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工学校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某某技工学校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第一条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受到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研究和创新的初步技能。
第二条 实验教学依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筹安排,相关系负责实施。
第三条 实验课程均应选聘课程负责人,负责实验课程的建设、改革与教学组织工作。课程负责人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
第四条 实验课程均应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共同制定,经系批准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条 实验课程开课前必须向学生发放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开课单位可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实验教 材或实验指导书。
第六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安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原因需调整,应事先按规定程序申请报批,并做好教学安排。
第七条 开课前,实验指导教师应编写实验教案,认真备课,准备仪器设备、器材、工具、材料等,并预做实验项目。
第八条 实验指导教师上课时应带齐教案、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并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与实验室管理员完成实验室交接。
第九条 每门实验课首次上课时,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纪律教育。
第十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当遵守《课堂教学教师基本要求》。实验课期间,不得离开实验室,不得从事与本次实验教学无关的任何事情。
第十一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管理学生,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考勤,维护课堂秩序,督促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检查学生实验准备情况;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检查学生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检查、规范学生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对违章操作不听劝告者,指 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如有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员并查清原因。
第十三条 实验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整理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器件、材料、工具、用具等,与实验室管理员做好实验室交接,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
第十四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实验报告提出规范化的格式要求,要求学生在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批注评语并评定成绩。对实验报告中反映出的共同性问题应在下次实验课时向学生讲解。对不交实验报告、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抄袭实验结果、抄袭实验报告者,该项实验成绩以零分计,并要求其重做。
第十五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从学生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和出勤情况等方面综合考察评定成绩。
第十六条 实验课程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填写实验课程总结,并连同课表、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报告、考勤表、成绩单等实验教学档案,提交所在系存档。
第十七条 各系应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管理实验教学档案。每门实验课程都应独立建立档案,包括教师提交的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师情况统计、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试讲记录、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更新、教学 方法改革情况、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等。
第十八条 本文件自颁发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教学(含计算机上机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材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启迪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科学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验内容和结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扩大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教学院应按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原则与要求来制定(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审定和管理。经教务处审定编印的各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反映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学院相关实验教学中心(室)开展本学期实验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同(近)学科的实验课程应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实验课群,建立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计划要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开课时间等,以便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六条 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应独立设课,每24学时实验课计1学分,最小学分单位0.5学分。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所需学时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
第七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明确规定: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材培养中的作用;
2.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学生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实验项目的选定,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5.采用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质量的考核方法。
未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其实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大纲的子大纲附于课程教学大纲之中。
第八条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由各分院、实验中心(室)组织人员制定(修订),并组织专家论证,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大纲制定出详实的指导计划(即授课计划),并相应写出实验指导教案。
第九条 基础或覆盖面大的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室),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所承担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分大类或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训练目的与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模块地组合实验题目,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体系。
第十条 实验项目要按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教学(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各实验中心(室)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占计划总学时30%以上设计性和(或)综合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
第十一条 实验中心(室)必须建立建全实验项目卡片。实验项目卡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实验开出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条 实验课程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列入学校教材建设的范围,按照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原理等。实验教材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条 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项目的增减,实验内容和分组人数的变化,应由实验中心(室)开学初提出书面申请,经各分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各实验中心要根据全院课程表编制实验课程表,并根据实验课表和教学计划编制出实验课程分组实验安排表,经系部同意后报实验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
第十四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或)教务处下达的下学期实验教学任务书,于期末前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第十五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本单位本学期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详细安排,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和学分、教学专业和班级、教学日历、课表与任课教师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 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认真准备和按时开出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净化实验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是育人的需要。各实验室内部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配套设施(实验台、凳、黑板、器材、规章制度等)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墙面无污损,通风设备完好,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第十七条 实验中心(室)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设施,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实验设备应保证:基础实验课应达到一
人一组;技术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达到两人一组(特殊设备除外);专业课达到开出实验的基本要求,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4人(特殊设备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原则上各类实验课15~18名学生配一名实验指导教师(特殊实验必须同时多名指导的除外)。
