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

郑振铎《猫》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那些动物呢?有同学喜欢毛吗?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的《猫》,感受他养猫的经力和感受。(出示课件:课题)二.整体感知:

1.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生字,同学们一定会读(出示课件:生字词)生齐读

2.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用一句话呢?(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

3.对于三只猫,你最喜欢哪只呢?为什么喜欢? 喜欢第一只,因为

(出示课件:第一只猫)喜欢第二只,因为

(出示课件:第二只猫)

4.有没有同学喜欢第三只猫?为什么?(出示课件:第三只猫)5.作者一家人对三只猫分别是什么态度呢?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喜欢

更喜欢

不喜欢 6.对三只猫,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那它们的结局如何?(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7,。我对待三只猫失亡的态度又怎样呢?(先概括,再从文中找句子)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酸辛

怅然

十分难过 自责

8.对于第三只猫,文中哪句话更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34段)9.为什么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我打了它,它的死责任在我,所以心里更难过)10.我为什么打它?(冤枉 误解了它)

11.我为什么会冤枉它?联系猫的动作及我对猫的态度思考 12.如果是第一只,或第二只猫的话,我会不会也冤枉它们?(不会)说明什么?(作者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13.由于作者全家都不喜欢它,所以造成了冤案。那么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呢?(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楚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

14.文中说的是猫,其实人也一样。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 ?(生谈)

15.总结: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养猫的经历,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明白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楚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出书课件:这段话)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猫》教学案例

七年级下册《猫》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公正的待遇正是遭受不幸的根源,培养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习本文的写作,着重揣摩动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式

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猫的图片,制作教学幻灯片

2.(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搜集有关描写猫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猫的图片,学生畅谈猫的可爱之处

2.教师归纳:猫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猫》,去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3.了解本文作者与生字词(多媒体显示)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梳理文章结构(多媒体依次显示)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课文内容研讨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了哪一只?(多媒体显示)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合作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① 家里的人对待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② 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① 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地方来表现的?

② 画出家里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③ 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多媒体出示结果)

形成性练习

2.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三只猫的故事

(1)默读课文第15,16段,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第17-19段,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3)学生齐读第30-34段,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课件显示)

3.文章主旨讨论

(1)“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从养猫的经历中,你还领悟到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可见显示)

(四)教师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的表达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人生到猫的可爱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热爱动物

板书设计

第一只猫-----亡 第二只猫-----失 第三只猫-----打死 内心-----悔恨、内疚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猫》

《猫》学案

教师寄语:做人应严于律己、实事求是。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基础知识: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整体感知

4、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 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理解探究

5、朗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御前两只猫的区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来源:学科网]

[来源:Z_xx_k.Com]

合作释疑

6、第二只猫丢失以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科&网]

7、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误解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没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的误会?

8、按句式分别对课文中的“我”和第三只猫分别说一句话。对于作品中的,我想对你说:。

课内精读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只黄白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着鸟笼凝望。

妻道:“张婶,留心猫,他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了一会,他又跳上鸟笼凝望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到:“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他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跑下来,看见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凝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来源:学+科+网Z+X+X+K]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他很悲楚的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罚的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含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了断语,冤苦了一直不会说话辨析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已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她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造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更难过的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9、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0、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要死的?

11、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了,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12、从这只猫的不幸遭遇看,我们可以从猫的身上汲取什么教训?

拓展迁移

一窠八哥的迷 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的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于是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

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上用绳子缒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我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扣着脚蹬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是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那个方向飞走,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的趴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把抱成团的蜂小心的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的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

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了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外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的飞到了远方?

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深思了一会,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走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注]1窠(kē):鸟兽昆虫的窝。

2笊篱(zhāo lí)一种工具。

13、一窠八哥的谜主要指什么?对此可能的谜底有哪两个?

14、本文中作者对八哥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

你从文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来源:Zxxk.Com]

参考答案 26课

1、zǔ chàng sǒng yǒng quán

2、B

3、郑振铎

4、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泥土的白雪球

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天生忧郁,不活

更有趣,会捉鼠

地位 宠物[来源:学科宠物 网ZXXK] [源:Zxxk.Com] 结局 死亡

丢失 来

泼,懒惰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死亡

5、第三只猫是只野猫,前两只猫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的;论外形,第三只猫毛色难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论性格,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活泼,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更活泼,而且“居然捉到一只很大的老鼠”。论在家里的地位,对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则是全家的宠物。

第二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棍打他,他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

6、“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很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7、答案不强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8、例:

对于作品中的“我”,我想对你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对于作品中的第三只猫,我想对你说: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来源:学科网ZXXK]

9、猫被诬陷为凶手屈死在主人武力之下,我忏悔不已。[来源:学科网]

10、只根据猫常常对鸟笼凝望着,就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11、第二只猫是宠物,如果它咬死了芙蓉鸟,当然也心疼,不过也许会把罪状缩小,甚至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

12、略

提示:这只猫因为不讨人喜欢而惨遭毒打而致死亡,联系到做人,不受欢迎的人更容易成为牺牲品,所以我们做人应力求完善自我。可以自由发表看法,符合文体即可。

13、主要指小八哥是如何飞走的。可能的谜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着小八哥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

