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中学
张冠梅
【摘要】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音乐教育
基础知识学习
演唱技能技巧能力训练、审美与情感体验实践
教学情境
高效课堂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农村音乐教学,有着它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虽然国家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平衡城镇、乡村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但是,音乐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仍存在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乡村学校音乐教学所需。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音乐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摆在农村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向农村孩子,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音乐知识是学生学习、演唱、运用、再现、体现和创作音乐等必备的知识基础。农村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不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纵深学习效果,只需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音乐学习实践中从横向上加以识别、运用和实践,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音乐知识教学,要结合听觉、视觉的美感,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乐句或短小精悍的曲目:包括“原句、二度创作、变
奏等”形式进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附点音符时,学生对附点音符的时值掌握得总有些不尽人意。教学中,我采取了“情境模拟”教学。再现了赵本山老师的经典小品《卖拐》中,赵老师怎样把范伟“忽悠”瘸了的片段:以2/4为基准----正常走路的节奏为基本四分音符,瘸子走路的节奏为附点四分音符;小跑的节奏为八分音符,那么,瘸子小跑的节奏即为附点八分音符,如此类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很快便掌握了附点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其次,歌曲的演唱是农村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使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情绪、技能技巧、有感情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除了教师要有深厚的演唱功底进行范唱、教唱外,还须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经历和创作意图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效果。只有如此,学习和演唱歌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14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保卫黄河》歌曲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大屏幕:1937年“七.七卢沟桥” 事变后,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领土上,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映入学生的眼帘„„自强的中国人民逐步觉醒,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挽救危难的国家而血染沙场„„。与此同时,大批的爱国音乐家、作曲家创作出无数的优秀音乐作品,冼星海,这个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被誉为“ 人民音乐家”的抗日救亡先驱者和奠基人,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便是抗日期间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画面定格)----冼星海简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壮丽前景„„。为了再现当时的抗日情景,表达抗日英雄的自信、坚毅、果敢、英勇等良好品质,在聆听录音磁带、教师范唱、教唱、指导和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再次聆听录音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通过视觉、听觉、感知、感悟和演唱实践等,引导和激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感悟、表现等,运用饱满的情绪、铿锵有力、跳跃的声音,自信洪亮的演唱和轮唱《保卫黄河》,准确展现出歌曲当时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所起到的战斗堡垒和宣传作用。教育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力拼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民富国强而努力。
第三、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趣与情感体验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偏远的农村中学,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参与、体验音乐学习与活动,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采撷,展翅翱翔„„进而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农村音乐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展现审美情趣和抒发情感体验的平台及舞台空间,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享受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首歌(乐)曲的思想内涵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从歌词、旋律、节奏、力度、音色、乐段、曲式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挖
掘美、展现美、实践美。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制定好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配以动情而富感染力的演唱,辅以表达歌(乐)曲意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音与像、视与听的完美结合的学习氛围中,情感如期而至,如身临其境,为之动容,潜移默化的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准确的把握歌乐曲的艺术形象,用心感悟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真谛。因此,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聆听、感知、品味、分析歌(乐)曲的同时,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之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参考书目:
1、初中音乐《教师用书》
2、《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013.5.20
第二篇: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育
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对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心灵、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地审美观,开发智力,使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已多年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下面我谈谈实践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音乐教学中存在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缺少专业性的音乐教师。音乐老师既教数理化又教音体美,音乐课只有简单的教唱,甚至流于形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情感美德,而且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
其次,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学校没有钢琴、风琴等乐器,更缺少专门的音乐教室。
再次,音乐课得不到重视。在全社会应试教育依然是主流的大背景之下,音乐课成了各门文化课的自习课。
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现需要的解决措施如下: 音乐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重视
每学期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学校工作计划中适当安排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如歌咏比赛、演唱会等。并且学校领导要关心活动的开展,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班级、学生教师给予奖励,促进音乐活动的开展。音乐教学中,形式要多样
音乐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在农村音乐教学停留在歌唱教学阶段,有的教师只教唱歌词,忽视乐理和简谱知识的学习。学生只会唱歌不会识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就要进行课堂改革。给学生教会乐理知识、唱歌技巧、器乐知识、舞蹈等理论知识。同时给学生教唱革命歌曲,如:《歌唱祖国》,《党啊,亲爱的母亲》等,使学生受到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和传统的道德教育。教唱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歌曲,如:《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同时,默默地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教唱民歌《乌苏里船歌》,《阿里郎》等,感受多民族大家庭和谐、幸福的生活。教唱和欣赏京剧、地方戏曲,让学生感受综合性表演艺术,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欣赏中外名曲如:《高山流水》,《江河水》,《命运交响曲》等,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感受世界艺术的差异性。使人在音乐旋律美的熏陶下产生美好的联想、回忆,培养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使音乐课在奏、唱、跳等多种形式中度过。音乐教学的同时,要开展音乐课外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学的继续。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还能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和特长。它可以教室讲台作为舞台,学生自己在班级内部组织表演活动的形式进行,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音乐教师在观看中可以从音色、音准、吐字、演唱技巧、表情等方面进行指导。除了班级内部的活动,学校要多搞文艺演出。学校的文艺节目水平反映了学校音乐课的质量。从学校开展音乐活动的效果看,涌现出了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学生在表演中锻炼了胆量,增长了音乐知识,培养了音乐人才。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欣赏优美的音乐艺术表演,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轻松愉快,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校充满了艺术氛围。因此,必须重视音乐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要创造条件,成立校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以及其他音乐活动小组,这样会使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音乐教学题材要新颖
