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

时间:2019-05-15 05: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

第一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

22.2.2公式法

主备人:肖国斌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学生体验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明确运用公式求根的前提条件是b2-4ac≥0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广义观点。

学习重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求根公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记忆;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

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一)复习:

1、回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7x+3=0(练习本上完成)

3、你能用配方法把方程ax2bxc0(a0)转化成能用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吗?(提示:模仿数字系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请尝试解

(二)阅读35---36页(不含例2)完成下列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_________确 bxc0(a0)的求根公式是 bxc0(a0): 定。当__________时,它的根是_____________,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_____________,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ax3、一元二次方程ax当b2224ac>0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2当b4ac=0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2当b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我们把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的判别式。....

(三)阅读36页例2(2、3、4)

二、学生分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评升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一般步骤)对性练习针

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实数根的情况: 1)2x3x40

2)x6x90

3)

2、请尝试用公式法解1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课堂达标检测:

1、方程x222x23x40

x10的根是()

A.x115151313 x2 B.x1 x222221515 x222 D.没有实数根 C.x12、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2x10 B.x222x20 22C.x2x10 D.xx20 A.x2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3)29x80(2)3x240

12xx1

2四、请说一说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第二篇: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

二、教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首先从旧知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8x90的练习引入,问题(2)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化一般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配方使左边为完全平方式——两边开方——求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昨天的知识,进一步熟练钥匙并为今天做学的内容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好铺垫,达到“温故而知新”。

2、问题呈现:

你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吗?ax2bxc0(a0)

此处由一个特殊的旧知引导学生推导出一般的结果,希望学生学会由特殊性到一般化的思想。为降低

b2b24ac推导的难度,化简、移项、配方、变形由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到(x这步时,提出)22a4a问题:①此时可以直接开平方吗?

②等号右边的值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③等号右边的值只跟哪个式子有关?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前四步,这样与利于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便于将主要精力放在后边公式的推导上。通过小组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借助小组的交流完善答案,关键让学生会对掌握b24ac与方程有无实数根的关系,这里分类思想也是今后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b24ac进行讨论,应加以强化。

最终总结出:

当b24ac<0时,原方程无实数解。当b24ac≥0时,原方程有实数解,再进一步谈论:b24ac=0与b24ac>0时,两个解区别?

(b24ac=0时,两个相等的实数解,b24ac>0时,两个不等的实数解)由此可知,方程有解还是无解是由b24ac决定,即b24ac是方程解的判别式。

2bb4ac而得到,这个公式就称为“求同时,方程的解是可以将a、b、c的值带入公式x2a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公式法。

3、例题讲解

例4: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2x5x30 4x214x 2321x2x0 42总结步骤:

1、把方程公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2bb4ac3、代入求根公式:x(a0,b24ac0)

2a4、写出方程的解:x1= ,x2= 设计意图:规范解题格式,让学生体会数学课中的严谨的逻辑推理;体验并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从中让学生领会到由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想。

4、巩固练习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2x60

②4x2x90 ③x225x100

设计意图:(1)熟悉公式法,强化解题格式,(2)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解决。例5:解方程:x(x1)(x2)

化简得12212x3x40 2强调:①当方程不是一般形式时,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再运用求根公式。

②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本例方程吗?

设计意图:明确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你观察分析题目后灵活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的速度。

5、课时小结

(1)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通过配方法求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推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按照公式法的步骤解一元二次方程。

(2)我扩展:(方法归纳)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专用公式,只有在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是常用而重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求根公式。

6、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分层布置作业,适应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各其所长,因材施教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通过“层层设疑”、“复习回顾”等环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比较合理的问题设计巩固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第三篇: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二)

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

(二)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认识形如x2=a(a≥0)或(ax+b)2=c(a≠0,c≥0,a,b,c为常数)类型的方程,并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准确而简洁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2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1)认清具有(ax+b)2=c(a≠0,c≥0,a,b,c为常数)这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适用于直接开平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如:(ax+b)2=c(a≠0,a,b,c常数),当c>0时,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c<0时无实数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初二代数“数的开方”这一章中,学习了平方根和开平方运算.“如果x2=a(a≠0),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在本节课我们就可得到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a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解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化未知为已知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节课引进的直接开平方法是建立在初二代数中平方根及开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可以说平方根的概念对初二代数和初三代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直接开平方法又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法可以说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深刻领会数学以旧引新的思维方法,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整式方程?举两例,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异同?(2)平方根的概念及开平方运算? 2.引例:解方程x2-4=0. 解:移项,得x2=4. 两边开平方,得x=±2. ∴ x1=2,x2=-2.

分析 x2=4,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4,这个数x叫做4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这个数x为±2.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由此引出上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直接开平方法的实质是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

练习:教材P.8中1(1)(2)(3)(6).学生在练习、板演过程中充分体会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以及蕴含着关于平方根的一些概念.

