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作文教学的
综合-----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江苏省扬州中学
蒋念祖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考察了各国作文教学,认为在写作训练中重视观察、思维等能力培养,重视写作兴趣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重视写作与生活的“联结”、与各科教学的“联结”,是一个重要趋势。这实际上体现了“综合教育”、“素质教育”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的培养;听说读写结合;生活化、实用化;综合教育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无庸置疑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人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人掌握文化的过程,就是人成为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语言化”、“社会化”、“人化”是三位一体的。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语言能力和思 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及其整体素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离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的提高,孤立地谈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合乎语言学习的规律、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纵观国外的母语教学,可以看到:语言教学愈来愈趋向于“综合”。就作文教学而言,所谓趋向于“综合”就是不再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写作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把作文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写作兴趣、审美情感的激发、培养,与阅读教学乃至于各科教学有机集合起来,与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集合起来:一言以蔽之——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社会化”、“人化”结合起来。我们常听到:美国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学初,一些学校就把本学期的作文题目(一般提供一个范围)告诉学生,学生据此广泛收集材料(包括到网上、到图书馆)、开展研究、探索、交流,到时学生把一大本图文并茂的研究、创作成果交上去,共同阅读、欣赏。这样,他们的作文过程就成了探索、研究社会、自然的充满创造愉悦的过程,也便成了有助于培养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兴趣和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在内的整体素质的过程。这正反映了他们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综合化”的趋势。本文拟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作文教学作一番简略的考察,希望能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他山之石”。
国外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把作文训练同时看成是观察、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不单纯是表达技法的训练。在前苏联,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传统的文体训练偏重培养写作技能,而忽视智力发展,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质量。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是写作的关键。文体训练只能解决文章的表现形式问题,不能解决文章内容的来源问题。由于注入了发展智力的内容,文体训练不再成为一种机械的文体形式的训练。例如,记叙文训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为线索,在写短篇故事的训练中,“虚构”的成分逐渐增加,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想象去写短篇小说。描写文训练,分为两类:“科学性的描写”(也称“应用性的描写”)、“艺术性的描写”,前者注重逻辑思维,后者注重形象思维。议论文训练,侧重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写议论文的过程就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写作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融为一体的。他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公开推荐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么中学一至十年级的233个作文题。从这些题可以看出,他不仅把作文看成是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手段,而且看成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233个作文题中,数量最多的是“写生”性质观察作文题(共有116个,占总数的5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语言脱离思维的重大弊病。“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因此,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他认为学生观察实物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也有助于独立地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并且在观察中,每个学生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成百上千种联系的,所以各人的思想不会雷同,他的语文表达必定“带有深刻的个性”,“具有自己的独创性”。简言之,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而此三者,正是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三根支柱”。
观察作文的题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艺术性的描写文,例如《学校附近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树林里的冬日》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最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他身为校长,经常抽空指导学生写这一类文章。他说:“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森林、果园、田野、划地、河边去――语言在我手中成为武器,我借助于语言,使孩子们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孩子们感受到和体验到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色彩,而美则通过语言进入他心灵。”另一类是科学的描写文,例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湖与河(比较)》、《蚂蚁的生活》等等。写这一类文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有关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基础知识。
在欧美国家的作文教学中,美国的作文教学是最有代表性的。本世纪以来,美国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重视听而轻视写作,到“自我表现”,再到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并重。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直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共识。美国佛罗达大学的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指出:“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于1979年制订出《英语教学纲要》,于1982年10月经过理事会议论通过。《英语教学纲要》强调了培养包括写作能力在内的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重的教学理念,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内容如下:“思维技巧包含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并且存在于英语教学的读、写、说、听和观察之中。分析、分类、比较、形成假设、进行证明、做出结论的能力,对所有成人的推理过程来说都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推理的,还是直觉的,都是帮助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处理学习经验的一种方法。”这些思维技巧可分为三个主要范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这实际上既包括抽象思维,又包括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这样就使得作文训练与右脑开发、审美教育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的写作教学包括写作基本能力训练、表达方式的训练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有多种训练体系,其中有单向的也有综合的。例如唐纳德.姆奎德和罗伯特.爱特温合编的《写作中的思维训练》一书,属于思维与表达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体系,其纲目如下:“(1)开篇:用词;比喻(隐喻);观察和推论;抽象和具体;(2)理清思路:下定义;分类;说明;(3)发现相似点:比较和对比;比拟和对比;(4)发展顺序:描写;叙述;过程分析;原因和结果;(5)提出主张:争论;说服。” 这本书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训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我们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各国作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趋势是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积极性。美国教育家唐纳·格雷夫斯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本能的体现。作文是编密码,要比解密码的阅读更为容易。