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欢迎你到非洲来
大班音乐:欢迎你到非洲来
大班音乐:欢迎你到非洲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非洲特有的音乐风格,并学会用非洲语打招呼。
2、能感受音乐中明显的鼓点节奏,并尝试用小鼓拍出节奏。
活动准备:
非洲音乐视频、鼓、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跟我做操》
太阳高照,花儿在笑,跟我做操,还蹦蹦跳跳,***《***,我每天早上起得早,我永远不会老。
2、看非洲歌舞视频(孩子们,你们去过非洲吗?见过非洲人跳舞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舞)
(1)他们长得什么样?
(2)他们跳舞好看吗?
(3)他们都用了哪些乐器?
总结:非洲人最擅长载歌载舞,他们敲起鼓抖动草裙,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3、学土语
(1)我们中国人迎接朋友会说什么?非洲人会说什么呢?
(2)我说了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嘛?
(3)以前我们教过非洲用土语是a la fei ya,feng ga a la fei ya 就是欢迎到非洲来.(齐念)
你啊你啊,非洲土语是a chi a chi.(齐念)
欢迎你到非洲来就是feng ga a la fei ya a chi a chi.(齐念)
4、学动作
(1)我们学会了非洲土语,如果你的朋友来了,你会用什么动作来欢迎他呢?(幼儿自由说)比如握手,然后大家一起握手体验中国式问好。
(2)非洲人欢迎朋友时,有他们特有的动作:双手摊开
我的眼睛看到你
我的耳朵听到你的声音
我的心里想着你
欢迎你到非洲来
(3)非洲人的基本舞蹈姿势就是:双脚分开半蹲
一起把动作再来一遍
(4)非洲是个辽阔的大地,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好客,他们载歌载舞,唱起《欢迎你到非洲来》。
(大家跟琴唱三遍)
5、听音乐打节奏
(1)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下面我们来听一段非洲原生态的音乐
(2)刚才你在音乐中听到什么乐器发出声音?
(3)对啊,非洲人最爱用鼓表现音乐,那让我们的小鼓也发出好听的声音。(老师拍出节奏,幼儿跟拍节奏)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欢歌吧!
(5)这些小鼓敲出了好听的声音,你还能敲出什么样的节奏吗
(6)你们真棒,都成作品家了,那把你们创作的节奏放进音乐里。当我指到你时,你就领头敲节奏,大家跟上哦。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跳边敲鼓高唱《欢迎你到非洲来》。
6、延伸
今天感受了非洲文化,你们想不想去非洲,你会怎样去非洲?让我们跑着去吧!
第二篇:欢迎到南坑来
欢迎到南坑来
——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刘松榕
综合实践课活动的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为6%~8%。比重不大,但重要性不容忽视。这由它的内容所决定,因为它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古语说“学以致用”和俗话说“活学活用”,都是强调了理论的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实践。
依据华东师范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上)第十四课的《我走“丝绸之路”——探究活动
(二)》的“建议方案”,我设计并实验了这节活动课,就权且做个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小小的实验吧。
活动题目:《欢迎到南坑来》
活动目标: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生在南坑,长在南坑;可是,我们对她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南坑的由来吗?你知道你的祖先是从哪里迁来的吗?你知道村雅的古岩画吗?你知道村中石刻字、塔石和望石的传说吗?你知道南坑有一座世界上最小的土楼——翠林楼吗?等等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探究。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
1、会从地图来查找和介绍南坑的概况。
2、学习按专题收集、整理和编辑图象资料的方法。
3、尝试制作历史小报。
4、培养组织、表演能力。
5、增强团体合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活动形式:课堂表演、材料展示及解说
活动资源:
1、课本、(《南靖地理》)的文字和图片
2、课外书刊。如:《树海风涛》、《赖氏族谱》、《南靖县志》(1997年10月版)、《南靖乡讯》、《闽南日报》等。
3、老师的作品。如:《村中石刻字的传说》、《塔石与望石》、《魁寮干柴坑》和一些有关南坑的照片。
4、学生的作品。如:《春山保障》、《金花二朵》、《我的爷爷——赖成二三事》和带来的四方竹、人面竹等。
活动过程:
1、提前一星期,把全班以出生地分为六组,分别收集、整理、排练本组相关的节目。如下:南丰居委会选两名做主持人为第一组,其他分配到成员较少的组;南高和村中为第二组;南坑和南塘为第三组;村雅和新罗为第四组;北坑和大岭为第五组;高港、葛竹和金竹为第六组。
