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负迁移、失误与偏误、中介语、任务教学法、2(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失误与偏误、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水平测试
3、语言对比分析、功能教学法、演绎法与归纳法、泛化
4、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泛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中介语
5、习得与学习、听说教学法、中介语理论、汉语水平考试
6、第二语言教学、迁移、失误与偏误、语言对比分析
7、认知风格、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偏误分析、(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试分析“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说明避免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答:
1、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重叠分为单、双音节,单音节笑笑、看看、试试等,双音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复习复习等,不适当的泛化说成了运运动;
2、应改为运动运动;
3、教学策略:比较法、归纳法。
2、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之处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改正句子: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或b、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说明趋向补语与所处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3、外国学生会说“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指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副词就的位置不对。不清楚副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改正句子:一看见他,我就高兴极了。
副词的 教学对策:说明在汉语中副词的意义一般都比较多,副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其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即副词多在主语后边。例如:明天要是下雨,她们就不去公园。“这个电影不错,他又看了一遍”。
4、外国学生常说“这个菜比那个菜很好吃”。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偏误原因:汉语形容词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非比较句中,如果用形容词单独做谓语,则缺少比较的对象,是不能表达完整意义的,无法成句,因此必须在形容词前面加程度副词。然而如果形容词出现在比较句中,就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了。原句应改为“这个菜比那个菜(更)好吃”。这种偏误主语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将非比较句中,形容词谓语前加程度副词的规则推广到比较句中去了,由此出现了偏误。
教学对策与教学方法:必须使学习者意识到,汉语形容词不能单独做谓语,但形容词词组可以,一旦形容词前有了说明其程度的词语,它就可以做谓语了。针对这个偏误,可采用归纳法教学,在展示出一定数量的比较句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形容词前不可以再出现程度副词。也可采用比较法和非比较法进行对比,向学习者揭示比较句中的“比+o”与非比较句中形容词前出现的程度副词具有类似的语法功能。
5、外国学生常说“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6、外国学生常说“我在三孝口见面了张老师”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
1、把离合词见面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如meet;
2、改为“我在三孝口和张老师见了面”。或“我和张老师在三孝口见了面”;
3、离合词教学: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把离合词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教学结合起来。
7、外国学生常说“他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答:
1、改为“他很漂亮”;
2、汉语中形容词可直接做谓语,且不单独做谓语,常加副词很、比较等,如果不强调程度,很要轻读;
3、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 is beautiful”;形容词谓语句的教学。
8、外国学生常说“在桌子上放了很多书”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1、不了解存现句结构,2、改为桌子上放了很多书,3、存现句教学,4、举例。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是对语言教学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尽信综合考虑,并对教学的事实进行的全面设计,它涉及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主要是对语言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规定和描述。简单地说,课堂设计就是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计划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大纲制定:
大纲制定是指对语言教学大纲的一种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其主要人物集中在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喂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程,是针对课程本身进行计划和那排的一个概念,属于课堂设计的一部分。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要求和相关说明等几部分,是涉及学习者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培养方案。
语言培训:
是为学习者培训与职业工作有关或获得工作所需要地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主要的、典型的类型。相应的,语言培训计划也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课程设计的特点。
总体设计: 吕必松认为,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在全面分析语言的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错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远足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同意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简单地说,总体设计就是喂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的方案。它既指设计过程,又指设计结果。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国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但国内学者一般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测量的信度(Reliability)
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也就是说,信度指再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使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实施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
测量的效度(Validity)
测量的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测量对它所要测的东西准确测量的程度。一个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测出它要测量的东西,或者说该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测验目的,这就是效度问题。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的内容对所欲测量的内容范围或行为范围取样的代表性和恰当性程度,即指实际测验内容与预定测验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第三篇:对外汉语语言学高频名词解释
汉藏语系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汉语荷藏语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的语系叫汉藏语系。一般认为包括汉语和侗语、苗瑶语、藏缅语等。
语音的社会属性——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可以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体现出来,即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就是说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另外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参考现代汉语上册22-27页)
义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情趣别特征,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揭示词义时把它的义素排列出俩,通过类属关系同别的非本类事物相区别,在根据某些特征同本类内部其他事物相区别。
世界语——随着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了打破语言的隔阂,需要一种都能接受的国际辅助语,作为各族人民往来的工具。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理想,世界语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部分取自日尔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16条没有例外,它世纪上是一种人造的洋泾浜,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
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确切地说,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意音字——兼用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的文字体系。(1 分)一般是在表意字的基础上由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的表音字、兼有 表意表音的意音字来记录语言中的词或语素。(1 分)