调查证实90%的儿童在开始上学时就认为自己会写作,而认为自己会阅读的仅占15%,由此提出反传统作文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观点:广义上讲,作文并不是从识字以后开始的;可先学写作,再学阅读;一二年级即可边玩边画边写作。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 达维多夫和语言心理学家玛尔柯娃认为少年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循序渐进地发展语言的各种功能。主张以发展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主线,把“语法”、“作文”和“阅读”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建立一门综合性的语文程一一“语言表达理论”课。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各门艺术教育均以创作为主线,有关知识的介绍、艺术欣赏、评价活动等等,都围绕着这一主线。哈佛大学零点中心认为,应该而且可以用“艺术档案夹”的方式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自己选择或者互相(也可以与老师合作)选择作品,编入自己的作品集,还可以为自己或同学的作品集撰写评述、介绍的文字,最后可以把这个“艺术档案夹”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方式首先是不仅把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也把学生当着评价的主体;评价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最终鉴定,而是对学习过程的不断的监控、对学习兴趣的不断的激发。这种方式在美国的艺术教育中风行一时。这反映了一种重要的观念: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一样,应当把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日本在作文训练上重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写作的动机,想写;第二,要有写作的生活素材,有东西可写;第三,有表达能力,能够写出来。日本语文教学界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视为写作教学的基础。日本学者认为,学生能否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并适当选材,是作文教学的一道难关,跨越了这道难关,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甚至惧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没许可说,没什么可写。其实写作素材是观存在的,只是没有意识到。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归纳起来,进行分类,制成作文题材表,以提示学生发现题材。题材表如下:(1)、家庭生活:我家的早晨
我家的早饭
我的父母
家庭的魁力
我的理想和家庭
兄弟之间
家庭的压力(2).学校生活:校风
老师
友情
我的同伴
理解的喜悦
考试
才大学的目的比赛
体育的魁力(3).社会生活:我的街道
国民的公众道德
自由和责任
新时代和我们应有的态度
宣传战
广告的伦理
现代文明的批判
机械和人关于职业
女性和职业(4).自己:说我反省自己
意想不到的自我发现
我思想的转变
我的理想
为什么活着
虚荣(5).人世:忘不了的人们
患者的专职医生
给我影响最大的人
恋爱男女平等
多种多样的性格
时代的变迁(6).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力量
科学的恐怖
科学发达的原因
技术的意味我读过两遍的书
我的读书法
我喜欢的诗及其理由
最近的绘画展
感人的音乐(7).自然:自然的美
旅行
早春
风
海
云
大都市
田园
新耕地
高速公路。
这张题材表所列的项目包罗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大都有新身体验,但是如果不去提示,学生就难以意识到。在这种提示之下,学生作文就会在头脑中浮现在种种情景,从而避免没话可说、没有兴趣写作等情况。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贯传统,但是目前的趋势,更多的是把阅读看成写作题材的重要来源。比如,日本语文教育界认为作文训练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作文和阅读联结、作文和生活联结。作文和阅读联结: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活动。例如:(1)读后的感想和意见(评价、鉴赏)(2)读后的联想和想象(3)续写把课文中的故事接续下去(4)扩写就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展开想象(5)仿写(6)以主人公或作者为对象写信(7)对课文说明、评论的事情质疑。此外还有直接反映课文内容的练习,如摘录、写提要、改写等。苏霍姆林斯基重视阅读的思想教育意义。他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不能仅仅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应该把掌握阅读能力作为一个开端,使学生学会“借助书本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和自我”,“攀登上智育和美育的顶峰”。因此,他十分坚决地把读书笔记列为作文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借以进行爱国主义、道德和审美方面的自我教育,阐发个人的志趣和理想,并且发展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巴甫雷会中学的作文题中,读书笔记的数量占第二位(一共有98篇,占总数的42%)。读书笔记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例如《杜布罗夫斯基身上什么东西最吸引我》(普希金的小说《杜布罗夫斯基》读书笔记)、《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吗》(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读书笔记)。另一类是对课文中的格言或谚语开展议论。例如《“个人即使伟大,毕竟还是微弱的”(高尔基语)》、《“诚实比一切都更接近于伟大”(维克托.雨果语)》。把阅读作为写作题材的来源,可以消除“无话可说”以至说假话、大话、空话,视作文为畏途的弊端,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从阅读中当然还可以学得写作技法,培养、形成语感,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思想感情,等等。但这些效应的取得,大多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希望立杆见影、“一课一得”,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能反而“欲速而不 达”。
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是当今世界语文教学的共同趋势。口头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类社会才出现书面语。口语一直是人类最常用的交际工具。正常的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总是离不开听话、说话。口语出口成音,诉诸听觉,不需更多的外部条件,表达方便、迅速。据统计,一般的人口述速度是l50字/分,而书写仅为20~30字/分,前者约为后者的6倍。语音稍纵即逝,所以学生听话需要有高度的注意力、敏捷的感 知力和必要的记忆力。学生一边听,一边理清语脉,准确地理解语意,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遣词造句,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对方。说话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迅速地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理思清路,对于语音、语义之间能作出快速的双向转换。这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具有重耍的作用。口头语是书面语发展的前导,所以口语的听说训练,是读写教学的基础。从儿童出生后言语发展总体看,听说读写有个递次发展的过程,首先是会听说,然后是会读写。正是由于儿童入学前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句,才使学习书面言语成为可能。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际交往更加频繁。传声科技的进步,借助先迸的通讯设备,听说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这样,听说的运用越来越广,视听信息在人们接受的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心理学专家指出,在都市化的社会里人们当众说话是不可避兔的,如果老是畏畏缩缩或吞吞吐吐,辞不达意,是绝对与成功无缘的。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口头言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话要能够辨别正误,理解深层意义,讲话要严密,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与机器对话,要求人们必须说严格的标准话,不规范、罗嗦、含糊不清的口头表达必须予以改造。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口语活动往往与直观的场景、具体的情景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各种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了当今教育生活化的趋势和综合教育、整体教育的理念。
美国一些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设“传通科”,教学内容包括通讯、传达、联络等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市立学区语言艺术课程说明》对口语教学要求作了如下说明:“在结构方面,学生将能够:1.提高口语交际技能;2.在口语表达中表现出对语法、用法和句法3.根据不同的听众选择话题和词汇;4.为演说准备笔记和组织思路;5.富有想象地使用语言。.在释义方面,学生将能够:
1、在口头表达中将新旧信息联系起来;2.参加非正式口语活动;3.运用采访技巧获取信息;4.用口头交流形式进行娱乐活动和信息传递5.参加小组交际活动;6.为演说/汇报准备并整理笔记;7.口头表达对文章的理解;8.对不同听众的要求作出反应。.在运用方面,学生将能够:
1、熟练运用采访技巧;2.对特定听众进行口头解释和说明;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和运用口语交际技巧4.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听众进行不同风格的5.培养和运用作决定的技巧。在跨学科方面,学生将能够:1.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思想和语言;2.与他人合作完成口语课题任务;3.参加个人、小组和全班的语言学习活动;4.主动参加群体学习活动。”由此不仅可以看出他们对口语能力的重视,而且可以看出,他们是把口语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许多发达国家在课程标准中已经设有“视听教学”一项。《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市立学区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中对“视听教学”要求规定如下:“在结构方面,学生将能够:1.识别作者的风格;2.识别正确、恰当的语法、措词和句法;3.通过视/听不同的媒体扩大词汇量;4.欣赏不同形式创造性表达的美。在释义方面,学生将能够:1.发展评判媒体和评价口语表达所必需的批叛性思维技巧;2.认识到节奏、方言、沉默、抑扬顿挫对提高演讲和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性;3.在视听中集中注重主题及/或情节;4.从视听活动中获取信息;在运用方面,学生将能够:1.形成主动的听力技巧:①听且理解指令性说明;②在班级讨论中倾听同学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2.别人朗读时认真听讲;3.利用媒体激发学习和思考;4.培养欣赏艺术、音乐和文学的能力; 5.利用电子媒体加强和促进语言学习; 6.进行娱乐性视听活动;7.借助科技手段和其他媒体表达思想。在跨学科方面,学生将能够:利用批判性视听促进跨学科学习;参加个人形式、小组形式、大组形式的视听活动;合作完成语言艺术课题练习;通过视听活动了解语言和文化的差别;积极参加群体听力活动。”这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得革命性变化,一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教育观、整体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思路、方向。
作文教学的又一个趋势是生活化、实用化。生活化倾向在日本作文教学的发展轨迹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前所述,古代日本的作文教学明显受我国影响,以我国的《史记》、《孟子》、《唐宋八大家》、《东莱博议》为范文,多写合乎圣贤思想的空泛的议论文章。20世纪初(大正时期),日本作文教学开始接受欧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作文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空泛的模仿议论,转向写实主义的主张,提出用口语化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文章风气和作文教学方向为之一变。20世纪30年代,日本又发起了“日常生活作文运动”。这一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文本身,还在于为学生(包括教师)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提高学生和家长关于人权的认识,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一系列社会改革,包括教育制度的改革,日本作文教学又经历了一次大变革,作文教学理念受美国教育思潮的影响,由以表达自我,反映日常生活为中心,转变为以适应社会需要,表达社会为中心。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已不是反映个性,而是交流信息,传达思想。因此,记录、书信、报告等实用性文体写作开始盛行。这反映了作文教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日本作文教学理念的这一转变,集中体现在文体论争上。重视自我表达是日本的作文传统,重视社会通讯是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这场论争的关键所在。二战之前,“实用的”文章是置于“文学的”作品之下的。作为论争的实绩,现行的国语教学大纲产生了根本的转变。大纲规定,学生除了写“表现自己的文章”(包括日记、书信、感想文和生活文等。这类文章以培养个性和创造思考为目的)之外,还要写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包括记录、通讯、报告、评论等。这类文章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为目的)。从日本战后作文教学的实际看,作文教学的目标明显转向后者,因而,记录、书信、报报、说明、评论等实用性文章就被置于重要地位、而学生的自我表达文章则居其次。作文和生活联结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观察和调查,是把学生放到一种能激发写作动机的情景中。日本的生活文、记录文、报告文、感想文种种文体名称就反映着作文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例如本地召开体育大会,就让学生为外地来人写本地导游用水呼吁书等等。调查报告大多关注人们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河水污染、森林保护等。其他如关于方言、汉字使用频率、人名变迁等问题的调查。与调查报告有密切联系的是记问记,如向有体育专长或爱的老师采访体育运动技巧,访问出国旅游的人谈见闻感受等等。这种真实的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写作活动和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样式,也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所实际的需要的。前苏联的语文教育界,作文面向生活是有共识的。他们批评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文体训练,只能解决文章的表现形式问题,却不能解决文章内容的来源。为些,他们强调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主张让学生多写观察笔记、日记、工作报告、书信、书评、影视评论等。因为这些文章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和关心他人,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在上文已经有所介绍。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严峻形势,教育界提出了“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教育改革主张,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语文教育。随着电视电话现代信息手段的出现,人们在思想上认为读写能力已不重要,口语可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根本轻视写作教学。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范围内新技术的兴起,使美国认识到落后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时代的需要,“恢复基础”的教育改革运动应运而生。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英语教学纲要》强调了培养包括写作能力在教学的实用功能。美国写作教材中,写作训练目标和思维训练目标都带有明显的实用化倾向。写作目标要求是从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如强调写作是与别人交际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听众(或读者)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向别人呼吁并且能说服别人的写作技巧等。思维训练目标中把创造性思维列在首位,并在逻辑思维中提出了能够创立假设,并预见结论的要求,这些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写作教学的实用化倾向,在欧美国家有着重要的社会生活背景。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我们不认为大学毕业就是可达到的终的目的,相反,有意识地使一个不论是写还是说的方面做到语言的规范化,那就给了他一种能够支配自己命运的、没有任何技巧可以与之伦比的力量。”这里说的“能够支配自己命运的、没有任何技巧可以与之伦比的力量”指的正是写作的实用价值。下面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叫杰克.奥布赖恩的青年,高中毕业后,自己办了一个汽车修理站。在他记载两周来的对外活动的一张清单上,列有如下内容:1. 拟一份“星期日不休息”的广告给当地报社。2.准备一份招工广告。3.为顾客填写一份保险估价单。4.填写一张一年当中“估计收入”所得税报表,并且解释“估计收入”比前一年降低的原因。5.刚买一个月的猎枪托上出现了裂纹,就此事给函购公司写一封抗议位。6.给一位帐单过期的顾客写一封收款信。7.作为“小联盟”队的教练,写信给市政厅,要求把丹曼运动场辟为训练场地。8.给在大学学习的弟弟写信,把他要的零钱寄去。由这张清单可见写作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由上述可见,国外作文教学注重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应该注意的是,在注重语言实际功能训练的同时,并没有抛弃对文学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忽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关注。譬如美国,甚至把“创作”列为作文训练的一个项目,虽然这种“创作”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造,而是“一种经历的再创造”,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造性”,但仅就这一点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创造”也自然包含文学作品。譬如日本,关于写作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价值与社会实用价值的关系,日本语文教育界一直存在分歧。有人对语文教学大纲中没有强调文学教育表示不满,主张文学教育与语言实践结合,并从理论上因定文学教育的地位。事实上,二战之后的日本的作文分类中表现自我的文章仍然占有相当的地位,例如,训练学生写内容具人性化的日记、书信、写形式艺术化的诗歌和小说;并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保持了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而前苏联在作文训练的起始
就把文学创作和想象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例如中学记叙文写作中最简单的一种称做“短篇故事”,其结构通常包括开端――高潮――结局三部分,写短篇故事的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写作中“虚构”的成份逐渐增加,也可以说是在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造象去写短篇小说。
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协调个性发展与实际需要的关系成为语文教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无疑这反映着人文精神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也必须涉及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实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二者失衡的方向是不同的,当在某一方向严重失衡时,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平衡,这是必然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从人的未来发展来看,二者不可偏废。
以上介绍了各国作文教学的几个重要趋势。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中,以上分别叙述的几点,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从哲学上看,“综合”就是看到“整体”,就是看到组成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所具有的含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了精辟论述。在马克思看来,不仅自然事物物物相需,人作为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与整个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相互依赖、互生和共生。“综合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教育”这个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系统功能,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本质的联系。
