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国防教育发展历史(最新件)
近十年来学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回顾
一、学校国防教育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从1985年以“学生军训试点”的形式开始的,根据1984年我国新颁布施行的《兵役法》规定,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全国有52所高校先行进入军训试点。内蒙古师范大学是52所军训试点高校其中之一。2001年6月26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48号文件,明确学生军训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同时进一步规定:“学生军训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
我校从1986年开始就在军训期间穿插安排国防教育教学内容,从1992年开始就将国防教育课分散到平时教学中进行,正式将国防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这在当时是国内较早比较规范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之一。目前,我校国防教育课已经形成了“必修课(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选修课(孙子兵法——现代兵器——西方近现代导读)——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日——国防知识讲座——国防知识竞赛——国旗护卫队——射击比赛——定向越野)”等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
1996年,根据国防教育课教学的需要,我校成立了校直属的军事教研室(武装部)。在2011年校内机构调整中,学校将军事教研室、武装部、国防教育园合为军事教研部,列为学校处级教学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技能训练工作和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教师队伍也由过去最多3人发展到现在的9人。
二、近十年来学校国防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军事教研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学校国防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十
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确立了国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我们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中适时提出了“五转变、五树立”的思想认识。即:一是由国防教育片面追求加强纪律性的局部效益转变到获取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效益上来,树立国防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二是由国防教育局限于“走走步、打打枪”的低层次训练转变到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国防教育高层次上来,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三是由军事技能训练立足于“准备打仗”的应急状态转变到服从改革开放适应院校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上来,树立大局观念;四是由和平时期国防观念淡化转变到爱军习武上来,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五是由管理上的单一型转变到科学型,建立完整的国防教育有效模式和管理体系上来。目前,国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大家已深刻体会到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无论现在和将来,对于国家、学校、学生及社会都大有好处。这是“十一五”在我校国防教育工作中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建立了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国防教育课教育教学模式 在教学研究与实践基础上,总结摸索了一套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国防教育课教学新路子。即“四结合、四一致”。一是国防教育课教学与培养献身边疆的“四有”新人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二是国防教育课教学与加强校风校纪建设、维护校园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相结合,与学校管理目标相一致;三是国防教育课教学与学生学习适应边疆建设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学校教学目标相一致;四是国防教育课教学与进行热爱边疆、建设边疆,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与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相一致。国防教育课教学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起来,充分发挥了国防教育课教学在边疆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国防教育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确立,这是近十年来解决国防教育课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
(三)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为适应国防教育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先后从热爱国防教育教师工 2
作的军队转业干部、校内干部中选调、培养国防教育教师;从本科、硕士生中接收培养国防教育教师。目前,国防教育课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大的提高了教学素质和能力。
从学历结构看:主讲教师硕士6名,其中在读博士1名。从年龄结构看: 45-50岁1人;35-45岁以上2名;35岁以下3名。教师队伍总体上比较年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从学缘结构看:2人获武汉理工大学国防教育硕士;1人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1人获西安交通大学国防教育硕士;1人获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1人获内蒙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1人在武汉理工大学功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缘结构基本合理。从教师职称结构看:1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还有4名兼职教授(国防大学2名;第二炮兵1名;内蒙古军区1名)。目前军事教研部基本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相对合理,学历普遍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团队。
(四)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防教育课教学和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国防教育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我们根据国防教育课实际,以军队条令条例为依据,编印了《大学生国防教育手册》、制定了《武装部及部长工作职责》、《军事教研室及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武器库管理及值班制度》、《教学器材、被装管理制度》等;针对军事技能训练,制定了《学校军训团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守则》、《军事技能训练工作程序》、《安全管理规定》、《军事化管理规定》、《武器使用规定》等。同时制定了《国防教育课考核(试)办法暂行规定》、《巩固军事技能训练内务成果试行意见》和《军事技能训练项目评比试行办法》等规定。
(五)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高校军事课教程》已被自治区教育厅和全区普通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21世纪普通高校推荐使用教材。《高校军事课教程》和《军事课多媒体课件》被全区普通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优秀教学成果(课件)一等奖。《高校军事课教程》和《军事课多媒体课件》在区内外高校军事课教学实践中,深受军事
课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欢迎,得到区内外同行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及学生的一致好评。《高校军事课教程》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区内普通高校军事课教材的空白,这将对推动和规范全区乃至全国的军事课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高校军事课教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0年《军事课》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09 年《军事课》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军事课多媒体课件》蒙语课件在全国高校是首创,汉语课件在区内高校是首创,在全国高校同类课程相比中处于先进水平,在区内处于领先水平。
2006年《军事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全区高校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石连柱:2007年获全国首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授课竞赛二等奖;毛雪梅:2009年获全区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秦云:2009年获全区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等。除《高校军事课教程》外,还出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概论》、《大学军事教程》、《军事理论》(蒙文版)、《军事高技术简明教程》等多部教材。1992年学校获“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称号,2001年学校获“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学校获“全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国防教育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9年国防教育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已将国防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即使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坚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6名教师均获得硕士学位,其中有1名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对讲师职称以下的教师设立了导师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每年均派教师参加自治区以及全国国防教育课教师骨干培训,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军事课最新信息,丰富国防教育课教学内容。
