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思维导图以其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当中,特别是数学领域,思维导图可以和数学知识完美结合。运用放射状结构,将知识点以一定逻辑关系放置其中,清晰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便于学习和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特征和制作方法,简明的讲解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如何绘制出一份完整的数学思维导图。然后给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积极作用,最后阐述了思维导图如何应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思维导图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1.1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模拟了人脑的神经放射结构,凭借形象化、具体化的图示展示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后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心智图”。它与人类的神经网络类似都是由内而外地向四周发散,最中心的关键图形类似于人脑的神经元,向外发散无数的触角一般的图形。它以图形并重的形式,使人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在对学习者思维的开发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1.2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最直接的方式是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以一个概念、公式、定理或者词语等为中心,将与这个中心有关联的概念和公式逐级向下延伸,每一个子集主题的内涵和外延要一致,即上一级的概念要包涵到下一级或者上一级的公式或者定理可以推导出下一级的公式和定理,做到层次分明,主题明确。这种绘制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的方法优势在于应用广泛,教师绘制方便和学生乐于接受、通俗易懂。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积极作用
2.1容易记忆和理解初中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需要不断积累和不断深化认识,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会用到以前讲过的知识,这需要学生能充分理解所讲过的数学知识点,能通过之前积累的数学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完全可以将有关联的知识串联到一起,通过一定的规律或者逻辑,将新旧数学知识点很好地衔接到一起,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2构建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解答出疑难复杂的代数方程和几何图形问题,而是通过解答数学题培养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通过将数学知识以一定逻辑关系逐级向下传递,由最开始的抽象变成具体,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3建立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的特点在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且庞杂,所以学生需要自上而下整体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全面的了解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繁杂的知识点。数学思维导图呈现的树状知识结构将复杂的无序的知识按照逻辑关系重新组合,并且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补充到已经建立起的知识系统当中,同化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数学思维导图,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完善和更新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初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有可能学习新知识而忘掉了旧的知识或者出现只是关注不重要的数学知识而把重点知识忽略掉的情况。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所学知识全部在一张思维图当中体现,初中学生只要浏览这张思维导图,就能把围绕某一主题的知识整体联系出来,而且重点知识往往都在一级或者二级子题当中,不用事无巨细的将所有知识都一一完全熟练运用。学习数学也需要详略得当,熟悉、理解和掌握区分清楚,学习过程不至于非常枯燥。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之后,提升数学成绩易如反掌。
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除在原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外,还要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对初中生而言,学习数学要记忆很多公式和解题的方法,对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思维导图强大的组织和促进记忆的功能正好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需求。比如在学习正方形知识时,通过思维导图,衍生出正方形与长方形两个干支,而长方形又可以衍生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以此类推,将前面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整合和充足,不仅能起到对现有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还能强化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此外,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点梳理清楚,便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如图1所示,该图涵盖了所有初中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点,主题下面又分了很多子主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只需根据图表一一回忆即可,既方便又直观,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良好的辅助工具。
4总结
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能够通过图形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来,无形中也会减少学生的负担,增加学习的乐趣。数学思维导图的绘制正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方面学生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能更加顺畅,学习效率和质量也得到提高,最?K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初中生逻辑数学智能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2015545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柏.数学海洋“图”做舟――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81.[2] 邹广华.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7):24-25.[3] 樊晓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分析探讨[J].考试周刊,2017(32):26.
