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张宝兰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龙甸小学教师
张宝兰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牛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在实践中,先让学生将各自的感受 写出来,教师在加以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再在原来各自的标题下重写一遍,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
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张宝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木头凳初级中学 张 宝 ***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
2、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领会上片写景与下片抒情的关系,懂得使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的体验。
3、认识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到诗人豪迈的气魄,激励自己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1、对诗词的朗读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领悟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政治抱负。
3、对诗词的鉴赏词句鉴赏。
三、教法学法
图文并茂、分组讨论、展示;教师引领点拨。【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个郁闷苦恼高洁清寒的诗人。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一、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学习的方向和深度。
二、独立朗读文章,自主完成前置作业,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和质疑。
三、学生分组合作汇报预习成果
1、分组汇报关于毛泽东的资料;
2、分组朗读诗词;
3、小组互评;
四、教师点拨
1、教师范读文章,强调把握文章节奏。
2、安排学生激情齐读→找出上片中毛泽东描绘雪景的词语→讨论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3、再次朗诵,体会下片中诗人的天骄情怀。
4、学生思考,找出下片中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找出下片中作者评论历史人物所用的评语→体会作者对“今朝英雄人物”的态度。
5、总结作者的心路。
6、词句赏析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过渡作用
五、巩固扩展
1、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投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家乡景色的赞美与热爱。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过
渡
中
心
前置作业
1、朗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豪迈胸怀
2、搜集作者相关常识。
3、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和中心句。
4、积累毛泽东的其他诗词,课上汇报。
第三篇:小学作文:兰仙子2
兰仙子2
公主们静了一会儿,又笑了。夜神不就住在夜之宫殿吗?于是,大家出发了。
“到了。”紫霞说。
大家突然感到莫名的可怕,这里太阴森了,迎面是夜之宝座,上面是月亮,大的出奇,也近的出奇。
“谁呀?”夜神的声音。
“我们是仙子国和艳霞国的公主,受您的姐姐光神娜雅之托找您。”熙霞说。
“娜雅?无非是人间的事吧。”娜西不以为然。
“是的。”云兰说。
“她们在人间的京城:平阳,到时候,你们去打听冰晶殿就是了。我真搞不懂,娜雅为什么不亲自告诉你们。”娜西说。
“谢谢,我们走了。”火兰急匆匆地说。
“放心吧,你们会再遇到我的。”娜西叫着。
公主们走出夜之宫殿,变身为六个少女(凡人模样),直奔人间的京城:平阳。好不容易到了,公主们急匆匆在一个无人的巷子里降落,大模大样地走了出来。逢人就问:“水晶殿在哪儿?”大家都说不知道,有一个老者知道,他说:“这可是魔宫呀,你们为什么要去?”“您别管了,告诉我们就是。”粉霞说。“粉霞。”水兰说,“不要无理,您说吧。”老者说:“好吧,你们往前走,看见一个大树,进去吧。”公主们高兴极了。来到了树前,看见一个洞,公主们钻进去了。大家都
惊呆了,好美的宫殿。这时,冰凌,冰凤,冰月来了。
“你们是谁?”冰凌问。
这时,娜雅来了,介绍了公主们,她们又成了朋友。娜雅说:“你们要去找宠物了。”“为什么?”“找到宠物,就可以做魔法公主了。”“魔法公主?”“恩,可以做魔法公主,遨游魔法世界,多美好呀。”“好吧。”公主们准备出发了。
请看下集。
第四篇:兰岔小学2013春季教学工作计划
兰岔小学2013春季学期教学
工 作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将依据学区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改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立足课堂,着力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崭新局面。
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低年级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高年级在强化良好习惯的同时,扎实双基教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建立“结对帮困”跟踪制度,争取教学成绩大面积丰收。此外,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使更多的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师迈进。
教导处将本着“研究、指导、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主要工作:
(一)以课改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1、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形式如会议传达、上网浏览、集体讨论、个人阅读等,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研究新教材,实践新理念,着重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有效的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开展新一轮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分层次培训,在积极参加市、县级培训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以领会教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际,实现“上课有味道,总结有好课,创新有特色”。
