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教案1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下册教案2
一、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指的是半坡氏族村落,河姆渡氏族村落始的农耕生活情况,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遗物图片、历史地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认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教学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把握好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
2、分析:理解河姆渡、半坡居民与前人的比较,原始氏族村落农耕文化的特点,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等概念难以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初一的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差,方法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出现的`原因,其中关键是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半坡氏族村落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到半坡氏族村落的发展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半坡氏族村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何?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7、纺线、织布、制衣
例题: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有( A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变式练习: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D )
A、北京人 B、丁村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问题二、河姆渡氏族村落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河姆渡村落的发展历史。
师生活动:先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结合教师补充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我们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问题2: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七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的特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从阅读教学延伸到写作教学,从读中写,——在写中想——由想中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联想与想象的特点,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掌握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分组,组员编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大家玩一个数字游戏:
一天0在街上闲游,遇见了8,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啊!”
然后0遇到了9,大吃一惊说:“天啊!兄弟你怎么截肢了!”
接着0遇到了__________,同情地说:“哎,你怎么拄上双拐了?”
最后0遇到了5,0对5说:“__________。”
猜一猜:0遇见谁了?0会对5说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呢?
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源于大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发现一个精彩的世界!
二、思维训练,理论指导
(一)什么是联想
1.课例研讨:
我们首先来看一段大家很熟悉的写景片段——朱自清《春》“春花图”节选:
(屏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思考:(1)作者由眼前看到的桃花、杏花、梨花,想到了哪些其他景物?
(2)为什么由“桃花、杏花、梨花”能想到“火、霞、雪”?
(3)为什么由“桃花、杏花、梨花”又能想到“桃儿、杏儿、梨儿”?
“桃花、杏花、梨花”分别和“火、霞、雪”的颜色很接近,所以作者从相似性角度进行了相似联想;我们经常说“春华秋实”,由花想到果,则是因果联想。
2.思维训练
除了上面所说的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联想呢?
(屏显)钢笔——月亮
这两个概念似乎没有相似点,如何能从“钢笔”想到“月亮”呢?
预设:我们通常用“钢笔”来写“作文”,“作文”要有“题目”,这次的“题目”与“中秋”有关,由“中秋”自然就可以想到“月亮”了。
可见,我们可以由一件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这就是相关联想。
此外,还能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比如大家都喜欢写“成长的烦恼”,由现在沉重的课业压力联想到过去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就是相反联想。
3.教师小结: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有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和相反联想等多种方式。
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必须根据两事物之间相关性做出合理联想,才会显得自然恰当。
(板书一:联想要自然恰当)
(二)什么是想象?
1.课例研讨:
我们再来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屏显)远远的街灯亮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星空,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思考:作者从第二节“我想”中想到了哪些?和第一节诗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所谓想象,就是在现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联想出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想象是“虚”的,是人创造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3.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星空》。
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们心目中的“星空”。
学生描述,教师点评。
联想和想象虽然有区别,但在写作中往往交织在一起结合使用。
联想和想象都来源于客观现实,都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射,所以要合乎生活的逻辑,显得合情合理才行。
(板书二:想象要合乎情理)
四、奇思妙想,作文接龙
我们刚刚畅想过美妙的星空,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令人心驰神往。假设我们现在正坐在太空站里,突然“咚咚咚”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成一个故事。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第一个写,然后按照组员编号顺序依次接着上一个人的情节写下去,直到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完后先在小组内部讨论修改,然后提交到全班。
小组代表展示,师生共评。
教师小结:
在合理的基础上,要发散思维,大胆创新,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板书三:联想和想象要新颖独特)
五、课堂小结,寄语学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联想和想象,同时注意联想和想象要自然恰当,合乎情理,并且要有新意。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读书是作文的向导,想象是作文的翅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多体验生活,多阅读积累,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创新思维,让文章灵动飞扬!
