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

时间:2019-05-15 04:4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

第一篇: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与“七国之乱”;唐朝中叶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军机处的设立及作用;“七国之乱”爆发的必然性;“安史之乱”的影响;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后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看中国封建制度衰败的因素 教学重点:汉武帝、宋太祖的集权措施;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与作用。教学难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特点,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导入新课:

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的一幕,各朝各代的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变化。地方势力有时导致中央机构的瘫痪甚至废弃,酿成全国的**局面,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是战火连天,几百年来人民苦于战乱,虽经隋唐统一全国,并出现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又进入小国林立的局面,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那么古代中国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如此的局面?中央政府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地方分权并加强集权,从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分权问题,这将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西汉王朝的分权集权 ⑴汉高祖巩固政权

秦朝被农民起义的暴风雨埋葬之后,汉朝建立,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为巩固刘氏王朝能时代延续,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因此,汉初的政治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那么,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以后,其统治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学生答)诸侯国逐渐不服从中央,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

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分封子弟作为王侯来拱卫中央,所以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一爆发,秦王朝就覆灭了。所以他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中央直接管辖的土地面积。结果在他死后不到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的隐患,西汉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学生答)晁错等人主张削减封国实力,强干弱枝。⑵汉景帝平息叛乱

于是汉景帝决定“削藩”,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面对地方叛乱的威胁,惊恐万状的汉景帝怎样收拾残局呢?(学生答)诛杀晁错,命周亚夫、窦婴等平定叛乱。

平定叛乱之后,汉景帝下令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这样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地方势力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到汉武帝时,中央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措施,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到汉武帝时,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呢? ⑶汉武帝加强皇权

(学生答)实行“推恩令”。

过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成功,应该得益于汉景帝“削藩”和自身的雄韬伟略。地方势力对中央的服从,也是建立在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有力统治之上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然而当唐玄宗晚年沉迷于享乐、对地方统治疏于监管和监管无效的时候,地方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和冲击又一次卷土重来,出现了安史之乱。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是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只图享乐,任由奸相当权。另外还应该有很多原因,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他没有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或者说他疏于对地方的监督,造成地方势力过于膨胀,地方威胁中央所致。

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⑴盛唐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那些严重的影响?(根据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进行分析)(学生答)造成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⑵藩镇割据的形成

尽管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的140多年里,河北三镇的57各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唐朝内地许多节 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遭到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过渡:乱世中崛起,剧乱中窃权的赵匡胤,深知武将专权和腐败政治的危害,因此他黄袍加身后,采取了严格而特别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削夺地方实力,以强化中央集权。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夺权后的赵匡胤是彻夜难眠啊!他整日担心别人也效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做法。因此,他千方百计地筹划稳固政权的办法,那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学生答)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⑵改革权、钱、兵

在中央,设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相牵制;行政权归宰相;财权属三司。在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做知州,转运地方财赋。宋代初期中央政府本着“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等方针,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分散军权、分化事权、割弱地方,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⑶“三冗”积重难返

宋朝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这也存在着弊端,造成了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形成“冗官”;军队制度混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北宋中叶的积贫积弱的现象。

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等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皇帝用杀戮的手段对待功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又顺利地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不激化社会矛盾而巩固政权的目的。

过渡: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群日益加强。到了宋代以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废除丞相

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胡惟庸(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 “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后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过渡: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8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2.设立内阁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假如你是明太祖,面对废除丞相后日益繁杂的国家事务你将如何应对?(学生答)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他处理政务。

这样,皇帝就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最高权力不受侵犯了。只是道口后来也出现了问题,那就是阁臣的权力过大而出现专权的现象,这一问题直到清朝才彻底得到了解决。

3.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原因?

