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如何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乌市六小
马玉芬
如何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看过的一则案例:
江苏某小学教师王老师,在反思他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不关注教师的作文批语。他对此做了一个调查,将学生新近完成的一篇作文精心批阅,写上详尽的批语,分发下去。一个星期后,在单元考试中又出了相同的作文题和相同的写作要求。在批卷时,王老师将学生的前后两篇同题作文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56名学生中有49名同学写了相同题材,而这49名相同题材作文中,仅有8名学生能看出较为“珍惜”教师的心血,研读了批语中的指导,对作文做了修改和调整。这一发现引起了王老师的深思,他逐个地找学生谈心交流,又深刻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作文批阅方式,感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评价霸权”惹的祸:学生因为被动挨“批”,而失去写作和修改的兴趣;教师、学生、文本三方缺少交流,“师生间平等互动”只是口号„„于是,王老师经过思考,确立了一个校本小课题《提高小学作文批阅的有效性研究》。
王老师确立了小课题后,就开始围绕这一课题,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新的作文批阅形式,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在批好的作文后面增加“回音壁”栏,留给学生写“对教师批语的批语”;讲评作文之前,留给学生对比阅读自己原作与改后作的时间;增加面批比率,与学生一道赏析他们的得意之作;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习作”„„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不看教师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主动和教师交流的热情提高了。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把小课题研究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整个过程思路很清楚,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课题研究并不神秘,无非就是动脑、细致的工作,让工作更有效。
今天,我们就从小课题研究入手,从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问题出发,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认识小课题研究。那么,小课题研究是怎样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怎样从小课题研究中获得愉快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呢?
因此,我希望今天和大家一起开启这样的一段美好的航程。
一、走近小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这段文字中,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
1、课题研究是谁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课题研究是教师自身的研究,即“自我”的研究,不是为了领导、也不是为了上级有关部门而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很明确,即从问题出发,是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研究和自己不相关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交一篇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而更主要的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三个问题也是教师做课题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题研究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肯于钻研。
(二)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有什么具体的特点?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发挥小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呢?
下面,我们从两则课堂教学案例谈起:
案例1:“站起来就说”
顾老师任教初三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经过一番考察,顾老师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才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的启示,尝让学生“站起来就说”。同时,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居然有54%的支持率。然而真正让学生“站起来就说”时,竟没有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于是,顾老师私下征求部分学生的意见,认为不能光凭“激励”,还得“强迫”,于是顾老师又公布了一项新的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同学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这个措施果然有效果,课堂气氛也随即“活跃”起来。然而,顾老师很快又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是应付老师。针对这种新的情况,顾老师经过反复思考,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主动起来了。
案例2: 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任教五年级语文的王老师,意外发现本班部分学生有长期抄袭作业的现象。但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恼怒,先是不动声色地与个别学生接触,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她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王老师首先设置了专题作业评讲课。评讲课上她先表扬了所有语文作业全对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作解题示范,几个抄作业的学生自然就“挂黑板”了。尽管在座的学生多心知肚明,但王老师仍未解开真相,这让“抄手”们十分愧疚。
接着,王老师又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了“诚信为金”节目,大家通过讲故事、演话剧、夸典型、表决心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同学们“诚实守信”的意识。
此外,王老师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改进。首先,她在班上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们积极、正确地对待学困生并给以学习援助;其次,她在平时的新授课上,特别留心学困生的表现,有针对地调整教学节奏;最后,她在作业批阅中增大了面批的分量,更加关注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这样一来,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诚挚关心,抄袭专业的现象渐渐减少,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以上两个案例就是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经典案例。在案例中,揭示出了小课题研究的几个具体特点:
1、课题研究的“自我”性:
课题研究是谁的研究?为谁而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不困难的。从上述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的研究都是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问题而研究,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而研究,显然不是为别人而研究,也不是为学校领导的研究,给不是为上级部门而研究。研究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是“我”的研究,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而进行的研究。因此,教师们搞的小课题研究具有“自我”性,真正是:问题源于我,研究由于我,成果归于我。
2、课题研究的问题性: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的研究。比如,“学生不愿发言怎么办?”“学生互相抄袭作业怎么办?”“作文评讲课怎样更有实效?”“小组合作效率不高怎么办?”“学生预习效果不佳怎么办?”“讲过多遍的题目学生还做错怎么办”“小组互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学生课外阅读量小、语文素养缺乏怎么办”、“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怎么办”、“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广大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往往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让人苦恼、很头疼,很影响正常的教学情绪,而且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所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研究,同时也没有必要做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的微观性: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小课题研究,其着眼点就是一个“小”字。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很小,往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点”问题,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个细节,或者是班里的某一个学生。
