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课题:化学模拟喷泉实验设计解读
科研课题:化学模拟喷泉实验设计
(一)研究内容
1.模拟喷泉的原理。
2.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对喷泉实验的影响。3.吸收液的作用,吸收液的使用有何要求。4.喷泉的颜色、装置的改进。(二)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信息处理、实验设计及操作的能力。
2.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熟悉一些常见气体的溶解性,能解决喷泉实验装置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3.初步掌握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结果处理→得出结论。〖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力。(三)研究建议
1.查阅资料,处理信息,明确模拟喷泉实验形成的条件。2.探讨化学模拟喷泉实验的原理:
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受力情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说,明确原理。
3.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气体溶解性大小对喷泉形成的影响。
建议设计三个方案:
(1)易溶于水的气体(NH3)。〖这些栏目可能对您有帮助: 免费课件下载|[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试卷下载]|[优质课视频]|[说课稿]|[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中考复习资源]|[高考复习资源] 〗
(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O2)。(3)难溶于水的气体(H2)。
4.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吸收液是否存在对喷泉形成的影响。
像O2、H2S、C12等气体,不用其他吸收液,仍用水可否形成喷泉,研讨装置的改进。
5.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试剂(或药品)研究喷泉的不同颜色。
6.将材料进行汇总,加以讨论,在班级举办化学模拟喷泉实验设计晚会,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设计的各种装置原理采用竞猜的方式,增加晚会的气氛,巩固所学知识。
各位同学:你们好!
我现在公开征集该课题方案,有志者请在论坛BBS栏中发表意见。
第二篇:化学实验设计(学案)
化学实验设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4.为学生中考取得好成绩作准备。
一、旧知识回顾:
1.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
①除水一般用浓H2SO4②鉴别水一般用无水CuSO
4③除CO2、HCl一般用NaOH溶液④鉴别CO2一般用Ca(OH)2溶液 ⑤鉴别HCl一般用AgNO3溶液⑥鉴别CO用CuO、Ca(OH)2溶液 ⑦鉴别H2用CuO、CuSO4⑧除水装置尽可能放后⑨鉴别水的装置尽可能放前
1.N2中混有少量H2.CO.CO2.等杂质,欲除杂质得到干燥的N2应该怎样排序____________A.CuOB.NaOH溶液.C.浓H2SO
42.欲鉴别N2中混有H2.CO.CO2应该怎样排序____________
A.Ca(OH)2溶液B.NaOH溶液.C.浓H2SO4D.CuOE.CuSO4粉末 3.用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得到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用下图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进行实验,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装置不可以重复使
SO4 A B C D E ① 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水煤气点燃。
② 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是鉴别水煤气中含有CO.H2.H2O.CO2连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装置,可重复使用)
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铜,并证明还原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大理石和稀盐酸 石灰水
试剂
(1)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A B A接C
接接D接接FE(3分)F
(2)C中所加试剂是,所起的作用是。
(3)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4)B中的现象是。
(5)D中的现象是。(6)F的作用是。(7)写出A、B、C、D、E、F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练一练.用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得到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用下图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进行实验,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装置不可以重复使用)③ 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为A B :_________________.C
D 水煤气__________________E 点燃。④ 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是鉴别水煤气中含有CO.H2.H2O.CO2连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装置,可重复使用)
3.检验山洞内气体成分,利用下列装置检验它是否含有H2O.CO,先用______从洞内抽取气体样品,然后将装置按如下顺序连接,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4.(2007泰州)
杂质的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除此之外还能含有的气体杂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如果用E装置检验该杂质,则E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E应连接在上述装置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之间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D中所放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
A C D
E
5.石油资源紧张曾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据2001年5月23日《扬子晚报》报道,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①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CO2.H2O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冲左到右顺序填装置编号):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变浑浊,C瓶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④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装置①中所盛的是___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 ⑤ 装置④中所盛的固体是______,它可以确证的产物是______。⑥ 尾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
⑦ 若乙醇燃烧的产物是CO.CO2.H2O,总质量为27.6
