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教学与“学会生存”教育研究方案-教学教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如何采取新的教学法方法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政治课由于内容如空中楼阁不落实际,教者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形成纯粹的死记硬背式教学,教者无需改革教学,只要凭经验猜押几道题就可。因此,政治课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不能达到政治教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这一根本性目的,更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如何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会生存与学会生活的能力,笔者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点肤浅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将课文内容改成漫画、就一个主题进行演讲、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辩论、讲故事、记者采访、讨论、表演、社会调查等方法,把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用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 消除心理障碍,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以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课本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收到良好效果。
二、理论假设:
用正确的世界观看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科学进取的观点,变“主讲式”课堂为“活动式”课堂,通过形象生动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多边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等反映出来,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正确理解和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同时由“知”上升为“行”,提高生活、生存能力,即运用课本知识,在生活能解决自己遇到、听到的问题。
三、理论依据:
1、国外理论界: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克德洛尔等著)一书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教育方案,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就是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适应环境变化,以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包括想象、思考、分析、判断、语言表达、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2、教育理论:教育学中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3、名家观点:叶圣陶曾说过:“上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老师把认识中、现实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知)、情感领域(情)、行为领域(行)三个方面,行是最高领域。
4、学科依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基本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篇:学会生存.教学反思
《学会生存》的教学思考
黄埔同仁小学钟丽娟
教学思路:在我的教学体会中我觉得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文章中有许多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所以在平时的课中,如果遇到课文中有好的表达方法,我都让学生记下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在批作文时把学生作文中运用到的这些表过方法重点给他们标出来,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完成习作内容。
<学会生存 学会自我保护>这次习作的内容:一是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二是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学生可以任选其
一。虽然体裁不同,但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学会生存”,我想尝试着在一节课内让学生自选内容来写。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情,课上我引导学生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努力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还要说一说从中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学生说的面比较广有的说亲身经历的事,有的说在报纸或是其他地方看到的,有的是人为造成的灾难,有的是自然灾难,但就是时间用的稍长了些。这节作文课指导的另一个重点是写读后感,先让学生用“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个„„人”来说一段话,他的哪种精神让你感动,进而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如何生存,如何保护自己。有的学生只说出了课文让他感动的部分内容,但是没有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能联系生活方面来学习鲁滨孙勇敢、坚强等,有的学生能联系学习方面来说学习鲁滨孙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等。于是我又出示下水文,让学生在帮我评下水文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读后感的写法,我尽量引导学生从整体去评价,然后再过渡到细节问题,由于前面学生说的内容有点多,所以后面就显得很紧,有些细节指导的不是很到位,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不足:这节课有些前松后紧,前面学生说的太多了,所以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讲完,没有学生的写和互评的时间。预设的和生成的没有达成一致。
再改进:由于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对自我保护的事已经说的很多了,所以在这节课上不要让学生说的太多,让学生回忆一下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自我保护的事说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努力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再指导学生说一说从中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这样时间缩一下,后面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就能充分一些。
第三篇:学会生存教案
学会生存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践,提高自我保护,学会生存的意识,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陈述对学会生存,自我保护的思考。
2.能写一篇关于自我保护的作文,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自我保护的办法写明白。3.能参与小组合作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事情或漫画。2.搜集书报杂志上读到的关系自我保护的故事。教学教学过程:
一、开启思维,引入课题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认识了两位英雄鲁滨孙和汤姆.索亚。他们在恶略环境中能够不气馁,能够独立挑战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存神话。而在今天,在座的各位或许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像鲁滨孙漂流和汤姆索亚历险那样的事,但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二、正视现实,交流看法
1.故事引入,交流看法(出示幻灯片----报道资料)
据报道,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青年在报到一个月后,就提出休学申请,因为他住校后生活无法自理,连白煮蛋怎么剥壳都不会。据说,入学前他的生活一切都由家长打理。他的任务就是读书。这个报道出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指责家长的,有批评 孩子的。你说说这样的结果怨谁呢?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板书:学习自立,学会生存)2.征集话题,分类讨论。
(1)看着这“学会生存”四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交流要自理自立,学会自我保护)(2)同学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和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学科学,用科学,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请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与灾难?思考、讨论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点后(出示幻灯片-----板书内容)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风暴、雷电、泥石流„„
社会灾害:诈骗、抢劫、偷盗„„
偶发事件:外出旅游迷路、中暑、食物中毒„„
三、交流措施,学习生存
1.面对上面罗列的可能遇到的灾难和危险,该如何应对呢?(学生交流,教师归类:同学们说的有的是从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科普知识,有的是从电影、电视和报刊中了解到的,还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都是生存的本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学到的这些知 识应对危险和灾难,学会生存,学会保护自己。这节课,我们就以“学会生存,自我保护”为主题来写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吧。
四、习作主题与要求。
1.出示习作内容(出示幻灯片)2.出示习作要求:(幻灯片)
五、习作辅导:
1.讲故事帮你打开思路: 回忆一下,口语交际中你印象深刻的自我保护的故事是哪一件? 2.请几位同学讲一讲故事(简略说)
3.根据自己最想写的自我保护故事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拟定题目有要求,大家请看———幻灯片出示拟题要求)。
学生说说自己的题目后出示题目——幻灯片供选择。
4.通过口语交际,大家积累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素材很多,但怎样才能把这些故事具体地表达出来呢?下面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写作方法有哪些呢?(快速在小组内讨论后结合自己要写的故事来说一说。如:我要写----,在---地方为了表现----,可以采用心理描写。其他同学补充:你认为这件事中还可以用到什么方法?对这几位同学的你采纳吗?)
