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时间:2019-05-15 05:4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第一篇: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一、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课堂讨论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严格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的前提条件下,着力为学生创设好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将学生引导至教学情境中,并不失时机地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讨论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度,这就要求既要为学生营造出较为热烈的课堂讨论气氛,同时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防止混乱情况的产生。课堂讨论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讨论法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改观以往对于物理学习较为枯燥无味的看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着力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

第二,活跃课堂气氛。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能够发动班上所有同学参与到这一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物理相关知识,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构建良好的讨论氛围

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确定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诉求等结合起来。在明确了解当前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的同时,以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为开端吸引学生参与,再将课堂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讨论教学中,进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以《光的折射》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为了确保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将该课程教学活动放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要求学生拉好窗帘,保持教室内的环境较为阴暗。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好奇心,心里想着老师把教室弄这么暗是想干什么。接着,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讲台上设置出一道光线,这道黑暗中的光线能够立刻抓住学生的眼球。

与此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所带来的平面镜,首先用自己手上的一面镜子,将射出的光线折射出去,接着要求学生前来“帮忙”,用剩下的镜子来继续折射光线。通过这样一种互动的方式,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在完成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后,教师可恢复教室的正常光照环境,此时向学生提问“光在折射过程中折射的方向受到什么影响”,在对学生分组后要求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一位代表向教师阐述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科学的讲解。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活动最开始时就营造出一种教学环境的神秘感,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打下扎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方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依然存在着小组内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不积极的情况。有些学生由于物理学习能力不高,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因此小组讨论的质量实际上也打了折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应该在一旁进行积极聆听,并适当参与,鼓励一些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活跃整个小组的讨论气氛[2-3]。

以《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章节的教学与活动为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观察小组成员的反应,对一些反应较为冷淡的学生予以积极鼓励。例如,有些学生针对显微镜与望远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产生的想法已经被同组成员给说出来,因此他就可能产生一种自己已经无话可说的错觉。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就上一个的同学提出相应的质疑,哪个地方说得不够到位,哪个地方说得可能比较主观,接着再将问题抛给目标学生,积极鼓励他对教师的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进行解释。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另一种思考与分析方向的方式,帮助目标学生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将思考与分析的重点进行转移,从而得到自己的一些新看法与新见解。教师在得到学生经过引导下所给出的见解后,予以认可和鼓励,从而提升目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又如,针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可要求该学生作第一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组内成员均给予积极、耐心的鼓励,并对其发言内容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赞赏。

另一方面,对一些错误发言,教师可适当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比较委婉地向该同学提示“可能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你忽略了……”、“你的这种观点还是比较可取的,只是还需要稍微进行一些修正”。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不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又能够让他明白到自己的错误和所犯错误的原因,从而为下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发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讨论式教学是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讨论式教学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就应当着力构建良好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才能真正意义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二篇: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意识,快速高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灵活机智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技巧,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走出学习误区,勇敢理性地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切实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提高.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浅谈“讨论法”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以期能提高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营造课堂环境,诱导学生讨论意识

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能解放学生的思想,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利用有趣的方式将知识展示出来,将学生内心的好奇、欲望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学习有关“浮力”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存在,给学生展示一张人体躺在死海表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躺在水面上那种惬意,然而学生又觉得不可思议,因而产生了疑问.问题展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现象?

