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案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危化品安全生产相关 的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
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律,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所享受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a.知情权和建议权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b.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力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 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c.紧急避险权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d.赔偿权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f.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权力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g.接受教育的权力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h.报告的权力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二、《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
1.《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易燃固体
e.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f.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g.有毒品和腐蚀品
3.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我公司的甲醇罐区、液氨罐区就属于重大危险源)4.《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a.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b.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
禁止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
d.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e.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f.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g.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h.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i.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 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j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组织实施救援或者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或者拖延、推诿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k.危险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的,由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或者公安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特种设备的定义: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二)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
(三)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紧急处理措施。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提出气瓶的定期检验要求。
四、《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1.充装
a.气瓶充装单位应向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注册登记书
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由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给注册登
记证。未办理注册登记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b.气瓶充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有保证充装安全的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2.有熟悉气瓶充装安全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
○3.有与所充装气体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装备和检测手段。充 装毒性、易燃和助燃气体的单位,还应有处理残气、残液的装置。c.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2.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3.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4.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5.超过检验期限的。
○6.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进行检查的。
○7.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
○8.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真空的。d.充装液化气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实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严禁过量充装。充装过量的气瓶不准出厂;
○2.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称重衡器要设有超装警报和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3.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4.充装后应逐只检查,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称者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
○6.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责任和义务培训。
六、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全公司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企业股东财产免遭损失的头等大事,落实安全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各级领导和每一位职工,都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安全管理,强化各级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股东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三同时”管理制度
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4.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的范围、内容、形式、安全教育的组织考核监督管理工作。
5.其它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第二部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一、职业健康
1.了解合成氨工艺涉及的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工业毒物侵入人体途径及危害,熟悉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接触限值,我国现行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中的表4;另一个是1988年以来陆续批准、颁布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单项卫生标准。目前仅有少数有害物质规定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在容许浓度表中以斜线隔开同时列出两个数值者,其分母位置处的数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熟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3.熟悉现场作业毒物、腐蚀、高温、灼伤等防护措施。4.熟悉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二、事故预防与救援
1.了解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事故应急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维护。
2.熟悉合成氨车间事故应急演练方案的应急方法、基本任务与目标。3.掌握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具体内容见合成氨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三、个体防护
1.熟练掌握防毒面具的三会(使用前会检查,使用时会正确佩戴,使用后会正确佩戴)。
2.熟练掌握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的三会(使用前会检查,使用时会正确佩戴,使用后会正确佩戴)。
3.熟悉适用的作业环境或作业活动,特别注意个体防护用品不允许在火灾、高温环境使用。
