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9-05-15 05:3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梅河口市海龙镇挺进街 电话:*** ***

张文博

内容提要:

朗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朗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朗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就是朗读的发音吐字要正确、清楚;朗读的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朗读的语速、语调要恰当、自然;朗读的语言要流利、生动,朗读要注意语音规范,并且掌握技巧。这些应该注意的问题解决了,朗读教学的朗读能力培养也就成功了。

关键词:朗读

注意问题

技巧

朗读课是中学语文课的一个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课程。朗读课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可以说,朗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朗读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识字、解词、理解句子,特别是写作、交际的基础,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朗读就是放开声音去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出声音,与发音器官同时参与活动,朗读就是要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再恢复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它一方面涉及到朗读的技巧,同时

又涉及到对文章的领会程度。因此,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几节朗读课就能训练提高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朗读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朗读的发音吐字要正确、清楚

发音正确。发音正确、清楚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说不能把字音读错,对形近字要注意分辨,对多音字要按字意确定读音。比如:“曲折”中的“曲”读“qū”第一声,不能读第三声。对不认识的字,不能瞎蒙,对读不准的字要勤查字典。

读音清楚。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声母读得短促有力,韵母读得充沛响亮,声调要准确到位,音节要界限分明。不然的话,吐字不清,模模糊糊一大片,文章的内容也表达不清楚,思想感情也表达不出来。另外,朗读时还要注意不能丢字,不能加字,也不能字句颠倒或错行。

二、朗读的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轻重,是指词、句、段中轻重音的变化时表达意义的一种手段,这在字面上是无法看出来的,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因此,在朗读中要准确地掌握好轻重音。

朗读中特别需要轻读的地方不多,除了有些词语中的词头词尾读轻声外,主要的还是一些特殊的内容。如表示安静、轻微等方面内容时,可读轻一些,例如:“广场回音:‘呵,轻些啊,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这段文字不能读得太重,文字中需要读重音的地方比较少。

在朗读教学中,重音具体可分为词语重音、句子中的语义重音、感情重音等。词语重音有一定的规律,也是一种语言习惯,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如:“钢笔”重音在“笔”上,“石头”重音侧重在“石”上。语义重音一般都在词句中表明事物的属性的内容上。感情重音是根据句子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重读的音节。比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里作者赞美“小蜜蜂”,对“小蜜蜂”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要重读。有时因感情充沛要重读的,不只是一个音节,一个词,有时是整个句子。比如:“家乡啊你变了,彻底的变了,曾留有我童年足迹的羊肠小道没有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宽敞的公路,社员新屋,小水库里碧波荡漾,映着蓝天„„.” 在这段句子里,有很多是重音。

停顿,就是朗读过程中词语、句子之间的间歇,也是语音节奏的一种具体表现。朗读中的停顿,不仅是换气的需要,也使控制语速、转换情绪、正确表达语句和段落含义的需要。停顿的一般规律是段落停顿大于句子,句号、问号、叹号的停顿大于分号和冒号,分号和冒号的停顿大于逗号,逗号的停顿大于顿号,顿号的停顿大于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

一个词语的几个音节之间,不易有明显的停顿,如果停顿处理不好,读破了词语和句子,读断了章节,就会破坏文章内容的表达。如:“碧/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把“碧蓝”、“天空”、“金黄”三个词都给读破了,不但听起来别扭,而且意思也很难理解。再如,“5加/2乘以3”得数应是11;若读成“5加2乘以3”得数则

变成21了。

停顿可分为句逗停顿,就是按文中标点符号的要求停顿;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语法成分之间的停顿。还有逻辑停顿,即为了突出或强调某一个事物而停顿。如“叶/没有枯”,“叶”后虽无标点,但应有稍大的停顿,以突出“叶”。还有感情停顿,是属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而停顿的。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这种停顿就突出了对蔡芸芝老师深厚的感情。另外,还有结构停顿,是层次、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比较长一些,以便在读中能把文章的结构关系体现出来。

三、朗读的语速、语调要恰当、自然

朗读的速度是指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朗读中的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形式形成的不同声调。

