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其他课程]自然与科学
《自然与科学》教案教训内容:海底的世界
教学目标:
1.激发小学生喜欢海里动植物和探索海里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了解海底的动植物,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动植
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重点:认识海底动植物并分析他们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带领小学生搜集和观察海底动植物的图片资料 2.海底动植物的课件
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讨论谈话导入课题。2. 孩子们知道我们神奇的大自然包括什么呢?(动物、植物等)鼓励孩子回答,奖励回答问题的孩子。
3.引发课题“海底的动植物”(今天我们看看海底的动植物有什么呢?)
(1)提问:你喜欢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海里有什么?
(2)观察画面上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说说:他们的名字和特点。
(3)想一想海洋里还有哪些动植物?这些动植物为什么能住在海里?
1.介绍鱼的特点,小丑鱼的举例:(海底总动员:尼莫)2.海豚的作用:海豚会救人,介绍《海豚湾》并提倡保护动物。
3.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这样走得快)
4.水母只能活几个月!水母虽然是低等的腔肠动物,却三代同堂,令人羡慕。水母生出小水母,小水母虽能独立生存,但亲子之间似乎感情深厚,不忍分离,因此小水母都依附在水母身体上。不久之后,小水母生出孙子辈的水母,依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美丽但他们有毒,海龟是水母的天敌。
5.雄鱼有腹囊(俗称:育儿袋),而雌鱼没有腹囊。每年的5月—8月是海马的繁殖期,这期间海马妈妈把卵产在海马爸爸腹部的育儿袋中,卵经过50—60天,幼鱼就会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生出,所以说是海马爸爸负责育儿,而不是真的由爸爸生小孩,爸爸的育儿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还是来源于妈妈。
海带不仅含碘丰富,同时,由于海带还含有一种结构特殊的氨基酸,故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小结:我们今天学习认识了海里的动植物,并且了解了他们的作用和特点,我们要爱护与我们共存的动物们。
质疑问难: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请举手提问?
课外作业:1.观察下面一幅图,是什么呢?有什么特征?2.预习下一节课。课外阅读:有关海底的动植物.板书设计:
大
一动物
海
鱼、海豚、海龟、螃
底
蟹、水母、海马 的 它们的特点
动
植 物
自
二植物
海带、海藻。
它们的特点
然
第二篇: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
最近,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这本书叫《自然与科学之谜》,它是一本关于数学和科学的书。它不仅给我知识,还让我大有感触。
就拿其中的一篇——《可怕的地震》来说吧。它介绍了从19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地震,如:1920年12月的中国宁夏8.5级地震,死亡20万人;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经济损失上百亿元……这些事件令我越看越心酸,因为死亡人数都上万,读后感《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
而且我在书上也了解到地震还可能造成火灾、海啸、水灾、山崩、地陷、火山爆发等次生灾害。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像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置人民的生命于不顾,把建筑用的钢筋换成竹签,使房子的抗震能力大大降低;有些人不停地向地底打洞,改变了地底结构。
我每次听到地震的新闻,心里总会想:为什么人们不都加固下房子,虽然那样的投资可能比较大,但总比发生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小得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人员的伤亡,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与科学之谜》使我获得了知识,还让我学会了思考。我喜欢它!
指导老师:任静霞
第三篇: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是什么?是人类用来改造世界,发展社会阶段的一种手段。科学让我们有了车,有了房,有了电,一切自然不能“自我”形成,而必须通过人类某种手段形成的东西,都是人类的科学技术。
自然又是什么?自然是一棵树,一束花,一片云,以及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理,那么人类发明的科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科学离不开自然,科学是顺承着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进步改造自然规律。比如车得轱辘是圆的,自然规律是圆的转的快,要比方形更适合转动,人类运用了这一自然规律,发明了车,车得轱辘就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自然为科学提供环境。任意一种科学可以说都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实验也好,生活用品也罢,都要从自然中寻找材料,甚至于寻找灵感。木材,木炭,石头,铁矿,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取到的。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又在用科学破坏着自然。
我们可以把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中依靠自然,比如原始社会要钻木取火,借助洞穴居住。改造自然,比如开垦荒地,变废为宝等。而征服自然,是由于人类的野心。由于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动物,人类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已经使人们忘却了自然的威力,自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电,这是自然不能给予的,但是电厂长期的废水废气排放,已经造成了水、空气的污染,影响了自然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废水横流;工厂的废气排放加重了伦敦上空的大气层,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人们就在糟糕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却全然不知,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征服自然。
自然的威力是一切科学技术不能比拟的,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发展一个民族,发展一个社会,发展一个城市,但是自然却能让这一切在顷刻间毁灭。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许许多多在历史长河中曾辉煌一时,称霸一世的文明,终究都败在了自然的手里。
有人会问,自然到底是什么?难道就只是生物、植物,那么简单?自然并不神秘,只是由于我们身在其中,不能自知。自然就是发展,就是时间的流逝就是各种微生物的组成。
由最早的单细胞海底生物,到现今的多物种并存,神秘的大自然孕育着无数生命,它给了人类,也给了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给了人类科学的启迪。