授课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位,实行“四定”“三包”“二把关”“一检查”。即定教师、定班级、定课时、定验收标准;包教学任务、包教学质量、包作思想工作;把教案关、把试讲关;进行期末评比检查。
根据教学任务,认真组织教师编写教案,同时组织力量编译蒙文教材,并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严把教学关,注重教学重点、难点和热点的讲授,同时把学生普遍关注的当今世界热点地区的军事事件,及时引入教学,对学生进行国际形势教育。严格教学纪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实行考核制度,广泛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实行座位点名制:学生上课按第一堂课座位点名表对号入座,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上课考勤纪律,有效地控制课堂的教学秩序。
坚持集体备课、听课制度。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师集体备课,由1名教师主讲,其余教师参与讨论,而后评课,效果良好,保证了教学的整体质量。
目前,国防教育课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深受学生欢迎,在每年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中,评估成绩一直比较好,现已成为公共课中学生出勤率较高,课堂效果比较好的一门课程。
(七)开辟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途径
多年来,通过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学校重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驻呼部队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共建关系。学校与内蒙古军区合作创办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为基层人武岗位培养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成功的解决了学校军训教员问题。学校本着从共建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智力拥军”,先后为部队举办美、音、体骨干培训班多次,派出多位专家学者为部队开展讲座,为部队举办成人教育和计算机初级培训班,组织大学生到部队社会实践和参观及慰问演出等。这些工作加强了与部队联系,密切了军民关系。
(八)内蒙古国防教育园建设工作取得进展
“内蒙古国防教育园”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兴建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内政字[2007]75号)。该园位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在盛乐校区西南角建设面积10000㎡兵器广场已基本竣工。园内接收总装备部、总参谋部、军委空军等配发的重装备和轻装备若干件,另有部分配发的武器装备手续正在办理中。为使 5
其早日建成发挥国防教育作用,取得国防教育效益,一方面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早日建成,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更多的装备充实国防教育园。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面对成绩,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目前,我校以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校国防教育虽然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育人功能上起着其它教育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落实的不完全到位,对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统一。
(二)我校国防教育课虽然形成了“必修课(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选修课(孙子兵法——现代兵器)——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日——国防知识讲座——国防知识竞赛——国旗护卫队——射击比赛——定向越野)”等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国防教育课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但在国防教育课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急需加强选修课建设,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真正在国内有影响有实力高水平的国防教育课教学带头人还较少,特别是在国内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匮乏,教学团队整体实力有待提高。
(四)高级别立项课题较少,高水平高级别学术成果也较少,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不多,教学团队科研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五)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建设工作还有待于完善。
(六)内蒙古国防教育园建设工作还存在意见不统一和资金短缺问题,还需多方沟通,争取多方的支持。招收国防教育方向研究生还需做进一步工作,等等。我们将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军事教研室部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二篇:学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学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对于国防知识,大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国防知识,在此之前我比较陌生。只是在中学里,学校组织军训时,教官跟我们讲过一些军事知识,但基本还是很陌生。对军事知识的接触,就是在大学里的军事课堂上的了。因为课堂的吸引,在课下也略为涉猎。针对现在的国防教育,我觉得还不是很完善,有必要在国防教育这方面多花心思。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发展希望,是国家的后备力量。所以应该加强大学生国防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懂得我国所处的国际局势。而且国防知识的教育应该普及,从而加强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
近年来,针对国防教育的发展趋势,各高校开始对自身的国防教育进行改革,力图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滞后于国防教育的发展速度。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国防教育的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纷纷基于各自的立场,采用经验总结、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索、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然而,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全国这样的大范围,而以地方为个体的国防教育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所以我们国家的国防教育有待普及和加强。对于我国的现状,强化国防教育势在必行,应该迅速的普及,而且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部分,而应该做到全民教育普及。
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而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学校国防教育”,是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学生(学员)所进行的国防教育。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存在,地区动荡,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跨国犯罪、海盗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开展国防活动,强化国防教育势在必行。
一、国防教育的现状
(一)国防教育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并逐渐完善教育教学体制,国防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1、《国防教育法》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防教育工作进入了依法实施的新阶段。随着党和国家推进国防教育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国防教育正在逐步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国防教育法分别对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校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以及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国防教育法》还根据各个阶段群体的不同特点,对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以及相当于高级中学的院校和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
2、不同层次的国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少年军校已发展到8000多所,每年在少年军校接受国防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6000多万人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少年军校是向中小学生教授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和增强其国防观念的有效场所,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我国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了军事训练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果。特别是1985年以来,我国在部分普遍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过军地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学生军训办法。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是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使青年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二)部分单位和个人国防意识还很薄弱
我国在宣传《国防教育法》的同时,还进行了《军事设施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国防设施被非法侵占、损毁等问题。一些学校、家庭和个人对学校军训也持消极态度,甚至有的家长还以孩子生病为由,帮助逃避军训。甚至有些学校以减负为由不开展国防教育课。
