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半导体三极管交流放大电路解读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交流放大电路
本章重点
1.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静态工作点估算; 2.了解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3.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和估算法。4.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法。
本章难点
1.共发射极电路的工作原理。
2.估算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3.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4.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放大器概述
放大器: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为较强电信号的电路。基本特征是功率放大。扩音机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如图3.1.1所示。
声音先经过话筒转换成随声音强弱变化的电信号;再送入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最后通过扬声器把放大的电信号还原成比原来响亮得多的声音。
图3.1.1 扩音机框图 放大器的放大原理框图
放大器的框图如图3.1.2所示。左边是输入端,外接信号源,vi、ii分别为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右边是输出端,外接负载,vo、io分别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图3.1.2 放大器的框图
第一节 共发射机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一、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的作用 1.电路组成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所示。2.元件作用
VT——三极管,起电流放大作用 GB——基极电源。通过偏置电阻Rb,保证发射结正偏。
GC——集电极电源。通过集电极电阻RC,保证集电结反偏。
图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Rb——偏置电阻。保证由基极电源GB
向基极提供一个合适的基极电流。
RC——集电极电阻。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
C1、C2——耦合电容。防止信号源以及负载对放大器直流状态的影响;同时保证交流信号顺利地传输。即“隔直通交”。
3.电路图的画法
如图所示。“⊥”表示接地点,实际使用时,通常与设备的机壳相连。RL为负载,如扬声器等。
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
1.直流分量:用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B表示基极的直流电流。2.交流分量瞬时值:用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的符号,如ib表示基极的交流电流。
3.总量瞬时值:是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之和,用小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BIBib,即表示基极电流的总瞬时值。
二、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一)直流通路
静态:无信号输入(vi0)时电路的工作状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画法
(1)直流通路: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其它不变。(2)交流通路:电容和电源视为短路。
例: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如图(b)、(c)所示。
直流分量反映的是直流通路的情况;交流分量反映的是交流通路的情况。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静态工作点Q
如图2.4所示,静态时晶体管直流电压VBE、VCE和对应的IB、IC值。分别记作VBEQ、IBQ、VCEQ和ICQ。
IBQVGVBEQRb
(3.2.1)ICQIBQ
(3.2.2)
VCEQVGICQRc
(3.2.3)
VBEQ:硅管一般为0.7V,锗管为0.3V。
[例.2.1]在所示单级放大器中,设VG12V,Rc2k,Rb220k,60。求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解
从电路可知,晶体管是NPN型,按照约定视为硅管,则VBEQ0.7V,则
12V07V51ARb220k ICQIBQ6050A3mAVCEQVGICQRc12V3mA2k6VIBQ(二)、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
图解法:利用晶体管特性曲线,通过作图分析放大器性能。1.直流负载线
电路如图3.3.1(a)所示,直流通路如图3.3.1(b)所示。
由直流通路得VCE和IC关系的方程为
VCEVGICRc
(3.3.1)
根据式3.3.1在图3.2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族上作直线MN,斜率是是直流负载电阻,所以直线MN称为直流负载线。VGVBEQ1。由于RcRc《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2.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
如图3.3.2所示,若给定IBQIB3,则曲线IBQIB3与直线MN的交点Q,即为静态工作点。过Q点分别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得对应的VCEQ、ICQ。由于晶体管输出特性是一组曲线,所以,对应不同的IBQ,静态工作点Q的位置也不同,所对应的VCEQ、ICQ也不同。
图.3.2 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
UCEUccICQRc
坐标点: M(UCC,0)N(0,UCC/RC)
Tga =--1/RC
IBQ UccVBEQRb
ICQIBQ
三.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信号放大原理
交流信号电压vi [如图3.2.7(a)所示]经过电容C1作用在晶体管的发射结,引起基极电流的变化,这时基极总电流为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iBIBQib,波形如图3.2.7(b)所示。
由于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作用,集电极电流在静态值ICQ的基础上跟着ib变化,波形如图3.2.7(c)所示。
即iCICQic。
同样,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也是静态电压VCEQ和交流电压vce两部分合成,即
vCEVCEQvce(3.2.4)
由于集电极电流iC流过电阻Rc时,在Rc上产生电压降iCRc,则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总的电压应为
vCEVGiCRcVG(ICQic)Rc
(3.2.5)
比较式(3.2.5)与式(3.2.4)可得
VGICQRcicRcVCEQicRc
vceicRc
(3.2.6)
式中负号表示ic增加时ce将减小,即ce与ic反相。故CE的波形如图3.2.7(d)所示。
经耦合电容C2的“隔直通交”,放大器输出端获得放大后的输出电压,即
oce(3.2.7)
波形如图3.2.7(e)所示。由图可见,vo与vi反相。位相反。
(二).静态工作点与动态范围之间的关系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见L2)若把图3.2.4中的Rb除掉,电路如图3.2.5所示,则IBQ0,当输入端加正弦信号电压vi时,在信号正半周,发射结正偏而导通,输入电流ib随vi变化。在信号负半周,发射结反偏而截止,输入电流ib等于零。即波形产生了失真。
vvicRc
从信号放大过程来看,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频率相同,相
图3.2.5 除去Rb时放大器工作不正常
图3.2.6 基极电流的合成
如果Rb阻值适当,则IBQ不为零且有合适的数值。当输入端有交流信号vi通过C1加到晶体管的发射结时,基极电流在直流电流IBQ的基础上随vi变化,即交流ib叠加在直流IBQ上,如图3.2.6所示。如果IBQ的值大于ib的幅值,那么基极的总电流IBQib始终是单方向的电流,即它只有大小的变化,没有正负极性的变化,这样就不会使发射结反偏而截止,从而避免了输入电流ib的波形失真。
综上可见,一个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是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件。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使输入信号工作在三极管输入特性的线形部分,避开非线形部分给交流信号造成的失真。
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图解
1.饱和失真
如果静态工作点接近于QA,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管子将进入饱和区,输出电压vce波形负半周被部分削除,产生“饱和失真”。
2.截止失真
如果静态工作点接近于QB,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管子将进入截止区,输出电压vce波形正半周被部分削除,产生“截止失真”。
3.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由于管子工作状态进入非线性的饱和区和截止区而产生的。从图3.3.5可见,为了获得幅度大而不失真的交流输出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设置在负载线的中点Q处。
图
静态工作点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反馈及其分类