2、由老师划定主要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材料。如各组节目分别是: 第一组:《南坑概况》和结束语等;
第二组:麻竹尾从麻竹头去的故事村中石刻字塔石与望石张文川烈士;
第三组:下圩红军标语桥坑米粮仓山角十八洞马坪蝙蝠洞渔滩的来历魁寮干柴坑;
第四组:甘棠湖古岩画海仓楼(村山保障)石头贯翠林楼;
第五组:南坑楼武举中文魁(赖氏族谱P384)《赖风英名传树海》(《树海风涛》P152);
第六组:赖翰林(赖氏族谱P366)《趣联妙对》(赖氏族谱P386)《赖石狮金竹缴枪记》、《视死如归的交通员王理通》(《树海风涛》)高港、葛竹歌谣等
3、五天后,学生汇报活动准备情况,确定各组节目内容。
第一组:《南坑概况》和结束语等;
第二组:《村中石刻字的传说》、《塔石与望石》;
第三组:《下圩红军标语》、《魁寮干柴坑》;
第四组:《春山保障》、《金花二朵》;
第五组:《四方竹》、观赏人面竹 ;
第六组:《烈士王理通》、《妙联趣对》和《为保给养勇挑重担的赖风》。并根据材料在排练和制作历史小报。
4、课改公开课。这节课较好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也达到了我设计这节公开课的教学目的。活动的过程主要是:
(1)欢迎听课的所有的老师。
(2)两位学生主持了本次的活动。其中,《村中石刻字的传说》和《塔石与望石》令人浮想联翩;《下圩红军标语》、《烈士王理通》和《为保给养勇挑重担的赖风》,又让人心潮澎湃;观赏人面竹、《四方竹》,却让人叹为观止;《妙联趣对》是让人开怀大笑。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既培养了表演能力,又丰富了知识,并增强了团队观念。
(3)我让听课的老师发言,指出这节课的优点、缺点与不足;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
活动说明:一说选材。(1)南坑是我的家乡,也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家乡,选择师生都比较熟悉,就不会遇到象别的活动课那样找不到材料,也避免了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在我上《我走“丝绸之路”——探究活动
(二)》时,我和学生进行了“如何举行活动课”的初步探讨。同学们一致认为他们手头的资料太少,并且收集也不容易;不象城市里的同龄朋友,有很多的课外书,2也可以上网查找(我曾做过一次调查:在初一(1)~(3)班共约150位学生里,家里有电脑的只有一位,上过网的也只有一位)。所以,我认为选好课题是上好活动课的一个前提。
(2)南坑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的山区小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岭、北坑等村曾成为闽南著名游击区之一;近年来又以“花中君子”的“兰花”而享誉海内外,而勤劳智慧的南坑人正以历史发展的契机,奋起直追。我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家乡。
(3)选择传说和革命故事是因为有利于表演,同时也很有趣、有益。
二说教师。
(1)本人爱好广泛,看书、摄影、游山玩水的,这样我就可以提供较多的材料。如:《树海风涛》、《赖氏族谱》、《南靖县志》、《南靖乡讯》等,并可以提供我收集整理的传说《村中石刻字的传说》、《塔石与望石》、《魁寮干柴坑》,或者我拍的一些照片。
(2)本人喜欢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难题。把上课当成师生共同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
三说学生。
(1)因材施教。我承认:我的学生既不是天才,更不是白痴。我的意思是,我的学生既没有聪明到不用老师教就明白的天才,也没有笨到怎么教也教不会的白痴。我的学生是有的喜欢提问,有的喜欢思考,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跑步,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很顽皮,有的很老实,有的很怕我,有的经常和我说话„„他们渴望飞翔,却没有翅膀:他们渴望尽情地奔跑,却不知要去何方。他们是渴望成长的一代,是需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也需要经受更大的磨练。
(2)各尽所能。初一年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引导得好的话,对将来受益无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在他们中间发现了有好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有对表演、唱歌、跳舞或书法、绘画特别感兴趣的,于是我就让他们担当起表演、编报的重任。
四说过程。
(1)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在公开课的前一天,还有的组长很焦急地对对他们都说:“看到你们这么认真去准备,我认为我们已经成功了。我也不会要求你们明天要表演得多好多好,我已很满意了。”一番话,说得他们比较放心的去继续准备了。在表演与编报的过程中,每一位的同学都参与了活动,达到了活动的普遍性。
