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

时间:2019-05-15 05:3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

第一篇: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课题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

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方法

启发研讨式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由学生说出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

.又 的值域为,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所求反函数为 .

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2.8对数函数(板书)

对数函数的概念

定义:函数对数函数.

的反函数

叫做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板书)

作图方法

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学生应能想到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同时教师也应指出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 和

,并分别以

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指数函数趋势等).

画出直线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 .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一坐标系内)如图: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

草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投影仪将标系内,如图: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性质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定义域: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截距:令为渐近线. 得

,即在 轴上的截距为1,与 轴无交点即以 轴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单调性:与 有关.当

当 时,在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板书)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板书)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1)与 ;(2)与 ;

(3)与 ;(4)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巩固练习

练习:若

四.小结

五.作业 略

板书设计

,求 的取值范围.

教案点评: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教案的编写从四个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呈现的教学方式、方法各有不同,第一个环节从复习指数函数开始,有学生熟悉的指数函数入手,引起学生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对数函数的定义;第三个环节: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让学生画出常见的几个函数图象,并总结出对数函数的性质。第四个环节:简单应用。因此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记忆对数函数的性质。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第二篇: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能运用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解决对数型函数的常见问题.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的性质向对数型函数的演变延伸.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对数函数的性质.2.回答下列问题.(1)函数y=log2x的值域是;

(2)函数y=log2x(x≥1)的值域是;

(3)函数y=log2x(0

3.情境问题.函数y=log2(x2+2x+2)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如何求呢?

二、学生活动

探究完成情境问题.三、数学运用

例1 求函数y=log2(x2+2x+2)的定义域和值域.练习:

(1)已知函数y=log2x的值域是[-2,3],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函数,x(0,8]的值域是.(3)函数y=log(x2-6x+17)的值域.(4)函数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例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lg(2)f(x)=ln(-x)

例3 已知loga 0.75>1,试求实数a 取值范围.例4 已知函数y=loga(1-ax)(a>0,a≠1).(1)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练习:

1.下列函数(1)y=x-1;(2)y=log2(x-1);(3)y=;(4)y=lnx,其中值域为R的有(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2.函数y=lg(-1)的图象关于 对称.3.已知函数(a>0,a≠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实数m=.4.求函数,其中x [,9]的值域.四、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借助于对数函数的性质研究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换元法;

(3)能画出较复杂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五、作业

课本P70~71-4,5,10,11.

第三篇: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让教师左手翻试卷,右手敲键盘登分成为可能......Excel登分王 http://hi.baidu.com/myexcel

第二十五教时

教材: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目的:加深对对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把握,并能够运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

一、复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二、例一 求下列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y2x2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x2x0 ①

loga(x2x)0 ②

由①:1x0

由②:当a1时 必须 x2x1 x

当0a1时 必须 x2x1 xR

综合①②得 1x0且0a1 11 4x21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210 即:x2121x1 422 当1x0时(x2x)max11 ∴0x2x 44 值域:∵1x1 ∴1x0 从而 2x11 ∴2x42 ∴loga(x2x)loga例二 比较下列各数大小: 1.log0.30.7与log0.40.3 yloga(0a1)4411 ∴02x221111 ∴0y 4422.ylog2(x22x5)

解:∵x22x5对一切实数都恒有x22x54 ∴函数定义域为R 从而log2(x22x5)log242 即函数值域为y2 3.ylog1(x24x5)

3解: ∵log0.30.7log0.30.31 log0.40.3log0.40.4

1∴log0.30.7log0.40.3

1 2.log0.60.8,log3.40.7和312

12解:函数有意义,必须:x24x50x24x501x

5由1x5

∴在此区间内(x24x5)max9

∴ 0x24x59

从而 log1(x24x5)log192 即:值域为y2

331 解: ∵0log0.60.81 log3.40.70 31 ∴log3.40.7log0.60.8

3121

3.log0.30.1和log0.20.1

解: log0.30.14.yloga(x2x)