四、消防知识
1.熟悉灭火的四种方法及原理。
(1)隔离法 将正在发生燃烧的物质与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靠近火源处的可燃物品搬走,拆除接近火源的易燃建筑,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等等。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黄沙等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封闭起火的建筑或设备的门窗、孔洞等等。
(3)冷却法 将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的温度 降低到可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 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着火点。此法为灭火的主要方法。
(4)抑制法(化学法)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烧反应 过程中去,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目前使用的干粉灭火剂、1211等均属此类灭火剂。
3.掌握灭火器材的种类、适用于扑灭何种火灾及使用方法。(1)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带电物体及液体、气体类火灾。使用时应注意:露天灭火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喷射前应先拔掉保险装置在按下压把;灭火时离火不能过远(2米左右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以防冻伤;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喷射后人员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灭火器存放时严禁靠近热源或日晒。
(2)1211灭火器 特别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电器设备、计算机房等火灾。使用注意事项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相同。
(3)消火栓是消防灭火中主要的的水源,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消火栓一般设在楼层或房间内的墙壁上,用玻璃门或铁门封挡,内配有水枪、水龙带。使用水龙带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止水流通过。使用消火栓救火应先将水龙带一头接在消火栓上,同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一个人紧握水枪对准着火部位,另一个人打开消火栓阀门。对于灭火来讲,用水救火是最经济的,但应注意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还应注意防止用水灭火会给珍藏 典籍、精密仪器等造成水渍侵害;有的金属类火灾禁止用水扑救。(4)干粉灭火器是目前配备数量最多,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的灭火器具。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电压低于5000V)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固体火灾等。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时不能倒置,应站在上风一侧使用;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去掉保险装置;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一只手一定要 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灭液体火(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干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并注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4.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期限。5.熟悉燃烧、爆炸、爆炸极限的概念
燃烧: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
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五、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任务,原则。
1.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发现和查明生产中的各种危险(风险)与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1.2.安全检查的内容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违章、查事故隐患、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情况。
1.3.安全检查必须坚持领导与职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制度化、规范化。2.安全检查的形式。
2.1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日常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前安全检查等形式。2.2 公司各主管部门、基层各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经常性安全检查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及节前安全检查。2.3 日常安全检查
2.3.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职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2.3.2 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职工,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2.3.3 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2.4 经常性安全检查
2.4.1 生产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4.2 生产装置开工前、停工处理后,新装置、新工艺、新设备竣工的试运行及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2.4.3 规章制度、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2.4.4 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防护用具使用情况。2.4.5 日常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
2.4.6生产场所工业卫生和机泵仪表设备的维护及清洁情况。2.4.7 检修前安全协议签定情况及检修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2.4.8 生产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定期演练情况。2.4.9 生产装置重点工艺控制指标执行情况。2.5 综合性安全检查
2.5.1 综合性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由各级领导亲自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以加强领导,做好安全检查工作。2.6 季节性安全检查
2.6.1 根据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公司各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所管辖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
2.6.2 春季安全检查以防解冻泄漏、防静电、防建筑物下沉为重点。2.6.3 夏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暑降温、防超温、超压、防汛为重点。2.6.4 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防冻措施制度,设备保温)。2.6.5 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2.7 专业性安全检查
主管部门定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所辖单位对锅炉、压力容器、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电气设施、起重设备、运输车辆、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分别进行专业检查。2.8 节前安全检查
2.8.1节日安全负责人及值班车辆安排情况; 2.8.2 职工节前安全教育情况。
2.8.3 生产原料、燃料、辅助原料及备品、备件准备情况; 2.8.4 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物的存放保管情况;
2.8.5 储存易燃、可燃、易爆物料的仓库、罐区的防火和安全保卫情况。
2.8.6 节日检修、抢修、施工动火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2.8.7 关键机组和备用设备的完好情况。
2.9 安全检查要定期进行,公司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车间级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班组与岗位的安全检查随机进行。2.10 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按要求建立台帐,以备待查。
第三部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一、电气安全技术
1.电气事故种类。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设 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2.电气防火防爆,保护接地接零技术。2.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一般性防火防爆措施。例如,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露;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时报警;等等。
在爆炸危险环境,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从而降低环境的危险等级。