第十九条 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立建全实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管理制度。每个教学实验室都要设置《实验教学日志》,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准备、学生预习和实验教学进行情况,明确实验教学质量责任。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听课检查,并认真填写《实验课听课表》;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填写《实验课学生调查表》,对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
四、实验教学人员资格与职责
第二十一条实验指导教师包括实验主讲和实验指导人员,任职资格为:
1.实验主讲人员应由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有实验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统筹、协调和指导实验指导人员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实验指导人员可由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3.首次上岗主讲或指导实验的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和试做实验,提供教案、试作记录和实验报告等材料,分院、实验中心(室)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指导实验。
4.实验教师任课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实验中心(室)选聘。
第二十二条实验指导教师职责:
1.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材培养,以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要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写出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的原理或理论基础,实验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错误,需要演示和规范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处理方法等。
3.实验前要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教学资料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4.每班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前,负责宣讲实验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5.提前一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验前要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未预习或未达到预习效果者不准参加实验。
6.严密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中认真巡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认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态度和记录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示范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指导教师要有记载,以便批改
实验报告时进行核对。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擅离实验室或从事与实验指导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7.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室整理和卫生工作,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切断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并准确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
8.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绩的考核和登记,写出实验评语。批改和给出评语的实验报告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退回重做;对抄袭他人者应予查处。
9.实验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学生实验课成绩一式四份交实验中心(室)。
10.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更新陈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3.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协助实验教师或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的指导工作。
4.实验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药品、材料、试剂配制和仪器设备等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等实验用品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并作好实验后的整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6.作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送检、报修和一般修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7.负责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做成实验台卡片便于学生阅读。
8.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件、器材、低值易耗品、材料、说明书及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帐、物、卡相符。对进实验室的学生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实验用品、仪器、仪表、玻璃仪器、实验台、实验凳等均要编号,按实验组落实到每个学生)。负责损坏丢失赔偿的收缴工作。每学期结束后作好仪器设备、材料的清理和核对工作。
9.负责新进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及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编制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软件,落实计算机管理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实验后要与实验教师交接,检查值日生的工作情况,使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及时与实验教师沟通并记好实验室工作日志,方可离开实验室。
11.努力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交给的实验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12.填好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包括工作内容、安全、环境检查情况及中心建设情况等。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持实验教学秩序。
2.上实验课应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实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完成规定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4.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条 实验课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实验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
1.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两部分。其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并在学籍处理时计入不及格课程门次总数。
2.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10%~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实验记录;4)实验态度和表现:5)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1)~4)项成绩时,第5)项成绩无效。
4.实验中心(室)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六条实验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并按重修课程的规定执行。实验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六、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七条实验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教学分院、实验中心(室)实验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改革与创新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2. 设置与更新实验项目,适当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成就;
3. 编制和修订符合教学要求,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
4.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5. 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检查和监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7. 规划和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
8. 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9. 健全各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0.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及课程建设总结。
第二十八条实验中心(室)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档案资料包括:
1. 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变动情况);
2. 历年教学任务安排表和课表;
3. 历年实验教学日历;
4. 历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5.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 实验项目卡片;
7. 实验试作、试讲记录与教案;
8. 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情况;
9. 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
10.近三年来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课记分册、学生成绩单和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
师部分典型的实验教案。
第二十九条各分院、实验中心(室)要重视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成果的鉴定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条计算机上机课:
1、无论课内上机还是单独设置的上机课,都要保证上机课时,按授课计划严格执行。
2、上机课教师要有指导书和授课教案,在指导上机课班级多需分机房上课时,每个机房教研室都要按排指导教师,不得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机房的上机课。
3、上机课中指导教师不得擅离指导机房或从事与上机指导无关的事情。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订