1log0.10.30 log0.20.11log0.10.20

免按学号顺序登分,免登分前整理试卷成为可能......Excel登分王

让教师左手翻试卷,右手敲键盘登分成为可能......Excel登分王 http://hi.baidu.com/myexcel ∵log0.10.3log0.10.2 ∴log0.30.1log0.20.1

例三 已知f(x)1logx3,g(x)2logx2 试比较f(x)和g(x)的大小。

3x解:f(x)g(x)logx ∴y2y10 y2y1

∴y在(6,)上是减函数。

三、作业:《课课练》 P86 9 P87 “例题推荐” 1 2 3

P88 “课时练习” 8 9 10x143x3x 1 当xx 或 0x1时 f(x)g(x)101344 2 当3x41即x时 f(x)g(x)4300x14x3x 3 当1x或 3xx 时 f(x)g(x)01134444 综上所述:x(0,1)(,)时f(x)g(x);x时f(x)g(x)

334 x(1,)时f(x)g(x)例四 求函数ylog1(x23x18)的单调区间,并用单调定义给予证明。

2解:定义域 x23x180x6或x3

单调区间是(6,)设x1,x2(6,)且x1x2 则

y1log1(x13x118)y2log1(x23x218)

2222(x13x118)(x23x218)=(x2x1)(x2x13)

∵x2x16 ∴x2x10 x2x130

∴x23x218x13x118 又底数0222211 2免按学号顺序登分,免登分前整理试卷成为可能......Excel登分王

第四篇:高一数学必修1说课稿《对数函数》

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对数比大小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是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是对指数中比大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再次体现和应用,对后为解对数方程及对数不等式奠定基础。所以确定本节课重点:运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比较两数的大小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后上课的情况下,对于课本上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本节课教师要补充第三类比大小问题———同真异底型,对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确定本节课难点:同真异底的对数比大小

教学中会在以下3个方面突破教学难点:

1、教师调整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

2、小组合作探索新问题时,注重生生合作、师生互动,适时用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自信。

3、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四、学生学情分析

长处:高一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已学知识或用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对于本节课而言,从知识上说,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刚刚学过,本节课是知识的应用,从数学能力上说,指数比大小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这可借鉴,另外数形结合能力、小结概括能力、特殊到一般归纳能力已具备一点。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本节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第三类对数比大小是课本以外补充的内容,没有预习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解题思路的构建,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学生能力上来看,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还需加强锻炼,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上还显不足。

五、教法特点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基于此,本节课遵循此原则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预习交流心得出发,到探索新问题,再到题后的回顾总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说、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加强理解,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2、温故知新(已填表形式复习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建立平台,并为下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

3、预习后心得交流

1)同底对数比大小

2)既不同底数,也不同真数的对数比大小

以课本例题为例,交流解题思路,题后总结此类型比大小问题的一般方法,而后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己总结方法及此方法适用的题型,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只需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题目表面上升到题目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合作探究——同真异底型的对数比大小

以例3为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预计两种:一是利用换底公式将此类型转化为同底异真型,利用之前总结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二是利用具体对数的大小关系探究出不同底对数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以此来解决此类型比大小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机会,为以后的探究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另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即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本题解决后,让学生反思明白,要想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到“脑中有图”,以“形”促“数”。

5、小结

以学生自主小结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得收获,教师可引导小结三个方面:所学内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6、思考题

以高考题为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7、作业

包括两个方面:1、书写作业 2、下节课前的预习作业

七、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例来看,这种通过课本内容预习,而后课堂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效果不错,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时,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我参与小组讨论,对有能力的小组,在探究出一种方法后,可鼓励完成更多的方法探究,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课堂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对于学生的总结回答,可能会比较慢,我一定会耐心听,及时鼓励,给予学生微笑和语言的鼓励,效果很好。在小结环节中,对于高一学生自己小结的方法,是我一直的教学尝试,由于只训练了半学期,学生只能达到小结知识的程度,在以后的训练中还会加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小结内容,使这些数学名词让学生不再觉得抽象,而是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题工具。