再如,小课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分化的研究”、“小学低年级图画识字策略的研究”等课题,第一个课题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分化问题,第二个课题关注的是识字问题,而且都进行了一些界定,研究范围很小。因此,这些课题就具有了一定的普现实意义,它就是适合于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去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都具有“小”的特性,是微观的研究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能够进行研究的课题。
4、课题研究的真实性:
真实是相对于虚假而言的,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就是“真问题”。如,前面提到的问题:“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怎么办?”“如何根据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更有实效?”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经常遭遇的最为真实的、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都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而不是虚构、虚假的、不存在的问题。
5、课题研究的即时性:
小课题研究的即时性,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
一方面,小课题是来自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情景性,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事前预设的、准备好了的问题,更不是提前已经知道的问题,常常都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期而至的问题。如刚才案例中王老师意外发现学生有抄袭的现象,于是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再如,某一天忽然发现某个学生情绪很低落,还爱惹是生非;又如发现某学生接连几天课堂上总是迷迷糊糊的,时不时还打瞌睡等,这些都是偶发的问题,意外发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小课题研究周期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不超过一年,少则半年,甚至是几个月或几周就可以完成一项小课题的研究任务。这种即时性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于广大一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种新的研究方式。
比如,刚才提到的“发现某学生接连几天课堂上总是迷迷糊糊的,时不时还打瞌睡”,这里面一定是有问题的。那么,这个问题在哪里?怎样去解决?我们就可以作一个案例来研究,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这样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学生。这个课题我估计一两周就可能结题。
6、课题研究的目的性:
笑话:数到一千
一个人失眠,有一天去看大夫,对大夫说:
“大夫,我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呢?”
大夫回答说:
“我教你一个偏方:你每天躺下后,试着数数,一直数到一千,过几天再来找我。”
过了几天,这个人又来找大夫。大夫问:
“最近失眠怎么样啊?”
病人说:“大夫,我好几次都是数到五百多时,就困得不行了。后来只好起床,喝了些浓咖啡,提了提神,好不容易才数到一千。可数到一千后又睡不着了。”
评析:这是一个笑话:病人不知道大夫为什么要让他数到一千个数?也就是说不知道大夫让他数到一千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一个糊涂虫。
目前,我们教师中不乏就像这个病人一样的,做课题研究的目的性不很清晰。因此常常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困惑:我做课题研究究竟是为了干吗呢?也就是说,他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这样一来,往往把课题研究当成是一种工作负担,尤其是对学校要求做的课题研究持着一种敷衍、反感、抵制的态度。
我们认为,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只是一个抓手,目的不在于完成了一份结题报告或一篇优美的文章,而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比如,一名老师的小课题《充分利用学习卷进行语文预习的研究》,这个课题有涵盖着两个主题:学习卷和预习。而且在这个课题中,二者又是交叉的。在进行这项课题研究中,需要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总结、改进,最终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做这个课题,可能平时也会考虑这个问题,但不会像在做这个课题时这样深入地思考、改进、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课题研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打击敌人才是目的;就是农民手中的锄头,目的是刨土、种庄稼。我们往往就是借助课题研究这个抓手,来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上是小课题研究的六大特点,揭示了小课题研究一些内在的要素。这六大特点显示了与我们以往做的课题有着很大的区别。我认为,教师就应该做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不断解决一些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因此,小课题研究充分体出了“我的课题我做主”的研究状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即使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
显然,陶老先生的教育观点也是主张教师多研究一些小问题,进而解决大的问题,因为任何的大问题都是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的。
实践证明:课题研究中我们只有本着“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这一理念,才能使我们变成一名研究型教师。
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所追求的境界。
第二篇:把反腐败斗争与依法治国有效地结合起来
把反腐败斗争与依法治国有效地结合起来
(周善才 吴广良 王伟华)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问题,必须把反腐败斗争与依法治国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腐。
一、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依法治腐,教育是基础。一切腐败行为都是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和影响的结果,同时也都是违规违法的行为。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提高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和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法制教育。目前,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利重于法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还严重存在。纠正这一现象,实现依法治腐,就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这是依法治腐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法制教育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二、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使反腐败斗争制度化、法制化
邓小平指出,反腐倡廉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从反 腐败斗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我们在体制、管理、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必须从治本入手,建立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堵塞漏洞,使腐败分子无隙可钻。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加快市场经济的立法,制定正确行使权力的法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为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反腐败和加强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党规和党纪条例,使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相适应,使党员干部的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从而在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要在落实党和国家反腐败法规制度的过程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和完善部门、行业及领域反腐败的措施和制度,使党和国家反腐败的法律制度具体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保证反腐败斗争的制度措施落到实处