六、布置作业
以“假如我有____________”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假如我有特异功能”等。
2.情节设计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3.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想
自然恰当
(实)联
合乎情理
象
(虚)新颖独特
教学反思一提起写作,在很多学生眼中不亚于“洪水猛兽”,真可谓“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苦为八股文”。我曾对所任教班级学生开展过一次《初一新生语文写作现状调查》的网络问卷调查,高居榜首的问题就是“看到题目,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可见年龄的限制和阅历的贫乏让很多学生思维闭塞,无话可写。因此要发散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就至关重要。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的特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一个数字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其次,从学生熟知的典型课例入手,设置问题,通过具体的课内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归纳出联想和想象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并适当拓展到课外作为练习和补充;最后,设置特定情境,通过小组接龙的方式完成一个联想和想象的写作练习,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联想与想象是比较抽象的思维活动,七年级学生直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遵循了从“已知”扩展到“未知”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的优质资源进行作文教学。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是在解释“联想”的概念时我选用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经典美文《春》的片段,学生对于花和颜色之间有相似关系、花和果之间有因果联系不难理解,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就为下一步提升归纳概念打下了基础,然后趁热打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解释“想象”也是同理。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概念,也同时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才能合理地联想和想象。
作为一节写作指导课,学生的当堂写作训练不可或缺。在设计练笔主题时,我注意到上一个环节的练习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们心目中的‘星空’”,这个是对所举课例《天上的街市》的课外拓展,于是因势利导,一脉相承地创设了一个“太空”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因为课堂时间所限,将写作任务分解为一人写一句的小组合作,通过这种“接龙”形式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学生完成的结果来看,学生们其实并不缺乏创造性,能够有意识地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并且体会到了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习惯形象思维的初一学生来说,应该多一点思维训练,少一点理论指导,会使课堂更加高效生动;另外我低估了写作接龙对初一学生的难度,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写作上耗费时间过多,最后只有一组学生分享了他们的作品,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收获,把“舞台”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暴露出我课堂掌控能力的欠缺。
虽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不断完善追求完美,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打开学生创新思维之门,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七年级下册教案4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1课时 青春飞扬
1.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3.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4.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隋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5.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6.自信的.人有什么表现?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7.自信有什么作用?
自信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8.自强有哪些重要内容?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9.如何做到自强?
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七年级下册教案5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3、〖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渡荆门送别》原文和译文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渡荆门送别》诗歌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七年级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回顾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同时,开门见山较直接地提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2、探究新知:
(1)、画平行线: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
学生用方格或笔记本上的横线。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问题1:如何得到同位角? a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如可随意画 2 b
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如图1,∠1 c
和∠2是同位角。 图1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得到同位角的过程,特别要让学生明白所得的同位角是任意的而不是特殊角、特殊位置的。
问题2:你准备怎样去找∠1和∠2的关系?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后发表见解。
学生回答:如测量或剪下其中某一个角把它贴到另一个同位角的位置上去观察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具体环节与步骤,形成整个班级内的合作与交流,让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探究出结论。
七年级下册教案7
一、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习,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
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
(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
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②乞药:求医问药。乞:求取。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④明德:光明的德行。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⑥病:损害,祸害。
2.引入《世说新语》,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阅读课xx释一,结合PPT补充关于《世说新语》的介绍。(指导学生批注“志人小说”,即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二)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考虑文中涉及哪几个人的'言语?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朗读完后,可以在课文上做一下简单的批注,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时应注意的方面。(指导学生做朗读批注时要注意断句,注意批注声音的轻重、长短和语调。)
2.请大家按照旁白,谢太傅,兄子,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同前)
3.全班分小组担任不同角色齐读。
4.我们在反复朗读中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请大家结合注释,同位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之后请学生在班级讲这个故事。
(三)比较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结合课文评价谢太傅。
1.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的很是生动有趣,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兄子的比喻还是兄女的比喻,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在比较比喻句的时候,要关注本体的特征状态,喻体的特征状态与本体越吻合越恰当。此外,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仿佛与这个故事无关,就是交待兄女的具体情况和后来发展情况。这部书的编者在这里看似闲笔,其实是更为关注谢道韫的,也说明了编者是更为欣赏谢道韫的比喻的。
2.刚才我们已经比较分析过两个比喻句了,也关注到了编者的态度,你们觉得谢太傅听了这个两个句子心里会不会有一个答案判断?但是他是怎样反应的,他为什么没有直接作出评判呢?