反馈:把放大器输出端或输出回路的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电路送到输入端或输入回路,与输入信号一起控制放大器的过程。
反馈电路:由电阻或电容等元件组成。如图4.2.1所示。图中vi为输入信号,vo为输出信号,vf为反馈信号。
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一、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
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为正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
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则为负反馈。
图4.2.1 反馈放大器框图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二、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如图(a)所示,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判断方法:把输出端短路,如果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如图(b)所示,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
判断方法:把输出端短路,如果反馈信号不为零,则为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框图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框图
三、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如图(a)所示,净输入电压由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串联而成。判断方法:把输入端短路,如果反馈信号不为零,则为串联反馈。并联反馈:如图(b)所示,净输入电流由反馈电流与输入电流并联而成。判断方法:把输入端短路,如果反馈信号为零,则为并联反馈。[例] 判别图(a)和(b)电路中反馈元件引进的是何种反馈类型。解(1)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别
当输出端分别短路后,图(a)中vf消失,而图(b)中,管子V2的iE2不消失,即vf不等于零,所以图(a)是电压反馈,图(b)是电流反馈。
(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别
当输入端分别短路后,图(a)中vf不消失,图(b)中的vf消失,所以图(a)是串联反馈,图(b)是并联反馈。
(3)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别
采用信号瞬时极性法判别,设某一瞬时,输入信号vi极性为正“”,并标注在输入端晶体管基极上,然后根据放大器的信号正向传输方向和反馈电路的信号反向传输方向,在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各点标注同一瞬时的信号的极性。可见,图(a)中反馈到输入回路的vf的极性是“+”,与输入电压vi反相,削弱了vi的作用,所以是负反馈;而图(b)中,反馈到输入端的if极性是“”,它削弱了vi的作用,所以也是负反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
一、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以图4.2.5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为例作简要说明。由图可知,反馈电压
vf反馈系数
R2vo
R1R
2Fvf
vo(4.2.1)
设Av——放大器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
Vi ——净输入电压;
Avf——加入负反馈后的放大倍数,则
vov;Avo vivi'因为
vivi'vf;vfFvoFAvvi'
Avf所以
vivi'FAvvi' 于是有
(4.2.2)
即
AvfAv
可见,Av是Avf的(1FAv)倍,(1FAv)愈大,Avf比Av就愈小。(1FAv):放大器的反馈深度。如果负反馈很深,即(1FAv)1时,则
AvA1v
Avf1FAvFAvFAvfAvvi'1Av
(1FAv)vi'1FAv(4.2.3)
可见,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vf仅取决于反馈系数F,而与Av无关。当晶体管参数、电源电压、环境温度及元件参数发生变化时,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受其影响很小,基本不变,从而使放大倍数稳定性获得了提高。
结论:负反馈使放大器放大倍数减小(1FAv)倍;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稳定。
二、改善了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由图4.2.6可见,无反馈时,中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vo,其上、下限频率分别为fH和fL。加入负反馈后,中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
负反馈对频响的改善
o。而高频段和低频段由于原放大倍数较小其反馈量相对于中频段要小,下降到Av因此放大倍数的下降量相对中频段要少,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变得平坦。即通频带展宽了,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改善。
三、减小了放大器的波形失真
在图中。设无反馈时,输入信号vi为正弦波(A半周与B半周一样大),由于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放大器输出信号vo发生了失真,出现了A半周大、B半周小的波形。加入负反馈后,反馈信号vf与输入信号vi进行叠加产生一个A半周小、B半周大的预失真信号vi,再经放大器放大,由于放大器对A半周放大能力较大,从而使输出信号vo中A半周与B半周的差异缩小了,因此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得到了改善。
四、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输入电阻的改变取决于反馈电路与输入端的联接方式;输出电阻的改变取决于反馈量的性质。1.输入电阻的改变
对于串联负反馈,在输入电压vi不变时,反馈电压vf削减了输入电压vi对输入回路的作用,使净输入电压vi减小,致使输入电流ii减小,相当于输入电阻增大。即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
对于并联负反馈,在输入电压vi不变时,反馈电流if的分流作用致使输入电流ii增加,相当于输入电阻减小。即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
2.输出电阻的改变
电压负反馈维持输出电压不受负载电阻变动的影响而趋于恒定,说明输出电阻比无反馈时输出电阻要小;而电流负反馈维持输出电流不受负载电阻变动的影响而趋于恒定,说明输出电阻比无反馈时输出电阻要大。即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
结论,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使放大倍数下降;但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扩展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改变了输入、输出电阻。
3射极输出器
一、反馈类型
电路如图4.2.8所示。其反馈信号vf取自发射极,若输出端短路,则vf 0,所以是电压反馈。用瞬时极性法判别,可得vb和ve(即vf)极性相同,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所以是负反馈。在输入回路中vi vbe vf,所以是串联反馈。综合看来,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由于信号是从晶体管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集电极作为输入、输出公共端,故为共集电极电路,又称为射极输出器。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图
射极输出器
图
交流通路
二、性能分析 交流通路如图所示。1.电压放大倍数 由图4.2.9可知,vbevivo
Vbe一般很小,则
vovi
于是电压放大倍数为
Avvo
1
vi(4.2.4)
可见,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输入电压,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而且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电压相同,故又称射极跟随器。
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输入电阻
Re//RL,忽略Rb的分流作用,则输入电阻为 设RLriviibrbeieRLibibibrbe(1)ibRL ibrbe(1)RL,如果考虑Rb的分流作用,则实际的输入电阻为 ,于是riRL由于rbe(1)RL//Rb
riRL(4.2.6)
由此可见,与共射极放大电路相比,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高得多。为了充分利用输入电阻高的特点,射极输出器一般不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2)输出电阻
Rs//Rb,不电路如图4.2.10所示,设vs0,令Rs计Re,则输出端外加交流电压vo产生的电流ie为
voieibibib(1)(1)
rbeRs于是得该支路的输出电阻为
vrRsroobe
ie1考虑Re时,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为
图
分析ro示意图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roro//Re(4.2.7)
rbeRs//Re
1rbe,则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近1如果信号源内阻很小Rs0,则Rs0;若Re似为
rorbe
1(4.2.8)
上式表明,输出电阻ro比rbe还要小几十倍。所以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是很小的。