(一)在朗读中,要根据内容掌握语速

朗读时的语速需与情绪相适应,根据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语速的快慢在文章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朗读中句子的语气、语调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如:当你把借的书还给同学时,同学可能问你:“看完了?”句尾语调下降,语气平缓,表示肯定。假如你的同学不相信,可能再追问一句:“看完了?!”语调上升得更高,疑问的语气更强烈,表示一种不相信。你则回答:“看完了!”语气肯定,不但不容质疑,并且带有一种自豪感。一句“看完了”,使

用四种不同的语气,表达了四种不同的意思。

(二)在朗读中,要根据体裁掌握语速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文章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选了很多篇记叙文。因记叙文大多是记事、记言。一般来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句子的语调主要是根据句子表达内容的需要来决定。一般表示兴奋、喜悦、紧张、激烈内容的用高调,表示悲伤、惭愧、平静、清凉等内容用低调等等。我们应该知道,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教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强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调。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调曲折的变化。

在朗读速度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也不能任意乱读,最重要的是依照文章的内容要求来考虑语速和语调,让别人听清楚、听明白,有亲近感。因此,速度就必须限制在一定的频率之内。根据汉语的特点,一般的朗读,以每秒钟4个左右的音节为宜,过快了别人听起来就会感到吃力,甚至听不请。从文章的内容上的要求看,一般来说,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要读得慢一些,诗歌内涵比较丰富,语言又精炼,读快了会使人没有回味的余地,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文中的景物描写,特别是静态的描写,比较伤感的场面,情绪低沉的语言,读的速度也都要稍慢一些,给人清晰的印象,能与文中的内容和气氛相一致。而那些比较紧张的场面,快速的动作,迅猛发展的局势,激动人心的情节,以及人物急切的呼唤,热烈的争辩,愤怒的谴责,慷慨激昂的誓言等,读的速度都要快一些,这样才能表达出当时的情况,制造出相应的气氛。例如:朗读《口技》一文,第一段是简要介绍情况,中速朗读;第二段介绍口技人表演半夜醒来安顿孩子的情形,朗读速度可稍放慢些;第三段写表演全家人重新入睡,语速可进一步放慢,造成一种松缓的气氛;第四段写表演半夜失火的情况,十分紧张,朗读的速度应骤然加快;最后一段,真相大白,气氛和缓,朗读的速度可恢复导第一段的中等速度。

四、朗读的语言要流利、生动

流利、自然、生动,除了靠对课文的熟悉和朗读技巧外,还有赖

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领会。只有真正懂得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并在感情上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真正读好,这种流利、生动表现在朗读的自然、得体,即读得不死板,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而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把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充分地表现出来,声音流畅,语气真实,听起来跟平时说话一样,给人没有做作之感。

朗读的生动主要体现在喜、怒、哀、乐、爱、憎的感情表达上,能够把作者的感情体验和复杂的心情通过声音充分表达出来。

五、朗读要掌握基本技巧和语音规范

(一)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

一般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它的热点是胸腔、腹肌都配合着呼吸进行收缩或扩张,尤其要注意横膈膜的运动。我们还可以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呼吸训练,体会用腹肌控制呼吸的方法。

(二)发音应保持最好的音质。

因为,发音的关键是嗓子的运用。朗读者的嗓音应该是柔和、动听和富于表现力的。为此,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不要长期高声喊叫,也不要由于饮食高温或过于辛辣而刺激嗓子。还要注意提高自己对嗓音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再者,还要注意调节共鸣,这是使音色柔和、响亮、动听的重要技巧。

(三)掌握吐字的技巧。

这样能使发出的声音圆润、饱满。一要熟练地掌握常用词语的标准音。朗读时,要熟悉每个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按照他们的标准音来发音。二要力求克服发音含糊、吐词不清的毛病。三是发音吐字速

度不要太快,练习基本功。

另外,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前面已经提及就不再详谈。

(四)普通话朗读要注意语音规范

朗读中除了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要求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1)注意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在语言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区别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每个汉字的不同意义,从不同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即可。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张冠李戴地读错,这种误读十分常见。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音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50年代就

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并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

(五)要把握作品的基调

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透彻的理解所要朗读的内容,才能由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第三,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六)设计朗读方案。

就是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第一,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以及不同听众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朗读的基调。

第二,对整个作品的朗读方案应有总体考虑。例如: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排快慢、高低、重音

和停顿等。

总之,朗读课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课程,朗读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朗读就是放声朗读,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的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那么,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它是对一个人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如果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懂得朗读中应注意的问题,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取得好效果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网《中国播音》