结合全文,你觉得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世说新语》另一则有关谢太傅的材料。
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注释: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垂覆手即“挂着手巾”。
通过以上细节分析和补充的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励晚辈学习创作的长辈。
(四)作业
1.熟练朗读和背诵《咏雪》课文。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试着根据本课所用的朗读批注对这篇课文进行批注。
七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快速运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计算并回答问题:
(1)4a3b4c÷2a2b2c;(2)(a2b2c)÷3ab2
(3)以上的计算是什么运算?能否叙述这种运算法则?
2.计算并回答问题:
(1)3x(x2x+1);(2)4a(a2a+2)
3.请同学利用2、3、6其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仅含以上三个数的等式.
说明:希望学生能写出
2×3=6,(2的3倍是6)
3×2=6,(3的2倍是6)
6÷2=3,(6是2的3倍)
6÷3=2.(6是3的2倍)
然后向大家指明,以上四个式子所表示的三个数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只是表示的角度不同,让学生理解被除式、除式与商式间的.关系.
二、新课引入
对照整式乘法的学习顺序,下面我们应该研究整式除法的什么内容?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点明本节的主题,并板书标题.
1.法则的推导.
引例:(8x312x2+4x)÷4x=(?)
分析:
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规定,我们可将上式化为4x·(?)=8x312x2+4x
然后充分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对“待求的商式”做大胆的猜测:大体上可以从结构(应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项数、各项的符号能否确定、各具体的项能否“猜”出几方面去思考.根据课上学生领悟的情况,考虑是否由学生完成引例的解答.
解:(8x312x2+4x)÷4x
=8x3÷4x12x2÷4x+4x÷4x
=2x23x+4x.
思考题:(8x312x2+4x)÷(4x)=?
七年级下册教案9
一、教学思路:
秦始皇是一个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的历史人物,在设计教学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本课教学,从感性的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课堂形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中央三位大臣。利用绘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注重在新课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记住秦朝的都城,统治者称号,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认识秦中央集权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目标:会识别图片,会制作表格。通过合作学习,开拓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初步分析相关历史资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初步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的内容: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本课地位:统一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本课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是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方法的训练比结果的获得还要重要。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较浓,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喜欢接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知识,喜欢讨论,就所学的观点进行探讨和争论,思考问题时需要历史感性材料的支持。一部分学生受当代影视作品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准确表达或偏激的观点,需要在教学中澄清历史事实,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运用,一部分学生具备透过历史发现规律的可能,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多取决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程度。教师的课题应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带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地图册、《战国七雄示意图》、秦始皇画像,奖品若干
教学时间:45分钟(1课时)
七、活动评价使用要求:
1、使用理由:教学目标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的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往往达不到效果,问题就在于监督课堂的手段的缺乏,本堂课教学以小组、个人评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扩大教师的调控范围,让组长也负责,实施中应善于利用此表。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评价使用要求: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参与活动,选出学生代表发言。相互交流,交他组评议,课后教师综合打分。
3、个人评价使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各项教学要求的个人活动,配合小组内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讨论,交组内成员进行评议。
八、学习过程:
(学生在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师:在第二主题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今天,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我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学习本课。
九、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师:同学们,这首诗的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生:师过渡:
对!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演绎了这场“扫六合”的恢宏历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千古一帝”,一起走近他所创建的大一统的帝国——秦朝。揭示课题:第12课——《秦朝的统一》。2、学习新课:师:(解释课题)什么是统一?就是在中国(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范围内)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师过渡:
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师:“秦王扫六合”是怎么回事?生:
师:战国七雄指哪些国家?当年的七国都是威震四方,傲视群雄,为什么只有秦国能扫除六国,完成统一?
生:
师总结:从公元前230年—前2,秦王嬴政以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用的时完成了统一霸业,定都咸阳。
(用多媒体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同时教给学生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师:前221年。大家要把这个时间记住。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做“秦朝”了。秦的疆域也由一个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发展为统治千里的大帝国,我们来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要求学生自画简图并记忆)
生看图回答并能自画简图。
师:秦王的统一战争,为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讨论: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p45,p65页材料多媒体,可以将此材料展示在多媒体上)
生讨论后发言。
师总结: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顺应了,结束了,开创了。便于学生记住知识)
师:完成统一阶段我们需要记忆哪些知识呢?哪位同学总结一下?生回答。
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朝完成统一后,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便成为摆在嬴政面前十分棘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秦王嬴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师过渡:嬴政可谓卓越的政治家,他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来巩固政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千古一帝的具体做法。
二、巩固统一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1)皇帝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师: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师过渡:秦始皇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伴随着皇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开启了全新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
大家看书,秦朝的中央机关的设置情况如何?