历史经验证明,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搞好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现阶段消极腐败现象最突出的是以权谋私。从一些高级干部由腐败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权力的监督不力。因此,反腐败必须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要求不严,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 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强化党的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要管党”的原则,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现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教育和挽救那些正在犯或要犯这样那样错误的同志。惩治腐败,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决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四、必须深化改革,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比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防止和克服干部人事工作中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防止和克服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深化管理和监督制度的改革,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法规,防止和克服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乱收费、乱摊派,公款吃喝,贪污腐化,铺张浪费,行业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国家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是治理腐败问题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第三篇: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舒 健
2012年第2期 ——政治建设
三环集团公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省属大型制造企业,主要从事专用汽车、特种汽车、军用汽车、汽车零部件、数控锻压机床产品的制造及汽车和材料设备贸易。公司拥有21家全资、控股公司,设有基层党委17个,基层党支部156个,员工总数35050人。公司在2011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位列第282位,是“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三环集团公司是伴随着兼并重组而不断发展壮大的。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兼并重组了12家地方企业,针对重组企业多、思想问题多、实际困难多的“三多”情况,公司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本要求,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公司销售收入由39亿元增长到141亿元,年均增幅29.1%;利税总额由1.9亿元增长到7.5亿元,年均增幅31.6%;资产总额由42亿元增长到135亿元,年均增幅26.3%。公司党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司领导班子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国资委党委授予“全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一、针对重组企业的“包袱”问题,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2004年底,在湖北汽车集团当代汽车公司股权在全国公开挂牌拍卖流拍的情况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公司接收了汽车集团所属8家困难企业和1.7万职工,承担了沉重的历史债务包袱和人员安置包袱。当时,一些企业停产多年,职工长期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积怨很深,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转变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现实,安置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超出常人想象。省委、省政府在改制浪潮中支持三环发展壮大,在国企脱困中让三环承担责任,既是对三环领导班子的充分信任,也是对三环的直接考验,我们决心,以勇于担当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好重组任务。
始终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职工安置工作中,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一直坚守在第一线,靠前指挥,仔细研究政策,耐心宣讲政策,深入职工家庭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用真情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始终坚持有情操作、统筹兼顾。在制订职工安置方案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综合考虑职工、企业的承受力,按规定将安置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职工安置工作中,保持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稳定性,注意相关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考虑职工的实际困难,有情操作,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职工的关怀,就地解决问题,不将矛盾上交,没有因为作风粗暴引发职工上访,确保了企业稳定。
始终坚持直面难题、解决问题。经过重组进入公司的省属8家困难企业因历史债务包袱引发的法律纠纷接连不断,有的银行账户被查封,有的资产、土地被强制拍卖,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开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公司领导班子迎难而上,以对国有资产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甚至不惜以牺牲人格尊严为代价,委曲求全,忍辱负重,请求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在付出种种艰辛后,终于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企业一系列的债务,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损失,基本化解了债务风险,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针对重组企业的“发展”问题,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发展是硬道理。公司重组的企业多数是停产、亏损企业。为了使这些企业恢复生产、扭亏为盈、科学发展,我们采取加强管理、加快改革、注入生产流动资金、化解债务包袱、加大技改力度、开拓产品市场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先后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使重组困难企业逐步实现了由“包袱”到“财富”的转变。
紧紧围绕发展抓改革教育,推进了企业股权改革。针对体制机制不活这一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我们及时组织以“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主题的中心组学习,深化对股权改革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组织专项调研活动,内找企业突出问题,外学同行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及时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改革改制的舆论氛围。按照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确定的“国有控股、经营层和业务骨干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改制模式,率先在省属国有企业中实行了“二八”股权改革,将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用“金手铐”与企业紧密捆绑在一起。“二八”股改极大改变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导致的技术人才流失、职工精神懈怠的企业面貌,调动了经营者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制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锻造公司2006年底实施改制后,次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2100万元,同比增长4 9%和6 2%。