三、结论
射极输出器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但近似等于1;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电压相同的特点。输出电流是输入电流的(1)倍,所以具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能力。
四、应用
利用输入电阻大的特点,作为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以减小对信号源的影响;利用输出电阻小的特点,作为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以提高带负载的能力;还可用
作阻抗变换器,以实现级间阻抗匹配;作为隔离级,减少后级对前级的影响。
第4节 功率放大器
重点
1.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特点和要求。
2.理解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电路(OCL、OTL)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OCL、OTL电路的分析方法;Pom、PG、PCM的估算和功率管的选管条件。
4.理解典型集成功率放大电路。5.了解功率管的安全使用知识。
难点
1.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Pom、PCM的估算方法和功率管的选管条件。低频功率放大器概述
1.1低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要求
低频功率放大器:向负载提供足够大低频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
对功放的要求:信号失真小;有足够的输出功率;效率高;散热性能好。
1.2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一、以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位置分类
1.甲类功放:Q点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如图7.1.1(a)所示。电路特点:输出波形无失真,但静态电流大,效率低。
2.乙类功放: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交点,如图7.1.1(b)所示。
电路特点:输出波形失真大,但静态电流几乎等于零,效率高。
3.甲乙类功放: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如图7.1.1(c)所示。电路特点:输出波形失真大,静态电流较小,效率较高。
图7.1.1 三种工作状态
二、以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特点分类 1.有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2.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OTL功放电路)。3.无输出电容功放电路(OCL功放电路)。
2推挽功率放大器
1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动画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一、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典型电路如图7.3.1所示。
V1、V2为功率放大管,组成对管结构。在信号一个周期内,轮流导电,工作在互补状态。T1为输入变压器,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倒相,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电压,分别激励V1和V2。T2为输出变压器,作用是将V1、V2输出信号合成完整的正弦波。
图7.3.1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及其波形
图7.3.2 乙类推挽功放电路的图解分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析
工作原理:输入信号vi经T1耦合,次级得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在信号正半周,V1导通(V2截止),集电极电流iC1经T2耦合,负载上得到电流io正半周;在信号负半周,V2导通(V1截止),集电极电流iC2经T2耦合,负载上得到电流io负半周。即经T2合成,负载上得一个放大后的完整波形io。
由输出电流io波形可见,正、负半周交接处出现了失真,这是由于两管交接导通过程中,基极信号幅值小于门槛电压时管子截止造成的。故称为交越失真。
二、输出功率和效率
由于两管特性相同,工作在互补状态,因此图解分析时,常将两管输出特性曲线相互倒置,如图7.3.2所示。
1.作直流负载线,求静态工作点。
静态时,管子截止IBQ0,当ICEO很小时,ICQ0。过点VG作vCE轴垂线,得直流负载线。它与作IBQ0特性曲线的交点Q,即为静态工作点。
2.作交流负载线,画交流电压和电流幅值。
过点Q作斜率为1/RL的直线AB,即交流负载线。其中RL为单管等效交流负载电阻。在不失真情况下,功率管V1、V2最大交流电流iC1、iC2和交流电压vCE1、vCE2波形如图所示。
3.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若忽略管子VCES,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幅值分别为
VcemVG(7.3.1)
则最大输出功率
Pom2VG1VGVG2R 2RLL2VG
2RL;
IcmVG
RL即
Pom(7.3.2)
式中,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匝数为N1,次级匝数为N2时,RL应为
12N112RnRL
RLLN42(7.3.3)
式中nN1/N2。
4.效率
2图7.3.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理想最大效率为m78%。若考虑输出变压器的效率T,则乙类推挽功放的总
效率为
Tm(7.3.4)
总效率约为60%,比单管甲类功放的效率高。
电路优点:总效率高。电路缺点:存在交越失真,频率特性不好。
7.3.2 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如图7.3.3所示。图中,Rb1、Rb2、Re组成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静态时,34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V1、V2处于微导通状态,从而避免了交越失真。由于静态工作点处于甲、乙类之间,所以叫作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7.4 无输出变压器的推挽功率放大器(OTL)
7.4.1 输入变压器倒相式推挽OTL功放电路
一、电路结构
如图7.4.1所示。图中,V1、V2为参数一致的NPN型功率管。R1、R2和Re1为V1的偏置电阻;R3、R4和Re2为V2的偏置电阻,保证管子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Re1和Re2为电流负反馈电阻,稳定静态工作点,并减小非线性失真。输入变压器用作信号倒相耦合,在次级N1、N2上产生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vb1和vb2。CL为耦合电容,作用是隔直通交,并兼作V2管的电源。
二、工作原理
静态时,A点电位为VG/2。由于CL隔直流,则RL上无电流。vi正半周,vb10,V1导通(V2截止),ic1流过负载RL;vi负半周,vb20,V2导通(V1截止),iC2流过负载RL。在输入信号vi一个周期内,两管轮流工作,RL上得到完整的放大信号。输出端交流通路如图7.4.2所示。
图7.4.1 输入变压器倒相式OTL功放电7.4.2 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放电路
一、电路结构
如图7.4.3所示。V2、V3为特性对称的异型功放管;V1为激励放大管,推动V2、V3功放管。RP1作用是调节A点电位保持VG/2。RP2作用是调节V2、V3管偏置电流,克服交越失真。C4为自举电容。使V2、V3工作时为共射组态,提高功率增益。R4为隔离电阻:对交流而言把B点电位和“地”点电位分开。
二、信号的放大过程
输入信号vi负半周时,V1输出正半周信号,V2导通(V3截止),i2通过RL;vi正半周时,V1输出负半周信号,V3导通(V2截止),i3流过RL。在vi一周期内,V2、V3轮流导电,RL上得到完整的信号。
三、最大输出功率
图7.4.2 输出端交流
通路简化图
图7.4.3 互补对称式推挽
OTL功放电路
因C3的作用,单管电源电压为VG2。则输出最大功率时,输出管的集电极电压和集电极电流峰值分别为
1VVVG;
IcmVcemcemG
2RL2RL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忽略饱和压降和穿透电流,则最大输出功率为
Pom11VG1 VcemIcmVG222RL2即
Pom2VG
8RL(7.4.1)
[例7.4.1]
设图7.4.3互补对称OTL功放电路中,VG6V,RL8,求该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2VG62解
Pom0.56W
8RL88W7.5 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OCL)
“OCL”功放电路:无输出耦合电容的功率放大器。
7.5.1 OCL功放电路简析
一、中点静态电位必须为零(VA0)
如图7.5.1所示。为了防止因输出端A与负载RL直接耦合,造成直流电流对扬声器性能的影响,则A点静态电位必为零。采用的办法是:
1.双电源供电: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正负电源。
2.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二、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最大功率时,集电极电压和电流的峰值分别为
VVVG,IcmcemG VcemRLRL则最大输出功率为
11VGVcemPomIcmVG 22RL即
Pom(7.5.1)
图7.5.1 OCL输出级示意图
2VG
2RL7.5.2 OCL电路实例
OCL电路实例如图7.5.2所示。
一、电路组成说明
1.用复合管提高功率输出级的电流放大倍数
V4、V6组成NPN型复合管,V5、V7组成PNP型复合管,见图7.5.3。二者组成复合互补功率输出级。从而提高了输出级的电流放大倍数,同时也减小了前级的推动电流。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图7.5.2 OCL功放电路实例