变压器室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若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送风系统不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的送风系统相连,且供给的空气不应含有爆炸性混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几间变压器室共用一套送风系统时,每个送风支管上应装防火阀,其排风系统应独立装设。排风口不应设在窗口的正下方。
通风系统应用非燃烧性材料制作,结构应坚固,连接应紧密。通风系统内不应有阻碍气流的死角。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通过的气流量不小于该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 气设备之电源;进入电气设备和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在运行中,通风系统内的正压不应低于266.64 Pa,当低于133.32Pa时,就自动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通风系统排出的废气,一般不应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对于闭路通风的防爆通风型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气体以补充漏损,保持系统内的正压。电气设备外壳及其通风、充气系统内的门或盖子上,应有警告标志或联锁装置,防止运行中错误打开。爆炸危险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设在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
2.2隔离和间距 2.3消除引燃源
3.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及人身防雷措施。4.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点击措施。
二、防火防爆技术 1.基本概念
1.1燃烧,包括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及形成。
1.2爆炸,包括爆炸的分类,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可燃气体爆炸,粉尘爆炸,蒸气爆炸等。2.火灾爆炸的预防措施:
2.1包括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2.2.消除点火源,2.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3.防火 3.1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检修、技改施工等工作的需要,经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集团公司(分厂)安全环保监察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3.2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3.2.1 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3.2.2 距易燃、易爆厂房、罐区、设备、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30米。
3.2.3 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3.2.4 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内。
3.2.5 固定动火区内不准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3.2.6 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3.3在禁火区内,除生产工艺用火外,其它可产生火焰、火花、表面炽热的长期作业及固定用电设施,均须办“用火证”,用火证的有效期限最多不超过一年。生产区内禁止用电炉、煤气炉取暖。禁止在生产装置上热饭等。
3.4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证一律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用火时要将用火证悬挂在用火点附近备查。
3.5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三、安全设施 1.安全附件
1.1安全附件的定义、种类及其功能,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易熔塞等的用途及运行管理。1.2安全附件的工作条件及主要参数。2.安全联锁
2.1安全联锁系统工作原理。
2.2安全联锁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联锁开关、联动阀等。2.3联锁保护条件和参数。
四、化工装置检维修 1.检修分类
化工装置检修按检修时机分:临时的停车检修和停产大修;按检修工作量分:大修、中修和小修。2.检修的要求
2.1化工管道检修要求
化工装置相互连接,介质具有流动性、带温带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些设备较大、较高,检修时需进入设备内部或登高作业。这些特点决定了进行化工设备检修必须有更高的安全检修要求。设备检修一般应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应将介质排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需进行吹除置换、清洗消毒;进入设备内部检修需从设备内 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分析,办理相关进塔入罐作业证方可进行检修。登高作业需带安全带,办理登高作业证;在一些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现场或设备内部检修时,需对环境空气取样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证。生产中对系统的某台设备检修时,必须将其与系统断开,防止相连设备管道中的介质喷出伤人或造成燃爆、中毒事件。2.2化工压力容器、管道检修要求
化工生产的管道完成各设备之间介质的传递输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由不同的储罐完成介质平衡与储存。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化工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对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检修与改造实施安全监察,其维护检修除重视日常维护中的巡回检查外,重点是开展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国家安全管理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检验,主要分为每年至少一次的在线检验和相隔一定运行周期必须进行的、停止运行的全面检验。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修理必须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一般将检验与修理(修理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定期检验的结论)结合进行,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的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验、定期检修也与定期检验同步进行。3.检修安全
化工设备的管道相互连接,介质具有流动性、带温带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些设备较大、较高,检修时需进入设备内部或登高作业。这些特点决定了进行化工设备检修必须有更高的安全检修要求。设备检修一般应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应将介质排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需进行吹除置换、清洗消毒;进入设备内部检修需 从设备内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分析,办理相关进塔入罐作业证方可进行检修。登高作业需带安全带,办理登高作业证;在一些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现场或设备内部检修时,需对环境空气取样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证。生产中对系统的某台设备检修时,必须将其与系统断开,防止相连设备管道中的介质喷出伤人或造成燃爆、中毒事件。
第四部分: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在实际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一、各类物料输送的安全操作要点
1.离心泵安全操作要点
①避免物料泄漏引发事故
②避免空气吸入导致爆炸
③防止静电引起燃烧
④避免轴承过热引起燃烧
⑤联轴节处应安装防护罩 2.往复泵、旋转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开车时必须将出口阀门打开,严禁采用关闭出口管路阀门的方法进行流量调节,否则,挥引发爆炸事故。3.流体作用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输送易燃液体时,不能采用压缩空气压送,要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以防止空气与易燃液体的蒸汽形成爆炸气体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而爆炸。5.压缩机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不能中断润滑油和冷却水。
②经常检查阀门、设备和管道的法兰、焊接处和密封等部位,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
③彻底置换压缩机系统中的空气,进气吸入口应保持一定余压。④管道应接地,防止静电事故。⑤严禁油类与氧压机的接触 ⑥经常检查压缩机调节系统的仪表。6.真空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防止负压吸入空气引发爆炸。②尽可能使用液环式真空泵。7.冷却、冷凝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正确选用冷却剂和冷却设备。②严格检查冷却设备的密闭性。③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④开车、停车注意操作顺序。
⑤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i设备及管道。⑥不凝缩可燃气体排空时,应充惰性气体保护。8.氨冷冻压缩机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②设置安全装置。