紧紧围绕发展抓创新教育,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企业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针对原有的“三管三协调”模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通过“领导干部宣讲学、邀请专家辅导学、走出厂门向外学、典型案例分析学、紧跟形势引导学、拓宽思路务虚学”的“六学”方式,有效拓展领导干部的思维宽度和思想深度,增强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确立了“战略控股+财务控股”的全新管理模式,追求“产业发展和资本增值”的双重目标。制定了《三环集团公司管理准则》和八项主要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变“人治”为“法治”,既夯实了集团管理基础,也提升了集团的管控能力。
紧紧围绕发展抓形势教育,化解企业经营危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重组过后的三环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公司更是出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月度亏损,干部职工人心浮动。面对危机,公司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宣传形势和政策,激励干部职工应对危机、化危为机。各企业采取召开会议、专题宣传等形式,向干部职工进行“五讲解”:讲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讲解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讲解三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讲解三环科学发展和转变方式的重要任务、讲解三环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步骤,凝聚了应对危机、共谋发展的共识,从而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经过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首破百亿,利税总额同比增长63.82%,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重组的汽车电器厂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由年亏损1500万元到年盈利1200万元的巨变。
三、针对重组企业的“融合”问题,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升企业的向心力
重组的企业分布在全省7个市,企业情况各不相同,干部职工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为了切实解决融合问题,形成发展合力,我们注重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建设三环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建设三环理念体系,凝聚思想共识促融合。大力践行 “心正力强、智由心生、成就客户、创想未来”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大”的发展理念,“打造百年三环,建设一流国企”的目标理念,“思想上融入三环、行动上维护三环、实践中发展三环”的行为理念,“有情的领导、无情的制度、绝情的执行”的管理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市场、像培育子女一样培育市场、像善待父母一样善待市场”的市场理念,“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预算理念,公司上下形成了坚定信念、办好国企的责任共识,潜心谋事、用心干事的实干氛围,客户至上、共享共赢的服务意识,为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四个转型(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由“本土性企业”向“全球化企业”转型),在“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打造湖北工业“航空母舰”的发展目标,凝聚了共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开展多种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促融合。积极组织开展以“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工作、创一流成绩,比作风、创一流形象,比团结、创一流团队,比服务、创一流水平,比贡献、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人心思干、人心思进、人心思先、人心思优”的浓厚氛围。公司重奖创新人才,重奖有功之臣,拿出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技术创新团队、带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管理营销团队进行奖励。除每年开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评选外,还组织开展“三环风云人物”、优秀共产党员“十面红旗”等大型评选表彰活动。近年,以“凝聚成就辉煌”为主题组织了公司十周年庆典、以“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主题举办了公司党建成果展、以“红动三环”为主题组织了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用重组之后各企业 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职工勇于创造的良好风貌来感染激励员工,有效地提升了企业职工的自豪感。
真心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多办实事好事促融合。始终坚持“发展成果让职工共享”的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重组以来,职工收入年均增幅达16.5%,每年开展扶贫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近年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320余个,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困难党员、离退休员工2600多人次,发放困难补助860余万元。仅2011年,就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解决了重组困难企业7000多人的医保、计生奖等问题,切实做到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也使重组企业的职工群众深切感受到集团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
(作者系三环集团公司董事长)
第四篇:如何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如何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新天学区钱寨小学 赵文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去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总书记分别在北师大和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青少年儿童抓起。学校要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在着力开发教育资源,搭建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做足做细做好文章,让青少年学生学得其所,知之乐之且行之,最终使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根植于心的基本素养和如影随形终身践行的良好习惯。
突出“形象化”,着力开发学习资源,使其乐学乐行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往往是言者谆谆,而听者浑浑。怎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更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努力将枯燥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小故事、小事例,这样,学生才更易于和乐于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学校要花大力气开发多样化、形象化的教育素材和学习资源,让核心价值观“活”起来,让青少年有所学、乐于学、学得到。
一是要在传统文学经典中萃取学习素材。传统文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经典诗文书画中蕴含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操,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富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认真教好教材中的古诗文的基础上,组织骨干力量,萃取更多的富含道德教育养分的经典诗文,让核心价值观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媒介,通过学生的诵读、吟咏、体味、铭记、传播,入眼、入耳、入心,最终积淀内化成一代青少年学子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底色。
二是要立足本土开发教育资源。
中华大地处处蕴含丰富鲜活的传统文化特质,这种地域文化资源因其本土亲缘和地域独特性,成为当地青少年易于接受、乐于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发本土教育资源方面下功夫。