生看书66页回答。师:经过考虑,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称他们为“三公”。
(2)中央制度的建立(课件展示)
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师:“三公”分别管理什么?
生: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
师:他们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其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师过渡:有人帮着秦始皇管理中央了,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师: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讲过的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足之处?与郡县制形成一种对比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中央郡在地方县里师展示(中央集权示意图)课件并解读:至此,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形成了,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谓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
亭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命令,一切服从于中央。
师:除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由四个组通过讨论合作得出结论。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经济组问题
情境资料:情景一:秦统一初“市场”上的情况:市场上有许多摊位,包括原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人。其中有拿刀币的,有拿铲币的,有拿铜币的,有拿贝币的……好多摊主在交换中非常不方便,非常混乱。情景二:秦朝统一以后,在咸阳举行了一次“商贸会”,当时各地区的商人都来到咸阳。在“商贸会”上,由于各国度量不统一,在交换中出现许多差错。如买一尺布,到三个摊位就有三个尺度。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这种局面是否有利于秦的发展?如果你作为秦始皇,你该如何做?再设想一下,这样做秦朝的发展前景如何?(结合课本66页第二自然段和67页第一自然段)师: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那么,秦始皇对文化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巩固其统治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
思想文化组问题
史料记载一:秦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马”和“安”字,有七种写法。“马”和“安”字如此,别的字当然也如此。
大家思考:文字不统一,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吗?它有利于各地人民的交流吗?怎么解决呢?史料记载二:前2,秦始皇下令烧毁了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以及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第二年,他发现有人暗中批评他,攻击他施行的新制度,便把有牵连的460多位儒生和方士活埋了。
思考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如何看待它?
师: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焚书坑儒虽然一时巩固了统一,但是秦始皇这种暴虐的手段也激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那么,秦始皇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巩固自己边疆的呢?
军事问题组
师:请大家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然后回答:1、秦是怎样巩固边疆,维护统一的?2、从地图找到长城的起止点?
3、你怎样看待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件事?
师:的确,长城的修建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从一个方面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文化和力量。
小结:完成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简表。
师:本课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秦始皇),探讨了他为实现和巩固统一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前,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
师总结: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第一次也是最伟大的一次统一。这次统一,不仅是地域的统合,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褚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朝着统一大
七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好奇,电视或者各种媒体上关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报道也比较详细,他们应该有所了解。航天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们肯定想一探究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著名的般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我们班作一个关于在太空一日生活的报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关般天的知识?
预设1:我希望了解在太空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2:我希望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预设3:我希望了解在太空会遇到一些什么。
教师导入语: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去进行一场关于太空的奇妙旅行。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教师引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为了便于大家顺畅阅读,我们先订正一些字的音,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出示字音,师生订正),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旅行了,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尝试概括作者主要为我们在太空的哪些事件。
幻灯片出示问题:
1、朗读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在太空一日的些见闻?