2.用差分放大输入级抑制零漂
V1、V2组成差分输入级,控制输出级A点电位不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保证静态零输出。同时提高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其它元件的作用
V3为激励级,推动功率输出级,使其输出最大功率。C5为高频负反馈电容,防止V3高频自激。
R7、V8、V9组成V4、V6和V5、V7复合管基极偏置电路,静态时,使其工作在微导通状态,防止产生交越失真。
R5、C3、R6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稳定电压增益,并减小非线性失真。
R16、C6组成避免感性负载引起高频自激的中和电路。R4、C2是差放电源滤波电路。
C4为自举电容,提高输出级的增益,并使输出电压正负半周对称,提高不失真输出功率。
二、信号放大过程
vi正半周时,经V1、V3两次放大和反相,v3为正半周,则V4、V6导通,i1经R14、RL、地、VG返回V4、V6形成回路,RL有信号输出。
vi负半周时,v3为负半周,则V5、V7导通,i2经R15、VG、地、RL、R12返回V5、V7形成回路,RL有信号输出。这样经轮番推挽,RL上得功率放大后的完整信号。
图7.5.3 复合管的接法
7.6
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集成功率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工作稳定、易于安装和调试的优点,了解其外特性和外线路的连接方法,就能组成实用电路,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7.6.1 LM386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LM386是小功率音频集成功放。外形如图7.6.1(a)所示,采用8脚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管脚如图7.6.1(b)所示,4脚为接“地”端;6脚为电源端;2脚为反相输入端;3脚为同相输入端;5脚为输出端;7脚为去耦端;
1、8脚为增益调节端。外特性:额定工作电压为416V,当电源电压为6V时,静态工作电流为4mA,适合用电池供电。频响范围可达数百千赫。最大允许功耗为660mW(25C),不需散热片。工作电压为4V,负载电阻为4时,输出功率(失真为10%)为300mW。工作电压为6V,负载电阻为4、8、16时,输出功率分别为340mW、325mW、180mW。
一、用LM386组成OTL应用电路
如图7.6.2所示。4脚接“地”,6脚接电源(69V)。2脚接地,信号从同相输入端3脚输入,5脚通过220F电容向扬声器RL提供信号功率。7脚接20F去耦电容。
1、8脚之间接10F电容和20k电位器,用来调节增益。
图7.6.1 LM386外形
图7.6.2 用LM386组成OTL电路
图7.6.3 用LM386组成BTL电路
二、用LM386组成BTL电路
如图7.6.3所示。两集成功放LM386的4脚接“地”,6脚接电源,3脚与2脚互为短接,其中输入信号从一组(3脚和2脚)输入,5脚输出分别接扬声器RL,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BTL电路的输出功率一般为OTL、OCL的四倍,是目前大功率音响电路中较为流行的音频放大器。图中电路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W以上。其中,500k电位器用来调整两集成功放输出直流电位的平衡。
7.6.2TDA2030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1.TDA2030简介
外引线如图7.6.4所示。1脚为同相输入端,2脚为反相输入端,4脚为输出端,3脚接负电源,5脚接正电源。电路特点是引脚和外接元件少。
外特性:电源电压范围为6V18V,静态电流小于60A,频响为10Hz140kHz,38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谐波失真小于0.5,在VCC14V,RL4时,输出功率为14W。
图7.6.4 TDA2030的外引线排列
图7.6.5 TDA2030接成OCL功放电
2.TDA2030应用电路
如图7.6.5所示。V1、V2组成电源极性保护电路,防止电源极性接反损坏集成功放。C3、C5与C4、C6为电源滤波电容,100F电容并联0.1F电容的原因是100F电解电容具有电感效应。信号从1脚同相端输入,4脚输出端向负载扬声器提供信号功率,使其发出声响。
TDA2030是一种超小形5引脚单列直插塑封集成功放。由于具有低瞬态失真、较宽频响和完善的内部保护措施,因此,常用在高保真组合音响中。
本章小结
1.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是最基本的放大电路,表征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是放大倍数,即电压、电流和功率三种放大倍数。放大器常采用单电源电路。要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必须使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晶体管放大信号时,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图解法和估算法是分析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方法。用图解法可直观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是会画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用估算法可以简捷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状况,分析计算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3.在放大器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常采用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4.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失真前提下输出大信号功率。功放有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工作状态。电路形式有OTL、OCL、BTL功放电路。
5.为了减少输出变压器和输出电容给功放带来的不便和失真,出现了单电源供电的OTL和双电源供电的OCL功放电路。
第二篇:半导体三极管教案
半导体三极管
学科:电子技术基础 班级:11秋电子技术应用9班 教师:胡明锋 授课类型:讲授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半导体三极管的定义、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和符号。技能目标 能够画出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能够识别出三极管。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三极管的定义、结构、符号。2.三极管的NPN、PNP两种类型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三极管的结构、符号、三极管的NPN、PNP两种类型的认识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半导体三极管、半导体二极管、粉笔。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内容:复习上节课半导体二极管的知识,重点复习半导体的定义、PN结的定义和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符号和主要特性。
2.导入新课:在半导体器件中,除了半导体二极管外还有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的重要器件,那就是半导体三极管,通常也称为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在电子电路里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作用
(二)、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1.观察半导体三级管的结构并熟识该图,要求能完整画出该图。2.PNP型及NPN型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及符号如图所示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
PNP型 NPN型
3.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有三个电极、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三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三极: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
两结:发射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PN结)、集电结(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PN结)。
4.根据半导体基片材料不同,三极管可分为PNP型和NPN型两大类。
5.两者的符号区别在于发射极的箭头方向不同。箭头方向就是发射极正向电流的方向。
(三)、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
1.按半导体基片材料不同:NPN型和PNP型。2.按功率分: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3.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和高频管。4.按管芯所用半导体材料分:锗管和硅管。5.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和平面管。6.按用途分:放大管和开关管。
(四)、外形及封装形式
三极管常采用金属、玻璃或塑料封装。常用的外形及封装形式如图所示。
七、作业
1.画出PNP型及NPN型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及符号并指出三个电极、两个PN结。2.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有哪几种?