5.出示总结的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还要注意前后呼应的写法。
6.接下来我们看两篇例文,看看除了以上方法外,你还能从例文中发现哪些对自己写好故事有帮助的好方法?(学生读课本168页《智慧火花》。多么勇敢的玛利亚,她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出了伙伴;多么能干的江雪,她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权益。读完故事,你 发现对自己写好故事有帮助的好方法了吗?指名说说:
(1)写事的文章,一定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事情经过和结果。其中经过要详细描写,写出事情的惊险。
(2)还要注意前后呼应的写法。读两个故事后面的段,看看文中除了写自我保护的事,还应该写什么?(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受到的启迪或收获。出示总结后的幻灯片——即习作提纲)
(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7.辅导作文开头——出示开头例文。
六、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七、范文示例 例文一:
感受挫折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至今还被书中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主人公鲁滨逊正是以他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敢、正义的心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邪恶。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的太多。
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本可以过着享受的生活。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毅然放弃了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踏上了航海之旅。意志坚强的他遇到灾难时勇于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在长达二十八年的艰难生活中,他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与个人技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震撼人心。鲁滨逊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而对抗的能力正是在困境下被激发了。
如果我是他,当航船在暴风中失事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冷静沉着,然后乘风破浪,因为我没有咬牙的信念。
如果我是他,当我孤身一人要在荒岛上苦苦摸索求生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然后化悲愤为力量,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自己的同类被野人撕杀,身边的文明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勇敢地站出来,然后与他们搏斗,因为我没那种胆量。
还记得那次开学初的班委竞选,一向喜欢挑战的我毛遂自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很荣幸地成为了本班班长。对于未来的计划,我充满了信心,并决心要管理好班级。但一次次的失败、挫折和失望,好多次也曾要放弃这个职务,我认为不是我做得不够好,而是与同学间的默契不够。虽然有时会觉得很不甘心。不过庆幸的是,终于还是“挺”过来了,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不必再受“折磨”,还警告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毛遂自荐了。
可是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后,我觉得有时我们过于把事物想得美好,而忽略不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困难;而面对困难我们又过于喜欢逃避,却忽略逆境所带来的益处。而鲁滨逊的遭遇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勇于追求,勇于探索,不胃艰险,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曾经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如何生存。”当读完鲁滨逊的生命历程,我想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得的。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佳作欣赏2
荒岛上可以练就毅力,毅力可以磨练雄心,雄心可以开凿智慧,智慧就是希望的征帆!“生存”简单,但不可忽视,“学会”容易,但是做起来是毅力的往途,两个词组在一起,就是今天的正题——学会生存。
烈日炎炎,蝉鸣不断。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买完了东西,爸爸去付钱,稀里糊涂的跟着爸爸走了,可是爸爸一转弯就不见了,顿时间,恐惧、惊慌一齐向我袭来,那些拐骗小孩啦,被绑架啦的事情一下子都涌入我的脑海,面前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都充满了危险,这个熟悉的地方一下子变的陌生,我吓的毛骨悚然,都快哭了,如果当时给我戴上一顶帽子,都会被头发顶下来!我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我身边好像危机四伏,我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了,情急之下,我急中生智,找到了一位服务员阿姨,告诉了阿姨我的“倒霉之旅”,阿姨用温暖的大手拉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柔的拂平我的头发,我的心好像一头受惊的小鹿,惊魂未定,阿姨要带我去广播室。我连连后退,但阿姨用手拉着我去了,一路上嗔怪我、嘱咐我、安慰我、教育我。到了广播室,阿姨问清了我的情况,对着广播喊,让爸爸妈妈来领我,爸爸妈妈正为我走丢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还差一点哭,听到这儿,他们发疯似的来找我,见到爸爸妈妈,我憋闷已久的心情一下子哭了出来,这种经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呀!
