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赵云聪
摘要:英语在小学课程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又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于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结出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工具性动机,任务动机,外在动机和表层动机。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旨在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质性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措施 引言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英语已经被纳入小学课程体系。小学生因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合理措施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给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学习动机的定义
Gardener和Lambert是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开拓者,在他们之后,学者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不断推广深化。基于不同的视角,在讲座的讲义中刘森教授提到了不同学者对于英语学习动机的不同定义。在国外学者中,Ellis(1994: 715)认为“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需要和愿望,在学习外语时所付出的努力。”Brown(1994)认为“动机是对所追求目标的选择和为之所付出努力的程度。”Johnstone(1999:146)则把动机看作是“指向目标的驱动力”。在国内学者中,文秋芳(1996:174)认为“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英语学习的原因和目的。”何兆熊和梅德明(1999:280)则将语言学习的动机定义为“学习者总的目标或方向”。尽管不同学者对语言学习的动机定义不同,但从总体上说,这些不同定义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强调了两大方面: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研究的视角,学习动机的分类也不同。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多种,常见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归附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Gardener 和Lambert 把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一类是“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归附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本身和目的语文化等方面有足够兴趣,期望能通过目的语的学习更好地融入目的语社团进行交际生活。工具性动机则是学习者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投入目的语的学习,如通过考试,获取证书等。3.2 整体动机,情景动机和任务动机
Brown根据动机形成的条件,把动机分为三类:整体动机(global motivation),情景动机(situational motivation)和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整体动机是指学习者对待外语学习的总体态度,Brown认为这类动机对于外语学习具有整体指引性和决定性。情景动机是指学习者自然情况下,因情境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任务动机则是在具体任务影响下,为达成任务而促使学习者产生的学习动机。3.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将学习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主要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的分类。在讲座中,刘森教授对这一分类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诠释。内在动机是指外语学习本身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愉悦, 同时能提高学习者本人的能力和独立性。外在动机可以理解为外部因素所催生的一种外语学习的外驱动力。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原因不是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而是外在的刺激或压力作用于学习者身上所产生的学习动力,如升学,获取证书,得到奖励,避免批评等。3.4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
这种划分法主要基于动机的程度考虑,是文秋芳教授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深层动机(deep motivation)是指深层次的非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如融入目的语文化的愿望,个人的学习兴趣等。表层动机(surface motivation)主要是指在表面物质刺激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证书,高薪工作等驱动下刺激催生的学习动力。
利用不同的研究理论,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学习动机的归类划分虽有所不同,但不难看出,以上的几种分类具有通性。归附型动机,整体动机,内在动机和深层动机大体上都是立足于学习者情感态度以及内化的,深层次的因素,而工具型动机,情景动机和任务动机,外在动机以及表层动机都立足于学习者情感态度以外的物质,外界刺激等外部因素。小学生心理状况及学习动机分析 在我国,小学生的年龄段一般为7至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明显区别于成年人以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想象力丰富,好奇新强,敢于并善于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尤其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但是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通常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为何而学习。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就表现为,为了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赞扬而努力学习英语,但是他们通常并不是真正理解自己为何要学习英语,也不能真正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学习英语更不是为了沟通。
结合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可以归结为:工具型动机,任务动机,外在动机,和表层动机。由于受到这个特定年龄段认识的限制,小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受到学校课程的安排,老师家长的要求,被动地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获得老师家长的赞扬,而不是真正的希望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或者通过英语学习促使自身的长足发展。激励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措施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可以归结为工具型动机,任务动机,外在动机和表层动机,那么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励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达到改善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目标。(1)加强学习英语目的性教育
学习目的性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结合小学儿童心理进行教育;2 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3 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4 定期考察;(2)及时评价与适当评价相结合
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后,他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课堂中的学习反馈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包括社会性反馈,象征性反馈,客观性反馈和标准性反馈。社会性反馈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的结果所做的言语形式的评价(如表扬和批评)。象征性反馈是指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的结果所做的符号形式的反馈(如分数,微笑的面孔和小红花等)。客观性反馈是指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的正确性所做的评价(如那些地方对,那些地方错)。标准性反馈是指个体通过了解他人在同一活动上的成绩来评价自己活动成绩的反馈形式(如名次,等级等)。为了充分发挥学习反馈的积极作用,还应该对小学生儿童学习态度和主动性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评价与反馈相结合。运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特别是要正确的对待考试和考试分数。②坚持正面鼓励原则,以表扬为主。③评价是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3)合理地展开竞赛活动
适当地展开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强。利用竞争激发学习动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竞赛内容应该多样化。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英语故事竞赛,英语歌谣竞赛,英语单词记忆竞赛。②在多种竞赛形式中,应该以团体竞赛形式为主。个体间的竞赛效果虽然最佳,但是这种方式容易胜者骄,败者馁。③进行个体间竞争的时候,必须按能力的高、中、低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同等获胜的机会。④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宜过于频繁,竞赛内容也不宜过难。
结语:本文基于刘森教授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课堂互动机制”的讲座,并结合目前我国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归纳出我国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笔者尝试着提出3点建议,旨在加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能力和实际的英语水平。由于笔者学术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的限制,这3点建议仅为笔者对激励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粗浅认识和看法,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Brown, H.D.1994.Teaching by Principles [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Regents.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Johnstone, K.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1999 高一虹(Gao, Yihong)、程英(Cheng, Ying)、赵媛(Zhao, Yuan)、周燕(Zhou, Yan),2003,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外语研究》第77期。