八、板书设计 1.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 2.半导体三极管的符号 3.半导体三极管的定义 4.NPN型和PNP型半导体三极管 5.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
6.半导体三极管的外形及封装形式
九、教学后记
1.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及多媒体课件演示,不仅使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决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学生学会在活动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和能力。
3.透过活动项目过程,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同学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部分学生自主活动能力还是有所欠缺,通过教师引导和讲解能够有较大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熟练程度不够,应该增加练习的时间。
第三篇:《电工电子技术中三极管放大电路布局及焊接》说课稿范文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题:电工电子技术中三极管放大电路布局及焊接 执教教师:方莉 班级:30812 日期:2009年12月2日 上课地点:电子实训室
一、教材分析
电路的布局与焊接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的重要部分,即是对于前阶段学生读图教学成果的检查,也为下章节的焊接实训技能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元件整形、安插、焊接和导线工艺实训基础上,初步进行独立焊接电路的培养。本节课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将电路图读图能力和焊接实训有机结合,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项目综合实训铺砖引路。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看懂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2、巩固元件整形、安插的技能应用。
3、明白在印刷电路板上对元器件合理布局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能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能按照原理图在电路板上对元器件进行合理的布局并正确焊接。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3、在技能实践中,促进学生规范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放大电路原理图。
2、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3、按照原理图对元器件进行正确布局并焊接。
教学难点:
1、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根据原理图在印刷电路板上对元器件进行正确的布局并正确焊接。
二、说教法
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动手实践的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我们更注重对
1、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理念解释,如:信息技术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其特点、其知识结构、其培养目标等。又如: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根据教材特点,预定选用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操作尝试法等,并对整个教学设计采用何种体系和模式进行,如:任务驱动模式。
三、说学法
中职教育学生年龄段,分布在16~19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此阶段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学习方面,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育的失败品,学习的主动性较低,所以,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更需要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法,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读图和识图基本技能,本人利用任务引领教学法,并通过小组的互助学习,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提出 三极管放大电路在日常家电中经常接触到,其作用非常关键。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并了解其作用,并能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进行焊接。从而提升焊接等电子技能。
2、理论铺垫
引导学生读懂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3、实践操作
(1)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对元件进行合理布局(3)对元件进行焊接
4、典型错误分析
(1)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2)从技术上指出学生的不足
5、纠错提高
小组形式,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人
6、成果评价
挑选出几份典型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指出部分同学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完成评价报告。
7、小结
以大多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回顾任务,总结技能,提示不足,避免重复犯错。
第四篇:LC谐振放大电路论文解读
LC 谐振放大器(D 题 摘 要
本题旨在设计一种满足增益、特定带宽、低功耗等条件的 LC 谐振放大器, 故本系统谐振放大部分采用多级谐振放大并结合 OPA355集成运放实现窄带,高 增益,低压低功耗的谐振放大功能,采用 π型滤波和 HT7136稳压管制作稳压电 源,输出作纯净波形作为电源部分。
LC 谐振放大器(D 题 1系统方案论证
本题要求设计并制作低压(直流 3.6V、低功耗(100mA以内 LC 谐振放大器。根据题目要求,本系统主要由衰 减器模块、LC 谐振放大模块、集成运放模块、自动增益控制(AGC 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上述几个 模块的设计方案和系统的总体方案。
1.1 衰减器模块方案选择 方案一: π型衰减器 方案二: T型衰减器 方案三: 桥 T 型
综合上述三种方案, T 型与 π型都较易实现并且计算容易,故本系统选用 π型衰减器来实现系统输入信号的衰 减。
1.2 LC谐振放大器模块方案选择
方案一: 采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因为本题要求矩形系数尽可能小,该谐振回路具有频带较宽、选择性较好 的优点。优点是矩形系数低,较单调谐更易实现该条件,缺点是调试难度较大,放大倍数不易实现。
方案二:采用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由于本题要求增益较大,单级单调谐回路无法满足该增益要求,故采用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其特点是增益大,但选择性差,通频带与增益矛盾突出,且多级容易引起自激振荡。方案三:采用 OPA355运放电路。运算放大电路进行信号的放大,放大倍数大,更易达到本题所要求增益指标,前 级结合双调谐滤波器进行选频滤波。但采用运放会有频带无法达到指标的问题。
方案四:综合 LC 多级单调谐放大和集成运放电路。多级单调谐放大回路易满足频带要求,而集成运放电路易满足 增益要求,该电路结合二者优点。
综合上述四种方案,本设计选择方案四-综合 LC 多级单调谐放大和集成运放电路。
1.3 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或 FPGA 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其优点是可扩展功能丰富,性能稳定,但缺点是单片机周边 电路设计复杂、软件设计繁杂,不便于设计。
方案二:采用 LM358硬件电路设计,通过 LM358芯片及滑阻对信号大小变化进行相应的自动增益调节,电路设计简
单,可实行性大,易于实现。
综合上述两种方案,本设计选择方案二。1.4 电源模块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变压器与稳压、滤波电路
变压器经稳压管等器件输出直流 3.6V。采用变压器的电源模块,可承受较大电流(最大可达 1.5A ,满足实验 中可能出现的大电流情况。市电中,除了纹波可能影响放大电路等高频模块的工作,市电中因电涌等情况,也可能 影响模块工作,因此采用此方案时必须加入滤波电路。在设计的方案中,除了采用常见的大电容 +小电容滤波外, 需再加入 π型滤波电路,以保证输出的电流趋于纯净,保证放大电路正常、稳定工作。7805稳压管及其周边电路满 足电路 100mA 的电流需求。其整体流程见图 1.3.1。
图 1.4.1 电源模块流程 方案二:电池供电。
通过三节镍氢电池(每节 1.2V 串联或单颗 3.6V 锂离子电池,组成 3.6V 电源。电池提供的电源相比方案一更 为纯净,不会因为 220V 交流市电中的杂波而影响放大电路等模块的工作。但是电池的放电电压会随着时间而降低, 除非另行设计电池电压 /电流保护模块,否则当电压低于一定值后,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或损坏。在带载为电动马 达的情况下,三洋 2500mAh 镍氢充电电池放电曲线如图 1.3.2,因此不适合本系统使用。
图 1.4.2 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方案一-变压器与稳压、滤波电路。1.5 系统的总体方案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和各功能模块的方案选择,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原理框图如图 1.5.1所示。
