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步式教学 让美术课堂轻松有效
分步式教学 让低年级美术课堂轻松有效
磻溪小学
吴利英
小学美术课以精巧、丰富的工艺,五彩缤纷的画面夺得学生的喜欢。然而,我们的美术课堂要的不仅是学生的喜欢,而是要能开发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有效性。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往往看是简单的造型、设计或制作,却常常因为它创造的抽象性或创作的多层次性(如:《泥条头像》既要学习粘泥条,又要想象头像的造型。两个知识点同时进行)而使学生在积极的发言,热烈的氛围之后,留下的是不尽人意的创作。根据本人的经验分步式教学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美术课堂轻松、活跃、有效。
一、层次性分步教学
所谓层次性分步教学即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分成两个阶段来引导。因为在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极简单的东西,对大部分低年级学生来说却是有一定困难的。在一次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一年级有一堂撕纸添画课,大致的过程是随便撕一个形状,让学生对这一形状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添画出来。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我的引导过程是这样的:
案例一《撕撕剪剪拼拼贴贴》
师:(随便用一张纸撕一个形状,问同学)你觉得这个形状的纸片像什么呢?(从不同的方向摆)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象鱼;有的说象房顶;有的说象人头……
师:选择1-2位同学对同一形状的纸(几张纸一起撕)进行添加(在实物投影仪下)。让想象具象化。
师:这一张纸片通过简单的添加真的变成一件件有趣的物体了。同一形状的纸片我们可以有那么多的想象,那更多的形状就可以有更多的想象了。师:(出示另一张纸片)你觉得这又象什么呢? 生:纷纷举手欲说出自己的想象。
师:(叫几个学生回答)。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那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想象如何呢?(出示学生的优秀范作)师:他们把纸片想象成了什么呀? 生:鸡、手、火车……
师:那你也来撕一张纸片,并对纸片进行想象添加好吗? 生:(学生作画)
以上引导过程本以为十分详细到位,既有发散性思维的引导,又有学生的投影表现,加上完整作品的引导,何况学生发言时又是那么积极,心想这堂课肯定能看到学生奇妙的想象了。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普遍的现象:
1、纸撕得小。
2、学生有意识的想要撕出有一定形象的纸片(撕纸的过程就是有意识的)。这样,(1)就达不到培养学生想象了这一目标了,(2)纸撕得小,画面效果就差了。
面对这一现象,我思考发现,我忽略了撕的这一环节,我把它蕴涵在教师的示范里了,而没想到撕与添画是两个环节,这两个过程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连在一起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在第二个班里我尝试把这两个过程分开来引导,作业效果马上不一样了。在第二个班中我是这样引导的:
案例二《撕撕剪剪拼拼贴贴》
师:(拿出一张纸)对着同学撕了一个弯曲变化的形状?
师:我还能撕出其他形状,又撕了一个形状后问学生:“你能随意的撕出一个形状吗?