三是着眼身边发掘示范典型。“有样学样”是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学校要注重发挥榜样的道德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感召和引领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用好历史上少年英雄的故事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涌现的大批少年英雄的事迹教育、感染、引导青少年;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和创树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好榜样,激励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生活化”,着力搭建活动载体,使其善学善行
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善于“修渠”、搭载体,力求让青少年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一、是用好传统教育活动载体。我们长期开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和经典诵读、书香校园、行为规范教育、学雷锋见行动、青年志愿者、亲子义工、缅怀先烈、国旗下讲话等主题教育,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活动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成的活动平台,使之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二是开发更多生活化的新载体。
首先,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主阵地成为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其次,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国学讲堂、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厚重底色,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第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家庭、社会扩展,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第四,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网络文化优质资源,搭建青少年网络生活的新载体。
突出“日常化”,着力建设长效机制,使其常学常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而知之、行而践之是核心,常学、常行是关键。要避免抓抓停停“一阵风”和“雨过地皮湿”的浅短效应。
一是切入点要小,使其易于实践。
育德入心,成德于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切入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无处不在,学习感知它可以是一句诗词,一笔书写,一幅图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时不有,见面点头致意、随手关门、按时到校、讲卫生、言语文明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切入点越小,就越易于实践,就越有实效。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其勤于实践。学校要充分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构建和完善评估激励机制,为鼓励青少年不断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障。一方面,要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榜样”,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优秀集体创建和校歌、班歌征集与宣传活动。一方面,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凝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形成常态化、生活化教育模式,增加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素质综合评测中的比重。
三是着眼点要远,促其养成习惯。
俗话说,做成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同一件事。我们提倡学生日行一善,我们更注重引导学生终身行一善。学校要在坚持抓好每一件小事上有恒心,在日日常抓一项常规上下恒力,探索建设青少年学生知行核心价值观档案,实施长期跟踪教育,久久为功涵养学生美好的品性,助其养成伴随终身如影随形的好习惯。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
《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学生学习的信息渠道更广。数学课堂中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的引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数学思维明显减弱,数学运算能力下降,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也出现了“危机”。许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计算的正确率严重下降。特别是进入六年级后,分数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更是低的可怜,可以说成了计算失误率的重头戏。
“分数乘法”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它贯穿于六年级数学学习内容的整个过程,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的内容。于是分析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及探寻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对策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的小课题研究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及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得出提高分数乘法正确率的对策,提高学生分数乘法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灵活的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
算,以及解决更多的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失误的成因。
2、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的策略:
a.进行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复习巩固,为正确快速的约分奠定基础。
b.以口算能力训练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课堂教学中,让口算成为小学生每节数学课课前复习的必修课;课外作业的练习中,使口算渗透在练习题的每一个环节中。
c.进行分数乘法的算理的分析指导,运用课堂板书的示范作用,明确计算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
d.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一是计算前的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计算后,可以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e.加强典型题和易错题计算技能技巧的方法训练,强化解题意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f、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化抽象的数字计算为直观的图形展示,以形导思,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思想。
g.以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数感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4、做好示范作用,加强书写格式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书写工整整等的良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做试卷、问卷、访谈调查研究学生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阅读文献,了解高年级学生的心里,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研究法:寻找两三个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的专项的调查实验,总结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收集活动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
请教专家,了解小课题的本质属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新的课堂教学“增效减负”改革理论确立研究方向;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1月)。
通过做作业、做试卷、笔算竞赛、口算竞赛等活动,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及错误的原因。
通过“镇级教研组活动”讨论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研究汇报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采用“集错本”及时收集错题,采用“回音壁”和“反馈信息栏”等进一步巩固知识,强化学生对计算本质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训练方法和教育策略的研究。
3、总结阶段。(2011年12月)进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具体实施过程。