而科学呢?科学无数次的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什么?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什么?是社会文明。这一切看似都与自然无关,自然就像一个看客,远远地用望远镜对我们的发展进行观望,时不时的提醒一下,时不时的打击一下,而我们好像全无自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畏惧着自然,认为自然是神,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产生,自然的真相也在一步步揭露。自然与科学的关系也由此改变,彼此相依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科学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延续,顺承,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学正在帮助我们一层一层的揭开自然那神秘的面纱。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产生的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它阐述着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看似两门本应彼此不相干的科学,却在发展中慢慢的相互渗透,彼此促进。这也印证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大自然中最简单的蒸汽原理,却能让牛顿发明出改良的蒸汽机,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秦始皇开创封建王朝之时,谁又能料到这一制度居然在中国延续千年之久。
我们一定可以再创造出千千万万个科技发明,可以诞生下一个,乃至很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始终无法走出自然,走出规律,也不能改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
这就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运用而无法改变。我们或许可以在社会中约定俗成一些不同的规定,规则,可没办法用我们骄傲的“科技”去征服自然。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正受到我们所谓科技的反噬。所谓:自然界创造科技,而科技却又反作用与自然界。科技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繁荣,比如促进植物生长等;反之,也可以破坏自然界平衡。你用或不用,科技就在哪里,不来不去。科技本无好坏,只看谁去运用。大自然既然是孕育万物之始,就也是人类的“母亲”,辛辛苦苦的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提供着许许多多的资源,可人类居然还忍心继续破坏着自然。
黄土原来是森林草原,秦始皇时候建设宫殿,大量砍伐树木,后来那也是各朝代与少数民族的战场,环境植被进一步破坏,加上土质疏松,暴雨集中,人们为了生产不合理开荒,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千沟万壑,黄土漫天。这就是我们从自然中取材的合理性吗?
自然是伟大的,科技是年轻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利用自然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发展所谓的科技,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思考什么?思考22、23、24乃至更远更远的世纪。当现在这一辈人离去,子孙后代们还能看到自然吗?可能他们可以借助科技生活的更幸福,生活的更省力,可是也可能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深蓝的海水。
21世纪承上启下,承20世纪战争疮痍之恢复,启日后千百年之幸福。历史的创造者不是爱因斯坦,不是希特勒,不是伟人,而是一个个普通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或好或坏。
摆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运用科技的态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呵护,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决策。摆正态度远比创造科技更值得人们去深思。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国富论》曾说,人无不自私,可能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人对大自然的反噬才如此的剧烈。可换个角度讲,爱护大自然,依靠大自然,大自然才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环境,就从我们人最“自私”的角度讲,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如果有一天,连生存,就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那么科技又有什么用呢?科技又要谁来做?可能我们更希望人类能够长久生存在地球,而对自然的反噬,一定要减小,再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天地万物周而复始,循环罔替。我们从惧怕到依赖到改造再到征服,一路走来千百年已过,现在我们有了要与自然共和谐的意识,可能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开始,我们再不久的将来,就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再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科技之光闪耀而自然光芒不减,万物和谐,共处地球。
用科技改造自然,用科技爱护自然。用心接近自然,用心融入自然。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千百年以后看到的不是满目疮痍。愿雄鹰还能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愿骏马依然可以奔腾在无边的草原,愿海豚依然可以唱响在美丽的海洋。
愿我们的科技能伴随着自然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入。
第四篇:自然博物馆课程
课程:博物馆主题
——自然博物馆
牛立
一、活动目标:大自然能够孕育生命,但也能毁灭生命。正是这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类成了地球的主人。地球是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我们的家园。她很大,但不是无边无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饶,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爱护自然和善待自然,甚至破坏自然,那无异于是在毁灭生命,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北京自然博物馆为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打开了一个窗口,架起了一座人类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我们真诚地欢迎国内外的各界朋友来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尽情与大自然“对话”。
——馆长致辞
1、以“植物世界”展厅为主要学习的平台,为中高年级学习本草课程打基础。
2、在活动中学习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感受植物世界的美好。
二、活动主题: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活动内容及实施:
1、教师简介、学生质疑阶段:根据老师对展览内容的介绍,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汇总后筛选,准备参观。
