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涌泉完小 施晓莹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一年级小朋友该怎样学好拼音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进行了点滴尝试,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学的轨道上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
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教材上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孩子们一打开课本就会兴趣盎然的议论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在干什么?比如第十课画面上奥运会的会标,我引导学生“奥运会”的“奥”是第四声,第一声怎么读?“莲藕”的“藕”是第三声,第一声怎么读?“游泳”的“游”是第二声,第一声怎么读?孩子们借助图画就知道了ao、ou、iu的读音。通过兴致盈然的图画到轻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主动、轻松愉快的。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准确发音。教学音节拼读时时,我用食物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拼读,让学生了解平常我们生活中有生字来自拼音,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致。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游戏。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ai ei ui”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a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儿歌。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a o 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 的发音。在学习“ch”时,教师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和图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们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
三、色彩记忆,发展视觉空间智慧。
低年级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者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效果好要得多。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在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以外,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五、校内外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争取家长支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和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个一年级入学之初,我们都及时召开家长会,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并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专题报告。并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力求及时沟通,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
2、加强幼小衔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其学校生活,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改变。为使学生顺利适应这一转变,我们积极与周围的幼儿园联系,派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去听大班的课,也请幼儿园老师到学校来听课、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向他们提出我们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学校生活。
第二篇:论文(汉语拼音教学)
浅谈汉语拼音教学
俗话说,语文是各门学科之母,那么,我以为拼音却是母中之母了。简单说,当你遇到一个不会读的字时,你会向别人请教,然而如果你所请教的人也不会读的情况之下,你只有查字典找出本字的读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低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感到任重而道远。我从一开始就注重抓好汉语拼音教学。
一、观察、模仿,领会发音
小孩子有一种特点,那就是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此优势展开教学。在汉语拼音这部分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整合起来的情境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利于学习拼音。例如,教学a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小女孩在干什么,让学生模仿她的样子张大嘴巴发出声音,然后教师指导发音方法并且示范,在学生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反复练读;其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与字母形状相似的部分,以此来记住字母的形;再次,展示字母卡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音和形。
二、声调
声调教学是拼音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原因是其发音上受汉语言中各地方语言的影响。在进行声调教学时,如教学a的四声时,首先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第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声由低到高往上升,第三声先降然后再扬起,第四声从高降到最底层。其次,可以借助图画学习a的四声:“汽车平走a a a,汽车上坡a a a,汽车下坡又上坡a a a,汽车下坡a a a。”教师示范读声调时,可以用手势表示,帮助学生掌握四声的变化。练读四声,可以先按顺序读,再变序读,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用语,借助汉字的读音帮助读准四声,尽可能减少机械重复。读准第二声和第三声比较难,要反复练习,矫正读音,还可以通过对比练读,以进一步复习巩固。
三、拼读
第三篇: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浅谈
夏黎明
教过一年级拼音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拼音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一教起来就感觉特别累,学生总感觉学习很难。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少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拼命抄写,让学生灵活自主的学习,或许大家都不会这么累,如何做到呢?那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我在一年级教学中的方法是:
1、充分利用教材的图形和各个教学板块。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例如在教学aoe时,教a时可结合教材插图,小男孩拿着话筒唱歌,张大嘴巴a,形状也像,话筒就是a的尾巴。对于写法教材安排了书写顺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养成看书的习惯。为以后自学逐渐养成好习惯,达到事半功倍。教o、e也可这样。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练习,又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
2、形近字母比较记。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b、p、d、q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 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 q。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顺口溜辅助记。
“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小棍赶猪l l l。”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口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们对这种提议积极性很高,还能够自已编出一些儿歌助记,如:小棍儿带帽(i); 1上加点(i);小圆圈o o o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记得快、忘得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我们也需要反复训练强化,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易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儿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拼少写,既能纠正其发音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总之,我们在教一年级拼音时,要多一些办法,少一些抄写,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或许低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让老师刮目相看。
第四篇: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 两只鸟蛋》中的词语教学
教学片断:
一、体察“焦急不安”的原由。
师:那么好玩的鸟蛋,“我”拿着真是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说——(课件出示)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一定焦急不安!
学生接读。
师:你们知道妈妈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吗?