由德国巴符州于1994年制定的《完全中学教育计划》突出体现了综合教育的观念。“教育计划”具有综合性、年级性和分科性三大特点,其目的是突出跨学科教育,促进各科目的整合,提高素质教育。主持这套“教育计划”制定的M.苏尔茨,海克托博士在她为本计划撰写的《前言》中指出:“与以往的教学计划研订相比,本计划体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我们打破了科目界限,按照年级制定教学计划,并阐述了有关教育指导思想,以便使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合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其次,减少了学习素材,压缩了教学内容,这为教和学提供了更大的活动余地,为开展小组教学活动建立基础,进而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包括培养独立学习能力、负责精神、合作共事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等。第三个特点是,为各年级规定了跨科目教学的题材范围,借以提高对未来教育思想的整体思维、综合思维和多维视角的把握。”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开展作文教学改革应当有所启发。语文教学可以而且应当与各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各科教学为语文教学阅读材料、写作题材;语文则为各科教学提供交流、表达的工具。目前,谈论“综合课程”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语文教学与各科教学的“互生、共生”,尽管谈论得不少,但实际上应当说还有“大块文章”可做。
(本文节选自《走向综合——中外母语教育中美育之比较》,有较大改动。该文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版《中外母语教育比较论集》,洪宗礼、柳士缜主编)
第二篇:10010作文综合教学
07年“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作文教学,以促学生心智发展为使命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谢佩君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进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重要理论阐述充分体现了写作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随着我们学校市级课题“生活作文”的顺利结题,我们学校学生的作文习惯与风气明显好转。学生作文已由过去的“文字搬运工”或“代圣人立言”的现象转变为今日的“从生活到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局面。学生写作素材变得丰富了,且具有时代性,学生的习作兴趣日益浓厚。看着学生一篇篇习作发表、获奖,我感到由衷地欣慰,反思自己三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的优秀习作,我们强烈地感到:作文决不是语言文字的游戏,作文的使命是服务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心,即心理,引导学生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智,即智力、智慧,引导学生形象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的快速提高。
(一)虚实结合,培养新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实训练,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教学的目的、要求进行训练,从状物、绘景、写人到记事严格要求,不偏不废,所以也就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基础。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反映在作文上:1)可使作文内容具体化;2)可使语言生动化。作文需要想象,它可以把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组合,而产生新的表象,想象力富有创造性。学生想象力丰富,会浮想联翩,思维活跃,语言生动。诚然,这种写实作文训练是夯实学生写作基础,提高作文效率的有效途径。不能仅从一些修饰词语着眼,除了积蓄大量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所以要创造各种条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主要通过阅读课,把课文中体现作者形象思维的内容揭示出来,或创设情境使学生去想象。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学生通过研读、课本剧表演感悟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到广陵与好友孟兄会合的心情。我们抓住时机拓展,出示另外一首送别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文章进行联系区别,激活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各抒已见。当说到火候时,让他们立即动笔,仿照文章文包诗的写作特点,把这一首送别诗写下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从李白的豪放转移到王维的离愁别绪上,字里行间流露出王维对友人元二的离别伤感之情,同时学生对文包诗的格式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再如学完《麋鹿》一文,我们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阐述中国虎当选北京奥运吉祥物的三条原因,藏羚羊当选北京奥运迹象物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07年“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的四条理由,学生们的理由都很充足。这样的练写必须要靠形象思维,要想象出当时的情境,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心灵空间,自由驰骋。这种方法就如画法中的写意,让学生在作文的画纸上任意泼洒,自然就妙趣横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放开胆子写,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挖掘内心,表达真体验
作家陈丹燕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多数会一点写作之道的家长,都十分痛恨孩子的作文课,认为孩子在作文课上怎么学会了欺骗,学会了不尊重事实,学会了迎合,就是没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有着相同的体会:有时候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从审题、谋篇、构段到遣词造句都作了精心的指导,学生还是千篇一律。而有时候,对于作文写法只字不提,学生却能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文字通顺的好文章来。经过思考,我明白: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感是发展学生语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在学生的作文里,反映出他们一定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当学生心有所想、情有所感时,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学生作文,还需要一定的情绪因素,要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愿望,愿意去写,方能写好。因此,学生作文应该使他们写最感兴趣和最动情的事物。
比如最近在教学《碧螺春》一文时,同学们不仅陶醉在清新优美的文字中,而且对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采茶为什么一定要在早晨;炒茶为什么要到“万家灯火”时;泡茶为何先倒开水再放茶叶;茶有哪些种类……面对这一个个极具价值的探究性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供了几本书以及几个网站,让他们自己去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并让学生就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做成资料卡片。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了几十份资料卡,有的是茶的种类,有的是茶的炒制,有的是泡茶、品茶的方法,还有的是有关茶的诗……内容丰富,形式各样。最有价值的是,学生们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归类,还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自己构建的信息平台上不断地交汇、融合,并且有新的生成。采茶,感受茶农的辛苦。品茶,体会茶的浓香。走访调查茶叶店,对各种品种的茶叶有一定的了解。这次《浓郁茶香
心香永恒》综合性学习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活动中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品味——感悟倾吐”、“自主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写得趣味盎然。
再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以第十册苏教版教材《月光启蒙》为切入口,创设情境,走进文本,用说话练习的形式“妈妈,你可曾记得
”让学生自由表达。由于有课文情感的铺垫,拨动了孩子内心的“情”弦,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白。同时我还顺水推舟,让学生把想要说的话《妈妈,我想对你说》利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再利用邮寄的形式寄到各位学生母亲的手里,同时信封内附一张空白纸,让妈妈们看了信之后回信。如果说孩子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07年“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的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母亲们写的文章更是言辞诚恳。由于利用此种形式挖掘学生内心不同的感受,所以文章也情感丰富。
(三)张扬个性,提倡新表达
目前的作文中,学生原本的新鲜生动的语言被遮盖着,表现更多的是公共语言或成人化的语言。发表的作文,大多有成人修改的痕迹,儿童应有的天真、质朴、自然的语言,以及新奇而大胆的想象很少。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提倡写自己的话,使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要达到内心的感性和外在语言表达的一致。怎样训练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呢?