克,则参加反映的乙醇为______克,产物中CO为______克。6.为了制取干燥纯净的ACO2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设计B C的学生实验,装置图如下,试根据图回答问题:
A D
B C
E
灰水液 1)指出图中选用药品的错误:
F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错误改正后,指出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几处见到的现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几处装置的作用:
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几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F处欲除尽CO2应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实验室用盐酸和某固体物质反应制取气体,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某些杂质,请你从下列图示中选择合适的装置,组成合理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验证并除去杂质后,将纯净的气体用气球收集起来(暂不考虑与水的反应及除杂药品的价格b)
4NaOH溶液
浓硫酸
im浓硫酸
浓硫酸 AgNO3溶液 AgNO3溶液
1)选取仪器的药品,正确的接口顺序是:
(()2)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所含气体中含有杂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5)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8.下图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2,装置内盛放______。
② 洗气:除去氧气中混有较多的CO2,装置内盛放______。
③储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H2应从装置的____端通入(填A或A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O2应从装置的____端通入(填A④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装满水,O2从______端通入。
⑤若用排水法将装置中的O2排除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
9.有一气体可能是CO.CO2.H2..HCl气体混合物中的几种,依次将混合气体通入①澄清的石灰水,无沉淀生成,②通入灼热的CuO黑色粉末,有红色物质生成,但无水珠生成。③将通入的剩余气体在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假设上述各步中的气体均完全反应,试推断混合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一定无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
第三篇:如何科学地进行生物实验设计解读
如何科学地进行生物实验设计
实验能力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此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二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实验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此能力要求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实验的能力(大纲归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即理解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掌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有关仪器、安全问题处理;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常规实验非常规做法。二是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相关的实验问题。用理、化、生三科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所占比分为30%(基本不变,也可能在25%左右)。
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过去“背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弄清实验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探究某一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对实验的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实验名称 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1.2 实验目的 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1.3 实验原理 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1.4 实验对象 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1.5 实验条件 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1.6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急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1.7 实验测量与记录 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1.8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1.9 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理科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2.1 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包括3类: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具备可重复性。
2.2等量性原则--每次实验所加试剂的量要相等。
2.3单因子变量的原则。
理科实验设计的4性
3.1 科学性:这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原理、操作、程序、方法正确)。
3.2 安全性:尽量避免危险性操作(如果必须使用,要注明,防止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3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取药品、仪器、设备在中学现有实验室内能够完成。
3.4 简约性:实验方案尽可能简易方便(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总之,a.原理正确,b.效果明显,c.装置简单,d.操作安全(其它正确步骤多一步要扣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4.1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的基本条件;
4.2 精心策划实验方法、严格设计实验过程、合理设置对照或变量,并引入科学的测量方法;
4.3 能够做到有效预测实验结果、科学描述实验结果,并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5.1 在掌握实验目的、原理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方法。
5.2 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准确设置对照或变量。
5.3 注意实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
5.4 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测量、记录。