输入信号经衰减器衰减量 40dB 后,进入总共三级三极管放大,后经集成运放放大后输出。
图 1.5.1 系统整体框图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系统增益的分析和计算
本系统需满足不小于 60dB 的增益,即本系统设计增益放大倍数不小于 1000倍 有 Au=Vo/Vi 2.1.1 单级放大器的增益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是由单调谐回路作为交流负载的放大器,通过 LC 谐振进行选频放大。
由
计算 Q 值: 计算电压增益: 2.1.2多级放大器的增益
从对单管单调谐放大器的分析可知 , 其电压增益取决于晶体管参数、回路与负载特性及接入系数等 , 所以受到
一定的限制。如果要进一步增大电压增益 , 可采用多级放大器。级联后的放大器的增益、通频带和选择性都将发生 变化,且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谐振频率相同 , 均为信号的中心频率。
由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电压增益计算公式得:
2.2 AGC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一种自动调节系统,其作用是通过环路自身的调解,使输入、输出之间保持某种预定的关系。
用于提高技术性能指标或实现某些特
定功能。在本放大电路中作为负反馈电路使用,可以增加 带宽, 减小失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AGC 控制范围大于 40 dB
AGC 控制范围为 20log(V omin/V imin-20log(V omax/V imax(dB 2.3 放大器的带宽与矩形系数计算(1、m 级放大器的带宽:
(2、放大器矩形系数:
当级数 m 增加时,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是有限度的。多级放大器级数越多,矩形系数越小,与理想矩形特性越接近。2.3.1 选频回路参数计算 选频网络: 根据 可计算得到 15MHZ 选频网络参数,令 C=100P 可得 L ≈ 1uF f0=15MHz 3电路设计 3.1衰减器电路设计
衰减器电路如图 1所示, π型滤波器
图 3.1 衰减器电路 3.2 放大电路设计 放大电路如图 3.2所示:(1、多级单调谐振放大器如图 3.2.1:
图 3.2.1 多级单调谐振荡放大器
由四个单级单调谐电路组成,逐级放大,需仔细调节 LC 谐振网络,否则易引起自激振荡,调试时常需以牺牲 增益倍数避免自激振荡,且每级经过耦合电容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故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相差较远。(2、OPA355谐振运放电路如图 3.2.2 :
图 3.2.2 – OPA355谐振运放电路
使用高速运放 OPA355构成谐振运算放大器,具有高增益,带宽选择性好的特点。通过调节两个电感和精调电 阻对信号进行放大。
3.3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电源由变压部分、滤波部分、稳压部分组成。为整个系统提供 3.6V 稳定直流电压,确保电路的正常稳定工作。
这部分电路比较简单,都采用三端稳压管实现,中间结合 π型滤波器,提供纯净电源;使用 HT7136对整流后的波 进行稳压。其原理图如图 3.3
所示: 图 3.3 稳压电源电路 3.4系统总体电路
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 3.4所示(不包含电源模块 :
图 3.4 系统总体电路
3.5 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及功耗的设计 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 :40mv 功耗: 工作电压 3.6V
工作电流 0.04A 功耗小于 360W ,符合题意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测试方法与仪器
1、硬件联调
2、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 100MHz模拟示波器、直流电源供应器、高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仪
3、测试方法
(1、接上变压器启动电源,为系统提供 3.6V 的稳定电源;(2、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入 5mv 信号进入衰减器;(3、示波器探针探测放大电路各级输出口,调试各级增益以及谐振频率,逐级调试,直至完整系统电路最后 输出口。
(4、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入幅值,调节 AGC 模块,以调节电路增益的变化。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测试结果(数据 1.电压增益测试数据
电压增益测试数据如表 1所示: 表 1
2.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 幅频特性测试数据如表 2所示: 表 4.3.2测试结果分析与结论
根据上述测试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输入信号在 15MHz 左右的时候的增益最大
2、信号通频带较窄,基本符合题设要求
综上所述, 本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所有要求和发挥部分的(2、(3 要求。此外, 系统整体功耗仅 180mW(50mA *3.6V=180mW ,功耗较小,属发挥部分(4的要求。
附录 1 :电路原理图
附录 1.1 放大电路原理图
附录 1.2 自动增益控制(AGC 原理图
附录 1.3 电源模块原理图
附录 1.4 衰减器原理图 附录 2:PCB
板
附录 2.1 放大电路及自动增益控制(AGC PCB 图
附录 2.2 电源模块 PCB 图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1 年电子设计竞赛 内部版 附录 2.3 衰减器 PCB 图 10
第五篇:宽带放大电路基础知识教案解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讲稿2:宽带放大电路基础知识(3课时)
目标:
1.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宽带放大器和扩展通频带的方法 2.了解高频调谐放大器的功能及分类 4.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
讲解目录
2.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概述………………………………了解 2.2 宽带放大器和扩展通频带的方法……………………会 2.3 单管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会 2.4单管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了解 2.5集成中频放大器…………………………………………了解 *2.6放大电路的噪声…………………………………………了解
讲课要点
放大高频小信号(中心频率在几百千赫到几百兆赫)的放大器称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根据工作频宽的宽窄不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有宽带型和窄带型两大类。所谓频带的宽窄,指的是相对频带,即通频带与其中心频率的比值。宽带放大器的相对频带较带(往往在0.1以上),窄带放大器的相对频带较窄(往往小到 0.01)。
2.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概述
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若按器件分可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 ; 若按通带分可分为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 ; 若按负载分可分为谐振放大器,非谐振放大器。
本章主要讨论单级窄带负载为 LC 调谐回路的谐振放大器,这种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有选频作用。
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质量指标 1.增益(放大倍数)
放大器输出电压V O(或功率P O)与输入电压V i(或功率P i)之比,称为放大器的增益或放大倍数,用A v(或 A p)表示(有时以dB数计算)。
电压增益 :(2-1)功率增益 :(2-2)分贝表示 :(2-3)(2-4)2.通频带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 0.7(即 1/)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W=2Δf 0.7表示,如图 2-1。2Δf 0.7 也称为 3 分贝带宽。
图 2-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
由于放大器所放大的一般都是已调制的信号,已调制的信号都包含一定的频谱宽度,所以放大器必须有一定的通频带,以便让必要的信号中的频谱分量通过放大器。
与谐振回路相同,放大器的通频带决定于回路的形式和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 L。此外,放大器的总通频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变窄。并且,通频带愈宽,放大器的增益愈小。
2.选择性
从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总和(有用的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选择性常采用矩形系数和抑制比来表示。
(1)矩形系数
按理想情况,谐振曲线应为一矩形。即在通带内放大量均匀。在通带外不需要的信号得到完全衰减。但实际上不可能,为了表示实际曲线接近理想曲线的程度,引入“矩形系数”,它表示对邻道干扰的抑制能力。
矩形系数(2-5)(2-6)2Δf 0.1、2Δf 0.01 分别为放大倍数下降至 0.1 和 0.01 处的带宽,K r 愈接近于1 越好。(2)抑制比
表示对某个干扰信号 f n 的抑制能力,用 dn 表示。(2-7)图 2-2 理想的与实际的频率特性 图 2-3 对 f n 的抑制能力
A n 为干扰信号的放大倍数,A v0 为谐振点 f 0 的放大倍数。
4.工作稳定性