华惠芳(Hua, Huifang),1998,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外语界》第3期。刘东楼(Liu, Donglou),2002,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第4期。
林静蔚(Lin, Jingwei),2006,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第11期。沈得立(Shen, Deli),2003,《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文森(Yu, Wensen),2007,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
张志峰(Zhang, Zhifeng),2011,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江苏教育研究》第44期。
第二篇:激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热情
太和县宫集镇中心学校 宫保中
目前,多数老师埋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不主动,不配合,上课发言不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缺乏学习热情。我也感触颇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以来是广大教师所困惑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取代学生学习的过程,“满堂灌”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被“多情的老师”慢慢地扼杀了。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教育教学效果不见成效。《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合作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热情呢?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
1、教师更新理念是关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如果课堂上一个劲的讲,看起来很卖力,却不给学生一点点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去理解、去探究、去交流。他们哪来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呢?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也就慢慢地被扼杀了。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2、大胆改革,积极尝试
说实在的,以前我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是情有独钟的,总是舍不得放弃,平时使用习惯了,教学过程容易操作,也不想尝试其它的教学模式。自从参加太和县举行的导学案模式的学习,我的思想彻底解放了。开始就现学现卖,不大习惯,不过现在好多了,对于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已经熟练掌握。
导学案模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它的基本流程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课堂检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学习激情。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流于形式,他们就会用心去研读教材,仔细去思考每一个问题。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个很简单,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拿出来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单个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在班内统一解决。合作探究的过程,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大环境的影响下,即使开始不积极不主动,慢慢地也就潜移默化,深受感染。交流展示的过程就是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大舞台,学生参与更精彩。这样,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受到表扬,一方面体现出自身的能力,另一面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老师解放了,学生学习动机也被激发了,学习
热情就不用说了。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3、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内在因素,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也外在因素,如教师的语言艺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材内容的枯燥无味等。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单纯的讲解书中的大道理,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也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教育是艺术,艺术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手段上多下一些功夫,不能只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精心制作实用的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我在教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开始备课时,我很困惑,本框理论性太强,单纯地讲解学生根本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制作一个精美实用的课件。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就很快进入学习情境。讲解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时,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大禹治水、长征会师、延安大生产运动等画面,让他们看看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其实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本框教学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画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然后
让学生从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总结一下应该这样做?写在纸上,让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再作适当小结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任务,他们就不会无事可做,学习动机也就被激发,学习热情也就高了。
总之,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热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大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做教学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成问题!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教学实践的一点感悟,不妥之处,敬请辅导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第三篇:浅议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浅议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讲,这孩子智力不错,就是贪玩不爱学习,这其中指的就是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通常表现为渴求学习的强烈愿望、浓厚的求知欲望、探究事物的好奇心、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等。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都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自觉、主动地探求知识的奥秘。
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一、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作为人行为的动力,首先表现在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而学,要学些什么,这一点明确了,学生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直至达到目标。因此,在教学某一单元或某一课时,教师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使学生先对要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感知。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直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会更加重视,更加感兴趣,与此同
时也就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活动也就会由原来的被动化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节时,我这样引出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测量和计算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平面图形的大小。例如,新建一座教学楼,就要规划测量占地面积;粉刷家里的墙壁要根据墙壁的面积计划买料等等。可见“面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就来学习它。(板出课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创设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为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所吸引,建立起强烈的学习意向。
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这样去创设情境:
l、先板书出数“30”,让学生判断能否被3整除。接着在它的末尾分别添上数字,出现304、3042、30425等数,让学生很快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感到很困难。
2、我抓住时机说:“现在请同学们任意报一个多位数,我却能很快地判断出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请哪位同学先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数,我一一作出判断。经过验证,结果完全正确。学生们疑惑地望着我,急切想知道为什么?
