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

时间:2019-05-15 05: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 姓名:郜召霞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苏波盖乡美岱桥小学 电话号码:***

邮编:014111

作文教学在语文界是历久不衰的话题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作文教学均有明确的阐释,且着墨颇多,众多同仁对作文教学进行反思,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作文该怎么教”,而“作文该怎么评”则很少去考虑。应该说批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很不容易,都非常急迫地期待着老师的评语。因此,教师的评语一定要及时和中肯,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余年,写作文评语是必作的功课,自然也有一些体会。我认为什么事都有两个方面,对作文评改也不可一概而论。作文批改是有“功”,主要不在于是否要写评语这个形式,而在于写什么,怎样写,即评语的内容。我个人认为,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窗口。好的评语,不会无“功”却大有裨益。其实作文评语是师生间推心置腹的交谈,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心理学表明,沟通越成功,它的教学效果越好。

多年来,对于如何写好作文评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富有情趣,激起共鸣。

童真、童趣是小学生作文的灵魂。在批阅习作时,如果我们总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小学生的生活与处事,以成人的语言评述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那么小学生的作文最终将成为老师、家长的“代言人”。因此我们首先应拥有一颗童心,用儿童化的语言,谈心式的口吻,为学生撰写评语。

如我班一位女同学写了一篇《我家的小猫》,我读后写了这样的评语:“你家的小猫长的多么活泼可爱,它把毛线团当球玩时又是多么有趣。读着你仔细观察后用心写我的文章,我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一切,你们家的小猫不仅令你、也令我很喜欢、很快乐!谢谢你的文章!”没料到的是这位女同学在这段评语后认认真真地写下了两个大字:“谢谢!”这样富有情趣的评语往往人在不经意间轻轻拨动了孩子心灵的琴弦,培养了乐于表达、富于表达的良好习作心态。

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要针对每次习作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写评语。首先针对每次习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写评语。如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上学期是要求学生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征,而本学期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征,更要求能运用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活动描写等突出人物的特征。显然对写人的这两篇文章,评语应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评价记事的顺序,后者侧重于评价表达方法。

其次,即使面对同样的习作要求,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也不相同。为此更要求我们洞察习作的细微之处,因文而宜地写评语。如同样是句子不通顺,一位学生是因为漏加了标点符号,另一位学生是因为用词不当,还有一位学生是因为态度马虎,写了半句话。为此我分别写上了这样的评语:①、读读看,体会一下哪儿该停顿,试着加上逗号,使句子变得通顺,好吗?②、我们常说要端正学习态度,但能改正学习态度吗?怎么改才能通顺呢?③、我读来读去也找不到下半句,马虎的你把它弄到哪去了?赶快把它找回来,使这句话又完整又通顺,好吗?因为评语亲切具体,学生读后心服口服,针对问题进行了认真修改,评语效果立竿见影。

三、充分激励,催人奋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的80%——90%。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充分发现并抓住学生作文中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使之获得前进的动力。

如有一次我给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欣赏你的作文,更欣赏你的写作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相信你能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写出更好的作文来。”寥寥数语,竟激励这位同学更加认真的写作,特别是作文草稿本上删改之细密信令人吃惊,作文水平也提高得很快,有几篇文章还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对于作文写得一的同学,我们更需要对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热情鼓励,因为他们更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与前文相比进步真大啊!”“真不简单,你把句子写的越来越通顺了!”“这几个动词用的真确切!”“加油啊!标点符号可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了。”

相对文字而言,形象直观的图画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为此,我还经常采用图文并茂式的评语。在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进步之处、独到之处、用简笔画画上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张简洁的笑脸、一颗鲜艳的五角星、一只鲜红的苹果„„学生读到这样的评语,往往爱不释手。

四、巧妙批评,令人深思

学生作文难免有不足之处,若能进行巧妙批评,化否定为建议,化要求为商量,化指责为引导,则更能引发学生思考。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作文评语:“怎么搞的?错了这么多字?真成了错别字大王了!”那孩子拿着本子,不知所措,错别字迟迟没有订正出来。我班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不少错别字,我在其错别字下面一一画上符号,写了这样的评语:“请把画上符号的字改正过来。只要认真,大部分字你是会写的;个别字查查字典,你也能改正的;如果实在不会,我很愿意帮助你!我期待着你的错别字一天比一天少。要努力啊!”结果这孩子积极地订正了那些错别字,并在以后的作文中,乐于查查字典,问问同伴老师,错别字逐渐减少。可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学生的感受、反应会大不一样,作文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五、鼓励互评,促进自主

