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尊严一课的教学建议
对《尊严》一课的教学建议
《尊严》是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课讲 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以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加上我巧妙的指导,学生较好地读懂了课文,体会到了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如何通过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他这种尊严,以及从杰克逊大叔和他女儿的谈话中体现自尊的可贵。
1、从课题入手,通读全文,初步理解”尊严”的含义。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切忌抽象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对“尊严”的理解。
在深入阅读时,可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
2、指导学生自学,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为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可以多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学。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在自学的基础上,可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有关人名、地名等可在启发谈话,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时进行;有的词语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凭借这些词语复述故事内容。一是以词语为依托,串连课文的内容;二是检验学生对词 语是否理解,并尽快将这些词语加以内化;有的词语则在体会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中加以深化。还有些词语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可以从构词方式上让学生体验,如“狼吞虎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两对同义词;又如“饥寒交迫”,其中有“饥”与“寒”这一对相关的词。课后可让学生找一找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加以积累。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能读通课文;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思路。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能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教师可针对这些句子,组织学生进一步自学,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谈谈各自的感受。
3、深入挖掘,细读全文,突破难点,体会文章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真正理解文章中心。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之中。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让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这里要引导学生体会杰克逊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在体会这组对话时与有感情的朗 读结合起来,以加深体会;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结合“狼吞虎咽”一词体会哈默饥饿的程度,要让学生懂得,哈默刚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之可贵,即使到了饥饿极点的时候,也要坚持先干活再吃饭。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进一步抓住描写哈默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4.资料的处理。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找的有关尊严的故事,名言等,学生收集了很多好的文章,诗歌等,老师可以补充材料丰富本课的资源,丰富学生对尊严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就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在处理学生收集的资料时,可以和教学、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这里我是课后让学生交流,其实,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我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学生的体会会更深,资料的运用也更恰当合理。
5.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电脑网络,查阅图书资料的方法以及亲身经历,收集和整理有关尊严的事例。
5、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试着仿照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两方面去想,然后交流。老师可出示几句格言示范,如: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人们对哈默年轻时这件事的评论我赞赏杰克逊的慧眼,一个人在穷困潦倒、逃难流亡之际,仍坚守着自己的尊严,还有比这更可贵的吗?我更钦佩这个小伙子的志气,自尊是人生的底价,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他尊重自己,所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超越了自己。自尊是一种广告。走到哪儿,就会带到哪儿。想当初,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难者一样,见了水就喝,接过饭就吃的话,他能结识杰克逊吗?能找到这份活儿吗?更不用说娶人家女儿了。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推销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广告语。自尊也是一种力量。如今,许多人都苦于碰不到伯乐,找不到机遇,长叹无人识,空有回天力。但他们却忘了,手中还有自尊这件武器。杭州有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一家面包房推销黄油,和老板约定第二天上午10点见面。第二天,这个大学生准时到达,但等到下午4点,老板才慢慢赶来。大学生厉声告诉他:“你可以不买我的黄油,但你不能伤害我的尊严!似这样言而无信,你一辈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惊得满头大汗,但很快就竖起了大拇指,不仅自己和这个大学生签订了长期合同,而且给他介绍了很多生意伙伴。