初中音乐课本中收录歌曲数量有限,题材单一,校园歌曲更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娱乐节目的多样,学生渴望富有时代感题材的音乐作品及舞蹈走进校园。初中音乐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听到学生在校园中唱流行歌曲等成人歌曲。试想一下,在这些音乐作品的感染教育下,初中生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吗?高尚的道德情操,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从何培养!音乐课上,学生大喊:“我们要唱流行歌曲。”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校园歌曲的呼唤,这就需要词曲创作者多创作有关校园题材,旋律优美的校园歌曲,涌现一些无私奉献的校园歌手,来满足当下校园音乐发展的需要。音乐教学设施要齐全
设施是音乐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保证良好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校要有音乐教室、民族器乐、西洋器乐、音乐教学挂图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施不齐全就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目前的音乐教育不为农村学校重视,音乐教学是薄弱环节,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为了实施好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三篇:农村初中音乐教育实践的感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初中音乐教育实践的感悟
作者:张冠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4期
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农村音乐教学,有着它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虽然国家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平衡城镇、乡村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但是音乐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仍存在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乡村学校音乐教学所需。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音乐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摆在农村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向农村孩子,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1.音乐知识是学生学习、演唱、运用、再现、体现和创作音乐等必备的知识基础。农村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不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纵深学习效果,只需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音乐学习实践中从横向上加以识别、运用和实践,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音乐知识教学,要结合听觉、视觉的美感,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乐句或短小精悍的曲目:包括“原句、二度创作、变奏等”形式进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附点音符时,学生对附点音符的时值掌握得总有些不尽人意。教学中,我采取了“情境模拟”教学,再现了赵本山的经典小品《卖拐》中,赵本山怎样把范伟“忽悠”瘸了的片段:以2/4为基准——正常走路的节奏为基本四分音符,瘸子走路的节奏为附点四分音符;小跑的节奏为八分音符,那么,瘸子小跑的节奏即为附点八分音符,如此类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很快便掌握了附点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2.歌曲的演唱是农村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使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情绪、技能技巧、有感情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除了教师要有深厚的演唱功底进行范唱、教唱外,还须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经历和创作意图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效果。只有如此,学习和演唱歌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14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保卫黄河》歌曲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大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领土上,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映入学生的眼帘,自强的中国人民逐步觉醒,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挽救危难的国家而血染沙场……与此同时,大批的爱国音乐家、作曲家创作出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冼星海,这个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抗日救亡先驱者和奠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人,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便是抗日期间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画面定格)——冼星海简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壮丽前景。为了再现当时的抗日情景,表达抗日英雄的自信、坚毅、果敢、英勇等良好品质,在聆听录音磁带、教师范唱、教唱、指导和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再次聆听录音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通过视觉、听觉、感知、感悟和演唱实践等,引导和激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感悟、表现等,运用饱满的情绪、铿锵有力、跳跃的声音,自信洪亮的演唱和轮唱《保卫黄河》,准确展现出歌曲当时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所起到的战斗堡垒和宣传作用。教育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力拼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民富国强而努力。
3.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趣与情感体验的培养。音乐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偏远的农村中学,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学习与活动,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采撷,展翅翱翔,进而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农村音乐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展现审美情趣和抒发情感体验的平台及舞台空间,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享受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首歌(乐)曲的思想内涵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从歌词、旋律、节奏、力度、音色、乐段、曲式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挖掘美、展现美、实践美。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制定好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配以动情而富感染力的演唱,辅以表达歌(乐)曲意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音与像、视与听完美结合的学习氛围中,情感如期而至,如身临其境,为之动容,潜移默化地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准确地把握歌乐曲的艺术形象,用心感悟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真谛。因此,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聆听、感知、品味、分析歌(乐)曲的同时,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之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第四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心得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心得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也快一年了,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初中音乐课虽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学的很少。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学目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培
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学生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第五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1