(学生答)军机处设置于清雍正年间,是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又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答)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但他们的地位比较低下,因为他们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那么,军机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答)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傣禄。其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无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 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时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可以通过以下知识结构图示来加深理解: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示意图: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讨论: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消极作用:皇帝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的风气。而皇帝的权威成为维系社会统一稳定的精神力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所以这种皇帝崇拜使人们缺乏民主思想,对中国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有很大影响。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的相关习题。课堂小节:

概括总结本课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两条主要线索: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关于第一条线索,同学们应认识到:自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到宋朝时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而且从中国古代历史看,中央集权强盛时期往往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势强盛的时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古代中央集权往往和皇权专制制度紧密结合,因此中央集权制度也会因皇权的专制带来一些问题,而且这一问题随着皇权专制的加强越来越严重。

关于第二条线索,同学们应认识到,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到明朝被废除;皇帝的权力不断扩大,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达到高峰。相权逐渐被削弱被废除、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本质是维护统治。

板书设计: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王朝的分权集权 ⑴汉高祖巩固政权;⑵汉景帝平息叛乱;⑶汉武帝加强皇权 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⑴盛唐的“安史之乱”;⑵藩镇割据的形成;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⑵改革权、钱、兵;⑶“三冗”积重难返

二、军权不断加强

1.明朝: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⑵明成祖设立内阁 2.清朝:⑴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⑵雍正设立军机处

第二篇: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内容主要是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来介绍政治制度的发展。

本课第一目“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讲西汉处理、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重点叙述汉武帝化解封国、强干弱枝和强化皇权的史实及其影响。第二目“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讲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形势;第三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讲宋太祖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的问题,以及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措施及其作用和影响。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是串联本课教材知识的主要线索,它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史的重要部分。

二、学生分析

西汉前期的分封与削藩、唐朝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在初中时已经讲过,这里不必过多讲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初中涉及的不细,应作为知识难点给学生讲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更多的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治”“乱”的原因(2)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陈桥兵变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总结知识结构的能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斗争激烈,表现形式都是什么,有哪些措施,应该会说。

(2)、根据教材的总结,培养学生宏观的分析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的能力,并把本节的内容与整个大专题联系起来。

3、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强化,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辩证关系,从而明白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明白维护国家统一认识,反对分裂势力,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大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难点

论从史出地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五、教学方式

采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六、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2.思考课后的知识链接和解析与探究。

(二)导入设计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教学导语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由此导入新课。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

(一)西汉专制集权的加强

1.西汉的建立:秦朝灭亡以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七国之乱出现的原因:

A.汉初的地方管理措施及后果: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郡国并行制:汉代地方政权组织。汉初,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中央为了削弱诸侯王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诸侯王不复治国,而由中央置国相以治民,职如太守;后又令诸侯王仅衣食封国的租税,王国实际上和郡无异。隋以后,废国存郡,虽封王带有郡县名号,但不回到自己的封地,在京师居住,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明代曾分封诸王于各地,靖难之役后,也将权力收回。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A、汉初地方管理措施的后果:中央和封国矛盾的激化: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丰满,形成割据势力,甚至觊觎帝位,对中央构成严重威胁。

B.有识之士及主张:诸侯国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有识之士纷纷上书,主张削减封国,强干弱枝。

C.汉景帝的举措:削夺王国封地: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

3.七国之乱的经过:

削夺王国封地,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4.七国之乱的结果: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了叛乱。

★ “七国之乱”是西汉中央与封国激烈矛盾斗争的突出表现,西汉中央政府平定了这场叛乱,使中央的权威得到极大的增强,西汉政府利用这一时机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平定“七国之乱”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重要举措。(Ⅱ)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目的:为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2.措施(1)建立中朝

★关于中朝: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的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从此,中朝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原来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九卿有事,上报中朝,丞相无权过问。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宰相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最高长官,为天下政本所在。汉武帝要加强皇权专制,自然会与宰相制度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汉武帝任用地位较低的主父偃等建立内朝,参与谋议。自霍光辅政,至于东汉,遂成为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则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又多加“中常侍”。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专权的。