2、中国电信网《朗读的技巧》

3、牛运清《朗读诗与诗朗诵》

4、胡裕树《现代汉语》

第二篇: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精神情操,发掘知识瑰宝,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

关键词:朗读 听说读写能力 目标 方法 过程 汉语教学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一、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就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汉语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从实质上讲,朗读是一种以书面文字为依据的全面运用语音知识技能的活动。朗读是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最经常、最主要、最关键的一项内容,是讲解课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1.朗读是一种“说”的形式

朗读是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一种活动,属于“说话”的范畴。它要求朗读者将文字符号通过发音器官“说”出来,因此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2.朗读是一种“读”的形式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形式。因为朗读者只有通过视觉“看”到文字并将之转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才能进行朗读。朗读中除了眼、脑以外,还有发生器官的参与。从读的目的来看,朗读除了要获取信息,有时还是为了传递信息。3.朗读是一种“听”的形式

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将无声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朗读者本身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听到自己发出的语言信息。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朗读是一种多感官并用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式。因为朗读需要用眼看文字符号,因此是一种阅读的输入形式;朗读又需要用“嘴”来说,因此又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输出形式,又因为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输出形式,朗读者本身又会“听”到自己所发出的语言信息,所以朗读还是一种语音输入形式。“看”和“听”表明朗读是一种语言输入形式,而“说”又表明朗读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总的来说,朗读是一种语言信息处理和转换的过程。它对视觉感知的语言信息加以理解和加工,再将信息内容转换为口语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人的言语观察、言语听觉和言语动觉(说)都能得到锻炼。

二、朗读与语言四技能的相互作用。

语言技能不同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个人心理现象。语言和言语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二者掌握的途径不同。语言可以通过直觉力掌握这种语言的言语来实际掌握,这就像儿童掌握母语一样,在掌握言语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语言规范。同样语言还可以在学校条件下通过理论学习来掌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语言体系的知识,但并不能作为交际工具使用。至于言语,则它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来逐渐掌握。作为言语交际技能的听力只有在大量接触现实的言语的条件下反复实践练习才能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而朗读与听、说、读、写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朗读对语言技能的熟练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与说属于口语方面,读(默读)与写属于笔语方面;听和读(默读)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说和写属于复用式或活用式掌握语言。朗读既与笔语有关(读的是书面材料),也与口语活动有关(把看到的言语变成发声的言语);既与领会式掌握有关(感知理解笔语),也与复用式掌握有关(发声的言语可以为人感知和理解,从而通过朗读可以转达別人的思想而且可以背诵)。没有一种语言技能是单独存在的,各种语言技能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明显的是,朗读与听、说、读、写等技能都存在着联系。朗读不仅是一种“听”的语言输入形式,而且是一种“看”或“读”的一种输入形式。由于这些特征,朗读可以对外语学习者的听觉、视觉进行多渠道的反复刺激。因此朗读作为操练听解能力的一种方式,不仅对提高听力水平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相关的语言技能也会起到提高作用。

三、朗读的目标、方法和过程。教学时,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因此,朗读教学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我认为朗读教学应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1、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段,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大大加深。

2、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我教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时,就让自己示范朗读。那激情澎湃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读到皇帝的新装被小孩子揭露出真相后,部分学生皱了皱眉头,显示出对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感到可悲。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3、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我在教《最后一课》时,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轻声跟读。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的主体角度来看,一般先由个别读,再到小组读,直至齐读。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四、朗读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搞活汉语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是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复杂系统。严格地说,书面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因为欠缺了一个语言的重要音素即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

1.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2.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

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可以积累语言材料——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具体地说朗读使学生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对此张中行先生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墨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3.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与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表现在说话能力上,学生不仅话说得流利,而且说得也有感染力。由此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通常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强。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的途径,是汉语教学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综上所述,朗读在培养学生语言四技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教学。

总的来说,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在读中求知。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参考文献:

[1]丁迪蒙.论朗读在语言文学学习中的作用[J].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十卷3期.[2]钱维亚.普通话语音·朗读·说话训练教程[J].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版.[3]张颂.朗读学[J].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版.[4]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J].华语教育出版社,2000.[5]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6]吴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J].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7]张伯昌,韩树培.听说读写教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8]周小兵,宋永波.对外汉语阅读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2007-11-23 19:53 说课内容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简析; 2)教学目标简介;