学生都知道,人在水中容易被淹死,这充分说明这张图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在感受到浮力的同时,对产生浮力的大小和因素进行讨论,从而得到了人之所以能够躺在水面上,主要是因为受到比普通水中的浮力大,从而导入溶液密度不同所产生的浮力也就不同的探究之中,进而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验证溶液密度对浮力的影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推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具体的事物出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积极思考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原因,得到了浮力公式.整个课堂学生的讨论情绪高涨,使得课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帮助学生养成了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激化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讨论的情绪直接影响到讨论的效果.讨论中,教师要注意“激化”矛盾,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奋进的状态,从而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感,教师要合理的安排和调控节奏,使学生讨论的内容都针对具体的问题,切实地将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技能运用到问题解决之中,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学习有关“光现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光现象进行讨论,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太阳光、灯光、七彩光等生活中常见的光,教师可以顺势切入问题,使学生的讨论变得具体生动.问题切入:讨论我们认识的光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每个学生对光的认识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就有一定的差异,进而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也就更为认真,通过对彩虹的学习,学生知道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五颜六色的光;通过对太阳光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学生会觉得阳光很舒服温暖.另外,学生对生活中其它的光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真正了解了光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光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将自己的看法与他人的看法进行了融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了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印象,使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三、联系升华,灵活应用创新

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亲身地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实践,真正达到应用创新的目的.比如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供透镜,让学生放在太阳光底下,学生会清楚地看到透镜下面光亮的小点,然后在小点处放置一张纸,学生发现纸慢慢地燃烧了起来,学生讨论的话题自然生成,纷纷地对透镜的性质进行讨论,从而得出了透镜的相关性质.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问题:大家看这是森林火灾的图片,为什么在森林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时候,也会引起火灾呢?

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质疑,进而主动进行讨论,积极在森林中寻找可以做透镜的材料,激烈的讨论时学生想到了水滴,从而知道了水滴可以做凸透镜,对太阳光具有聚光的作用,主动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明白了物理知识在其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讨论,激励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搭建,灵活地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际联系,在讨论和合作中对知识进行了整合,不仅实现了问题的解决,还帮助学生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确保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四、整合评价反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合理、有效地评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搭建整合,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持续、稳定地对物理进行学习.对讨论过程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利用引导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反馈,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鼓励和反思,以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学习有关“家庭电路”的时候,学生对家庭电路或者教室电路进行了细致具体的分析之后,对相互之间的连接和控制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反思,从而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问题点拨: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结,建立相关的知识框图?

学生已经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整合讨论中就会变得很积极,从电器元件,保险丝、插头、插座的构造进行了总结和连接,教师鼓励学生对其中的控制方式、电路组成搭建相关的电路图,学生还从安全用电角度出发进行了讨论,并积极地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讨论,搭建出了一张科学严谨的知识网络图.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就是课堂的中心,非常积地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随着教师的点拨进行思考,充分做到了对学生的唤醒、鼓励和激励,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之,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新,而“讨论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不再受制于呆板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磨练了学生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积极进取,从而不断地进行突破和进步.

第三篇:浅谈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法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法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这两年新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新课程中运用较多的讨论教学法。

[关键词]

历史课堂

课堂讨论

有效性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讨论法并非新的教学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自课程改革以来,在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或诸多报刊、杂志中。一时间,讨论式教学再一次被我们推到了课改的前沿,但更多的声音却是“讨论式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很难有实际效果”。在这种声音下,面对讨论式教学很多教师望而却步,能够长久推行更是凤毛麟角了。那么在当代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到底如何?

事实上,受到旧课程内容的影响,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师认识上的误区、缺乏操作的经验技巧甚至学生因素的影响,其应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教科书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其时序性不够,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划分割裂了历史进程本身的整体性,内容很多重复,专题式的安排脱离了学生的通史基础知识严重不足的实际,使初高中教学脱节,教学工作很难展开。

②时间紧,内容多。新课程内容多,有些内容比较难,按照课标和指导意见的要求,一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就显的很紧,(想想看学生一学年要学完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3本书),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老师们为赶进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实践新课程的诸多目标,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③与新课程相应的评价体系远远没有建立。从历史这门课来看,现在的评价方式仍然只有考试,而考试的内容,从平时的配套练习到地级市的统考,不是知识太老旧就是太简单,所以现在的状态仍然是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围绕考试而教。

④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很不够,很多人对新课程的热情不足,当然这也有客观的原因,比如说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制约,还有就是老师们很多都太忙太累了,在高考制度下,考试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让老师们放不开手脚,所以上课一般都是老一套,没有多大的变化。

⑤讨论法未能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很少应用,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仍唱主角。很多教师都认为,课堂时间有限,每节课需花费大量时间讲解书本知识,时间已经很是紧凑,实施讨论法必定会缺乏足够的时间。再加上学生能力有限,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岂不是得不偿失?