第三篇: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教学(含计算机上机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材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启迪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科学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验内容和结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扩大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教学院应按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原则与要求来制定(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审定和管理。经教务处审定编印的各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反映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学院相关实验教学中心(室)开展本学期实验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同(近)学科的实验课程应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实验课群,建立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计划要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开课时间等,以便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六条 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应独立设课,每24学时实验课计1学分,最小学分单位0.5学分。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所需学时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
第七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明确规定: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材培养中的作用; 2.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学生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实验项目的选定,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5.采用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质量的考核方法。未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其实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大纲的子大纲附于课程教学大纲之中。第八条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由各分院、实验中心(室)组织人员制定(修订),并组织专家论证,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大纲制定出详实的指导计划(即授课计划),并相应写出实验指导教案。
第九条 基础或覆盖面大的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室),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所承担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分大类或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训练目的与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模块地组合实验题目,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体系。
第十条 实验项目要按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教学(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各实验中心(室)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占计划总学时30%以上设计性和(或)综合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
第十一条 实验中心(室)必须建立建全实验项目卡片。实验项目卡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实验开出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条 实验课程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列入学校教材建设的范围,按照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原理等。实验教材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条 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项目的增减,实验内容和分组人数的变化,应由实验中心(室)开学初提出书面申请,经各分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各实验中心要根据全院课程表编制实验课程表,并根据实验课表和教学计划编制出实验课程分组实验安排表,经系部同意后报实验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
第十四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或)教务处下达的下学期实验教学任务书,于期末前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第十五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本单位本学期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详细安排,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和学分、教学专业和班级、教学日历、课表与任课教师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 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认真准备和按时开出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净化实验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是育人的需要。各实验室内部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配套设施(实验台、凳、黑板、器材、规章制度等)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墙面无污损,通风设备完好,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第十七条 实验中心(室)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设施,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实验设备应保证:基础实验课应达到一 人一组;技术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达到两人一组(特殊设备除外);专业课达到开出实验的基本要求,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4人(特殊设备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原则上各类实验课15~18名学生配一名实验指导教师(特殊实验必须同时多名指导的除外)。
第十九条 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立建全实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管理制度。每个教学实验室都要设置《实验教学日志》,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准备、学生预习和实验教学进行情况,明确实验教学质量责任。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听课检查,并认真填写《实验课听课表》;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填写《实验课学生调查表》,对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
四、实验教学人员资格与职责
第二十一条
实验指导教师包括实验主讲和实验指导人员,任职资格为:
1.实验主讲人员应由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有实验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统筹、协调和指导实验指导人员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实验指导人员可由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3.首次上岗主讲或指导实验的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和试做实验,提供教案、试作记录和实验报告等材料,分院、实验中心(室)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指导实验。
4.实验教师任课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实验中心(室)选聘。第二十二条
实验指导教师职责:
1.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材培养,以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要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写出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的原理或理论基础,实验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错误,需要演示和规范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处理方法等。
3.实验前要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教学资料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4.每班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前,负责宣讲实验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5.提前一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验前要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未预习或未达到预习效果者不准参加实验。
6.严密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中认真巡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认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态度和记录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示范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指导教师要有记载,以便批改 实验报告时进行核对。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擅离实验室或从事与实验指导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7.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室整理和卫生工作,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切断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并准确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
8.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绩的考核和登记,写出实验评语。批改和给出评语的实验报告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退回重做;对抄袭他人者应予查处。
9.实验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学生实验课成绩一式四份交实验中心(室)。
10.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更新陈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
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3.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协助实验教师或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的指导工作。
4.实验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药品、材料、试剂配制和仪器设备等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等实验用品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并作好实验后的整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6.作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送检、报修和一般修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7.负责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做成实验台卡片便于学生阅读。8.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件、器材、低值易耗品、材料、说明书及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帐、物、卡相符。对进实验室的学生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实验用品、仪器、仪表、玻璃仪器、实验台、实验凳等均要编号,按实验组落实到每个学生)。负责损坏丢失赔偿的收缴工作。每学期结束后作好仪器设备、材料的清理和核对工作。