(三)农村国防教育成为国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农村中小学校的军训和少年学校活动也远远落在城市学校的后面。究其原因,除了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方面的缺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资金没有保障。《国防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根据开展国防教育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保障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但是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基础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国防教育的推广。
(四)高校国防教育仍需改进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仍停留在新生军训和第一学期的军事理论教学,之后学校基本不再安排系统的国防教育。
二、学校国防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国防教育规范化。
1、为了确保学校国防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国家将学校国防教育纳入法律体系。同时加强各种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现状、国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2、教学方式上,国防教育有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大学军事理论课内容涵盖军事学的方方面面,但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应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把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入课堂,使教学更加直观,更有效。
第三篇:国防教育必带N件
国防教育必带N件:
1、小枕头
2、洗洁精
3、洗碗布
4、饭盒
5、拖鞋
6、毛巾
7、牙刷
8、水杯
9、卫生纸
10、驱蚊水
11、扇子
12、换洗衣服
13、裤带皮带
14、肥皂、洗发液在家学会套被子
第四篇:学校国防教育
学校国防教育
本章所称的“学校国防教育”,是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学生(学员)所进行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将学校国防教育单列一章,表明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分五条,分别对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校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以及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第十三条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释义】 本条是关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国防教育方面职责的规定。
本条第一款首先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项规定,既确立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又强调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97年3月14日,我国公布施行的《国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国防教育法》重申这项规定,除了表明该法以《国防法》为依据,体现国家立法在全民国防教育上的一致性之外,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国防教育的规律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全民国防教育必须而且只能以学校国防教育为基础。首先,学校是国家在受教育者中集中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公民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源自于学校,奠基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旨在通过学校教育保证实现对公民的基本教育,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项以普及国防知识、传授国防技能、培养国防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应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第二,教育学的规律表明,对公民的教育特别是对其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越是从小抓起,越能在其头脑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越能收到长远的教育效果。国防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公民只有从小接受国防教育,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第三,学校相比其他社会组织具有更为优越的教育条件,诸如完善的教学制度、固定的教学时间、配套的教学设施、健全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这些条件为学校按照国家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为国家通过学校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虽然是一项原则性的法律规定,但对国防教育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就要求各地在开展国防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抓好学校的国防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打牢学校国防教育这个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带动家庭的国防教育,通过学校的国防教育带动全社会的国防教育,以学校国防教育为基本依托,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水平。
本条第一款在确立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又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条第一款把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旨在强调,加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各级各类学校有责任把国防教育贯穿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并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条第二款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负有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这种领导责任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所属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学校国防教育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议程。在工作计划中,应当对所属学校的国防教育作出统一部署,提出要求,明确应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和协调所属学校开展共同性的国防教育活动,并针对所属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帮助所属学校及时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所属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情况,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估、督导、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和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所属学校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落实。第十四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释义】 本条是关于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
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应当与国家确立的初等教育制度相适应,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国防教育的要求、内容和形式上应当与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有所区别。本着这个原则,本条对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作了规定。
本条第一款首先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规定“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这项规定,一方面,强调了国防教育必须纳入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教育体系,必须贯穿初等教育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的立法思想;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对国防教育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小学和初级中学实行初等教育,只设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因此只规定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这是符合小学和初级中学教育实际的。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不是一项软指标,而是一项硬性规定。它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必须把国防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到国防教育“进课堂、进课本”,渗透到政治、语文、历史、体育、音乐等各有关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这种纳入式、渗透式的教育,保证国防教育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落实,使中小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建设国防、保卫祖国的观念,培育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
