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对他们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同时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游戏作用
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假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而且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那该多好呀。”
一.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教材数学课本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分有所接触,往往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组织了“争当优秀售货员”的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选商品,动脑算总价,动口回答应付款和剩余款,变枯燥乏味的简单货币的化聚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
2、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
如:针对教材中的“打数学扑克”、“邮递员送信”、“小猫钓鱼”、“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等十多种教学内容,我不光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而且还为他们制作了小动物的头饰,在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这样,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副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游戏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1)游戏能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气氛。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他们年纪比较小,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
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引导启发学生把同一类物品归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二、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教学挂图和实物,让学生观察,0。
3、猜想。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
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当我们在教长度单位米的认识时,就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一米有多长,先进行猜想估计,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加强对知识的表象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对于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
5、竞赛。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数”与“运算”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当然,考试也是一种竞赛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数比赛,这不单单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的组织
1、制定计划。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制定计划是游戏教学组织的首要环节。一个游戏的开展,必须经过严密的安排、设置,有计划的进行制定,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具体设置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怎样来对它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等,都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按照计划来开展游戏教学。如我们开展“玩七巧板”的游戏时,这个游戏要达到什么目的,应该怎样安排等等,事先一定要有一个严密的计划,才更加容易对游戏进行操作。
2、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数学游戏的组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游戏教学。只为游戏而开展的游戏教学,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只有以兴趣为前提,完成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的内容,并实现教学要求,这样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设置一个游戏在课堂上实施,必须要先学习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来设置。如对于数学一些比较枯燥、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浅显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计算技能。总之,对于数学游戏的设置,要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重点是那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尽可能选用徒手游戏,使游戏教学起到真正的效果。
参考文献:(1)马同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法培养浅谈.科教文汇,2007.(07)
(2)高志友.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科教研究2007.(05
第二篇: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使数学“好玩”
阆中市七里小学校 曹 明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就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数学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而游戏正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牌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学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因此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把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之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沉闷、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见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益。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可以消除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让数学活动成为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取得成功时,学生会产生自豪感,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游戏能让活宝体验积极情绪,消除负面影响。
让游戏进入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由于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意志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和想象能力等,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教师本身要具有童心、童趣,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尊重“儿童文化“,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游戏的开展提供物质保证,还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在数学
教师还要处理好在数学游戏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数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境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组织者”、“合作者”、“发现者”、“援助者”、“评价者”等对学生进行诱发、激励、辅导、组织、评价。在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游戏中,教师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在集体游戏中,教师主要起组织与协调作用,在小组游戏中,教师起观察和鼓励合作作用,在情景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而在操作性、竞技性游戏中,教师则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
第三篇: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的方法,并总结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堂 音乐游戏
一、设计音乐游戏的方法
1.识谱游戏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是学习音乐的难点。如何让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位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在游戏中教学识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如在“小音符找朋友”这个游戏中,笔者把写有音符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只有准确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两人才能结为好朋友。在这样的音乐游戏中,学生能轻松、准确地唱出同学头饰上的音符,从而更好地认识乐谱。
2.节奏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如在《哈里??》的节奏训练中,笔者让学生模仿火车“咔嚓、咔嚓”、汽车“嘀、嘀、嘀”的节奏,划船时人们“嗨„„哟„„嗨”的吆喝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联想到歌曲节奏,最后把这些声音、动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趣味性的节奏练习。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
3.听音游戏教学
小学低段学生不理解音高的概念,而练耳又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练耳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枯燥地听音,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把音阶比喻成“小猪爬楼梯”,把跳跃音程比喻成“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等。这些比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听音的记忆。
4.音乐记忆游戏教学
音乐记忆游戏教学是训练学生记忆和分辨节奏及旋律的能力。如在教学《粉刷匠》时,笔者先开展随意贴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节奏把1、3、5贴进音乐小屋,然后引导学生掌握53 53| 53 1|的旋律,最后让全班学生围成圆圈踏步走,由笔者弹奏《粉刷匠》的旋律,学生自己听辨记忆,当听到53 53| 53 1|的音乐时,学生就做靠拢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及旋律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记忆和分辨能力。
5.创作游戏教学
创作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逻辑性,并促使发挥创作能力,把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完歌曲《拍皮球》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除了围成大圆圈来表现歌曲之外,还可以怎么表现?”于是,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使用不同的玩法来拍皮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才能。
二、设计音乐游戏的注意事项
1.音乐游戏教学要有音乐性
音乐游戏只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关注游戏,而要从中获得知识。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科学合理、灵活自如地设计音乐游戏。
