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含5篇)

时间:2019-05-15 04:4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

第一篇: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

《化学分析》(药学院)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学分析 Chemical Analysis

课程号: 20321420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时: 32 学分: 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化学分析是药学院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测定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及从事药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绪论(1 学时)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分析方法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过程与步骤

第二部分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4 学时)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分散度、正态分布与 t 分布、置信度与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显著性检验、相关与回归。

第三部分 滴定分析法概论(2 学时)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滴定分析计算

第四部分 酸碱滴定法

(6 学时)酸碱 质子理论:酸碱的概念,酸碱反应的实质,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酸碱的强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 pH 值的计算:强酸强碱溶液,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酸碱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点和变色范围,常用酸碱指示剂剂混合指示剂。酸碱滴定法:强酸强碱、一元弱酸弱碱滴定的滴定曲线和指示剂选择,弱酸弱碱直接滴定的条件,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五部分 非水酸碱滴定法(3 学时)非水滴定中的溶剂: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分类与选择。非水介质中酸碱平衡非水介质中酸碱的滴定方法及应用

第六部分 配位滴定法

(5 学时)EDTA 及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及 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配合反应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常用金属指示剂。滴定条件的选择:滴定酸度的选择,掩蔽剂的选择。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应用与示例

第七部分 氧化还原滴定法

(5 学时)氧化还原滴定分类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显色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碘量法的原理及应用高锰酸钾法的原理及应用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与应用

第八部分 沉淀滴定法(2 学时)沉淀 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银量法(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钒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和运用范围。

第九部分 重量分析法(4 学时)

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分离条件及测量方法挥发法:各种干燥方法,干燥失重的测量。萃取法:分配原理,应用示例。沉淀法:沉淀的形成与沉淀的形态,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沉淀纯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灼烧与干燥,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

四、教材

李发美 主编《分析化学》(第 5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3 年

五、主要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 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彭崇慧等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邹明珠等编,化学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R.Kellner et al,Analytical Chemistry,WILEY-VCH Weinheim(Germany),1998.D.A.Skoog, D.M.West, F.J.Holler, S.R.Grouch, Analytical 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2000.梁文平,庄乾坤主编,分析化学的明天――学科发展前沿与挑战,科学出版社,2003。

六、成绩评定

总成绩为 100 分,计算方法: 总评= 0.45× 期末 +0.25× 期中+ 0.20× 作业+ 10× 考勤(各计分项权重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第二篇: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有机化学(II)-1,2》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II)-1,2》(药物化学专业)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 有机化学 Ⅱ-1[Organic Chemistry Ⅱ-1]

有机化学 Ⅱ-2[Organic Chemistry Ⅱ-2]

课程号(代码): 20321040,20321130

课程类别 : 类级平台课程,必修课

学时:64+48

学分:4+3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基本面向 : 药物化学专业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有机化学与药学渊源深厚。该课程要求药物化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继续深造,为将来利用有机化学,服务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要着重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常用制备方法和用途。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深入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的规律,机理,立体化学。

三、教学内容前言(4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主要任务和学习方法;

二、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分类和反应类型;

三、了解共价健的本质,掌握共价健的属性,熟悉利用键能数据推算反应的焓变;

四、掌握下述名词术语:有机化学;同分异构现象;分子间作用力; Van der walls 力;官能团

1-1 有机化学的由来和发展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子结构和组成(同分异构现象,结构的表示方法);理化性质

1-3 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与诱导效应;键的可极化性

1-4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的类型

1-5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6 学习有机化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烷烃和环烷烃(6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烷烃的命名规则。

二、掌握构象的表示方法和典型的构象 ap, sp, sc, ac 的稳定性分析;

三、了解饱和碳原子的 sp 3 杂化轨道与烷基自由基的 sp 2 杂化轨道的形成与构型;

四、着重掌握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的基本规律(区域选择性)和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五、弄清下列概念:同系列与同分异构;构造异构与链异构; T.S 与活泼中间体;扭转张力与 Van der Walls 张力; Newman 投影式与透视式;活性与选择性; Baeyer 张力;船式与椅式构象

2-1 烷烃的同系列与同分异构现象(键异构)

2-2 烷烃和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采用 1980 年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衍生物命名与俗名