⑥很大部分“讨论法”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讨论,但是教师仅对那些“标准”的答案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这样的讨论,最终目的仅仅是希望从学生嘴里套出教师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答案,目前很多历史课的“讨论”就止步于这种简单的形式。

⑦很多教师对课堂讨论法存在误解,往往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就叫“讨论”。实际上,这种提问的方法只能使得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在寻求答案。而真正的讨论法必须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互动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此来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现在学生的负担很重,除了课堂的时间,课外能给历史这门课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做足文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又努力实践新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目标。怎么做到呢?我想办法总会比问题多的,只要我们能去想去大胆实践,在这里,从我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适当的课堂讨论是很好的办法。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讨论式教学,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更多的发挥引导作用。而在我们教学实践活动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学生启而不发,以及讨论式教学的耗时低效。其实,讨论式教学并不如我们惯性思维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师设问,学生讨论。它的实施需要如下条件:

第一,教师必须端正自身认识。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讨论活动只是供人欣赏的花瓶,那就自然缺乏深入讨论的动力,学生的配合与否,教学效果的良莠也就无从谈起。也只有教师的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会有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第二,研讨式教学需要适当的情景设置。这往往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容易被忽视。一段音乐、影视、一段美文佳句,哪怕是一段争吵,都会使学生更加投入到你的课堂当中,进而参与到你所设计的讨论活动中来。有一句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优秀的引导者。以恰当的方式引起学生在同一问题上的共鸣,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课堂导入,而是在整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时刻在你设置的情景之中,如身临其境,让他们的发言不由自主。其实,教师情景设置就是让学生成为“情景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通常希望学生能够一语道破天机,甚至时常发生越俎代庖、急于求成的错误。对于学生的讨论我们应理性对待,不可一味以宣判的口吻评价。只有教师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你的学生才能在争辩中得到真理。这就如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法”。学生在讨论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此时需要我们设置新问题帮他找答案,当然,更高水平的要求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会关注一些看似与本科教学不相干的问题,有时甚至可笑,这些问

题往往被我们忽略不计或宣判死亡,殊不知,这些问题恰好可能是学生的兴趣激发点,在此深入发掘或巧妙地转入正题都是解决良方。总之,我们应善待学生的每一个讨论成果,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讨论氛围。

第四,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讨论法的局限和优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讨论法也不例外,讨论法最令人质疑的可能就是它所需花费的时间了。如果一学期只搞一、二次讨论课,学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但是如果经常性地采用讨论法,学生的查阅资料、组织材料及表达能力会不断进步,所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学生之所以负担重主要是由于要做太多枯燥的、搬运工似的功课。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一旦他参与到讨论中并且获得满足的话,那么这就被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成为负担了。更何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获得合作探索的珍贵成果,这比教师单纯的传授印象更深刻,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因此,从长远来看,讨论法无论从时间还是效果来看都是很经济的。

第五,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命题告诉学生,布置必要的一些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当然适当的分组也很重要,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规模一般以6人左右为宜,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其它组员人人做好发言的打算,这样可以避免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有机可乘,养成了不动脑的坏习惯。

第六,教师所提供的讨论命题必须难度适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源于教材,但要高于教材。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宜讨论,只有富有启发性和一定难度的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命题过难,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命题过易,学生无需积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如在讲到“罗斯福新政”时,让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比提问“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要好得多。事实证明:只有在不难不易的时候,学生才有探索的积极性。