汉武帝鉴于汉兴以来丞相御史二府的职权过重,因而把处于身边的内朝私人秘书“尚书”官的地位提高,又相继设有侍曹、二千石曹、户曹、客曹。诸曹尚书多引用宦官或外戚担任,内朝近臣自大将军、.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太傅、侍中以下,常领录尚书事以参决朝政。而外朝的长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逐渐为内朝尚书台所侵夺。所以,汉武帝以后以至成宣年间,是尚书势盛,内朝权重,与外朝的相府形成权力转移交替时期。

尚书本属于少府,从秦至汉武以前,不过是掌管往来章奏的小吏。但自御史变成监察官之后,皇帝的诏令等事,也成了尚书的专责。武帝时期尚书发展成宫中的重要机构,置尚书四人,分四曹以主众务。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则主外国四夷事。成帝时又置三公曹以主刑狱事。显然尚书已由公文的传达机关进而为公文的处理机关。而且处理的结果,并不经过丞相,也无需和外朝的相府商讨,而是直接送呈皇帝。

(2)设置刺史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西汉的“刺史”实质上是皇帝的的“特派员”,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设置“刺史”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3)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P10课中思考题提示:共同之处在于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评价

(1)积极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中国古代多次出现外戚或宦官专权的根源在于皇权过重,缺乏制约机制。

(二)唐末五代的割据战乱

(Ⅰ)藩镇割据

1.背景:安史之乱的影响、地方节度使的设立:

唐朝中叶,边疆军镇节度使势力恶性膨胀,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安史旧部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带兵平叛的刺史也被封为节度使。

★唐代的节度使除控制大量军队外,还掌握着地方的行政权和财政权,势力异常强大。2.表现:节度使的继任方式:

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自立,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唐朝藩镇的特点:事实上拥有政治上的自主权,节度使自己任免官吏、管辖州县;节度使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不受中央委派。经济上有财权,节度使本地税收,自己支配。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将士世代相承,待遇优厚,和节度使建立起封建依附关系。

3.影响:导致了国家分裂(Ⅱ)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

(1)原因: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

(2)出现: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3)影响: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①“五代”是前后相继的,“十国”基本上并立的。②五代十国实质上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2.江南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一些政权保境安民,劝课农桑,所辖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3.后周的壮大 五代后期,后周世宗积极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周世宗改革是后周迅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Ⅰ)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厢兵、乡兵、蕃兵是地方部队,战斗力较弱。(2)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功夫悍将的权力。中央——分割相权为三

地方——州郡直属中央、置通判限制州郡长官、废武用文

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将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3)制钱谷: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核心是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特点是“分化事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内外相制”。主要表现在军事上“三衙”的互不统属和“三衙”与枢密院的相互压牵制;中央机构中设枢密使、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政权,后来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地方上知州与通判相互牵制等。

2.影响:一方面,达到了“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教学日记: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Ⅱ)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1)收精兵

★P12课中思考题提示:赵匡胤在朝中大将势力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采取和平的方式剥夺他们的兵权,避免了杀戮和政治动荡。同时,避免了被世人指责为“暴君”。

A.改变机构设置:宋太祖将实力强大的禁军分别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三衙”统领。在中央设枢密院,负责军务。

★枢密院:中国古代国家军政机关。唐中叶以宦官为枢密使,掌内廷枢机之任。五代后唐始称枢密院,掌军事。宋沿置,与中书省对掌文武二柄,合称“二府”。职在管理军籍、武官之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及作战计划。以枢密使为首长,另设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等官。金元因宋制,唯元例由皇太子兼领枢密使;且枢密院已不再与中书省并列,地位低于中书省;为征战需要,两代均有行枢密院之设。此外,辽代亦有枢密院之设,但其制较为特殊。辽在北面官系统的北南宰相府下设有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在南面官系统中,初以枢密院兼行尚书省事,行政机关吏房、兵刑房、户房、厅房等,皆归其统辖。后尚书省独立,枢密院始作为纯军政机关存在,但其职任较轻,以掌管汉人兵马之政为主。明代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

B.部门相互牵制:三衙互不统属,它们统领禁军,却无发兵之权。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有发兵之权,而自己手中无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首先是选练,禁军选全国精壮充任。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其次是建置,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最后是军权。聚集在京师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统辖,称为三衙。三衙只在平时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样,禁军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