在作文教学中,我不仅努力优化自己的评语,而且还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写评语,鼓励学生给其他同学写评语。学生们在用心读一读作文,夸一夸亮点,想一想不足,提一提建议,写一写评语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主性,提高了积极性。

如写完《犀牛的自我介绍》后,某同学在“小作者的话”中写道:“问了爸爸有关犀牛的知识,上网搜集了犀牛的资料,我写出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读后对犀牛有更多的了解。”而他的同桌在“同学的话”中写道:“读了你的文章,了解了犀牛的一些很特别的生活习性,觉得犀牛真有趣。只是如果你能把犀牛的图片下载下来附在作文里边,那就更好了,你看行吗?”

以上是我在写作文评语中的几点做法,究竟怎样评效果更好些,相信专家和同行们会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辞劳苦的精神,不断地进行工作创新,我也相信老师精心写的作文评语,定能够成为我们师生交流的窗口,使师生增加了了解,沟通了心灵,并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第二篇:作文评语尽显教师魅力

作文评语尽显教师魅力

【摘 要】老师的评语水平实际上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智力水平,通过他的批阅,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更能够衡量出他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作文评语 学生调查 教师身份

同学们深觉作文难,可老师们可能会对另一件事感到更困难,那就是为学生写评语,尤其是同时要批阅上百份学生的作文,而评语又要尽量不同,有针对性,能体现出学生的写作特点的时候,恐怕更是难上加难。老师的评语水平实际上也反映了他的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智力水平,通过他的批阅,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更能够衡量出他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

作文本是学生享受真善美,享受一种自由的精神圣地,可他们真的享受吗?翻开学生的作文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老师各不相同,可是却心有灵犀,要么严肃锋利批得体无完肤,要么生硬刻板全是上纲上线的套话,实在没话说只好鼓励孩子的精神境界。透过层层红批隐约可见热心却又苦心的语文教师痛苦。尽管我们煞费苦心受尽折磨,可学生真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吗?作文真的有起色吗?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学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看看一脸迷茫的学生和一脸痛苦的老师,你难道不好奇问题何在吗?

那么学生眼中的作文评语是怎样的呢?先看以下笔者本校抽样调查显示的结果:

1.有58%左右的学生对评语表示满意,认为评语一针见血地地指出了致命之伤,可是“说起容易做起难”,那么多的毛病,记都记不全了,以后怎能保证不会犯相同的错误呢,不少同学都在慢慢怀疑自己的作文能力。

2.近23%的学生认为评语讲得有道理,可自己的水平似乎没什么提高,每次老师都指出那么多问题,可越小心就越下不了笔,总是同样的分数写不写都没什么意思。

3.约19%的学生表示,评语有个共同点:总是先夸让我们容易接受,然后笔锋一转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作文是这样不堪一读哇。现在习惯了直接不看前两行直接看问题就可以了。

4.认为评语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没什么作文兴趣的只剩下的极少一部分人。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几条结论:1.我们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凭借主观好恶来指教学生的所谓问题。2.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谆谆教导,难以在修改稿中体现出老师的苦心。3.写作信心和积极性江河日下,越来越不愿写作文。所以可以断言我们的作文教学特别是在作文批改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存在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问题的。

如何改变呢?

评语是教师与学生切磋技巧、交流思想的平台。教师可以灵活处理自己在评语中的“身份”,把富有个性的评语当成真诚的心灵之礼送给学生,让学生愿动笔,喜修改。那么,我们如何在评语中转换自己的角色?彰显自己的魅力呢?

一、一个亲切的知音

能以真诚的阅读者的身份同孩子进行交流。请看一个教师写给茅盾的作文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可那智慧的小学老师那激动人心的评语,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读者,提起笔写下读后的感受,不仅拉近了我们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在不自觉中激起了同学修改的欲望。

例如给一个学生写秋天的作文的评语:

“原来你是个才子呀!这么优秀的作文谁都爱读。还总谦虚地说自己不会作文,可真的写得很棒。文章语句优美,特别是田野里的那段描写使我跟着你一块走进了田野。你对生活观察的很仔细,这就说明,只要做个爱观察的孩子就能写出最优秀的作文。”

教师以诚挚的口吻同学生进行交谈,那充满文学气息又富有示范性的语言,学生感受到了亲切、信任与期望,也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的。这样,就很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了――修改文章。

二、一个诚挚的朋友

能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在教学生作文的同时还要教学生做人,两者要和谐地统一起来。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通过学生作文走进学生的心里,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让学生去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比如面对这样一份学生作文:

“对于一切我早已看淡,我经历过,所以我比谁都清楚,没有什么是一辈子,例如友情,例如爱情,当一切浮华逝去,守候着我们的,只有我们的家,等候着我们的只有我们的妈妈。”

老师给他的评语是:

“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教师以这种方式接触学生的心灵,慢慢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慢慢地让学生在信任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一个技术工程师

我们不但是学生的良师也是他们的诤友,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直言不讳。

例如面对下面这段话

“我们通过电视、电脑看到日本的樱花正在凋零,落下,但春天还没结束,对于日本经济这朵落花,日本人并不急,因为他们的春天还在,而我们便是他们的春天。”

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一般都是多开鼓励,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但如果学生出现较严重的习作错误时,教师要毫不客气地指出,善做学生的诤友,直言不讳,直点毛病,让学生不仅改变方向,更主要的是不再重蹈覆辙。

所以老师写下这样的话语:

“孩子,日本是受到了很大打击,但不能叫日本经济这朵落花呀。而且也不能说日本人并不急呀!谁在那谁不急呀?他们心中可以有春天,但春天在他们自己寻找,怎么能说我们是人家的春天呢?”

教师的评语,幽默诙谐,可也直指问题中心。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修改的方向、方法,而且明白老师不是一味宠爱他们放纵他们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启发,在笑后很自然地走进生活,修改文章。使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总之,教师针对学生在作文批改时,要灵活转变角色,写出极具启发性、诱导性、示范性又不乏其亲和力的感性评语,学生读后,它的确会象一场甘霖,滋润学生渴望赏识的心田;会似一小桥,通向学生热情洋溢的心灵;更会像一小径,引导学生走向文学的殿堂……

课改这么多年,但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课堂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我们肯反思求索,在教育战线上众志成城,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可以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第三篇: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泛指教师课堂所说的所有的话,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言要平实。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学生,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炫耀卖弄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学生,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学生,作用于课堂。至于自己的功底,我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2、教师语言要幽默。为师者,谁都希望自己的讲课或说话收到最佳效果。而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教师语言要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老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4、教师语言要有激情。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缺乏兴趣,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课堂实效不高。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5、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学生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又如:“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看谁跑得最快?”等等。虽然是几句很简单的话,可对学生来说,有时就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同学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顶撞老师的学生,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6、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怎样“转型”

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怎样“转型”

实行新课改后,高中生物的内容变动较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转变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积极“转型”,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理念都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消除困惑,适应新课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位生物教师都要积极面对解决的问题。

一、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分析新课改标准和原教学大纲有何区别和联系。

1、新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在内容形式和教学理念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生物科学素养的社会需要进行选材的,同时,新课改尊重生物科学的发展现状,力图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因此,在内容编排上更具科学性和社会实用性。新课改的教材是将内容分为若干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模块,围绕三个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在选材的过程中,选的材料是生物科学中与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那是每个模块选材的基本内容。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标准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异,但更重要的差异是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等方面,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更注重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是在实践探究中促使学生成长,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则注重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的体验发展,这些差别都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深刻体会。

2、新课改和原教学大纲在对教师的指导意义上有较大的差别。

原教学大纲告诉教师如何教书,如何利用教材教书;而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怎么样用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在这一点上,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有显著的不同,也许教师会认为原教学大纲更容易把握,按照教学大纲就可以教好书,不需要自己的发挥创造,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千篇一律的,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另外,原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师需要讲授的知识点,并且详细规定了教学的进度,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授课就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成绩.3、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在对生物课程性质定义上区别较大。

原教学大纲对生物课程的性质定义的描述是“高中生物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而新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程的定义是“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从字面里看新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相比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定义要麻烦得多,同时定义区别是很大的,原教学大纲强调的是高中教育和高中生物课程的双重任务,为升学为就业做预备,这样,就决定高中生物强调结果,强调分数的特点,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素养的提高,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决定新课改教学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这是二者对高中生物课程定义上的巨大差别。

4、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上有较大的差别。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现代生物科学的特点和发展更新基础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内容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实用性,同时,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是精选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并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知识,其基本概念和原理与现代生物科学是一致的,能适当地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既能体现出基础性,也体现先进性,适合学生学习发展,这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使之能适应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从这些变化上我们可以看出,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比原教学大纲更关注知识的更新,更能体现出时代气息来,同时,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联系,能够充分体现生物课程的价值,所以在教学要求上两者会有较大的差别。