1.重视模仿吸收
模仿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尤其是模仿具有鲜明写作风格的名家名篇。我曾向学生介绍过好多位当代作家的散文作品,其中,如作家毕淑敏的文章,语言很有特色,比喻比比皆是,特别生动贴切,将抽象的感受表达得可触可摸。我让学生体会并模仿,做到语言优美巧修饰。结果学生也能在作文中大量使用比喻,而且是自己创新的比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名家的语言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有目的地模仿,不失为一种充实语言仓库的好方法。如我给他们几只小动物及一些植物:“小猴、小松鼠、啄木鸟、小草、野花、蟋蟀、孔雀”进行具体的尝试。
生①:树上有一群小猴在玩耍,有的在聊天,有的荡秋千,有的还在抓痒呢!哎,几只小松鼠走出洞,用自己毛绒绒的尾巴扫着枝头的落叶。
生②:你看,一只啄木鸟在帮大树爷爷治病呢!树下的小草生机勃勃,精神饱满,还有那一丛丛的野花,在远处看像一片红云。
生③:你听,好唱的蟋蟀也不住地在墙角边鸣叫。瞧!一只孔雀开了屏,在媲美呢!由此可见,学生已学会了模仿吸收,而且体会到了修辞手法的优越性,相同类型转化为不同类型,学生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具体。2.培养“小练笔”的习惯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光靠一学期的几次大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
如我教完《滥竽充数》,布置同学续写,充满个性的想象让我欣喜若狂: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逃走以后执迷不悟,继续干行骗的勾当;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逃走后羞于见人,隐姓埋名,了此一生;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逃走后,改邪归正,苦练吹竽,最后凭自己的真实本领,考进宫去,重做乐师;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逃走后,悔过自新,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闻名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07年“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全国的吹竽高手;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著书立说,警示后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阅读教学,把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爱写,乐写。
另外,学生放开手脚写文章,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病句。教师可以不管这些,把注意力放在作文中偶尔冒出来的、有想象力的、有创新的、有棱角的一些句子上,用红笔圈出来,加个惊叹号,再在全班宣读,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就知道要努力写好句子,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来。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个性就会逐渐地张扬开来。
班中有一位极爱看书的学生,有一阶段看《安徒生的童话》入了迷,也提笔续了一回,我一看很激动,在班中大大表扬了一番,肯定她只要坚持,将来肯定能当作家。这一夸奖,使她一发不可收拾,一回接着一回,扑朔迷离,美好的结局,不仅情节曲折,语言更是老练,不敢相信竟是出自六年级小学生之笔。
作文教学,承载的东西太多。最初,学生在积极的言语思维中,去认识自我、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然而作文教学终不是“小作家”的培训,不是仅为考试的功利需要,而是引导学生发展心智,去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必然积极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第三篇:综合教学总结
一年级(2)班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拟写人:刘柳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班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重视学生课外调查活动的开展
2、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一学期下来,我班同学的手工制作与小发明都有了丰硕的成果。
3、重视把知识学以致用,增强实用性,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4、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二、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4、研究性学习内容太多,如学生写研究方案和小组活动记录卡,学生不爱写,此方面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三、改进的措施
1、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第四篇:作文综合题目
作文参考题目
1.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句,写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就有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个问题会得出甚至相反的结论。请以“角度与心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镜子能给人以收益。可是不是所有的镜子能给人以正确的答案,如果站在哈哈镜前,人就会觉得自己顿时变了形,失去了自己。可见,镜子的作用有不同,且有有形与无形之分,人应该有一面镜子,那么以什么为镜子呢?
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定,不少于800字。
3.[小引]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太阳。”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火──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请以“读书·求知”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定,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
5.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任你徜徉,任你吸吮,它给了你诗的情怀,真的教诲;抑或是你拓展了它的内涵,增添了它的光彩„„
请以“唐诗(宋词、元曲)与我”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6.人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人生是一条流淌的河,时时都在激起一朵朵浪花。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是这场戏中的角色。人生是戏,但决不能视其为儿戏,因为,戏弄了人生,亦即戏弄了自己。
有人说人生是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它的课本,需要一生去研读;它的试卷,需要一生去解答。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够找到它的真谛。
还有人说生就是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奇诡莫测。进入这一瑰丽的世界,我们将有说不尽、道不完的“人生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人生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人生曲调”。
请以“人生”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定,不少于800字。
7.“非典”流行期间,香港一位心脏科医生染上了“非典”并被送到了隔离病房。脱
险后,这位医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病房里,想了些什么?医
生沉吟一会儿说,想的最多的是,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和一般的事儿分开,先做那些重要的事情。记者追问,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医生答: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医生在病
重时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一个直白而简单的真理:生命里程中的事情,犹如邮局里的邮件,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是可以据此排序的。人生有涯,生命也必有大限。活着就是一个向着
死亡的存在,铁闸似的死亡矗立在深邃的尽头,便使生命显得异样的美丽和时不我待的紧迫。
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抓紧做完。
那么,你认为什么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呢?该怎样才能做好这最重要的事情呢?