3、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本学期,我们要广泛开展指向明确,主题鲜明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在教法、学法上寻求突破。各科任教师制订好工作计划,确定研究专题,然后注重过程性研究。教导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撰写论文等活动,并将活动资料收集整理,形成教研成果。
4、加强随堂课听课力度。本学期,校长、教导处将对全校教师实行跟踪听课,听课后重点反馈课堂的教学效果,加强检查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促使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各条线岗位练兵和“讲好课”活动,做好各学科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及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工作,争创佳绩。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力度,争创教育现代化学校。
教导处将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崭新局面。
1、扎实做好“六认真”工作
(1)备课。每位教师要切实重视备课环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备课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准确把握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杜绝突击写教案,“拿来主 2
义”,求数量而不讲质量的现象。及时写教学反思,认真总结,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上课。贯彻和实行《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向40分钟要质量。杜绝提前下课和拖堂现象的发生。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40分钟授课时间。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摒弃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互动,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教师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发挥网络优势,充分合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上课,服务于教学,鼓励教师自制课件。
(3)作业布置及批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层次性,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力争做到有趣、适量、适度。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提倡全批全改,面批面改,杜绝做后不批的现象。语文、英语忌死抄、死背,注重积累性、应用性作业的布置,提倡写周记。数学忌机械、重复性作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学生作业本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规范要求,统一书写格式。作业簿要整洁,教师批改符号要醒目,起示范榜样作用。各年级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写字工作,提高写字质量。
(4)课后辅导。课后辅导要紧紧围绕“提优补差”这一总体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各任课教师要把“转差”作为重点环节来抓,首先辅导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辅导内容要有针对
性,对学困生的辅导务必做到耐心和细致,忌过多的否定和批评,应抓住其学习过程中的某一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表扬,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另外,建立各年级各学科的“结对帮困”跟踪制度,努力做好转差工作。
(5)成绩评定。继续开展素质教育调研活动,从中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反思调整,促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学生成绩的评定要体现公平、公正,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激励上进。
2、努力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1)强化课程意识,严格规范,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排好各班课程表,强化课程管理,确保课程开齐,课时上足。严禁随意增课、调课。加强综合实践、地方课等一些新课程的研究工作,摸索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
(2)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学生转进转出的登记手续,力争资料详实、手续齐全,管理规范。加强学生在校的常规管理,进一步健全学校、班级管理网络。
(3)严格贯彻教职工请假、上下班制度,按时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和日常代课工作,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4)加强体育卫生管理制度,及早落实,科学训练,继续做好《体育与健康》达标和成绩上传工作。
3、挖掘潜力,创设环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体育室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体育锻炼,拓展学生的知识,强健学生的身体,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拟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书法、棋类等兴趣组,有序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健康发展。
(3)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形成“赶、比、超”的学习氛围。做好各级各类竞赛选拔、组织参赛工作,力争我校学生能在各级比赛中获奖,为校争光。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继续扎实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确保教师队伍良性发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使骨干教师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2、创设教师参与学习的机会。本学期,我们仍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通过观看名师教学录象,骨干教师轮流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营造校园研究氛围,促使全校教师在各类研讨活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素质。