2、参观实践阶段:三个展览部分,以第三个为主:植物演化部分、植物景观部分和植物功能部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究的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3、总结展示阶段:
(1)你(或你们)小组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2)教师协助:以不同形式展示你(或你们)的收获:知识、能力方面(3)教师总结以上方面的表现以及在参观过程中纪律、文明方面的表现
四、评价:
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等级: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最后统计得星数。评价项目:
1、问题解决的情况
2、展示的内容你是否感兴趣并了解
3、展示的过程是否清楚
4、纪律、文明方面的表现
第五篇: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如恐龙那般强大的物种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灭绝后,地球上慢慢地衍生了人类,并通过数百万年的发展最终“统治”了地球。
从茹毛饮血到今天的各式色香味俱全的精美佳肴,从原始的洞居穴居到今日的钢筋水泥铸造的摩天大厦;从树皮遮羞到各种丝织品人造革;从远古的巫医到今日的各种高科技医疗产品...这其中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似乎是地球的环境适应了人类的进步。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类的思想愈加深邃广阔。也许有一天人类甚至不需要步行,而可以每个人都驾着一小型飞机在空中飞翔,那时候的交通——天空,将会更加四通八达,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一切都不需要人类亲自劳作,就像现在的比尔盖茨家全自动化电脑化;我们可以通过影片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是导演,每个人亦都是演员;我们不必再徒步几千几万里而到达另一个国度,而是在观望美丽的空中之景的飞翔中抵达,也许在人类还没有灭绝之前,真的能到达一种我们目前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高度的文明世界,造就一个乌托邦,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美丽的天国。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梦,有的梦我们称之为理想,有的梦就只是梦。而这无疑是一个美丽到人人为之向往的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共产主义。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没有领导者,没有国界,没有种族之别,没有任何利益矛盾的国度,不需要去争取,因为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剩余的物质产品,人人能得偿所愿,安守本分。
我在想,这样一个全世界范围的世外桃源能够实现吗?同样一本书尚有无数个哈姆雷特,怎么可能每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天赋等等都处于一个相类似甚至相同的线上?即使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存在差异就必定存
在矛盾,存在利益的空间,就必定会有争夺,摩擦、矛盾、冲突、战争,无以计数的问题存于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领域。所谓的神话世界里的上父刚刚创造了人类,没有任何的差异的人类,肤色,发色,语言。最终却以上父害怕齐心协力,没有分歧,没有隔阂的人类铸造出通天的阶梯而将人类分散于各地,赋予不同的语言让之无法沟通了事。但我们不妨为这个美丽的梦去奋斗,努力,毕竟正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前进的动力与目标,我们每向前一步,便愈接近于梦想。
地球已经超负荷,人类衍生自自然,在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内,人类所需的一切皆取自自然,源于自然,直至今日人类也只能够在小范围内合成某些产品。毫无疑问,自然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也曾在一段时期内猖狂叫嚣着要征服自然,进而大肆地改造自然。大自然因为人类的参与而面目全非,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把地球如此辽阔的地域改造得如此彻底。将地球变得千疮百孔的时候,人类终于又发现,人类将自然改造的越彻底,自然给予人类的将是更加毁天灭地的难以避免的灾难。人类永远无法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也不可能摆脱大自然的制约。
也许以后,在我们的星球还未毁灭之前,我们的世界会发展到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譬如发现了外星文明,穿越时空,成功移居其他的星球,人类能够控制并治愈艾滋病病人,也不必再受心脏病的折磨和因此不可避免的死亡,甚至长生不死。我们可以万分确定金字塔是否真是外星人所建而成,恐龙灭绝之谜、复活岛的石像之谜等等过去困惑我们的未解之谜都将一一获得解答。而在发展的同时所衍生的问题,我们相信,科学终会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解答。
科学延伸了人类的视角,开阔了人类的思维。因为科学,人类战胜了天花,霍乱,鼠疫。因为科学,人类得以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只是千千万万无以计数的宇宙星球
中的一个小小行星。因为科学,我们甚至可以还原古老的生物化石并从中窥探原始生物的生活场景。因为科学,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将视野探向了至今无法判断是否有边际的宇宙。通过科学技术,人类了解了种种曾经难以理解的奥秘。因为科学,我们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看到过去,展望未来。从过去的闭塞迷信到如今的探索宇宙、自然、人体的奥秘,科学的进步非同日而语。
人类衍生自自然,在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内,人类所需的一切皆取自自然,源于自然,直至今日人类也只能够在小范围内合成某些产品。毫无疑问,自然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也曾在一段时期内猖狂叫嚣着要征服自然,进而大肆地改造自然。大自然因为人类的参与而面目全非,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把地球如此辽阔的地域改造得如此彻底。将地球变得千疮百孔的时候,人类终于又发现,人类将自然改造的越彻底,自然给予人类的将是更加毁天灭地的难以避免的灾难。人类永远无法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也不可能摆脱大自然的制约。
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水污染,温室效应,病毒变异,核泄漏,核污染,甚至人为引发的地震海啸。大自然的愤怒,并不是对人类的报复,而是大自然被人类改造的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警示,于是人类开始寻找各种途径以求改善环境,拯救地球,更是拯救自己。
“人们改造自然的科学力量越强大,大自然给予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保护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已经迫在眉睫,但这显然并不容易,且难以达成,只有运用科学的规律,科学的方法才能解救我们的家园。
人类之于宇宙,只是渺小的存在,可人类无疑是聪明绝顶的,科学的规律,由人类发现,并应用于的实践。科学的方法,由人类在摸滚打爬中完善。科学最终服务于人类,而人类需要科学的护航,发展的上升的科学试图给与人类营养的健康的长寿的
方法,和解开种种世界谜题的钥匙,而这颗钥匙正是握在人类的手中,端看人类如何应用。
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永远保留着这一份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