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永学的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折折做做
营丘镇阿陀小学
徐永学
〈〈折折做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教学重点: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教学难点: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材料、胶水、剪刀、线绳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己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学生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学生的作品。
1、学生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请一名学生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学生欣赏。(通过学生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学生作业。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 《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 《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 《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 《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 《登山游戏》
第八周 “国庆”假
第九周 《校徽设计》
第十周 《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 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二课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第三课
美术的节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窗外的景色》
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学生用具: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外的景色》这一课。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3,品窗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
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b.如有近、中、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7教学设计: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窗外的景色》说课稿
l 正确把握 说教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第十二课,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具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生用具: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安排:一课时
l 有机渗透 说教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观察欣赏、演示、探究性学习等教法。让学生通过欣赏,并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探究能力的培养。l 自主创新 说学法
采用有目的地,积极自主的学习,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窗外的美丽景色。
l 优化结构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学生游览我市窗外的美丽风光。(课件展示)
我们就来学习《窗外的景色》这一课。(出示课题)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3,品窗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b.如有近、中、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
四、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7教学设计: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窗外的景色》教学反思
今天在四年级四班上了《窗外的景色》一课,首先我先让大家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窗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观察的同时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并去分析窗子的构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接着让生观察教室内的窗户,分析窗户的构造,如窗台、窗帘等,这样能够形象的去认识窗户。再就是教师演示怎样做一个纸的立体的窗户,边做边讲解,并请生说说老师在做的过程中都用到了那些方
法,如剪、刻等。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些用其他材料做成的窗户,如泡沫窗户,硬纸板窗户等。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观察拓宽他们的思维,知道还能用哪些材料来制作什么样的窗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窗户的构造和组成部分及形状,并且通过制作培养了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进行设计的兴趣。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学生知道了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但不知如何去表现,作品表现过于简单,针对此情况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以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登山游戏》 第八周“国庆”假 第九周《校徽设计》 第十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篇二: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教学进度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反思: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一)、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颜色:1.暖:黄、红、橙 2.冷:绿、蓝、紫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2.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3.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教学重难点:
1.学会简单调色;
2.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盘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课蔬果的剖面教学目标: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 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新授:(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 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
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
第五篇:徐信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力的发挥,构图。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 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对大画面的掌握。教学准备:
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 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
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
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对人物面部的掌握。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好昆虫的特点。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运用。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歌曲,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个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2、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第十课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重点、难点:
把故事变成画,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
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
第十二课
红灯停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准备: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步行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水彩笔、本子、多媒体、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