3)分析教材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难点。(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1)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 2)能力分析;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3)说教法与手段。(4)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教与学多边活动安排; 3)重点难点处理; 4)教学手段的采用; 5)板书设计。3.说课的方法

(1)选好要说的课。一是注意课的代表性,针对性;二是注意突出重点把握新的要求,力争有所突破。

(2)掌握说课程序和步骤 1)钻研教材分析学情;

2)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设计教学过程,弄清教学理论依据; 4)写出讲稿,说前演练; 5)登台说课; 6)说后评议。

(3)区别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4)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机械地按教材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领导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备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要有重点,有层次,有里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别人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 7)注意避免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4.说课的评析

(1)评析的内容。评析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和说课的内容是相对应的。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说课者对教材性质,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全面;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是否适合该学科的要求,特点;是否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析教法是否与学法相适应;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对待学生;是否明确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和学习习惯。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有弹性,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授课的内容是否科学,正确;教学结构式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教法是否灵活多样,学法是否指导得当。

(2)评析的原则:及时性,客观性,辨证性。

(3)评析的方法:同行评,专家评。评委评,书面评。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

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二、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三、高层次性

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所以,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

四、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估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说教材内容时可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2.说教材目的要求

做到正确、具体、全面。3.说教学重点、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讲读法和谈话法。还有“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查读法、疑读法、划读法、议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的各阶段,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接下来说怎样教。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布置作业的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等。

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会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如何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课书的内容分为几课时,再逐课时安排教学环节。可以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再说,可以把一个环节的内容说完后,再依次说下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上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说课内容为一体。

一、关于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技术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

2.备课所写的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对教学方案的书写具体、详细,甚至教学倒题的求解都详细罗列,以利课堂教学中重视;说课所写讲稿,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上课起一种导演的作用。

二、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 1.独白语言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2.教学语言

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样教”。说“怎样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只是不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那么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在何时用呢?

(1)设计的课堂导语应用课堂教学语言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2)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

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3)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

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

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论依据

说课中应该说出哪些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3.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

4.教育理论和名家名言也可做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不管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切忌出现以下问题: 1.理论堆砌不适用。

例如教学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据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观战出发......”,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加上“小语大纲的的要求......” 2.理论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课都用“根据大纲要求,我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这种理由只是空架子。没有实际内容,究竟根据大纲的哪一条要求,你班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你的教学实践又如何呢?别人不得而知,与其这样说为什么,还不如不说的好。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帮你认识说课,现就说课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说课的涵义

说课,就是让对教材的某章节有准备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地揭示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由评委评说,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修改,完善其教学设计的教研形式。即说课就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说案的撰写

说案,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在教学工作中,我把说课的方法简单地总结为“四说二写一展示”,“四说”即“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二写”指“写出本课课题及板书设计”,“一展示”指“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具体简介如下:

1、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大纲、教材。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要求,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大纲要求,说明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要说明本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关键。

2、说教法。说明在本课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其中有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3、说学法指导。说明在本课中将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调动后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要说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4、说教学程序。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教学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突破,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5、在黑板上写出本课课题,展示您的粉笔字功夫。

6、在投影片上写出一份板书设计,展示本课结束时,应在黑板上保留的板书内容。

7、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教学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课重点,降低本课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

三、说课的实施

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评委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呜。

3、紧凑边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罗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不要象上课那样拘谨,要有声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评委,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说课,能够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纳,深入钻研教材,主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更好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第三,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第四篇: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说课的内容

说课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内容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说教材,说学情;

(二)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

(三)说教学思路(流程)、教学手段、说预设效果;

二、遵循说课的原则

(一)科学性——说课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基本要求是: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

(二)创新性——说课的灵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说课,都应该把握创新这一原则。创新可以从细微之处做起,如一个例题、一个环节、一个观点、一种别致的设计。如果没有创新,就好比有山没有水,缺少灵动。教者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出奇制胜,才能使说课永葆“新鲜”、充满活力。

(三)实效性——说课的核心。

由于说课目的不同,说课的性质、类型各异。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仁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

