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诗五首》学案

时间:2019-05-15 05: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0课诗五首》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0课诗五首》学案》。

第一篇:《30课诗五首》学案

课题:第30课 诗五首

目标点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难点预见: 目标2 3 学法指导:

1.由小组汇报预习情况,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加以明确。可根据预习反馈情况,适当修订学习目标。

2.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词句疑难的基础上品味研读,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内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4.品读鉴赏诗歌,说说对诗歌中精到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评价。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自学梳理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鼻祖。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李白,字太白,号,朝诗人,有“ ”之称,与杜甫合称,伟大的 主义诗人。杜甫赞其诗歌 “笔落惊风雨,”。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悠然 ⑶会有时 ⑸愁云惨淡万里凝 ⑵珍羞 ⑷忍能对面为盗贼 ⑹饮归客 合作探究

1.读《饮酒》,思考:①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 “而无车马喧”? ②“悠然见南山”中“见”改为“望”有何不好?③“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2.读《行路难》,思考: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怎样?

巩固提升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都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失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历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诗人又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课堂达标

①写诗人悠闲自得的诗句是:(4分)②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3分)

3、诗人引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杜甫,字子美,自号,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郭沫若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合作探究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杜甫一向关心民生疾苦,其作品素有“诗史”之称,为什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巩固提升

试说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杜甫怎样的情怀。课堂达标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14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⑴解释诗中加点词:

①俄顷(1分)②何由彻(1分)⑵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⑶填空(4分):诗中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⑷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分)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曾参 代诗人,龚自珍,字,号,代、,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合作探究

1.岑参既然是送别,为何要咏雪,二者有何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巩固提升

1、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

2、岑参诗中用互文写边塞雪天奇寒的句子是

3《己亥杂诗》中抒情叙事,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为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的诗句是

课堂检测

1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③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而岑参用“,”的诗句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2.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选出对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5分)()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E.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第二篇:诗词语五首 学案

诗词曲五首 巩固学案

主备人:刘娟闫景民张君萍审核人:复核人: 学习目标:

1、熟记五首诗词曲的文学常识,准确背诵默写全文,2、能赏析名句,准确表述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背诵五首诗文

2、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人。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爱国诗人。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____,弟_____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家。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⑦《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回顾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3、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6、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

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8、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

1、(2009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2007年)梧州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2008年)成都市《赤壁》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资阳市《过零丁洋》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四、探究性练习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2、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第三篇:《杜甫诗五首》学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五步法”,掌握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课时安排】 3课时

补充资料——走进诗人(温故知新:回忆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作)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2.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3.代表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月夜》

一、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通过“五步法”学习《月夜》 1.诵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解诗:散译诗歌内容

3.悟诗(简明扼要的概括诗歌情感)诗歌抒发的情感:

4.赏诗

(1)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对家人的浓浓的思念之情,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达感情的。

5.熟读背诵

《哀江头》

一、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757年),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哀江头》.此诗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二、整体感知

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分部分学习】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3.面对眼前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蜀相》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呈吴郎》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登岳阳楼》

一、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找出诗中的意象并简要分析其意境,另外“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3.颈联和尾联是如何表现忧国忧民的主题的?

【检测反馈案】

一、阅读杜甫《倦夜》,完成文后问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在这首诗中,诗人因什么而夜“倦”?

2.诗作是怎样表现这种“倦”夜的?

二、阅读杜甫《宿江边阁》,完成文后问题。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云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请描述诗人所见所闻的场景,说说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2.试简述本诗的主旨。

第四篇:诗五首复习课教学案

复习课教学案《诗五首》(人教八下)2011-02-21 10:55诗五首

(《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归京》《己亥杂诗》)

课题:《诗五首 》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李茹

审核人:

复习目标:

1.积累五首诗中有关作者的相关情况

2.积累诗中重点的字 词 句

3.会背诵 默写 翻译五首诗

4.理解五首诗的内容与写法。

5.会赏析诗中的名句。

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教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以记忆为主。

三、教师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常识积累

1.《饮酒》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2.《行路难》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5、《己亥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近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答案:

1、陶渊明集

陶渊明

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李太白全集

李白

3、杜诗详注

杜甫

4、岑参集校注

5、龚自珍全集

思想

文学

(二)、字词句积累

看音写字或看字注音

欲biàn()金樽()

投箸()

突wù()

大庇(狐裘()

布qīn()

己亥()

答案:辨 zūn zhù

兀 bì cén shēn qiú衾 hài

重点字词解释

1、结庐在人境

2、问君何能尔

3、欲辨已忘言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今安在

6、直挂云帆济沧海

7、秋天漠漠向昏黑

8、瀚海阑干百丈冰

9、将军角弓不得控

10、风掣红旗冻不翻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岑参())

答案:

1、构筑房舍

2、这样

3、辨识

4、羞:同馐;直:同值

5、哪里

6、渡

7、渐近

8、沙漠

9、拉开

10、拉、扯;

11、落花

理解性默写:

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饮酒》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己亥杂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①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5、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6、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9、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1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

②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③我欲乘风归去(苏轼)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等

名句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是新奇的联想,既表现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内容与写法

1、下列赏析《饮酒》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诗中写飞鸟,喻指自己归隐,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2、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4、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6、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7、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珍羞(xiū)

金樽(zūn)宗悫(kè)

B.投著(zhù)

塘坳(ào)大庇(bǐ)

C.突兀(wù)

瀚海(hàn)挂罥(juàn)

D.风掣(chè)

狐裘(qiú)岑参(cēn)

8、解释下面加粗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你)

欲辨已忘言(辨识)