生:异口同声“行”。
师:那你现在就来撕一张,要求撕得稍微大些。生:撕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
师:撕完纸以后我就要变戏法了,(拿出我刚才撕的纸片)在实物投影仪下对纸片进行添加,变成一样物体。生:都惊讶极了。
师:奇怪吧!你看我的纸片还能变成什么呀? 生:鞋子、伞…… 师:是呀!?一张普通的纸片,通过添加就变成了一件件有趣的作品。看这些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出示范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呀?说说你觉得哪张想象得最奇妙? 生:……
师:那你看看,你手里的纸又象什么呢?介绍一下。生:……
师:你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你能把你的想象添画出来吗? 生:(学生画)
通过先撕纸再引导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就分解开了,难度也就降低了。通过这样的分层次分步引导教学,这节课的作业表现与前堂课完全不同了,作业既有变化、又美,课堂氛围同样热情高涨。由此可见,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采用分步式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将难点分化。
二、添加式分步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现象:学生想象得很丰富,但在表达的时候却无法表达出来。
案例三:《奇妙的爬行》
师:引导学生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1)欣赏爬行动物的录像、图片。
(2)讨论你印象深刻的爬行动物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
生:纷纷举手,乌龟、蜈蚣、蜗牛、蚂蚱、蜥蜴、壁虎……。蜈蚣有许多脚、蜗牛背上有壳……
师:你知道它们平时会做些什么事情呀? 生:捕食、休息、吵闹玩耍……
师:那你能把它们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象一下吗?他们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生:开舞会、野餐、比赛、学习、划船……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丰富,赶快把你的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吧!生:学生画
面对学生的我真的被他们神奇的创造力所感动,在他们的想象描述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个爬行动物的活动场面。心想,今天的作业肯定十分有趣,尽情的等待欣赏学生的杰作吧!但希望和结果有时总是不能同步,创作中有的学生临摹书中的创作,是自己创作大部分画的都是蚂蚁、七星瓢虫、毛毛虫、乌龟这几种爬行动物。你们课堂上这么有趣的想象为什么不去画出来呢?询问的结果是爬行的动物看过后有些忘记了,画不出来。他们画都不会画,又怎样来表达想象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采用添加式教学尝试解决这一教学冲突。
(书中临摹)
案例四《奇妙的爬行》
师:看看你画了什么呀?你的几只昆虫又在干什么呢?师:你能说出几种爬行的小动物吗?
生:乌龟、蚂蚁……
师:在大自然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爬行动物,今天老师就让你们去欣赏一下。(出示一张有各种爬行动物的图片)。
师:你能找一个喜欢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长相特点吗? 生:蜈蚣有许多脚、蝎子的尾巴翘得很高……
师:这么多有趣的爬行动物选一到两只画下来吧!(画得有大有小更好看)生:每个学生选几只通过图片写生的方式快速描绘下来。师:画得真不错!这些爬行动物你知道他们平常干些什么事吗? 生:捕食、休息、吵闹玩耍…… 师:是这样的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欣赏一下。(欣赏爬行动物的录像)师:你看他们的生活多丰富。那你画爬行动物会干些什么呢?(师选一幅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同学们看他画了什么呀?这几只爬行动物在干什么你知道吗?你来想象一下。
生:生展开了想象。(想象的非常丰富)赶去买东西、准备上学去…… 师:看看自己的画面,自己画的爬行动物在干嘛呀? 生:我的爬行动物要爬到树底下去乘凉呢……
师:根据你的想象对画面添加“背景或其他爬行动物”,让你的画面变成一幅完整的想象画。生:学生画。
在这样的添加式分步引导下,学生不再为画不出爬行动物而烦恼了,画出的爬行动物也不再千篇一律了,蚂蚱、蜥蜴、壁虎应有尽有。这样的创作才是展现了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的想象在无所顾忌下充分的表达出来了。添加式分步教学解决了学生技能表现弱的现象,让写生和想象同步,让创作有变化、有深度。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有效轻松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分步教学
创作最需要时间,它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而我们的有些美术课容量非常大,匆匆安排在一课中完成,得到的那只是形式中的走场。在二年级《演电视》一课中,做电视机和创作电视内容都十分重要,完成它们都需要花许多的时间,还要让学生来表演,非常紧张。我在备课时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创作时利用小组合作的作用,两个合作小组相互配合,一个小组做电视机,另一个小组创作电视内容,然后拼起来一起演电视,这样才匆匆完成教学。但在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教学现象,学生都喜欢做电视机,但却只有一半同学做了电视机,虽然课堂完成得还是顺利,但从学生得表情中我看到了他们的不尽兴,而且教师引导、讲解得十分累,连续两三堂课下来得话,教师得嗓子肯定受不了。面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分课时分步教学,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课堂负担,又使课堂美满有效的完成,每一个学生做得尽兴、画得尽兴、玩得尽兴。
案例五《演电视》
教学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画电视内容。大致的教学过程为 师:你看过电视吗?你知道电视是怎么来的? 生:……
师:根据学生说的解说电视,如果我们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电视,就要用连环画的方式来表现。你知道连环画吗? 生:……
师:(出示)连环画,你看这几张画有什么联系性。
生:这几张画联起来讲了同一个故事,并且故事是随着画面慢慢发展的。师:假如《龟兔赛跑》用连环画来表现,可以怎么画? 生:……
师:你还能创作出怎样的连环画故事。生:……
师:根据你的想象,每组创作一个连环画故事。
第一课时,我们把重点放在电视内容的创作中,每组都有创作的机会,因为时间充足创作的内容质量也较高,为演电视创设了良好的前提。
第二课时:做电视机、演电视
师:电视机由哪些结构组成? 生:银屏、机壳、遥控板等等。师:你的盒子可以怎样做成电视机? 生:学生介绍。
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师作总结。怎样可以使你们得电视机变得更美一些? 生:彩纸、丝带等装饰,彩笔画。
师:你们组能做出怎样一只电视机呢,马上坐起来吧!生:做电视机,做完后一起表演电视。
通过这样的教学,每一位学生都尝试了做电视机,经历了画电视,尽情的表演了电视。每一个环节都学得到位、做得到位、玩得到位。教学目标落实得更到位了。这样的分课时教学带给我们的是教师的轻松,学生的轻松,学习的扎实。
分布式教学给我们美术课堂带来的是教师教得轻松、有效。学生学得尽兴、扎实,尝试一下吧——美术课堂分步式教学。
第二篇:美术教学有效课堂学习心得
有效课堂学习心得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包括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