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
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8.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而由于自身的重量,巨石总
还是滚下去,西西弗斯不得不下山再往上推。诸神觉得没有比这种机械重复无休无止的劳动
更严厉的惩罚了。而西西弗斯则乐此不疲,用每一个坚实的脚印状写自己不懈的追寻与充实的人生。这个神话故事成了执著的精神象征。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你以“执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9.诗人北岛在《回答》中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你是怎样认识这两句诗的,它引发你想到些什么呢?请以“卑鄙与高尚”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10.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你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1.一朵春花,一片秋叶,一株奇松,一棵小草,都触动着你的心灵;高山大川的壮阔,大漠苍穹的辽远,小桥流水的细腻,绿水青山的清新„„自然无一不与人的心灵融合,人也
在渴望着走近自然,放飞心灵,体会最本真的生命悸动,于是就有了梭罗,陶渊明、王维、李白„„
请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论时间,无论地点,无论身份,只要有共
同的经历、心曲、诉求、理想„„就能跨越时空,跨越一切,相互触动,相互理解。
请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3.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斧头借给我吗?
那把斧头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大方的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说犁坏
了,这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太无情无义了,这算什么邻
居!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于是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
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王生的问题出在他与别人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
会中都很重要,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14.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子户籍卡的国家。1998年,南美的一个黑客通过国际
互连网侵入瑞士的户籍网络,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注册为瑞士人,并在财产这一栏,填了
3.6万法郎。一位家庭主妇在为自己的女儿注册户口时,对前一位在财产栏中填了3.6万法
郎的人产生了怀疑,因为所有的瑞士人在为孩子填所有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理所当
然,假居民被抹掉。然而在此事上,我们不能不佩服瑞士人对财产的理解。
请以“财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15.有人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一种丑陋,都是世故的圆滑;有人认为“适者生存”,相
信执著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无为,不是闲抛岁月;也有人认为“适者发展”,生
存下来,为的是向前,为的是攀升,为的是进步。
你对“适应”的认识和思考哪种看法一致?请从“适应”这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16.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色,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皑皑。
你们已经历经了十几个春秋,应该有自己偏爱的季节,那个季节有什么特点?那个季节中有
哪些事物值得你感动?
请以“季节”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散文。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些
都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笔下。李白可谓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诗人,很多时候,他都以充满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实“自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它是我们作
为人所不可缺少的。在我们成功的时候,“自信”可以抑制住我们骄傲的一面,帮助我们迈
向另一个成功;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自信”可以让我们摆脱颓丧的纠缠,帮助我们重整旗
鼓。
请以“自信与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十六岁的花只开一次。
哲人说:一次的偶然中藴含着必然。
一次,可以忽略不记;一次,也可以作永恒。
请以“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19.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人都追求完美,而人人都难免有缺陷。完美是相对的,而
缺陷则是绝对的很多人不能坦然,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它呢?
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价值,如今是个时髦的词。什么才是你所认为的价值?追名牌讲档次?吃香的喝辣的?„„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每个人追求的人生价值又不尽相同:在科学崎岖
之路上的攀登者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理;在商海浮沉的弄潮儿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利润;对一
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说,最高的价值可能是一封抵万金的家书。
请你关注社会和自身,以“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1.《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路是高峻艰险的。路,有弯弯的小路,有笔直的大道;路,有泥泞的洼路,有清新的石径„„路可以是客观意义上的路,也还可以
引申为解题方法,人生历程。
请拓宽思路,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2.鲁迅在《阿q正传》里传神的塑造了阿Q这个人物形象,给后人以无限的话题与思
考。
请选择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3.等待,是一个多么意蕴深刻的意象„„
我们每个人的小时侯,有谁会没有试过坐在家门口等待父母归来的经历?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谁会没有试过等待下课铃响冲出校门的经历?
等待,因为我们有期待;等待,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来实现„„
甚至,有人在等待生命的诞生,有人在等待生命的绵延,有人在等待不可知的理想和未
来„„
请你用“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体裁不限。
24.分手总在下雨时。有时候,并非只有下雨才能衬托出离别的感伤,多情自古伤离别,正是因为这份感伤,使我们骤然多了一双关注周遭的眼睛,也就能发现许多平时习以为常的场景变了许多,变得跟我们的心情相应了„„
请你以“别离”为话题,描写一次别离时分的感受,体裁不限,内容要健康。
25.想象,我们未来的世界会变成怎样?早在上个世纪初,那时的人们肯定无法想象世
界可以是这个样子:足不出户可以知天下,凭借网络可以与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交往,环绕地球不用一天,甚至踏上月球的土地„„
21世纪一定是个飞速发展的世纪,将来的世界也将肯定会大变样,请你为我们描绘出
那幅你想象中的蓝图吧。以“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体裁不限。
26.中国的教育家孟轲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法国的小说家巴尔扎克说:
“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请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记叙,可谈见解,可抒情,可编故事,等等。文
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27.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你们看见了什么?”