第三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4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

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

一、秦:三公九卿制

二、隋唐:三省部制

三、宋:二府三司制

四、元:一省制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

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

提示: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1.秦: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设问:结合第二课的内容,思考: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提示:学生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总说: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三公中,太尉一职在秦代虚有其位而无实人,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公的职权划分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提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封驳审议,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二府三司制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提问:二府三司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实质是相权的再分割,财权划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军政归枢密院管辖,行政归于中书门下,三省形同虚设。相权的再分割实质上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4元:一省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采用侍御史高鸣的进谏,以中书省代替三省,而实行一省制。

课堂设问一:一省制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吗?

提示;没有

设计意图: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省制是螺旋式前进中的回流。通过上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情境营造: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克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收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的信用,而丞相安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为把持朝政,联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课堂设问二:你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提示:相权扩大而产生负面影响。

课堂设问三: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课堂设问四:以上四个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丞相(宰相)权力最大?

提示:元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了实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弄清趋势;皇权逐步加强。

5.明:废丞相、设内阁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 完成右图。

课堂设问一:你从右图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 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课堂设问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 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为此设立内阁。在明朝,内阁的职权有无变化?

课堂设问四:什么叫“标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加以解释?

提示:标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课堂设问一: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堂设问二: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不断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总结

本课通过对秦、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讲述,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教材是通过三大方面展现主题的。其一为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秦朝确立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以分割相权来体现皇权的加强;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架空三省上,以相权的再分割体现主题;元代出现历史的回旋,废除了三省,实行一省制,相权加重,但是元朝中后期这一体现己现弊端。其二为丞相制度的废除:相权的加重,影响到皇权,有鉴于元朝中后期因相权过重引发的政局动荡,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这样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其三为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以至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可以对各种奏疏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采用,地位变得重要,但所办之事是否算数,还要由皇帝最后定夺。清明的军机处重处在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轻处在于“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岳麓版必修1[范文模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下列对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 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是西周的周公执政时期,故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答案:A

2.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甲骨文的记载

C.郡县制

B.西周分封制 D.世袭制

解析:为了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题目中的郑国、宋国等诸侯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体现。

答案:B 3.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

B.地缘关系

D.君臣关系

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所以,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答案:A 4.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监察制

解析:题目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答案:A 5.老子,姓李名耳。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 C.分封制

B.宗法制 D.郡县制

解析:寻根问祖反映了人们加强血缘联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周封国的主要分类。(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实际上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注意题干中的“举例说明”;第(2)题,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图示情景回答。第(3)题,注意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是相辅 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解答时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的图可获取分封对象的类别和空间信息;从材料二中的图可以获取西周社会形成森严等级,具有层层相属特点的信息。

答案:(1)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2)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为西周分封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1.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确切地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A.内服

C.封国

B.外服 D.邻邦

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统治区,外服是周边属国地区。商朝时期,周属于商的属国,所以是商的外服。

答案:B 2.《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C.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D.行省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为了避免“为诸侯所丧”,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了郡县制,因此“周制”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为B。

答案:B 3.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解析:分析材料,西周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他们的权势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本题选B项。

答案:B 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应尽的义务。A、C、D三项材料都能反映,B项未能反映。

答案:B 5.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的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 D.国家控制的疆域逐渐缩小

解析:西周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相比,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答案:B 6.以下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

A.君主专制 C.宗法制

B.郡县制 D.分封制

解析: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区分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本题选C项。

答案:C 7.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 C.维护宗法制度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和所学史实,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所 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

解析:西周宗法制规定,周王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故②③④正确。“周王正妻所生之子”都属于嫡子,但不会都是“长子”,而能够成为大宗的只有嫡长子,故①不正确。

答案:C 9.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中西差异的主要成因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把女性继承权排除在外。