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苏格拉底式的讲授方式虽然充满争议,但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苏格拉底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其次,苏格拉底总是很有耐心地“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追问,以澄清学生的思考。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都会穿插教师的提问或者学生的提问,但真正能够倾听学生,从中展开教学的却比较少。教师的提问更多地是为了教师自己讲授的需要。
教师“讲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我们可以考虑加涅等人所建议的“教学事件”,包括创设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供鼓励性的即使反馈以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一)使“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与一般性的维持纪律式的组织教学不同。对教师的要求更明确,教案中就要设计好用怎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师引入话题是新颖而有趣的。它不该是简单的、干巴巴的内容介绍。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有时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标告诉学生”。仅仅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或一般性的外围提醒,如“注意了,开始上课”、“看,这一排同学坐得多端正”等组织教学,有时并不一定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集中注意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告诉学生在课时结束时应该哪些“行为结果”。“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无重点地蜻蜓点水,在多种呈现方式中的各项学习内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册中的“关键”部分。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分,以免学生只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多样化教学不能冲淡主题。强调难点和重点可以帮助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
(二)使“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
使讲授保持一定“节奏”。这一点非常重要,却被很多不细心的教师疏忽或遗忘。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
如何保持讲授以及整个教学的“节奏”,实在是值得考虑的教学问题。这里有一个教学艺术的领会过程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但还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虑:
比如应该重视教学环节以及不同主题的“过渡”。当教师改变话题、重点或活动时,就会出现过渡。“过渡,尤其是小过渡,是课堂上的常见现象,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该保证过渡数量不多,但尽可能有条理、简洁。当没有处理好过渡,或者下一个环节由于某种原因被延误时,问题就会产生。为了使教学过渡顺利,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有所考虑,尤其须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设备。当准备上课时,就可以预先估计哪里会出现变化,哪里需要停顿。教师还可以将经常性的过渡常规化、惯例化。例如,当学生提前完成作业时,应该干什么,而不是坐在那儿等候。
(三)提供鼓励性的即时反馈
在提供参与机会,学生有所表现之后,紧接着,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宜的即时反馈。这两种事件在时间上是紧密相连的。“行为和反馈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行为和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学习就会越快发生。也可以说,提供反馈是引发活动的完整和延续。反馈可能是引发活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活动。由于引发活动没有提供反馈,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即时反馈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所以,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距要尽可能地短。
在引发期待行为阶段,学生对问题或练习的回答必须是“个体”的,即个体尝试着进行回忆、概括、释义、应用或者解决问题,但紧随其后的反馈可以指向“全班”。这样做可以使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为全班所借鉴,使个别学生的错误为全班引以为戒,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
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错误答案作出富于鼓励的答复,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开头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学生关注更有用的回答,而不因为学生的错误回答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回答,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冒险式地回答,对于这些回答他们可能不大肯定,但他们能以它们为起点,开始构建正确的答案。任何回答,不管多么粗糙或错误,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学习的起点。
当然,反馈活动既可以是即时的、随堂的、非评价的,也可以是延时的、脱堂的、评价性的。在有些时候,“延迟评判”多学生来说可能更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包括一些测验和第二天返回的作业题目,或者若干天或若干周后返回的延伸任务。一般而言,教师对这些作业的评判应该尽快地向学生反馈,甚至可以“让学生当时知道结果”。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作业和练习都需要“即使反馈”。有时“延时评判”会发生另外的效果,尤其当某种作业的结论带有不确定性时,这种“延时评判”就变得更加必要。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往往包括以上多个“教学事件”。但在教学实践中,并不一定都要包括所有的教学事件。比如有时一整节课都是复习,有时回忆先前知识和评估行为在当天的课时中没有出现的必要。灵活机智是有效课时计划设计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可见,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当教学目标是传递信息时,教师讲授是有效而经济的。教师讲授满足了教师一定的个体需要和职业需要。即便于教师的控制,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更好地对班级进行调控;益于学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识获得,讲授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时间经济,教师讲授是对时间的有效使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经济的一条捷径。教师讲授也可能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包括:“获取——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顺从——钦佩他人的需要,在这儿,他人是指讲述者;一致——同意他人和相信他人的需要;求助——寻求帮助的需要。另外,好的讲述能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学习技能,这包括倾听、做笔记、思考的能力。