二、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拓展学习研究的领域,完成教学“转型”。

在新课改下,教师不可能按照原有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可能按照课本照本宣科的讲授知识,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读新课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领域,提高自身素养,真正完成“转型”,实现教学的突破,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高中生物教师。

1、进行跨学科整合研究。

生物科学与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跨学科整合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丰富生物课的内容,使学生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网,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同时,在生物课堂上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在的生物课程是开放的课程,和社会其他学科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只有教师不断进行跨学科整合研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

2、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减压,使学生在语言魅力的感染下爱上生物学习。众所周知,讲课时,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是很重要的,语言风趣幽默,讲解生动形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减压。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生物难懂难理解的概念变成顺口溜或者一首小诗,这样学生爱听,容易识记,促进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

3、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用单

一、重复的教学方法教学。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适合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现实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就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创设情境”,然后使学生“观察、探究、讲授”,接着“集体讨论、交流”,最后形成观念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认知水平和各项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就会显著。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成为现代地理教学重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本文主要分析多媒体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利和弊 ,探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优势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可以同时调动学生视、听、说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使学生能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1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1.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强大的动力,他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这些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学生不可能都去过,而我们也没有条件带学生去实地考察,如果仅仅依靠语言来描述,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容易疲劳。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景观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一课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许多学生难以及时掌握,可利用多媒体制作类型拼图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动手操作进行拼图训练,这样就会使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情趣盎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1.2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多、范围广,很多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大家看不到的、无法想象的,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由静到动使学生感知大量无法观察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仅靠语言和静止的图片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讲课时把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表象,理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一个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亲自感知一目了然,掌握难点。又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我们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片、黄河“地上河”形成过程的河道横剖面示意图和河床高出地面的“地上河”的清晰画面结合起来制成教学课件,就能把黄河中游泥沙淤积、逐渐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的过程及原因,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1.3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可以这样说: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这样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还能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进步”,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通过多媒体图文、动画、视音频逐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实践和社会地理调查的能力等。

1.4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外,还要在课堂完成大量的板书、板图,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图文结合一些图形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来描述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即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即加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果,减轻了学生负担。2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2部分课件华而不实,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直观固然很好,但有时候往往流于形式,一节课上完后,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有兴趣,也充满了新鲜感,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确实让许多学生大饱眼福,但是课后却什么也记不得了,把课件中老师讲解的精髓抛弃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课件的制作过分注重观赏性,华而不实,导致学生上课时如同观看电影或动画片,难怪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来的扎实。

2.3多媒体技术往往过分降低知识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被引入中小学课堂后,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表达出来,确实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但由于课件的速度过快,使许多善于思考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只能是疲于奔命地去接受,而不是通过理解来记忆。即使课件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很多图像与总结性提纲只是一闪而过,留给学生总结与整理思路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2.4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着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学生们只有听的份了,学生对教师有非常大的依赖关系。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授课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放映员,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的应用也没有起到激发和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依然要充分体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师生要共同参与到教学中去,不能为了形式的严谨,而忽视了课堂气氛的营造,忽视了教师肢体及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力。

3改善多媒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黑板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地理教师仍然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多媒体课堂,可以辅以小黑板、模型等工具,配合教学,起到加深、总结的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2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边讲边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又如学校里有矿物、岩石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

3.3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交互”性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确,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中,应该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交互”性,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地理多媒体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地理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王晔.对高中地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认识[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3]赵树然,王艳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6.[4]丁金叶.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09-23.[5]季仁沛.现代教育技术对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J].中小学教学研,2003(6).[6]庄玉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J].福建地理,2003(18).[7]张克霞.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07(1).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在新课改教学下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材的深刻内涵。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经过反思“......

    初中英语在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在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摘 要: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

    新课改中的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浅议 甘肃省榆中县吕家岘小学闫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小学生的作文水普遍较低,特别是偏僻山区农村小......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 环县四中 耿海龙 摘要:新课程改革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了更好落实新课......

    在细节中彰显教师个人魅力

    在细节中彰显教师个人魅力 2008-08-11 05:1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教育家说: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 笔者学舌......

    美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

    美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环节,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是靠他们的引导,面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首当其冲。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

    作文评语的魅力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在批阅中总免不了要下个评语

    作文评语的魅力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在批阅中总免不了要下个评语。说实在话,对于写作水平较差,作文内容平淡,写作无特色的习作,要下一个合适的评语真难。不下评语觉得对不住学生,......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发布日期:2011-11-10点击次数:702作者:正午镇中心学校 李红梅 【内容摘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