3、我及时释疑:其实,并不是老师“神”,而是因为我掌握了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想掌握这个规律吗?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它。
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强烈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使他们认真听起课来。
三、课堂教学突出“精、乐、实”,激发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坚持以“练”为主线,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突出“精”、“乐”、“实”。
“精”是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学生摆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做到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学习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等重点内容时,结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逐步地由学生自己得出,一个学生总结不完整、不准确,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或见解,使学习活动始终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展开。
“乐”是指练在课堂上,不加重课后负担,讲究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体会到付出努力而达到成功的喜悦。
“实”是指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并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把学生认为是一种辛苦劳作的“练习”转变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四、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形成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开展竞赛活动。我采取的主要方法:一是鼓励学生自学。将班级授课同小组教学、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提高其主动吸收知识的能力;二是组织课堂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三是进行“求异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标新立异”,开拓其思路,激发学习动机。
五、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动机。丰富的感知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源泉,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运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还应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做到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密切配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知识的形成和内化。同时,积极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节时,首先出示长方体形状粉笔盒、砖、卫生箱等使学生对长方体有直观感知;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学具的面、棱、顶点;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说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然后采用投影手段将长方体模型抽象地画出立体图。.
六、及时反馈学习成绩,运用评价手段,升华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因此,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能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强
化和矫正。当然,仅仅提供学生学习结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恰当运用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之志,使学习动机不断升华。评价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二是淡化分数观念,采取“优、良、需努力”三个层次表示质量,激发学生进取的信心和力量。
例如:对于学生的作业,我灵活运用“师生共改”、“小组互改”、“同桌互改”、“自批自改”等多种方法进行批阅和评价。对学生的独立课堂作业,我除给以等级外,一般都批上适当的短评。如对甲等作业评以“好,坚持下去!”;对乙等作业,评以“良好,希望更上一层楼!”;对丙等作业,评以“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成绩提高一步吧!”。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生都有旺盛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可以因教育得法而越烧越旺,也会因教育不得法而窒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让孩子们真正地进行“学中乐”和“乐中学”!
第四篇: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郭宝娟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可见,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我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使用以下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期望激励策略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潜能的认可,对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说来,高期望会带来强动机。”(王笃勤,2002)不论是对全班同学提出期望还是对个别学生提出期望,也不管是对优生还是对差生,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会对我的学生说:“最近你考单词比原来有进步了,单词竞赛你一定能参加。”“我发现你做阅读比以前强很多了,这次考试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目标激励策略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我觉信这是个真理。”所以远大的学习目标必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发人为之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该策略可通过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确定行动的措施。如:一个学生的近期目标是在英语作文中取得A,他的措施是:每天背诵一段精美英语短文;每天结合当天所学课文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每天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写下至少10句话的日记;经常把自己所写的拿给同学校对或给老师批改。然后将该目标和措施制成卡片保存或粘贴在课桌上,以便经常对照检查。此外,我们在每天授课前也应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3.及时反馈策略
布克和诺凡尔(W.F.Book & L.Norvell, 1923)的实验表明,让学生及时知道成绩,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刘善循, 2000)。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文或作业的批改评价应及时告诉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间隔越短,效果越显著。
4.评价激励策略
评价是指在分数之外,教师还可评等级、写评语、表扬或批评等,这种评价可以起强化动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外作业、英语作文、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可只打一个分数或等级,必须根据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我给学生判作业时,在每个学生作业后面都会附上一句话,比如:今天的作业书法很棒;今天课上回答问题很积极,继续努力;今天你上课走思了,下次注意哦;等等。有时就画个笑脸,或画个大拇指;也有画个哭脸的时候。每次发作业本,学生都会翻开看看,老师给了我什么评价,还会互相比比。
第五篇: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五章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十分重视把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英语学习动机理论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语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要多渠道构建全面而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英语授课体系,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英语学习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
5.1注重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过程总是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但是当情感因素得不到释放或者发扬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也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与学生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个整体时,才能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教师角度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朋友之间或者师长之间的关系,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多注意研究心理学,力争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创新,采用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形成积极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一直保持着对知识的高度的渴求欲望,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