在社会中生存,要有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的乐观精神,如果遇到危险,向人求助,不是本身的错误,而是本能的智慧。只有有了智慧、坚强、毅力、信念,才能生存下去。例文三
生命,我们只有一次,可见生命尤其可贵。所以,我们更要珍视生命,要珍视生命就得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以前,在电视上,杂志上看见什么绑架案,抢劫案,都觉得这是跟自己遥不可及的,可自从一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把我的整个想法都得到了否定。
新闻讲的是:一个八岁小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坏人拐骗,但她按老师所教的防护措施,以自己聪明的头脑成功的骗取了坏人的信任,从而逃出了坏人的魔掌。
这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仅仅8岁的小女孩都这么聪慧,能够这么机灵,小小8岁女孩都能有这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何况是我们呢?可我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整整14个年头,却连这8岁女孩的一点机智都没有。
想想我,生长在父母的疼爱中,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我们这些在温室中的小羊,怎能想到在当今社会中,那些虎视眈眈的狼呢?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生存,去勇于和那些凶悍的狼做斗争。
坚强起来吧,新一代的中国少年,学会生存,刻不容缓。
例文四:
在人生中,学会生存无疑是对自己的生活作出了保障。当你被困时,生存的本领让你摆脱困境。生存的本领就像一个好帮手,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你渡过难关。
在我们这个美好的国度里,在我们这个充满幸福与温馨的大家庭里,我们被爱包围着。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受到亲人的溺爱,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和娇小姐。现在,我们可能会想:有家人的呵护,我还怕什么!怕这个,怕那个,那是杞人忧天。但是错了,家人不是神话里的上帝,不能为我们做尽所有的事。再说,家人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总有一天,我们要独立的。
如果我们早一天学会生存的本领,就能为以后的生活作充分的准备。如果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学会生存。这个是我们早晚都要去学的,早晚都要去面对的。与其到头来无法生存,不如早一天学呢?
我们都知道,蒲公英是一种十分平常的植物,但这不平常的植物却有着一种不平常的精神。蒲公英妈妈在等待孩子们发育完全后把他们放飞,让他们独闯世界。因为蒲公英妈妈深知: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们一辈子,它总有一天要离开孩子们。孩子们总有一天要独立的。她唯一能告诫孩子们的是: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勇敢的、想办法生存下去。
这就是我们有生命的物种所相通的地方吧!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孩。他母亲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爷爷,这时,父亲因出车祸也住进了医院。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仅仅八岁的孩子,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用行动告诉所有的人,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我被他的勇敢、坚强所感动。
在生活中,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前面的路还很长,也许有荆棘,有坎坷,有悬崖,有险滩„„我们要早作准备,勇敢面对。例文五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所以我们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
一天晚上,月亮不知何时爬上了树梢,我们伴着一丝寂静进入梦乡了,“着火了”!“着火了”!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向寝室外望去:浓烟四起,只有应急灯亮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起火了吗?我连忙跳下床,手忙脚乱穿衣服,我们每人一块湿毛巾捂着鼻子和嘴巴,我一只手用毛巾捂着鼻子和嘴巴,另一只手扶着栏杆,弯着腰,我们慌乱的冲向寝室外面的走廊,拥挤不堪,走到了二楼,浓烟滚滚,我一时觉得烟雾越来越浓,眼睛也看不清四周的东西,喉咙也呛得难受起来,我忽然觉得会不会有危险?我又对自己说:“不用怕,一会儿就没事了„„”果然,随着烟雾的越来越淡,我们一路小跑终于来到了操场。
到了操场,我们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咦?大家怎么神态自若的?哦!原来是消防演习呀!真是虚惊一场。“同学们,我们假如面临火灾要记住以下几点,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三、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四、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五、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周主任在主席台上讲道。
其实火灾还有许多逃生术,如:1.尽可能蹲低身体,利用所剩余的氧气逃离火场。2.火灾时可沿墙壁走,有楼梯的绝不使用电梯。3.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许多人拥挤,应另找别的逃生通道等。
学会生存,现在中国许多父母只顾溺爱孩子们,却使孩子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们把劳动和生存技能抛之不顾。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读高三的学生居然还不会坐公共汽车!这太令人惊奇了;还有些大学生,就连微波炉也不会使用。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只有高学历,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不会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生存,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
第四篇:《学会生存》作文教学设计
《学会生存》习作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执教:喻琼英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践,提高自我保护,学会生存的意识,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陈述对学会生存,自我保护的思考。
2.能写一篇关于自我保护的作文,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故事情节写生动。3.能参与小组合作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的引导,能清楚生动的讲述“学会生存”的故事。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事情或漫画。2.搜集书报杂志上读到的关系自我保护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开启思维,引入课题。
师:看着这“学会生存”四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交流要自理自立,学会自我保护)