3.例1 解方程9x2-16=0. 解:移项,得:9x2=16,此例题是在引例的基础上将二次项系数由1变为9,由此增加将二次项系数变为1的步骤.此题解法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再次强化解题

负根.

练习:教材P.8中1(4)(5)(7)(8). 例2 解方程(x+3)2=2. 分析:把x+3看成一个整体y.

例2把引例中的x变为x+3,反之就应把例2中的x+3看成一个整体,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便求得方程的两个解.可以说:利用平方根的概念,通过两边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化未知为已知,体现一种转化的思想.

练习:教材P.8中2,此组练习更重要的是体会方程的左边不是未知数的平方,而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而右边是个非负实数,采用直接开平方法便可以求解.

例3 解方程(2-x)2-81=0. 解法

(一)移项,得:(2-x)2=81. 两边开平方,得:2-x=±9 ∴ 2-x=9或2-x=-9. ∴ x1=-7,x2=11. 解法

(二)∴(2-x)2=(x-2)2,∴ 原方程可变形,得(x-2)2=81. 两边开平方,得x-2=±9. ∴ x-2=9或 x-2=-9. ∴ x1=11,x2=-7.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

(二)较简单,不易出错.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进行灵活适当的变换,择其简捷的方法,达到又快又准地求出方程解的目的.

练习:解下列方程:

(1)(1-x)2-18=0;(2)(2-x)2=4;

在实数范围内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出满足这个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丢掉负根,例x2+36=0,由于适合这个方程的实数x不存在,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原方程无实数根.-x2=0,适合这个方程的根有两个,都是零.由此渗透方程根的存在情况.以上在教师恰当语言的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那么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比较简单呢?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方程的结构:(ax+b)2=c(a,b,c为常数,a≠0,c≥0),即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实数.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节. 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便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如(ax+b)2=c(a,b,c为常数,a≠0,c≥0).

2.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直接开平方法也为其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边开平方实际上是实现方程由2次转化为一次,实现了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由高次向低次的转化,是高次方程解法的一种根本途径.

3.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5中A1、2、2、P10 练习1、2;

P.16中B1、(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引例:解方程x2-4=0 解:„„ „„

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ax+b)2=c(a,b,c为常数,a≠0,c≥0)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例1 解方程9x2-16=0 „„

例2 解方程(x+3)2=2

六、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15A1

以上(5)改为(3)(6)改为(4),去掉(7)(8)教材P.15A2

教材P.16B1

第四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在讲解过程中,我没让学生进行(1)(2)步就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1.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2.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难,形式复杂,代入数值后出错很多.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着一步单独挑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着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本节课没有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式法》解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一些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少。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节课的实施过程较顺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错,基本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回想本课的教学,我还是过多地注重地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但是在课堂内容的呈现过程和内容探索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例如判别式相关内容的归纳时,应该给更多学生发现、观察、归纳的机会,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个别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看老师怎么发掘而已,不要太主观地一味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最终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学生在学习配方法后,进一步探究学习的一种适用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每位学生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是这节是否可以成功的先决条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先学后教的方式,整体感觉学生参与度较广,本节课目标基本完成,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一、教学设计方面:

先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利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推导公式,在此步学习过程中,利用小组成员参差不齐的性质,要求1、2号独立推理,3号结合课本进行推理,4、5号完全看课本进行推理,让每位学生在此环节都有不同的参与,避免了5好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在获取公式之后,采用了传统的记忆方法,边读边写记忆公式5遍,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例6,自我总结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教师有目的的设计了四个小题,第一个符合一般形式,第二个须转化为一般形式,第三个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第四个无实数根,运用这四类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方程处理方式,同时又设计了一个各项系数存在分数的方程,要求一名学生直接计算,另一名学生先将系数转化为整数在进行计算,目的让学生体会系数转化为整数可降低计算难度的问题,同时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思考,同时这些思考就是一个又一个小课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二、教学实施方面:

1、学生利用配方法推导公式的过程难度很大,出现的问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值得深思;

2、过于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长的组织学习能力,缺少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导致解题过程不够规范,漏洞很多;

3、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一些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少。

4、练习量不够大,学生的解题熟练度还不够强。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节课的实施过程较顺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错,基本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整体回想本课的教学,我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度好不够,但是在课堂内容的呈现过程和内容探索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探究的问题还不够全面,例如在判别式相关内容的归纳时,应该给学生发现、观察、归纳的机会,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个别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不要急于讲解,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奇迹。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载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初三年级数学预习学案3.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总第28课时【预习目标】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会利用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一元二次方程。3、通......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丹东市凤城市四门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徐晓丹 一.教材 本节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中第3节《用公式法求解一元......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并且已经......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并且已......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复习了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了2道一元二次方程后,将配方法推广到一般化,进而解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的解,即求根公式就得到......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2、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自学课本P82-83页,小组讨论不明白的地方。学习重难点(1)(2)学......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