第五篇: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1

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对数比大小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是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是对指数中比大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再次体现和应用,对后为解对数方程及对数不等式奠定基础。所以确定本节课重点:运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比较两数的大小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后上课的情况下,对于课本上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本节课教师要补充第三类比大小问题———同真异底型,对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确定本节课难点:同真异底的对数比大小

教学中会在以下3个方面突破教学难点:

1、教师调整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

2、小组合作探索新问题时,注重生生合作、师生互动,适时用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自信。

3、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四、学生学情分析

长处:高一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已学知识或用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对于本节课而言,从知识上说,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刚刚学过,本节课是知识的应用,从数学能力上说,指数比大小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这可借鉴,另外数形结合能力、小结概括能力、特殊到一般归纳能力已具备一点。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本节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第三类对数比大小是课本以外补充的内容,没有预习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解题思路的构建,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学生能力上来看,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还需加强锻炼,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上还显不足。

五、教法特点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基于此,本节课遵循此原则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预习交流心得出发,到探索新问题,再到题后的回顾总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说、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加强理解,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2、温故知新(已填表形式复习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建立平台,并为下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

3、预习后心得交流

1)同底对数比大小

2)既不同底数,也不同真数的对数比大小

以课本例题为例,交流解题思路,题后总结此类型比大小问题的一般方法,而后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己总结方法及此方法适用的题型,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只需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题目表面上升到题目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合作探究——同真异底型的对数比大小

以例3为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预计两种:一是利用换底公式将此类型转化为同底异真型,利用之前总结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二是利用具体对数的大小关系探究出不同底对数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以此来解决此类型比大小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机会,为以后的探究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另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即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本题解决后,让学生反思明白,要想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到“脑中有图”,以“形”促“数”。

5、小结

以学生自主小结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得收获,教师可引导小结三个方面:所学内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6、思考题

以高考题为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7、作业

包括两个方面:1、书写作业 2、下节课前的预习作业

七、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例来看,这种通过课本内容预习,而后课堂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效果不错,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时,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我参与小组讨论,对有能力的小组,在探究出一种方法后,可鼓励完成更多的方法探究,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课堂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对于学生的总结回答,可能会比较慢,我一定会耐心听,及时鼓励,给予学生微笑和语言的鼓励,效果很好。在小结环节中,对于高一学生自己小结的方法,是我一直的教学尝试,由于只训练了半学期,学生只能达到小结知识的程度,在以后的训练中还会加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小结内容,使这些数学名词让学生不再觉得抽象,而是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题工具。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概念后,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学习对数函数概念进而研究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已掌握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类比学习对数函数提供了前提,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人口、考古等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本节蕴含的归纳、类比、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奠定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究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依据以上标准和学生学习发展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类比指数函数的学习,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对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图象的分析、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制定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底数a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有较强的好奇心,且在之前指数函数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研究函数的方法,但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所欠缺,对对数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三、教学与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类比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图象思考,数形结合,加强直观教学,同时在例题的讲解中,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为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结合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在提出猜想后通过投影仪演示底数变化对对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老师的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确定学法为自主探究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做出归纳。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环节:

实例引入、直观感知——总结类比、形成概念——类比探究、分析归纳——知识应用、提升能力——师生交流、归纳小结——作业布置

(一)实例引入、直观感知

1、在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 ,因此,知道x的值(输入值是分裂次数)就能求出y的值(输出值为细胞的个数),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细胞个数和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函数模型类型呢? 设计意图:复习指数函数

问题二:如果知道了细胞个数y,如何求分裂的次数x呢?这将会是我们研究的哪类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引出对数函数

问题三:在关系式 每输入一个细胞的个数y的值,是否一定都能得到唯一一个分裂次数x的值呢?