2-3 烷烃的结构: CH 4 的正四面体结构与 sp 3 杂化轨道;烷烃的构象

2-4 烷烃的物理性质

2-5 烷烃的反应:烷烃的卤代反应(CH 4 的氯代反应及自由基反应历程);卤代反应中卤素的活性与选择性;氧化反应(燃烧与部分氧化);热裂反应

2-6 烷烃自由基的立体化学(sp 2 杂化)

2-7 环烷烃的分类、异构与命名

2-8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2-9 环烷烃的化学反应

2-10 拜尔张力学说与近代观点

2-11 环烷烃的构象(环丙烷、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十氢萘)立体化学消去的历程(E1,E2,E1cb)影响因素;定向规律

六.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格氏试剂及其反应;类格氏试剂及其反应

七.卤代烃的还原

八.多卤代烃与 απ、σ-P)

6-7 共轭二烯烃的反应:与 H 2 和 HX 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反应)加 H 2 ;游离基加成反应; Diels-Alder 反应;聚合反应

6-8 共轭二烯烃的制备芳烃(8学时)

基本要求:

一、掌握苯系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类型(卤代;硝化;磺化;付一克烷化与酰化)、历程和定位规则,能充分利用电子效应和共振论来解释其规律;

二、掌握侧链上的氧化与卤代反应规律,了解芳环被催化氢化,催化氧化,Birch 还原的规律;

三、掌握萘及一取代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和蒽、菲的特性;

四、掌握 Huckel 规律与芳香性判断;

五、掌握下述概念和人名反应:共振论和 Kekule 结构;活化基与钝化基;邻对位定位基与间位定位基;同位素效应;空间效应; Friedel-Crafts 烷化和酰化; Clemensen 还原; Haworth 合成法

7-1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7-2 苯的结构:苯的特性与 Kekule 结构;苯结构的描述(MO 和共振论)

7-3 苯系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卤代;硝化;磺化;付一克烷化与酰化

7-4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及其应用:定位规律及理论解释;苯二元取代物再取代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

7-5 氧化(苯环上氧化,侧链氧化)

7-6 游离基反应(环的加成,侧链卤代)

7-7 萘的结构与衍生物的命名

7-8 萘的化学反应;亲电取代(定位规则);氧化与还原

7-9 蒽、菲的特性

7-10 致癌烃

7-11 非苯芳烃:芳香性的条件(Huckel 规则);几个典型碳环非苯芳香族化合物(环丙烯正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篮烃,杯烯、轮烯)醇、醚(6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了解醇、醚的结构的共性、命名与物理性质及一些主要合成法;

二、掌握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了解醇氧化和掌握邻二醇的特性;

三、掌握不对称醚的醚键断裂规律和酸碱作用下的环醚开环规律;

四、弄清下述试剂与反应的体质: Lucas 试剂; Sarett 试剂; Oppenmer 氧化法; Williamenson 醚合成; Pinacol 重排; Wagner-meerwein 重排; Fries 重排

8-1 醇的分类和命名

8-2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8-3 醇的化学性质:酸性、碱性、亲核性(与 R-X 反应,与 ROH 反应,与 RCOOH 反应,与 TsCl 和无机酰卤反应,与 CS 2 反应)与无机酸反应;消去反应;醇的氧化

8-4 邻二醇的特性(氧化与重排)

8-5 醇的制备

8-7 醚(分类,命名,反应,制备)

8-8 硫醇和硫醚: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醛、酮(8学时)

基本要求:

一、重点掌握羧基上的各种亲核加成反应的规律及历程,注意 Cram 规则的立体化学问题;

二、掌握醛、酮的 α-H 的反应历程;

三、了解插烯原理,掌握 α、β烯醇互变,卤代与卤仿反应,aldol 反应;

9-4 醛酮的氧化与还原:醛酮的一般氧化,Baeyer-Villiger 氧化和 Riley 氧化; Cannizzaro 反应;还原成醇(催化氢化和金属氢化物和金属还原);还原成烃基(Clemensen 还原,Wolff-Kisher-黄鸣龙还原)

9-5 醛、酮、的制备

9-6 不饱和醛、酮(插烯原理与共轭加成)酚、醌(4学时)

基本要求:

一、掌握酚的结构、反应和制备方法;