第二篇: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教改动态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思维导图,又叫思维脑图。它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现在全球已经有大约2.5亿人使用思维导图。在教育、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思维导图都发挥过着巨大的作用。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为探索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本课题将其引入初中生物教学的反思总结复习环节,开展探索和研究。
课题组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尝试,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将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学生反思总结环节,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反思总结和复习,并尝试将思维导图辅助总结的功能延伸运用的其它科目的学习。同时,本课题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探索这项新的技术在课堂改革和提升学生能力方面带来成效。
通过本课题研究,将思维导图这项新工具新技术运用到中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使用掌握并将其延伸运用到各个学科,对提升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高记忆力和复习效果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二、研究过程
(一)成立课题小组,加强交流合作。
成立课题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课题负责人魏虹娣老师牵头,集合市教研室教研员、省市级名师、优秀学科教师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积极进行交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为了使研究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采取以点带面、点面合结的策略进行。确立课题中心组成员,落实分工。
由魏虹娣老师总负责,教研员李超英跟踪指导研究的全过程,并号召其他各校设子课题参与研究,与其他各校资源共享。由魏虹娣、马志宾、朱文霞、邓继红等老师重点进行做好思维导图的绘制指导、作品收集及课题研究工作。
(三)建章立制,强化教科研。
建立教师参加课题研讨制度,围绕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思维导图的教学和教研活动。通过QQ、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课题进展情况,每月1次集中研讨课题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收集材料,探索求真。
及时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思维导图的学习延伸情况,探索思维导图对学生总结复习能力的提升。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的制法
1.制作工具:A3或A4大的白纸,为了便于保存作品,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图画本;4支以上不同颜色,色彩明亮的涂色笔; 1支标准钢笔。
2.画中心图:主题(文章的名称或书名)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思维导图把主题以大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多少个主要的主题,就会有多少条大的分支。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
3.关键词:只写关键词,并且要写在线条的上方。思维导图的记录用的全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信息的重点内容。思维导图每一条线条的长度都是与词语的长度是一样的。
4.中央线要粗:思维导图的体现的层次感很分明,最靠近中间的线会越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
5.纸要横放:做思维导图时,纸是横着放,这样空间感比较大。6.用数字标明顺序:
可以有两种标明顺序的方式,主要是以你需要和习惯而定。第一种标明顺序的方式:可以从第一条主题的分支开始,用数字从1开始,把所有分支的内容按顺序地标明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数字知道内容的顺序了。第二种标明顺序的方式:是每一条分支按顺序编排一次,比如第一条分支从1标明好顺序后。第二条分支再重新从1开始编排,也就是说,每条分支都重新编一次顺序。7.布局:
做思维导图时,它的分支是可以灵活摆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还要考虑到合理地利用空间,你可以在画图时思考,哪条分支的内容会多一些,哪条分支的内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内容的分支与内容较少的分支安排在纸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容的摆放了。整幅画看起来也会很平衡,你画思维导图前,要记得思考如何布局会更好。
(二)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1.整体情况
学生作品汇总
2.分章节制作思维导图
水中生活的动物(1)
水中生活的动物(2)
水中生活的动物(3)
水中生活的动物(4)
陆地生活的动物(1)
陆地生活的动物(2)
陆地生活的动物(3)
空中飞行的动物(1)
空中飞行的动物(2)
空中飞行的动物(3)
空中飞行的动物(4)
鸟类的生殖
动物的运动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动物的运动
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的特征(3)
传染病
3.形成个人风格
学会思维导图之后,我们还鼓励学生能够成立自己的风格,每一幅思维导图虽然都有一套规则,但都能形成个人的风格。同学一的4幅作品: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同学二的4幅作品如下:
作品(1)
作品(2)
作品(3)作品(4)
4.思维导图的应用延伸到各个学科
历史学科
英语学科
政治学科
地理学科
化学学科
四、研究成效
(一)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学习内容提炼关键词,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的加以深化。
(二)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利用思维导图会促成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并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
(三)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教师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思维导图的作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所教课程的 14 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可以对学生所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四)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学会思维导图之后,能初步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总结和复习中,学以致用,并能延伸,取得初步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学生很快领会要领,表现在中央图画得好,关键词准确,思维导图布局合理,非常有兴趣画图。而有些同学的积极性不高,思维导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同学嫌麻烦不感兴趣。这些情况又与学生的学习素质程度高度正相关 如何使思维导图与学科特色和学生个人情况相结合,这是我们今后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2.采用何种办法来验证思维导图应用模式的有效性是一大难题。我们发现:由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二)今后的设想
1.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一种实验、探索,在培养学生创新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
2.思维导图的学习今后更要注重过程、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不能急功近利。
3.需要建立思维导图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思维导图本身的评价以及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的作用的评价。
第三篇: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林天广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在被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后带来了跨时代的进步。本文从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出发,试图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应用
思维导图是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开发的一种可以用图形思维工具将脑海中发散性的思维具体化的工具。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表现出来各级别的隶属关系,也可以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同时也具有时序性和综合性。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教学中,会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并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学科的意义
1.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
历史教学通常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的,这也使得教师对于学生不能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牢记而感到万分的头疼。这样一来要向真正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的,要首先进行对先前必要知识点的梳理,这样一来十分的浪费时间。而初中历史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陈述性的知识,经验证明构建知识网络是帮助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思维导图是用树状的结构形式来构建知识网络的,围绕某一中心进行发散,知识点层层打开。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结构和历史思维体系。