5.5 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其导致原因,并能够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5.6 多分析实验设计的实例。
实验设计的实例分析
6.1 “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实验设计实例:
Ⅰ 实验名称:观察马铃薯条的渗透吸水与渗透失水现象。
Ⅱ 实验目的: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Ⅲ 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反之则吸水。
Ⅳ 实验对象:新鲜马铃薯条。
Ⅴ 实验条件:0.8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大试管、有刻度的小烧杯、刀片、镊子等。
Ⅵ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等量。
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备3条长度、宽度、体积都相同的新鲜马铃薯条。
(2)将其中的2条分别放入盛有等体积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的烧杯中,另1条放入加塞的空试管中。
(3)2h以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观察薯条的长度变化及蒸馏水、蔗糖溶液体积的变化。
Ⅷ 实验结果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1)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明显大于蒸馏水体积。
(2)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不变,且蒸馏水的体积小于蔗糖溶液体积。
(3)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不变,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大于蒸馏水体积。
(4)薯条的长度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Ⅸ 实验测量与记录:将放入溶液中的薯条与试管中的薯条比较观察,并比较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变长、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变短,且烧杯中蔗糖溶液的体积比蒸馏水的体积大。
Ⅹ 实验结论: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渗透失水,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渗透吸水。
6.2(广东、河南高考题)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中,用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误解 对该实验方案的分析片面或缺乏必要的实验分析能力而误答。
诊断 错因:忽视了平时的生物实验操作和训练。正确思路:①实验中无对照实验;②实验中不能用红色安全灯,因为色素能够吸收红光,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③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等特有的颜色反应,而不是葡萄糖的颜色反应。鉴定还原糖(葡萄糖)的存在应用的试剂是班氏试剂。
正确答案是:(1)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用“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改为绿色安全灯(此项不改,仅在对照中提到也给分);(2)实验步骤⑤中的“葡萄糖”是错误的,改为淀粉;(3)未设对照。对照的作法是:a.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干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b.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c.重复题干中的步骤③、④。d.重复改正后的题干中的步骤⑤。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实验分析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科学性和严谨性。主要指实验设计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在某些实验中要有对照实验。②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在实验中除要设计的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一致,并且一个实验不能只看一次的结果,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③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中材料用具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联系命题者所提供的器材,准确判断和筛选实验所需的用具及材料。④准确表达实验结果和进行数据处理。
6.3(上海高考题)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 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 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
鉴
定
还
原
性糖:。
②
鉴
定
淀粉:。
(5)
实
验
现象。
(6)
结
果
分析。
(7)在鉴
定
还
原
性
糖的实
验
操
作
中
应
注意:。
误解 对该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实验原理和鉴定糖类物质的方法不熟而造成误答。
诊断 错因: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完成研究某种保健饮料是否适合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有些同学实验能力欠缺,实验设计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正确思路:从实验目的可以看出,该实验实际上是鉴定茅草根内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联系教材中的有关实验,有无还原性糖可以用班氏试剂鉴定,有无淀粉可用革兰氏碘液鉴定。根据教材中鉴定梨中还原性糖的实验步骤,写出鉴定茅草根中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步骤,注意在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为防止载玻片因加热不匀而爆裂,应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根据鉴定淀粉的实验步骤,写出鉴定茅草根中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若有还原性糖、淀粉的存在,回答应出现什么颜色变化。若没有还原性糖、淀粉的存在,将出现什么颜色,从而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正确答案是:(2)班氏试剂;革兰氏碘液。(4)①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②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5)、(6)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相一致(如:观察到的有红黄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红黄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7)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6.4 现有如下材料:3支试管(编号分别是A、B、C)、淀粉、碘液以及将温度控制在37℃、O℃和100℃的3个水浴锅。
(1)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及条件,写出实验的步骤3及其以后的实验步骤,以证明温度对酶的催化活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