2、读后思考、合作交流
a、起飞的感受(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b、我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c、神秘的敲击声。
D、惊心动魄的归途。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拨。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七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多媒体显示图片)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1)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多媒体显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多媒体显示)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有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看吧,没有老师监督;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同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至于行善
(多媒体显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活动三:说一说
(1)《大学》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是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阅读---------阅读感悟微尘”
(2)谈谈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是心,在于是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多媒体显示)
活动四: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看到同学的优点,心理。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分组讨论,探究合作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眼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多媒体显示)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探究合作二
(3)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小明平时做到的事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多媒体显示)
探究合作三
(1)你如何看到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一个人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地信念和刚上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之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板书设计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止于至善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方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七年级下册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
二、教学重点:
不良行为及犯罪的危害,如何自我防范。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角色扮演。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查找并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条款。
(2)收集相关案例、素材。
(3)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
学生:
(1)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
(2)反思自己是否有过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七、教学过程
七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等地理特征,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的特点,说明埃及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3、运用课本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了解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文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简述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埃及历史遗迹和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2、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尼罗河及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通过埃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图片播放,让同学们感受埃及,并用关键词谈谈对埃及的印象,以此导入新课。
二、探秘自然,走近埃及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
读课本76页图8-13,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有关埃及自然地理特征信息?请小组长把你们组找到的相关信息用序号标出写在白板上,写对一点且内容不重复得一分。4分钟后,小组交换白板,看哪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组的组员上台展示。小组展示完毕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每个小组加分。
三、探寻人文,走进埃及
学习形式:情景教学,角色扮演
先出示阿拉伯语、阿拉伯人及开罗附近建筑物等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埃及的基本人文情况。接下来,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进行了如下的情景设置:假设同学们要前往埃及参观考察,为期四天,主要考察埃及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及游览埃及部分名胜古迹。四天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乘船游览亚历山大港—开罗—卢克索—阿斯旺水坝
第二天:游览尼罗河流域,考察周边的农业发展。
第三天:参观国际航道—苏伊士运河
第四天:考察埃及的矿产资源及工业、经济发展
这四天的行程,让几位同学扮演的导游带领同学们参观考察埃及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及游览埃及的名胜古迹,以了解埃及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进一步走进埃及。
四、探疑解惑,揭秘埃及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在前面了解了埃及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提高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两题探究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读图探究:尼罗河对埃及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有什么影响?
2、埃及是如何充分利用本国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
五、课堂反馈
学习形式:小组竞赛限时抢答
通过小组竞赛抢答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检测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六、课堂小结:
学习形式:组内交流、组员评价、老师整体评价
每位小组长组织组员在组内交流,并把组员的发言,在白板上归纳,以梳理这节课的知识脉络,同时对组员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配套的知识能力训练
必做作业:选择题
选做作业:选做题
七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认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师:陋室陋吗?
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
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
实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
学生互相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
六、总结(略)
七、赠言和练习
知识点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重点字词解释】:在:在于。名:出名,著名。灵:灵验、神奇。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只要。吾:我的。馨:香气,比喻品德高尚。
【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篇大气,为全文奠定不陋基调,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2)文章开头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德馨”两字点明文章主旨。
(3)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衬托“馨”,暗示陋室因为主人“德馨”而生辉。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以类比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点字词解释】: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帘:草帘、竹帘。上:长到、爬到。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即大学问家,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赏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拟人、对偶,以动写静,使景物人格化,描写自然环境的宁静、清幽,不俗。流露出对景色的喜爱之情,暗示陋室不陋。
(2)“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主人交往之雅致,不俗。暗示陋室不陋。当然也从侧面交代了作者看不起劳动人民,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译文】:苔藓长到阶石上,痕迹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里,满目青葱。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平民。
【原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词解释】: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指佛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金刚经》。丝竹:指琴、瑟、箫、笛管等乐器的总称,指嘈杂的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之(乱耳):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乱耳:扰乱双耳。乱:使……乱,使……扰乱。案牍(dú):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赏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不俗,暗示陋室不陋,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紧扣“惟吾德馨”,既为“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目。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重点字词解释】: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庐、子云亭与陋室作类比,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
(2)“何陋之有?”引用、反问,说明陋室不陋,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定信念。“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引为证据,作全文的总结,暗含着以“君子”自居,进一步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何陋之有”回应上文“惟吾德馨”。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屋,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写法上,本文语言优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类比、对偶、引用,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美,艺术魅力极强。
【填空题】
(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铭文一般都压韵,并常用排比、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10)文章从三方面写陋室不陋:写陋室环境,突出环境之雅;写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写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
【问答题】
1、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后又说何陋之有?这不是矛盾吗?
答: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开头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
2、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什么愿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生活情趣?
答:表达了他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之道,你如何让看?