(四)理论联系实际——说课的根本。说课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但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进展逐步提出,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分离。同时应该与学情、考情等有机结合,尤其是举例要有典型性,要联系教学实践、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热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统一。

三、把握说课的本质

(一)分清说课与上课。

防止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必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述说出来,使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使隐性的东西外显。说课和上课不同主要表现在: 1.内涵不同。

说课属于一种教研活动,而上课是教学实践活动。上课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说课则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面对的是学生,而说课面对的是同行、领导和教研人员。由于对象不同,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专业的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的限制; 3.目的不同。

说课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上课是教师在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4.活动形式不同。

说课是在同行之间,采用先说先听,后议后评或随说随听,随听随评的形式;而上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形式。5.评价内容不同。

说课要评价说课人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教学设计质量以及说课人的整体素质;而上课则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重点。

(二)区分说案和教案。有人认为说课就是展示教案,说课时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不对的。“说课”和“教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概念。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侧重点不同。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简要陈述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过程,侧重展示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教育理念;而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是教学预期的方案。它通常是个案;

从说课的表现形式来看,说课不是教案的复述,也不是上课的预演,而是教学设计的说明。是教师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安排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分析教学过程。因此,说课应突出教学理念的运用。

从说课的内涵来看,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虽然备课也需要理念的支撑,但是上课的理念常常是潜在的。上课时教师不必向学生讲教学理论或理念。而说课则要求教师把教学理念摆在首位,并发挥其指导功能和支撑作用。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为什么这样教。没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有了分量、力度和光彩。2.作用的对象不同。

说课的对象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的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要求教师将主体教育的思想和教学设计具体化。

四、做好说课的准备

认真撰写说课稿是说好课的前提条件,说课稿应这样写:

(一)教材简析。

简要说明说课的内容来自学科哪一册、哪一章节,重点说明本课题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课题涉及到主要知识点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附件(如图片、资料等)处理要点;确定本课题重点、难点及理由。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材的分析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重在挖掘教材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思想价值。

教材的知识价值——是由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教材的能力价值——是指知识本身所含有的对人的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教材的思想价值——主要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观点和方法的教育。

(二)说学情。

说明任教学生的基础,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由此说明对重点、难点知识决定采取的教学起点。

(三)说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所有举例说明,都必须体现目标的知识点、情感的教育点、能力的训练点。

说清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和设想,说出教学过程的整体结构、教学内容的详略安排和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说出主要环节的教学设计,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如何化简。

(四)说教法。

说明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要着眼于学生怎样学;说出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说出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优秀学生积极思维和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学生是否独立思考。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

(五)说学法。

针对所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具体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或技巧;怎样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观点、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怎样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六)说教学流程。

说出自己教学思路及理论依据。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新课的引入——课题提出——新知识讲解、辨析——范例分析——变式训练——总结深化——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一方面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处理好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展示自己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匠心设计;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设计的环节(新颖点、特色处)进行精要的说明和概述。

(七)说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技术手段,包括传统媒体(语言、黑板、实物、挂图、体态语等),现代化教学媒体(投影、幻灯、电视、录音机、计算机等)灵活选择,组合运用;包括教具、演示、板书、投影和其它教学媒体的设计和使用准备。

(八)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的内容、思路、依据等。板书内容要准确、精练,形式便于比较对照和理解。板书设计应体现:程序性;指导性;概括性;艺术性;鲜明性;色彩性。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想象;要规整严谨 ,富有美感,使人乐于接受;要便于学生知识、经验的记忆、积累和技能的提高,便于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第五篇: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课堂信息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得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证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者“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

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定。评课时应注意三点:一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但不宜太多太深。二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接了当;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三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上套。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

评课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以要揭露问题,指出错误。现在评课中的庸俗化现象比较严重,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捧。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

下载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是课堂......

    朗读教学须注意

    浅谈朗读教学应注意问题 固始县北关小学 翁玉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明确指出要把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也是学生......

    武术教学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武术教学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运动项目,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项目。在多年学校体育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演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文/田 莉 【摘 要】“演唱”(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演唱”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可......

    说课应注意的七点问题(五篇)

    说课应注意的七点问题 “说课”是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后,青年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多媒体教学正逐渐走进课堂。可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顶期效果,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违背了多媒体使用的初......

    运用讲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讲授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适用性: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关键。 启发性: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趣......

    教学设计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设计活动,不能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