1、认真学习,制订研究方案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过反复的琢磨和筛选,终于确定了小课题研究的题目。在选题确定以后,为了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研究内容,有效地开展研究,制定了小课题研究的方案。方案制订出来以后,经过专家的指导,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深入调查,完成报告
课题研究必须在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研究之前需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深入教学实际,调查研究。只有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调查问卷、报告分析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够根据分析的数据找到造成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因此,研究伊始,根据需要制订一份调查问卷,对本校和兄弟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及部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通过调查,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通过归纳,找到了造成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并形成书面报告,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和理论的依据。
3、按计划阅读,写读后感,提高数学素养。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他能充实你的头脑,增长你的见识,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真实的教学案例。本课题立项之初,就阅读了不少和小课题相关的文章,查阅了不少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课题立项后我又在课题管理博客中仔细的阅读了以前立项的课题方案及研究的内容以便指导课题方案的书写和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深感经验不足,理论功底浅,于是不断从书籍和网络中汲取营养,给自己充电。此间,读《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小学教学心理和教学设计》、《小学开放题测试与分析》、《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等书籍,观看了名师的教学录像并仔细的聆听了兄弟班级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专题研究》的阅读中,了解了数学的本质和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教学心理和教学设计》中,再次重温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分析,使我了解了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小学开放题测试与分析》中,了解了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个个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真实的报告分析,使我坚定了做好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华应龙的《角的度量》一课使我经历了心灵的洗礼„„我在读书中学习,我在读书中完善小课题的研究。
4、扎实上课,研讨中提高教学的温度和深度。
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在教研活动中提出问题,集思广益找到最好、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期间,我先后组织了两次研讨课和一次观摩课。在研讨课中根据兄弟班级教师提出的建议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找到突破重难点的最有
效的方法;在观摩课中找到自己和名师的差距和不足,在教学中汲取经验,在锻炼中成长。
5、在活动的开展中提高计算正确率。
分数乘法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了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和造成计算失误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到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方法和对策。并在竞赛、检测和“小小数学活动室,成就人生大舞台”活动开展中证实了对策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小学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获得了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对策,并在学生的作业、测试、竞赛等活动中证实了策略的有效性。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了计算的乐趣,点燃了学生计算的热情,分数乘法的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做计算题了。为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在整个过程中,我校撰写了6篇读书笔记,完成一些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总结等。在研究中写了两篇调查报告和两篇阶段性总结,对课题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调查与研究,获得“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1、调查统计得出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1)书写格式造成的错误:
a、列分数乘法算式时只占一行,书写拥挤
b、分数乘整数时,把整数和分母写在了一行,误认为整数作分母,把它和分母进行约分。
c、约分时把整数约约分后的数写在了整数的下面,计算时作为分子乘了。(2)计算方法、技能造成的错误
a、计算法则运用的错误,如:整数和分子约分;乘除混合运算时无论乘除法都乘倒数;约分乱约或约不成最简的分数
b、分数乘法的意义不明:如:数形结合的题目不知如何来做,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不知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
(3)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
a、分数乘法时,仍习惯按整数乘法的格式、计算方法计算。b、思想上不重视计算题,做题粗心马虎,抄错题或看错数等。
2、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失误的成因。(1)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知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a、概念不清、意义不明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掌握数学概念,明确计算的意义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首要条件。概念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问题的概括,意义是对算式的理解。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概念,明确计算的意义,那么学生所做的任何的计算都是徒劳无功,没头没尾的。然而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计算方法的教学而忽略对计算意义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因不明确计算的意义而囫囵吞枣的乱计算。如:在《分数乘法》的测试中学生在看图列算式和根据算式画图这题做的错误率较高,归根结底是不明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计算的意义造成的。
b、法则不熟,方法混淆
计算课中计算方法的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是计算课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计算的法则,才能又对又快的计算出结果。学生一般在当堂课中就能很快的掌握计算的法则,然而由于理解不透彻,导致在综合练习中总是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如:分数乘法计算中分数乘法的法则是::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学生在整数乘分数时,没搞懂这里的整数为什么做分子,而总有部分学生用整数和分子约分导致错误。
c、基础不牢,计算不实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知识之间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的,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它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总有部分学生,因约分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会求最大公因数所制,所以基础知识的回忆对新课的学习尤为重要
(2)技能方面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缺乏熟练的口算技能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它既是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计算能力,又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我曾与其他数学老师交谈时了解,数学老师碰到普遍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分数乘法学生只懂算理,可总是算不对。原因是乘法口诀不熟练,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掌握不熟练,口算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②缺乏估算的意识
