都是停留在创新的表面,并不能从管理、战略、产品等多个角度进行真正的创新。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着困境

创新需要企业从经验出发,尊重科学事实,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尝试之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尝试不仅仅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创新资金,同时,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可能还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使得企业的整个经营与管理陷入到困境当中。由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要明确创新对企业长远利益的影响,要为创新准备充足的资金、人力与物力。

(三)企业员工缺乏创新精神

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经济管理当中,依然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员工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并不需要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只需要能够领会领导的意思,执行就能满足管理要求。同时大部分的员工思维也逐渐僵化,这部分员工不仅不能为创新提供支持,还会因为不适应而反感这些政策。此外,由于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员工的利益,这就更加增大了员工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阻碍力量。还有一部分员工无法从长远利益出发,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消极应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创新管理成本。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恰当的激励机制对创新的推进力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经济管理创新与激励制度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最终的目的不仅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兼顾了员工的利益。但是大部分的员工并不能准确理解这种认识。因此,采用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深刻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利益,从而不断增强员工对创新的积极性,不仅能节约创新成本,同时还能够加快创新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设计出一套与时俱进且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创新,最终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目标得以实现。

(五)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阶段我国的企业虽然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但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一种粗放式发展的战略,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必然导致大部分企业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现阶段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大部分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经济管理制度,大部分的政策也能得以执行,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而监管机制的缺乏,为漏洞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第二,由于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大部分企业对市场经济的变化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管理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第三,我国经济管理制度虽然较为完善,但是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企业仍处在初步阶段,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依然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良好的氛围是经济管理创新的首要条件,而陈旧的思想观念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严重的滞后影响。随着新常态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领导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观念,尊重知识与人才,为企业培育创新的土壤。要重点引导和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念,要员工明白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并最终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阶段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制度的创新,那么其他的所有创新即使能够实现,其执行效率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应该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以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创新。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市场导向为基本依据,结合企业的内部架构,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主地充当监管员角色,使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机制相结合。

(三)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需要不断地引入高级管理人才,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对员工的知识结构进行升级,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企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尊重员工的劳动与人格,同时最大限度内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其次,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在企业招聘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并加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力度。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保障员工在进行创新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报酬。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新常态经济背景之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发展理念,要明确理念创新才是保证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最重要基础内容。此外,企业也应该根据市场的导向与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邵宁.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J].企业管理,2015,(05):9-12.[2]熊潇潇.新常态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探讨[J].经贸实践,2015,(08):70.[3]霍凤珍.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9):118.[4]林磊.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304.

第四篇: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兖矿电铝南屯电力分公司 273500)

摘要:在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不断的进行改革,相关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笔者在本文中对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前言: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社主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的转型,还需要加强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进而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对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加以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应该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促进其实效性的提升,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观念要进一步的加强

我国国有企业不断的创新和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有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不过,有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在现阶段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边缘化和弱化的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挣钱,看不到效益”的想法在很多的企业员工中都存在,甚至是有一些领导也是这么认为的,没有深入的思想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度一定要有所加深,充分的重视起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领导人员的思想观念会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随着不断调整的社会利益关系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员工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针对于存在的这些新问题,相关领导者要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应用到实践的活动中,所寻找的方式方法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将传统的思维模式彻底的打破,树立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思想观念。面对时代的发展,领导人员需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脚步,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极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学识,促进自身思想政治工作意识的提升,并高度的重视思想理论建设,进而促进国有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领导人员的指导作用还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企业中的一些先进文化进行大力的发展,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并不断的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内容要进一步的创新

政工人员需要将自身的传统观念有所转变,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与企业的文化、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等一些内容相结合,领导人员应该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职工的具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对存在于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与此同时,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开展的时候,政工人员还需要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思想工作者在对教育内容进行传递,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使用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有效科学的方法加以利用,有针对性的进行,与员工之间进行双向互动,最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目?说氖迪帧F笠翟谑导实墓ぷ髦校?需要将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对员工的思想变化情况有具体的掌握,进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国有企业需要创新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更多的平台适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将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对思想政治工作加以拓展,所创新的新工作形式要与现代信息特征相符合,对内部政工网要进行完善的构建,将一些先进的理念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对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宣传一些乐于助人、吃苦耐劳、一心为公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加以宣传,将政工网的导向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有所增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与职工之间进行亲密的互动,对职工的日常工作和思想变化有详细的了解,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所遇到的不同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而且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扩大,进而推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获取更多传播思想的先进渠道,使社会的各界人士都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最终取得有效的效果。

结束语: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和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进一步的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和作用,对工作模式、载体及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进而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崇仕.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2] 张素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27-28.[3] 唐塞丽,钟培,刘猛.国有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建设初探[J].中国培训,2015,10:22-23.

第五篇: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调查报告

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5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工商1301-鲍洪桥130903101 调查目的:在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全面了解中国企业创新的现状、环境、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对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十分重要

调查内容:以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并依据国内外企业创新研究的经典理论框架,包括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理论、创新路径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家创新认知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从创新要素的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家创新特质与意愿、企业创新环境等方面设计了具体的调查问题,并结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历年调查数据,分析了企业创新战略的演变,总结了我国企业近年来创新发展的变化规律,对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与未来做出判断

调查对象:各行业的企业家企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为54.4岁,其中55岁及以上占51.9%,44岁及以下占13.9%,45~54岁占34.2%。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78.5%,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2.1%。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37.4%,为经济类的占20.9%。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2.5%,其他职务的占7.5%

调查单位: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调查方式: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调查总结: 1.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1企业创新进步较为明显 1.2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 1.3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较快 1.4 企业高学历员工比重持续上升

2.企业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观念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是主要难题

2.2 创新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创新的最主要因素

2.3企业创新外部资金渠道比较单一

2.4创新模式以渐进式创新为主,突破式创新偏少 2.5企业创新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2.6企业家对未来增加创新投入持谨慎态度

3.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分析

3.1宏观环境影响企业创新意愿

3.2创新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转型 3.3 经营状况越好的企业创新意愿越强 3.4企业家信心与价值观影响企业创新投入 3.5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下载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及政策响应(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争做新常态下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争做新常态下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没......

    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对高职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创业教育理念......

    新常态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新常态下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 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速不减势,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必须把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动力从......

    新教育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

    新教育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在新课程改革中,班主任除了完成学科教师角色转变外,还应积极适应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要求,通过不断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紧紧把握教育方向,面向......

    浅析在公安工作新常态下创新社会管理

    浅析在公安工作新常态下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习近平主席曾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201I年9月28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全......

    房地产发展趋势及投融资管理与银行金融创新

    房地产发展趋势及投融资管理与银行金融创新主讲:宏皓时长:12课时第一讲2013年房地产发展趋势一、2013年1-6月北京与全国房地产数据一览二、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情况三、房地产行......

    35-5-新常态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策略研究及对策优化[定稿]

    新常态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策略研究及对策优化 摘要:伴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代,在生产方式进行改变的同时,为我们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的......

    关于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关于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