2.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散思维
大脑喜欢图文并茂的思维方式,采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将词语、关键词、年份、任务等关键点同颜色、逻辑联系起来。锻炼了左右脑的协调功能,也充分利用了左右的功能差异。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把所有相关的素材都调用过来,将所有想到的观点都记录下来。在之后的精致化过程中,对于中心观点进行了再一遍的梳理,从而找到正确的联系。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刺激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发散能力。
3.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调整教学思路
新歌该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能够紧跟课改要求改变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达到使学生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思考的目的。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也让教师对于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十分苦恼。而思维导图的外显性则让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思维过程外显,从而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从而调整课堂进度与教学思路。
二、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在主动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初中历史时,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思考的结果也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的不同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竞争的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想要做得更好的心理激励着学生去更认真、更努力的学习历史,做出更有效率的思维导图。
2.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往常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为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主体地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点。采用思维导图时则完全不同,学生才是这个导图的主导者,他需要调用自己的所有相关知识来完成这个导图,最终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别人看。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更注重自我的思考,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梳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时,他会想为什么这个人会这么做,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这么做等等。这样一来,学生问的问题多了,想的也就多了,为了寻找答案,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找答案,继而会思考更多的问题。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构建知识导图,保证思维流畅性
生活中越是博学的人问题也越多。所谓学无止境,接触的东西越多,视野也越宽广,需要思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学习历史更是这样,知识点不仅多而且杂,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交织构建成了历史的知识网络。如果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那么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那么脑海中的历史知识只会越来越乱。相反,如果使用思维导图,不断的将已有和新增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不仅不会被众多的知识点蒙蔽了双眼,而且也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去看历史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看待、思考历史。
2.构建问题导图,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学习历史如果只知道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涉及人物以及最终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以史为鉴”。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对不同时期、地域的不同主体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增长对历史的深刻认识。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教授他们通过比较加深理解的基本途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合理的运用可以对初中历史课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增加对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紧跟课改要求。整体来说以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手段,但是具体的应用模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董英.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杜芳,刘汝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第四篇: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在现阶段,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发展,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独特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脑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和空间感。思维导图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能发挥人脑整体功能,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学习者的总体规划能力,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
“高效课堂”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强调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本课题提出的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的“语文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师生共同运用图文并重的技术,打造立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高效课堂。
二、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对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力,理论研究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师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快速理清教材思路,缩短备课时间 ②教师可用导图做教学计划 ③教师集体备课 ④课堂教学使用
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对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新授课中建构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还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等。思维导图在学生中的运用主要有:
①复习归纳
②学生课堂小组讨论 ③做学习笔记。④制订计划。
(3)对学校: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特色之一。
三、课题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
1、脑科学理论
(1)现代脑科学认为,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显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反映。思维导图把人的思维用图画和线条形成的发散性结构记录在纸上,通过画图和线条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也使人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2、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它注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注重学习者理解科学概念的过程,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和拓展概念本身: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知识,并使之概括化、网络化,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思维导图教学应用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同时产生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学案例,形成本校教研特色。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研究内容
1、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方法。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方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运用方法。
2、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尝试并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具体文本制作思维导图,从中把握并理解文本的情感思路与表达方式。