(2)有计划,有步骤。要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不要急于求成。在公开课的前一星期,我就布置了活动课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做到学生心中有数,不慌不忙。我在活动前就做了大量的书面准备,包括将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也尽量先去考虑,从布置作业到公开课的举行,我基本上就没有再增加什 3
么材料了,这点我是比较满意的。
2003年5月于南坑中学
第三篇:欢迎你来游绍兴
欢迎你来游绍兴
朋友!你听说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吗?它就是我们绍兴的一段历史。我们绍兴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江南古城、鱼米之乡。她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长三角。经过几度春风化雨,这颗明珠在聪明睿智的绍兴人的精心雕琢下,已越来越光彩夺目。
绍兴以她特有的风情吸引着中外游客。会稽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之一,历史早期曾雄踞中华九大名山之首。这里有大禹文化和越文化。绍兴人为纪念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造了大禹陵。绍兴的佛教胜地《香炉峰》终年香火不绝。因峰顶岩石形若炉鼎,云雾常年不绝,如香炉之上青烟缭绕而得名。兰亭是因为古代名士当年在这里兴致淋漓,饮酒赋诗,我国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成为流芳千古的美文和书艺中的神品,也使兰亭名扬四海,成为中国的一处文化圣景。位于绍兴县的柯岩风景区,在三国时期曾经是一处采石场,历代匠人不断采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石景,加上现代别具匠心的开发,使柯岩处处山水通灵生息,引人入胜。
我们绍兴还有东湖、吼山、羊山、香林花雨、安昌古镇、鲁迅笔下的鲁镇绍兴的名胜太多了,怕是我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绍兴还是名士之乡,文化之乡,2004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
绍兴人民热情好客,欢迎各位朋友来我们绍兴旅游。
第四篇:幼儿园音乐课《欢迎你到XXX来》教学反思(精选)
《欢迎你到XXX来》是一堂主题为中国娃的一堂音乐课,我把目标定为了了解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和感知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对于目标来说,我是做到了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但是在感知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这一部分还需要加强,让幼儿自己来做一做,自己来表达!要做到以幼儿为主,我上的时候就大部分都是我在讲,这一点做的还不是很好!
整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谈话导入。直接和幼儿说上节课我们认识的老爷爷要来我们大一班教小朋友们唱歌啦!他很好客的,正在欢迎我们去XXX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但是我课后想了一想觉得这样的导入还是不够好,其实可以在导入的时候再深入一点,我们***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了呢,看冬不拉弹起来了,刀郎舞跳起来了,小姑娘跳起来了,羊肉串烤起来了等,直接把歌词导入进去,让幼儿很快的了解歌词。
2.学唱欢迎你到XXX来。我是采用了先教师唱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再根据幼儿的回答,拿出图卡。让幼儿学念歌词。再认识XXX的事物,看图谱学唱歌曲。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学念的次数不够多,我觉得在导入的时候就直接把事物告诉幼儿,然后把第二环节的重点放在学念歌曲,不要一下子就让幼儿学唱,不然的话就有点,还没有学会念,就要求他们唱的感觉。
3.XXX是一个好地方。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了解XXX是一个好地方,有很多的好东西,XXX人是很欢快、热情的。引导幼儿像XXX人一样,欢快的唱歌。这个环节的问题是前面幼儿学唱歌曲的基础打的不是很好,再让他们欢快的唱歌很多幼儿还不能做到。
通过这一堂课我发现了我还存在了的许多问题。就像上这样的音乐课一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基础打好了下一步才能很好的进行,一定要在幼儿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这就像造楼房一定要打好根基是一个道理一样。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吸进住幼儿,只有在吸引住幼儿,让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的把这一节课上好。
作为一个新教师,每一次的课都能让我学到很多,让我有很深的体会,每一次的课都会引发我的思考,想一想这一堂课应该怎么样上才能上的更好,争取有点滴的进步!