2.音乐游戏教学要有目的性
在设计音乐游戏时,教师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如果一节课设计了太多质量不高的音乐游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率,还会使音乐游戏教学显得画蛇添足。
3.音乐游戏教学要有过程性
只有形式没有内涵的音乐游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在设计音乐游戏活动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高度重视游戏的每一个环节,使游戏的全过程都具有教育价值。
4.音乐游戏教学要有创造性
每个人听到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在设计这些游戏时,教师一定要设计能启迪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活动,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让趣味游戏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让趣味游戏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已近三年,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去探索怎样培养、启发、诱导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孩子们喜欢美术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而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知道生活中离不开美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所以除了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外,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美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我们创导的美术趣味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容易接受。
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识,找到了一些趣味美术教学方法。它的基本规律是:启发——兴趣——激情——作画(或制作)。利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进行美术游戏,从启发教学入手,运用趣味美术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始终在激情中作画,效果很好。有了这个前提,孩子们的激情就发挥出来了。教师趁热打铁,抓住学生的激情,安排学生作业,孩子们就能画出自己要画的美丽图画。
趣味美术游戏教学大多采用竞赛的方法进行的,我总结了一下有如下几种。
一、形的联想: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
方法:教师用简单的形如直线形、曲线形、、常见的几何形等让学生想象形体近似的物体,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说出联想到的物体(不能重复)。如对圆的联想,孩子们说出了不计其数的事物,太阳、鸡蛋、烧饼、球、脸蛋„„学生可以分组竞赛,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这种形式极大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形的添加:通过对一些基本形的添加,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
方法: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基本形,请学生用添加的方法去变化、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如老师给出“ 三角形、方形、圆形 ”等形状,学生通过想象进行添加,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各种新形象。
三、物的联想:锻炼学生对相关事物的快速联想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方法:教师以一个物体做引导,学生跟随说出另一个相关连的物体,最后,用这些物体、形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例如,教师给出一个物体——“树”,学生接“(树下面)草”,“(草上面)花”,“蜜蜂、蝴蝶”,“小鸟、天空、白云、阳光”,“(阳光下)村庄、农田、河流”,“(河流穿过)树林、流向远方、远方有山”„„最后一幅田园风景画就完成了。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还解决了学生作画时下笔贫乏的问题,学生绘画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四、触觉想象:学生运用触觉去感知事物,并把感知的东西通过想象画(或说)出来。
方法:教师准备好一些道具(活物也可以),放在竹篮、纸盒里,或用布包住,让学生去触摸、感觉、思考、想象,最后把想象到的东西画(说)出来。
五、功能联想:通过对物体功能、作用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方法:教师展示一个物体,请学生联想它的作用。例如,一块砖头,除了可以盖房子、当垫脚石外,它还能用来作为战斗的武器、测量的道具,甚至用来画画、写字,等等。通过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画笔接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作画的观念和整体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服从大局的团队精神。
方法:将学生分成几组,在作画中途停下,让第二组学生接着上一组同学的画继续画下去。画中的景物迫使接力的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衔接、如何继续,如何服从整体又能表现自己。
七、故事联想。
方法:教师讲述一个故事,通过改变一下故事情节或留下一个结尾不说,让学生各自思考,各抒己见,把自己所想到的故事情节或结局画出来。例如,讲述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时,我说,如果农夫没有来,东郭先生会怎么样,结局又会如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了很多种故事结局:有的画出东郭先生与狼玩智力游戏,战胜了狼;有的画出东郭先生丢掉书生架子,奋力和狼搏斗;还有画出东郭先生拿出画有老虎的画卷吓跑了狼„„故事结果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仿生联想。
方法:根据仿生学的原理,以一动、植物为思考对象,设计发明一个新的物件并画下来。例如,教师先给出范例:蝙蝠——雷达,蜻蜓——飞机;然后给出问题学生想象:老鼠——?猫头鹰——?
九、音乐配画: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
方法:放一段音乐,或歌或曲,请学生欣赏,并让学生把在欣赏过程中的情绪、感觉和想象的东西用画笔画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趣味游戏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去挖掘去创新,美术教育之花一定可以开的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苏陈寨小学 苏静
现代信息技术是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将其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数学教育教学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想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抽象的的内容变得简单,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课堂因此变得生动充满活力。
《新课标》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这就使电脑和网络成为教学数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易于学生掌握知识。小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都是形象性思维方式,直观性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记忆。这样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就给我们帮了大忙,本来课本中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他们变成直观,易于理解的东西,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们可以应用现代化手段将其制作成直观的课件,学生就象进入实际中一样。我们可以将大桥,旗杆,树木,衣柜,房子等需要学生想象的东西都“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能直观地感触到这些东西,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估测。再如:小学一年级教材中“购物”时,我们就可以将超市中购物的一些片段“搬”到课堂中来,或制成动画式的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购物的过程,学生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记忆知识。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信息技术它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将一些枯燥的知识丰富的呈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搭配中的学问”有这样一道题,是让学生探究搭配衣服的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搭配出来,但是如果用课件将这道题目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直观的、自主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把每次搭配的衣服都一一展示出来。这样后者就贴近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看着动画,在多种感官活动中,自主提取数学信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好多时间,为课堂提供许多方便,大大缩短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从而为巩固练习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教材中的“加与减“这一段知识时,需要许多练习题,要是让老师上课时写在黑板上的话,就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如果我们事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时,我们只要一点鼠标,就会出现正确答案,我们再给它配以掌声,这样就不会使学生因为大量练习而觉得枯燥,毫无兴趣。相反,一点掌声就会给学生以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把习题制作成“巧解密码”、“采摘智慧果”“小猴过河”等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本来十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爱学,老师省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像制作一个两头燃烧蜡烛的平衡装置,先是一头点燃,看其是否平衡,再看两头点燃会怎样。船的两头站人;天平两端放砝码等。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又如:在教学三年级教材中“年、月、日”时,可以在导入新课时播放这样一组动画:两个小朋友在对话,甲说:“我今年9岁了,今天是我的第9个生日。”乙说:“我也9岁了,可是为什么我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时学生可能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就可以马上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了。”这样,教师顺势导课,学习也兴趣萌生。
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平时不常见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了解了许多的课外知识。像我在农村工作,面向的是广大的农村学生,所见的东西有限。为此,我们要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全面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可能性”这部分,就有一道题目,问:下面的城市冬天下雪吗?要求学生用“一定”“很少”“可能”说一说。课本中有三张图片,一张是武汉,一张是三亚,一张是哈尔滨。作为农村的学生很多根本就不知道这三个城市的气候特征,怎么能完成这道题目?这时,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及资料,展现给学生,学生就会明白哪里应该用“一定”,哪里应该用“很少”,哪里应该用 “不可能”。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掀起的一股浪潮,它是信息技术的必然产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性的使用,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