③易于污染空气的油分离器应设于室外。④加强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的检查和维护。⑤紧急停车时注意对被冷却物料的排空处理。⑥装冷料的设备和容器,注意其地问材料的选择。9.合成岗位安全规定
①岗位禁止烟火。
②设备压力、温度不得超过指标,禁止使用不合格润滑油。③系统升降压应缓慢,严格按速率进行,以防止冲坏设备或静电着火爆炸。
④各放空管接到空中防止中毒。
⑤如气体着火爆炸时,应设法将气体来源切断,如确实无法靠近时,另行想法抢救,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⑥禁止将液氨、铜液带入合成塔,造成垮温、触媒中毒等恶性操作事故。
⑦个别岗位发生事故时,先处理好本岗位,然后听从工长分配,不准乱跑动。
⑧杜绝猛开猛关及强力紧阀门。
二、化工工艺操作规程(详见岗位操作法)
第五部分 事故案例
案例1.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1.1”硫化氢中毒事故 造成3人死亡。
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焦油加工,主要产品为工业萘、沥青等。事发前,该企业因环保原因,已长期处在半停产状态,拟进行搬迁,仅有少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岗,负责设备维护和检修。为拆迁做准备,1月1日,该公司的焦油加工车间组织清理燃料油中间储罐,该储罐是一个长7.1米、直径2.3米的卧式罐。16时许,在没有对作业储罐进行隔离,也没有对罐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一名负责清理的工人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非隔离式防护用品)就进入燃料油中间储罐进行清罐作业,进罐后即中毒晕倒。负责监护的工人和附近另外一名工人盲目施救,没有佩戴任何安全防护用品就相继进入罐内救人,也中毒晕倒。3人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4日),从与发生事故储罐相连的两个产品储罐取样分析,硫化氢含量分别高达为56ppm和30ppm。
据初步分析调查,作业人员在清理储罐时,未将燃料油中间储罐与其它储罐隔离,未按照安全作业规程进行吹扫、置换、通风,未对罐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进行检测。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错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时应使用隔离式防护用品,造成硫化氢中毒。现场人员盲目施救,施救人员没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罐救人,造成伤亡扩大。
案例2.浙江省金华市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1.15”火灾事故 1月15日,浙江省金华市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
1月15日5时30分许,该公司的废渣池着火,引起池内废渣和油水混合物沸腾外溢,引燃池边的塑料桶内物料。由于废渣池地势高,着火的物料流淌蔓延至成品简易仓库,引燃储存仓库中的硅油半成品(约500吨)和成品(约200吨),近百吨燃烧的物料流淌并包围地势较低的办公楼等建筑物。事故造成4人死亡。
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是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在2007年12月7日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将水改为白油用于冷却清洗废渣,废渣池边真空泵不防爆,操作人员在关停真空泵时产生火花,引燃废渣池中的轻组分和白油发生火灾。事故还暴露出工厂现场管理混乱、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为解决冷却清洗废水环保处理难的问题,没有经过科学、周密的论证,特别是没有经过安全论证,擅自将废渣冷却清除介质由水改为白油,又加之工厂布置不合理,现场管理混乱,物料乱堆乱放,危险场所用电设备不防爆,造成较大事故发生。
案例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1.7”爆炸事故 没有进行培训,不懂得操作规程。酿成事故。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在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原为晋安化工厂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等经营业务。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发生爆炸事故的储罐为室内建造的半地下室储罐区,内有50立方米和60立方米两种储罐共24个,原用于储存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等危险化 学品。
1月7日14时许,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在储罐区进行储罐拆除作业时,在未对储罐(部分储罐处于敞开状态)进行置换,未对库房地沟和地面大量残油进行清理,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动火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其雇用的7名民工分两组使用气割工具,进行动火拆除作业时发生爆炸,爆炸引起库区部分房顶坍塌,6人被埋在库房里,1名工人被爆炸冲击波作用飞出库房外面。作业的7名民工中,有3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将储罐区一外墙冲倒,将围墙外另1名工人砸死。据初步分析调查,由于储罐区室内通风不畅,造成储罐散发的易燃易爆气体在室内积聚;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无资质违章施工;在拆除废弃储罐时,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动火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没有安排专人现场监护,违反操作规程,盲目动火,引起罐区厂房积聚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爆炸。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在上述事故中,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发生人员遇险时,盲目施救,致使事故中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
案例4.精馏塔发生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13日14时至15时左右,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540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该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和江水 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案例5.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及事故简要经过: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 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预防对策措施: 1.严格港口接卸油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接卸油过程安全。一要切实加强港口接卸油作业的安全管理。要制定接卸油作业各方协调调度制度,明确接卸油作业信息传递的流程和责任,严格制定接卸油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接卸油过程有序可控安全。二要加强对接卸油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论证和安全管理。各有关企业、单位要立即对接卸油过程加入添加剂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加入有氧化剂成份添加剂的要立即停止作业。接卸油过程中一般不应同时进行其他作业,确实需要在接卸油过程中加入添加剂或进行其他作业的,要对加入添加剂及其加入方法等有关作业进行认真科学的安全论证,全面辨识可能出现 的安全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与罐区保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加剂装置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施工。三要加强对承包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接卸油过程环节多、涉及单位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有关单位要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三违”现象,加强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健全“三违”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渎职责任。2.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18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尤其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落实。当前,正值高温雷雨季节,容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地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监控,特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3.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各
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同时,要组织开展已建成基地和园区(集中区)的区域安全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
4.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督促各有关企业进一步改进管道、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置。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第二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案编制