二、掌握醌的结构特征和对体醌的基本反应;

三、弄清 Reimer-Tiemann 反应; Kolbe 反应;

10-1 酚的结构和命名

10-2 酚的化学反应(酸性,氧上的烷化与酰化,显色反应,芳环上的反氧化与还原,10-3 酚的制备(磺化法、氯苯水解法、异丙苯法等)

10-4 醌的分类与命名

10-5 对苯醌的反应

10-6 醌的制备羧酸及取代羧酸(6学时)

基本要求:

一、重点掌握羧酸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熟悉 取代羧酸 的特性;

二、了解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羧酸的脱酸与还原反应,羧酸的 α-H 的反应;

三、适当的掌握卤代酸、酚酸、醇酸的特有反应。

11-1 羧酸的分类与命名;羧酸的结构与性能

11-2 羧酸的反应:羧基中氢的反应(酸性、影响酸性的结构因素);羰基碳上的反应(酯化反应、酰卤的形成、酰胺的形成,贝克曼重排、酸酐的生成);脱羧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羧酸的 α-H 的反应(Hell-Volhavd-Zelinsky 反应)

11-3 羧酸的制备

11-4 取代酸:卤代酸和卤代酸酯的特性(Darzen 反应,Reformatsky 反应);醇酸特性;酚酸的性质与制备方法;羰基酸的特性羧酸衍生物(6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酯和羧酸的 α-H 的反应,了解酯的热消去反应和酰胺的一些特殊反应;熟悉 β酮酸酯及其类似物的互变异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掌握 Perkinr 反应; Claisen 缩合; Hofmann 降解; Darzen 反应; Reformatsky 反应; β丁酮酸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有机含氮化合物(6学时)

基本要求:

一、掌握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尤其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不同程度还原在有机合成上的意义;

二、重点掌握胺类的碱性规律,氮上的取代反应和与 HNO 2 及 TsCl / NaOH 的反应(Hinsberg 分胺法),了解叔胺氮上的氧化反应及其氧化产物在合成上的应用(Cope 反应);

三、重点掌握芳香重氮盐的生成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如 Sandmeger 反应和偶联反应等;

四、掌握烯胺和季胺化合物的反应(重点 Hofmann 彻底甲基化反应);

五、掌握胺的各种制备方法,如还原胺化法与 Gabriel 合成法等;

六、了解重氮甲烷与氮烯的结构与应用。

13-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还原、缩合等)

13-2 胺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

13-3 胺的结构与反应(碱性、亲核性;与 HNO 2 反应;氧化);芳胺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13-4 烯胺的合成与反应

13-5 季胺盐与季胺碱

13-6 胺的制备:硝基、腈、酰胺、肟等化合物的还原;羧基还原胺化;氨或胺的羟化;特殊的伯胺合成法(Hofmann 降解、Gabriel 合成法)

13-7 芳香重氮盐的结构与反应:结构;反应(脱氮、Sandmeger 反应等,不脱氮反应,偶联等)

13-8 重氮甲烷与碳烯的结构和反应:重氮甲烷的结构和反应:碳烯的结构和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光谱性质(6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了解 MS、IR、NMR 波谱的基本原理;

二、掌握主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特征,能够用于不太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与鉴定,其中:(1)MS 要求掌握 M + 和碎片离子的识别,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开裂规律有总体了解;(2)IR 要求掌握一些典型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及影响峰位的因素;(3)NMR 要求掌握化学位移 δ、偶合常数 J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4-1 IR 与有机分子结构:概述(IR 形成、IR 表示方法,化学键振动类型与规律);影响峰强度的因素; IR 谱应用举例

14-2 1 H-NMR 与有机分子结构: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NMR 的应用举例

14-3 MS 与有机分子结构:概述(MS 的产生与 IR 表示方法)M + 与碎片(M + 的形成与识别,M + 强度与结构等); MS 的应用举例杂环化合物(6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二、熟悉简单杂环化合物的类型与命名;

三、主要掌握五元和六元杂环中的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四、了解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六、了解以吲哚、喹啉为代表的稠杂环的结构与性能,并对某些天然含杂环有机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

15-1

15-2 芳香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5-3 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与反应(呋喃、吡啶、噻吩、咪唑的结构、反应,呋喃衍生物的反应;稠杂环(吲哚)