B.结庐在人境(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

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9、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B.第一节五句,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表现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C.第二节五句,是对第一节的补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D.“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

10、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1、C

2、B

3、D

4、C

5、A

6、D

7、C

8、D

9、C

10、B

诗词欣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

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

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

D.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

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具体情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 3.东晋 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

(二)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可从“欺”、“忍”、“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和诗人“呼不得”等词句入手,进行想像,不必拘泥诗句自身。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诗歌最后一节。

(五)、中考链接

(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

(一)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第1—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2分)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1、心远

悠然

2、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人生理想:归返自然(返璞归真)

(2005年)湛江市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1—2题。(2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1分)

2、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1分)1. “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

2. 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卞一个即可得1分)

(2009年)云南省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2009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1、(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2008年)沈阳市

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归京》《己亥杂诗》)

一、原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闭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径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译文 《饮酒》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行路难》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己 亥 杂 诗》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三、文学常识积累

1.《饮酒》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2.《行路难》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5、《己亥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近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答案:

1、陶渊明集

陶渊明

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李太白全集

李白

3、杜诗详注

杜甫

4、岑参集校注

5、龚自珍全集

思想

文学

四、字词句积累

(一)看音写字或看字注音 欲biàn()金樽()

投箸()

突wù()

大庇()岑参()

狐裘()

布qīn()

己亥()答案:辨 zūn zhù

兀 bì cén shēn qiú衾 hài(二)、重点字词解释

1、结庐在人境

2、问君何能尔

3、欲辨已忘言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今安在

6、直挂云帆济沧海

7、秋天漠漠向昏黑

8、瀚海阑干百丈冰

9、将军角弓不得控

10、风掣红旗冻不翻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答案:

1、构筑房舍

2、这样

3、辨识

4、羞:同馐;直:同值

5、哪里

6、渡

7、渐近

8、沙漠

9、拉开

10、拉、扯;

11、落花

(三)理解性默写:

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饮酒》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己亥杂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①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答案: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5、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6、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9、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1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②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③我欲乘风归去(苏轼)④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等

(四)名句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是新奇的联想,既表现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五、内容与写法

1、下列赏析《饮酒》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D.诗中写飞鸟,喻指自己归隐,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2、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4、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六、课堂练习:

1、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6、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7、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珍羞(xiū)金樽(zūn)宗悫(kè)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C.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

8、解释下面加粗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你)

欲辨已忘言(辨识)B.结庐在人境(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

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9、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B.第一节五句,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表现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C.第二节五句,是对第一节的补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D.“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

10、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1、C

2、B

3、D

4、C

5、A

6、D

7、C

8、D

9、C

10、B 诗词欣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D.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

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具体情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 3.东晋 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

(二)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可从“欺”、“忍”、“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和诗人“呼不得”等词句入手,进行想像,不必拘泥诗句自身。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诗歌最后一节。

六、中考链接

(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

(一)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第1—2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2分)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1、心远

悠然

2、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人生理想:归返自然(返璞归真)

(2005年)湛江市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1—2题。(2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1分)

2、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1分)1. “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

2. 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卞一个即可得1分)(2009年)云南省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2009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1、(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国标人教版八年级下诗歌欣赏

(二)第六单元

诗五首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转折关系。

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人生的真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样的浅白无力。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热爱田园,田园质朴、宁静、平和,生活悠闲,充满生活气息,与官场的丑恶、纷扰成为鲜明的对照,回到田园的诗人无比喜悦。

6.怎样理解陶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小吏,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也就代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二、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的心情。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姜太公八十岁垂钓遇到遇周文王,一展宏才;伊尹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

4.《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6.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 “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叙事诗。作者杜甫,字子美,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诗圣。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诗史。

2.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号、卷、飞、渡、洒、挂、、飘、转、沉。

3.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5)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7.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无知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就作者来说是无可奈何的。

8.“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

安史之乱。

9.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哪些事物从侧面来描绘塞北奇寒的冬天?哪是正面描写?

(1)角弓,铁衣,红旗。(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全是可以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比喻何等新奇,格调多么豪迈!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过渡作用。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达了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3.作者拿落红自况,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5.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龚自珍的爱国热忱

第五篇:30课诗五首导学案

30课《诗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

3.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古诗词阅读的鉴赏能力和想象创造能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庇.()突兀.()掣.()箸.()挂罥.()沉塘坳.()布衾.()

2、解释词语:

①喧②辨③忘言 ⑤直⑥俄顷⑦安得 ⑨吟鞭⑩落红

二、小组研讨:

1、归纳每首诗的主旨

2、赏析诗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课后积累

背诵默写这五首诗。瀚.海(金樽.(④珍羞 ⑧浩荡))

下载《30课诗五首》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30课诗五首》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充分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体......

    诗五首《饮酒》,《行路难》学案

    诗五首《饮酒》《行路难》 黄超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五首诗歌。 情感......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

    23诗词曲五首学案

    初三语文学案 课题:《诗词曲五首》1总课时数:设计人:孙健健课型:新授 设计时间:2007.9.26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理解五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

    25诗词曲五首教学案

    法脿中学“一、二、四”阳光课堂教学案 科 目:语文 年 级:八年级(下) 主备教师:李金红 参加讨论教师:李成荣、苏泽宝、普增玉、王林、李旺华 备课时间: 讨论时间: 备课组审批: 教科处......

    诗五首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学案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学案 主备人赵永田 参与者 八年级语文老师 知识目标: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能力目标: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学......

    八上课内诗五首赏析学案

    八上课内《诗五首》赏析 《饮酒》陶渊明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