14、开始是好奇喜欢,后来是担忧,最后是对八哥怀着敬意和歉疚。

第四篇:七年级下《猫》教案

《猫》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

3. 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

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预习检测

污涩(sè)怂(sǒng)蜷(quán)伏

惩戒(chéng jiè)怅然(chàng)诅骂(zǔ)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合作找出作者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貌、动作、性情、家中的地位、结局和家人情感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从隔壁要来的 舅舅送的 张婶拾来的

滚来滚去,扑过来抢,乱跑,由树上跃到墙上,蜷伏,终日懒惰地伏着

又扑过去抢 又跑到街上;爬树,抓蝴蝶,抓老鼠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活泼 更活泼,更有趣 不活泼,忧郁,懒惰

相伴的小侣(宠物)亲爱的同伴(宠物)

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大喜欢,没有兴趣

死亡 丢失 屈亡

(2)、根据上表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并板书)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 第一只猫 病死 酸辛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只猫 丢失 怅然,愤恨 诅骂 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只猫 屈死 良心受伤,更加难过

(3)、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第三次,“芙蓉鸟事件”

三、合作探究之案情重现

重点品读15——34段,完成下列问题:学生跳读这部分后同学之间讨论,合作交流后每组选代表发言,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事实真相:黑猫作案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A、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B、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C、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D、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E、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难过自责内疚

四、主题探究

(1)、为什么会造成冤案由于“我”的过失“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作者写第三只猫受冤而死这件事要表达什么主题呢?(或:此事给我们的启示)提示:联系写作背景想想、议议、说说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调查研究便草率地作出了判断。

(2)、(背景帮助):本文写于1925年11月,是郑振铎早期文学创作作品。五四前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在当时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郑振铎就是当时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的青年,在他20年代初写的作品,就已经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3)、启示: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应当依据事实,不要妄下断语。不要伤害无辜。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作者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

五、拓展延伸,现实链接

时隔88年,此文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观看一组图片)得到,学了本文,我们懂得了:

1、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

2、明白做人的道理:

★面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

六、总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篇文章表面是写猫,却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关爱我们的动物,更关爱我们生活中的“可怜猫”-----那些弱小的人,让真情真爱流溢人间。

七、作业:发挥你的想象能力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么做?请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课前提问、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感悟主题、课外延伸。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最终达到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还做得不够好,有些地方表现得比较生硬。今后还在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多下点儿工夫。另外,在教学语言方面,主要是在提问题的提法上,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让学生易于理解,提出问题后,不要生怕学生理解不了多加解释,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五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猫(教案)

教与学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猫与人的情感的写法。

3、培养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教与学重难点: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教与学方法:

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既有对猫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猫的亡佚的悲哀。学习本课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同时要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二 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预习检测 注音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叮嘱 ...........3.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二)读出自我,合作探究

1.学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3)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明确: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4)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明确: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5)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受着一缕的酸辛。三 课堂练习(见后附)四 教师小结: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

外形 性格 亡失的方式 心情

第一只猫 花白的毛 活泼 病死 酸辛 七、学后记: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3分钟)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二 学习新课

(二)读出自我,合作探究 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3)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4)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内容。(1)第15、16段。

① 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明确: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 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三句话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第17—29段。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明确: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第30—34段。

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明确: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

明确:阅读文学作品,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应该多侧面地理解,从中吸收更多的思想营养。对于课文的主题,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不作统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

见后附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作者误解了一只猫,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减少彼此间的误解。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六、作业 能力训练 七、板书设计

外形 性格 亡失的方式 心情 第一只猫 花白的毛 活泼 病死 酸辛

第二只猫 浑身黄色 更有趣 活泼 亡失 很不高兴 愤怒 诅咒 第三只猫 花白 不好看 忧郁 死于邻家屋脊 难过 瘦 八、学后记:

教后记: 附《猫》课堂阅读练习

一、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 特点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外型、性情)猫的归宿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二、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1、2只猫?

三、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四、文章的开局有什么特点?

五、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

六、请分别摘录描写第1、2、3只猫的语句各一句,并作分析。

① 分析:

② 分析:

③ 分析:

七、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八、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九、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十、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猫》课堂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一、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 特点

猫的归宿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

病死 走失

喜欢忧郁酸辛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外型、性情)第一只 要来 第二只 要来 第三只 收留 可爱活泼有趣 可爱活泼有趣

更喜欢担心怅然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懒惰,不活泼 受冤死 不喜欢憎恨后悔 不能臆断

二、第3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三、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四、开门见山,照应结尾,奠定基调。

五、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六、略

七、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2、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

3、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4、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八、因为以“毛凝望鸟笼”为依据,责怪刘嫂会多一点,而稍微责怪猫,但会原谅。

九、表示猜测,因为这而判定猫吃了鸟,突出我的主观臆断。

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不能主观臆断而因根据事实来判定。

下载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下册 26.猫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 www.xiexiebang.com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凭、踩、辟”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 王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猫》。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安排提出的要求,考虑到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对此,我制订了相应......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设计 郑振铎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 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猫教案 新人教版(最终版)

    《猫》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

    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1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教案教学目标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

    七年级下册教案

    17 紫藤萝瀑布 课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猫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 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

    《猫》教学案(七年级下册)(含5篇)

    猫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