第七,教师必须做好一个引导者的工作,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在讨论过程时不能过分介入,但也不能袖手旁观。如果过分介入就会失去讨论的意义,若完全是旁观者,讨论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漫无目的的闲聊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可以提出:文艺复兴是不是真的要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学生通过事先的预习,应该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因势利导,进一步让他们讨论:既然不是真正想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那为什么要打出这样的旗号呢?一步步将讨论引向纵深。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当讨论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及时用肯定的态度指出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及时提炼出学生发言中所隐含的新观点,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第八,学生的精力处于“低谷”时。教育心理学理论证明,课堂开始后10分钟,学生思维还未进入最佳状态;最后15分钟,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两段时间里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出蕴涵学生创新、思维空间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迅速简明回答问题,学生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很快转入兴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思维被迅速推向高潮。

第九,学生认识发生偏差,见解产生分歧时。在课堂讲授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内容发生理解偏差,见解分歧,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统一见解。

第十,最后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引出结论,提高认识。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观点归纳为几类及其相关论据,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史论统一,强化认识。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得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

虽然目前课堂讨论的运用还不是非常之普遍,但是这一方法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更重要的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形成了“兴趣——探索——提高”的良性循环。

另外,现在高考的倾向,不仅是死板的知识点,更是一种历史思维的全面性、科学性、创造性,而这些单靠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实现的,把握新课程实践的契机,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讨论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如何有效的展开讨论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探索的还很多。

参考文献:

[1]刘立新

“中学历史课堂讨论教学质量的思考”

《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2]陈红

“历史新课改和讨论法教学的实施”

[3]胡阳新

“现代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4]《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人民日报出版社

[5]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技术学2班

梁小凤

20112215012052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性强,较抽象,有的实验在课堂上较难实现,而且费时较多,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直接讲述,缺少实验验证,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微课是指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因此把物理知识结合实验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可以弥补课堂上老师缺乏实验验证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讲解。本研究以声音的产生为例设计一门微课程,体会微课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Micro-lecture)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 M.Penrose 于 2008 年提出。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概念并进一步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在维基百科中,将“微课”界定为:“微课(Micro-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利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呈现的实际教学内容。”而百度百科中,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 2013 年举行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官方文件中,将“微课”界定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征

从微课的发展与实践来看,微课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突出特征。1.微课要“微”

微课之所以称为“微”课,是因为它具有知识点小,授课时间短的特点。微课只围绕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将其录制成教学视频短片。整个微课只为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渲染,使得重点突出、短小精悍,非常有利于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现今社会,生活速度加快,导致文化快餐化,很少有人能耐得住性子去看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限制在 10 分钟以内(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限制在 20 分钟以内),适合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适应碎片化学习。2.微课还是“课”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但不是只包含课程讲解的视频,而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学习资源环境。在微课的教学资源中,不但要包含教学视频和教学设计,还应提供教学演示课件、讲义、教学案例素材,以及课后微练习和微练习的素材等教与学的资源。这样,既可以提供给学习者进行泛在学习,可以提供给教师进行共享和研究。同时还应该在实践中提供反馈渠道,使学习者可以将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疑惑和进一步的需求反馈给教师。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改进。

3.微课以“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工具来学习或训练的方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 等设备(通常不包括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学习的方式。移动学习相较于在线学习,更加着重于利用触控输入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不是利用键盘、鼠标输入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微课的制作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微课的发布利用移动互联网,因而可以保障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以及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可能。4.微课要系列化

微课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要成为系列化课程,即根据统一的课程主旨,将微课构建成为“微课程”。因而在微课的设计之初就要从课程体系的全局观点来考虑,将课程包含的内容划分为若干边界清晰、离散而又具有一定耦合性的知识点。再按照知识点间的联系,让这些微课有机结合。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还要围绕每个知识点和其相关知识点设计微练习,进行微评价。再根据评价与反馈,为学习者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方便学习者在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途径,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微课在初中物理中应用的优势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较为注重概念的学习理解,中学物理课要教给我们很多物理虽和物理规律,这些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而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师往往把概念或知识点给学生陈述一遍,缺乏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为了将物理规律简单、明了、准确地表达出来,常常需要借助很多特殊的方式,比如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但受时空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小小的概念都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学生如果没听懂,老师也没有时间再为学生演示第二遍。如果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场景演示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学生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去学习一个知识点,而且这个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如果没有听懂,还可以返回去再听第二遍,不受时空的限制。