特种作业人员教师培训教案编制课程
第一章
概论
一、本次教案编制的目的
省安监局人事处为规范全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的质量,统一全省特种作业的教学方法,提高特种作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综合能力,预防或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情况说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省安监局人事处和省安全协会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
1、准备工作:
在8月中旬召开了培训教师教讨会,对此次培训的目的、要求、内容、形式以及考试项目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给上课的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这次培训的重点也进行了说明。即此次教师培训的重点是:①教学方法;②教案编制;③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的理解。
2、准备了较新的资料及教材。
3、精心安排了课程。
二、培训对象:从省安全协会了解到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来自全省各地:有从事职教工作多年的教师,有从事实践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和技师,也有刚从事特种工作不久的同志。所以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根本目 的。
三、教案编制培训的要求
按省安监局人事处的要求:通过培训后特种作业教师要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教案编制的全部内容;
2、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方法;
3、按特种作业教学大纲和考核的要求会编写本专业的理论和实作教案。
4、现场讲授教案(考核15分钟内完成)。
四、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目的要求:
通过培训,使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起重、企业内等)掌握安全技术理论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达到(各项安全)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五、大纲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要求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2、实际操作训练(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训。
4、由具有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5、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并结合大纲要求和实际情况施教)。第二章
教学工作的组织与教案研制
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把握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在 教学组织过程中,备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教师备课的结果,主要是教案。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洁动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需要进行系统组织工作。从教学时间 流程看,完整的教学工作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等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一)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备课不充分,上课 的质量就无从保障。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钻研教学材料
首先,要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理 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目标,把握本学科或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及各单元、课题的具体目标,领会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材料的体系范围与深 度。其次,要研究课本,能够熟悉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 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课本的前后联系。再次,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学生
学生认知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为使教学充分促进 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应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据此,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类别学生的起点行为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增强教学的预见性与针对性。3.设计教学样式
根据学科恃点、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及学生的情况,设计有适应性的教学样式,包括设计具有内在关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序列以及教学策略等。设计教学样式,首先是确定基本教学模式,比如“授受模式”、“合作学习”、“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学辅导教学”、“学导教学”等;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分别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而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进程设计。
4.拟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拟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参见附录12-1),包括对所任课程的进度、时间的安排,教学材料或课本的处理,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总体安排的设想。其次,拟定单元计划,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划分课时和课型,考虑教法、学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明确本课题在学科或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题的关系。最后要拟定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也称为教案,这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建立在钻研教学内容、研究学生和教学样式设计的基础之上。由于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样式均处在不断变化中,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要注意教案的常备常新。
就班级上课而言,教案是对师生课堂上预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描述,完整规范的教案格式应包括:教学课题名称(注明采用的教材版本),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完整的教学过程分知识新授、巩固与转化、测量与评价三个阶段)。
5(二)上课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而上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上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要上好课就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教学目的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 归宿。确定教学目的目标,一要注意适合性,既体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 要求,又切合学生的实际。二要注意全面性,达到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的 统一。具体地说,教学目的目标包括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应发展的能 力和应该形成的思想品德。教学目的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应使学生 了解它,以便教学活动能在教学日的目标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2.内容正确
这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要准确无误地传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材料或课本的重点、难点,注意知识的系统化,把传授知识与发展 能力相结合。思想性就是要体现“文”与“道”的统一,把知识教学与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结合起来。
3.方法恰当
根据教学目的目标,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以启发 式为教学指导思想,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 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组织要严密,一方面要使教与学密切配合,教 师不仅要注意教,还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保持教学活动的有序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教学脱节。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要结构紧凄,科学地分 配时间,以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5.教学效果优异
