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音乐教育日记
我的音乐教学日记
宇宙万物存在着极其丰富的色彩,各种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神经反映到头脑中,产生种种色彩感觉。如: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红花绿叶等等。苏联著名小说《盲音乐家》曾经出色地描写了盲音乐家怎样在他的音乐启蒙老师的帮助下,以音响的震颤高低来体会视觉形象和自然界色彩。
我们不妨摘录一《盲音乐家》原文。
“什么叫做红色的钟声,你可以了解得不比我差;你在盛大的节日,不止一次地在城里听到过这种钟声,只是在我们边区没有这种说法。”
“哦,哦,慢来,”毕得说着,急忙揭开钢琴盖。他巧妙地按着琴键,模仿节日齐鸣的钟声。他的想象力是很充沛的。由几个不高的音组成的和弦,仿佛造成了深沉的背景,这正是弥漫在节日空气中的那种高亢而令人兴奋的鸣声。
“对!”孩子说:“这声音很象,就是我们亮眼的人,也不及你体会深刻。这一下,你就可以知道┄┄当我望着一大片红色的时候,它给我眼睛产生的印象,正是这样不安定的,好象有一种东西在波动起伏着, 只红色仿佛是有变化的;它在底子上留下较为深沉黑暗的背景,而在某几处地方显出一些较为明亮的,迅速起伏的波浪,这些波浪非常刺眼睛──至少是刺激着我的眼睛。”
《盲音乐家》的作者在这里正确而形象的描写出的一个科学认识的真
理──音乐色彩的情感是靠人的感觉认知转换(联想)而得到的.换言之,音乐形象是能够也应该引起欣赏者一些预知和非预知联想的。因此,“音乐乃是人类理智的最强有力的表现之一。”(《视觉思维》)鲁道夫 阿恩海姆)然而“由于这种最高水平的思维是发生于音乐中的,所以纵然是一种音乐世界之内的有关音乐世界的思维,对人类世界也只能间接地涉及,而且在没有其他感觉帮助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这里人的听觉借助了视觉来认识世界,这是因为视觉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而明确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外部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和事件的无情无尽的丰富信息,因此,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工具。
音乐具有自己的观念范畴,它用自己的特有表现手段,如:乐音、节奏、旋律、词句、色彩来表现这些观念。音乐要素好像一些非常绚丽、鲜嫩的色彩。它们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是为现象力开拓的最辽阔、最自由的原野。作为一位音乐老师,我是引导孩子们在美丽的音乐原野中遨游的向导。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运用色彩和乐音的关系,在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并进而认识音乐艺术,热爱音乐艺术是多么的有意义,多么的重要。
我曾劲上过一堂“声响游戏教学──模仿暴风雨”的音乐课,在上课前我在教案上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并请画家画了有关暴风雨的形象教学挂图。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音乐的思维和视觉思维的关系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深化儿童对音乐的认识。
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了许多彩色粉笔,在画狂风、暴雨、电闪、雷
鸣音乐图谱时,来表示这四种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并要说明理由,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孩子们兴趣很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首先画狂风,孩子们大部分用黄色粉笔,也有用白色的,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同意用黄色的,他们认为黄色具有权威性,风婆婆发怒不受任何东西的制约,可以把大地吹得天翻地覆;流沙滚滚而来,到处是一片灰蒙蒙的,所以狂风要用黄色。
接着画暴雨,全班同学都是用绿色的,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用绿色,他们用那充满稚气的声音,七嘴八舌地说:“水,是自然界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不可缺少的。”“绿色是生命,是希望的象征。”“雨过天晴,大地焕然一新,到处绿茸茸的。““绿色给人一种清新 舒适的感觉,”讨论刚结束,一个平时很文静的女孩子,突然站起来红着脸说:“老师,我认为画闪电要用白色,白色很恐怖,也很孤单,闪电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其他孩子马上同意她的观点,我望着这天真可爱的孩子笑了。
最后画雷,雷是火,火是红色,红色给人温暖,兴奋勇气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红色,红色。”这一幅幅充满稚气的画,构成一幅完整的孩子们心目中的暴风雨图景。
接着孩子们用各种不同的器物和口技模仿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创作了最原始的音乐──音响暴风雨。然后我把孩子们的创作录下音。再把画家画的暴风雨挂起来,对应大自然中真正的暴风雨的声音,及音乐家所创作的《暴风雨》(磁带)一起比较欣赏,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的感受和认识。
上完这堂音乐课,我感到很欣慰,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它说明了音乐思维与视觉思维是存在着多么令人兴奋的关系啊!它还证明了用图形
谱与色彩(视觉范畴)来启发儿童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力,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
第二篇:我的音乐教育梦
我的音乐教育梦
学校: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教研组:音乐组 作者:杨灵艳
我的音乐教育梦
音乐组
杨灵艳 小时候语文课堂总会布置一篇作文——“我的梦想”,于是我做过许许多多的梦,比如明星梦,医生梦,作家梦,而教育梦就是其中比较明确的一个。后来我如愿以偿从事了教育的职业,做了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在这些时间里,听闻过许许多多的教育名家,送走了一届届学生。
我梦想着我所有学生的生命都能绽放在音乐课堂上,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一次的生命体验;让每一节音乐课都充满爱心,充满生命的关怀。真正体现让学生快乐,做最好的自己。