老师问。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一部分,画中最大部分
是‘空白’。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
正在这里。”传统的思维定势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而换一种眼光则可能有新的发现。请以“换一种眼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8.古希腊寓言伊索说:“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
再说闲话。”古希腊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而
不是从他那里得到好处。”人类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彼此关爱互相帮助的重
要性。这种关爱互助不仅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
请以“关爱互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体验、见闻、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要求的话题之内。字数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29.我们课堂上都读过秦观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词句总是能引出我们许多的感慨: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恒”?„„而这些感慨恐怕也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
请以“短暂与永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0.有个志向远大的人,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世界的宏愿,一心想干大事,却无从下手;中年时代,他发誓要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人物,并定了许多计划,却一个个因精力分散而告吹;步入老年,他才发现,凡事须量力而行,于是他从关心身边的人做起,每天认真办好一件小事,终于,他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自己也拥有了十分愉快的心情。
请以“大与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
古往今来,处逆境遭受严重挫折而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者,不乏其人。一个人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先进行挫折的磨炼和砥砺,培养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增强抗挫折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2.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张中行先生说:“心在天上,脚在地上。”范文澜先生也有“天圆地方”之言,解曰:天圆是灵活的头脑,地方是钻研的精神。
阅读以上3位学者的言论,请以“敢于设想,勇于实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3.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为了修建高楼大厦,为了城市的形象,我们不惜将一些见证了几百年沧桑历史的精美古建筑拆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对这种做法的广泛关注,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在毁灭历史,毁灭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有人则说这是现实生活需要。
请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4.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所羡慕,羡慕的内容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种是虚荣。请以“羡慕与虚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35.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6.台湾学者在对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凡是有过亲人或朋友死亡的痛苦经验或个人曾经亲临死亡边缘的青少年,更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前不久,海峡两岸青年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一些台湾学者在会议交流时指出,生死经验是教育、完善青少年人格修养的一剂良方,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建议在青少年教育中适当增加一些死亡教育课程。所谓死亡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有关生死的哲理分析和实例引导青少年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经历,体会生命的珍贵,从而培养自己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
请以“善待生命”为话题,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思考认识,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37.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关爱和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请以“尊重”为话题,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38.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间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物是智者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却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齐白石的财富是虾,徐悲鸿的财富是马。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痛苦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的财富是什么呢?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9.学会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顾影自怜,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也不是让我们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学会给自己一枝鲜花,给自己画一道风景线,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黑夜,迎来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早晨。
请以“学会爱自己”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生、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综合素质作文
同样精彩的生命
不论是仙人掌还是沙漠大黄,他们都在沙漠的严酷之下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是沙漠造就了仙人掌的针状叶,也是沙漠造就了沙漠大黄的碧绿叶片。无所谓喜欢或不喜欢,无所谓伟大或不伟大,至少生命在沙漠中的每一种形态都值得我们去崇敬,就像那些在同一黑暗年代下却迥然不同的文人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却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如果因为政治的黑暗与当权者的冷酷而把晋朝比作文化上的沙漠,想必不太会有异议,一个刚刚结束分裂的国家总是对统一有着无比的执着。于是在这个沙漠上,便有了如沙漠大黄般的嵇康和如仙人掌般的阮籍。一直很喜欢嵇康,这个“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如玉山之将崩”的奇伟男人,便如同沙漠大黄一般活得灿烂,活得潇洒。他究其一生都在为了自己“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的政治理想而骄傲地活着,于竹林中大醉,在乡舍中打铁,舒展张扬而为世界所倾倒,甚至于生命将要终止的时候还能“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当真是把生命的叶片全都舒展开来,把所有水滴都收集起来,所以这个如沙漠大黄般的男人为人们所赞颂。相比于嵇康,同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就好比仙人掌,沉静安稳,但依旧精彩。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就像脱胎于屈原的“天问”,但相比其更显深度,就像是封建社会人们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极致思考,及至阮籍所写的《大人先生传》更成为后世这类文章的模仿典范,或许不同于嵇康的灿烂,但是阮籍的生命却更有广度,也同样精彩。
或许近代的战事频发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的沙漠,而在这之中陈寅恪无疑是那仙人掌,而傅斯年就更像是沙漠大黄。同是国学大儒,“傅大炮”选择了尽展枝叶以抵御沙漠,他可以当面责问蒋介石,更可驳斥自己的老师胡适,但他还是那个“史语所”的发起人,更是台湾大学历史上最有名的校长,就像沙漠大黄一样,恣意而无所畏惧。相比于傅斯年,隐忍的陈寅恪更像是仙人掌,不追求外展的生命,只是把叶片变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从当年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到中山大学教授,他的生命堪称伟大,而在完全失明膑足后,口述而成的《柳如是别传》更是那沙漠之上的奇葩。
无论是风、是沙、是炎热、是寂寞,那些沙漠中的植物都不停地带给我们力量,正如不同形态的文人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2.[参考范文]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其形成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人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越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敬佩,并且学习教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总之,教师应当和社会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好成绩、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生一心只为考试,结果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刺激便自寻短见;还有的学生因缺乏道德品质教育,以至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量事实充分地说明,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因而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把课堂变成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首先要让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抓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
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苦练基本功。没有稳固扎实的基本功,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同样,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应勤奋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并且在业务学习中,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
七、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就要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把握教育思想脉络,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要会运用,能指导实践。此外,教师还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参考范文]
重过程轻结果
——如何看待错误与创造性思维
有人认为托马斯·爱迪生的千次失败是错误,但他自己坚信那是他发现了一千种行不通的方法。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在科学家进行其他实验时发生“错误”的产物。还有许多诸如此类阴差阳错却又错有错着的事例,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尝试“错误”也是创新的机会.能发现新的“错误”这本身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过程。
现实却并非如此。当前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都在不断通过量化指标来衡量自身进步的程度和速度,这当然是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很多人过于看重目标的实现与否,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好在我们及时反思,如今慢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意识到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我们不会有螃蟹这道美味佳肴;如果没有李时珍尝百草,也许很多人仍在病痛的折磨之中饱受煎熬;如果没有袁隆平历尽艰辛而不放弃,也许我们不会有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一个个令人记忆深刻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想要重过程,就得有勇气去尝试过程。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毅力。