教学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教学效果,看教学是否达到 教学目标,实现了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的统一,能否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 和谐发展。这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作业的质量、学习成绩和学生 的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和练习,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习惯。
课外作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口头作业,如阅读(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第二类是书面作业,如重要摘录、学习心得、绘制图表;第三类是实践 作业,如实际操作、练习、保养、准备等。
1.课外作业布置和指导的基本要求
作业内容要切合课堂教学内容,题目要有典型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基本 原理;作业分量、难易要适度,以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为准,对学习能力强 的学生适当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作业;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界限,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进行及时指导。
2.批改课外作业或学习心得的基本要求
课外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及时检查、认真批改,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对作业中 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体修正。通过对作业中产生错误原因的分 析,教师可以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对作业要 写出恰当评语,以利学生调整今后的学习。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课堂教学的统一要求之下,通过课外辅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课外辅导有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方式。集体辅导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全班性辅 导。个别辅导应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别进行,对学习成绩落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补课,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当补充学习内容,适当增加难度,以充分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因材施教,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根 据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学生,确定具体的辅导内容和措施,以增强辅导的针对 性;第二,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第 三,发挥集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二、课的类型与教案研制
在学校中,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是以“课”为基本单位的。在备课过程 中,需要编制出教案。教案实际就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计划,编制出来后就会 投入到教学实际过程中使用,然后根据使用效果进行修改完善,供下一个课 时周期使用,这实质就是教案研制过程。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 不同,课的类型和结构相应也会有所不同。
1.课的类型
划分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标准。一是以课内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为划分依据,可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等等。当一节课主要是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用方法命名的类 8 型对教学有指导意义。二是以一堂课完成任务的多少为依据,可以把课分成两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又称混合课)。
单一课是指,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主要用于中学高年级各科教学。按传统分法,单一课又分为:传授新知识的课(新授课).巩固知识的课(复习课),培养技能技巧的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知识技 能的课(测验课),等等。
综合课则是指,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在工种人少的情况下采用比较多,因年龄小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地把庄意力集中在一种活动上,而且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在 一堂课内可以完成多项任务。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 时间分配。例如一堂45分钟的讲授课按下列顺序进行:①组织教学(2分钟);②提出上课目的目标(3分钟);③系统讲搜新教计(22分钟)④进行总结与巩固(4分钟);⑤回答学生提问(10分钟);⑥布置作业(4分钟)。这就是课的结构。
课的类型不同,相应的结构也不同,每种类型的课都有一定的结构。即使同一类型的课.也会由于学科性质及具体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各科教学法特点的区别而具有不同的结构。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是:① 组织教学;②检查复习;③学习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③布置课外作业。单一课的结构,大多也有组织教学、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但要突出各自的主要任务。课的结构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各个成分的结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的次序。每个教师都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掌握,切忌把课的结构公式化、凝固化。
(二)教案的分类-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或方案。按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条目式教案是以顺序排列的条目为结构形式的教案类型,有大致固定的条目及其结构顺序,每一个条目之下研究、设计和安排相关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条目的容量具有伸缩性,可因人因材因校制宜,是一种常用的教案。例如我们前面讲到的
表格式教案是以持制的有专门栏目的表格为结构形式的教案类型,有特定的栏目及其结构,在每一个栏目之中研究、设计和安排相关内容。它的主 要特点是具有提示特性,适合新教师使用。例如(袁老师课件)
详细教案篇幅比较大,一个教案常常数千字甚至上万字,对教案的每一 个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均进行详细思考、研究设计并编写出计划,对教学洁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和计划,均包括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具和媒体使用、教与学的统一方式以及时间分配。详细教案是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备课时,以及老教师在进行新课题教学时,常常采用的类型。
简要教案篇幅比较小.一个教案常常只有几百字甚至几十字,一般只需规划出教学过程中关键内容、使用的新颖手段和媒体或特殊字例等,不再将 教学活动的细节设计描述出来简要教案一般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所使用,常常可以、浓缩为一张卡片(见附录12—3)。
(三)教案的基本结构
教案的基本结构是指教案必需的条目、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下面就条自 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分别分析和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
1.条目式教案的基本结构 条目式教案包括背景记载,有学校、班级、科目、课本、教师和日期等项目;然后一般由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设计和板书设计等十大条目组成(见附录124)。这种教案首先是背景分析,包括学校、任课教师、科目、班级、学生人数、教学时间、日期、课题内容和课本等;然后由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等三大栏目组成。
(1)教学准备。这里的教学准备就是学生已有学习基础,是指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作为本课题内容基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这是设计和组织教学程序的依据。
(2)教学目标。其性质和要求与条目式教案相同。
(3)教学程序。从过程看,包括激发动机、教学新内容、总结和应用四 个步骤;从活动结构看,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运用和时间分配等。
(四)教案研制过程
教案研制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 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包括 教案的设计撰写、实施检验和评价修改等三个环节。