步骤1:制备5ml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常温。
步骤2:收取唾液若干。
步骤3:
……
(2)
写
出
实
验的结果:。
(3)
分
析
实
验
结果:。
误解 对实验的无关变量的控制考虑不足,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而出错。
诊断 错因:本题同样涉及实验设计,但给出了具体的材料及条件,要求设计实验操作的步骤,并预期结果,分析原因。有些同学对实验步骤的严密性和合理性把握不够,从而导致步骤不全或叙述不确切。正确思路:首先明确本实验的原理是“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实验条件分别给出了3组不同的温度,所给的试管也是3支,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显然该设计为3组实验,利用温度分别为37℃、O℃和100℃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是:(1)步骤3:取3支试管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步骤4:将A、B、C3支试管分别放置于37℃、O℃和100℃的水浴锅中,维持lOmin;步骤5:各加入1mL新鲜唾液,摇匀后,保持各自温度lOmin;步骤6:各加1滴碘液检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A试管不变蓝。B、C试管均变蓝。(3)A试管所处温度条件适于酶的活性发挥,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后者遇碘液不变蓝。B、C试管所处温度过低或过高,酶无催化活性或丧失活性,淀粉不被分解,遇碘液变蓝。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应具备适宜的温度。【练习1】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
(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改正: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 改正:(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2)不同改为相同,(3)投入后加等量。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
【练习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参考答案 方法步骤: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③有光级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四篇: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
中 国 化 学 会
化会字[2011]第012号关于动员和推荐参加《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
趣味实验设计大赛》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
2011年是联合国决议通过的国际化学年,我国将举办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 系列活动。其中“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国家数字科技馆协办的一项重要科普活动。目前该项赛事已经正式启动。为使赛事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准,动员和组织工作是必要的前提和保证。为此,特致函各地方学会,请大力宣传、动员和组织,并做好推荐工作。具体是:
1.各地方学会向属地的各大、中学校广泛宣传国际化学年的意义和活动安排,在做好“化学科普进校园”的工作中,把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特别是研究生、大学本科生、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师生参赛。
2.本次大赛,采用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赛。
3.各地方学会需向大赛组委会推荐至少3名(或小组)参赛者。
4.大赛组委会将对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成绩优秀的地方化学会或单位颁发组织奖。
有关该项赛事的目的、要求以及具体安排,请详见本函附件:“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第一轮通知。望各地方学会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并把工作进展及时通报本会办公室转实验大赛工作小组。联系人:白温路;电话:010-62564020;传真:010-62568157;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邮编:100190;电子邮件:wlbai@iccas.ac.cn。
特此通知。中国化学会
2011年2月20日
附件:
触模化学 感受魅力
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
(第一轮通知)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
年”(IYC,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同时,2011年也适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成立100周年。
国际化学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导,于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类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彰显化学对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促进公众对化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树立化学的良好社会形象,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为隆重庆祝“国际化学年”、落实UNESCO和IUPAC的构想,我国将举办系列“国际化
学年在中国”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数字科技馆协办,在全国范围内举办“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大赛在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行。现就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一、目的通过举办本活动,旨在扩大“国际化学年”在公众中的影响,激励广大青少年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活动,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睿智,展示化学魅力,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和提高。
二、二、内容与要求
1. 1.内容
实验设计内容不限,但应体现化学科技动态和特点,反映化学知识且效果直观、明显,具有趣味性。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设计不在本次大赛征集的设计作品之列。参赛实验设计包括用于演示的(A类)和可亲自动手参与的(B类)实验设计两类,其中,A类设计是通过具有一定实验基础技能者操作演示,向观众(包括课堂、科技馆、科普报告等活动中的对象)呈现一个多彩、直观、强烈视觉冲击的精彩效果,以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科学原理或化学现象;B类设计是利用日常生活中易得的实验用品,由观众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使他们从中体验到化学的神奇。
2.要求
(1)实验设计必须具有创新性;
(2)实验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原理清晰准确,过程合理易行;
(3)实验设计必须是绝对安全的,无论原料、过程还是结果均不含任何易燃、易爆、有毒
和腐蚀性的物质;