答:(1)可取。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不可取。因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4、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答:表现作者对官宦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反衬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趣。
教学反思
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
4、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
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的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
七年级下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一个用大半辈子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子的农民,因为他觉得台阶高,地位就高。所以他不怕辛苦,以坚韧的毅力来实现他的愿望,学习这篇小说,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去感受父亲的内心,以理解父亲,尊重父亲。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难重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投影仪 录音机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 ) 凼( ) 门槛 ( ) 涎( )水 揩( )
嘎 ( ) 筹( )划 黏( ) 尴尬 ( ) 撬(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讨论、理解、了解人物形象。思考题: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难问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然后进行课堂发言。提示:a.“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c.父亲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教师导学: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情节,读一读,议一议。思考题:①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②“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③为什么失去了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④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亲这一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引发想像,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合乎情理。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理解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四、质疑问难
思考题:①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②“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五、拓展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六、课堂总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布置作业
写作练习:请自选角度,选取一件事,写出父亲的一种性格。字数在300字以上
八、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线索:台阶
父亲:勤劳 善良 谦卑 顽强
九、课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
课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2.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新课导入
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的遐思。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香。同时,作者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2.文章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家庭遭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给文章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7):着重描绘盛开的紫藤萝瀑布的形和色,抒发“我”的赏花之情。第二部分(8、9段):回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反映出国家和人民(个人)重获生机。第三部分(10、11段):写“我”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思考领悟到人生哲理。【感悟精彩句子】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从修辞手法分析该句的表达作用。
句中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形状,突出了花朵儿的活力、娇美之态,也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2.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3.“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灿烂辉煌。【把握文章主旨】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的思想变化过程。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拷问,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一棵小桃树
课题 一棵小桃树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一棵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寄寓的深刻含义,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愿望和信心。新课导入
贾平凹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从小孤苦伶仃,生活贫苦,然而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本文中的小桃树象征了什么?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本课文。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①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表现了它的弱小。②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感悟精彩句子】
赏析下列句子。
(1)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几句表明“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2)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详尽地描述了小桃树被无情的风雨肆意折磨过后的“可怜”相。
【探究写作技巧】
文章第8、9两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这篇散文是为了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慨叹、理想和情志。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主旨】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外国诗二首
课题 外国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2.了解两位诗人。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4.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中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新课导入
导入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可现实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各种不大不小的玩笑,将我们推入一个又一个迷魂阵中。假如有一天,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仔细聆听这位伟大诗人的谆谆教诲吧!导入2:同学们,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可我们却只能走一条。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将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未选择的路》,或许对你能有所启示。新课展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因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品味亮点词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作者用“欺骗”这个词是否恰当?为什么不用“伤害”或其他的词?这样用的效果是怎样的? 恰当。“欺骗”一词原义是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此处作者用了“欺骗”一词其实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把生活中碰到的悲伤与痛苦说成是生活“欺骗”了你,这样写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贴切,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没有把痛苦等说成是“伤害”其实是一种乐观思想的表现。“伤害”是指在人的心里有了伤痕,难以愈合。作者此处只是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轻描淡写成一种“欺骗”,发现了这种欺骗时勇敢面对,重新振作即可,不要总在伤心的往事中徘徊,而忽略了眼前和未来的美好。另外,年轻人总是对未来抱着太理想的态度,所以在碰到事情不如想象中美好时往往会有心理落差,觉得生活“欺骗”了他,所以此处的“欺骗”也可理解为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以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失落。【感悟精彩句子】
细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而不能气馁。(2)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心里总是存着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暗示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生,即使是痛苦的体验。【把握文章主旨】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未选择的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感到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性的道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却留恋那条未被选择的路。
第四节,写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或许会为未选择的路而心生惆怅之情。【分析诗歌意象】 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勇往直前地走下去,直到取得成功。【把握文章主旨】
1.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定为“未选择的路”?
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与不可逆转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2.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比较阅读,问题探究】
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比较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有些忧郁惆怅。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古代诗歌五首
课题 古代诗歌五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不惧困难、胸怀天下的优质品质,树立热爱祖国、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新课导入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新课展开
登幽州台歌 【整体感知】
读通诗意。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文本探究】
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主的渴盼。望岳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文本探究】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2.作者笔下的泰山有什么特点?