1.教案的设计撰写 教案的设计撰写是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按照教 案的基本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并用规范的结构和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 一份书面教案。
2.教案的实施检验 这是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一方面是按教案实 施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对预先编写的教案进行实际检验。重点突出检验的内 容有“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准确、全面、合乎实际?是否达到了作业化? 教材教具准备是否充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全面?各环节安排是否合适、时 间分配是否恰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了?临场有什么新发挥?等等。
3.教案的评价修改 在教案实施以后,及时对教案进行评价修改。评 价要以实施检验为基础,从而确定对教案的修改目标;修改应以及时、完善 和简练为基本原则,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撰写出教案修改稿。
第三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一、特种作业人员外出培训期间,必须自觉遵守培训机构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主动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质考试,顺利拿到安全资格证件。
二、培训结束后,学习人员应到安教室报到,汇报培训学习情况,提交培训单位出具的培训证明或其它证明资料,证明其学习出勤情况。安教室据此向用人单位出具培训考勤证明,作为证明其出勤情况并结算学习工资的依据。
三、培训考试不及格,学习人员应主动与培训单位联系,及时参加补考。补考费用本人支付,所用时间不计学习出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补考者,学习人员应提前与安教室联系,说明情况,安教室与培训机构协商解决办法。如协商不成,学习人员应按时参加补考。
四、外出培训期间,培训费用一律由学员本人垫付,公司财务科不再办理培训费用预借手续。学员在获取第一次考试合格的准确情况后,可持培训机构所开据的合法财务收据到安教室报审结算培训费用。
五、学员第二次考试不及格,培训费用一律由本人承担,公司不再结算培训费用。
六、学员第二次考试不及格,不计学习出勤。安教室已向用人单位出具培训考勤证明者,可通知用人单位在当月(即作出扣除出勤决定之时)扣除不及格人员学习出勤天数,以请假天数计算。并按学习工资标准从其应得工资中扣除相应学习工资费用。
七、本制度从规定出台之日起执行。如规定出台之前发生的补考不及格人员,仍按以前贯例处理。
2011年3月20日
第四篇:浅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
浅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备在更新、技术在提升,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部份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存在认识的偏差,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客观上各企业都存在特种作业职工流动性大的问题,主观上许多业主是为片面追求高利润,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中不愿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的这种错误观念在起反作用。企业对特种作业员工的培训也只停留在自己企业的师傅带徒弟的老观念上,由于培训不到位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作为华煤集团培训中心的一员,在日常培训工作中,如何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值的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和实践。
从当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现状来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
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虽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逐渐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同,但事实上,有不少的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足,舍不得投入。一是认为对新进厂的员工进行的“三级教育”已包括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再组织特种岗位个人参加特种作业培训是重复培训,存在抵触情绪。二是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的事实,使企业对在职操作人员的培训存在顾虑,企业有时刚培训好一个工人就提出离岗,导致企业不愿在每个岗位上加强对员工持证培训。三是企业本身盲目降低生产成本,不愿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对所有操作工进行培训。产生的问题就是,一个特种岗位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只有一个有证,以应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持证上岗。另外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不重视。企业不重视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工作,认为取到证后就一劳永逸了,没有定期复审,每年实际复审的人数占应复审人数的比例较低。某些人员已离开原操作岗位多年或证件早过期了,没有进行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的原因一是安监部门在培训宣传教育的力度上还没能渗透到每个企业业主和员工中,监管与处罚并举的措施还不完善。二是企业法人、主管领导和员工本身的持证上岗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
二、部份煤矿基层培训机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建立一个高效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对提升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基础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体检把关不严。职工特种作业培训前未根据作业条件对身体项目进行逐一检查,有些地方体检就是到医疗机构盖个章,甚至有个别的培训机构只要有企业单位证明即可,造成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患有某种“禁忌症”没能通过体检筛选出,却从事特种作业。二是文化程度把关不严。有许多地方的培训机构对文化程度一栏也睁一眼闭一眼,未达到实际文化水平的也参与培训。造成许多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理论无法消化、理解,影响培训效果,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事实上现在各地都普遍存在一批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低,反应能力差的职工在一些脏、累、差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特种设备的操作。三是考勤考核把关不严。部份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没有真正到场学习不考勤,考核也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标准进行组织,甚至有些培训机构只要交费、交照片就发操作证,等到事故发生后查找原因、追究责任则为时已晚。四是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建立不及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是每个作业人员是否参加培训的一个真实的依据。档案未能如实完整建立,对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监管部门对各单位参加培训的数据无法更直观、及时掌握等问题。
三、部份煤矿基层培训机构还在培训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培训机构教学能力是保障培训质量前提,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这一前提的关键。但从各矿反馈的信息了解:一是有的培训机构聘用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不足,未取得相应的有关部门的教师资格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照着培训教案念、自己动手能力弱、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二是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减少开支,没有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进行授课,随意减少了“培训课程、课时”。三是有的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班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进行了理论考试,不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四是有的培训单位考试要求不严,安排的是闭卷考试,实则开卷考试,更有甚者是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都由他人代考。导致整个培训质量差,企业有怨言,政府权威性受影响。带来的问题是有的特种作业人员虽然持证了,但询问他在哪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则一问三不知,这说明这个员工根本没培训而是非法取得操作证的。
从上面几个存在问题可以看出当前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形势又是多么的严峻。要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做细、做实,需要的是各级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引导的力度,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防止培训工作华而不实、弄虚作假损害政府形象,祸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各级政府要把贯彻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际中,不走形式,不玩花样。针对当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整合资源,以县(市)级为单位建立一站式综合培训中心,树立培训机构权威
