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妙设计“教学案”体现新课改理念
巧妙设计“教学案” 体现新课改理念
[摘要] 我校迈开了教学改革的新步伐,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初步形成了“四模块”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辅的教学案。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我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出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案特色:自主预习环节,设计梯度预习题;交流展示环节,教师重点点拨;拓展延伸环节,联系实际;反馈达标环节,立足基础,精选中考试题。在新模式的运行及教学案的使用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在实践中已被解决,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去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
[关键词]课堂改革 教学案 自主预习交流展示 拓展延伸反馈达标 教学效果 2009年秋,我校迈开了教学改革的新步伐,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初步形成了“四模块”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辅的教学案。为了使教学改革能顺利进行,学校也对我们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如典型模式学习、外出观摩课堂、教育理念的更新等等。就这样,我们在学校的助推下,也蹒跚地行走在课改的征程上。
在模式推行之处,自己和学生都很不适应。长久以来,自己习惯了讲,学生习惯了听。忽然不让自己说了,自己着急;让学生说呢,学生不适应,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说不到关键处,我更着急,最后还是越俎代庖。经常是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很失败、很茫然。当时的感觉就是教学案成了累赘、包袱,干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和学生都手足无措。
但是我并没有因暂时的迷茫而止步,我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名校的经验,经过认真反思,首先给了教学案一个合理的定位,正确看待教学案,教学案仅仅是辅助学生学习教材、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一个平台,而不能代替教材。其次必须在备教学案上下足功夫,才能发挥好教学案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知识的探索。反思之后是行动,是艰难的自我再认识。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我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出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案特色,教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能够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
自主预习环节,设计梯度预习题
自主预习环节主要是展示预习要求,或以提纲的形式、或以问题的形式展示,预习要求要立足基础,突出重点,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根据教学案的提示完成对教材的初步认知。但是班里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若设计的问题偏难,部分后进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则会导致部分学生(主要是优生)完成预习题后无事可干,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在自主预习环节设计了梯度预习题,在预习题的最后有1-2道偏难的问题,就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有事可干。那么在进行自主预习效果检测时,最基础的简单问题就由后进生来回答,偏难的问题由优生回答,这样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增强了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
交流展示环节,教师重点点拨
交流展示是四模块教学环节中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是体现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个舞台,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我在设计所要交流的问题时,多是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出发,参考备课资料,翻阅各省市历年的中考试题,设计1-2道交流题。交流问题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讨论的价值,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拨动学生的思维的琴弦。由于学生毕竟阅历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在课堂的交流环节时,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稍加点拨才能使讨论有所收获。为了避免学生的讨论方向跑偏,我在每一道讨论题的下面附有“重点点拨”。点拨中给学生进行提示,这些提示或者是和问题有关的几个关键词、或者是一些观点看法。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环节我基本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在教室巡视,观察小组讨论情况,或者作为“旁听生”参与到某一小组。在各小组进行展示时,遇到有分歧的或不完整的,我不再急于否定或肯定,而是把问题重抛给各组,让他们去分析、补充。这样,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参与讨论得出来的,而不是我硬灌输进去的,所以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那么在考试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很轻松就能运用自如了。
拓展延伸环节,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环节就是立足本节的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外延部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教学案时,抓住本课能够与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抓住本课与国家时事热点之间的联系,去设计一些归纳、列举、启示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据需要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由小组合作完成,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抓住本节课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点,把每节课能够渗透德育的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反馈达标环节,立足基础,精选中考试题
反馈达标环节在教学案中主要以试题形式出现。我在设计此环节的试题时,一般采用两大类型题: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把自己以前所教过的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在教学案中再现,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使学生在以后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知道如何才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判断。设计非选择题时,我主要是从历年的中考题中以及学校配备的复习资料中进行筛选,选出与本课相关的材料题。若没有合适的,就需要自己下工夫对一些试题进行整合、重组,这些题一般综合性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对此类题的训练,使学生在反馈新知识的同时,既巩固了旧知、培养了能力又与中考试题有了亲密接触。
一种模式的运用、推广需要时间的洗礼来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艰辛探索和实践,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课堂有了可喜的变化-----教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是自己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摒弃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重新还给了学生,从自主预习,到小组讨论,再到交流展示,学生全程参与了学习过程,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其次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以教学案为平台,在我的指导下研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的探索成为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教学案试行以来,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的长期锻炼,又对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促进,学生更加乐学。在教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深入到课本实际,自己能够质疑解惑,在课堂研讨、小组合作中也占据了主动,而“交流展示”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所以在教学案的使用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思维的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也更加主动去积极思考、展示自我了,使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在新模式的运行及教学案的使用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在实践中已被解决,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去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只为心中那开满鲜花的梦想!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新
课改理念
周理平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创新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以《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题为例,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
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冷军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一起学生兴趣。教师设问: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让大家很是震撼,也许大部分同学不曾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的表现事物。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学生讨论发言,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
教师补充:上面的作品使用油画的工具表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油画这种材料在表现写实性作品时,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大。当然不否认画家可能借助照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作品,使作品达到如此高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环节二: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产生的震撼效果,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结合照相机、投影仪等学生比较常见的工具来认识具象艺术,同时在学生意识中提示具象艺术与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环节三:播放短片“国宝档案”《韩熙载夜宴图》
教师提问:通过短片你了解了《韩熙载夜宴图》的来历及价值,那么请以这幅作品为例说出具象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具象艺术的功能主要有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性功能。
欣赏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典的具象艺术作品,感受学生的兴趣所在,稍微穿插对作品的讲解,另外短片“国宝档案”的播放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电视、媒体上的信息,将生活引用到学习中来,从媒体中扩大美术鉴赏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解决难点。
除了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引进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外,适时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
第四,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环节四:通过欣赏作品,点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即客观再现现实,向学生简介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不能单从表面看现象,突破教学重点。那么每一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情景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第五,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实行学分制管理。总之,都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
例如,高中美术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学习的过程;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1世纪是呼唤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人的需要并关注人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第三篇:英语新课改理念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表现是: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转变。三是由重结论向