指在电源电压变化或器件参数变化时,以上三参数的稳定程度。一般的不稳定现象是增益变化,中心频率偏移、通频带变窄等,不稳定状态的极端情况是放大器自激,以致使放大器完全不能工作。
为使放大器稳定工作,必须采取稳定措施,即限制每级增益,选择内反馈小的晶体管,应用中和或失配方法等。
5.噪声系数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可用噪声系数表示 :(2-8)N F 越接近1 越好,在多级放大器中,前二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噪声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求它的噪声系数应尽量小。
以上这些要求,相互之间即有联系又有矛盾。增益和稳定性是一对矛盾,通频带和选择性是一对矛盾。因此应根据需要决定主次,进行分析和讨论。
2.2 宽带放大器和扩展通频带的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日益广泛,被处理信号的频带越来越宽。例如,模拟电视接收机里的图像信号所占频率范围为0~6MHz而雷达系统中信号的频带可达几千兆赫。要放大如此宽的频带信号,以前所介绍的许多放大器是不能胜任的,必须采用宽带放大器。按待放大信号的强弱,宽带放大器可分为小信号和大信号宽带放大器。本节讨论的是小信号放大器。大信号宽带放大器又称宽带功放,将在后面讨论。
一.宽带放大器的主要特点
宽带放大器由于待放大的信号频率很高,频带又很宽,因此有着下述与低频放大器和窄带谐振放大器不同的特点:
1、三极管采用fT很高的高频管,分析电路时必须考虑三极管的高频特性。
2、对于电路的技术指标要求高。例如,视频放大器放大的是图像信号,它被送到显像管显示,由于接收这个信号时,人的眼睛对相位失真很敏感,因此对视频放大器的相位失真应提出较严格的要求。而在低频放大器中,接收信号的往往是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的耳朵,故不必考虑相位失真问题。
宽带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通频带、增益和失真等,不再一一说明。
3、负载为非谐振的。由于谐振振回路的带宽较窄,所以不能做为带宽放大器的负载,即它的负载只能是非谐振的。
二.扩展通频带的方法
要得到频带较大的放大器,必须提高其上限截止频率。为此,除了选了择fT足够高的管子和高速宽带的电流模集成运放等器件外,还广泛采用组合电路和负反馈等方法。
1、组合电路法
影响放大器的高频特性除器械件参数外,还与三极管的组态有关。
我们知道,不同组态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如果我们将不同组态电路合理的混合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提高放大器的上限截止频率,扩展其通频带,这种方法称为组合电路法。组合电路的形式很多,如图2-4所示,常用的是“共谢-共基”和“共集-共射”两种组合电路。
图2-4 常见组合电路形式
2、负反馈法
我们知道,引入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而且反馈越深,通频带扩展得越宽。利用负反馈技术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被广泛应用于宽带放大器。但是引入负反馈容易造成放大器工作的不稳定,甚至出现自振荡,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常用的单级负反馈是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反馈,也可以采用交替负反馈电路:由单级负反馈电路组成多级宽带放大器时,若前级采用电流串联负反馈,则后级应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反之,若前级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则后级应采用电流串联负反馈。
在多级宽带放大器中,为了加深反馈,使频带扩展得到更宽一些,可采用两级放大器的级间反馈方式,常用的有两级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和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3、集成宽带放大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宽带放大已实现集成化。集成宽带放大器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课小结:
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增益、带宽、选择性等。
2. 宽带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三极管采用fT很高的高频管、电路的技术指标要求高、负载为非谐振;扩展频带通常采用组合电路和负反馈等方法。本课作业:
1.通频带为什么是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频带不够会给信号带来什么影响?
2.3 单管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基本电路与工作原理 1.电路组成
单调谐放大的电路如图2-5所示。图中,V1、R1、R2、Re组成稳定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Ce为高频旁路电容,初级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作为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可以看出,三极管的输出端采用了部分接入的方式,以减小它们的接入对回路Q值和谐振频率的影响(其影响是Q值下降,增益减小,谐振频率变化)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且使前后级的阻抗匹配。
(a)电路(b)交流通路
图2-5 基本电路
2.工作原理 高频信号电压
合互感耦合 基极电压
管子be结
基极电流
管子放大作用
集电极电流
谐振回路选频
回路谐振电压
互感耦 负载电流iL在负载上产生较大的高频信号电压
二、电路分析 1.直流通路
2.交流通路
2.高频Y参数等效电路
图2-6 高频Y参数等效电路
晶体管接入回路的接入系数 p 1=N12/ N13 负载接入回路的接入系数 p 2=N45/ N13 IS= p1 IS=p1 Yfe Ube g’oe’
2= p1 g oe,C
2’
2’
oe
= p1 Coe
gL= p2 g L,CL= p2 CL
g=g‘oe’
+gL +g P
‘ C =C‘
oe
+CL +C
‘ 导纳 Y =g +jw C +1/jwL
输出电压 Uo=-Is / Y =-p1 Yfe Ube / Y =Uo / p 2
三、性能指标分析
1.电压增益 A u=U0 Ube -p1 p2Yfe / 〔g (1+j2 Q L f / f0)〕
当回路谐振时,f=0,放大器谐振电压增益为
A uo=-p1 p2Yfe / g
A uo =p1 p 2Yfe / g =p1 p 2Yfe /(p1 g oe+p2 g L+g P)2.功率增益 A po=Po P i =U2.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 根据前述
当 得 为放大器的通频带。
4.单调谐放大器的选择性 当 时
因此
所以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比 1 大得多,选择性比较差。
2.4单管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双调谐耦合回路的基本特性
双调谐耦合回路有电容耦合和互感耦合两种类型,这里只讨论后者,互感耦合调谐回路如图2-7所示。
o
22‘
‘
Ui=A 2
2uo
图2-7 互感耦合调谐回路 图2-8 次级电压谐振曲线
初、次级回路之间的耦合系数
初、次级回路的谐振频率
f012LC定义耦合因数 η =kQ0
式中,Q0为空载品质因数。则η =1称为临界耦合状态,而η >
1、η <1分别称为强耦合和弱耦合状态,根据耦合回路理论可推出
式中ζ为一般失谐,当ζ=0、η =1时I2取得最大值I2max。
由上式可画出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次级电压谐振曲线,如图2-8所示,可以看出,强耦合时曲线出现双峰,中心下陷;弱耦合时曲线为单峰,但峰值较小。比较理想的是临界耦合时的情况,谐振曲线既为单峰,峰值又大。
二.双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性能指标 1.电路组成
(a)电路(b)交流通路
图2-9 双调谐放大器
双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如图2-9所示。图中,Rb1、Rb2和Re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Ce为高频旁路电容,ZL为负载阻抗(或下级输入阻抗),Tr1、Tr2为高频变压器,其中Tr2的初、次级电感L1、L2分别与C1、C2组成的双调谐耦合回路作为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三极管的输出端在初级回路的接入系数为p1,负载阻抗在次级回路的接入系数为p2。
2、电路性能分析
为了简化分析,设初次级回路的元件参数相同,则它们的谐振频率、有载品质因数也相同,且都用W0和Qe表示。
与单调谐放大器相似,可以求得双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临界耦合时的谐振电压增益分别为
.Aup1p2gmg(122)24Au0.p1p2gm2g不难得到,临界耦合状态的双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和矩形系数
BW0.7= 2f0Qe K0.1 = BW0.1 / BW0.7 2.16 因此,在f0与Qe相同的情况下,临界耦合状态的双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为单调谐放大器通频带的2倍,而矩形系数小于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即其谐振曲线更接近于理想的矩形曲线,选择性更好。
总之,与单调谐放大器相比较优,处于临界耦合状态的双调谐放大器具有频带宽、选择性好等优点,但调谐较麻烦。
本课小结:
1.单调谐放大器采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其选择性较差。
2.双调谐耦合回路比较理想的是临界耦合时的情况;与单调谐放大器相比,处于临界耦合状态的双调谐放大器具有频带宽、选择性好等优点,但调谐较麻烦。本课作业:
1.已知某高频管在UCEQ=6V,IEQ=2mA时的参数为fT=250MHz,rbb’=50Ω,Cb’c=3pF,βo=60,求f=465kHz时的共发射极Y参数。
2.试推导共发射极单调谐放大器谐振电压增益、通频带及选择性(矩形系数)公式。2.中心频率都是6.5MHZ单调谐放大器和临界耦合的双调谐放大器,若Qe均为30,试问两个放大器的通频带各为多少?