15-4 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及其衍生物(结构与性能,吡啶的化学反应、吡啶及其取代吡啶的合成);吡喃及其衍生物;稠杂环(喹啉、异喹啉、嘧啶、嘌啉等)周环反应(6学时)

基本要求:

一、了解周环反应的特点及理论;

二、掌握前线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能熟练地描述 HOMO 和 LUMO ;

三、掌握三类周环反应的选择规律,能预言反应的进程。

16-1 电环化反应: 4n π 电子体系; [4n+2] π 电子体系

16-2 环加成体系: [2+2] 环加成; [4n+2] π 电子环加成; 1.3-偶极加成;钳合反应

16-3 σ迁移(氢原子参加,碳原子参加); [3.3] σ氨基酸的结构与共性(物性和化性);

二、掌握氨基酸的几种典型的合成方法;

三、了解肽的命名和结构特征,肽的合成和保护基的应用,肽的结构测定方法(端基分析法)。

18-1 氨基酸:分类与命名;

18-2 氨基酸的结构与物性(PI);反应与合成18-3 肽:结构;命名;结构测定;合成18-4 蛋白质:四级结构(简介)类脂(简介)(3学时)

19-1 油脂、磷脂和蜡

19-2 萜类(结构、分类、应用实例)

19-3 甾体化合物(结构、命名、实例)核酸和辅酶化学(简介)(3学时)

20-1 核酸的分类、组成与理化性质

20-2 辅酶(NAD,辅酶 A,乙酰辅酶 A,乙酸吡哆醛等)

四、教材

倪沛洲主编,有机化学(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五、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蓝仲薇,李瑛,陈华,肖友发主编,海洋出版社,200 4,北京。

2、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北京。

3、L.G.Wade Jr,Organic Chemstry(5 th Ed),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4、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北京。

5、R.T.莫里森、R.N.博伊德,《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2,北京。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 2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第三篇: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仪器分析(I)》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I)》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I(Instruments Analysis-I)课程号(代码):20321630 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 学时:64 学分: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本课程重点讲授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应用领域及方法特点,简介发展动向及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常见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较深入地理解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仪器设备、结构和应用,初步具有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电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6学时)1.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2.熟悉电化学分析基本术语和概念。

3.掌握电位法常用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结构、电极反应、电极电位。4.掌握测定溶液pH的电极,测量原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5.熟悉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6.了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微电极技术。

7.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及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8.了解各种类型的电位滴定。

9.掌握永停滴定法的原理与滴定曲线。

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2学时)

1.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掌握电磁波谱基本概念和电磁波谱区。2.熟悉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的常用术语。3.理解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产生。4.了解光分析法的分类。

5.熟悉光学分析仪器的主要部件,掌握分光器件及其原理。

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学时)1.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2.掌握电子跃迁类型。

3.理解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掌握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

4.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偏离因素,加和性及有关计算。3.了解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掌握仪器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和作用。4.了解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5.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和纯度检查的方法 6.掌握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了解多组分定量的其它方法

第四章 荧光分析法(4学时)

1.掌握分子荧光的发光过程,熟悉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2.掌握荧光光谱的特征。

3.熟悉荧光寿命与荧光效率的基本概念。

4.掌握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5.熟悉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6.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分析新技术。

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8学时)1.熟悉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频率。

2.理解分子的振动,掌握振动形式及其表述方法。3.掌握振动自由度。

4.掌握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及吸收峰的强度。

5.掌握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的概念及红外光谱中的重要区段。6.掌握吸收峰位置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吸收峰的因素。

7.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脂肪烃、芳香烃、醇、酚、醚、含羰基化合物和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8.了解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和特点,仪器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9.掌握红外光谱的解析。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4学时)

1.了解原子的光谱项及能级图,理解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2.掌握谱线轮廓及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

3.掌握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理解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理。

4.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装置及工作原理,掌握原子化器和光源的作用。5.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其特点。6.熟悉原子吸收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的方法。7.了解实验条件的选择。

8.掌握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七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8学时)

1.理解核磁共振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以及核磁共振的产生。2.了解核磁共振中的弛豫过程。

3.了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类型和仪器各主要部分的构造及作用。4.理解化学位移的产生,掌握化学位移的表示以及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5.熟悉常见质子的化学位移。