区别特征——语言里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音位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这种由区别因为的作用的发音特征,称为区别特征。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虚词——不能够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虚词,可以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
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半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接触或靠近,留下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如果气流受到的阻碍很小,只是在通过时稍微有些摩擦,发出的音节近毫无阻碍的元音,叫半元音。比如英语yes中的y[j],walk中w[w]就是半元音。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见间接体现者。语体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参考现代汉语下册307页)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就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音素——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
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称为亲属语言。
语法体系——语法体系是由语法结构规律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语系——从发生学角度对语言进行分类后得出的结果,它是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所归成的类别。语言的谱系分类依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世界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这样,同一语支的语言关系最近,共同点最多;语支不同而语族相同的语言,关系就比较疏远一些;语族不同而语系相同的语言,关系最为疏远,但是仍然有来源上和结构上的共同点。至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就毫无共同来源。例如汉语和藏语同属汉藏语系。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把词的语法形式,即形态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归成类就成为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态、式、体、人称等。
语言的普遍特征——尽管语言有不同的类型,但各种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等也有共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称为语言的“普遍特征”。普遍特征反映了语言结构的一般原理。(从共性方面考察,各种语言的结构可以归为少数的类型,各种结构类型又有共同的特点。最一般的共同特点就是语言结构的设计原理,这跟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有直接联系。语言用声音作为物质的载体,它的几十个音位形成种种组合,去和意义相结合,构成语素。语素又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词、词组、句子。语言里面的音位,意义,音义结合的语素、词,各有自己的种种聚合,为进行组合提供选择的可能。整个语言就依靠各层单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运转。不同的语言结构类型具有同样的结构原理。)
语法手段——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归成类就是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手段有:附加、内部屈折、重叠、重音、异根等综合性语法手段和词序、虚词、辅助词等分析性语法手段。语调也是常见的语法手段。
内部形式意义——是指“词的内部形式意义是词的构成成分之一,它指的是给事物、现象命名时,作为命名依据的特征在词里所表现的意义。
词根语——又叫孤立语,主要特点是是缺乏词形变化,不用词内部形态的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而是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所以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如汉语、壮语等。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汇总 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可充分理解,抓关键点记忆整理)
汉硕备考交流~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27、教学模式: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极爱哦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 而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操作 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2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9、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料哦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 律。
30、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 们称多媒体教学。
过度泛化:学习者对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的规则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做该语言项目的同一形式,而忽视了其他形式或用法。
综合课: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干课型,它结合语言要素、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语用规则,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习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语言技能训练。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
目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在语言教学中正在被教授和学习的第二语言。
习得:指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第二语言教学: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自觉实践法:它是一种主张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视听法: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利用视听结合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法。
标准化试题:根据现代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从设计、命题到评分,分析等对考试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操作,严格控制误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相对稳定性,能比较准确地测试出受试者的水平的试题。
非标准化测试: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而自行设计、命题、实施测试并且进行评分的测试。
信度:指测试的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和稳定性,或者说,就是同一个卷面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试题用于水平基本相同的受试者,测试结果是否基本相同,是否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水平。
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目的是考察受试者的单项语言能力。
听说法: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效度: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达到了测试的目的。
区分度:指测试区分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的性能。
课程纲:以基本纲为依据,确定某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了实际这个教学目标而规定设立某些课程,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做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
专项技能课:是专为强化训练某项语言技能而设置的课型,可以上单项技能课,也可以是几项技能结合起来的专门训练课。
系统的偏误:即学习者对目的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意识,但对某些规则理解得不够完整而导致的偏误。
系统后偏误:学习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则系统,但由于尚未内化为一种习惯,在使用目的语过程中有时出现的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整合性:指使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把学习的内容转化成综合的,内在的语言能力,从而能在实际的交际场合加以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连续性:指教学过程所安排的汉语教学内容是前后衔接的,前边的教学时基础,后边的教学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延伸与提高。
中介语: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
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第五篇:对外汉语
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收获
这学期我们学院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余老师细心教导,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地位,现状和发展趋势几方面认真给我们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让我们认识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结合余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和课内外的资料,把自己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的一些理解做了记录。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世界逐步进入信息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语言科学在21世纪的地位越来越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也迎来了大好的春天。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看出:
第一,1999年除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迎接2000年的新年献辞指出,21世纪的年轻人起码要掌握三种语言(包括母语在内),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时代的需要。安南先生的看法是带有前瞻性的,这预示了第二语言教学在21世纪的重要地位。
第二,早在1989年5月,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一项通知中,就指出“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1999年12月,我国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在那次会议上,钱其琛副总理接见了全体与会者,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他们在讲话和报告中重申,“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这就充分肯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第三,现实情况表明,在全球,汉语热正不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据报纸报道,现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已将汉语列入高考外语考试任选科目之中。在美国,12种外语中汉语的选修人数是增加得最快的一个语种,已成为第三大通用外国语;现在已有800多所大学设有中文系、所,许多中学也都开设了中文课,有些州(如犹他州)还通过法律规定汉语作为中学必修课。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中文课程,而且政府在2000年就作出决定,每年拨款100万英镑,专用于促进本国人学习中文的教学事业。日本,一直是汉语教学最热的一个国家,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汉语学科,汉语也已成为中学生高考的可选外语之一;有的学校,汉语已成为外语选课中的第一外语。而韩国,在跟我国建交以后,学习汉语的人数猛增,在300多所大学中,至今已有三分之二的大学开设了中文课,学习中文的语言学院更是遍布各大城市;在中国大陆的韩国留学生,数量上已超过日本,越居首位。而在非洲,汉语热也正在兴起,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国已设有四年制中文专业,有的还已经开始招收中文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
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大的大国,由于中国近20年来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又由于中国有无比巨大的广阔市场,所以任何类型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和平与发展,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都不能不跟中国打交道,而要跟中国打交道,不能不要求获希望他们的国人努力学习汉语。而我们国家,为了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了寻求世界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为了我国自身的利益,所以在要求国人努力学习、掌握好外语的同时,也需要大力将汉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以促进中外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希望通过汉语教学进一步建造起一座宽阔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桥梁。不难预见,今后世界汉语教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怎么评价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两句话:
第一句话:高速度发展,备受重视,成绩很大。1.国内、国际汉语教学飞速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从1950年7月清华大学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算起,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大陆已有52年的历史了。52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除了北京语言大学(前身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已建设成为中国唯一的一所专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的国际型大学之外,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长期的和短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甚至某些中等学校也都积极开展了短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华外国留学生逐年上升,除北京语言大学外,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每年在校留学生都在千人以上。根据去年的统计,在华留学生已达6万余人。而国际上,上面说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汉语热持续升温,根据去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达2500万之多,加上业余学习者,总计约有3000多万人。
2.健全机构、采取措施
为确保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我国于1987年由8个政府部门(现扩展为11个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严格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制度;各高校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行政级别(有的从教学小组提升为教学中心,多数从教学中心提升为系或学院);加强了对从教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始进行统一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从教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也逐年上升,至去年年底为止,一般都在50 % 以上,有的达80 % 以上。这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3.建立汉语水平考试
建立了被定为国家级标准化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相应的HSK汉字、词汇、语法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4.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
加强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队伍。近20多年来,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应走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王路江2003)。à这就大大推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因而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扑年又较大的提高。而这也同时对于汉语本体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
5.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了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由于采取“一纲多本”的政策,增强了各地各校编写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积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从低级到高级,适应各方面需要的对外汉语教学系列教材体系。
6.设立对外汉语教学基金
设立了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基金——“汉语桥基金”,加强了与国外汉语教学界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对国内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7.国家大力扶持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设立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了国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并正逐步在一些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好、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的高校建设一批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便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起示范、辐射的作用。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速发展,备受重视,成绩很大。
第二句话:问题也不少。
1、首先是认识问题。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对外汉语教学,至今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
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水平不一,个别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应,不顾自己的实力,一再扩大招生,于是师资不够,就叫研究生,甚至一般行政人员来上汉语课,殊不知对外汉语教学“要有一定的素养和训练才能胜任这个工作”(朱德熙)。
3、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的领导和从事读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不少来自文学、历史、外语、哲学等学科的教师,他们虽然身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岗位上,但仍只是搞原先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怎么将自己原先所学的学科知识跟对外汉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4、目前有些学校所编教材随意性还比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
总的来说,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毕竟不长,经验也不足,特别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来不及深入地考虑,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意识还有待加强,学科理论研究的方向尚需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也还未引起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经验更是少得可怜,在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其基础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在实践和课堂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