小学和初级中学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不是随意的。纳入有关课程的国防教育内容应当适应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身心发育的特点,符合国防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和要求。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学校国防教育常规 》和《关于在初级中学进行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教育的通知》的规定,小学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史,了解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熟悉我国和世界上著名的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民族英雄的事迹;了解核武器和常用兵器的基本知识,学习制作简单的兵器模型等。同时,还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使学生初步体验站岗、值勤等军事生活。初级中学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和国家主权的含义,国防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以及有关国防法规;了解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作风;了解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史和当前的国际军事形势,认识在和平环境下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熟悉中外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等。同时,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和射击动作、救护、野外生存以及国防体育项目的训练,学习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知识和投掷、攀登、越野等必要的军事技能。
本条第一款在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提出要求后,紧接着从国防教育的形式上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根据这项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在开展国防教育中,首先应当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传授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完成国防教育任务的首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与此同时,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之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如举办少年军校活动、军事夏(冬)令营活动,组织国防教育主题队会,开展国防科普知识竞赛,参观国防教育展览,办国防教育壁报、板报和小广播等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走出课堂,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得到拓展和加强。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采取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的形式,都应当突出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的特点,注重教育特色,使国防教育活动充满生气和活力,这样才能对中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条第二款是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以及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指导和管理的规定。这项规定是在对少年军校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和充分论证,以及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表明了国家对少年军校活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用立法的形式予以肯定。
少年军校是1989年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组织开展“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活动后,首先在河南等地创办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的。少年军校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依托现有的中、小学校或者单独设校,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学习国防知识、体验军营生活为主要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教员主要来自当地驻军,主要利用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少年军校已发展到8000多所,每年在少年军校接受国防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6000多万人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少年军校是培育少先队员“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感情,锻炼少年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向中小学生教授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和增强其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因此,为了支持和鼓励小学和初级中学借助少年军校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推动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发展,本条第二款规定“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这项规定,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法律只是规定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小学和初级中学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也就是说,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和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第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的少年军校活动,必须紧扣国防教育这个主题,偏离这个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不受国防教育法的支持和保护。
鉴于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的少年军校活动还在不断地发展,这项活动的内容、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充实完善,本条第二款又进一步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与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是小学和初级中学的上级主管部门,共青团是直接从事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团体,宣传、文化等部门以及军事机关也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任务,因此,它们都负有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指导和帮助各地的少年军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少年军校的管理机制,规范少年军校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加强少年军校的硬件建设,优化少年军校的社会环境,解决少年军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为了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已在1990年共同成立了“全国少年军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国少年军校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指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少年军校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1999年1月,经共青团中央批准,在北京成立了“全国少年军校总校”,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任名誉校长。该校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为全国各地少年军校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服务。这些措施符合国防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少年军校活动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
本条第三款是关于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由于小学和初级中学没有配备负责军事训练的专职教员和工作机构,因此,根据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采取聘请校外辅导员的形式,协助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聘请校外辅导员的对象,既可以是当地驻军指派的人员,也可以是热爱国防教育、具有一定国防知识的其他人员。学校应当为受聘的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校外辅导员在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应当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安排,积极主动做好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负责军事训练的机构或者军事教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
【释义】 本条是关于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以下统称“高级中学”)学生,其身心发展不同于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其年龄已达到或者接近公民服兵役的年龄,是国家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从加强国防建设特别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出发,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比小学和初级中学更高的要求。