在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练习中有个比较大小的知识: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另一个因数大,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另一个因数小。乍看上去这个知识没什么重要的,几乎没有人会注意他的重要性,其实他恰恰是分数乘法估算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6×4/3=4/18=2/9这样的显而易见的错误,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估算的意识。
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多年以来在所有人的观念中都认为计算就是算数,是为了求得得数而计算,就得一步一步的算,没有什么好法。正因为受这种思想的禁锢,所以学生缺乏解决计算问题的策略能力。使学生的计算课变的枯燥无味,成了纯计算课。学生的计算结果无法检验,结果的对错无法确定,不会把数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2)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 感知粗糙
由于计算本身枯燥无味,形式简单,这样就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不精细,加上学生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不祥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会使信息失真,造成错误。如:在分数乘法的计算中,经常有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把2/3抄成3/2,把5/12抄成了12/5.②思维定势
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用
习惯的方法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如:在没有学习分数除法时,学生能游刃有余的计算分数乘法,可是在学习完了分数除法后,由于分数除法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长时间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从而使部分学生无论遇到分数乘还是除都直接乘分数的倒数,导致错误。还有在计算1/2×1/2÷ 1/2×1/2 这个算式时,很多学生会因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不加思索的等于1。这都是思维定势惹的祸。
③注意失调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稳定与分配能力是影响学生计算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经常注意或者把注意同时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由于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如计算3×6/7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约分的数上,而忽视了计算的方法,把整数3和分子6约分,导致错误。
④不良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教师平时训练的力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如计算时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笔算;有的演算不用草稿纸,而是随意地在桌面上、作业本或试卷背面及边缘上,甚至在手掌背上演算;计算时也不注意审题估算、检验等。
3、探求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
课前的复习是对学生以往知识的回忆,通过对旧知的提取,从而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
①复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在分数乘法的计算中分子和分母的约分是计算中的重难点,而约分就要用到求最大公因数。所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成为复习的重点。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有针对性的设置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有关练习。练习要有层次从一般到个别。重点练习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正确快速的约分奠定基础。
②回顾分数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计算,是由分数组成的,所以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数的意义对学生在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得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复习分数的意义势在必行。
(2)加强算理及法则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具体方法有:
①进行“分数乘法”的算理的分析指导,运用课堂板书的示范作用,明确计算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结合图形在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尝试错误法”的不断引导下得到计算法则。
②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化抽象的数字计算为直观的图形展示,以形导思,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思想。
③以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数感能力。
(3)设计针对性练习,排除干扰因素。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计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方法:
①以口算能力训练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课堂教学中,让口算成为小学生每节数学课课前复习的必修课;课外作业的练习中,使口算渗透在练习题的每一个环节中。
②重点引导学生搞清整数作为分子要和分母才能约分的理由,并在书写格式的指引下和巩固练习中加深整数作为分子要和分母约分的强化练习。
③加强典型题和易错题计算技能技巧的方法训练,强化解题意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4)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方法:
①做好教师书写示范,加强书写格式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等的良好习惯。在教师板书时,为了使学生看清书写的格式,可以课前在黑板上画好格子,在书写分数乘法算式时,教师规范的在格子中书写,然后介绍书写的注意事项,我想会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书写格式要强的多。
②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一是计算前的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计算后,可以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③用好多媒体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动画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启发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运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提醒学生认真书写,细心计算,为自己添光彩。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一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在《分数乘分数》的研讨课上,有的学生讨论出了很多的方法、策略验证分数成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有的学生思维却很狭隘,方法很少,有的不知如何讨论,有的讨论出了验证方法却不敢发言„„ 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太死板。在这个注重方法探讨和倡导个性的时代,如何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成了我的困惑。
课题研究到今天已不仅局限在课题研究的狭小范围内了,我的数学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当然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研究还是浅尝辙止,如:“数形结合的教学法”,“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促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等都没有做具体的研讨„„我将继续学习,努力完善我的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
马家堡学校2011、11
以后红尘老了少年心,琴弦断了旧知音,谁给我一句
叮咛,谁看见夕阳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