初中音乐教学注重音乐基础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牵引式”音乐教唱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改的需求。因此,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之下,急需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进而更好的迎合课改的需求。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也可以借鉴诸如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成熟模式,再结合音乐课的特点,就可以从本质上对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优化处理的效果。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改变初中教学模式,在课上分析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分析验证教学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不断进行反思并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材料,为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提供帮助。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去构建互动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呆板的学习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非洲,当我们给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陌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把非洲一些部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非洲音乐的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并且为学生示范一些非洲音乐特有的动作,比如用手打鼓等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参与,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活跃教学气氛。
三、取长补短,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善
年轻一辈的音乐教师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吸取年长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新课改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通常与教材息息相关,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疏忽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仔细设计教学内容。
2、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按其个性气质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四、基于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将逐渐的成为初中音乐教育的主流。基于良好的多媒体平台,可以有效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多媒体技术有着其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的历史背景,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对贝多芬《月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创设出基于音乐本质的情景。同时,基于多媒体的视听平台,教师可以自如的进行音乐教学的转变,以及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开展。
五、尊重学生对音乐元素理解。
音乐本身就具有多样化,因而在进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音乐思维范式。尤其是对于音乐元素的挖掘上,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空间,也就是说,在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保留足够的自主空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情感与音乐内涵的碰撞来发现音乐本身的内涵和价值。这一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地融洽。
六、体现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音乐鉴赏课堂上,鉴赏的内容选择应涉及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音乐内容,强调音乐的文化价值与欣赏价值,实现人文教育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在民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西北放歌、婉约江南等不同的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欣赏能力,既体会到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又深刻体会音乐的熏陶。
七、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反思与评价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反思教学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获得全新实践高度。通过反思,可让教师获得成长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创造性。
由上可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通过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真正发挥音乐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2
音乐课一直被教师和学生认为是副科,学不学都无关紧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提倡,音乐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整合教材内容,用好、用活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课,教师就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并适度整合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和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做教材的“奴隶”。这犹如品葡萄酒,一口下肚,并非只是过嘴瘾,而是能够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产地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教材的整合,即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尽量和蔼亲切的面对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喜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态下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可以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能够推动学习内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鼓励,也能够加强音乐感受,享受音乐熏陶。
三、把握课堂中的.角色,保证有效教学的落实
“角色”对于音乐教师并不陌生,它产生于戏剧,但在我们每天的教学过程中有否考虑到自己与学生承担着不同角色的戏剧在不断上演。教师与学生表演的成功与否涉及的不单只是一出戏的好坏,更关系他们对这出戏是否接受,众多演员是否真正胜任他们所承担的角色,并在其中发挥他们的特长,用心演好戏。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是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课堂中教师应多倾听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交谈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了解音乐作品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看法。也许我们会听到许多全新的理念,让许多古老的、古典的音乐作品穿上时代的新衣。如果我们仍是传统式的教学法,板着面孔对学生,师道尊严的外衣永远脱不去的话,那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学生的爱戴,更多的是教师得不到学生的时代思想,无法与他们沟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用天平衡量好与学生间的砝码,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树立平等的活动教学观,成为以探究为中心,认知与情感交流相互交织、融合的学习共同体。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教师的自我创新和教学创新是培养落实“低负高效”的关键。在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基础需要和发展可能,把教室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与教师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创新的场所。音乐教学要根据音乐是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用艺术化的手法创设音乐学习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使学生的音乐在教师范唱、范奏中准确地表达,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方法和形式的设计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便于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实践中做新的尝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音乐教师逐渐开始尝试布置课后作业,在现实的教学中,设计出颇具趣味性的音乐作业进行拓展,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好方法。
1、体验型的作业。体验型作业就是加深学生的音乐感悟和体验,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教完《难忘岁月》单元,我这样的布置作业:“课后演唱《游击队歌》,了解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意境。”又如,欣赏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后,我将音乐复制给学生,并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的意境,体会乐曲的情感。”通过布置体验型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音乐感受,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
2、合作型的作业。它有利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锻炼学生的配合和协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具体做法如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作业。比如,当学完一首歌曲后要求学生背唱给家长、长辈听,这可以培养学生当众自信歌唱的能力。