音乐教育需要梦想支撑,音乐教育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学生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一、用信心激励学生兴趣
高中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大特点就是通过音乐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
二、用爱心鼓励学生
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每位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独特的民族风》,在教学中,首先教他们一些蒙古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的简单舞蹈动作,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编创三个民族的舞蹈小组合。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音乐家,唱的唱、拍手的拍手、跳的跳,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用耐心启迪学生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民没有梦想,意味着放弃收获;家庭没有梦想,意味着放弃富裕;国家没有梦想,意味着放弃疆域;教育没有梦想,意味着放弃未来。我相信只要无数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梦想就一定可以变成现实。拥有了这个信念,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教育的生命方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学生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第三篇:日记5
8月1日星期三天气:晴
离支教结束的日子不过还有两天,我们都格外的不舍,每天看着这来来去去的孩子,心中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20天并不长可是也不短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过得也很充实,为了上课,每天熬夜备课到十一二点。生活很劳累,甚至有时给了我们不能承受之重,可是我们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在这邻近的一星期里,每天放学都有学生来找我们留言,还有一大群男生让我们去打篮球,在篮球场上的我们很快乐,笑声漫过云端染亮每一片云朵,我们的笑脸就印在了这片土地上。而这短暂的狂欢不正是说明了离别的到来吗?因为要离开,因为要分别,我们都拼了命的想留住些什么,却什么也留不下,最终也都带着这些回忆悻悻的离开。
第四篇:日记5
2012.12.12星期日
中午从书店回教室,途中遇到同学朱志刚、石勇,他们说爷爷在宿舍等我。我立即将手中的书本交给同学带到教室,自己立刻奔向宿舍。
我到时,爷爷坐在床上抽着那危害他一辈子的烟。
后来我知道,爷爷十点多就到了,到我去时,他早已等了近两个小时。爷爷年纪大,早就说过不让他来。他说他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明天要下雪,知道我衣服不够御寒,便搭早班车赶到学校给我送来棉衣。
中午吃饭时,他说初五是他的寿辰,今天是初七。我笑着说,那我将来给你办寿宴啊,大大的那种。他笑了笑。路上,我指着旁边的一辆车半开玩笑地说,将来我开着红旗轿车,你坐在里面,好不好?t他笑着说,不要吹牛皮。下雨了,我替他撑伞。不知不觉间,我落下了几滴泪,混杂着冰凉的雨水,只觉得天地虽大,唯有家人才是最关心自己的。
第五篇: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学》:探索音乐教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感受与鉴赏的领域包括:音乐情绪与感情、音乐体裁与情势、音乐作风与流派、音乐表现要素。
我国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提出从:春秋 诸子百家。
建国初期,对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影响:前苏联的教育体系。“美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卢梭。“奥尔夫”教学法形成于:德国。
奥尔夫教学法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通过“元素性音乐”,教育诱发,开掘儿童的先天音乐本能。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音乐教育史》:研究人类社会各阶段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自发音乐活动”是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领域。世界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建立于:1816年,奥地利。“音乐治疗”运用于弱智儿童有显著疗效。智能低下。
世界上第一所聋哑学校建立于1770年,巴黎。聋:70分贝以上。我国第一所盲校:北京,1874年。
“体态律动学”是达尔克罗兹 创造的,瑞士音乐家,教育家。律动 学重点在于:音乐要素的体验与理解。
音乐教育家 达尔克罗兹,卡巴列夫斯基,前苏联。幼儿园律动教学:增进兴趣、启发联想和想象力。音乐教师感情的品质影响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决定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音乐感的基本特征:对表现某种内容的音乐的体验。音乐运动觉能力,包括节奏感、机能控制。阻碍音乐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后天因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即是培养学生的乐感。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听觉表象和调式感。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它的教育手段是,艺术和现实美。柯达伊:音乐教育家,匈牙利。柯达伊体系:重视音乐读写能力。音乐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备课。
常用的音乐教学法:讲授、讨论、练习。音乐想象能力包括:联想和想象力。
音乐能力测试包括:综合音乐能力测试、单项音乐能力测试。音乐能力测量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音乐的特征:情感性、形象性。德育与音乐教育相互渗透。
由国家教委船板的音乐教育刊物:80年代,《中国音乐教育》。创立幼儿小提琴教学法:铃木贞一。变声期后,男女音高相差八度。
“写实阶段”儿童对音乐的审美:7——9岁。
音乐教育的整体性目标:本体目标、社会目标、永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