学生自由说后,课件展示雏鸟从蛋里破壳而出,然后慢慢长成成鸟的动画。
师小结:是啊,一只鸟蛋就是——(学生接说)一只小鸟,两只鸟蛋就是——(学生接说)两只小鸟,就是两条鲜活的生命啊。
【学生只有在“鸟蛋”和“小鸟”之间,建立起形象的链接,才能对下文鸟蛋不见后,鸟妈妈“焦急不安”产生共情。这也是鸟妈妈“焦急不安”的原由所在。】
二、品悟“焦急不安”的内涵。
1.聚焦“焦急不安”。
师:此时,如果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
让学生圈出“焦急不安”。
2.理解“焦急不安”。
(1)字源探析“焦急不安”。
师:怎样的着急才称得上是“焦急不安”?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焦”字古代人是怎么造出来的。
(图片出示)教师解说:“隹”在古代指短尾巴的小鸟,四点底就是熊熊的烈火。哎呀,把小鸟放在火上烤啦,你会怎样焦急地提醒小鸟?
学生带着焦急的语气进行情境说话,初步感受焦急不安。
(2)情境对话“焦急不安”。
师:是呀,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小鸟是鸟妈妈的宝贝呀!发现自己的宝贝不见了,你仿佛看见鸟妈妈怎么做?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增加下面的两个问题:
她一边飞一边嘴里还会喊什么?
遇到小动物,她会怎么问?
师小结:像这样的着急、担心、害怕的心情就叫做焦急不安。
(3)朗读表现“焦急不安”。
师:谁能把鸟妈妈的这种焦急不安读出来?
指导朗读,读出“焦急不安”的心情。
分析:怎样的着急才能称之为“焦急不安”呢?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既如此,干脆教师不说也不道,让学生自己来看、来说。从对“焦”的字源探析,初步感受到“焦急不安”比一般的着急要紧迫得多。再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见鸟妈妈怎么做?她一边飞一边嘴里还会喊些什么?遇到小动物,她还会怎么问?在情境对话中,把“焦急不安”变成画面植入孩子的心田,萌生出一片语言的新绿。整个品悟的过程,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1、拼音教学应图、形、音结合记。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
2、形近字母比较记。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相近的拼音这无意间又给汉语拼音加深了难度。为了突破这种难度,教学时,可将这些相近的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边看、边说、边比划,在这样的过程中加深对形近字母的记忆。
3、顺口溜辅助记。
第五篇:汉语拼音教学方式论文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以下是“汉语拼音教学方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改善汉语拼音教学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教学理念。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在拼音教学中,要彻底摆脱传统拼音教学“孤立地学拼音”的束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拼音。
二、使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
1.歌诀巩固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a o 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 e e”學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 的发音。在学习“ch”时,教师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
2.插图提示法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安排了色彩明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及思想深刻的图画。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像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如果教师能为他们构筑足够高的梯子,为他们的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他们的想像会远远超出我们成人,他们的心是纯净的,应该还给他们本属于他们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畅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从课文的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发现插图跟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声母k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图上有小蝌蚪和水草)你们喜欢小蝌蚪吗?(生: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蝌蚪在那干什么?(生:小蝌蚪在水草边玩)接着板书k让学生看,这个字母像什么?(生:它像两只小蝌蚪靠在水草边玩)这样结合看图,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增加了儿童情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音和形。
3.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语言、插图、演示教具、表情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方法。比如我在教u的四声时,运用教具演示,边演示边模拟汽车开动的声音发u的四声,学生们看到后感到很有趣,也跟着我做手握方向盘的姿势,并且边开车边发音。随后,我就向学生总结规律:“一声道路平又直,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这样让学生的脑、眼、手、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化难为易,学生学得特别轻松愉快。
4.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寓教于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在活动中,孩子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学习法,让学生在玩中思,玩中学,使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如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一棵大树,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师:秋天到了,果园丰收了,我们一起去果园帮农民伯伯摘苹果好吗?(生:好极了)农民伯伯还说了,如果你能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苹果上的音节,他就把这个大苹果送给你,你们想不想要?学生很兴奋,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我最爱吃苹果了,叫我去吧,我肯定能读对。”这样紧密结合课文,针对儿童年龄特征安排一些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中有趣、趣中有知,使认知活动与师生情感交织在一起。
三、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时,学习才更为有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情、激情,将师生情感融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全过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其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