自尊更是一种高尚。因为自尊总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必然换来尊重。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那段对话。学生首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在学生谈体会时,我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体会这几句话上,这时我适时和学生展开了对话:“看来哈默这时并不是很饿。”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纷纷从前后找到一些语句来反驳我:如前面的“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后面的“狼吞虎咽”等。这种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联系全文来读书,思考,加深了对哈默自尊的体会。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近哈墨,体会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再让学生读书,学生也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把声音读得坚定了,而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哈墨,读出自己的体会,声调不再像刚才那么高昂,低沉的语气反而更显自然,哈墨的自尊不需要故意用坚定的语气表达,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
学完课文后,我又补充了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膝下有黄金》,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大学教授回忆小时侯继母教他维护尊严的故事。文章选得很好,学生读了之后,都很受感动。我抽到的是阅读教学,所以在选材时,我主要是放在略读课文上的。因为略读课文一般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不必精读课文,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就这样,我就在略读课文中随便地选了一篇文章了。在备这节课时,我的设想是这样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应该给多点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而且这篇课文的教学应是以读为主,在读中体现年轻人的尊严的。所以,在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后,我开始想应设计哪些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中,我设计的环节有如下几个:
1、创设问题情境;
2、生默读课文,师提出要求;
3、让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4、小组合作学习;5生汇报学习情况;
6、师简单地分析课文,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7、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课文;
8、分小组朗读全文;
9、生谈学习后的感受;
10、赠送生几句有关“尊严”的名言。
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没能完成我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只进行到第6个环节。在整个教学的课堂中秩序有点乱,到了差不多下课的时候,因本人对课堂的驾御能力还不够强,导致最后自乱阵脚,仓促收尾。
在教学实践后,经小组成员的反馈以及本人自已的总结后,得出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的来说,我对自己这节课不满意,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而且在引导学生时不到位,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时,我把基本要求以及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了,但因问题的设计不到位而使学生会错意。第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体现年轻人有尊严时教师本身的思路已经有点乱。第三是,当有学生提出对尊严有不同的见解时(如认为尊严不能当事人饭吃等等),我没有加以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思考,这也是我在备课时考虑不周到的,我没想到这篇课文提倡的尊严这种价值观与现在社会价值观的不同,以致学生在理解尊严的可贵之处产生疑问。第二个不足之处在于,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花的时间太多,教师可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汇报,如可让生从四个问题中选两到三个,这样可节省时间。第三,在讲课中忽略了课文中的图片,没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年轻人的外貌、神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尊严是如何体现的。第四,教师与学生不够亲近,语调够为高,让学生对教学产生距离感,而且语速太快,让人感觉像在赶时间。
这节课的优点在于:第一,环节安排得比较紧凑。第二,教师提出的要求较为明确。第三,在教学中能紧靠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的要求。
这次的讲课感觉不好,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大的进步,同时欢迎大家多多向我提意见。
中国教学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尊严》教学反思 类型:小教案四
加入时间:2006年3月6日19:44平常的一天依然平常,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
在师生相互问好后,我导入新课并板书了课题,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尊严》,是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讲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目的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这节课学生状态很好,个个聚精会神,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被主人公自尊的精神品质深深的打动了,快下课的时候,我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说完,环顾四周,没有学生举手,我又问了一遍:“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我看见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赶紧让举手的同学站起来,惟恐晚一点他会把问题给忘了。我面带微笑说:“晨晨,有什么问题?说吧。”
“老师,尊严是什么?我不懂。”
“什么,我讲了一节课了,现在你问尊严是什么?上课没听讲啊?”我想。
其他的同学也向他投去了异样的眼光,好象在看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有的甚至还轻声指责着。
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并让他接着说。
“老师,哈默有尊严吗?”
“当然!”我坚定的说。
“为什么说他有尊严,不吃饭就是有尊严?”学生将了我一军。
我解释到:“哈默不想白吃别人的饭,要通过劳动换来这一顿饭。所以,我们说他是有尊严的。”
“哦”他若有所悟的样子,“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学生大笑,我也笑了,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大概是看我笑了的原因吧,他更加大胆了:“尊严,尊严能当饭吃吗?”
“嘿,还来劲了!”我的语气有些严厉。
他并没有让步的意思,我做出了个继续的手势。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有人恶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饭,我也看见过有的小孩或者老人为了能生存对那些有钱人低头哈腰,就是为了能活下去!说实话,我并没有对不吃饭的人产生太多的敬佩,不吃饭就有尊严,吃了饭的人就没尊严了吗?他们换来尊严的代价是什么?是饿死!”