设计意图:既为了更好地理解函数,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在2.2.1的例6中,考古学家利用 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对于每一个C14含量P,通过关系式,都有唯一确定的年代与之对应.同理,对于每一个对数式 中的 ,任取一个正的实数值,均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所以 的函数。

问题三:你能在以前的学习中找到类似以上两个函数的例子吗?(促进学生思考这种函数的特点)

问题四:你能类比指数函数得到此类函数的一般式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二)总结类比、形成概念

问题五: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吗?

(师生共同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问题六: 与 中的x,y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联系,从而得到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三)类比探究、分析归纳

问题:有了研究指数函数的经历,你会如何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进行类比学习

合作探究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2:结合指数函数的学习经验,你有什么猜想?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与 验证。

设计意图: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对数函数图象随底数变化的规律,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

合作探究3:对照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讨论并交流各自的发现成果,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归纳总结,并板书对数函数的性质)

(四)知识应用、提升能力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 ) (2) ( )

(该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 的定义域 ,可在此总结函数定义域的限制)

例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 , (2) ,

(3) , (4) ,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利用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比较大小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前3小题,第四题可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完成解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

思考巩固:已知 ,比较m,n的大小

设计意图:该题不仅运用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还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但有一定难度

(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由学生小结,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再次强调对数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既首尾呼应又为后续学习对数函数的应用铺垫。

(六)布置作业

教材P73 练习1,2

设计意图:练习难度不大,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3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内容,对数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运用很广泛。同时,通过对对数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的研究,既可以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来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更好的理解,也可为以后研究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其它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起示范和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

刚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对数函数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导致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学生已经初步对新函数的研究方法有所了解,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并应用性质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数函数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难点:由图象探究函数性质,应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以自主探究法和讲解法为主,以练习法为辅,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分析,培养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2、学法

(1)类比学习:通过指数函数类比学习对数函数。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教程

1、情境引入

通过银行的复利计算问题,逐步引出对数函数。

设计意图:情景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反应对数函数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融入到学习中。

2、新知探索

通过上述模型,让学生给对数函数下定义。

学生用描点法画和的图象,教师再借助于计算机再画几个对数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一般情况。

以“你们能根据图象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吗?”设问,引导学生能过图象的特征得出对应的性质。

例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log23.4和log28.5;

(2) log0.33.4和log0.38.5;

(3) loga3.4和loga8.5(a>0,且a≠1);

(4) log23.4和log3.42;

(5) log3.42和log0.38.5。

3、巩固练习

(1)比较大小:

lg6________lg8;ln1.3________

(2)比较正数m,n的大小:

若,则m_____n;若,则m_____n.

4、总结提炼

(1)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方法;

(2)本节课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5、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P70~P72,梳理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等知识点;

(2)教材P74—7、8

四、板书设计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概念例题

二、图象

三、性质

四、教学反思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4

说课的内容是《对数函数》,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现在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八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 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 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多媒体演示法。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通过实验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答,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内容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知道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 y=logax,见课件。 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因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通过比较充分体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描点法画图。教师肯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可以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考虑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答,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 x)值的对应表,因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因此可取x= , , ,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因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可以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实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 )x 的图象画出y=log 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方便,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

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况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对比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帮助,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掌握,而且利用表格,可以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为了揭示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巩固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因此,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178 A组1、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同,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下载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数学知识点:对数函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对数函数 南通仁德教育数学朱老师总结了高一知识点:对数函数,仅供同学们参考;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

    高一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1 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学时:1学时[学习引导]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 .2.回答问题:⑴本节内容有哪些概念和知识点?⑵尝试说出相关概念的含义?3完......

    高一数学教案:对数的概念1(★)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课题:2.3.1 对数-对数的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渗透应用意识......

    11-12学年高一数学教案:3.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五篇材料)

    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教学重点: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教学过程: 1、 复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 2、 反......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辅导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有关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和延伸,基本的知识点及简单的例题,希望对高中生们有帮助。 1对数的概念 如果......

    高一数学教案 数列 -数学教案

    数列 -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 (说课稿)[样例5]

    对数函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习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习.而对数函数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 (说课稿)(小编整理)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对数函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习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习.而对数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