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充分地将学生卷入进来,使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加上内容过多或过长,使那些缺乏良好注意、记忆力差的学生获益很少。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不恰当“讲授”。
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第三篇: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锦水中学 曾惠萍
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智能、提高艺术鉴赏力、陶冶生活情趣、启发艺术潜能为目的。所以,如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使四十五分钟行之有效,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初中美术课没有升学考试任务,一方面,学生会忽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却可以在严格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的干一番,更有利于搞一些前瞻性的教学实践。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美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美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重视并且真正爱上美术课,美术课一定要上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学生的眼球。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各方面的限制,有些美术课应具备的硬件没有,在这种条件下,美术课的教学策略、方法就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有效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节有效的课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研读精透,理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清晰的把握教学思路,才知道这节课我跟孩子要交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把握整节课的节奏,做一位好导师。
二、45分钟的有效课堂
一星期一节美术课,而这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该如何让孩子在这45分钟里有所收获。美术课主要注重孩子的观察,动手,思维的培养,这就看教师在语言上怎样引导,归纳。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并非一日就能达成功效,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提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有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成功组织教学,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如何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上《远古的呼唤》这一课中,教材以《火种》这一剧本为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策划、组织、创作、展现等一系列活动,追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情感,探求艺术的根源,感知先民在改造环境、美化生活中的创造发挥,体验原始艺术的魅力。教师首先运用真情实感的语言艺术,与现代社会对比强烈的原始部落人们生活的图例、历史知识、奇闻趣事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和参与活动的冲动。同时,展开“我的原始生活”的讨论活动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道具活跃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多能跟上节奏积极的参与。
四、教师的引领,是提高教学课堂成功的砝码
不论什么样的课,都有其学科特色。音乐是歌舞美,体育是运动美的体现,而美术则是体现艺术美技能方面的引导,这一点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不容忽视的,引用一句话“心中装着画,天塌都不怕。心中没有画,只讲不敢画。” 五,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主题意识的挖掘
课堂从来都是互动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题课堂。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四篇:让拼音课堂轻松起来
让拼音课堂轻松起来
拼音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一年级小朋友该怎样学好拼音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进行了点滴尝试,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学的轨道上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
1.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情境图示法实验教材拼音第一课充分体现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教师要选择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ɑɑɑ,公鸡啼叫ooo,鹅在水中倒影eee。
实物演示法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记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打开伞,伞柄朝下,雨水“tt”滴到地,雨停“ff”把伞收起,伞柄朝上。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2.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2.1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nl和ü相拼规则中,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jq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而在学习nl和ü相拼,两点不去掉的规则时,我也配上了儿歌:小ü小ü真淘气,整天捣乱和调皮,气得爸妈n和l。小ü小ü知错了,泪珠汪汪有两颗。同时,戴上头饰进行表演,从中教育学生应该做个知错就改、听话的好孩子。
2.2编说童话故事,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声调教学中,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以借助编说童话学习四声:有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长大了,帮妈妈去市场买菜,好吗?”小兔高兴地答应。到了市场,小兔买了许多东西,背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高兴的哼着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这时,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ǎ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哭着,就帮小兔推着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谢谢熊伯伯。再见!熊伯伯。”就这样,在故事中学会了四声的读法。3.开展趣味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主要体现于手口脑耳互动互助,和谐合作加强记忆。