答案:A

10.《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解析:根据材料理解,尊命就是信天命;尊神就是敬鬼神;尊礼就是重礼制。根据所学,西周制定宗法制、各种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统一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本题周人“尊礼” 指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答案: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诸侯的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3)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承担一些义务;材料二表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1)周初的分封制。

(2)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诸侯服从天子。(3)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 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成为周礼的根本原则。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1)分封制。因为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五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3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

2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这张图片反映了孔子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游列国,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流浪狗。但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论语》)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的对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仁,指仁爱,关爱别人。)教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仁,从人,从二”,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怎样“爱人”?(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解读材料: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以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教化人民,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作用?(政府有很强的凝聚力,社会稳定、和谐。)案例思考 学以致用:

崔英杰案

案件中的崔是一个小贩,一个从河北来到北京的23岁的年青人,这之前他曾是个军人,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复员后找了份保安工作,但连续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父母又身患疾病,于是就在马路边摆摊卖烤肠。案件中另一个人是北京市海滨区城管监察大队副队长李志强。2006年8月11日,李志强带领十几个人到中关村路段执法,遇到了卖烤肠的崔英杰,执法人员扣押了他的三轮车。事后,崔英杰回忆当时的情况,“我哀求他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就是请把我的三轮车留下,因为那是我头天刚刚借钱买的。”但是城管还是把三轮车装上卡车,准备拉走,于是崔英杰冲上去想要回他的车,这时,他的手和李志强碰了一下,他以为李志强要抓他,随手一扒拉,不料切烤肠的刀刺中了李志强的颈部,造成李志强死亡,这是他始料不及的。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一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次城管执法行动,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使两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而类似的城管与小贩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在中国许多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游戏,你来我跑,你退我进。

学生活动:试着以孔子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来看待城市管理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果城管执法态度温和一点,血案不至于发生;如果政府职能部门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底层情怀,考虑到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只能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对他们来讲这点小小的经营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在城市里规划一些地方让他们卖水果、卖糖炒栗子、擦皮鞋,完全可以实现城市管理与小贩、市民利益的共赢,这便是仁爱。学生回答也可能偏离主题,这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让学生学会关注默默不语的芸芸众生,意识到建立洁净文明的大都市不应该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为代价,以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礼”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诸侯国君的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脚踏污泥,心忧天下。)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从材料可知,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结合教材简要了解老子其人:姓李,名耳,楚国人(今河南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

结合清源山老君岩图片了解老子的精神。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以清源山的最为著名,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二)老子的思想

学生活动:一边阅读教材,一边结合幻灯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治大国若烹小鲜。

1、“道”的哲学概念

2、辩证法思想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老子的思想有什么内在关联处?(比如,老子为什么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刚强的、无强于有呢?因为他在发现辩证法时洞察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他还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大成若缺,大直如诎,大巧如拙;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而治?因为他看到自然界中无为、不争的作用,柔弱胜于刚强,那么,人也当效仿自然,不要妄为。)古为今用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教学反思】

1.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2.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3.为什么引入两个案例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价值在于它能指导当代的治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入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崔英杰案是今天中国城市管理不和谐的一个缩影,也许夏霖律师的辩护词有助于我们理解它,“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我的当事人来到城市,被生活所迫,从事这样一份卑微贫贱的工作,生活窘困,收入微薄。但他始终善良纯朴,无论这个社会怎样伤害他,他没有偷盗没有抢劫,没有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生存。我在法庭上庄严地向各位发问,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被打碎,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将心比心,你们会不会比我的当事人更加冷静和忍耐?”通过对这个案件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培养关心社会底层的仁爱的意识以及理解政府如何“为政以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习老子思想时用的是2500多年后大洋彼岸的一个超级大国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例子,这使学生在惊讶中思考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发现原来“无为而治”能解决一些难题。

下载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教案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教案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会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教学任务就是完成这一要求的一个......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14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178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课标导航]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9课教案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原则。 难点:三权分立的体制、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导入:美国,是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它却是当今世界财富与权力的中心,......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2课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228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教案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二、能力与方法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

    高中历史第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精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说过:“如果......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