3、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岗位练功和新课程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教师规范用语用字的要求,要求教师把讲普通话作为职业用语,把写规范字作为基本要求。
三、本学期工作安排:(见2013春季学期校历表)
兰岔小学教导处
2013年2月26日
第五篇:题画兰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八单元诗词诵读
《题画兰》教学设计
武汉市硚口区常码头小学 刘燕
教材分析
《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兰花而题写。全诗以兰花为物象,描写它生长于山岩的顶处,香气飘散四溢,尤以突出岩石和岩缝中,美好的花香馥郁芬香,赞美了兰花不与“浮云游尘”为伍,卓尔独立的品性。借兰花之名表自己之志——坚持操守,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本诗如郑燮所写众多兰、竹、石之诗一般,将诗文书画巧妙结合,通过寓托手法,表达高人隐士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设计理念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对古诗的热爱,对诗人的敬重之上的。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不仅仅是读一首诗,教一首诗,而应该将它作为一种载体,通过阅读、教学来增加古诗的宽度、厚度、深度。本案设计以“赏画、习诗、识人、悟情、习法”为解读要领,指导学生研读古诗,从而拉近与诗人的距离,并在声声吟诵之中爱上古诗,习得诗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人坚持操守,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诗境。
1.欣赏一组兰花图,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2.师:放大画中印章,仔细看一看,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三读明诗意。
出示导学单,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若学生有合作小组,则在小组中进行检查、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1.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⑴朗读古诗,文通字顺。
⑵师生就学生朗读和评价相机给予评价,反馈。
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注意停顿。
2.二读,感受古诗的韵味。⑴师配乐范读古诗,生静心感受。
古人吟诗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诗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我也想读读(师配乐朗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⑵指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配上了这段古曲,更有古诗的韵味。
师指导:读古诗的时候注意好节奏、声调的起伏和停顿,韵味就出来了。学生配乐读诗。
3.三读,借助插图、译文,整体感知诗文大意。
⑴出示导学单中提示:
1.借助工具书,并结合插图,读懂每句话。2.理解句中的难字,尤其注意:稠
3.想一想:诗文写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⑵检查自学,理解古诗大意。
兰花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选择“稠”字的正确义项。
⑶说一说,诗文写了兰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生边交流师边板书:境、香、性
三、品读悟诗情。
1.品读古诗,从兰花的境、香、性的特点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最能体现兰花特点的词下打上△,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生自学后小组中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A.品境悟兰——“顶上头”
小组汇报,抓中重点词语“顶上头”,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教师点拨:想象画面,“千山顶上头”,你仿佛看到什么?(奇峰之上,乱石之中,一株株兰花顽强生长)
感情朗读。
B.品香悟兰——“妙香稠”
小组汇报,抓中重点词语“妙香稠”,展开想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兰花香气之“妙”、之“稠”。
教师点拨: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稠”更能表现花香浓郁得仿佛能触摸到)
指导朗读第二行。
④一、二行联系起来读,进一步体会兰花特点。
长于温室之兰,生于沃土之兰,香飘四溢,不足为奇。但是我们诗中的兰花却生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然蓬勃生长,散发妙香,真是令人赞赏。难怪诗人会这样写: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齐读。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香。再读。
兰身处逆境,却能散发天下妙香。再来读。
C.品性悟兰——“闹”、“不知、不留”
小组汇报:抓住“闹、不知、不留”等重点词语并联系背景、展开想象体会兰花周围环境的喧闹嘈杂和兰花的高洁。
教师点拨:大胆展开想象,除了会有浮云来闹兰花,还会有谁来闹兰花呢?
引导感情朗读:多么高洁的兰花,面对()的打扰,它选择了——来不相知去不留。
师过渡:多么坚强的兰花,多么卓尔独立的兰花。任他浮云喧闹,任他风雨打扰,兰花始终坚持自我,毫不动摇。这样坚强的兰花,这样卓尔独立的兰花,其实正是诗人的写照。
4.由兰及人。
播放视频,了解郑板桥的人生经历。
思考: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板书 诗人 坚持操守
5.小结写法:诗人依托景物,来表达自我情怀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物言志。
四、诵读展诗情。
1.让我们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与赞赏,齐读古诗。2.配乐,多形式吟诵古诗,熟读成诵。
五、群读赏诗法。
1.古往今来,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一直是文人墨客们歌咏的对象,诗人们在对花中君子的赞美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操,寄托了自己的志向。读一读下面几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它们在表达上,与《题画兰》有什么异同?
2.学生静心品诗,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3.交流汇报,教师提炼梳理学生发言,指导品析。
六、创作诗配画。
课件出示
诗画园地:
1.选一幅你喜欢的水墨画,为之配诗。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
可以借用诗句,也可以自己创作。在完成作品后,将自己的作品拍照上传,扫码发送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教育云空间,师生共同品析、欣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