6.掌握自旋偶合,自旋分裂和n+1规律。7.理解偶合常数的意义。8.熟悉自旋系统及其命名原则

9.掌握核磁共振氢谱一级图谱的解析。10.了解碳谱及相关谱。

第八章 质谱法(8学时)

1.掌握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2.了解质谱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3.掌握主要离子类型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作用。

4.掌握常见阳离子裂解类型及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5.掌握分子离子峰的判断及分子式的测定。

6.熟悉几类有机化合物(烷烃、链烯、芳烃、饱和醇、醛、酮、酸、酯)的质谱。7.熟悉质谱解析的一般步骤。

8.了解串联质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9.熟悉综合波谱解析方法及一般步骤。

第九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6学时)

1.理解色谱法基本概念和不同的分类方法。2.掌握色谱流出曲线和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3.掌握分配系数、容量因子、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公式。

4.掌握色谱分析基本原理,即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的理论原理和相关公式。5.掌握分离度的概念和公式。

第十章平面色谱法(2学时)1.熟悉平面色谱法的分类。

2.掌握比移值、相对比移值及比移值与分配系数、容量因子的关系。3.了解面效参数与分离参数。

4.掌握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5.掌握吸附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6.熟悉薄层板的制备和显色方法。7.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8.熟悉各种平面色谱的操作方法。9.了解高效薄层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3学时)

1.了解气相色谱法的流程、分类及特点。2.掌握固定液的分类和选择。3.熟悉气固色谱固定相、高分子多孔微球。4.熟悉流动相(载气)及其选择。

5.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掌握检测器的分类及选择。6.掌握速率理论的运用,范氏方程的简式,以及各项的物理意义。7.掌握分离方程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8.了解样品预处理方法。9.了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0.了解定性分析方法。

11.掌握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以及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的计算。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3学时)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2.熟悉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及其分离条件的选择。

3.掌握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保留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离条件的选择。4.了解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和亲合色谱法及其常用固定相。5.掌握化学键合相的性质、特点和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6.掌握流动相对化学键合相色谱分离的影响,了解流动相最优化方法。7.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及其对选择实验条件的指导作用。8.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

9.熟悉各类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和适用范围。10.掌握定量分析方法。11.了解分离方法的选择。

第十三章 毛细管电泳(2学时)1.掌握毛细管电泳分离原理和过程。

2.了解毛细管电泳的特点、分类,毛细管电泳仪器的主要组成。3.掌握毛细管电泳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术语。

4.熟悉评价分离效率的参数及谱带展宽的影响因素(流型、自热、扩散和吸附)。5.掌握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分离模式。

6.熟悉毛细管区带电泳及其操作条件的选择。

第十四章 色谱联用技术(2学时)

1.掌握色谱-质谱联用提供的信息及特点。2.熟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及原理。

3.熟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及原理。4.了解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

5.了解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提供的信息,熟悉联用仪的接口技术及原理。6.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及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技术。

四、教材

《分析化学》(第五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分析化学》下册(第三版),华中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4.《现代仪器分析》,刘约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仪器分析》(第二版),刘密新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六、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20%+半期考试30%+期末考试50%

第四篇: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宣传普及资料)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前身是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建于1917年,是我国现代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发源地。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三位一体。医院占地面积414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113平方米。学院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先后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齿科大学及香港大学等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并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有关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及预防保健合作关系,聘请了1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为我院名誉教授。概述

学院现有教职工48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110人,博士生导师25人,他们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专家2人,全国及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10人。

口腔医学院设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预防保健学、儿童牙病学、口腔放射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种植学、口腔生物学等十二个学科及教研室。口腔临床学科和口腔基础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9年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高等学校医学重点学科点;1996年和1998年,口腔内科学、口腔正畸学先后被四川省批准为重点学科,2002年,口腔基础和临床学科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现在校学生771人,其中研究生239人和一定数量的港澳学生及国外(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涉及到作者的所属权益,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特此声明!)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宣传普及资料)

留学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模式,成为国内及海外口腔医学各类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1998年和1999年,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分别被教育部列为 “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1908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牙科诊所,1911年扩建为牙症医院,1928年成立华西协合大学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为华西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同时建立中国第一个口腔颌面外科病房,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2000年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是中国第一个口腔专科医院。现有牙科综合治疗椅270台、病床100张,康复病床26张,年门诊量40万人次,年住院量1700人次,就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