3、探究型的作业。当前的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探究。如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在自制简易乐器过程中,学生们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学生用做好的乐器,通过自己的演奏,互相交换乐器演奏等游戏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日常生活中,我鼓励学生收集与课本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等。这种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3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笔者在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回顾时,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质量。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音乐教育又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尽管新课改搞得红红火火,但从现实的音乐教育来看,部分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个人都对音乐教育存在着偏见。因此,音乐教育仍然摆脱不掉在学校里的副科地位,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对音乐教育认识也不是很到位,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愿变革,这些教育观念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教学方法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养成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音乐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而教学方法则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很多音乐老师仍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音乐老师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上把握不好度,不能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
3、满足不了学生兴趣需求问题
当前教材中的很多音乐作品,虽然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很难满足这些90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教学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需求,自然学生在音乐课中也就很难得到快乐和音乐的享受。这也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问题的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早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策略:
1、转变对音乐教学的.观念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必须重新对音乐进行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开展为契机,转变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2、完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音乐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改变我们以前传统教学中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和老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考,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使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的“度”。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避免滥用对音乐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3、发挥音乐优势向学生进行美育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发挥音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向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让学生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持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此外,我们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争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审美想像,丰富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开发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4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独特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音乐教育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音乐课课堂教育,传播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团结奉献、拼搏进取的高尚品质。
2、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高雅音乐艺术。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高雅艺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通过参与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己对美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3、加强音乐课程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发掘德育资源,采用通俗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水平。
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5
一、以情感升华为突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音乐有一个重要的美育功能,它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融入德育教育时,要结合时展的背景,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以情感作为载体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与德育工作。搭建情感感悟的平台有许多途径,情感的激发并非靠教师的临场发挥,而是靠课前的设计,有趣的语言、精彩的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它能否和课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学到知识,教师要提前考虑好。如“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弘扬的是无私与大爱,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搭建情感感悟平台,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近几年来,出现了各种灾难性事故,如汶川大地震等,在赈灾晚会上,常常会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赈灾晚会情境,运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被歌曲的情境感染。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来学习这首歌曲,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德育元素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音乐学习的枯燥无味,反而还能从中获得爱的.力量。
二、以爱国主义为载体
初中音乐教材不仅有爱国主义歌曲,还有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在音乐课堂融合德育教育中,要以爱国主义为契机点,积极挖掘德育素材,使音乐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其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演练歌曲,实现音乐课堂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之美。如在学习“我是中国人”时,由于学生情感积淀不够,导致不能理解歌曲中的爱国情感。此曲是我国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京剧,它有着200余年的历史,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用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等民族管弦乐器及板鼓、大锣、钹等打乐器为伴奏。作为部级的民间艺术珍宝,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学生中并不流行。想让学生去学习此歌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京剧的相关知识生动呈现,并结合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此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片段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又要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独特的表现形式,从而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
三、以实践活动为平台
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音乐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给身心的巨大快乐,从而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找到放松的渠道。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材和学生的音乐水平,有效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表演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在每年校园艺术节期间,教师可以将一堂音乐课作为班级艺术节的表演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主题定为“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学生根据这个主题编排各种节目,如《龙的传人》、《爱我中华》这类不仅朗朗上口还能传播富强民主的正能量歌曲。同时,学生可以改变传统的演唱形式,将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小品表演中,将庄重的情感内涵融入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中,从而深刻地理解共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实践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还能让学生在表演中接受艺术与正能量的洗礼。
总之,德育工作是在初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音乐教学又是一个开展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德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课堂融入德育,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在音乐学习中接受正能量的洗礼,这既能挖掘音乐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又能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所以,笔者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基础,重点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展开了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研究时,我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初中音乐教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使用,缺少对学生专业课的耐心以及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学习兴趣等等。