“老师,我通过看电视也知道一件事。就是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大学生,向韩国老板下跪。因为那个韩国老板不给他工钱。为了尊严,不要钱可以。但是他出来打工肯定急需用钱,可能这还是救命的钱,如果拿不到,那后果„„”班里的一个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虽然我很佩服哈默的做法,但是我认为现在不能把尊严看的太重,最重要的是生存,有时候就需要你委曲求全的生存。你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挽回丢失的尊严。”一个女生小心翼翼的说。
“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没有尊严的活着,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终于出来一个对立的观点,还有好多学生附和着。
„„
此刻,班里已经开起了没有组织的自由辩论会,学生不由的形成了两个团体,个个瞪着大眼睛,好象真理就在自己的手中。
学生的话使我感到震惊。是啊,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把拍马溜须,曲意逢迎当作“把根留住”的法宝,但是不是要生存就必须以丢失尊严、降低人格、压抑个性为代价呢?听了学生的这些话我仿佛懂得了什么,我不愿为活着而活着,但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想起一句歌词:“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到底哪个更重要?”举目四望:一群群民工被厂方苛扣工资,食不裹腹;深圳的一群打工仔为了讨要工资纷纷跪倒在老板的脚下„„当所有的人都在寻找那个不跪的人时,我却沉痛的将眼光放到了下跪的人身上,难道他们不懂得人的尊严吗?还是没有找到比不 下跪更好的方法?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涵着多少难以诉说的辛酸无奈猝不及防,蕴涵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
学生是最贫穷的富翁,最无知的智者,最无忌的哲人,也许他们在“童言无忌”的率真中一语道破了天机,也许在“乳臭未干”的稚气中,还看不清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也许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还不能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但我相信,学生会随着不断的接触社会生活而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我们没有限制学生思维的权利,我们也限制不了。这些孩子很明显接受了当代社会的各种信息舆论导向的熏陶。很多人都说,现代人现实了,现代人精明了。社会进步的大方向永远是好的。可是,精神领域呢,很多人又说,现在社会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是匮乏的。特别是价值观,人生观。不吃喈来之食,曾经是多少人佩服的骨气,而现在竟成为了更多人嘲笑的对象。作为我个人来讲,是很为此痛心的。我们的孩子比之我们儿时真的是聪明的多,可是也现实的多。可是他们也毕竟是孩子,是需要我们正确引导的孩子,我总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在我们的校园保持一块净土。我为他们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骄傲!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态度,我对此感到自豪和欣慰。不管他们辩论的结果如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生命、会对尊严、会对人生产生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下课了,我带着几分思索走出教室,我听到身后有学生追来„„
学完课文后,我又请同学列举了我们学校,我们这个城市有关尊严的真实故事。同学听了之后,都很受感动。最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找的有关尊严的名言,丰富了本课的资源,丰富了学生对尊严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就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第二篇:《难忘的一课》教学建议
《难忘的一课》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初期,对这段历史背景学生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强烈的感情,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2.教学本文,可从实际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
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自己最难忘的一堂课,再简介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划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第二种思路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全班重点研读“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用心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到学文不断情,动情不离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4.本课生字要让学生读准确,要注意“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e”,不要读成第二声。
第三篇:对《滑轮组》一课的教学反思
《滑轮组》一课的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中,不严谨的实验着实不少。今天,我就来说说滑轮组一课中的实验设计。先请大家看看六上教材中的实验插图。
实验一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而成的滑轮组,实验二是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合的滑轮组,这两个图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答对了!哈哈,这两个实验图确实没有问题。可是,这两个实验来到我们的课堂中,问题就来了。两个实验图的箭头处,肯定是用弹簧秤进行测量——而在上节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教学中,我已经感觉到弹簧秤倒过来拉是有误差的。明知存在着误差,却还默许这样的实验操作方法,那就太阴暗了吧。
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这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为此,我对这两个实验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实验一:一定一动滑轮组
把线固定在动滑轮的上端,然后绕过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最后连接在弹簧秤上。这样,拉弹簧秤时方向是往上的,就避免了操作中的误差。改进的实验设计有 3 段线连接在动滑轮上,和教材的实验比较多了 1 条,省力情况更明显。还有一种方法,仍然是使用书本的实验图,但箭头处不使用弹簧秤,而是用钩码。后来挂上的象征拉力的钩码,虽然和前面挂上的代表物体的钩码一样重,但因为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所以肯定是不平衡的,这就很好的证明了滑轮组可以省力。
实验二:一定二动滑轮组
书本的第二个实验,要解决弹簧秤往下拉,方法更简单,只要把最后一个定滑轮去了。与第一个实验比较,这个实验使用了两个动滑轮,有 4 段线连接在动滑轮上,所以省力情况比第一个实验更明显。学生还会发现省力的原因是增加了一个动滑轮。
若有人一定要用书上的二定二动滑轮组做实验,我也有办法,也是不用弹簧秤来测量,而是采用挂钩码的方法来比较。如果两边钩码数一样,肯定是不平衡,则说明可以省力。如果是调节两边钩码的数量达到平衡,则物体重量和拉力大小的比例应该是接近4 : 1。不过用钩码作拉力有个小问题,得出的数据比较呆板,分析概括不够丰富。
最后,我还要强调的是,做这两个实验,许多老师往往容易把关注点放在省力上,而忽略了用力方向的改变,那就把滑轮组的作用给打成 5 折了。可是如果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做出力的方向改变,那势必会出现往下拉弹簧秤的情况,就又绕回到老路了。我觉得可以采用让学生画图的方法,提供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去画滑轮之间的连接线,在此基础上概括:滑轮组能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请注意,“可以”改变,其中隐含的意思还包括可以不改变,具体是不是改变力的方向要看怎样连接。)
