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5:1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第一篇: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祖国走进新时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感受建国后我们的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刚刚度过她的六十九华诞,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共同庆祝伟大祖**亲的生日,今天老师也想用一首歌的形式来向祖国献礼,想不想和我一起听一听?

2、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每当这歌在耳边响起,我对伟大的祖国就又多了一份热爱。今天,我们的新中国已经由富强走进了新时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走进新时代的祖国。(板书课题:祖国走进新时代)

二、梳理内容、交流学习:

1、师: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是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建国60多年来,所有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呢?

学生回答,梳理出: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板书)

三、活动

一、农业发展小探究

1、师: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就让我们先从农业的发展说起吧。过去,我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制土布、花色单一,今天,穿的都是各种华丽的服装;过去,吃的都是粗粮、咸菜,如今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美食;过去住的都是土房、矮屋,如今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过去人们出行以步行为主,如今坐上高铁、飞机很快就能到达遥远的目的地。

2、师:以前农民浇地都是用水井汲水,如今都是机械化了,农业的机械化,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解放了劳动力,更提高了农业产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3、师: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358亿斤,比上年增产33亿斤。

四、活动

二、工业发展小探究

1、师:我国农业的发展的确非常迅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那么我国的工业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2、出示图片:这些物品在解放前分别叫什么?

3、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用洋货用洋名,这说明我国工业的落后)

4、过渡:旧中国一穷二白,毛主席在建国初曾说过:“中国除了桌子、板凳,什么都造不出来!”所以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要进口,更不说造汽车了,可是,祖国的优秀儿女一直为祖国的发展努力,终于,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成功下线。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汽车。做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特别自豪?

5、近几十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不仅有了自己的品牌,产销量更是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先进的汽车生产线为我们生产出一辆辆汽车。

6、师:其实汽车产业只是我国工业的一个方面,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服务业也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现代化的工厂,无不显示着中国工业的发达,体现了祖国的富强,作为中国人我们能不感到骄傲吗?

五、活动

三、科技发展小探究

1、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山呼海啸般的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于一些外国人的“在原子弹领域里,你们中国人的大脑还是真空“的狂言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3、值得我们自豪的还有三峡工程,东方红一号。还有载人航天器,它们的发射成功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航天科技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谁呢?杨利伟你还知道哪些航天员的名字呢?

4、小组交流:你身边的科技有哪些?

六、活动

四、国防发展小探究

1、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强大的国防,请同学看一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播放视频)

2、指一生发言。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海陆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在内的合成军队,他们共同捍卫祖国尊严,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

七、总结内容,升华情感:

1、师小结:是啊,我们祖国69年的变化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69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达,科技的进步,国防的强大。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祖国说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3、祖国是一棵大树,我们就是那一个个鲜艳的花朵,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你能做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下来。

4、我能行,小检测。

5、总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有了你们,我们的祖国会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时代!

板书设计: 祖国走进新时代

农业 发展

工业 发达

科技 进步

国防 强大

作业设计:我们了解了祖国在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方面取得了成就,请收集外交政策、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组20号

我会填

1、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位。

2、解放前这些物品分别叫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铁钉()点灯的煤油()自行车()

火柴()建筑用的水泥()我的发现--------------------

3、()年()月()日,我国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4、你知道哪些航天员的名字?()

5、建国后,我国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发展为()、()、()、()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合成军队。

小检测

1、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位。

2、解放前这些物品分别叫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铁钉()点灯的煤油()自行车()火柴()建筑用的水泥()

3、()年()月()日,我国制造出第一辆“解放”汽车。

4、你知道哪些航天员的名字?()

5、建国后,我国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发展为()、()、()、()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合成军队。

第二篇:《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1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情感。

知识目标:了解中、西部地区人民还不富裕的现实,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的平衡发展,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边听边阅读歌词,引导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

2)引导学生:想到经济特区,想到邓小平爷爷,想到十一届全会和改革开放。由此引渗入渗出本课主题------“改革开放”

2、农村的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和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深入理解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城市的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经济特区的名称,并结合教材中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分布图帮助学生入一步认识经济特区,尤其是分析总结出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研究兴趣选择一个经济特区进行探究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该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情况。

4、对外开放的格局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99页的地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剃度对外开放格。分析归纳出我们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城市名称。