3、语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尝试并引导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自己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通过网络查寻相关知识,把握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方法。
2、案例研究法。
对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思维导图运用的研究,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层次,从而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方法,并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
3、个案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优、中、差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比较,并做好记录,分析。
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阅读相关书籍,及时总结研究经验并撰写成文,力求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出一点贡献。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半年,按“论证、准备-组织、实施-总结、提炼”的思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1、论证、准备阶段(2014年9月):可行性论证,拟定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落实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申报,组织人员学习,明确目的意义。
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实施问卷调查,实施思维导图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完善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
3、总结、提炼阶段(2014年1月):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各阶段研究材料,提炼可操作性成果,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八、预期成果成呈现方式
1、研究成果: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整合构建高中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中产生的各种理论及实践成果,包括:
①相关论文集; ②相关案例集;
③教师、学生思维导图设计作品; ④研究报告
2、研究效果: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坚信,有各位领导的关心、语文组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团结协作,我们的课题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案
金台区蟠龙二中2015年校本课题
编号:PLEZ-151602 《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研究方案
金台区蟠龙二中 王存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转变课程的功能,实施自主学习、强化科学探究。这些转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认真研读有关思维导图的书籍:《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思维导图》等,并在查阅了有关思维导图的研究情况后,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用图形来帮助学习的方法。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思维导图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记录思维活动的方法,它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 是一种将思想图象化的学习模式,是将知识结构图象化的过程。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推动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进行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实践意义:①具有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意义和价值,造就新型教师以及培养新型人才。教学模式的转变是真实的、有质量、有力度的学校改革实践,是学校与教师在实践中“同期互动”的改革与发展,是解决新课程改革缺乏新型教师这一难题的最基本方法。为广大教师在同一时期内,因参与改革而自身得到更新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本课题研究,给予并巩固学生在知识和道德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发展能力和道德人格,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②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常规,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此模式采用“价值引领—自主构建”方式,教师在启动学生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设计问题化的教学案、创设认知情境、组织交流互动、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的“自学互动”、“知识内化”“自主建构”提供优质金台区蟠龙二中2015年校本课题
编号:PLEZ-151602 的引领作用,并进行德育渗透。这些要求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形成培养自学能力的一般教学策略和学科教学策略,进而形成教学常规,具有切实的改革实践意义。
2理论价值:①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想方法体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转型期教育文化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的微观建构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并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独创途径打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将给素质教育的规律性说明提供依据。②课堂教学高效性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互动与创造,同时进行知识与道德的有效建构,在学习交流中养成健康的“德性”,将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供依据,将对现代德育的理论、内容、形式和方法的阐述作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
(1)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建构高效的教学方法。
借助思维导图使学习者在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并形成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从主要概念或中心问题出发,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借助自己的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2)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如图,让学习者围绕主要概念或中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
(3)如何借助思维导在初中化学不同年级教学中、在各种课型教学中运用的新模式。初步拟定七年级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兴趣、加深印象;八年级增加分析导图的方式,提高能力;九年级结合不同的课型,简单线条呈现,把知识综合应用,体现能力与水平。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创新性和有价值的支持。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课”的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积极开展实践研究。
2.文献研究法。结合研究实践需要,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让改革实践始终处于先进理论的指导之下,让新的理论在改革实践中产生。
3.个案研究法。学科教师及其备课组,研究各自学科使用“153模式”的教学程序和策略,通过积累、总结,形成相关的学科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4.经验总结法。在教师及备课组形成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形成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的课堂教学经验,进而形成教学常规。金台区蟠龙二中2015年校本课题
编号:PLEZ-151602 五.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索创造高效的教学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找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在各种课型教学中运用的新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六.时间安排 2015年9月—2016年3月,分四个阶段。
(1)思维导图各年级模式初探:(2015年9—2011年10)拟订初步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成立课题小组,对课题研究人员开展培训。
(2)思维导图各种课型模式预案:(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根据各年级段的实际,确定相关子课题,制定初步研究计划,开展好相关的现状调查,收集原始资料,整理思路。
(3)构建各年级、各种课型思维导图模式:(2015年12月—2016年2月)实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尝试、分析、反思、总结(案例研究法),探究将思维导图作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4)构建各年级、各种课型思维导图模式:(2016年2月—2016年3月)全面整理课题实验的情况,进行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最终总结出各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