9.负责新进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及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编制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软件,落实计算机管理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实验后要与实验教师交接,检查值日生的工作情况,使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及时与实验教师沟通并记好实验室工作日志,方可离开实验室。
11.努力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交给的实验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12.填好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包括工作内容、安全、环境检查情况及中心建设情况等。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持实验教学秩序。2.上实验课应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实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完成规定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4.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条 实验课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实验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1.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两部分。其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并在学籍处理时计入不及格课程门次总数。
2.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10%~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实验记录;4)实验态度和表现:5)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1)~4)项成绩时,第5)项成绩无效。
4.实验中心(室)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实验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并按重修课程的规定执行。实验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六、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七条
实验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教学分院、实验中心(室)实验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改革与创新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2. 设置与更新实验项目,适当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成就; 3. 编制和修订符合教学要求,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 4.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5. 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检查和监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7. 规划和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
8. 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9. 健全各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0.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及课程建设总结。
第二十八条
实验中心(室)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档案资料包括:
1. 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变动情况); 2. 历年教学任务安排表和课表; 3. 历年实验教学日历;
4. 历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5.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 实验项目卡片;
7. 实验试作、试讲记录与教案;
8. 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情况; 9. 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
10.近三年来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课记分册、学生成绩单和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部分典型的实验教案。
第二十九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要重视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成果的鉴定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条
计算机上机课:
1、无论课内上机还是单独设置的上机课,都要保证上机课时,按授课计划严格执行。
2、上机课教师要有指导书和授课教案,在指导上机课班级多需分机房上课时,每个机房教研室都要按排指导教师,不得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机房的上机课。
3、上机课中指导教师不得擅离指导机房或从事与上机指导无关的事情。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订
第四篇: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主讲人 万亮 2014.10.13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规范管理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特制定本要求,做为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检查、评估的主要依据。
一、组织机构
1、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组织实施。
2、重点高中配备专职实验员5名以上;一般高中和24个教学班以上的初级中学配备专职实验员2名;9—24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配备专职实验员1—2名,9个教学班以下的初级中学配备兼职实验员1—2名;县办完全小学配备专职实验员1名,其他小学配备兼职实验员1名。
3、配备3名以上专职实验员的学校,应联合电教人员成立科教馆,在教导处直接领导下,与学科教研组协调配合开展工作;专职实验员不足3名的学校,实验教学归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
4、实验教师必须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
5、专职实验教师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应学科科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兼职实验员的工作量计算办法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定,不宜过低。
6、实验教学要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去,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二、仪器管理
1、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明细帐、实物流水帐和统计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册、表、物相符。
2、教学仪器的管理必须落实到人。仪器管理人员接手时要对照有关帐册认真清点核实,无误后签字。一旦签字,即对所管仪器负全部责任。调离工作岗位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移交手续。仪器管理人员调离学校,没有移交教学仪器的,学校不得出具工资介绍。
3、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室或分柜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整洁工作。仪器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有计划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所有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并定期检查。
5、仪器原则上不得外借,如确需外借的,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6、教学仪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要按有关程序及时报损。A、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无修复价值。
B、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严重降低或丧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
C、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D、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教学仪器报损的程序是:
A、低值易耗品,由仪器管理人员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金额,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B、单价在20元以下的低值耐久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型、标本等教具,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C、单价2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属学校固定资产,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报校长批准,并由管理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D、仪器报废后应将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备用。因违规操作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故意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每年9月中旬,学校都要组织财产管理人员和仪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教学仪器进行盘点。9月下旬,各学校要派专人到县业务主管单位报一次教学仪器《管理明细帐》和《仪器报损登记表》。
三、实验教学
1、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必须制订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和实验室各一份。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时间等。
2、实验室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科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3、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熟悉各种教学仪器的规格、型号、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维修办法。熟悉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能熟练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并备写专门的实验课教案。实验课前3天填写《实验通知单》交实验室,实验课前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胸中有数”。同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4、实验员按照《实验通知单》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施。
