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们掌握好基础知识,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究,发现学生对数字与图示的理解是最快的,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实施了思维导图教学法。通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不仅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学会识图、分析图示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了思维导图的数学思维训练之后,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断地努力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实施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之后,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整体成绩,直接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学习时的思路不够明确,思维方式也缺乏,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与发展,思维导图式教学法起到了非常中要求的作用。
一、应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利用图形可以更直观、更直白地表达某一观点,解题过程中思路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相当于心智图、脑图、流程图、示意图,可以使人类思维发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图形技术是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思维导图的协助下,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与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应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同,但是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数字与图示的感觉比较好,相对于对文字的理解要直接得多,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1]。例如在学习《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这些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授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彩色的图示按照教师早已设计好的样式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们看见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1、2、3、4、5、6、7、8、9„„”清晰认识数字的大小,并能够快速地进行对比和分解,接着,教师给学生们在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对应的习题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们看图说明答案。最后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与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按照思维导图的引导,能够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热爱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每一名优秀教师希望达到的效果,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可以相互探究,可以到黑板进行实践填写,使学生们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讲授一下认识钟表的技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到黑板前利用思维导图将认识时间的过程表示出来,学生们马上拿出了自己了笔记本,认真地进行画着,写着,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们轮流到黑板去完成之前布置的任务,让其他的学生们一同进行审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教师给与正确的评价与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与合作,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思维导图找到解题路径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占据试卷的分值较高的习题,早解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们解题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思路[2]。例如在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授习题之前,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举一些形象的案例,然后,再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套进去,让学生们看见解题的关键,例如:要想知道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苹果,需要找到的条件是“有多少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通过学生们仔细的分析,很快就会在习题中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师生更好地进行沟通,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完成思维导图的内容,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们学会利用框图与线段和箭头的方式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解题思路和逻辑分析能力。
思维导图是教师有力地教学助手,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够在学生们的视野里清晰地呈现知识的框架与结构,使教师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具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自己的推理进行画图,提高学生们用图示进行表达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大脑潜能的开发。总而言之,通过思维导图的合理使用,加深了学生们学习的印象,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找到解题的思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思维导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工具。
第二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基于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现状及小学数学知识特点的分析,找到思维导图和小学数学的结合点,并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一种应用模式,促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实现它们的融合。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或者图象自身都可以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它能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它可以应用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能清晰呈现出思维过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改善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从创作方法上看,它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的,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图式回顾整个思维过程。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图形工具,还是一种形象的知识表征工具。它将枯燥单调的文字信息以多彩的颜色、图形、代码、符号等多种元素形象化表征出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大脑,激发我们的联想,扩展我们想像的空间。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既具备学习工具的强大优势,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像、色彩等手段,把难易表达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形象化的显性知识,使小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领悟隐性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加工整理数学概念,参与组织数学问题的讨论,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一、作为教学设计的工具,用于概念知识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数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概念的地位以及相关性,以便学生发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它是构成抽象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阶段需要小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有 500 多个。这些概念构成了他们以后掌握整个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越高,学习后续知识也就越顺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对概念的教学有一些问题,学生忽视基本概念的掌握,对基本概念不能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明确当前所学概念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延伸情况,进一步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主动探究的有意义学习,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条理化的认知结构。
二、作为创造思维的工具,用于解决问题教学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思维导图。在它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会在头脑中随时迸发出新想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学数学角度看,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学科本身或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往往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难点,达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决能力的目的。而通过思维导图构设思路,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加工材料信息,深化知识理解,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层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为知识整合的工具,用于整理复习教学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整理和复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融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散杂、片断的机械式学习变为注重关系主动探究的有意义学习。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容量大、时间紧、密度高的特点。