5、西部大开放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 1)填充地图,认识西部和东北范围。

2)从图上领略西部美丽的风景,介绍四川乐山大佛、甘肃鸣沙月牙泉、黄果树瀑布、喜马拉雅山、长江第一湾等。

3)介绍物产,了解西部和东北资源。4)感受贫困落后,探讨西部和东北前景。5)学习决策,了解“西部大开发”。

总结: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东部地区也能受益,实现双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篇: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篇一: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新时代的颂歌,歌颂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的壮举。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流畅、抒情,第二段热情、豪迈。此歌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这节课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它的特点以情带声,以情感人,情之动人,这不在老师的讲,而在学生的悟。本节课我想通过“聆听与感受、表现与鉴赏、体验与探索、创设与表现”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获得体验,获取成功。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曲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表现歌曲,从中体验快乐。

2、在听赏中辨别出颂歌这种声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唱出心中的颂歌。

3、聆听、感受、体验,让学生学会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表现歌曲,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教法与指导策略:

1、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2、采用对比欣赏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以学生为个性,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电脑、mp3、mp4等学习工具,初步聆听学唱新歌,了解相关知识,搜集与新课有关的文字知识材料和音频、视频材料。

2、学生自主准备学习新课必须的学习用具。

二、课内探究:

1、激趣导入,目标展示:

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结束一段时间了,在音乐方面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谁能把自己的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就没学会一首歌吗?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大多喜欢流行音乐?为什么?你们喜欢的是歌词或者你喜欢的哪位明星演唱的,不是音乐形式,对吧?老师,我也非常喜欢一首歌,但它不是流行歌曲,它是一首经典之作,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现在我唱,请你们来回答问题,好吗?

师生互动:

师:“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位领袖? 生:毛泽东

师:“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位领袖?

生:邓小平

师:“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位领导人?

生:胡锦涛

师: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核心领导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走进新时代》。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

2、聆听与感受:

1)完整欣赏歌曲:老师播放《走进新时代》,学生倾听歌曲。出示歌谱:

思考:朗读歌词,找出能分别代表新中国三代领导人伟大壮举的重要

歌词。

生: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高举旗帜开创未来。2)听第二遍:

思考:歌曲分为几段体?

每一乐段的演唱情绪如何?

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小组合作、讨论

提问2-3个小组长代表(亲切的、抒情的,激昂、豪迈、自豪)歌曲分析处理: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与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我们可以把第一乐段称为苹果乐段,第二乐段称为香蕉乐段。

3、表现与鉴赏:(跟唱、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1)随琴唱歌词(老师弹琴)提示:苹果乐句亲切抒情,香蕉乐句热情豪迈 2)寻找歌曲中具有特色的地方?

处理上波音(///)和装饰音中的前倚音(写在黑板上,示范唱,生模仿)3)学生随琴哼唱旋律,(模仿蚊子哼哼那个音区位置,声音大些)

4、体验与探索:

1)学唱歌曲旋律:先拍击旋律节奏,然后随老师的琴声唱旋律。处理难点手段(学生易出错、唱不准或拍不正的地方):

教师引导通过“生教生”的方式,进行教唱和纠正,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纠正。

2)跟唱歌曲、探讨:这是一首现代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这首歌曲歌颂了什么?(老师引导:以领、合唱的形式来歌颂党、歌颂人民。这样的歌曲就是颂歌。)出示选择题:

《走进新时代》这首颂歌,属于哪种类型?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选c,a、b、c合起来,就是颂歌的特点。

师:既然我们了解了颂歌的特点及其类型,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项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① 辨析颂歌类型:说出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

播放:a《妈妈,你快留步》b《当兵的人》 c《黄河颂》 ② 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张表

③ 你还听过、会唱哪些颂歌,请你将收集的颂歌与同学们分享

5、巩固检测、创造性表现歌曲

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画面,以《走进新时代》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交流、合作、探究

以“国家足迹”为主题的小小论坛,回顾从毛泽东主席——邓小平主席——江泽民主席——如今胡锦涛主席。我国所经历的 篇二:走进新时代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 下

第二单元第3课 篇三:《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走进新时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七个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识窗”、“新视野”、“缤纷时代”、“聚焦镜”、“活动角”“、祖国颂”,针对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阶段的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将现代化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为了使教学板块更加清晰,在重新整合课文的基础上,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30年来家庭的变化、家乡丽水的变化、浙江的飞速发展、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这四大块,即课本中的“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识窗”、“缤纷时代”、“活动角”四部分内容。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已得到较好发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而且在本单元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共产党的诞生”、“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济特区的建立”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知识面、社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家乡、浙江及中国发展状况的了解仍存在不少空白。所以本课的教学起始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的衣、食、住、行入手,了解家庭的小康生活,再从家乡、浙江,再到整个中国,感受新时期祖国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课文教学目标:

1.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2.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课时安排:课文教学共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家乡、浙江及自己家生活的变化,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自豪。

2.能力:能搜集整理资料反应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水平的变化。

3.知识:知道我国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树立信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2.能力:学唱歌曲《走进新时代》。

3.知识:了解温州现象,知道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是发展不平衡的、低水平的。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庭及家乡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

1.了解新时期我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采访自己的长辈和亲朋,了解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上加以对比,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在表格中用文字或图片记录。

我家奔小 康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活动: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知道歌曲《走进新时代》中歌唱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国家核心领导人,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让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一)看我家,衣食住行奔小康

1.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3课《走进新时代》。2.默读课本第35、36页的内容,了解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交流课前调查,感受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

(二)看家乡,日新月异变化大

1.欣赏丽水老照片,了解三十年前的家乡丽水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山区小城镇。

2.欣赏丽水新照片,感受短短几十年间,丽水已逐步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和浙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

3.2010年11月9日,丽水举行撤地建市十周年暨中国丽水第二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开幕式庆典活动,围绕该主题说说有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

(三)看浙江,翻天覆地谱新篇 1.学生活动:猜猜“是真是假”。

(1)浙江农民最富有;(2)核电起步国内最早;

2.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路子,正以坚定有力的步子奔向小康。

(四)看中国,巨龙腾飞创辉煌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3.了解“嫦娥二号”等尖端航天事业的非凡影响力。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近三十年来,祖国所取的辉煌成就”。感受“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一语的含义。

(五)看未来,延伸思索新目标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想三十年后的今天。

2.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板书设计:

走 进 新 时 代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有教科书中的“加入世贸组织”,还有本土资源——“丽水撤地建市10周年庆典”,生活中的大事件——“嫦娥二号”探月,以及学生触手可及的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的变化,旨在将学习的课堂扩展到学生的家庭、社区等生活空间,让教学做到亲历于过程,感悟于真实,收获于综合。为让教学板块更加明晰,而将教学内容呈现顺序调整为“自己家庭——家乡丽水——浙江——中国”,点面结合,随着地域范围的逐步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知识性与品德性的有效结合。

促进了学生的理解,积淀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三十年前生活的穷困,惊叹现在生活的幸福,畅想三十年后生活的奇幻,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的雄心。

第四篇: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歌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走进新时代》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新世纪青年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聆听和演唱歌曲《走进新时代》,讨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体会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

3、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正确表现歌曲情绪,最后达到背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体验。

2、把握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达到背唱歌曲的目的。

三、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图片、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走进新时代》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旋律.2、开始上课,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到今中国所取得重要成就的画面,以《走进新时代》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3、作品介绍:《走进新时代》创作于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歌曲抒发乐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向往未来的舒展,明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印青(1954——)作曲家,主要作品《党的女儿》,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舞剧《妈祖》,歌曲《走进新时代》,《永远跟你走》等。

五、歌曲的学唱。

(1)肢体的放松(头部的转动,肩膀放松等)

(2)集体练声训练。理论的讲解(真假声的应用,混声的学习,放松喉咙,抬高软腭。在发声的时候首先明确声乐中声音的自然放松来自气息的通畅,抬高软腭。打哈欠,啃苹果的感觉)

(3)旋律学唱,跟随钢琴伴奏,老师范唱。多遍练习。

(4)情绪的把握。根据歌词,开始两段部分用亲切,自豪的情绪抒发感情,直到指导高潮部分庄严激动豪情万丈信心十足的情绪来演唱。

(5)分领唱和合唱两部分指导学生演唱,找二到三个同学领唱,为其他学生谱些简单的伴唱声部,到高潮部分时候集体合唱。(6)结束时候整体演唱一遍

六、作业

学会背唱歌曲。要求情感表达准确,

第五篇:走进新时代演讲稿

走进新时代演讲稿 篇1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响起,又一个百年轮回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兴的时代——21世纪。

像一轮初生的太阳普照着大地,在天际边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踏着脚步,我们展开了新的征程。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我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自从1978年邓小平爷爷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步步的走进了小康社会。

在我家隔壁的房子里,住着一位姓张的大爷。他是一位已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了,高高的'个子,一脸黝黑的皮肤,粗浓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笑着时露出了那洁白的牙齿,咋一看,透着乡村百姓的那种朴实与厚道。在村里,张大爷可算是半个文化人。年轻时他曾在村里当干部,负责村里的财务guǎn lǐ,所以打起算盘来堪称“神手”。退休之后,张大爷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每天天刚亮,他就会在街道上晨运。他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一个人的本钱,即使金钱和权力再多么的显赫,也难敌健康二字。也许这样,老人家的身体一直很硬朗。