四、声音的产生微课设计与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初中物理的第一张第二节的内容,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端,培养兴趣的起点,更是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的至关重要的一课。因此,这次选用声音的产生这个知识点作为案例,设计一节微课,看看微课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都是怎样产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提问——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科性思维,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通过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然后重点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接着总结我们这次探究问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方法和思维。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巩固所学内容。

(三)微课教学设计 1.教学课件的设计

教学课件以PPT为载体,采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综合型课件,力求简单明了,按照“提问——猜想——验证——结论”的思路分为四个板块,使得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2.教学实验设计

这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怎样通过实验表现物体发出声音时产生了振动成为了实验的关键。因此实验设计通过容易产生形变的物体与发声的物体接触产生形变来表现发声物体的振动,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2.1音叉发声振动

在音叉没有发声的时候,拿它与水接触,水很平静;然后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再与水接触,可以看到平静的水向四面溅起。前后对比,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产生了振动。

2.2铜锣发声振动

用一根细线挂一个乒乓球,并把线拴在支架上,在乒乓球下面放一面铜锣,铜锣不发声时,接触(不要用力)乒乓球,乒乓球静止不动,然后敲击铜锣,铜锣发声的同时接触乒乓球,乒乓球动起来,说明铜锣发出声音的时候产生了振动。2.3鼓发声产生振动

在一面鼓上放一些绿豆,当鼓不发声时,绿豆在鼓面上静止不动,当敲击鼓是,鼓发出了声音,鼓面上的绿豆也随着乱跳起来,说明鼓在发声的时候,产生了振动。

2.4吉他发声时琴弦在振动

一把吉他,我们不动它的时候,它没有发出声音,当我们拨动琴弦的时候,吉他发出了声音,这时候我们看见琴弦在振动。2.5音箱发声时在振动

在一个音箱上用一个纸盘装一些绿豆,音箱不发声时,纸盘里的绿豆静止不动,当播放音乐时,纸盘里的绿豆跳动起来。说明音箱发声时产生了振动。

(四)教学方法设计

此次课程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声音产生的原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领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由音乐“森林狂想曲”中的一小段导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3.启发:让学生用手轻轻触摸自己的喉咙声带的地方,然后说一句话,感受喉咙有什么变化

4.猜想:由刚才的启发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验证:带领学生一起操作已经设计好的五个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6.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探究的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五、总结

将微课应用初中物理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新方式。微课短小精悍、利于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个知识点,而又不想费时费力的去准备素材和实验,同样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体会学习过程。相信微课在物理学科中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任兴燕,微课教学初探,北京宣武红旗大学学报,2014(1)

吴铁飞,浅析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科技视界

第五篇:归纳演绎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归纳演绎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很多,这是因为语法与语音、词汇相比较,条理性较强,易于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授。本文主要探讨归纳法与演绎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归纳法 演绎法

一、初中英语语法课堂归纳法的应用

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教学方法。运用归纳法教英语语法时,应先让学生逐步接触、感知包含该语法内容的实例和句子。当时机成熟时,将这些实例和句子集中起来,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共同的特征,再抽象成为语法规则。归纳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由旧到新,学生容易接受和巩固,而且能保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便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归纳法的运用可分为四步进行:

1.观察

即回忆并列出过去学过的一般疑问旬及其简略回答作为引导性例句,例句要典型,有代表性,能突出地体现出所需要归纳的语法规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Boys and girls!Now,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in short forms.——Are you a pupil of class 1? Yes,I am.(No,I'm not.)

——Is your mother busy today? Yes, she is.(No, she is not.)