师:同学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和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学科学,用科学,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请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与灾难?思考、讨论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点后(出示幻灯片-----板书内容)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风暴、雷电、泥石流…… 社会灾害:诈骗、抢劫、偷盗……
偶发事件:外出旅游迷路、中暑、食物中毒……正视现实,交流看法。
二、交流措施,学习生存。
师:面对上面可能遇到的灾难和危险,该如何应对呢?(学生交流,教师归类:同学们说的有的是从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科普知识,有的是从电影、电视和报刊中了解到的,还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都是生存的本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应对危险和灾难,学会生存,学会保护自己。这节课,我们就以“学会生存,自我保护”为主题来写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吧。
三、听故事,交流看法(出示幻灯片----报道资料)
据报道,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青年在报到一个月后,就提出休学申请,因为他住校后生活无法自理,连白煮蛋怎么剥壳都不会。据说,入学前他的生活一切都由家长打理。他的任务就是读书。这个报道出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指责家长的,有批评孩子的。你说说这样的结果怨谁呢?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板书:学习自立,学会生存)
(出幻灯片)师: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认识了两位英雄鲁滨孙和汤姆.索亚。他们在恶略环境中能够不气馁,能够独立挑战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存神话。而在今天,在座的各位或许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像鲁滨孙漂流和汤姆索亚历险那样的事,但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以“学会生存,自我保护”为主题来写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吧!
四、习作主题与要求。
1、出示习作内容(出示幻灯片)
2、出示习作要求:(幻灯片)
五、习作辅导。1.讲故事帮你打开思路:
回忆一下,口语交际中你印象深刻的自我保护的故事是哪一件? 2.请几位同学讲一讲故事(简略说)3.根据自己最想写的自我保护故事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拟定题目有要求,大家请看———幻灯片出示拟题要求)。
4.通过口语交际,大家积累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素材很多,但怎样才能把这些故事具体地表达出来呢?下面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写作方法有哪些呢?(快速在小组内讨论后结合自己要写的故事来说一说。如:我要写----,在---地方为了表现----,可以采用心理描写。其他同学补充:你认为这件事中还可以用到什么方法?对这几位同学的你采纳吗?)
5.出示总结的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还要注意前后呼应的写法。
6.接下来我们看两篇例文,看看除了以上方法外,你还能从例文中发现哪些对自己写好故事有帮助的好方法?(学生读课本168页《智慧火花》。多么勇敢的玛利亚,她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出了伙伴;多么能干的江雪,她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权益。读完故事,你发现对自己写好故事有帮助的好方法了吗?指名说说:
(1)写事的文章,一定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事情经过和结果。其中经过要详细描写,写出事情的惊险。
(2)还要注意前后呼应的写法。读两个故事后面的段,看看文中除了写自我保护的事,还应该写什么?(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受到的启迪或收获。出示总结后的幻灯片——即习作提纲)
(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7.辅导作文开头——出示开头例文。
六、指导学生自由习作。板书设计
学会生存 自然灾害 社会灾害 偶发事件
(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如何去引导学生习作的课,重在引导。我在设计导语时,是经过多方考虑的,旨在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方向,特别设计了与主题有关的“学会生存”的语言表达,情节的描写。除了用生动的语言,还采用了相应的画面创造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灾难中,从而受到感染、熏陶,为学生在后面的习作中做好铺垫。
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习作采用回忆陈述故事、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或从其他途径上了解到的关于学会生存的故事详细地说出来,重点介绍主人公是如何生存及你从中的收获或启发,为了避免由于学生基础差不敢讲、不愿讲的情况,我设计了回忆两个小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一个是《鲁滨孙漂流记》,另一个是《智慧之花》,让学生从这两个故事中体会到学会生存的重要,学会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描写等描写方法,学会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指导,要求学生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将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有学会自我生存的故事情节写清楚,在引到习作时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板书,板书内容除了有主题“学会生存’外,还有展现了我们只有靠智慧生存、靠知识救人,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生命之花灿烂。或许,我的教学设计很普通,但我崇尚的是为学生提供开放式习作,通过生动的导语,分享故事的环节,即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并在这些环节中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中只有运用相应的写作方法,使用恰当的修辞,有时还需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能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地方从学生的习作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当然也存在不足。由于过多的考虑到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学生表达的时间较少。如果能给学生更多一点的交流空间,这节课可能会更好。我一定会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争取让作文指导课堂更精彩。
第五篇:学会生存习作教学设计
《学会生存》习作教学设计
朝阳镇李寨小学 王亚东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