不久前,张大爷迎来了他七十五岁大寿,他的子女们都特意回来为老人庆寿。一整天都见他笑得乐呵呵的。爸爸有趣的对他说:“大爷,你这回可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张大爷也兴悦的答:“这算是‘苦后甘来’吧。”“现在时代不同啦,以前在旧社会中,过生日就不过煮个红鸡蛋,哪有现在这般隆重。”爸爸严肃的说道。张大爷沉思了一会,语重心长的说:“确实是年代不同了。看看现在的孩子,那可比我们当时幸福快乐多了。想当年,我们那会七八岁就得下乡耕田,喂猪饲鸭,省吃俭用,一日三餐哪有温饱。要不是改革开放,人们现在又怎能安居乐业,三餐不愁温饱?我们的国家确是在进步着啊!”

张大爷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久久难以消失。

毋庸置疑,如今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向全世界展示着他的风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我们永远铭记着1949年10月1日这天,我们的心里永远响彻着毛主席那庄严的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六十年载路漫漫,他走过了荆棘,跨过了障碍。

六十年载路迢迢,他经历了风雨,迎来了光明。

六十年的历程,他谱写了一首骄傲的歌曲。

新世纪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手执画笔我们构画祖国的蓝图,让我们向伟大的祖国道一声:

生日快乐!

走进新时代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地走过,不知不觉之间,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科技技术十分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手机,电脑,几乎是琳琅满目。人们也开始享受这一份机械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轻轻走过一片小区,便听见了人们的欢声笑语。这家的孩子静静地在电脑放出的静谧的摇篮曲中安然入睡,阳光照在他那柔嫩的.小脸上,好像是绽开了一朵金黄色的花儿。阳光照耀下,大树下撑开了一片绿伞,老人们架起躺椅,听着收音机里婉转悠扬,韵味悠长的国粹腔调,何不悠哉悠哉?再放眼超市,一个走丢了的孩童,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在人山人海之中寻找亲人,这时,一个女孩发现了孩子的焦急与不安,于是掏出手机。在女孩的帮助下孩子很快找到了妈妈。望着他们母子开心的笑颜,人们从这些冷冷的机械之中,寻到了从自己的内心之中洋溢出来的深深的,浓浓的互帮互助的关爱。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放在那些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建筑起这些擎天柱的建筑工人们。在蒸笼一般的天气里,在烈日的暴晒下,在风雨的侵打下,他们吃苦受累,将一袋袋的泥沙搅拌,将一块块砖头码齐,将一台台机器操纵。在那些天气里,他们依旧冒着巨大的危险去工作,用自己的辛勤的劳动,去挣自己堂堂正正的血汗钱。他们在夜以继日地铸造这一栋栋楼房时,又有一些人们坐在办公桌前,以另一种方式辛勤地奉献着。他们不停地工作着,索然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吹着凉爽的空调,但是长期的坐着,在加上繁重的工作,使他们得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但他们一直一直的坚持着,为这个社会无私的奉献,创造着价值。无论是工人,还是白领,他们每个人所做的也只有一点点,但是,这许多个“一点点”,却如同一条条细细的丝线,这些丝线却交织,汇融在一起,织成了一匹绚丽的丝绸。

下载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祖国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新时代》教案

    《走进新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1、 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能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2、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颂歌的相关知识。 教材简析: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红色歌曲,创作于1997年,......

    走进新时代读后感

    读了《走进新时代》这本书,我的震撼很大。这本书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江苏实际,回顾十三年建设成就,展望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景。旨在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落实......

    走进蓝色新时代

    8.走进蓝色新时代 活动目标: 1.了解海洋经济的作用。 2.感受海洋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重难点: 了解海洋经济的作用。感受海洋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

    祖国 教学设计

    2 祖国 【教学目标】 A、B组: 1、能正确认读“温、泥、祖、国”四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祖、国”并能组词。 2、能运用“温暖的、可爱的、甜甜的、青青的”这四个词语说短语词语......

    祖国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祖国妈妈在我心中》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行为与习惯:升国旗、奏国歌时遵守正确的行为规范,如......

    《祖国》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

    走进新时代,学习新思想

    走进新时代,学习新思想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在网络信息时代,新思想,新方法日新月异。如果怠慢学习,我们终将被新时代潮流......

    走进新时代企业家演讲稿

    走进新时代企业家演讲稿 走进新时代企业家演讲稿1 各位本公司同事:你们好!我们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各类非标准、特殊、专用计量检测工具,检测工程承接,专用检测设备设计和制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