本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这是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应当通过军事训练对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一贯要求。我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第四十五条规定,“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重视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继续组织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军事训练。” 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中学高年级和大专院校,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并使之制度化。”在上述法律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了军事训练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果。特别是1985年以来,我国在部分普遍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过军地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学生军训办法。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是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使青年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本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这项规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根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比较系统的国防知识和相应的国防技能,所以,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不是将国防教育的内容分散地纳入相关课程,而是要单独开设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和保障国防建设特别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的要求。第二,高等学校设置的国防教育课程和高级中学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国防理论和军事训练两个部分,其基本目的都是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培养以履行国防义务为核心的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上讲,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合格的预备役军官;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合格的兵员。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熟悉我国的国防历史、国防建设的现状和国防战略;学习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习军兵种知识,学会使用轻武器,掌握单兵战术动作要领和步兵战斗行动的一般原则;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共同条令,培养良好的军人举止和作风,并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行军和野营拉练。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及其简史;学习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的有关内容,学习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知识和城市防空知识以及战伤救护知识,了解现代战争的一般特点;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掌握单兵基本战术动作等。第三,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可以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国防知识教育,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听报告、参观展览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可以采取校内培训和到当地驻军军营集训等形式进行。本条第三款对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的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根据《兵役法》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高级中学应当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为了保证军事训练机构和军事教员在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国防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并针对近年来一些高等学校在推行教育改革中裁并军事训练机构给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防教育法重申,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负责军事训练的机构或者军事教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这里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是指2001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 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和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财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制定的《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军事课教学大纲》。上述《意见》和两个《大纲》分别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内容和形式、师资配备、实施步骤和要求、组织领导等作了详尽的规定。
本条第三款还规定,“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军事机关协助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是军事机关支持地方开展国防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军事机关主要通过选派人员参与有关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机构的工作和向学校派遣军官等方式,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军事训练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目前,军队向全国高等学校派遣协助执行军训任务的军官已达到893名,这些派遣军官在协助高校组织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释义】 本条是关于学校做好有关国防教育工作的规定。
学校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学校负有直接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学校。根据各地总结的经验,要使学校切实履行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职责,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把抓好学生的国防教育摆到学校工作和教学的重要位置。其次,学校必须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只有列入工作计划,才能使国防教育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初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只有列入教学计划,才能使国防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课时上,才能督促学校的教学部门和教员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实施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第三,学校必须加强对国防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妥善处理好国防教育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在国防教育工作中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国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特色。同时,要加强对担负国防教育教学任务的师资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提高教员在国防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国防教育资源,努力拓展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渠道,使学校国防教育与社会国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国防教育的社会效果。
本条第二款规定,“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专门就学校组织军事训练的安全问题作出规定,主要是因为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不同于组织课堂教学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军事训练是有一定强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还包括射击、投弹等战术动作的训练,这就使军事训练中发生意外情况的机率增大。因此,本条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组织实施,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确保不发生任何意外,确保学生的安全。
第十七条 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国家根据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学习和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
【释义】 本条是关于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做好有关国防教育工作以及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的规定。
在学校国防教育一章中,对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在国防教育方面的职责专门作出规定,不仅因为这类教育机构的国防教育本身也属于学校国防教育的范畴,而且因为这类教育机构在对国家工作人员国防教育中肩负的责任重大。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他们代表人民直接掌管着国家机器,从事着国家政权机关的日常工作,他们国防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建设和国防安全。培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是国家专门为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从政水平而设立的,这类教育机构的直接任务就是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真正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国防教育方面,本条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各级行政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和党校、团校以及其他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