(4)实验设计应注意体现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原则。
三、三、参赛对象
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参赛作品,无论是在校大、中学生,还是从事化学及相关
学科教学、研发和生产的人员和研究生以及其他对化学感兴趣的人士均可报名参赛;可个人参赛,也可组成2~5人小组参赛。
四、四、参赛方式
1.2.1.本次大赛鼓励各地方学会、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参赛和个人自由报名参赛。2.每项参赛设计均需由参赛者本人通过登录“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官方网站(网址http://)上的“系列创意大赛”专用平台实名在线报名,并同时按要求以电子
版方式(采用word文档“文件名.doc”或“文件名.pdf”)提交设计文案[包括原料、用具及
说明、实验原理、详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果、实验注意事项和其他有
关的附带效果等],设计文案应尽量以图、表、照片等直观形式描述。在所报名的设计
经初选录用后,可能需要报名参赛者提供参赛设计的实验视频,请预先准备。
五、五、时间安排
1. 1.报名和设计文案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5月31日。
2. 2.初赛:2011年7月底前,具体时间、地点和安排将在国际化学年网站(网址同上)的“系列创意大赛”专用平台上通知。
3. 3.总决赛:2011年8月中上旬在北京举行,具体将在国际化学年网站(网址同上)的“系列创意大赛”专用平台上通知。
六、六、奖励
(1)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特别奖。
按进入决赛阶段作品的数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纪念奖和特别奖,其中一等奖获
奖作品为决赛参赛作品的10%,二等奖为20%,三等奖为30%,纪念奖若干;同时,根据有关单位组织和推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由组委会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大赛另设特别奖,奖励组委会邀请的示范性作品。
(2)奖品及证书
全国总决赛获奖者将获得由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院士联合签发的获奖证书和一
定数额的奖金。纪念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特别奖获奖者将获得由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院士联合签发的获奖证书。总决赛其它参赛者和初赛参赛者也将分别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纪念证书或参赛证书。
(3)有关获奖作品拟由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推荐到9月18日全国科普日活动上展示。
七、七、组织结构
专家指导委员会
主任:白春礼院士
副主任:姚建年院士
委员:何鸣元院士、周其凤院士、杨玉良院士、洪茂椿院士、程津培院士、陈凯先院士、高松
院士、费维扬院士、冯守华院士、侯建国院士、李灿院士、林国强院士、万惠霖院士、张玉奎院士、赵玉芬院士、郑兰荪院士
评审委员会
主任:姚建年院士(兼)。
副主任:杨振忠(中国化学会秘书长)
将由近百名遴选的院士、国内著名中青年专家、大中学校名师以及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技术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在评审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具体评审工作。
组织工作委员会
主任:周德进
副主任:刘峰松
成员:张恒、黄文艳、廖红、周鸣凯
中国化学会办公室、地方学会、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等工作人员
大赛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办公室。联系方式为: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邮编:100190
联 系 人:黄文艳
电话:010-59358203
电子邮件:chemistry2011@cashq.ac.cn八、八、其他
1.1.费用:大赛不收报名费,参赛设计者自行承担所需的材料和实验用具的有关费用。
2.2.对于提交的设计方案,参赛者享有著作权,组委会拥有参赛设计文案的出版权。一经
录用,参赛者须向组委会提交设计版权转让书,以用于公益性事务(比如,组织“趣味化学实验进校园”活动、编辑出版“趣味化学实验教材”、推介“趣味化学教具与学具”等),大赛组织者将按有关法规向设计者支付一定的报酬。
2011年全国化学趣味实验设计大赛组委会
2011.01.
第五篇:高三化学复习: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很关键
高三化学复习: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很关键
来源:转载更新时间:2012/7/27编辑:纳佳
据报道:化学实验题目可以考查考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科生的高考试卷中,化学实验占很大分量。但考生的答题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的时候,加强实验复习非常必要。
王老师分析学生在实验考试中失败的原因后发现,考生在化学实验题目上丢分,很重要的一点是平时操作懒于动手,实验过程不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整个实验流于形式。所以,在实验复习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分析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很关键。其具体的复习方法是:
一、整合和拓展课本中的基本实验,做到实验操作细致入微。
考生应抽时间回归教材,吃透教材,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一味在考前追逐新题而丢掉最本质的教材实验。例如:2004年北京理综卷第28题,整合了课本中铵盐的分解和氨气的催化氧化的两个实验,穿插进去气体的净化和气体的燃烧的基本实验操作,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和化学平衡知识等。
二、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加强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考生需要积极运用已有知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譬如,可以把验证氧化钠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钠改为测定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为定量测定推断乙醇的结构。
三、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强化创新能力。
考生应注意从课本实验设计作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注重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注意使用正确的、简练的语言表达说明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的能力;注意创新设计和优化评价等。如从课本的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选择延伸到硝酸铜或硫酸铜的制备方案选择,从乙二酸的性质实验拓展到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改进。此类试题既能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同时也是高考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考生们应多加关注。
最后,王老师提醒考生要利用好教材、考纲、高考试题,合理地利用其他资料,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不要沉浸于名校试题、高考“秘籍”等题海中不能自拔,以免干扰、浪费复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