天道酬勤,但很多时候,我们所重视的过程可能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能遭遇千辛万苦,只有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的毅力,才能支撑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能让我们尽情享受一路的风景,不以屡次失败为苦。如果在中途放弃,留下的很可能只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可见.毅力在过程中不可或缺。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乐观。
诺贝尔失败了无数次才成功制成炸药,爱迪生也经历过千次的失败。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牙牙学语的孩童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无数次的尝试中学会了说话,生活、学业、工作尽皆如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乐观,坚信风雨之后有彩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见证风雨行程中的美丽,享受目标达成之后的喜悦。
重过程轻结果,是换一种角度看待错误,将错误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工作生活;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梦圆梦。
相信当我们学着重过程轻结果时,我们已经走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的旅途上了。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性
与积极性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然而这恰恰是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当前最亟须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很基本的道理,或许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会重视这个问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照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扩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也一样,如果一上来就学一些深奥的理论,生涩难懂,就会使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情景创设,引起关注。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进而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所在的求知欲,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方。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很多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方式方法,很多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基于知识能力的限制.对许多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一些问题作为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循循善诱,解放思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朋友问的各种不同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作为教师不可能一一去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扭转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正确认识到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却是能够做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然,这种思想教育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再以简单的大道理去说服学生。而是要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心理症结以达到说服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耐心.还要有说服力.并且要做到持之以恒。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归纳的地方.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2.[参考范文]
找准自己的定位
是雄鹰就应该在天空飞翔,是狮子就应该在丛林驰骋,是鲨鱼就应该在海里邀游。若有驰骋千里的才能,就应寻觅有赏识才能的伯乐,而不是碌碌无为地围着磨转。人生亦如此,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成就最好的自己。
“定位”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如果定位准了,前进的方向、制定的规划就切合实际,目标就可能顺利实现。定位不准,则可能失去良机,无为一生。古今中外,无数人正因定位准确,才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他空有满腹才学,却屡试不中。经历了数次科举的打击后发现,那黑暗腐朽的朝堂并不适合自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那朴实无华的市井生活,才是自己的归处。因此,宋朝的历史上少了一个人死名灭的官吏,升起了一颗璀璨的词坛巨将。他就是柳永。若不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中国历史上将少了一位优秀的词人。
她从北影毕业,却无人问津。无数次去剧组应聘,都以“你长得很奇特,不适合这个角色”为由被拒之门外,她并没气馁,不断尝试,最终将自己定位在喜剧上,凭借成功塑造。郭芙蓉”这一形象而走红。她就是微博女王姚晨。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喜剧上打磨了自己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实现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成功。
她十年体操生涯,却默默无闻。在体操上难有进展,最终忍痛放弃.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撑杆跳。因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平凡的体操女运动员,多了一个撑杆跳女皇。她就是俄罗斯的伊辛巴耶娃。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凭借体型的优势和对体育事业的执着,最终登上体坛的巅峰。
准确的定位,就像是船的舵,如若缺失,便只能随着风向和洋流盲目地飘荡,渐渐地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大海中漫无目标的航行;准确的定位,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如若缺失,就如在漆黑的夜里前行,不知脚下是否有泥泞坑洼,方向是否准确;准确的定位,就像前方的靶心,如若缺失,就如漫无目标的射击,无法衡量是否精确,更无法评判训练的水平。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现实生活错综复杂,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一定就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或者找到展示才华的舞台,但是这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夯实自己的基础,不断的尝试、挑战自己,当伯乐或机会出现时,才能牢牢地握住,绽放自己炫丽的色彩。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智慧,也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前者帮助我们确定前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目标;而后者,则是通向成功、达成目标的保证。有了清晰的定位,才能确定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而绘制前行的路线图,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
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近年来,不少高中、大学毕业生模仿明星整容的现象引起了大众的反思。我们不禁提出疑问:究竟是外表美重要还是心灵美重要呢?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想让自己变得更美更漂亮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随大流,盲目地去整容。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外表美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为重要,一个人真正的魅力在于心灵的美丽,在于内在的修养与气度。
据调查,年轻人热衷于整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受“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第二.认为整容可以增加印象分,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
显然,“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误导了许多人.它是一种极其肤浅的价值观.一味地强调外貌美.而忽视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美。2011年出现了一系列“最美”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他们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表有多美,而是因为他们勇敢救人、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给我们的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他们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外貌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而一个人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本质所在。要明白,空有美貌而无内在的人,只是一具虚华的躯壳,而内心的丰富与美丽会让你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一种真正的美。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摒弃“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做一个内心善良和丰富的人。
不可否认,美丽的外表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但美丽的外表所具有的竞争力往往弱不禁风,禁不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一个人的真正的竞争力还是在于个人的实力,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心灵的美是永恒的,它在时间的考验下愈发动人。正如歌德所说的一样,“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试想,一个外表美丽却内心空虚的人更容易成功,还是一个相貌平平但具有优秀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的人更容易成功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关键是要练好“内功”,不断磨炼自己,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浮华、短暂的外表美。我们可以去追求外在的美,但更要注重内在精神的培养,注重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2.[参考范文]
多策并举打击网络谣言
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种种网络乱象正在侵蚀着网络文明: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像管理现实世界一样加强互联网管理,避免其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
要全面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抵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政府公信力。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都应当也必须及时加以披露,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政府的声音,还公众真相,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同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谋划在先,超前做好预案,发布信息更加迅捷、具体、透明,政府才能掌控舆论主动权,重新享有公信力,做到谣言止于“治”者。
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提高造谣者的违法成本。
再次,要强化网民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辨谣识假的能力。加强辨别网络谣言以及抵制网络谣言的宣传,帮助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使“谣言止于智者”。同时,网站经营者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和拦截。切实承担起、履行好法定责任和义务。
面对网络谣言的严峻挑战,政府要联合网民打出“组合拳”,将谣言斩草除根,切实做到“谣言止于治者,谣言止于智者”,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
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
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批改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为掌握五国语言的著名作家,更是因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
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茶香持久。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以不懈的努力为保障,练就过硬的实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