以县(市)级为单位建立一站式综合培训中心的“利”很多:一是以县市级为单位可以保证在编制、资金、人员的统筹整合,如果放在乡镇一级则培训机构过于庸肿,不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培训机构的功能。二是可以整合各地政府在安全生产培训上分散投入的资金,集中人力、财力办高质量的培训机构,也可以避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归口管理部门多、监管难的问题,便于政府独立管理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这也是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前提;三是可以避免鱼龙混杂的培训中介机构及不够资质的培训机构因培训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而影响政府权威性,也是体现培训政策严肃性的具体要求,更是提高证书含金量的要求。
二、以师为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能力
抓好一支优秀的特种操作人员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前提,因此,各地在招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教师时应该严审资质。首先教师应持证上岗,懂专业、会操作,否则无从谈起培训质量。其次是抓好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建设,每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按照专业的要求备好课并进行试讲,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语言组织,不能在培训中照本宣科培训教材,影响学员的听课兴趣,降低培训效果。再次是要使每名教师都能在每个专业培训中进行示范操作,边讲解边示范,让学员更直观的学习到规范的操作动作。只有按照“会讲、会教、会示范”的要求抓好培训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为培训质量提供保障。
三、转变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作为国家为加强危险岗位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其严肃性,不能随意缩短培训时间,随意删减培训课程,降低培训标准。在培训模式上也可以参照汽车驾驶执照培训、考核、发证的模式,做到宽进严出,不进行培训,考试不过关绝不能发证。在培训的管理上,为防止一些学员只交培训费而不参加上课学习,不参加实际操作的现象,培训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确保参训人员全员额全过程参加。在培训方法上,要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上面讲、学员下面听这种较为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员一起参训议训,及时收集学员反馈的信息,改进培训内容、方法。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及各种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段,为受训者的提供更加感性、更加具体、更加丰满、更易理解的知识传授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案例讲授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操作讲解分析操作中易犯的问题,结合教师现场示范操作规范本专业的操作流程。特别是利用多媒体的声、光、图、影的强刺激性效果把事故案例再现和安全隐患事故多媒体演示,使受训人员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思想上受到强烈的震撼,通过事故案例再现和安全隐患事故演示,让培训学员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三违”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遵守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强化安全防事故的潜意识。切实把“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作为抓好培训质量的关键点。
四、严格考证审核关,确保证书的100%含金量
从当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人员的抽查来情况看,各地区的差异较大,培训质量的把关也不尽人意。如何把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结业质量关,树立发证机关的权威,让这证书真正成为保护职工生命线的一道坚实屏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把好理论考试关。切实把理论灌输作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培训,严格考试制度,不得走形式开卷考试,不得叫人替考,更不能随便发试卷叫人抄抄了事。
2、把好实际操作考试关。实际操作关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学员培训学习效果的最终目标,学员培训好坏实际操作非常之重要,一个好的操作习惯的形成跟实际操作的培训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对一些地方学员不认真参加实际操作培训,他的操作能力就不可能规范、符合操作标准的,所以把好操作考核对确保培训的质量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3、把好发证审核关。操作证的发放是一件非常之严肃的事情,这也是把好培训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任何人无视法规,对不合格人员或者未参加培训人员发放操作合格证,无疑是犯罪。因为操作证持有,就意味着持证人员可以合法使用特种设备,可以从事特种作业,对于培训合格人员来说是合法使用,但对于非合格人员来说就意味着严重事故隐患,就意味着对生命的不尊重,就是犯罪。所以说,培训机构对发证的审核一定要根据培训人员的考勤,培训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严格进行审定,对不合格人员坚决“回炉”重新进行培训,直至合格才发放操作证。只有严格把好培训的理论考试关、实际操作考核关、发证审核关,才能确保证书的100%含金量,树立培训机构的权威性,使企业认可,让百姓放心。
第五篇:2015年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总结
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洪江市职业中专培训点
2015年培训工作总结
我校在2015的特种作业培训工作中,认真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管理规定》和省局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要求,积极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全年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255人,其中初训243人;复训12人。在校机械专业毕业学生安全培训360人(因年龄未满18岁没有参加考试),发挥了社会效益。具体培训工作做法是: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行教考分离。
1、教学管理,我校在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全面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制度,确保培训质量。对学员管理以班主任负责制、上课实行考勤制度、教学中有安全生产坚督管理局考核人员及学校有关人员听课,确保教学质量,考试由安监人员监考,对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准发证,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培训时间为低压电工108学时、焊工148学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学员评比,对学员就业实行学员信息反馈制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从事安全生产培训教师10人,取得省安监局教师资格证4人,四月份派3人到省局参加教师继续培训;本科文化程度10人。在教学中教师交叉听课,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3、加大教学硬件投入,购置30台电脑、一套教学电教设备,以保证教学效果。
二、利用培训资源,拓展其他培训。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全年初训243人,复训12人;安在校机械专业毕业学生安全培训360人。
2、利用特种作业教学设施及教师队伍资源进行农民工上岗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下岗职工转岗培训、特别劳动力培训。共培训615人。到企业为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先后到安达机械有限公司、洪江市建筑公司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安全生产,企业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企业才有效益,阐明安全——生产——效益的关系,受到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主要工作之一,它关系到社会、企业、个人切身利益,也是国家重点监控工作之一。作为特种作业培训窗口,认真贯彻特种作业培训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根据特种作业培训工作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完善教学实习场所,提升师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为企业培训出一大批技能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打造特种作业培训工作品牌,服务社会、企业和个人,让我校特种作业培训工作越办越好。
特种作业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培训点
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