第五篇:大班音乐教案:掀起你的盖头来
大班音乐教案:掀起你的盖头来
王景艳 东开张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学习进退步及托帽手的舞蹈动作。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
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四段歌词。
2、幼儿已掌握垫步、踏点步等新疆舞步,学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手位。
3、新疆舞蹈视频一段、录音机、音乐磁带、动作图示、自制新疆小花帽、新疆服装一套。活动过程:
一、观赏新疆舞蹈视频,回忆新疆舞的特点。
1、观赏视频。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回忆新疆舞的特点。
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
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新疆舞的风格。
二、复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
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三、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聆听乐曲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欢快、有趣的情调。
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一首欢快、有趣的新疆歌曲,叫什么名字啊? 让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2.幼儿创编舞蹈动作。(1)创编掀盖头的动作。
师:这首歌曲里讲了一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现在,老师就来扮演这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看!我带来了一块红盖头,我也盖在头上,现在你们能看清楚我的脸吗?(教师可以将红盖头掀起、放下让幼儿比较看看哪个看的清楚)那怎样才能看清出呢? 你来掀掀看,看清楚了吗?
想要看清楚把盖头掀起来就可以了,那你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个掀盖头的动作呢?(提示幼儿动作要有好看、有美感)哦!这个小朋友掀的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提示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2)创编看姑娘的动作。
师:看清楚了吗?你是怎样看的?
哦!你是这样看的,真漂亮!还可以怎样看呢?
小朋友们真厉害,咱们把掀盖头和看姑娘的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边唱边跳)
(3)创编赞美姑娘的动作。
师:看到这么美的新疆姑娘,咱们从心底里喜欢和赞美她,那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你对美丽姑娘的喜欢和赞美呢?
哦!你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现的,真不错!请小朋友看看刚才有个小朋友做的动作象不象这个新疆小姑娘做的动作啊!(出示图示)这个动作在新疆舞里的名字叫托帽手,一只手放在脸的斜前方,另一只手放在小花帽的旁边,手心朝上,托好了小花帽,所以叫托帽手。师:一起来学学看!教师示范进退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从脚(进退步)——手(托帽手)——整体)。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每一个动作图示都要讲动作要领,并让幼儿模仿)手是这样放的,那脚怎样做呢?(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四、引导幼儿将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师:今天我们自己编了这么多好看的新疆舞动作,这首歌曲有四段,每一段的歌词都不一样,那咱们就选出四个动作,每一段用一个动作好吗?
(1)先用图上的四个动作跳舞!请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好了图片上的动作,听着音乐来表演一次!(2)换动作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把这四个动作换个位置,看看你们能不能表演的和上一次一样好!
五、尝试进行合作表演。
师:你们真棒!表演都很出色,咱们来分组表演好不好?
咱们分成5组,每一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扮演美丽的新疆姑娘,其他小朋友用刚才我们想出来的舞蹈动作表演掀盖头、看姑娘和赞美姑娘,好不好?(幼儿分组表演)
5组小朋友都表演的不错!老师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第二段音乐间奏的时候,摆一个造型。我来拍照,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能不能做到?(幼儿表演)
六、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自己编了一个欢快、有趣的新疆舞蹈,你们高兴吗?看!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个欢乐的新疆舞吧!(与客人老师一起随着欢快的歌声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