——Do you like pop music? Yes, I do.(No, I donot.)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Yes' I have.(No, I have not.)

——Did you see Tom yesterday? Yes, I did.(No, I didn't.)

——Can you help me? Yes, I can.(No, I can't.)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要求学生注意到一般疑问句中的简略回答所用的系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与一般疑问句中的系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一致性,最好由学生总结出规则来。

2.归纳

教师在学生总结、概括的基础之上,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地归纳出语法规则。

——Notice there is all important point to be observed: “Catch the first word of the question and use it in your short answer.”

3.操练

组织学生利用语法规则尝试性地进行问答练习,要求简略回答时要说出肯定、否定两种形式。并要求一定的速度,以检查学生感知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4.实践

即组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语法规则进行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性实践运用。这种实践运用要求具有熟巧性、情景性、创造性、交际性,即能够流畅地在有情景的上下文语境中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在课堂上创造完全真实的情景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模拟情景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也是不难设置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语言材料,就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内容为题材,或以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故事内容为背景,采用学生的真实姓名和真实事情,进行问答对话等交际性的实践活动。

二、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演绎法的应用

演绎法的优点是条理清楚,系统性强。教师易教,课堂教学活动容易控制,运用演绎法进行语法教学也可分四个步骤:

1.讲解

首先由教师介绍、讲解语法规则。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的讲解要“精讲”,讲解要语句简炼、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切忌添枝加叶、旁征博引、漫无边际。不可把语法实践课上成教师演讲课;其次要“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最好运用谈话法和问答法,凡是学生经过启发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讲,避免由教师包办,造成“一言堂”;第三要“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式的语法教学能边学边巩固,做到稳扎稳打。同时又能形成起伏节奏,避免单调疲劳,有利于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2.例证

出示代表性的例句,证明语法规则。有时也提供更多的例句,引导学生分析规删,加深印象,并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例证与讲解规则交叉进行,将例句穿插在讲解中,用例句印证规则,用规则引出例句。

3.操练

学生充分理解语法规则之后,还必须要在反复的操练中将知识和语法规则转化为技能。因此,操练仍是演绎法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模仿性操练,在操练中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正,还应注意在保证学生操练正确性的基础上逐步追求熟练程度。

4.运用

教师可以配合课堂游戏活动进行语法项目是实际运用,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模拟性的对话或角色扮演,由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运用,下面是运用“现在完成时”的一段对话。

A: Let's go and play ping-pong, shall we?

B: Sorry I have to go home.A: Why? It’s so early.B: But my mother will go to Shanghai on business tomorrow morning.I must help her.A: Has she bought the ticket?

B: Yes.she has.The train will leave at 6.A: Has she got everything ready?

B;No, she hasn't.So I must help her.A: Has she packed up her things?

B: No, she hasn't.She needs my help.A:I heard it's rainy in shanghai.Has she taken the umbrella with her?

B: Oh,I almost forget that!I must hurry up home.Goodbye!Thank you!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归纳法是主要的方法,但是也不能排斥演绎法。教师应该根据语法项目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运用两种方法。一般来说,较简单易学的语法项目,用归纳法较好;较复杂难学的项目,用演绎法效果更好。而事实上,两种方法常常综合交替使用,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水平。

下载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

    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结(最终五篇)

    《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各阶段总结 我校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以来,学校重视、参与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保证了......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突破创新,国家相关教学政策的不断改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也不断的以平等理念更加突出,......

    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围绕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通过阐述中学地理翻转课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当中的重要环节,比如:课前教材的深入学习、微课......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了改变初中教学中作业单一的状况,在初中一年级数学、英语和语文课中部分班级使用一起作业网,应用后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摘要】初中英语的教学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初中英语的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

    阶段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格课题研修:《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木瓜九年制学校苏占平(一)存在的问题:1、认识上的偏差。 目前,大多数学校只......

    对生本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对生本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知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从古代的四书五经到如今的物理化生,知识内容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