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教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5.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展。”
11.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四个转变是: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2.由重“结果”向重“过 程”转变。3.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原则。2.情感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创新性原则。5.多元性原则。
培养。
6.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2.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是:1.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能力。它包括学习策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略,语言技能,语言知放。3.突出学生主体,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度。
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7.评价应该注意采用形与。5.注重过程评价,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注结果,又关注过程。道。
8.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3.教学建议:1 面向全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展和终身发展奠基基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础。2 关注学生的情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感,营造宽松、民主、言御用能力的培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3 倾向,强点课程从学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言运用能力。4 加强对体验,时间,参与,合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5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意识和能力。6 利用饿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思维和大胆时间,提高渠道 7 组织生动活泼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的英语学习8 不断更9.本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求。
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四它包含两个意义,一个大转变是:一是由重知是量,一个是质。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10.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转变。二是由重教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教”向重学生的“学”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4.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14.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
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16.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动机。2.贵在于导,培养学生参与的方法。3.创造空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4.营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5.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17.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1.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参与动机。2.联系实际问题,提高应用知识能力。3.善待儿童的好奇心,珍爱问题的源泉。4.学会联想,促进学生主动思考。5.鼓励质疑,增强自主探索精神。
18.新课程下的作业观:1.作业的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2.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3.作业的形式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4.作业的容量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5.作业的评判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19.新合成教学评价的五个基本原则:1.活动性
第四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应对挑战,历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注意以下问题,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写感受,希望和老师们交流,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第一,研究教材,科学处理教材,构建即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教学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1.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例如课本中提供的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以及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内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案.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2.对必修模块内容做整体思考,将各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3.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第二,研究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新课程改革也不可能成功.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也是背道而弛的.因此,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当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是不得不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需要老师做的是主要是使学生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历史学科不单纯的是简单的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中还有更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和深刻的人类经验.是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学科.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脉络,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宏杨民族精神;有助于用实事求是的科学历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自身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另外我觉得要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老师的知识是否渊博,个人魅力还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些要靠教师自身不断的加强修养才能做到.
第五篇:《松鼠》教学案设计
《松鼠》教案
裴营乡一初中
路斌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概括松鼠的特征,通过比较,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自觉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状物方法;由课文内容延伸到“保护动物”。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从小都受到这样的教育——要爱护动物。为什么呢?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因为大千世界里的动物种类繁多,人类的朋友便许许多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朋友,请同学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哦,原来是可爱的松鼠。那么,大家对松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我们还是一起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它吧。(展示松鼠图片)
二 关于松鼠 图片、声音及影片 2 相关知识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用昆虫和鸟卵…… 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动物学》中关于松鼠的介绍: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根据他们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肉用兽、毛皮兽和药用兽三类。毛皮兽有水獭和松鼠等。松鼠栖息在树林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笔。
三 作者简介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
四 课文朗读
1.把握课文中红色字体的词语的读音。
驯良(xùn)
乖巧(guāi)
清秀(qīng xiù)
矫健(jiăo)
机警(jĭng)
玲珑(líng)
帽缨(yīng)
歇凉(xiē)
榛子(zhēn)
榉实(jǔ)
橡栗(lì)
蛰伏(zhé)
错杂(zá)
苔藓(tái xiăn)圆锥形(zhuī)梳理(shū)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读出你比较喜欢的片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生朗读)
作者是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的,写得生动而形象。
五,课文理解 1.出示问题
(1)你认为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2)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松鼠是怎样一种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明确:
(总)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分)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补充)第6段,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2,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提示:面容 ? 眼睛 ? 身体? 尾巴 ? 坐姿?
吃相? 3,问题:
一、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哪些词能说明松鼠的漂亮?
三、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再说说“我”的“驯良”:同学看课文做答,提示:活动范围 ? 活动时间
?食物特点? 5,最后说说我的“乖巧”提示:结合四五段,从日常行为打窝两个方面回答。六,语言赏析
1,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句子,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交流探究:“经常”一词指大多数时间,而非全部时间都在高处活动,说明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句子
2、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交流探究: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句子 3“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中的“有人说”能删去吗?
交流探究:
这表明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其余内容是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以上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同学们自己在文章中继续发现。2,揣摩运用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句子,“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句子,句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描写松鼠的漂亮---“面容清秀”
“玲珑的小面孔”
“美丽的尾巴” 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 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 “编扎”
“挤紧”
“踏平” 写松鼠生活 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3教师总结 生动的语言:
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 拟人化的手法:肖像动作感情习性
4,揣摩探究
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展开讨论)七,仿写训练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大家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段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松鼠的其他资料,结合课文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总写:
漂亮、讨人喜欢:驯良、乖巧
补充写:其他特征
语言: 准确
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