(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重视。而音乐教学是促进初中时期学生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忽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很多初中音乐教师一般只会采取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不会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忽视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来创设教学情境。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度以及延缓了我国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在完善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问题。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分配不均匀以及没有一体化的音乐教学管理制度等等。所以,随着音乐课程不断被广大人们所重视,解决目前我国所出现的初中音乐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重视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最基本的原因。第一,初中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检验。尤其在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一定要安排应聘教师“实验上课”,设置实验小课堂,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音乐学习这方面的问题,让教师回答,从而提高教师上课过程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及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提高。第三,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了解班里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及声乐的练习方法,从而结合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科学的音乐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也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案。如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氛围。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在进行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按照学生独特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解决初中学生对于音乐课堂所产生的疑惑。首先,在进行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能对于所有的学生都一概而论,这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次,教师要按照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抛弃传统型音乐教学的缺点。同时,教师要根据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采用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环节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学校也要注重对音乐教学进行一定的宣传。音乐是我们人与人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注重使用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要重视分析音乐课题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注重课堂过程中的情境教学。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学习方法。所以,我从以下几点来着重分析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第一,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案,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于音乐技巧的使用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并着重强调: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强行灌输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应该运用科学性的音乐教学方案来教育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其兴趣,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艺术性以及创造性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真正的乐趣以及兴趣。只要让学生先从理论上了解和认识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创建教学情境。以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青春舞曲》为例。在上音乐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课件。课件内容要多注重对于音乐学习的'技巧以及音乐学习内容的制作,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同时,也要让广大中学生对于国内外音乐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特别注重我国从古到今音乐的发展史,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同时也能丰富学生本身的知识内涵,为以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应多选择图片教学和视频教学,让学生多看一些著名的音乐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思考力。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关键的因素。
(四)建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学校方面,要注重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另外,学校也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对音乐教学方面也要进行一定宣传。其次,教师方面,要分别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优化教学方面等来分析如何建立一体化课堂教学方案。指导思想要从音乐教学的利弊入手,且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看法以及音乐的兴趣爱好,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科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案。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音乐思想的宣传,让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与音乐融合。而且,在优化教学方面,教师要重视从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音乐专业技巧等方面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国内外初中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目标,吸引学生热爱音乐课堂以及音乐。最后,在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吸其精华,弃其糟糠,并借助国内外音乐教学的先进方式,加以融合,就能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发展。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反思7
一、音乐的基本内容
所谓音乐,指的就是拥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等,由人声或者乐器、音响等部分共同构成的艺术形式,是能够详细反映人类生活以及不同情感的一种艺术。
在这一生之中,人类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学习,只是内容、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有一些注重教育的家长,在怀孕时期就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所谓的胎教。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胎教基本上是利用音乐来进行的,正是因为人类对音乐天生的感知能力。
从音乐的功能方面入手,可以看出:
首先,音乐具有非倾向性。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听到某一段音乐时会因为音乐本身的旋律、色彩等,使得本身的情绪发生变化,或开心、或悲伤;当人们被外界、特定事件等影响而产生某一种特定情绪时,也会被音乐激发情绪上的变化。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利用初中音乐教学来带动其他非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同时,音乐还具有倾向性,其主要体现在:利用音乐这一形式的艺术,对社会环境和事件、活动等产生一定影响。音乐本身带着的感情是这一民族、时代、创作者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所进行的反馈,例如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不仅仅代表了贝多芬自己与命运之间的抗争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再来,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最后一句歌词为:“前进、前进、前进进”,是我国多年以来斗争的反映。这一点又使得学生在利用音乐学习其他非音乐学科时,会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和体会。
二、素质教育下初中音乐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初中音乐教学,不仅有利于非音乐学科的教学,还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其主要作用于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教授教材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听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效率都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通过初中音乐教学,并在适当情况下将音乐融入非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将单纯的课本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的音乐旋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非音乐学科的`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开始后,教师可播放相关的音乐内容,引入本课的知识点。音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材料,避免了学生毫无目的的遐想、空想;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这样一来,音乐这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使学生想要去学习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