数学知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单元中往往会包含许多小的知识点,而这些小的知识又是在不同的课时中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册教材时,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综合、整理,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在小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笔记,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大大节约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篇: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单词学习、语篇阅读、协作交流和话题作文等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一)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单词中,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授school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school和bag的意思,再绘制成思维导图,school就变得浅显易懂;又如在学习拼写family一词时,教师可以出示句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然后将每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圈出来并提取出来,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再如在学习foal这个单词时,可以先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cow和calf,然后再出示horse和foal,通过对比学生了解了foal的意思,这时提出问题“Who can read it?”,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呈现road、coat、boat等词,学生通过对比、联想很快就正确读出了单词。曾经的词汇复习课,学生或是对着词汇表死记硬背,或是在练习本上做机械重复式的抄写,结果无外乎三种:优等生记住了所有的单词但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而且对复习课产生厌恶的情绪;中等生能记住大部分单词但由于单词群组之间毫无联系,遗忘率也很高;后进生只能掌握很少的单词,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将无法建立学习自信心。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模块,还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如在复习水果等单词时,教师可以将水果按颜色分类,每提到一种颜色,学生就会联想到与这种颜色相关的水果;又如在复习动物等单词时,可以将动物分为大、小、胖、瘦四大类或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三大类;再如在复习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区分辈分关系,使学生可以从图中清晰的辨别出上下位关系。
(二)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在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整体理解阅读材料、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和复述、背诵阅读材料等环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找到了一些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在阅读篇幅长、生词多、文章结构和层次复杂或不太清晰的文章时,先由教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部分、分层次阅读,突出重点,关注细节,加深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此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思维导图呈现答案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以及课文的长度和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复述或描述。以人教版教授月份为例,虽然本课的结构和层次都比较清晰但课文较长,词汇量较大,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并配合肢体语言为学生简要介绍,然后我针对一月的部分提出了问题: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Which month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What do we called on January 1st?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on that day?学生自习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其余三个月的学习可采用相同的方式,只不过提出问的人由老师转化为学生,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篇幅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帮助的作用。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课文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展开讨论活动,即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调整思维导图框架和结构,并完成主要知识点的教学。这些活动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抢答和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其他学生回答等。
(三)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路整理,构思文章,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话题可以有很多方面可以写。学生写作的思路明了了,写作文就自然变得轻松了。如果能够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长此下去学生的能力也会提高。例如,就自己熟悉的话题“My friend” 进行课堂话题作文,可以运用下面的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描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可视化,有助于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既达到了记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思维导图的了解和熟悉,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会不断拓宽。我相信若能坚持实践和研究,不断改进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思维导图必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大有可为。
第四篇: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7-12-21 11:22 阅读(110)评论(10)1.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工具,思维导图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层次,给创新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将知识资料个人化,提升为对学习的拥有感和成就感。
思维导图使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有一个外显的结果,从而使他们在完成思维导图后拥有思考的成就感,淡化思考过程度枯燥与难度,唯美的心态使思维过程变成了无意的活动,从而提高思维的效率。3.帮助实现探究式学习,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做图的是在意义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思维导图可以强化探究行为,优化探究结果。4.帮助学生做笔记。
5.促进互相学习交流使能学生更加于专注学习。
思维导图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交流方式,在比较导图中他们能更专注于思考学习的内容。
6.可自行调校学习的深浅,设定适合的学习进度。7.把知识及概念图像化以加强理解及掌握。8.提供反思学习的空间。
不深刻理解反思的意义,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就要打折扣。9.促进师生间的双向的交流、学习与合作。
10.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管理组织能力方面。
第五篇: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本学期,我校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导学案思维导图习得法”正式实施。“导学案思维导图习得法”即全脑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物,以思维导图为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目的,以小组合作和学生自主习得为抓手,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这种模式强调导学习得、导图习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既是思想,又是方法,既重视知识,更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既体现学习优势教育,更体现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导学案习得法和思维导图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这里重点谈一下思维导图要从在数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精髓是促进人类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合理应用,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让自己用一个开放的头脑接受新鲜的事物,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轻松。实验证明: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框架,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数学教学有共通之处,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在预习、复习、笔记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网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多数学生而言,所谓数学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初步印象,这样的预习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在阅读时能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思维导图的使用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果。另外,通过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能够迅速找到学生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确定重点与难点,使讲课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进行复习总结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复习中,首先,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数学概念、规律及其区别、联系,区分重点难点,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我通过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第三,在复习课堂上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提升,教师的提高主要是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各章、各单元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联系,把所有的思维导图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整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
三、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传统的直线型笔记仅仅是对教师课堂内容的机械的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改变自己是课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记忆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的习惯,形成了思维惰性。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教师的节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展开联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思考着,而且,思维导图也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图形,有的画成大树,有的画成花朵等等。课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加上图画。这么有创意的图画,学生怎么会忘呢?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重要的一点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学会学习的目标。思维导图还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更好地运用它改善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不管怎么好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教师的奉献和付出及学生的投入。我们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