对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如何履行国防教育职责,本条第一款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教育机构对培训对象实施培训的基本依据。要保证对培训对象进行国防教育,首先要在培训计划中反映国防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时,必须安排国防教育的时间和内容,提出相关的要求和措施。二是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级党校、大专院校、干部学校、职工学校和各类成人教育学校,应开设国防教育课,把国防教育作为学员、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设置国防教育课程是对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提出的一项硬指标,也是保证这类教育机构对培训对象实施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只有设置国防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育机构按照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集中进行国防教育,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在具体落实这项规定时,对于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来讲,由于其培训的对象不同、培训任务不同,其国防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应当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
本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根据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学习和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这是国防教育法为贯彻“领导干部是重点”的立法原则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在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权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国家根据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军事院校进行培训,使他们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防理论,并与军队领导干部交流切磋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体会,共同研究探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问题,这对强化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全面提高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在选送地方领导干部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时,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该校设立国防研究系。国防研究系除培训军队高级干部外,还选调地方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入学。199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国家将根据需要选调部分地方省部级领导干部参加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学习。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每年举办2期,每期选调地方学员10名,学制两个月。国防研究班主要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点研究国际战略形势和发展趋势,我国安全环境以及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并采取理论讲授、讨论研究与国内见学、出国考察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十几年来,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已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熟悉国防战略和国防理论,具有较高国防素质的地方领导干部。国防大学培训地方领导干部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国家有计划地选派地方领导干部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国防教育法在总结国防大学培训地方领导干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依法建立健全地方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培训制度,把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的做法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下来,为强化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保证培训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五篇: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1
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西藏朗县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情况汇报
坐落在朗县县城的西藏朗县中学是在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学校现有13教学班级,700余名师生员工。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自创建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的要求,结合国防教育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文化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少年军校等有机结合,推动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深入开展。现就我校国防教育实际工作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
一,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党和政府历来是重视国防教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五大也发出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号召。加强对中小学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在广大中小学生中通过国防教育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在学生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成立组织,健全制度,大力营造国防教育浓厚氛围。
学校领导班子在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把国防教育工作放在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管德育
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广泛宣传国防教育知识,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国防知识学习氛围。同时,我校还建立了国防教育工作制度,按时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布置学校国防教育的具体工作,形成计划,并落实专人负责,实现了国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三,结合学科内容讲解,注重国防教育思想的渗透。
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中,有不少与国防和军事相关、存有潜在的运用价值。为此,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在讲授涉及国防和军事相关的内容时,要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的讲解和教育,教师要精心备课,并撰写详实的教案。通过渗透进行国防教育,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国家和国防联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在现代国防中,人民是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都能直接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是建设现代化国防不可缺少的后备力量,提升了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语文课就要求把有关历史事件、人民战争、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体裁课文中的国防思想加以提炼,向学生灌输爱国拥军思想教育。历史学科中,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课时,通过课堂组织学生互动,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及轻视国防,整个国家缺乏同仇敌忾的斗志和能力,才导致清政府陷入“有国无防”的境地,成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引导学生牢记“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认识到只有人民军队的强大、国防科技的兴盛和国防意识的增强,才能筑起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使敌不敢侵犯。通过互动,学生进一步明确为增强综合国力与强大国防而学习的目的。在学习思想品德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课时,任课教师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诸多的“人人为我”现象,延伸到“我为人人”的军人行为。解放军无
论是战争年代为了解救人民的“舍生忘死”,还是和平时期为了万家团圆的“无私奉献”,直至洪水、地震、干旱等灾害面前为了他人生存和安全利益的“义无反顾”,让学生全面感受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解放军,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都是“我为人人”的典范,爱国拥军的意识油然而生。这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课本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激发了学生以解放军为榜样待人处事,自觉为国、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
除此之外,其他学科任课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传授国防知识外,更要从教案准备、课堂讲授、上课提问等方面有意识地加以体现,使青少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基础知识教育;如音乐课通过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打靶归来》等军歌,歌唱人民军队,讴歌英雄人物;美术课通过画飞机、军舰等,对学生进行爱军队、壮军威教育;体育课进行基本的军体拳、武术等军事技能教育和训练培养。
国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工作,突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