5、上实验课时,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巡回检查、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6、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仪器管理人员要对教学仪器及时清洁、保养并归橱。
7、有关教研组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进行开放性实验。
8、实验员和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加强联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教学仪器研制和自制教具活动。
四、学生守则
1、中小学生要重视实验课,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努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要认真预习,完成实验预习作业,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经老师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定组定位,不得随意换位。
4、开始实验前,要检查核对所用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始终保持整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5、按规定进行实验,谨慎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实验,不得随意动用室内其它实验器材。
6、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疑难时,应请老师帮助,遇有偶发事故时,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处理。
7、用过的火材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要放置在指定地方,如仪器损坏,应主动报告老师,以便妥善处理。
8、公用仪器用过后,要立即放回原处。规定在原地使用的仪器,不得任意移动。
9、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面,仔细检查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10、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五、评估考核
1、实验开出率考察,统一使用规范的表式,《年级学科实验登记表》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学科实验开出情况统计》由实验教师根据登记表汇总;《学校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由实验教师统一汇总。
2、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笔试与口试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思维能力。
3、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实践性、基础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可信度原则。
4、对教师的考核除通过教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登记表外,还可用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等多种形式。
5、所有考核的登记表、统计表、调查表等,都应作为实验教学资料汇入教学档案。
第五篇:青山中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青山中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规范管理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特制定本要求,做为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检查、评估的主要依据。
一、组织机构
1、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组织实施。
2、实验教学归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
3、实验教师必须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
4、专职实验教师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应学科科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兼职实验员的工作量计算办法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定,不宜过低。
5、实验教学要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去,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二、仪器管理
1、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明细帐、实物流水帐和统计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册、表、物相符。
2、教学仪器的管理必须落实到人。仪器管理人员接手时要对照有关帐册认真清点核实,无误后签字。一旦签字,即对所管仪器负全部责任。调离工作岗位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移交手续。仪器管理人员调
离学校,没有移交教学仪器的,学校不得出具工资介绍。
3、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室或分柜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整洁工作。仪器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有计划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所有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并定期检查。
5、仪器原则上不得外借,如确需外借的,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6、教学仪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要按有关程序及时报损。A、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无修复价值。
B、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严重降低或丧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
C、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D、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教学仪器报损的程序是:
A、低值易耗品,由仪器管理人员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金额,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B、单价在20元以下的低值耐久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型、标本等教具,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C、单价2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属学校固定资产,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报校长批准,并由管理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D、仪器报废后应将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备用。
因违规操作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故意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每年9月中旬,学校都要组织财产管理人员和仪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教学仪器进行盘点。9月下旬,各学校要派专人到县业务主管单位报一次教学仪器《管理明细帐》和《仪器报损登记表》。
三、实验教学
1、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必须制订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和实验室各一份。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时间等。
2、实验室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科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3、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熟悉各种教学仪器的规格、型号、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维修办法。熟悉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能熟练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并备写专门的实验课教案。实验课前3天填写《实验通知单》交实验室,实验课前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胸中有数”。同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4、实验员按照《实验通知单》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施。
5、上实验课时,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巡回检查、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6、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仪器管理人员要对教学仪器及时清洁、保养并归橱。
7、有关教研组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进行开放性实验。
8、实验员和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加强联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教学仪器研制和自制教具活动。
四、学生守则
1、中小学生要重视实验课,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努力掌握
基本实验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要认真预习,完成实验预习作业,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经老师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定组定位,不得随意换位。
4、开始实验前,要检查核对所用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始终保持整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5、按规定进行实验,谨慎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实验,不得随意动用室内其它实验器材。
6、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疑难时,应请老师帮助,遇有偶发事故时,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处理。
7、用过的火材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要放置在指定地方,如仪器损坏,应主动报告老师,以便妥善处理。
8、公用仪器用过后,要立即放回原处。规定在原地使用的仪器,不得任意移动。
9、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面,仔细检查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10、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五、评估考核
1、实验开出率考察,统一使用规范的表式,《年级学科实验登记
表》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学科实验开出情况统计》由实验教师根据登记表汇总;《学校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由实验教师统一汇总。
2、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笔试与口试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思维能力。
3、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实践性、基础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可信度原则。
4、对教师的考核除通过教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登记表外,还可用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等多种形式。
5、所有考核的登记表、统计表、调查表等,都应作为实验教学资料汇入教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