口腔医学研究所设有龋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学、口腔整形外科、头颈部肿瘤学、固定修复学、活动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八个研究室。1989年,卫生部批准在我院建立卫生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1994年通过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设口腔生物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材料学和口腔医学信息四个研究室,2002年,该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准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 “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7项,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769篇,名列全国医疗机构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前50名;出版专著90余部,先后有3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科技成果奖。编辑出版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中国口腔医学信息》在国内及海外广泛发(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涉及到作者的所属权益,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特此声明!)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宣传普及资料)

行。其中《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被引频次最高的科技期刊之一。主编的《中华口腔科学》专著被誉为传世精品。

学院拥有一座占地12000平方米、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教学、科研综合性大楼-口腔科教大楼,该大楼为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2003年初,总投资3千多万元、建筑面积6千余平方米、具有数字化高标准设施的口腔临床教学大楼落成,该大楼的投入使用将更大的提升临床医疗教学水平。

该院在《2007全国医院排名》中口腔科排名名列第一 科室介绍

一、牙体牙髓科

牙体牙髓科是专门从事牙体疾病、牙髓根尖周疾病诊断、治疗,保存天然牙齿的临床专科;治疗范围包括 1.牙体疾病(龋病、牙外伤、变色牙、磨损牙、楔缺牙、敏感牙、折裂牙)2.牙髓根尖周疾病(牙髓外伤、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本科开展了以“无痛”、“微创”、“美观”为理念的牙体疾病现代诊治技术,以显微超声、镍钛根管预备以及根管系统3D三维立体清洁充填的牙髓根尖周疾病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承担牙齿残冠残根保存修复、牙体牙髓疑难病例的诊治任务。

二、牙周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周科是一个专门从事牙周病诊断治疗的专(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涉及到作者的所属权益,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特此声明!)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宣传普及资料)

业化科室,是国内最早成立也是最大的、与国际接轨的牙周专业科室。科室采用国际一流的牙周基础治疗器械、拥有各种复杂牙周手术包括显微外科的先进装备。拥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强大的牙周专科医师队伍。本科承担各种类型牙周疾病的诊断与系统治疗;诊断某些有牙周组织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口臭症诊断与治疗;口腔卫生保健指导;牙周健康的长期维护治疗;各类型牙周手术,包括:牙龈切除术,牙周翻瓣术,骨引导性再生术,牙龈退缩的美容性治疗,附着龈增宽术、牙冠延长术等手术治疗等等

三、口腔粘膜病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在西南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对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口腔白斑、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天疱疮、唇舌炎等口腔黏膜常见病的治疗效果,对口腔粘膜特殊感染、疑难病症、癌前病变的诊断水平也达国内一流。本科室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口腔黏膜病变癌变危险性的无创或微创综合评估、口腔常驻微生物的检测培养、药敏试验、激光、毫米波、超声波治疗等,为进一步提高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治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儿童口腔科

华西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的前身是1947年华西坝上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儿童牙医系,儿童口腔保健治疗中心承担0-18岁儿童各型龋病的充填治疗、预成冠及树脂冠修复,儿童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治疗,儿童各种牙外伤的处理,年轻恒牙的护髓治疗和根尖诱导形成治疗,乳牙早失间隙保(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涉及到作者的所属权益,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特此声明!)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宣传普及资料)

持治疗,乳牙及个别恒牙早期预防性矫治,儿童常规口腔检查、咨询以及儿童年轻恒磨牙的早期防龋治疗。

院长介绍

周学东教授,女,195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共十六大代表。现任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院长、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口腔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会长、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四川省科协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委、四川省青联常委、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妇联执行委员、联合国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医学会理事、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主编、《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上海口腔医学杂志》特邀编委。

(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涉及到作者的所属权益,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特此声明!)