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登飞来峰 【整体感知】
读通诗意。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文本探究】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游山西村 【整体感知】
读通诗意。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着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一定拄着拐杖不时来敲你的家门。【文本探究】
一个“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己亥杂诗(其五)【整体感知】
读通诗意。
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文本探究】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2.怎样理解结尾的主旨句? “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比,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伟大的悲剧
课题 伟大的悲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字词知识。2.了解南极探险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3.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类的历史有时往往是很残酷的。古语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可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却用饱含深情的文笔为一位失败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作传。这其中到底隐藏了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包含了怎样深刻的人文内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传记《伟大的悲剧》!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2.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按时间顺序)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它有什么作用?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它的作用是揭示文章的主旨。【感悟精彩句子】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一行人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壮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分析主体形象】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说明。(1)坚毅、执着、不懈探索未知领域,勇于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时,还继续进行着科学观察;奥茨,像一个英雄似的在暴风雪中向死神走去;最后剩下的三人爬进睡袋,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临,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斯科特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斯科特一行对探险的执着、坚毅与勇气。
(2)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奥茨选择走向暴风雪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就是撼人心魄的例证。
(3)诚实、守信。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无私、博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而看不到丝毫的恨意。【把握文章主旨】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对于全人类而言具有跨越时代、跨越地域的伟大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太空一日
课题 太空一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作者杨利伟及其事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各种媒介获得有关“神舟五号”太空飞行的资讯,了解本文的背景。
2.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新课导入
想必大家都知道杨利伟吧?对,他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那么他在太空中都经历了些什么?有哪些趣事?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太空一日》,了解一下这位航天英雄的真实感受吧!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载人飞船上看地球,杨利伟说“我没有看到长城”,似乎是对“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这一曾经流传甚广的说法的完全否认。你是怎样看待杨利伟的“异类”说法的? 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更难能可贵的是杨利伟作为航天人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悟精彩句子】
1.赏析下列句子。
(1)这样的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太”“从来”都是副词,极言程度之深。
(2)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以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也许”“可能”表猜测,对无根据的现象不妄下结论,语言严谨。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比喻。从人的感觉方面写出了火箭发射时的惊险场面。【把握文章主旨】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由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节选),描写了他首次乘坐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入太空的情景,首度揭示了中国人飞天梦背后生死时速的秘密。带上她的眼睛
课题 带上她的眼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作者刘慈欣及相关著作。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科幻小说特征,训练快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晰生动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新课导入
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三体》。而《三体》的作者正是刘慈欣。刘慈欣是亚洲首位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带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说的无穷魅力吧!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5):主任让“我”带上一双眼睛去度假。第二部分(6~23):小姑娘的眼睛的神奇表现。第三部分(24~45):小姑娘的遭遇。
第四部分(46、47):歌颂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感悟精彩句子】
赏析下列句子。
我睡意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很不情愿”表明对于她在夜里提出看月亮的请求,“我”对她的反应是嘲笑的。【把握文章主旨】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讲述“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去旅行的故事,反映了当代人们心理上的窘迫和思想上的困乏、封闭,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唤起人们欣赏美的欲望,告诫人们要珍惜平凡的事物。带上她的眼睛
课题 带上她的眼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作者刘慈欣及相关著作。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科幻小说特征,训练快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晰生动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新课导入
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三体》。而《三体》的作者正是刘慈欣。刘慈欣是亚洲首位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带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说的无穷魅力吧!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5):主任让“我”带上一双眼睛去度假。第二部分(6~23):小姑娘的眼睛的神奇表现。第三部分(24~45):小姑娘的遭遇。
第四部分(46、47):歌颂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感悟精彩句子】 赏析下列句子。
我睡意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很不情愿”表明对于她在夜里提出看月亮的请求,“我”对她的反应是嘲笑的。【把握文章主旨】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讲述“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去旅行的故事,反映了当代人们心理上的窘迫和思想上的困乏、封闭,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唤起人们欣赏美的欲望,告诫人们要珍惜平凡的事物。河中石兽
课题 河中石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它们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
2.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2.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而作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新课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重点理解的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参考译文:
1.经过十多年,僧侣募款重新修整(佛寺的外门)。在河水中寻找两尊石兽,最后没有找着。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冲到下游去呢? 3.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越冲越深,直至石头陷进去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按故事的发展变化,课文可分四层:
第一层(1):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2):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3):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4):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再读课文,文本探究 】
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冲到石头陷进去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2.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提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略谈体会即可。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