拍手记忆法每一个拼音字母都配上儿歌口诀,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再加上拍起小手伴奏,很容易记住。比如:霹噼啪?拍起小手念儿歌。小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站齐iii,嘴巴突出uuu,鱼儿吐泡üüü。
悄悄话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以四大组八小列展开游戏。先由老师捂住每列首位学生的耳朵,悄悄说出字母或音节,再由这名学生往下传话,速度要快,当传到最后一名学生时,就请他们分别说出听到的内容,说对的奖给该列小红花,反之罚表演节目。
你说我猜老师问:“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上半圆是什么?”学生答:“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反之,学生问:“一个门洞,两个门洞?”老师回应:“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摘水果(分水果)准备了贴有pútɑo、táozi、cǎoméi、lízi和lìzhi水果名称盘子,剪贴许多写有音节字词的水果,配上儿歌“秋天到,秋天到,丰收的季节水果多。你来摘,我来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进行游戏,拿到水果的学生读出上面的音节放进盘子里,然后再分给大家。
摆字母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从学具中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学具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
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要我们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愉悦教学,一定能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五篇:让参与式教学走进课堂
让参与式教学走进课堂
-------读《走进“三生”课堂在学思中前行》心得体会
高碑店五中张学会
在暑假期间,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阅读了《走进“三生”课堂在学思中前行》这本书。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定位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仍然突出和强调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以讲台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从而降低了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这样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
一、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设制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中,不仅要设制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而且还应该用新颖的环境设制,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情境之中,全身心“参与”并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设制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必须和学生成为朋友、兄长,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他们产生想说、敢说、想做的欲望,从而滋生出参与学习的动机,慢慢就会自觉地行动起来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种欢快和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动、激动和惊奇,那么就谈不上
热爱科学、热爱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寓言、故事、和游戏等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带入课堂,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喜爱他学习的课程,从而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
其次,利用新颖设备,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
新课程提倡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将形、声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引入课堂,让静止的图形变为动态的图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生命受到威胁”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各种动物奔跑的动作显现出来,同学们会表露出非常惊奇和积极活跃的表情。同学们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为他们今后学习好“三生”课带来了欲望。
最后,结合实际,积极参与
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觉得学的知识有用,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知识对生活的运用”,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要使学生所学知识生活化、实际化,让学生感受到学的知识有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设制合理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了参与的欲望,还要有参与的机会。在教 学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实际,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同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和创造空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热爱学、学懂、学会。
三、适当赏识,鼓励学生参与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让学生如何接受知识和能力,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实践,主动体验。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动手操作,口语交流,动脑思考,从而在参与中获取知识,不断发展自我。要想让学生真正做到实践,积极参与,热爱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一种超越血缘、亲情的,是崇高的、理智的、公平的,而不是论学生的性别、丑俊、贫富,学习优劣。教师对学生的爱都是“暗含期待”而不是一锤定音,充满激情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教师是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赞扬和赏识。
四、实践运用,让学生做主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同学都想展示自我,教师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让他们自行尝试,自行实践,体验成功,培养自信。从而深化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活动中自觉学习,力争更好。
新课程理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