第五篇: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针灸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五年制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针 灸 学

教 学 大 纲

(适用专业:临床五年制、八年制本科)

中医学教研室 修订日期: 2015年 2月

一、中医养生文化介绍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中医养生学、天年的概念 2.中医养生的特点 了解内容:

1.中医养生之道

2.在中医原则指导下的四时养生规律 3.睡眠养生、饮食养生

二、教学时数

讲授: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中医养生学、天年的概念 2.中医养生的特点 3.中医养生之道

4.在中医原则指导下的四时养生规律 5.睡眠养生、饮食养生

二、经络学研究进展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循经感传现象概念及规律特征 了解内容:

经络现代研究的主要假说观点

二、教学时数

讲授: 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循经感传现象 2.循经感传现象规律特征 3.可视经络现象 4.经络检测研究

5.经络现代研究的主要假说观点 6.经络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三、腧穴研究进展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腧穴、腧穴学概念 了解内容:

腧穴学现代研究进展

几个基础腧穴的临床运用与现代研究进展

二、教学时数

讲授: 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腧穴、腧穴学、特效穴概念 2.特效穴运用实例

3.几个基础腧穴/特效穴的临床运用与现代研究进展 4.腧穴学现代研究进展

四、针灸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节:针灸对大脑皮层的调节 2.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 了解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

二、教学时数

讲授: 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节:针灸对大脑皮层的调节;针灸对周围神经的调节

2.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

3.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

五、现代针法的临床研究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现代针法的概念 2.头针疗法 3.针刺的镇痛作用 了解内容:

1.现代针法发展

2.头针的操作方法、机理探讨 3.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 4.针刺麻醉 起源、发展

5.针刺麻醉的一般特点、临床特点,针刺麻醉的范围,影响因素,挑战

二、教学时数

讲授: 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传统针刺原理的研究,新的针刺理论的出现 2.现代针法的概念,现代针法发展 3.头针疗法,头针的操作方法、机理探讨

4.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痛觉学说,针刺的镇痛作用、镇痛机制 5.针刺麻醉 起源、发展,针刺麻醉的一般特点,针刺麻醉的临床特点,针刺麻醉的范围,针刺效果的术前预测、影响因素,挑战

六、针灸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概念 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推拿治疗 了解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剖基础、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治疗,传统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封闭疗法的作用机制

二、教学时数

讲授: 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概念 2.解剖基础 3.病因病理 4.临床症状 5.临床检查 6.影像学检查

7.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鉴别诊断

8.治疗:传统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封闭疗法及其作用机制

七、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小儿的生理 2.小儿的病理特点 3.小儿治疗特点 了解内容:

小儿常见疾病厌食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治疗、外治疗法、药膳、预防与调护

二、教学时数

讲授: 1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小儿的生理特点 2.小儿的病理特点 3.小儿治疗特点

4.小儿常见疾病厌食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治疗、外治疗法、药膳、预防与调护

八、妇科中医生理病理、妇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妇科中医生理认识:脏腑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熟悉内容:

妇科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了解内容:

妇科常见疾病痛经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治疗、外治疗法、药膳、预防与调护

二、教学时数 讲授: 1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妇科中医生理认识:脏腑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2.妇科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寒、热、湿邪(含内生五邪);七情内伤;生活失度;体质因素;病理产物致病

3.妇科中医病机认识: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4.妇科常见疾病痛经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治疗、外治疗法、药膳、预防与调护

下载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化学分析》教学大纲(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见习感想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见习感想 第一天: 见习之前对见习或多或少有点了解,看第一时段同学发的说说,感觉见习要么是门诊部的各种无语咨询,要么是一些楼层的无所事事,要么是14楼的累......

    生理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生理学Ⅱ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小班教学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016年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理学 Ⅱ 课 程 号: 5......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

    眼科进修生招生简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进修招生简章 一、科室简介 1892年美国人甘来德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眼科专科医院--存仁医院,经过100多年的风云变化,现已发展壮大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大纲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正畸学 orthodontics 课程号:50304240 (七年制) 50304330(五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七年制,......

    自制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自制设备管理暂行办法(依据川大校[2003]73号(附件)制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改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鼓励创新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简介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简介 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要是针对各类常见的睡眠障碍,如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低通气、失眠、贪睡、昼夜节律异常、睡眠有关的运动障......

    社保政策指南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市医保相关政策和法规 二、关于特殊检查、治疗及材料 1.部分自负项目除与省医保所规定的相同外,还增加了以下项目: ① 单项收费在100元以上的特殊检查、治疗项目; ② 手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