第四篇:对《原子的构成》一课教学反思
对《原子的构成》一课教学反思
石头镇初级中学
孟怀锋
《原子的构成》课题的教学,教材编排上是叙述性的,很抽象。若按传统方法直接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式教学,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不会对原子结构的知识产生兴趣。教师不应该是奉送真理而应该是教人发现真理。经过反复研究教材,我觉得这一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理论型”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呢?通过查阅了一些资料,反复与同事探讨,我决定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展开探究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其次,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的不便,进而使学生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虽然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枯燥的抽象的,但由于事先灵活地组织好了教学素材,创设的教学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教师讲解为主改为学生探究为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原子的结构,单靠教师在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在脑海里形成原子结构模型。因此学生听着是懂了,但遗忘得也快。为了克服这一点,我在课堂上运用影像资料、动画模拟、史料佐证来创设情景,阶段性地逐步启示学生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把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非常重要,有问题才能创设探究的情景,通过探究活动才能发现知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习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
第五篇: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加强研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音乐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真参加继教和各类研修活动,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清晰的了解和把握音乐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觉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音乐教学的需要。深入研读2011新版 “课标”,理清课程内容体系的脉络,明确新修订的每一项内容的层次要求,注意学科各领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技能素养的提升。根据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在某些方面必须要提高的专业技能,一定要自觉把握好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必需的专项技能,以适应音乐新课程和学生音乐能力的需求,促进自身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2.加强教学研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
要认真自觉的把握好2011版课标中各领域内容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其一,在“感受与欣赏”教学中,把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对所听赏的每一部作品,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认真、全面、充分的聆听,把握音乐欣赏教学精讲、多听的教学原则,通过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全貌和风格特点,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并记忆所听每一首作品内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音乐奠定好基础。其二,在唱歌教学中,充分重视范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你所教授的任何一首歌曲,都应亲自唱给学生听,靠音乐打动学生,让他们感觉好听、想学。并且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意境,理解歌词内涵,把握音乐特征,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指导学生用恰当的速度、力度、自然的声音、自信的心态、自如的表情和丰富的情感进行演唱,这是首要任务。其三,对《课标》新增“合唱”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唱歌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要指导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帮助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提高歌唱表现能力。其四,对于识读乐谱教学加强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是不要回避乐谱的学习和知识技能的教学;二是不要脱离音乐实践单独进行识谱训练,避免使学生对识谱失去兴趣。理顺识读乐谱与音乐表现的教学关系很重要,识读乐谱一定要融合在欣赏、聆听音乐、演唱、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其五,加强课堂器乐演奏教学。教师对器乐教学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要自觉承担器乐教学的任务,要加强自身对课堂几种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提高,在学与教中增长才艺。在具体教学中,培
1养学生乐于参加各种演奏活动是第一位的任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可密切结合唱歌、欣赏的内容,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奏方法上,要把演奏技巧融于音乐表现之中,并且注意合奏能力的培养。其六,加强“创造”领域内容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音乐创造的两类教学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要正确处理模仿与创造的关系,音乐课堂的创造活动可先从模仿开始,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学习。在各类课型中,对于即兴编创表演动作、编创音乐故事或游戏、编创歌词均可结合欣赏、演唱教学进行,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以及各种音乐表现形式。编创节奏,可采用“节奏问答”、“节奏接龙”、“节奏重组”等形式即兴进行;创编旋律,可采用“旋律问答”、“旋律接龙”、“乐句填空”,“即兴模仿”等形式进行;也应注意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在反复练习中,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更应加强平时对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指导,如:大、小调旋律的听辨练习,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觉、乐曲结构及乐段、乐句构成的特点、创作基本技能方法、以及对音乐符号信息辨别、判断、连接、组合准确的能力;多开展与学生互动的创作活动,逐步提高音乐创作实践能力。
3.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教师要自觉加强现行教材使用的有效性。充分认识“音乐教材”这一载体对于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形成所具有重要的作用,尊重教材、整合教材,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更应保证学生音乐学习内容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