2.5集成中频放大器
集中选频式放大器是采用集中滤波和集中放大相结合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由于这种放大器多用于中频放大,故常称为集成中频放大器,集成中频放大器克服了分散选频放大器的缺点,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集成中频放大器的组成
集成中频放大器是由集成宽带放大器的集中滤波器组成的,如图2-10所示。其中,图2-10(a)的集中小滤波器接在集成宽放的后面,图2-10(b)的集中滤波器则接在集成宽放的后面,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集成宽放的频带应比放大信号的频带和集中滤波器的频带更宽一些。
集中滤波器的任务是选频,要求在满足通频带指标的同时,矩形系数要好。其主要类型有集中LC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等。后面二种集中滤波器目前应用得很广泛。
图2-10 集成中频放大器组成框图
二.陶瓷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是由钎钛酸铅陶瓷材料制成的,把这种材料制成片状,两面覆盖银层作为电极,经过直流高压极化后,它具有压电效应。所谓压电效应是指,当陶瓷片受机械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时,陶瓷片内将产生一定的电场,且它的两面出现与形变大小成正比的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反之,若在陶瓷片两面之间加一电场,就会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相械形变。陶瓷片具有串联谐振特性,可用它来制作滤波器。
1、两端陶瓷滤波器
上述的单个陶瓷片就构成两端陶瓷滤波器,其结构、符号、等效电路如图2-11所示,其电抗特性曲线如图2-12所示。
(a)结构(b)符号(c)等效电路
图2-11 两端陶瓷滤波器 图2-12 电抗特性曲线
由图可知串联支路的串联谐振频率
整个陶瓷滤波器的并联谐振频率
式中C为C1和C0串联后的电容值。
当信号频率f < fp时,陶瓷片相当于一个电容;当f = fq时,陶瓷片相当于短路;当fq fqfp12L1C112L1Cfp时,陶瓷片相当于一个电感;当f = fp时,陶瓷片相当于开路;当f > fp时陶瓷片又相当于一个电容。 2、四端陶瓷滤波器 两端陶瓷滤波器的通频带较窄,选择性较差。为此,可将不同谐振频率的陶瓷片进行适当的组合连接,就得到性能接近理想的四端陶瓷滤波器,如图2-13所示。 图2-13 四端陶瓷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可从几百千赫到几百兆赫,带宽可以做得很窄,其等效Q值约为几百,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耐热耐湿性好、受外界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已广泛用于接收机中,如收音机的中放、电视机的伴音中放等。陶瓷滤波器的不足之处是频率特性的一致性较差,通频带不够宽等。 三.声表面波滤波器 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工作频率高、通频带宽、选频特性好、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特点,并且可采用与集成电路相同的生产工艺,制造简单,成本低,频率特性的一致性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及符号如图2-14所示。它是以石英、铌酸锂或钎钛酸铅等压电晶体为基片,经表面抛光后在其上蒸发一层金属膜,通过光刻工艺制成两组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交叉指型的金属电极,分别称为输入叉指换能器和输出叉指换能器。当输入叉指换能器接上交流电压信号时,压电晶体基片的表面就产生振动,并激发出与外加信号同频率的声波,此声波主要没着基片的表面的与叉指电极升起的方向传播,故称为声表面波,其中一个方向的声波被除数吸声材料吸收,别一方向的声波则传送到输出叉指换能器,被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图2-14 声表面波滤波器 在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信号经过电-声-电的两次转换,由于基片的压电效应,则叉指换能器具有选频特性。显然,两个叉指换能器的共同作用,使声表面波滤波器的选频特性较为理想。图2-15为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图2-15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2.6放大电路的噪声 噪声的种类很多。有的是从器件外部窜扰进来的,称为外部噪声;有的是器件内部产生的,称为内部噪声。内部噪声源主要有电阻热噪声和晶体管噪声二种。 一、电阻热噪声 电阻热噪声是由电阻内部自由电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自由电子的这种热运动在导体内会形成非常微弱的电流,这种电流呈杂乱起伏的状态,称为起伏噪声电流。起伏噪声电流流过电阻本身就会在其两端产生起伏噪声电压。 这种在整个无线电频段内具有均匀频谱的起伏噪声称为白噪声。1.噪声电流功率频谱密度和噪声电压功率频谱密度 SI(f)=4kT/R A /Hz SU(f)=4kTR V /Hz k=1.38102.热噪声均方值电流和均方值电压 In= SI(f)BW= 4kTBW/R Un= SU(f)BW = 4kTRBW 所以,一个实际电阻可以分别用噪声电流源和噪声电压源表示。 二、晶体管噪声 晶体管噪声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热噪声 由体电阻及引线电阻产生。2.散弹噪声 散弹噪声是晶体管的主要噪声源。是由单位时间内通过PN结的载流子数目随机起伏而造成的。2.闪烁噪声 闪烁噪声又称低频噪声。一般认为是由于晶体管表面清洁处理不好或有缺陷造成的,其特点是频谱集中在约lkHz以下的低频范围,且功率频谱密度随频率降低而增大。 三、噪声系数 1.信噪比 有用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的比值。2 2 2-23 2J/K 2.噪声系数的定义 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Noise Figure)定义为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值,即 NF=(Psi / Pni)/(Pso / Pno) NF用以说明放大电路的噪声性能,NF越小,则放大电路本身所产生的噪声越小,其噪声性能也越好。 3.降低噪声系数的措施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NF与工作点电流IC有关,当IC约为1—1.5mA时NF最小。在多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级的噪声系数对总噪声系数影响最大,因此,在要求噪声小时,第一级应采用低噪声放大电路。 本课小结: 1.集中滤波器主要类型有集中LC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等,具有选频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特点。 2.电路中的噪声主要有电阻热噪声和晶体管噪声两种,放大电路的噪声性能用噪声系数来表征。 本课作业: 1. 声表面波滤波器和陶瓷滤波器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 超外差接收机(远程接收机)高放管为什么要尽量选用低噪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