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那么班级的学习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力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有利于施展自己的个性和宽容的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减少担心和焦虑,努力让学生在成熟中发展自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高中英语的课堂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大部分失去了它应该具有的语言工具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在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乐学愿学,把枯燥的知识学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是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5.2创新教育理念,积极完善和提高课堂效率,对于高中英语的四方面要素即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实践,改变教法,活学活用。高中英语教学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在新授课的过程当中,把这四项微机能有效的统一
结合到学案中来,最大限度从动机培养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迄今为止,笔者己经在中学进行了近十年的一线高中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笔者也尽力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在新授课英语单词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因为目前困扰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词汇量的扩展,英语单词的记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问题,所以如何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学生单词记忆和学习的规律,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突破词汇。
5.3课堂实践教学注重塑造情景,打造和谐民主课堂
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工nstrumental Motivation and工ntegrativeMotivation)。同时‘区分了工具型动
机和融合型动机的区别,指出人们学习语言要么是因为人们想和目标语国家的人交往或融合(融合型动机),要么是因为获得一份好工作,从物质方面讲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或通过考试(工具型动机),是把学习作为一种手段来实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它主要得益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得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在的教材,注意把教材用活,同时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一点对英语教学是特别重要的。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生动的呈现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种角色尤其是英语环境中得到技能的操练和在不同的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把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刺激和愉悦,提高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情景教学,尽可能营造“问题情境”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然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所设想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生活实际基础之上,贴近生活,是情景教学的本质和根源,切勿和学生的实际差距太大,以便造成所教与所学有较大差距。所提问题在同学们回答之前,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力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学到新的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己有的知识构成,通过相互讨论对比自己的知识构成,检验与别人不同的认知结构和问题的理解,以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
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形成学习的动力。
5.4课堂上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注重评价的正确性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强化来说明学习行为的产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极力主张用S-R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们的某种学习行为,来源于人们一开始所存有的某种学习动机,正是这种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使得学习这项活动得以产生和持续。为了采用合适的手段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巩固和发展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要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在评价和表扬或者批评孩子时,要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老师的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正刺激,这些刺激如果在学生心中得以强化和保持,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正发挥,并且使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恰当的批评属于负刺激,负刺激如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但不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然,表扬与批评务必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方法,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从多方面稳定和和保持其积极的心态和动机;对于淘气易于犯错误的同学,应该要掌握批评的尺度,不挖苦学生,不要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总体上还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任课老师应
该坚持说理与批评相结合,通过说理,以理服人,让学生从内心中意识到“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坏的习惯得不到改正的话,它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讲道理,而不是一味的挖苦甚至体罚,向学生指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批评教育也是行为动机原理的重要体现,目的是让正确的动机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英语老师平常在与老师交流时也是如此,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表明,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一味的批评的效果要好。高中学生基本上趋向于成熟,作为高中教师应该要对批评与表扬进行适当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最高境界,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
5.5塑造充满浓厚英语氛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学校中的主体主要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其中学生是构成学校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我们可以考虑在学校面貌和学校的氛围上注入英语的气息,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尤其是在中国环境下学习英语,我们需要尽力的塑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学习并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例如笔者所了解潍坊市一所高中潍坊四中,上课和下课的铃声都改为了英语的名言名句,每月或者每周进行定期的更新,下课的时候播放两遍,上课的时候播放两遍,这样一天算来学生能听接近}}o遍,很自然他们在无形中接触到了英语,所以说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大,能够很合理的运用名言名句。欧洲现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创办人雷迪指出:“学校不应该成为
一块人工造成的地方,专靠书本做媒介,而不与生活相通连。”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如果学生是在英语不是母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也缺少了学习英语的机会。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和意义上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但这些对于尚未真正接触社会的高中生来说很难体会到这一点,而光靠老师家长的讲道理作用甚微。所以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上多做工作,让他们随时尽可能的多接触英语,让他们在无形的英语氛围中得到英语的熏陶,迸发出一种学习的欲望。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张贴英语手抄报,在教学楼的走廊上用英语介绍一下名人简历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在走廊里展示学生作文、在公开栏和阅报栏里张贴21st century等等。笔者所在的潍坊一中高一教学部的每一级楼梯上都有一句英语谚语或警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同时潍坊一中每学年会有为期一个月的英语节,包含着各项英语活动,例如单词拼写大赛、创意树作文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书法大赛、英语歌曲比赛以及英语话本剧演出比赛等,这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这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环境塑造的重要性。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甚至可以建议所在学校的领导注重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在更大程度上塑造一个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